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觉管理指标在临床应用中提高痛觉评估的完整性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提高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制定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检查表及细则。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对全院临床科室各层次护士进行循环式疼痛评估管理培训,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为提高护士执行疼痛评估的完整率,从2018年10月起逐步在疼痛相关科室(骨科、肿瘤科、烧伤科、胸外科、产科、麻醉科、小儿科等)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选取疼痛科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前住院病人5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疼痛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后的住院病人500例作为试验组,将护士执行疼痛评估的完整率、疼痛强度评估的准确率、病人平均住院日及病人满意度等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后护士执行疼痛评估的完整率显著、疼痛强度评估的准确率高于实施前,病人满意度提高,差异较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评估管理指标的建立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疼痛评估管理意识,正确认识疼痛评估规范性对于病人疼痛管理的重要性,使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率、疼痛强度评估准确率得到显著提高,更加规范临床疼痛评估工作,提升疼痛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病人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国际上已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指征,与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一起对所有病人进行评估和处理[1]。完整的疼痛评估是指护士根据病人认知水平和年龄选择简单易行合适的疼痛评估量表,按频率动态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发生与持续时间、干预后再次评估、诱发因素、伴随症状及心理反应[2]。经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率为30%~50%[3]。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ain,IASP)提出,通过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质量改进(qualityimprovement,QI)可以提高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率,从而改善疼痛管理[4]。由此可见疼痛管理质量的关键是要有明确的评价指标,然而目前对于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国内缺乏规范化的标准,疼痛管理质量相对依赖于管理者的重视程度[5]。为此根据疼痛管理存在的问题,我科自2019年7月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自制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检查表,对疼痛评估内容进行检查质量改进,取得良好效果。

方法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住院病人500例为对照组,男240例,女260例,平均年龄(54.2±3.7)岁;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疼痛科住院病人500例为试验组,男250例,女250例,平均年龄(53.2±4.3)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基线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纳入标准:①年龄20~85岁;②住院时间≥7天,预期生存期不<3个月;③病人意识清楚,依从性良好,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如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②临床资料不全者。

方法

对照组疼痛评估方法:按传统疼痛评估方法进行疼痛评估与记录。根据病人年龄、疼痛强度、认识水平选择不同疼痛评估量表并记录[6]。

试验组疼痛评估方法:建立基于疼痛评估管理指标的疼痛评估方式,制订和实施步骤如下。

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①疼痛评估量表;②按频率动态评估;③疼痛部位;④疼痛强度;⑤疼痛性质;⑥疼痛发生及持续时间;⑦诱发因素;⑧伴随症状;⑨缓解因素;⑩心理状况。制订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检查表及细则。

指标内容和培训: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建立后,由护士长负责组织安排科室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建立的重要性、管理指标相关细则、管理指标落实的具体方法。培训目的在于让科室人员意识到疼痛评估规范性的重要性,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疼痛评估管理意识,要求科室人员人人掌握相关内容并能落实规范。

指标实施与质量控制:由责任护士按疼痛评估管理规范每日对住院病人进行疼痛评估,护士长用检查表细则每日现场抽查4~6名住院病人的疼痛评估情况。根据检查表细则计算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率。同时抽查相同4~6名住院病人的疼痛评估量表使用情况,以高年资副主任医师评估该病人疼痛时使用的量表为标准,查看责任护士有无根据病人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量表,进而计算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率。

观察指标

护士执行完整的疼痛评估:护士根据病人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量表,按频率动态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发生与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缓解因素及心理状况[7]及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检查表。护士疼痛评估时缺失其中任何一项内容即为不完整评估。根据检查表细则比较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前后的护士执行疼痛评估的完整率。通过回顾病历资料(疼痛评估内容)计算护士执行对照组病人疼痛评估的完整率,利用现场抽查住院病人疼痛评估情况计算护士执行试验组病人疼痛评估的完整率。

