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2023-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广西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物流联动发展研究

摘要:产业集群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物流是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和保障的物流网络。文章分析了广西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物流的发展状况,提出在发展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物流的同时,注重两者的联动关系,即增强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物流的拉动作用,加大产业集群物流对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物流;发展

Key words:industrial cluster; industry cluster logistics; development

1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物流的协整关系

1.1产业集群的特征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指在特定区域内,存在竞争与合作关系、有交互关联性的公司、供应商、服务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以产业的高度集中产生积聚效应,提高区域的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波特对10个较发达工业化国家进行研究认为,产业集群是后工业化社会的普遍现象,产业集群繁荣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象征,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是否形成产业集群,主要从以下几点考察:首先,该地大多数企业是否围绕统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其次,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具有某个或某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联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分工;第三,通过集群成员之间供需关系形成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网络结构,实现采购本地化,生产准时化,销售一体化,形成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网络和技术创新环境,是企业、政府、金融、市场、大学、服务等因素联动的结果;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环境促进集群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集群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的竞争能力,使产业集群在特定区域中形成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和巨大的增长极(见图1)[1],增强了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

1.2产业集群物流的特征

产业集群物流是集中在特定区域上的为一定产业集群供应链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物流网络,注重集群内企业的采购、仓储、配送、加工、信息整合等物流活动,以满足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物流需求、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城市、区域是否形成产业集群物流,要考察以下特征:

首先,区域内要形成产生一定聚集效应、辐射力强的产业集群,有完整的供应链需求系统,这是产业集群物流产生的基本环境;其次,要具备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设施,站场、港口、码头、仓库、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结点设施,还包括能提供信息交流和发布、业务交易、决策支持等信息化管理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第三,区域内要形成引领物流产业发展的多个龙头物流企业和众多的配套型、补充型物流企业,各个物流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密切合作的关系,促进产业内产业集群物流经营的规模化、协作化和高效化。

1.3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物流的互动关系

以克鲁格曼(P.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经济无限增长积聚和经济地理研究中的积聚现象有着依存关联,这种理论后来扩展到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中,揭示了物流发展和区域产业集群相依相从关系[2]。对发达国家的产业和物流发展史研究表明,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物流的协整关系可以概述为: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物流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战略合作关系,产业集群物流的构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增强和优化了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增长极;区域内产业集群对产业集群物流具有拉动作用,区域内产业集群物流对产业集群具有推动作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间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产业与产业集群的竞争,西方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生产总量超过总生产量80%以上。中小企业王国意大利大力发展“小企业、大容量,小产品、大市场,小集群、大协作”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提供了全国制造业70%以上的增加值,50%以上的出口额,80%以上的就业人员[3]。我们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有许多产业集群,如温州低压电器集群、绍兴中国纺织集群、福建石狮服装产业集群、福州汽车产业集群等。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对全国近1 000个规模型的产业集群中选出100家“百佳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物流网络健全的东部沿海省市。在珠三角地区的400多个建制镇,形成产业集群的占25%,由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占广东工业比重的73%。

从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来看,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物流具有拉动作用,而区域物流发展又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浙江织里镇“童装产业集群”积纳了6 000多家生产企业,年童装产量1.8亿件套,产值40多亿元。生产企业将面料采购、运输、仓储、配送、销售、报关等环节全部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大大降低了集群中的物流成本,而该地区专门为童装生产服务的物流业特别繁荣。

2广西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2.1广西产业集群发展环境良好

广西地处大西南,自然资源丰富,区域位置优越,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优势。2004年中国-东盟贸易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到2010年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成为中国联结东盟经济体的枢纽;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经济区规划功能定位: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历史第一次对广西带来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北部湾经济区将成长为中国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广西的产业调整正在进行,上千亿的产业投资陆续上马,产业集群将在今后经济格局中扮演主要角色。

2.2产业集群的经济基础逐步形成

据初步统计,2008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7 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左右;财政收入843.56亿元,增长19.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9:40.7:38.4调整为20.3:42.2:3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 710亿元,增长2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133亿美元,增长42%;区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超过1 400亿元,增长30%以上。“十五”时期广西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6%,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 885亿元(见图2),在西南地区中,除四川外(10 505亿),高于云南(4 721亿)、重庆(4 111亿)和贵州(2 710亿)。广西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繁荣,外贸进出口的持续增长,为广西产业集群成长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2.3正在崛起的城市集群为产业集群拓展了空间

经过20年的发展,广西已形成以产业链为龙头、产业集群为特征的城市集群,城市集群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产业集群以城市集群为依托,形成了广西经济整体发展格局。这些城市集群主要包括以北海、钦州、防城港为主的港口城市集群,主导产业有石化、电业、钢铁、港口工业、出口加工业;南宁城市集群,主导产业有商贸、会展、轻工、电子、金融;柳州、来宾、河池城市集群,主导产业有机械、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桂林、贺州城市集群,主导产业有旅游、制药、现代农业;梧州、玉林、贵港城市集群,主导产业有机械、服装、建材、中药、水果;百色、凭祥、东兴城市集群,主导产业有铝业、亚热带水果、边贸、加工等。每个城市集群除主导产业外,还有相对活跃的县域经济作为坚强的后盾;每个城市集群互为犄角,产业链条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产业集群规模经营效益明显(见图3资料来源:根据广西商务厅网站制作)。

2.4七大产业打造广西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

2008年,广西食品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 000亿元,打破了没有千亿元工业产业的历史。以制糖为主的食品产业、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产业、以炼油为主的石化产业、以钢铁为主的冶金产业、以中型轿车为重点的汽车产业、以工程机械为主的机械产业、以电源建设为主的电力产业等七大支柱产业,要在最近几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全部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争取食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五大产业到2010年全部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 000亿元;机械、电力两大产业销售收入到2012年达到1 000亿元,建材、造纸和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产值要分别超过500亿元,造船、纺织与服装、医药和木材加工四大产业产值分别超过300亿元。(见表1)

虽然广西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但广西工业化率还不高,产业规模比较小,主导产业有点薄弱。2007年,广西工业化率为1.68,远低于全国3.82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29位、西部第11位。广西产业集群的成长壮大还需一定的发展历程。

3广西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物流联动发展策略

3.1建立以城市集群为主体的四个物流带,以产业链为龙头、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十个物流圈,促进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物流的联动发展

以城市集群为主体的物流带,主要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北部湾物流带,柳州、来宾、桂林物流带,玉林、梧州、贵港物流带,百色、河池物流带。四大物流带以南北钦防为一级物流结点,其余物流带建立二级物流结点,各县市建立三级物流结点,通过增强物流要素的整合功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战略联动、组织优化,形成带动、聚集和辐射作用,把广西物流打造成为整体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服务城市产业集群的网络型系统工程。

