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乌当区领导名单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贵阳市乌当区领导名单

贵阳市供水总公司乌当公司2012年

工作计划

2012年我司将根据总公司的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 坚持以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八次全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实际发展需要,团结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奋斗,努力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现新的突破,开拓发展新的经济增长市场,全面确保全年计划目标的完成,为实现稳步的效益增长,特制定2012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强化职工业务和服务水平,巩固各项管理和服务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供销差率,提高水费回收率。

二、生产经营量化目标

全年计划实现净水费收入2700万元(现行水价);确保抄表率在99%以上,抄表准确率达100%;确保水质综合合格率100%;确保供销差率控制在16%以内;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三、管网建设方面

1、完成宋家坝农业示范园区供水工程建设。

2、完成东风镇石头寨村民组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

3、完成东风镇高雁村民组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

4、完成景云山殡仪馆引水工程。

5、完成保利紫薇郡小区引水工程。

四、水厂建设方面

1、完善云锦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建设项目的前期手续,力争年内进行施工并完成。

2、初步建立公司远程流量计监控系统,对高位水池、云锦水厂及东风片区流量计每两月进行一次校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修复,

确保计量误差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3、改造滤池底板以下的DN100排水阀的口径及运行方式(小口径变大口径,手动变电动)为规范洗滤池提供条件,以便应对水质新国标对浊度的必须在INTU以内的要求。

4、进行前期资料收集工作,力争完成云锦水厂水处理构筑物改造方案并根据公司资金情况适时启动实施。

五、主要工作内容

(一)强化干部职工业务技能水平。积极开展管理干部、职工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素质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司必须把抓职工素质教育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2012年公司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为行动指南,以强化干部职工业务和服务水平促企业发展为动力,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综合有效的开发利用内部人力资源。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和供水行业现有的严峻形势面前,我们要以发展为动力,以创新为主线,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重点开展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组织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学习,参加专业培训机构对职工进行岗位培训,考核获取各岗位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证书;二是为专业技术骨干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培训机会,巩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三是开展几次卓有成效的职工技能竞赛;四是调动职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自学成才,开展业余文化知识如法律、文体健康知识培训。

(二)巩固各项管理和服务措施。

结合自身管理特点,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和服务措施,根据公司发展需要适时合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严格有序的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1、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全年目标责任制,细化目标考核内容,严格目标百分制考核。各部门依据年度计划生产指标和经济指标,实行任务倒计时制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职工行为,特别加强干部考核、职

工考核、考勤制度管理,进一步把监督、检查、考核纳入规范化管理模式,有针对性的理顺公司管理监督工作,完善管理监督机制,维护职工权益。

3、始终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大安全供水管理、巡回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抓好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生产上,要搞好供水设备设施日常运行保养、维修;管网维护上,对管道漏损维修要及时、迅速,进一步扩大查缺补漏的范围和力度;工程管理上,要保证工程质量,完善安全管理;安全保卫上,加强消防检查监督工作,维护人身设备安全;对公司消防设施定期巡查维护并做好建档管理工作,依托各种检查防范手段,杜绝安保隐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万无一失,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

4、集思广益,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为企业发展服务,维护公司的形象。落实领导干部民主访谈制度,调动公司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关系。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积极发挥公司各级组织的监督作用,定期收集职工真实可靠的意见、建议,召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各项专题会议,讨论企业发展计划,公开管理监督等相关内容,发扬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管理监督机制作用,坚决杜绝不正之风的滋生。

5、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利用各个宣传阵地向用户宣传供水工作、展示企业实力。制作和安装宣传条幅或广告牌,并及时更新、制作企业新业绩的宣传资料,加深用户对供水工作的了解程度,规范二级呼叫平台服务质量,及时收集用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6、认真落实国家的大政方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综治、维稳、保密、普法、依法治理等各项工作,确保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职工队伍思想稳定,保障各项工作全面、顺利地完成。

(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销差率,提高水费回收率;

1、研究拟定年度经济计划,客观实际的认真分析公司经营状况,

加强对资金的有效管理,合理使用各项经费,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2、搞好用户用水调查管理和用户用水性质审核工作,加大营销稽查工作力度,抓好管网维护、用户水表的监督管理工作,督查抄表工作质量,严厉查处违章用水现象,坚决杜绝人情水、人情表等现象发生;及时反馈信息,严格审核用户实际用量,做好按实际用量装表工作。针对水费回收中出现的问题、修改、完善水费回收考核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年水费回收率99%以上(扣除政策性因素)。

3、抓好水损分析工作,深入探讨管网渗漏原因,加大测漏治漏力度。有效利用管网测漏设备,定期实施管网测漏检查,降低管网漏失,确保供水压力,力保产销差控制在18%以内。

