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紧扣“项目化学习”的五大步骤,以“如何保护金属资源”为驱动性问题,设计了“金属资源的保护”这一课题的项目化学习课例。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化学教学;金属;保护;

一、项目化学习简介

项目化学习源自杜威“做中学”的经验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现实问题,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简言之,就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成果的学习方法。项目化学习在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合作沟通能力、责任感、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推进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多地输出,教师也要不停地促使自己涉猎更多领域,让自己成长为一个综合型教育能手;而学生的反馈及在教学引领实施过程中对突发事件和困难的处理,也促进了自己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充满未知,有效避免重复教学带来的烦琐和平庸感,也给师者超越职业倦怠提供了利器。

二、用“项目化学习”设计“金属资源的保护”课例

(一)找到合适的课题

金属资源是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重要物资,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有色金属的消耗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金属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已探明的优质矿产资源却几近枯竭。在“开源”有限的前提下,我们只能从“节流”方面着手保护金属资源,以便为国家的工业化高速发展提供最基础的物资保障。物质丰盛、物流便利的今天,物品过时或稍有损坏即被随意丢弃的生活习惯已蔓延成风,有色金属制造品也难逃此劫。人教版9下《化学》第八章《金属》涉及金属资源的保护,这是一个引导下一代珍惜资源的好抓手。

(二)确定驱动性问题

老师提出“保护金属资源”后,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分解问题:

1.为什么要进行金属资源的保护

(1)金属资源的重要性;(2)金属资源的全球储备量及使用年限;(3)有哪些方面的无益损耗。

2.金属锈蚀的原因是什么

(1)以金属开采之冠“铁”为例,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寻找铁锈蚀的原因;(2)如何运用金属锈蚀条件来进行防锈。

3.如何进行金属资源的保护

(1)除防锈外还有哪些金属保护措施;(2)找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例证;(3)我们可以有何作为。

(三)师生商讨出合适的研究方法并付诸行动

1.确定研究方法及分组分工

根据分解的问题,确定每个分问题的研究方法,全班分六组,商讨后认领组任务;组内讨论并确定分工。

2.付诸行动

根据任务清单各司其职,过程中,老师需在项目推进时间节点上给予指导,学校实验室随时给予支持;在学生搜集资料或准备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老师及时给予帮助,提供启发性问题助其破局。

(四)展示成果

1.解决问题

2.综合运用

新问题挑战:眼镜鼻托上的铜绿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更好地保护好眼镜,不用频繁更换眼镜鼻托。[提供铜绿化学式Cu2(OH)2CO3]

学生活动:①按解决问题的流程(What—Why—How)思考、讨论;②确定核心问题;③每个同学设计“铜制品锈蚀条件”实验方案(文图结合;实验室可开放,供学生将实验方案付诸实践以验证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复杂问题流程化、简单化,培养学生抓底层逻辑知识,并学以致用;从知道到做到,才是检验“信息”是否转化为“能力与智慧”的唯一标准。

(五)进行评价

1.课后设计“铜制品锈蚀条件”实验方案并上交;

2.组内分享本次学习的收获,遇见的困难及解决方法,从中获得何种启发?选一个代表记录、归纳总结并在班上分享;

3.教师给予肯定评价并提出新的期待。

三、教学反思

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拥有多渠道的学习路径,大多喜欢把握主动权,加之经过三个多月的化学学习,对“科学探究法”理论框架及运用都有了不错的掌握,故将本节方法与情感两线并存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学习课例,事实证明,是正确的选择。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带着任务、采取积极主动的输入方式让他们快速探索新知,也获得了除知识外的情感体验和能力提升。因时间限制,学生的课堂展示有些仓促,若能将此课时延长至60分钟,学生间的展示、组间互动及反思评价会更加深入、到位。

上一篇: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下一篇:多视角下“直播+电商”的网络营销现状及发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