以产业链为龙头、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十大物流圈,是基于广西优势产业的整合和产业供应链的优化,在特定地理区域聚集供应链内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在提高集群内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建立相应的产业集群物流,更好地服务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物流需要,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广西的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钢铁、石化、有色金属、水泥、机械、电子、制药、制糖、水果等十大门类,以此形成的产业集群覆盖了广西地区经济各个脉络,不少优势产业链如汽车、农业机械、电子等延长到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产业集群物流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起支撑作用,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提供功能化、专业化、规模化、综合化的物流服务,使产业集群的供应链趋于完善。

3.2围绕产业集群,整合物流资源,推动重点物流企业为核心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物流

广西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3A以上的综合性物流企业极为有限,能为产业集群提供一体化服务的大型专业化物流公司更是廖谬无几。要推动重点物流企业为核心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物流,首先要改造提升现有大型物流企业,加大企业的重组和整合力度,形成产业集群物流的核心。在具体运作上,扶持广西超大、玉柴物流、防港物流、邮政物流、桂中海迅物流、五菱物流、八达物流等大型企业,以多种形式对中小型物流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促进物流企业资源、功能的整合和服务的延伸,推动企业向规模化运作、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发展和培育出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有一定市场竞争力,为区域产业集群服务的综合性物流企业。

再次,推进区域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业务外包,加快汽车制造、钢铁等主导产业内部主辅业务的分离步伐,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有效分离;建立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物流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在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间真正形成供需双方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生共赢的局面。

柳州是广西的工业重镇,汽车产业集群、钢铁产业集群、机械产业集群业已形成规模,围绕这些产业形成的汽车物流、钢铁物流、机械物流也很发达,物流企业也有融合的趋势。2007年完成货物发送量5 824万吨,其中铁路货运量1 057万吨;公路货物运输4 549.72万吨,同比增长9.2%;水路货物运输252万吨,同比增长25.4%;民用航空货物运输0.14万吨,增长50%。

3.3与东盟联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物流

东盟自然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与中国经济的融通日趋明显。广西要趁机链接与东盟国家的产业资源,在北部湾经济区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绿色农业产业集群、生物质产业集群(如木薯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成型复合燃料等生物质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外贸加工产业集群等。每一个产业集群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物流产业,所有的产业集群物流产业可以联结成一个功能齐全、全方位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大平台、信息大体系、物流大产业。

3.4推动区域物流园区建设,利用高度集约的物流资源和物流管理信息平台,为城市集群和产业集群实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经营和服务

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体系中重要的物流组织管理结点,也是物流功能集结区和产业发展的经济协调区。广西的物流园区建设起步比较晚,但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实施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并且物流园区的建设目标就是为广西产业经济服务的。北海出口加工区2003年3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钦州港集装箱配送中心、铁山港区临海工业园仓储物流中心等一批现代物流项目对外重点招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凭祥物流园目前首期工程建成。南宁东盟国际物流园已开始建设,物流园规划面积达18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集贸易往来、出口加工、物流配送、保税物流、商贸、仓储、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国际现代综合物流区和城市综合功能区。

参考文献:

[1]李勇刚.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B/OL]. (2008-11-09)[2009-01-08]. http://lib.scnu.edu.cn/teste/db/cnki_cdmd.htm.

[2]王海燕,等. 区域物流与产业集群发展内存机理研究及其现实启示[J]. 物流技术, 2008(2):5-7.

[3]王逸. 广西集群式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北方经济, 2007(9):76-77.

作者:李万青

第2篇: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摘要:集群创新文化因素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集群间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提出集群创新文化包括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探讨了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创新文化;作用机制;互动关系

创新是产业集群的本质属性,也是提升集群竞争力,保持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的根植性特征决定了集群创新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根植于特定地域的文化土壤,离开了当地的地域背景就无法持续发展。创新文化因素是集群间创新发展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萨克森宁系统比较硅谷与波士顿128公路地区的创新后,指出文化是决定创新绩效与成败的关键因素[1]。与单个零散的企业创新文化相比,集群创新文化更具有持久的影响力。然而,目前的集群创新研究多集中在集群创新集聚效应、运行机制、能力评价、影响因素、创新模式和路径等方面,很少从创新文化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创新,少量提及创新文化的相关文献也只是研究集群创新影响因素、发展对策的边际成果。

本文拟以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为案例对象,系统探讨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互动关系和协同发展路径。

一、集群创新文化的内涵与构成

(一)集群创新文化内涵

学者多从企业视角或社会视角阐述创新文化内涵,认为创新文化是有利于企业或社会创造力发挥的观念和制度体系。刘焕荣和翟秀玲认为,创新文化是企业创新过程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总和,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内容[2]。水常青和许庆瑞认为,创新文化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组织内有精神和外在表现相统一的综合体,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等[3]。Thornherry D M认为创新文化是组织激励创新和鼓励冒险的文化,它包括创新价值观、态度、信念等[4]。万劲波认为,创新文化是社会共有的有关创新观念和制度的设置,是创新活动产生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5]。方本新和孙启贵认为,创新文化是崇尚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理念、行为习惯、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等的集合体[6]。

目前,从产业集群视角阐述、研究创新文化的成果不多。陈乃醒认为集群文化是集群内所特有的文化观念、行为模式、管理制度与员工心态等的总和[7]。刘芹和陈继祥认为,集群文化是一定时期内集群主体相互影响而整合形成的风俗习惯和价值体系[8]。综合上述研究文献,本文认为集群创新文化是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集群内各主体长期互动,形成的符合集群创新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则和制度体系,是具有共性性质,且难以被模仿的整合文化。它是创意生长的土壤,是持续激发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产生、有利于创新实施的内在驱动力。其核心是激励创新、鼓励冒险、合作互信、宽容失败。

(二)集群创新文化构成

在创新文化构成方面,Maillat认为,创新文化包括本地网络、组织双重逻辑和动态学习三个方面[9]。金吾伦将创新文化分为内在观念文化和外在制度文化两个方面[10]。陈依元认为创新文化以创新价值观为核心,包括主体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11]。 考虑到集群创新是以集群企业为首的创新主体,受利益等目标驱动,在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机构的政策、资金、法律、信息和创新设施支持下,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合作,进行创新资源流动、整合,最终形成创新成果。与此相适应,本文将集群创新文化分为价值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和环境创新文化三个方面,如图1,创新文化体系与集群创新要素体系有机匹配在一起。其中,价值创新文化是蕴藏在创新主体——企业和个人中的创新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是创新主体必备的文化特质,包括价值理念、創新意识、思维模式和伦理道德等等。它处于创新文化体系的内核层,属于内在的、隐性创新文化,决定了集群企业及其员工的创新态度和价值取向,是集群创新的内在动力,具有不可复制性。对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来讲,个人价值创新文化包括吃苦耐劳的品德、创造财富的欲望、创业创新的冲动、勇于冒险的精神和互利合作的意识。企业价值创新文化包括激励创新、崇尚敬业、敢于冒险的企业精神氛围,宽容创新失败的态度, 博采众长的开放思维,讲究信用、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等。