(四)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构建企业完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个企业核心能力就突出的表现为企业所具有核心的人力资源。核心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并已取代资金、技术、资本而成为商业企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所以,构建一套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建设公司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的核心和基础。重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新体制,按照企业战略及年度目标要求,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的管理,并以此构建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 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

2、 完成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3、推行薪酬管理,完善员工薪资结构,实行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

4、充分考虑员工福利,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雇员的主人翁精神和献身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5 在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参考先进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权威性、有效性

7、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

8、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传统,用优秀的文化感染人;

9、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公司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关系。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服务。

10、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又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四)做好基础设施系统完善工作。

2012年,公司在继续拓展供水市场、扩展服务工作提高供水

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完善工作。我司在保证日常建设投入,如改造陈旧管网、维护更新设备、新增用户接水等工作的前提下,建设上争取资金,结合公司实际发展现状,有计划的适量实施基础建设项目。加强供水管网建设工作,主动协调完成供水区域内新开发地段管网铺设以及旧城改造区域的管网迁改工作,做好新添寨城区环线公路供水管网延伸铺设工作。

新的一年,新的形势,公司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紧紧围绕既定的工作目标,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将既定的工作目标付诸于实际行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目标,构建和谐乌当供水事业崭新的明天。

贵阳市供水总公司乌当公司

2011年12月14日

第2篇: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实习报告

篇一:乌当实习报告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教学实习的目的及任务

一.实习目的

乌当实习是我院地质类专业为学生准备的最重要的、历时最长的一次基础地质实习。是在学完《普通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地史学》、《古生物学》、《岩溶学》、《岩石学简明教程》、《矿物学简明教程》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次野外地质综合教学实习。

二.实习任务 1.学会地层剖面的实测;

2.学会绘制地层剖面图及柱状图;

3.掌握野外地质填图的方法及测制1︰25000乌当教学区地质图;

4.学会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提交一份“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测量报告”。

第二节 实习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

一.实习区行政划分

贵州大学乌当教学实习基地,位于贵阳市北东约16㎞,行政区划属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所辖。实习区范围北起新庄--乌当--赵家庄一线,南抵写字崖--小关口山腰--大关口山腰;西起小谷农冲--大对门一线,东达苗天大麻窝--新河。地理坐标:东经106°45′00″~106°50′30″,北纬26°35′00″~26°40′00″。

二.地貌类型

三.交通

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距贵阳市中心7公里,距贵阳国际机场8公里,距贵阳火车站10公里,贵遵、贵黄、东北绕城高速公路贯境而过,贵开路、航天路等城市一级主干道纵贯新天城区南北,测区内有水东路、贵乌公路与市区相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详见“乌当教学实习区交通位置图 1:240000” 。

四.气象条件

五.水系

测区内的主要河流为:南明河、鱼洞河、月亮河,在来仙阁一带,汇集于北东方向流入乌江,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南明河支流。

六.人文 东风镇人口约3万,有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主要分布在乌当坝子上,少数民族多分布在条件较差山地。区内因在建设经济开发区,经济较发达,但人的文化素质较差。

七.经济

乌当区是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带中心城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坐落其中。 实习区原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玉米、土豆、蔬菜等,现在主要经济农作物为桔子、板栗、杨梅、樱桃等。原是贵阳蔬菜基地之一,现在在建设乐湾国际。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业方面以乡镇企业及私人企业为主,近年来新建一批现代高薪企业如药厂、光学仪器、管材、花卉苗圃等,这些极大地刺激了对农副产品、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需求,使种植业、交通运输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八.实习区内旅游 乌当区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别具一格。实习区内旅游业极为发达,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和观光农业连接起来,主要有风景区有情人谷、渔洞峡、来仙阁等。

第三节 实习区的地质调查史

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有许多著名地质学家如丁文江、王曰伦、乐森璕、蒋溶等曾先后到此作个调查。1944年,李四光教授对该地

区第四纪冰川进行了系统研究,著有《贵州高原冰川之遗迹》一文。乐森璕、蒋溶及罗绳教授曾在贵阳附近作过详细调查并有《贵阳附近地质旅行指南》及《贵阳附近地质构造》等文发表。解放后,特别是自1956年以来,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逐渐展开,先后有不少单位来此调查。虽然各单位工作的任务和目的不尽一致,但都注意到地质工作的基础--地层,在区内发育颇好,分别测制了不少剖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对该地区地层系统的建立作出了贡献。贵州省区调队在开展《1:20万贵阳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对本地区剖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其后,地质系的师生和其他调查研究人员在实习和科研过程中,在地层划分对比、古生物特征、岩相古地理、地质构造特征、油气储层特征和本地区地热资源研究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乌当实习基地的地质内容。