满意度评价,总分为0~100分,满意度得分≥80

分病人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D)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士执行疼痛强度评估准确率:根据不同病人选择正确的疼痛评估量表对病人疼痛强度进行准确的疼痛评分。护士评估疼痛时,是否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正确的评估量表通过与高年资副主任医师评估同一病人疼痛时选择的疼痛评估量表对比是否一致实现,若与医师选择的量表一致,即为评估准确,反之则为不准确。对照组病人疼痛量表使用情况采用回顾病历资料获取、试验组病人疼痛量表使用情况采用现场抽查方式,比较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前后的护士执行疼痛强度评估的准确率。

实施基于疼痛评估管理指标的疼痛评估方式,并对护士进行检查表相关知识培训后,护士执行疼痛评估的完整次数由实施前的251次变为实施后的922次,完整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实施基于疼痛评估管理指标的疼痛评估方式后,护士执行疼痛强度评估的准确次数由实施前的290次变为实施后的360次,准确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实施基于疼痛评估管理指标的疼痛评估方式后,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病人满意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及病人满意度:比较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前后,住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之间的差异;应用我院自制的“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在出院时由病人对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前后进行

讨论

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能有效提高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率及疼痛强度评估的准确率

为了加强医护人员对病人疼痛管理的重视,疼痛评估成为首要关注点。根据疼痛评估管理规范,选取疼痛评估管理指标,自制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范性的重要性[8~10]。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前,我科护士执行疼痛评估完整率仅有25.1%、疼痛评估强度准确率为77.3%;建立后,疼痛评估完整率为92.2%、疼痛评估强度准确率为92.3%。与护理人员意识到疼痛评估的重要性并规范疼痛评估工作有关,作为疼痛管理的第一步,疼痛评估完整率及疼痛强度评估准确提高,可为临床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便于医师更有针对性用药,从而实施准确及时有效的镇痛措施,缓解控制疼痛,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能促进疼痛护理管理质量改善

通过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改善了疼痛评估流程,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需要医务人员给予和处理[11,12],欲想获得理想的镇痛治疗,首先必须对疼痛做出详尽而全面的评估。基于疼痛评估管理指标护理人员可及时反馈疼痛护理质量促使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病情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动态监测评估的疼痛分值,及时对用药方案进行调整。本研究通过提高疼痛评估完整率实现了对疼痛持续而系统的评估,从而提升了疼痛护理管理质量。

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实现了疼痛护理服务的标准化,提高病人满意度

随着人们对疼痛认识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出来。护理人员将疼痛评估管理指标贯穿于整个疼痛评估过程[13]。每一项指标的检查细则都详细规定了疼痛护理的具体内容,起到了规范和护理干预的作用,促进疼痛管理模式改变、护理人员与时俱进,从而实现疼痛护理服务的标准化。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能规范、完整的评估病人疼痛,并实施有效的镇痛措施及护理,减轻病人疼痛,减少病人住院天数,提高病人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建立疼痛评估管理指标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住院病人疼痛评估完整率,促进疼痛护理管理质量改善,还可以实现疼痛护理服务的标准化。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只纳入疼痛科病人,结果有一定的偏倚。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反复验证后不断质量改进,形成标准化的实践方案以更好地提高疼痛护理管理质量,继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黄天雯,陈晓玲,谭运娟,等.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48-151.

魏建梅,王志剑,夏梅,等.系统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疼痛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5(7):531-536.

魏建梅,王建宁,曹英,等.疼痛评估管理规范的研究与应用[J].江西医药,2019,54(6):714-716.

刘敏君,童莺歌,田素明,等.疼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125-1128.

魏建梅,张华秀,张达颖.疼痛评估管理电子病历记录的设计与应用[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5,11(6):222-224.

冯志仙,黄丽华,章梅云,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452-455.

北京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北京市癌症疼痛护理专家共识(2018版)[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9):641-648.

许丽媛,赵培玉,李京,等.慢性疼痛病人延续护理质量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5(12):952-955.

谢徐萍,袁冬梅,林华,等.临床疼痛护理记录及疼痛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12):959-960.

上一篇:电脑信息与大数据技术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下一篇:西方文化渗透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