制度创新文化与环境创新文化分别处于集群创新文化的中间层和外围层,属于外在的、显性创新文化,是集群创新的外在动力。其中,制度创新文化是指能够激发创新活力,促进集群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中的文化因素总和。在多主体集群环境下,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各主体很容易失去创新的动力。美国128公路区与硅谷发展结果的巨大差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者的制度文化环境完全不同。对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来讲,制度创新文化主要包括促进企业家精神的发挥,鼓励创业、创新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政策,吸收和留住高端创新人才的人事政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企业和个人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环境创新文化是指能促进集群创新活动的各种物质环境中包含的文化因素总和,它是创新文化的实践化、物质化,是集群创新的基础,主要包括食品园区的设立、产业集群的规划、建筑布局、生活环境美化、生产条件改善、园区的整体形象标识等等。

图1 创新文化与集群创新同心环匹配模型

二、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的互动

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存在双向影响关系,即创新文化作为集群创新的内在驱动力,能促进集群创新活动的产生与实施。反过来,集群创新绩效或结果又会影响创新文化的内容与发展。

(一)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作用机制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创新文化能够增强各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促进知识和技术扩散,对创新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从宏观层面来看,首先创新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和牵引作用,其价值创新文化能够将从事创新活动的各个主体的价值观相统一,并以领先于时代的先进理念和广阔的视野, 引导创新主体共同努力实现创新目标。集群创新活动的规模、水平、重点和方式往往是由其价值导向决定的;其次,创新文化具有凝聚和推进功能。集群创新主体往往在企业规模、发展层次、技术水平、人才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创新文化能够使这些主体统一认识,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共同致力于创新活动。同时,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行为文化,它能够产生巨大推动力促进产业集群成长和产业升级;再次,创新文化作为集群先进文化,具有激励功能,它能够破除陈腐思维观念和机制的束缚,营造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将蕴藏在个人头脑中的创新理念和创意激发出来;最后,创新文化还具有资源配置功能,它以价值观念为导向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并通过创新文化制度和文化环境来保障和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微观层面来看,集群创新文化对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更加显著。如图2,以区域文化为基础的集群创新文化影响着以集群创新为导向的企业创新文化和以企业创新为导向的个人创新文化,企业创新和个人创新文化又分别影响着企业、个人的创新行为,进而影响最终的创新绩效与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2 创新文化对集群创新的微观作用机理

其一,集群创新文化影响集群创新网络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中原文化积淀深厚,集群创新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很好继承了中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重实际求务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倾向深远地影响着集群创新主体。河南的企业家和政府立足本地优越的自然资源等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食品产业。

其二,集群创新文化影响集群创新网络内企业的制度安排和产权模式。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渗透机制,遍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对企业产权安排和制度變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创新文化影响下, 河南企业家表现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以及“兼收并蓄”的学习精神。从最初的农户加工食品开始,经历了承包经营、联合经营、股份制合作、有限责任公司等历程,最终发展到企业集团、产业集群阶段。食品企业产权和运行方式多是以豫汇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性质。肉食品加工业的老大——双汇集团从原来的“国有企业”、“国有产权,民营机制”,最终在2006年全部出让国有资产给美国高盛,转变为国际资本运营。

其三,集群创新文化深深影响着集群企业创新行为和运行机制。良好的创新文化是创新活动的催化剂,是集群创新实现的动力与源泉。相关研究表明,文化价值观对创新的影响程度约占30%-50%[12]。具有不同文化、不同价值取向的企业集群在一起合作创新时,不仅创新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导致合作失败。因此,能够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集群创新文化对集群企业创新行为有重要影响。河南食品产业集群的创新文化蕴含了中原文化中的“重义”、“重信”、“和合”等内容,多数食品企业集群是以血缘、地缘、亲缘为纽带的社会网络,不少企业为“父子集团”或“亲属公司”。这一方面容易形成互信、合作的文化氛围,创新知识、技术等要素能够迅速在集群内部流动,便于合作创新,并有效防止了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信任圈子较小,容易形成“认知锁定”,导致创新激情反应迟缓。

其四,创新文化影响河南地方政府对集群创新的政策、制度。河南地方政府长期受到农业为本和豫商文明的熏陶与影响,一直重视农业生产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来做大做强河南的食品产业。河南漯河市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部门,以求新务实的精神和主动服务于企业的意识,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大力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最终赢得“中国食品名城”称号。

其五,创新文化影响着集群创新网络各类支持机构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河南作为中国的“粮仓”,有一大批直接从事食品行业研究的科研院所,包括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郑州轻工学院、河南食品科学院、国家粮食局郑州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粮食科学研究所、省农科院、国家小麦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技术实力雄厚。这些科技力量一直以服务三农为导向,强化产学研对接,有力推动了食品企业加工技术与设备水平,提升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河南的小麦淀粉、肉制品、乳酸、木糖醇等产品加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二)产业集群创新对创新文化的作用机制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创新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层面,而产业集群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创新文化在推动集群创新行为的同时,也会受到集群创新活动的影响。张志文在研究区域创新文化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后认为,高技术产业集群反过来会改造区域创新文化[13]。David甚至认为企业集群的互信文化是集群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发展的原因[14]。首先,在集群创新过程中,创新的科学性会强化各创新主体的严谨、务实态度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创新是不断攀登科学最高峰的过程,集群创新能够提高创新主体的吸收能力、学习能力和原创能力。面对创新过程中的困难与风险,还可以培养创新主体坚韧不拔的毅力,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同时,集群合作创新过程中,通过各创新主体之间的通力合作,会增强彼此间的互信观念、协同意识;其次,集群创新知识、技术、人才等资源在创新过程中的快速流动、组合,大大开拓了创新主体的视野和创新价值观,兼容并蓄的开放意识日益强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河南食品产业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散户加工方式,越来越注重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与作法,地区间甚至国际间的技术创新合作正逐渐加强,已经从原来的封闭、保守,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创新理念;再次,集群创新与创业活动频繁,对经济制度有很大的需求。在整个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商业化过程中,需要一系列较完善的制度支持。制度的创新会反过来影响创新文化。因此,良好的集群创新绩效促进了创新文化制度层面的风险投资制度、企业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市场准入等制度的补充与完善,为集群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最后,集群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集群创新的有序发展将逐渐带动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改善。每年河南省政府以及各地市政府都会从财政中拿出部分专项资金用于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漯河市在2009年1-9月间向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投资43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使得集群企业及其员工能以最佳状态和精神风貌开展创新活动。