第四节 本次实习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1.收集本地区地质资料。

2.地质踏勘。 3.测制地质剖面。 4.建立区域地层层序。

5.野外地质填图。 a.穿越法。 b.追溯法。

篇二:乌当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他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历史的科学。由于地球内部包括地壳和地幔在内的物质组成的不均一及其地球各部分演化历史的差异,造成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层层序、岩石特征、构造样式及生命面貌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地质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乌当地质教学实习就是地质专业学生学完《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与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等课程后进行的一次野外实习。实习的目的在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野外现场实践,一方面使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在认识上进一步深化,以达到概念明确、融汇贯通、牢固掌握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以达到逐步提高和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野外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整个教学实习过程中,训练学生进行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掌握和提高基本技能和训练野外地质工作基本功也是本次实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第二章 地 层

一、概述

测区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地层出露齐全。主要为沉积岩,化石完整。受乌当断层影响,是乌当断层北翼地层多有缺失主要为三叠系地层,南翼为乌当背斜,出露不全。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娄山关组,奥陶系桐梓组、红花园组、湄潭组、牯牛潭组、黄花冲组,志留系高寨田群,泥盆系蟒山群、高坡场组,石炭系祥摆组,旧司组、上司组、摆佐组,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惠水组及第四系。三大类岩石主要为沉积岩,约为97%,岩性为砂岩、页岩、灰岩、白云岩、砾岩、构造角砾岩、砂砾松散堆积物等。岩浆岩在区内不可见,最新地层为第四系。附地层发育简表。

二、综述

区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仅见古生界,各系,统间多为整合、角度不整合接触和平行不整合接触。

奥陶系

一剖面列述:

大洼---黄花冲寒武系—奥陶系

上覆地层:志留系高寨田群下亚群:灰绿色块状泥岩,可见一层底砾岩。 --------------------平行不整合-------------------- 奥陶系黄花冲组:一层,灰色块状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化石种类单一,含量较多,

主要为珊瑚。

二层,灰色块状泥晶灰岩夹泥质条带,似缝合线发育,可见

溶洞。

三层,灰色块状泥晶灰岩夹泥质条带,似缝合线不发育。 牯牛潭组:一层,深灰色中厚层至块状泥质亮晶灰岩夹泥质条带,风化表

面为蜂窝状,俗称“破乱灰岩”。

二层,灰色中厚层至块状含泥质亮晶灰岩,可见苔藓虫等化石。 湄潭二段:一层,黑褐色薄层含锰质泥岩,紫红色、土黄色薄层粉沙岩互

层,形成韵律。

二层,土黄色中厚层砂岩。

三层,灰绿色、紫红色砂岩、页岩互层夹泥岩。

四层,灰白色块状含生物碎屑亮晶灰岩。

生物碎屑亮晶灰岩含泥质条带,缝合线、似

缝合线发育。

生物碎屑亮晶灰岩,顶部有一层10—20cm 岩。生物种类繁多,主要

水动力条件强。

米黄色中厚层长石砂岩,紫红色中厚层泥质粉砂岩互层

形成韵律

黄色中厚层至厚层硅质岩。

绿色页岩。

绿色页岩夹砂岩,顶部为一层厚砂岩。

红色薄层粉沙岩夹紫红色、灰绿色页岩。

红色薄层粉砂岩。层理发育,可见一层薄薄

夹土黄色中厚层粉砂岩。

层砂岩夹紫红色页岩,页岩含量约10%。

夹灰色薄层粉砂岩。

含有大量笔石,如中华笔石。

紫红色页岩夹粉砂岩,含有大量腕足类化

五层,灰白色块状六层,灰白色块状厚的含亮晶介壳灰列杂乱,说明当时湄潭一段:一层,夹褐色含锰质泥岩。二层,灰白色、土三层,紫红色、灰四层,紫红色、灰五层,土黄色、砖六层,砖红色、肉的白云母。

七层,紫红色页岩八层,土黄色中厚九层,紫红色页岩十层,紫红色页岩,十一层,灰绿色、 石。顶部可见灰色中厚层至厚层泥质灰岩,呈透镜状分布。

红花园组:一层,灰白色块状含生物碎屑亮晶灰岩,生物种类较少。 二层,灰白色块状微晶生物碎屑亮晶灰岩夹硅质条带。生物种

合茎等。

三层,灰白色块状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生物种类单一,主要

为古杯。

桐梓组:一层,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微晶白云岩。生物较少。

二层,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含生物碎屑微晶白云岩,顶部可见一

层紫红色页岩,俗称“桐梓页岩”。含有

大量的藻席,叠层石,生物碎屑构造。

下覆地层 娄山关组:一层,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微晶白云岩含燧石团块。 二层,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微晶白云岩,可见溶洞。

