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知识管理方法分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后才出现的新概念, 如今, 信息管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文献管理, 而是对其的延伸和拓展, 是文献管理由古代到现代不断演变和发展的产物。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和知识管理阶段。知识管理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下, 我们处在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 如微博和微信的出现, 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目前将知识管理置于新媒体时代的研究较少, 本文旨在选择高校知识管理这一领域来探究如何借助新媒体来实现高校知识管理。

一、知识管理理论基础

知识管理的概念是结合企业环境提出的, 高校作为一个结构有序的组织, 并且结合教育管理的特定含义, 笔者认为, 高校知识管理是依据知识管理理论, 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挖掘和发挥高校成员的知识潜能, 对高校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 以实现高校有效管理的目标。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 传统媒体例如广播、电视、报刊等出现后的新媒体形态。从广义上来讲, 当今使用较多的社交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博客、微信和即时通信软件等都可以看作是新媒体。新媒体时代高校知识管理主要借助新媒体进行知识管理, 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高校所拥有的知识资源, 建设知识型校园。

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与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 (M.Polanyi) 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 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 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 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 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 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 本文所提到的知识管理主要是指这里提到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二、高校知识管理方法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之地, 有着丰富的知识资源, 包括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和学术资源等学术科研资源, 校训、校史、校运会等各种校园文化, 各个部门机构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庞大的学生群体等, 如何有效地发掘和利用一切知识资源和相关资源, 实现知识与信息的共享, 则显得尤为必要。综合分析高校所拥有的知识资源, 主要包括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 后者又集中体现在教师个人知识资源和学生个人知识资源两个方面。因此, 本文从组织层面, 教师个人和学生个人三个方面来研究高校知识管理方法。

(一) 组织层面

1. 创建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校领导和相关组织应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建设和谐校园, 共享型校园。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品知人大网站, 是校内的一个社交论坛, 不仅有通告与新闻、校务公告和失物招领等发布信息, 也有今日人大、交易与实习、寻求帮助等互动信息, 还包括上传和下载影视资源获取“共享率”等交易信息, 实现了校内资源的共享, 满足了同学们的需求, 创造了共享的空间。

2. 开展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高校有不同的学院, 各个学院又包含不同的专业, 各院系孤立发展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也不再是孤立的, 只精通一门学问已经行不通, 不同学术领域的交流和思想碰撞迫在眉睫。如档案专业如果只是在档案领域发展, 势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因此不仅需要和历史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融会贯通, 也需要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安全、传播学等学科紧密联合, 实现更深入的知识共享。

3. 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和相关制度

目前, 高校知识管理越来越引起重视, 但是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而且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因此学校高层组织和领导应该展开自上而下的知识管理, 成立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或者机构负责宏观层面战略和制度的制定, 认识到知识管理对于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潜在价值, 争取走在发展的前沿。

4. 建设知识管理系统

高校内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 如果能建立一个整合的知识管理系统门户网站, 加工后挖掘有用的信息分析、过滤、关联, 传送至知识仓库。通过对学校全局的知识积累与汇总, 学校将更加清晰的认识拥有的知识资产, 然后再提供统一的用户访问界面, 方便全校师生的利用。

(二) 教师个人知识资源

1. 构建教师知识库

高校有丰富的数据库, 主要收集了各种文献, 学术型非常强, 但是缺少面向经验的知识库, 即使是同一门课, 不同的老师教授方法、教授内容、教学形式、课堂感受和教学经验都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老师们能对所教授的每一门课的课件、经验和心得等这些显现知识和隐性知识用文字表达出来, 可以形成庞大的知识库体系。因此可以号召教师建立个人的知识库, 然后再共享, 形成一个面向全校教师的知识库。

2. 建立知识共享奖励机制

企业形成知识共享需要给予员工一定的奖励, 在高校, 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激励措施, 各大高校均没有形成浓厚的知识共享氛围, 自上而下的进行普及不失为一个有力地尝试。

组织层面明晰知识转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鼓励政策、制订出科学合理的隐性知识转移绩效的考核方法、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在高层领导中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领导职务等, 同时实施必要的价值补偿和奖励。

3. 开展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估

教学反思是对其教学活动的再认识、再实践, 有利于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显性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和条理化, 从而实现知识增值,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教授内容和形式、课堂活跃程度、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的一种评估和反馈, 通过评估可以帮助教师更深认识到教学成功和不足之处, 形成内在的互动。通过反思和评估, 教师个人知识资源会得到重新整理和再利用。

(三) 学生个人知识资源

1. 撰写读书报告和学术论文

学生撰写读书报告是学者与著者之间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 给读者带来启发, 也可能遭到读者的反对, 因此读书报告正是读者自身知识的一种映射。学术论文的撰写也是读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所做的思考和分析, 通过论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为后人的研究又做了铺垫, 知识的继承和传承在学术论文中体现出来。因而鼓励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学术论文是一种非常好的知识挖掘和共享的渠道。

2. 参加学术讨论会

学术讨论这里可以包括大型学术论坛, 也可以包括学生之间的讨论小组。大型学术论坛云集了学界的大师们, 他们精彩的发言、新颖的观点都会给听众带来不同程度的启发, 听众学习并吸收这些知识, 再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扩充了自己的知识库。同学之间的学术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等, 表达观点的时候正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而听取他人表述时可以将他人的显性知识隐性化, 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3. 即时分享

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即时通信软件QQ等为及时记录并且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无论身处何地不仅可以向大众分享自己的观点, 也可以从其他人的分享当中收获碎片化的信息。通过人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再进行知识的有效融合并创造新的知识。如可以随时随地将看到的专业相关知识随时通过微信朋友圈发送出去, 也可以将自己对某一知识的感悟与见解与其他人共享, 当然, 也可以从其他人的分享中受到启发, 产生共鸣, 吸收为自己的知识。

三、结语

高校知识管理的实质就在于在学校组织机构的领导下于充分地挖掘教师和学生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提倡知识共享, 实践知识共享并在知识共享中受益。学校组织主要从宏观的政策制度方面努力创建知识型高校, 而教师和学生个人在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的基础上, 借助新媒体平台, 分享自己的知识并接收别人的知识, 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建设。在知识管理领域, 高校应该予以重视, 走在实践的前列, 充分利用所具备的一切知识资源, 创造更大的价值, 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摘要:现有的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探讨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而高校知识管理的研究较少, 本文结合高校的实际, 从学校组织层面、教师个人、学生个人三方面出发, 借助新媒体时代的新媒介, 对高校知识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可操作的知识管理方法。

关键词:高校,知识管理,知识资源

参考文献

[1] 余剑琳, 屠航.企业知识管理与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研究[J].现代情报, 2005 (9) :190-192.

[2] 迈克尔·波兰尼, 许泽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

[3] 刘东升.我国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转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5) :396-397.

[4] 宋作玲, 刘志海.高校知识管理的行为研究与技术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17) :134-137.

上一篇:浅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在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作用下一篇:浅议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母校荣誉感与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