总之,创新绩效将有助于重构集群创新文化,如图2。集群创新要素的快速流动还可以弱化集群文化中的不良因素,如等级制度、人才所有制和地方保护主义。产学研不同机构间的协同创新也有利于处于学科前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将先进的文化理念传授给集群企业。

三、创新文化与集群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创新文化和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呈现波浪式协同发展关系,创新文化在从特色创新文化、品牌创新文化、绿色创新文化到开放性国际创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产业集群也经历了形成、发展、转型和升级过程,由形成时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发展,由内生型向外向型发展,由低成本竞争型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

(一)特色创新文化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产生

文化作为一种有着地缘特征的社会资本[15],其底蕴与特色充分体现在区域产业的类型和特点方面。河南是资源大省和人口大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文化思维使河南省选择了在食品行业大做文章,努力将农业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当然,河南仅有发展食品产业所需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一土壤条件是不够的,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是区域文化中蕴涵的企业家精神。中原文化中的辛勤劳作,艰苦奋斗精神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勇于创业、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以及由他们缔造的食品行业旗舰发挥着典型示范作用。这种产业切入点使当地居民找到了创业致富点,使政府找到了经济发展增长点。当一定数量的食品企业在某一区域聚集后,就会形成具有本地特色文化的产业集群。这一集群扎根于当地区域文化,具有共同历史观和价值观。20世纪80年代中期,河南食品产业开始聚集,河南漯河的肉类食品工业集群和郑州的速冻食品产业集群的形成均源于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作为漯河肉类食品产业集群引领者的双汇企业,从一个债务缠身的肉联厂发展到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集团,是万隆董事长多次关键时刻力排众议,从生产火腿向冷鲜肉扩展,从传统销售向连锁经营转变,开创中国肉类品牌。在双汇的带动下出现了汇通、汇华、汇宝、北徐等一大批产值过十亿的大集团。作为郑州速冻食品产业领头羊的三全企业,是其老总陈泽民的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和科学理念,成就了一个产业的兴起,将中国传统食品做成速冻食品并产业化。三全的示范效应也催生了思念、笑脸、郑荣、胖哥、云鹤等一大批知名的速冻食品企业。因此,创新文化中的企业家精神及其示范效应是河南食品产业形成的重要内因。此时形成的产业集群属于内生式劳动密集型集群,这与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相适应。当然,食品产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会因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资金短缺、制度缺失等原因出现一个下坡整合现象,例如火腿肠代名词的洛阳春都的失败,属于集群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

(二)品牌创新文化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发展

企业家精神将河南食品由自身特长做成了自身特色,而其品牌化发展则离不开政府的推力。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多是因地缘、亲缘或商缘而结成的彼此信任的多維网络,能较好地根治单个企业的“信用缺失症”,奠定创立区域品牌的基础。与单企业品牌相比,区域品牌的提升更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例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都大大提高了区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仅仅停留在人们提起冷鲜肉,会马上想到“双汇”,提起水饺,又会想到“思念”是不够的,河南食品产业需要蕴含河南历史沉淀的区域品牌文化,这需要政府的推力助跑。创新文化的可塑性特征表明了政府在创新文化培育中的重要角色。河南省连续三个五年计划将食品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扶植,加速中国的“大粮仓”向中国的“大厨房”转变,目前已成为优质小麦和畜产品两大生产加工基地,食品产业也成为河南的一张“名片”,为河南赢得了中国食品基地称号。漯河市也牢固树立品牌兴企、品牌兴市发展理念,制定了品牌梯队培育建设总体规划,成立了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出台了名牌名优产品奖励政策,并划拨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名牌产品。漯河市政府曾先后投入1亿多元,帮助双汇修建产业园区内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市政府还通过建设豫南最大的食品专业批发市场、中华名吃一条街、食品博览中心,举办中原食品节,到深圳等城市举办产业集聚区推介会等方式进行品牌宣传。2005年,漯河荣获“中国食品名城”桂冠。区域品牌效应吸引了杜邦、日本株式会社等域外创新资源向产业集群汇聚,也提升了群内企业的品牌价值,加速了集群企业的创新发展。双汇、南街村、三全等大型企业纷纷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完成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因此,从特色文化入手,逐步积淀形成的品牌文化,有力带动了食品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的创新发展。当然,在集群发展过程,因市场竞争、信用缺失等因素影响,产业集群也会有一个动态调整过程。例如,双汇的“瘦肉精事件”,险些成为下一个三鹿。

(三)绿色创新文化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的转型

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食品需求日益强烈,迫使现代食品工业不断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向绿色环保、生态方向发展。食品产业集群的绿色化加工生产,可以有效解决食品污染等安全问题,使食品产业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河南省早在1990年就开始依托特色农业发展绿色食品。例如,新郑市发展的红枣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枣干、枣片、枣醋、枣饮、枣粉、枣茶等多个系列产品,也塑造了好想你等绿色知名品牌。但是,直到2003年以后河南绿色食品才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的产业品牌和品牌文化薄弱,不足以支撑食品的绿色化生产和经营。拥有绿色食品标志的星河牌花生油,其就地采购自榨、无菌灌装等绿色加工技术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但由于品牌不响亮,无法与同行业的鲁花、金龙鱼等名牌食用油竞争对抗。目前,河南的绿色食品仍以粮食加工类为主,主要集中在优质小麦粉、优质大米、绿色蔬菜、食用油的生产加工上,约占全省绿色食品种类的68.5%。至2009年,绿色食品企业已达95家,产品数量达到302个,但仍落后于江浙等发达省份和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一般省份[16]。从近几年河南绿色食品的快速发展来看,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起到重要作用。双汇集团等肉类加工企业实施双汇产业化工程,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北徐集团等粮食加工企业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龙云集团等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实施龙云工程,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在此期间中,许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企业间研发合作等形式加大技术创新,例如好想你枣业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获得国家16项发明专利和多项科技成果。