二.岩石地层单位 1.娄山关组(∈ls):1930年丁文江先生在遵义娄山关命名娄山关灰岩,后经演变,尹赞勋将其称为娄山关组。本区娄山关组主要分布在大洼和小谷农地区,构成了乌当背斜核部地层,主要岩性从上到下 含大量燧石团块及条带,在本区出露厚度不祥,未见底。产出的生物化石稀少。

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微晶白云岩含燧石团块。

2.桐梓组(ot) :1940年张鸣韶,盛辛夫所命名的桐梓层。1950年中国区域地层表将其正式称为桐梓组。在实习区主要分布于大洼和小谷农地区,主要岩性、底部为杂色页岩,分布不稳定,在大洼见,上部向东西两侧见肉红色结核、内碎屑、冲刷构造。在黔北地区为桐梓页岩厚度远远小于标准地区的页岩。黔北含钾岩。同标准地区相比:颜色不一样,桐梓地区灰绿色页岩。此处为粉砂质页岩。下部生物丰富,腕足、潮汐。上覆地层生物稀少,冲刷构造发育(顶部竹叶状)

岩性: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含生物碎屑微晶白云岩,顶部可见一层紫红色页岩,俗称“桐梓页岩”。含有大量的藻席,叠层石,生物碎屑。

4.湄潭组(om);1929年由法国人葛利普在遵义地区湄潭地区命名湄潭组。1933年俞建章先生将其命名为湄潭组。1964年张文堂将其命名为湄潭组。在本实习区内根据其岩性将其分为湄潭组一段、湄潭组二段。湄潭组一段分布在干榜上,小谷农等地区。(下部夹泥质灰岩,含大量菠萝扬子贝故称为下扬子贝层,东部较薄(2米左右),在西部较厚达十米左右,且中间不连续)。

湄潭组二段:相变 在东部龙井村寨一带下部为灰色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为褐色粉砂岩、页岩、泥岩,含锰质。在西部豹子窝其相变为灰岩、偶夹页岩。与标准地区相比,湄潭组二段的生物碎屑灰岩,而标准地区为含泥质条带灰岩。时代相当于湖北宜昌的大湾组。分布于干榜上,小谷农,豹子窝等地区。 岩性:湄潭一段,灰绿色、土黄、紫红色页岩夹灰色粉砂岩,下部灰

篇三:乌当教学实习地质报告

乌当教学实习地质报告

班级:08工勘(1)班

姓名:左 兴 鲸

指导老师:吴永忠

日期:2009年11月10日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论述

第二章:地层及岩性

第三章:地质构造

第四章:水文地质

第五章:地貌及矿产

第六章:总结

2— (

前 言

根据勘察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安排在学完《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水文地质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应进行一次野外地质现场实踏。实习的目的在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野外现场实踏,一方面使学生对课堂讲受的基本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在知识上进一步深化,以达到概念的明确融合贯通,牢固掌握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实踏,以达到逐步提高和运用基本知识,解决了野外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整个教学实习过程中训练学生进行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的掌握和提高基本技能和训练野外地质工作基本功也是本次实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总之,教学实习在教学计划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应给以充分重视。

第一章:论述

乌当教学实习区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乌当教学实习区位于贵阳市约16km,行政区划属贵阳市乌当东风镇所辖。

东风镇位于贵阳市东北郊区,距贵阳中心17公里,总面积73.67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000人,镇内有景色秀丽的渔洞峡、情人谷,两处景名胜区;有来仙阁、协天宫、万松阁、宋氏别业、惜字塔等多处。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人文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与现代高科技发展融为一体,使东风镇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又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城镇。

实习区范围北起新庄—乌当—赵家庄一线;南底写字岩—小关口山腰—大关口山腰;西起小谷农冲—大对门一线;东达苗天—大麻窝—米汤井一线。

地理坐标:东经106o45′00″——106o50′30″;北纬26o35′00″——26o40′00″

交通~~由东风镇到我校边缘水口寺见(图1)

该区属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23℃平均年降雨量1179mm(毫米)测区地表水流,南门河(渔粮河)渔洞河、渔梁河由南东流入盆地和东方向在头堡处交汇,于来仙阁注入南明河,由

东风镇处至贵阳市边缘。

由东风镇到水口寺,东风镇是国家建设小城镇而建设的一个小城镇,科技文化古镇,乌当区是首批建设大明星之一水电相通,东风镇有了3万多人,有13个民族,汉、苗等多个民族组成。

当地以种植水稻、蔬菜、玉米为主先开发,杨梅、柿子、花卉、板栗等为主。

乌当实习区的范围25个平方公里,地层岀露较为完整沉积岩有三大类,生物碎屑岩、化学岩、粘土岩除了侏罗系以外和第三系缺蚀外;寒武系e——奥陶系q基本可见在这些地层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化石,有很多象征 标志,接触关系在这儿非常齐全。

