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和策略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在这一时期必须做好学生优秀的引路人和强大的情感后盾,通过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为学生构建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帮助学生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之下实现自我学习状态的优化。新时期的教育环境对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同时也提出了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当中应探索合适的管理方法来处理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教育;教学管理;班主任工作;

班级集体作为学生在学校生活当中最基本的活动单位,能够对学生在学校生活当中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要指导者和班级合力的凝聚者,需要通过自身的职业素养能力来更加合理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而且,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对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的优化方面布置了更多的教学任务,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在对班级工作展开管理的实践方法进行有效探索。

一、教学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管理水平不高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对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进行了优化,但是在现实的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班级管理水平的低下是现阶段班级管理过程当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部分班主任仍然采取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来处理新时期的班级事务,明显传统的管理模式就无法适应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在管理水平方面就体现出不理想的管理效果。除此之外,传统的管理模式也会导致班级管理制度的僵化,从而导致班管理工作的进行无法在自由灵活的状态下实现适时转变。

(二)缺乏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

班主任在班级工作的管理过程当中缺乏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不利于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优化。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主要工作负责者和班级管理活动的安排者,更加需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心理情感发展动态。但是,部分班主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素质培养,因此,就导致班集体在建设过程当中缺乏精神层面的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初中的学生正是处于心理叛逆的高发时期,如果班主任没有做好对个别学生的情绪管理,将会导致班级管理工作的朝着失衡方向发展。

(三)传统管理体制形成低效的管理方法

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最无法接受的一个问题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在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下,导致班级管理工作效果的低迷现象。班主任对班级管理采用传统的管理体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部分班主任没有深刻把握新时期的班级管理要求,从而在管理方法的使用方面依旧使用不适用的管理方法,在管理效果的展现方面就出现了不理想的班级工作处理现状。

二、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理念

(一)更新管理理念

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实现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优化,首先要完成对班主任管理理念的更新,因为只有班主任深刻把握新时期阶段对班级管理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阶段的班级工作。因此,初中班主任在提升自身班级管理职业素养的过程当中,需要重视对自身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对新型管理概念的充分理解,从而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在新时期的班级集体工作当中发挥作用。

(二)心理教育理念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育方面还处于不太成熟的状态,因此很容易在情感发育等方面出现心理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过程当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的心理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在心理教育的指导下完成对自身心理问题的积极消化。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跟学生一对一地进行心理问题交流来展开人文关怀的心理教育,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这种通过心理教育来完善对班级工作的管理,还能够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帮助班主任在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能够从各个方面来获得学生的积极配合。

(三)创新管理方法

创新班级管理的实施方法是新时期教育环境对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因为通过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一方面可以实现有效提高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让班级管理工作更加适应新时期的班级集体发展势态,从而有效推动班级集体朝着更加积极良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专业素养,让班主任在创新班级管理方法的实践当中锻炼其自身的职业能力。

三、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工作是通过情感与情感之间的沟通交流来完成对学生的心理开导工作,这就需要班主任用感情去感染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而让学生在适当的情绪当中对班主任打开心扉。这种要求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要保持一个平等的关系来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如果师生关系没有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状态之下,学生由于某些原因就会对班主任抱有防备心理,这显然不利于班主任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直接会导致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失去针对性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展开教学管理工作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前期的师生活动来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关系保持在和谐平等的状态下,从而与学生之间拉近距离。例如,可以通过一对一地与学生交流近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多参与为学生开展集体类型的娱乐活动等。

(二)利用班会为学生开展教学管理服务

利用班会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能够最大范围地接触到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因为在班会课堂当中,班主任能够主导班会主题内容的制订和流程设计,从而在主动获得学生的有效生活学习状态信息。在班会的帮助之下,班主任可以最直接有效地获得学生近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班会形式的教学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在班集体营造的良好氛围中展开学生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整个班集体的共同交流互动当中接受心理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班会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为班主任创造有利的机会去了解学生,因为班主任可以借助班会活动的开展来收集学生的状况信息。比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一次主题为“我的小家”的班会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从而有效获得学生的家庭成员信息。而开展主题为“我们的班级”这种形式的班会,就能够让班主任获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校园关系状况。

(三)向科任教师打听学生表现

班主任作为每一个班级的重要领头人物,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可以向科任教师打听学生的课堂表现,从而通过科任教师的反应来了解学生的各个科目学习情况,从而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关注学生的动态。科任教师的反应可以从客观角度为班主任提供真实可靠的学习信息,而且科任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这个科目的学习情况为班主任提供依据。因此,班主任在与科任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状况的过程当中,可以间接地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难和爱好,从而为学生制订更加个性化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方案。比如,如果得知某个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可以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心理开导,鼓励学生积极向其他同学请教数学问题和学会寻求数学教师的有效帮助,再通过与数学教师的沟通交流多多注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四)与家长进行沟通

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并不是只有在学校层次的教育任务,而且要关注学生在家庭当中的表现,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十分依赖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因此,班主任需要对学生做好全面的教学管理工作,就必须与家长进行明确的沟通交流,从而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当中得知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和把握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对于有些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来源于家庭的情况,更加需要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来一起改变学生的不良处境,在家长的配合之下所开展的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双方联动来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要求班主任时刻关注学生的家庭环境动态,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当中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信息,使得教师在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的进展方面有更加明确的依据和方向,能够获取更多全面的信息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取得关键的学生信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在现有环境之下,必须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关爱,让学生在班主任的积极引导和细心陪伴之下,能够用更加良好的身心状态来面对学习生活。所以,初中班主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完成自身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曾宏翊.发挥学科优势,教学管理两不误--高中历史班主任工作略谈[J].华夏教师,2019(23):79-80.

[2] 王仕尧.新形势下中学班主任工作教学管理[J].幸福生活指南,2019(11):1.

[3] 杨帆.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革[J].小说月刊,2018(8):183.

[4] 王利霞.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8(1):188-189.

上一篇:体育舞蹈专项力量训练下一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