(四)创新文化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升级

集群创新要求具有开放性思维,与此相适应,集群创新文化具有开放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创新文化还具有国际性特征,这就需要创新文化能够兼容并蓄,有效整合集群内外的创新思维与模式。例如,中原文化的德性思维与西方的科学理性思维相整合。借助中西文化的碰撞、整合,河南能够培育更优秀的本地企业家。同时,创新文化的开放性、国际性特质大大增加了河南食品产业集群的外向度。一方面,在承接东部和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开放性的创新文化可以吸引群外优秀人才、技术、知识、资金等创新资源不断涌入。近年来,漯河食品产业先后引进杜邦、日本株式会社、韩国乐天、旺旺、雨润、中旺、康师傅、高盛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漯河投资兴业,丰富了食品产业的创新内涵。另一方面,群内企业在市场需求和企业家精神导向下,主动走出去投资建厂、合作创新。双汇集团通过合资、兼并等形式在辽宁、浙江、上海等省市建立肉制品加工基地20多家,在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7个分公司,并且建立了以技术中心、研究分部、子公司研究所为基础的三层次科技创新体系。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外向度的提高,增强了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力,大大促进了集群的创新发展。同时,集群的外向度也拓展了创新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具有地域根植性的集群创新文化成就了河南食品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在整个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创新文化是集群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除此之外,政府在资金投入、培育发展政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文化建设与完善也有力引导和支持了河南食品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政府和集群企业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环境创新文化建设也是集群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当然,集群的创新发展也改造或部分重构了创新文化,例如逐渐改变了重农抑商的传统和官本位的价值取向。因此,集群创新文化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创新是双向互动,相互促进关系。

参考文献:

[1] 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M].曹蓬,杨宇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2] 刘焕荣,翟秀玲.创新文化与现代企业技术创新[J].开发研究,2001(3):25-27.

[3] 水常青,許庆瑞.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3):138-142.

[4] Thornerry D M. Fostering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J].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2003, 129(4):44-48.

[5] 万劲波.创新文化与创新社会建设[J].世界科学,2006(5):45-46.

[6] 方本新,孙启贵.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审视[J].江淮论坛,2005(5):102-106.

[7] 陈乃醒,傅贤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8] 刘芹,陈继祥.基于集群文化的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培育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3):48-50.

[9] Maillat D. Territorial dynamic, innovative milieu and regional policy [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1995,7(2):157-165.

[10]金吾伦.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N].光明日报,2004-03-16.

[11]陈依元.创新文化:自主创新的文化驱动力[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3):131-134.

[12]Bengston D N. Research capacity in developing counries: an evaluation of public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ion[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86.

[13]张志文.区域创新文化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7):23-26.

[14]David D, Saeed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A critical review,2004.

[15]王缉慈.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6]李国强.河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100-103.

作者:郭永辉

第3篇:广东学科集群与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广东省明确提出“加快转型升级”的产业发展战略。结合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高校学科特点,我们认为:通过政府引导、产学互动可以搭建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学科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学科集群、新材料产业学科集群、现代服务业产业学科集群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学科集群五大协同创新平台来提升广东省的学科-产业创新能力,保证广东在全国的经济领先地位。

关键词:广东;学科集群;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一、理论回顾

“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环境并应对我国经济增速减缓的困境,我国以产业转型升级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实质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的结合与互动,也是经济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作为产业发展的知识支撑,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一个重大转型时期。“加快转型升级”的实质是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低端要素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不仅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创新资源,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还要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高等院校的学科优势与特点不尽相同,在学科交叉合作的基础上,须围绕某一行业,把学科联合在一起,构建学科群,以提升知识创新溢出效率。

与“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的“学科群”概念不同,学科集群是为产业集群服务的具有不同性质但具有较大学科关联性和交叉性的科研单位或高校优势学科组成的一种学科组织网络。2008年,汪馥郁等首先提出“学科集群”的概念,并分析它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以及协同创新的意义。[1]2010年,他又具体分析了学科集群的特征:第一,学科群仅是适应学科内部相互配合、形成整体合力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以学科本身之间的相关性为基础而建立的一个学科群体。这种学科群与产业集群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学科集群则必须与产业集群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即是为适应和服务产业集群而形成的不同学科之间的结合、聚合。第二,学科集群中的各学科,不受“具有某一共同属性”这个规定的限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第三,学科群中不同学科的整合,基本上是在某个高校内或某个区域内进行的。而学科集群,由于要服务于产业集群,因而可以是跨校甚至跨地域的。比如说,围绕某个产业集群,北京高校的某些学科,就可以与广东高校的一些学科组成学科集群。[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并且是我国学界所特有的。一般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其实质是标示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的动态转换问题。

新兴产业集群的概念最早由任寿根(2004)提出[3]。他认为:新兴产业集群是相对传统的产业集群和新产业集群概念而言的,新兴产业集群理论主要或着重研究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问题。他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兴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分析。刘志阳(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是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集群。[4]从类型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既包含了同一产业链环节的新兴企业及其配套集合(即横向集群),也包含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新兴企业及其配套集合(即纵向集群)。相对于传统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除了地理临近性特征外,还具有显著的创新驱动、知识溢出、产业放大和技术不确定特征。喻登科等(2012)的看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集群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战略性新创企业通过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吸引某一地理区域更多的战略性新创企业及相关支持机构加入而形成的集群,是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的网络群体模式。[5]总结上述观点,本文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定义为: 它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相关辅助机构(相关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为支撑,在同一产业的地域范围内高度集聚,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垂直和水平联系,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企业和相关机构所构成的地域产业综合体。

学界目前对学科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关系讨论甚多,但对学科集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的研究还很少。学科集群的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科前沿实践研究水平,也有利于发挥学科创新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快速有效的创新性知识服务。因此,笔者认为:组建产业—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可以使学科集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形成多元化创新体系,促进各类创新资源有机融合,使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学科竞争力。

二、广东新兴产业——学科集群构建的基础

(一)广东主导产业的转换与新兴产业的确立

主导产业的转换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力量。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一般规律是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更替过程;也可以是从轻工业起步,经过重化工业再到技术知识集约化的主导产业更替过程。世界工业先行国家的产业实践(见表1)已证实了这一规律。

资料来源:吴敬琏,《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产业发展的过程也符合这一趋势。

第一阶段:以轻工业与外来技术为主(1980-1997)。1980 年代广东选择了轻型、外向的产业发展战略,利用改革开放政策和毗邻港澳优势,采取“三来一补”方式和“前店后厂”模式,发展了纺织、服装、鞋帽、玩具、日用品等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了广东的工业化进程。1990 年代来自台湾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和电子产业的转移,以投资办厂和贴牌生产相结合,转移的产业主要为电子信息和家电制造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转移地点则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的深圳、东莞等地。

第二阶段:以重工业和自主技术为主(1998—2007)。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针对需求不足的问题,1998 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出口的政策措施。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粤战略,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调整。从 2000 年初期以来,重工业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年均增幅高出轻工业10个百分点。其中包括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行业。2005年又制定了推进产业转移与空间优化的产业政策,执行效果良好。[6]