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岩溶平行不整合在乌当最明显) 褶曲、断层最为明显,小麻窝、大麻窝断层、乌当大断层因此适合。

篇四:乌当煤矿地质实习报告

前言

地质学市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学科,目前重点是地球的外部硬岩石圈壳——地壳(地球表面的)。由于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地质学分为很多类学科,其中煤矿地质学就是一个分支。煤矿地质学就是利用地质学的基础知识,研究煤的形成、煤的赋存状态、煤的储量及煤的用途,研究分析和解决影响矿井建设的地质因素,进而指导采掘工程的正常进行,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专门生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地质学科。 对采矿专业的学生来说,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需要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野外实习就是地质学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通过地质野外实习就是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基础理论和地质专业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从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岩溶等普通地质现象,到产物、岩石、古生物、化石、地层、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各种地质体,都要全面的进行观察,并且绘制地质剖面图等一般的地质工作方法。 实习目的:让学生体会地质工作的方法和特点。 观察、认识主要煤系地层、地质构造。 认识岩浆侵入体。 认识地表水体、河流地质作用以及卡斯特地貌。 认识岩石风化剖面,了解土壤的形成。 观察太古界和上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 了解组成罗山山体的岩石和地层 。

第一章地理概况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地层可以显示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因此它和一定时间含义相联系。所以在底层以后,老地层在下,新底层在上,此中顺序称为正常层序。

底层的接触关系可分为三类:

1、 整合接触关系: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它们之间是连续沉积,没有沉积间断。

2、 平行不整合关系: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连续沉积,曾有过或长或短的沉积间

断。因此有地层缺失。

3、 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或者斜交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有一定的交角,期间有地层的缺失,有明显的

剥蚀面。

地层划分如下: 第三章 地质构造

乌当地区受到一系列复杂的构造地质作用,在内外地质作用力的作用下,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地层的下降或抬升,使较为韧性的水平岩层隆起弯曲形成褶皱,或较为脆性的岩层发育形成断层等地质构造;而在外力地质作用下,地层遭受风化剥蚀或侵蚀后裸露出地表形成各种形状的岩石或地层,最终让地貌变得丰富且富有层次,在地质构造形态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复杂的褶皱构造和断层,此过程中还包含有地层的缺失和重复及不整合的发生。

第一节 乌当实习区大地构造位置

一、乌当实习区大地构造位置

乌当教学实习区处于扬子板块南部黔北隆起与黔南凹陷的过渡带上(实习区内以乌当大断层为界),根据《贵州省区域地质志》的划分,乌当地质实习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

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贵州地矿系统习称扬子陆块)

二级大地构造单元:黔北台隆、黔南凹陷

三级大地构造单元:遵义断拱

四级大地构造单元: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即位于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中段南缘、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

二、乌当实习区的构造定型期 乌当地区构造形迹均为燕山运动时期不同阶段的产物:

实习区所处区域构造位置为区域性的乌当南东盘之乌当背斜南西段的南东翼,其北西翼被乌当断层破坏错失。

主要褶皱构造有:区域性北东向乌当背斜及一些次级褶皱. 主要断裂构造有:①区域性北东向乌当断层;②南北向高院断层;③东西向大洼断层;④东西向小麻窝逆断层;⑤东西向大麻窝逆断层;⑥东西向田坝头断层。⑦东西向黄花冲断层

乌当地区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的上白垩统构造盆地(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乌当地区被乌当断层切割且见阶梯状断裂但并未切割白垩系的地层,尚有剥夷面(或夷平面)和多级河流阶地的出现,都是喜马拉雅山期构造运动的迹象。区内已知的6个假整合构造运动面是区域性构造运动的反映。

①都匀运动:贵州中部和南部,奥陶系末到志留系初,发生过一次明显的地壳运动,造成上下地层的缺失和假整合接触关系。在实习区见残存的小块中奥陶统为中下志留统的假整合,黄花冲-龙井一带见数十厘米的含砾钙质粘土岩嵌覆与呈数米波状起伏的间断面上。

②广西运动:代表西南志留纪末和泥盆纪初的地壳运动。实习区的构造运动面为志留纪高寨田群与泥盆纪蟒山群乌当组间的假整合面。

⑤燕山运动:代表侏罗纪末期、白垩纪初期产生的不整合、火成活动与成矿作用。

⑥喜马拉雅运动:在贵州的地层记录不全。实习区的几级剥夷面和河流阶地可视为喜马拉雅运动的表现。

由上述区域性构造可知:乌当教学实习区的构造定型期为燕山期,乃至贵州的构造格架也是燕山期定型的。

第二节 乌当教学实习区的构造形迹

乌当实习区中主要的构造类型以褶皱和断层为主,褶皱在区内以乌当背斜为主,发育次级牵引褶皱。断层在图区内广泛分布,包括了近于东西向的乌当大断层、大洼断层、大小麻窝断层、黄花冲断层、田坝头断层及近于南北向的高院断层,此外也于大洼断层北部也发育了部分次级小断层(有逆冲断层及走滑断层)。乌当区内还分布有不整合接触。详见构造纲要图:

一、褶皱

实习区内褶皱主要为乌当大背斜,总体走向北东向,并向东西两端潜伏。该背斜的核部位于大洼口,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娄山关组,岩性为灰色微晶白云岩。北翼被乌当断层破坏,地层出露不连续,使得寒武系地层和ty呈断层接触。南翼保存较完整,地层出露较齐全,局部受断层破坏,以核部为中心依次出露为:娄山关组、桐梓组、红花园组、牯牛潭组、黄花冲组直到二叠系的地层出露较为连续。南翼岩层产状1350∠250,北翼岩层产状440∠430。赵家庄附近出露乌当背斜北翼,在来仙阁北东方向河两岸未出露寒武系娄山关地层,而以志留系高寨田群为最老地层出露于核部,说明乌当背斜向东西两端潜伏,志留系上亚群地层两翼产状分别为300∠320、1250∠100,北翼地层依次为泥盆系蟒山群、高坡场组、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南翼依次为泥盆系蟒山群、高坡场组、石炭系、二叠系。整个实习区内构造带以近东西向为主,南北向次之,乌当背斜整体沿南西至北东方向延伸,局部扭曲,构成“s”形,区内长度10km以上。乌当背斜整体北翼较陡,南翼缓,为一斜歪褶皱。翼间角大,亦可称为开阔褶皱。

地质构造:指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形与变位,包括褶曲、断层、节理等。岩层是两个平行或近似平行的界面 限制的层状岩石。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在个路线上都见到了,几乎所有的地质构造,在哪里我们看到了断层的存在,在这个区域绝大部分的断裂构造都是正断层,额我们在哪里见到了的断层位逆断层,该断层图示如下

二、田坝头断层(f5):

田坝头断层位于测区南部,整体走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大约70°,在小关口、田坝头一带出露。示意图如图13。

图13 田坝头断层示意图

该图为田坝头断层一个出露点的素描图,断层的北盘为下盘,由dm紫红色薄-中层石英砂岩层间夹少量泥岩组成,岩层产状3350∠540,靠近断层1m左右岩层倾角变陡,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强烈。该断层断层面清晰,产状为1850∠700,断层面上隐约可见擦痕、阶步等构造,该断层造成上盘地层约10m的断层破碎带,破碎带中见明显的牵引构造,断裂带中岩石破碎强烈,泥化现象显著,破碎带之上有正常的dm的紫红色中厚层石英砂岩,层间夹灰绿色泥岩,产状1900∠380,见次级的小断裂构造。根据牵引构造,可以推断为逆断层。

三、高院断层(f6):

出露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所辖的高雁垃圾填埋场-高院一线,乌当大断层南侧,走向近南北、横切乌当短轴背斜,两盘构造行迹和地层具有相对水平错动迹象,具有明显的走滑性质。北端被白垩纪地层覆盖,南端消失在奥陶系与志留系接触附近的地层。

该断层的一个出露点在高院向北约300m的山丫口路边,断层西盘为湄潭一段红灰、土黄色薄-中层粉砂岩,岩石风化严重,东盘为湄潭二段深灰、红褐色厚层-块状淀晶灰岩及高寨田群下亚群的红灰色薄-中层钙质泥岩,沿湄潭一段岩层走向发生岩层中断,因此该点为断层的一个出露点。西盘湄潭一段产状1520∠300,东盘产状1580∠510。

第三节 (构造形迹的组合分析)

燕山期由于受到由南向北的构造挤压力,因而形成了一套由南向北的逆冲推覆构造-乌当逆冲推覆构造。该逆冲推覆构造由乌当断层和南侧的数条走向近东西、倾向南的逆冲断层组成,这些断层分别为大洼断层、黄花冲断层、小麻窝断层、田坝头断层等,这些断层被南北向的高院横断层所分割。

乌当教学实习区的构造组合形式总体上是一套逆冲断层组合,如下图所示,乌当逆冲断层呈叠瓦状,

根据从南都北断距逐渐增大,断层规模逐渐变大,可以推断其扩展方式是后展式,亦即后展式中每一新的逆冲断层的岩石地层都是发育在老逆冲断层的岩石地层的上面,各岩石地层依次向逆冲的反方向扩展,新的逆冲断层岩体增生在前进的推覆体后方。