第三阶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2008年以来)。2008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既与世界接轨又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7 月又推出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确立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架构是发展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六大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八大载体。201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2012来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型升级,确立新型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LED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地。其中,广州成为全国信息、软件、生物、新材料产业基地;深圳成为全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动汽车等产业基地;深圳、佛山、东莞、河源等地成为太阳能光伏产业聚集地。

(二)广东学科发展现状

学科建设是衡量高校教育发展水平最根本、最直观的指标。学科群及学科集群得以发展的基础是拥有丰富且相对集中的学科类别。

首先,从学科主体上看。截止到2012年5月,广东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20所。其中地处广州69所,佛山7所,东莞和深圳各5所,肇庆和湛江各4所,珠海、惠州和江门各3所,茂名、韶关和汕头各2所,揭阳和中山各2所,潮州、梅州、河源、阳江、清远、罗定和汕尾各1所。以上统计数据仅统计学校本部所在地,不包括在其他地区设立分校的高校,如在珠海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分校区,华南师范大学在佛山南海有分校区以及广州各高校在番禺区大学城均有分校区。

120所普通高校中,具有本科培养层次的40所,地处广州市23所,湛江3所,深圳2所,东莞2所,佛山、珠海、汕头、江门、茂名、肇庆、韶关、惠州、潮州和梅州各1所。

从广东省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上看,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占比33.3%;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1所,占比17.5%;而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0所,仅占比8.3%。①高校的分布十分不平衡,在粤西粤东等地高校分布较稀疏,珠三角发达地区则密集分布。

其次,从重点学科的构成与分布看,目前广东省共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3个,居全国第六位,其中2007年新增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3个。从《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教育部教研函[2007]4号)中发现,广东省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中,工科占比60%,文科占比20%,医科占比20%;在二级重点学科名单中,文学9个,占20.9%;理学9个,占20.9%;工学6个,占14.0%;农学2个,占4.6%;医学14个,占32.6%;管理学3个,占7.0%。从名单中不难发现,中山大学的一级学科2个,占比40%;二级学科22个,占比51.2%。

2012年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中心继2004年和2009年之后,自主开展的第三轮学科评估。据了解,全国390多个单位的4200多个学科参加了本次评估,是历届参评学科最多、覆盖面最全的一次,是目前对我国高校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最权威的一次检验。在全国95个一级学科中,广东省有两个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分别是中山大学的生态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轻工技术与工程,有2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名,有50个专业进入全国排名前10名。

2012年,广东省还开展了第九轮重点学科评选工作。在攀峰重点67个中,汕头1个,深圳3个,湛江1个,其余都在广州。在优势重点112个中,汕头4个,深圳10个,湛江2个,其余都在广州。特色重点61个二级学科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由此可见,广东省学科分布与新兴产业的区域分布大体对应。这是构建新兴产业—学科集群的重要前提。

三、广东五大新兴产业——学科集群创新平台的构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置新兴产业专业,在招生计划安排、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鼓励校企合作,探索联合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攻克技术壁垒,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根据广东省高校优势学科、新兴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规划,可以把发展重点放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学科—产业创新平台

该学科群集群可由中山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群,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群,暨南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广东工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群,及深圳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群牵头组建;同时带动五邑大学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东莞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发展。

2012年,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成为该省新兴的支柱产业。笔者认为,该创新研发平台可以由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牵头,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广东省大型电子信息企业共同组建。要提高该创新研发平台对广东经济的贡献率和产能效率,高校、企业及各地政府参与主体应该根据广东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整合广东省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有特长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优势制造企业的技术特长,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通过做大做强该优势产业,培育新型业态,突破高端环节,实现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群。

(二)生物医药学科—产业创新平台

由中山大学的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学科群,暨南大学的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群,华南理工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群,南方医科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中西医结合、药学学科群,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中药学学科群,广东药学院药学学科群,深圳大学的生物医药工程学科群,广东医学院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牵头组建;同时带动肇庆学院的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学科,广东海洋大学的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学科发展。

生物医药成为广东省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各项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笔者认为,该领域的创新研发平台可以由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中医药大学牵头,联合广东省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等重点医药研究机构,以及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药集团、联邦制药、三九医药、康美药业等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骨干企业共同组建。该平台旨在为依托广东省生物医药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品种,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培育发展生物育种产业。

(三)新材料学科—产业创新平台

由华南理工大学的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工程与技术学科群,广东工业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工程与技术学科群,中山大学的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群,深圳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广州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群牵头组建;带动暨南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华南农业大学的材料化学学科,湛江师范学院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惠州学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共同发展。

广东省在新材料产业具备发展基础和优势,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重点发展产业对新型材料产生了较大的需求。笔者认为,广东省可以抓住新型材料巨大的发展潜力,由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牵头,联合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共同组建新材料产业创新研发平台。该平台能够为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新型材料支持,重点发展先进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特种精细化工材料、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等新型材料,加快培育和布局发展前沿新型材料产业,为其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现代服务业创新平台

由中山大学的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学科群,暨南大学的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群,华南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群牵头组建;带动华南师范大学的经济、管理学科群,广东商学院的工商管理学科群,广东金融学院的金融会计类学科同步发展。

现代服务业也是广东省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根据《2012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数据,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5036.65亿元,增长9.5%,发展前景广阔。因此,笔者认为可以由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牵头,带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商学院等商科类高等院校,联合广东省金融高新区等重点服务业重点商务区域共同组建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平台。该平台的搭建,有利于把金融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外包服务业、商务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八个服务业产业有机融合在一起,结合服务业发展的需求,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与输送,使广东省的服务业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五)新能源汽车创新平台

由华南理工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广东工业大学的控制与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群牵头;由中山大学的自动化学科,华南农业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深圳大学的汽车服务工程、自动化学科,韶关学院的交通运输学科,惠州学院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科联合组建。同时借助新型材料学科群集群关于新能源电池的知识支持,发挥学科群集群交叉作用,发挥学科群集群的产业综合支持作用。

广东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量约占全国的40%,居全国各省产量排名首位,部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液化天然气客车车型已开始批量生产。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笔者认为,可以由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牵头,带动与汽车行业相关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大型整车生产企业共同组建新能源汽车创新研发平台。该平台的发展应充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应用环境建设三个方面争取重大突破。该平台的搭建,有利于围绕整车生产项目发展上游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结构件、元器件、材料等相关配套产业,形成环珠三角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带,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成长模式与促进政策

上述五大协同创新集群的成长模式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协同创新、协同发展(如图1所示)。

图1学科—产业集群成长模式

第一,政府引导。产业集群与学科群集群的结合与互动,是产学研协作的一种新型模式。加强两者之间的协同创新,是对产业集群的有力支撑,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活力、提升高校学科质量有重要意义。产学研协同创新,其实质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的结合与互动,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的结合与互动,是科技教育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在创新研发平台发展当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把企业、科研机构与大学融合起来,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与互动,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创新能力平台的作用。目前广东省高等院校基本保持了以国家重点学科为主导,以省重点学科或重点扶持学科为突破,促进优势学科多元化综合发展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依赖于传统优势学科的资源优势的学科群发展模式,能够发挥学科群的知识溢出的作用。但随着产业转移以及新兴产业的布局,不同地区会存在发展程度不同的产业集群。这种发展不同步呼唤不同地区的高校学科群之间加强联系,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相互促进,建立高校学科集群体系,为广东省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第二,市场主导。企业院校自主选择创新模式。独立创新与协同创新是两种不同的创新方式,各有利弊。前者计划性强、容易控制,产权单一、保密性好,利益归己、交易成本低;其弊病是不能利用外部资源、风险大。协同创新则正好相反。因此,企业院校可根据自身和项目情况自主决策。不过,学科集群应首先树立“问题导向”意识,主动向产业集群靠拢。世界上最大的学科产业集群“硅谷”就是斯坦福大学弗里德里克·特尔曼向外面的公司出租土地 99年以解决学校财务问题而塑造的世界标杆。

第三,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是知识生产模式Ⅱ和开放式创新理论。在经济、产业、贸易升级转型的同时,实际上科学、研究、知识生产也面临着转型问题。20世纪90年代吉本斯等人提出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应用,我国一些大学和学科据此取得明显的成效。[7]因此,在学科发展模式上,教育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战略性转变[8]。我国大学多是以科学能力为衡量指标,向往的也多是传统学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方向,然而研究型大学还有多种发展模式和类型。我国大学在师资、学生质量、科研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但这些差距都只不过是表象,制度的差距才是最大的差距。我国的大学,在学习借鉴它国经验的基础上,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一些条件,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创业型大学道路。国外那些以创业加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第四,围绕广深研发创新轴,探索多元化的协同模式。根据产业集群分布与技术特点,利用广州、深圳两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高等教育资源构建研发创新轴,建立多元化的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互动模式。[9]研发创新轴,以学科群集群的知识与人才集中为基础,整合创新资源,加快创新溢出与成果转换,最大程度发挥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功能,推动产业集群与学科群集群的结合。对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与新兴行业,可以以合作的方式直接孵化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业等综合性强的企业,可以重点建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以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形成有竞争力的工业产品;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成熟且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可以通过企业关键领域项目化外包,学科集群内部通过相互合作,把学科群集群与企业结合起来,创新学科群集群的服务方式。

参考文献:

[1]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灵. 产学研结合新模式: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J]. 创新科技,2008(2):14-15.

[2]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灵.产业集群呼唤学科集群——谈产学研协同创新[J].中国科技产业,2010(6):62-65.

[3]任寿根.新兴产业集群与制度分割——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新兴产业集群为例[J]. 管理世界,2004(2):56-62.

[4]刘志阳,姚红艳.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特征、培育模式与政策取向[J]. 重庆社会科学, 2011 (3): 49-55.

[5]喻登科,涂国平,陈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4): 114-120.

[6]王文森. 近年广东产业转移演进趋势及发展对策研究[J]. 统计研究,2012(1):110-112.

[7]文东茅,沈文钦.知识生产的模式Ⅱ与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4):65-74.

[8]常永胜,揭聪. 创业型大学:大学职能的战略性转变[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5).

[9]赵哲.大学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阶段演进及推进策略[J].教育探索,2013(1):11-15.

(责任编辑陈志萍)

作者:赵红凌 揭聪

第4篇:产业集群发展

一、集中一集聚一集群

(一) 集中

在集群发展的起始阶段——集中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要素和设施配套要素是吸引园外企业入驻的最大原因。

在此阶段,园内企业因为地理上的集中而形成了有别于分散的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即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优势和基于议价能力提升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集中仅仅是整个集群过程的最初状态,初步地表现出集群的地理集中性特点,产业关联及其薄弱,不能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关系,产业层面的集群优势几乎为零。同时园区企业对地域的嵌入性和依附性不强。

因此,处于集中阶段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利用空间上集中的已基本形成了园区经济总量上的规模,赋予了集群企业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难以较好发挥集群的外部规模效应。

(二)集聚

产业园区由集中而集聚的提升,是产业园区向集群方向发展的中间阶段,在此提升过程中,园区企业依托的主要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规范和服务配套要素,四者构成了园区企业向某一产业集聚的基本条件。由此,在具备了上述四大要素的企业集中的园区中,产业具备了明显的行业特征,产业园区的发展指向了特定的产业,从而形成集聚。

此时,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逐步扩大;生产效率优势一方面表现为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分工引起的效率提升;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协作增强,企业间的合作规模扩大,使得成本优势覆盖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

(三)集群

集群是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而集群形成的基本要件除了上述两阶段的要素外,还必须具备人文环境、集群特色、产业配套及创新企业家群体四大要素。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中,例如中关村、硅谷、新竹等,都具备了地理集中性、根植性、柔性精专、合作网络性、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新的层次。同时,产业园区也不再是集中于集聚状态下的“松脚型”的产业园区,而是嵌入本地社会文化中的园区集群。

二、辐射接受中心一向内辐射中心一向外辐射中心

(一)辐射接受中心

在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层次上,园区进入集群发展阶段,相对集聚,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产业,显示出较好的产业链效应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但是,辐射接受中心往往只实现了产业园区的生产加工功能,园区功能相对简单,其竞争力的提升相对而言是被动的,有赖于外部技术的流入。

因此,此类园区具备一定的集群优势与产业竞争力,但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主要依靠接受外部产业辐射。

(二)向内辐射中心

辐射接受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将超越生产加工的简单功能,而跃升到向内辐射中心的层次。在此阶段,产业园区的优势产业形成了面向集群内部辐射作用,即优势产业中的具备了较高的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龙头企业,首先产生了寻找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意识,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张,从而对园区集群内部相对弱小的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整个集群共同提升竞争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充分扩大到整个地域范围,区域品牌逐步形成,区域创新功能得到发挥,集群在当地的根植性也有所增强。

(三)向外辐射中心

向外辐射中心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技术输出效应,是所属行业的品牌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它不仅对园内企业有辐射力,使集群整体呈上升式发展,同时对于同行业的园外企业都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力,使大批的外部企业成为其代工生产企业,甚至使外部企业形成专门的集群为其提供配套支持。

分散的企业由集中而集聚而集群,产业园区的集群由辐射接受中心而向内辐射中心而向外辐射中心,这就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逻辑轨迹。

第5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纲

附件6: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纲

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情况和优势(如产业规模、从业人员、研发投入、出口额、在产业链及国内外所处的地位等);