图14 乌当地区叠瓦状构造剖面图

由图14可看出,乌当教学实习区东西向断层的特征为:①均向南倾,为逆冲断层。②从南到北地层断距逐渐增大。

乌当教学实习区局部存在小断层,在高院断层南端和乌当大断层一碗水出露点均形成断夹块,在垃圾填埋场出现乌当断层阶梯状正断层组合形式。图15为乌当断层带在一碗水处构造剖面。

图15 乌当断层带一碗水构造剖面

第四节 (构造发展简史) 实习区的地壳经历过多次升降运动,这些构造运动使得实习区很多地层缺失,地层间出现不整合接触,产生许多构造变形和断裂构造。根据构造行迹所切穿地层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切割关系,实习区构造演化历史分析如下:

南北向构造:以高院断层为代表,它所切穿的最新地层为志留系地层,断层形成至少在早古生代之前。同时,高院断层在后期东西向断层形成的影响,使其产生左行走滑,使两盘地层、后期的乌当背斜及东西向的小麻窝断层产生明显的水平位移。大麻窝断层和大洼断层止步于高院断层,都说明了南北向的高院断层形成时间早于东西向的构造。

东西向构造:在高院断层形成之后,在中生代早期开始,实习区受到由南向北的构造应力挤压,形成了乌当背斜,构造应力的进一步挤压,乌当背斜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倾向南的乌当逆断层,使乌当大背斜北翼遭到严重破坏。由于东西向各断层的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减小,且都是倾向南的逆断层,可以推断东西向断层为后展式构造,断层形成时间依次是乌当断层—大洼断层—小麻窝断层—大麻窝断层—田坝头断层。

总之,实习区的构造演化是先有南北向的高院断层,后有东西向的构造,而东西构造又造成早期南北向高院断层的后期走滑。东西向构造演化为在由南向北构造应力的挤压下先形成乌当大背斜,进一步的挤压依次形成乌当断层—大洼断层—小麻窝断层—大麻窝断层—田坝头断层。

三、小麻窝断层(f3):

小麻窝断层发育于测区中部,断层走向近东西,于测区西侧的小谷农一带延出图区,向东于龙井寨一带被白垩系和第四系地层覆盖。断层面向南倾斜,倾角一般大于70°,具逆冲性质。出露点示意图如图11,牵引构造素描图如图12。

图11 小麻窝断层黄花冲出露点示意图

图12 小麻窝断层旁牵引构造观察点素描图

该点为小麻窝断层在垃圾场-高院公路边的一个出露点,示意图如图11。断层的北盘为om1灰绿色页岩夹土黄色中层泥质粉砂岩,见灰白色约6m 的下扬子贝层,产大量腕足类化石,断层的南盘在冲沟里 篇五:乌当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他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历史的科学。由于地球内部包括地壳和地幔在内的物质组成的不均一及其地球各部分演化历史的差异,造成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层层序、岩石特征、构造样式及生命面貌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地质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乌当地质教学实习就是地质专业学生学完《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与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等课程后进行的一次野外实习。实习的目的在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野外现场实践,一方面使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在认识上进一步深化,以达到概念明确、融汇贯通、牢固掌握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以达到逐步提高和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野外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整个教学实习过程中,训练学生进行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掌握和提高基本技能和训练野外地质工作基本功也是本次实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第二章 地 层

一、概述

测区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地层出露齐全。主要为沉积岩,化石完整。受乌当断层影响,是乌当断层北翼地层多有缺失主要为三叠系地层,南翼为乌当背斜,出露不全。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娄山关组,奥陶系桐梓组、红花园组、湄潭组、牯牛潭组、黄花冲组,志留系高寨田群,泥盆系蟒山群、高坡场组,石炭系祥摆组,旧司组、上司组、摆佐组,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惠水组及第四系。三大类岩石主要为沉积岩,约为97%,岩性为砂岩、页岩、灰岩、白云岩、砾岩、构造角砾岩、砂砾松散堆积物等。岩浆岩在区内不可见,最新地层为第四系。附地层发育简表。

二、综述

区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仅见古生界,各系,统间多为整合、角度不整合接触和平行不整合接触。

奥陶系

一剖面列述:

大洼---黄花冲寒武系—奥陶系

上覆地层:志留系高寨田群下亚群:灰绿色块状泥岩,可见一层底砾岩。 --------------------平行不整合-------------------- 奥陶系黄花冲组:一层,灰色块状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化石种类单一,含量较多,

主要为珊瑚。

二层,灰色块状泥晶灰岩夹泥质条带,似缝合线发育,可见

溶洞。

三层,灰色块状泥晶灰岩夹泥质条带,似缝合线不发育。 牯牛潭组:一层,深灰色中厚层至块状泥质亮晶灰岩夹泥质条带,风化表 面为蜂窝状,俗称“破乱灰岩”。

二层,灰色中厚层至块状含泥质亮晶灰岩,可见苔藓虫等化石。 湄潭二段:一层,黑褐色薄层含锰质泥岩,紫红色、土黄色薄层粉沙岩互

层,形成韵律。

二层,土黄色中厚层砂岩。

三层,灰绿色、紫红色砂岩、页岩互层夹泥岩。

含生物碎屑亮晶灰岩。

生物碎屑亮晶灰岩含泥质条带,缝合线、似

缝合线发育。

生物碎屑亮晶灰岩,顶部有一层10—20cm 岩。生物种类繁多,主要

水动力条件强。

米黄色中厚层长石砂岩,紫红色中厚层泥质粉砂岩互层

形成韵律

黄色中厚层至厚层硅质岩。

绿色页岩。

绿色页岩夹砂岩,顶部为一层厚砂岩。

红色薄层粉沙岩夹紫红色、灰绿色页岩。

红色薄层粉砂岩。层理发育,可见一层薄薄

夹土黄色中厚层粉砂岩。

层砂岩夹紫红色页岩,页岩含量约10%。

夹灰色薄层粉砂岩。

四层,灰白色块状五层,灰白色块状六层,灰白色块状厚的含亮晶介壳灰列杂乱,说明当时湄潭一段:一层,夹褐色含锰质泥岩。二层,灰白色、土三层,紫红色、灰四层,紫红色、灰五层,土黄色、砖六层,砖红色、肉的白云母。

七层,紫红色页岩八层,土黄色中厚九层,紫红色页岩十层,紫红色页岩,含有大量笔石,如中华笔石。

十一层,灰绿色、紫红色页岩夹粉砂岩,含有大量腕足类化

石。顶部可见灰色中厚层至厚层泥质灰岩,呈透镜状分布。

红花园组:一层,灰白色块状含生物碎屑亮晶灰岩,生物种类较少。 二层,灰白色块状微晶生物碎屑亮晶灰岩夹硅质条带。生物种

合茎等。

三层,灰白色块状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生物种类单一,主要

为古杯。

桐梓组:一层,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微晶白云岩。生物较少。

二层,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含生物碎屑微晶白云岩,顶部可见一

层紫红色页岩,俗称“桐梓页岩”。含有

大量的藻席,叠层石,生物碎屑构造。

下覆地层 娄山关组:一层,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微晶白云岩含燧石团块。 二层,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微晶白云岩,可见溶洞。

二.岩石地层单位 1.娄山关组(∈ls):1930年丁文江先生在遵义娄山关命名娄山关灰岩,后经演变,尹赞勋将其称为娄山关组。本区娄山关组主要分布在大洼和小谷农地区,构成了乌当背斜核部地层,主要岩性从上到下 含大量燧石团块及条带,在本区出露厚度不祥,未见底。产出的生物化石稀少。

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微晶白云岩含燧石团块。

2.桐梓组(ot) :1940年张鸣韶,盛辛夫所命名的桐梓层。1950年中国区域地层表将其正式称为桐梓组。在实习区主要分布于大洼和小谷农地区,主要岩性、底部为杂色页岩,分布不稳定,在大洼见,上部向东西两侧见肉红色结核、内碎屑、冲刷构造。在黔北地区为桐梓页岩厚度远远小于标准地区的页岩。黔北含钾岩。同标准地区相比:颜色不一样,桐梓地区灰绿色页岩。此处为粉砂质页岩。下部生物丰富,腕足、潮汐。上覆地层生物稀少,冲刷构造发育(顶部竹叶状)

岩性: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含生物碎屑微晶白云岩,顶部可见一层紫红色页岩,俗称“桐梓页岩”。含有大量的藻席,叠层石,生物碎屑。

4.湄潭组(om);1929年由法国人葛利普在遵义地区湄潭地区命名湄潭组。1933年俞建章先生将其命名为湄潭组。1964年张文堂将其命名为湄潭组。在本实习区内根据其岩性将其分为湄潭组一段、湄潭组二段。湄潭组一段分布在干榜上,小谷农等地区。(下部夹泥质灰岩,含大量菠萝扬子贝故称为下扬子贝层,东部较薄(2米左右),在西部较厚达十米左右,且中间不连续)。

湄潭组二段:相变 在东部龙井村寨一带下部为灰色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为褐色粉砂岩、页岩、泥岩,含锰质。在西部豹子窝其相变为灰岩、偶夹页岩。与标准地区相比,湄潭组二段的生物碎屑灰岩,而标准地区为含泥质条带灰岩。时代相当于湖北宜昌的大湾组。分布于干榜上,小谷农,豹子窝等地区。

上一篇:校园德育存在的问题下一篇:热工班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