2.重点细分领域发展情况及代表企业介绍(如重点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发展模式特色、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3.×××产业集群各主体之间(企业间、产学研间、企业与中介机构间)的互动关系和促进作用;

4.×××产业集群相关创新资源及其作用(如大学院所、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孵化器、风险投资等);

5.产业集群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产业集群发展目标与促进措施

1.总体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发展模式,三年内的发展目标;

2.产业集群发展计划采取的政策措施(如投融资政策、产业要素引进政策、公共平台建设计划,以及科技行政部门、地方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等对产业集群的财政支持方式和金额)。

三、×××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1.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体系的现状、发展规划;

2.拟申报的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产业集群中的任务和作用(说明这些平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四、所具有的基础与优势(如平台建设相关资源、环境基础,平台建设单位具有的实力等)。

五、平台建设的目标、主要内容和组织实施以及提供的具体服务内容;

六、平台的进度与资金筹措(含政府的资金投入计划)。

第6篇:培育主导产业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沁北产业集聚区紧紧围绕“创建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打造全国知名产业,培育超百亿企业群体”的战略目标,按照“四集一转”的工作要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做好各种要素保障,强力推进集聚区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主要做法:

一是建设一个新载体。在沁北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一个面积达6000亩的化工工业园(包括氯碱化工园、氯氢精细化工园和复合材料工业园)和一个面积达4000亩的铝工业园,引导相关企业入园发展,实现集约经营。新规划园区与沁北产业集聚区连成一片,共享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首先,以昊华氯碱化工为依托,规划建设一个面积达1500亩的氯碱工业园,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龙头企业、关联企业,带动全区中小化工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以申报省级特色园区为手段,鼓励现有玻璃钢企业改造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成为支撑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新载体和新的增长极。其次,以沁澳铝业和广东兴发为支撑,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制品及相关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两大产业规模的扩张和产品的上档升级。

二是打造一批名优品牌。重点打造“中国〃沁阳玻璃钢制品”区域品牌,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区域品牌、

产业品牌建设,以重点骨干企业、优势产品为重点培育对象,引导企业不断提高技术、质量、营销能力,争创一流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截至目前,园区创建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2个(件),省级名牌产品3个、著名商标8个。通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

三是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实施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品牌、规模效应的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辐射,壮大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培育规模以上化工企业30余家,铝及铝加工企业10余家,其中:培育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化工制品企业9家、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铝及铝制品企业4家。积极引导和培育骨干企业(或集团)上市融资。重点支持永威集团、思可达和尚宇公司等企业整合资源,申报上市融资。利用资本市场开拓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企业规模。

四是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1)广东兴发10万吨高档铝型材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

(2)广东兴发铝业幕墙门窗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

(3)河南神火10万吨铝板带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

(4)北京金隅100万吨水泥项目,计划投资5.2亿元;

(5)思可达公司4×700万平方米太阳能封装玻璃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

(6)河南启瑞年产15万吨高性能增朔剂项目,计划投资5.2亿元;

(7)永威集团年产5800万平方米阻燃装饰板项目、计划投资6.6亿元;

(8)河南尚宇10万吨三氯氢硅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

(9)泓盛精细化工年产1万吨系列化工产品、河南焯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海世鸿工贸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氯化石蜡-52生产装置和鼎泓工贸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氯化石蜡生产装置等项目,总投资12亿元。

(10)山西晋煤集团煤化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建设“1830”项目。

新建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新增产值180亿元以上。

五是建设一系列服务平台。完善行业协会和商会建设,增强玻璃钢制品企业商会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强沁阳市玻璃钢制品企业商会建设,加强会员企业之间以及会员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国内外举办的产品推介会、展销会活动,促进玻璃钢制品和其它制品企业与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和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提升商会的服务能力。扶持行业公共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职能,营造良好的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扶持行业公共

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产品研发、检测和质量认证、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和培训、电子商务等服务,建立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体系。办好中国(沁阳)耐腐蚀制品博览会。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把博览会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端行业展会,为企业提供产品展示、交流、营销平台,提升玻璃钢制品产业集群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组织参加国内外名优产品经贸活动,引导、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定期举办产品发展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为企业发展探索新路子。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大力开展产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扶持培育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加快技术中心建设。努力促进高等院校和社会科研机构为区内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难题;鼓励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大企业的科技研发机构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发挥技术人才、装备等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六是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院)等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开办各种加工技术专业培训班,为企业培养技术专业人才。积极利用省内外大专院校、研究所的力量,把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重大课题

研究和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推进项目、人才、智力引进一体化。加强技术员工在职培训。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重点工种定期培训和工程技术人员再教育制度。以技能培训、岗位培训为主,开展员工在职培训活动。保护员工的民主权利、工资报酬、医疗保健、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形成了一支稳定的、训练有素的劳动力队伍。

存在问题:一是两大主导产业原料和市场为“两头在外”,对外依存度极高,容易受国际国内市场波动的影响;二是两大主导产业在产品质量、技术进步和争创品牌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三是企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技术标准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的能力不足。

第7篇: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意见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现代产

业聚集区的指导意见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现代产业聚集区的指导意见

(大政发[2010]67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全市产业集群发展,推进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推动我市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作为推进全域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中全市力量,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为建设现代产业聚集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重要支撑。

(二)主要目标

争取用6-8年的时间,打造8个产值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8个产值规模在200-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到2012 年,15个产业集群(不含软件与服务外包,下同)总产值规模达到8800亿元,占当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规模达到 13000亿元,占当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

二、发展产业集群的重点任务

(一)石化产业集群。依托长兴岛石化工业区、松木岛化工区、大孤山石化工业区、中石油大连石化基地,加快引进和推进重大项目,发展石化下游产业和精细化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积极争取大乙烯项目,并发展乙烯下游产业。2012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400亿元。

(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北车集团大连机车厂为依托,加快旅顺机车产业园建设,达到年制造各类机车1000台、城市地铁车辆1000辆、中高速柴油机1000台的产能,打造世界级的机车产业基地;以大连机床集团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数控机床产业发展,打造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研制基地;加快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建设国内重要的石化、冶金矿山、港口机械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2012年实现产值17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

(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金州新区和高新园区,重点发展数字视听、信息通信、计算机终端及外部设备、工业电子等产品;以金州新区、瓦房店、花园口、庄河为产业集聚区,以高新园区为研发和培训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太阳能光伏、半导体设备及材料等产业。2012年实现产值9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四)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集群。依托大连湾、长兴岛和旅顺3个造船基地和相应的配套园区,在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设计上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重点发展液化天然气船(lng)、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原油船、大型重载滚装船、游轮和游艇、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船等高科技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进一步发展船舶配套产业,提高配套能力和水平。2012年造船能力达到1400万载重吨,实现产值800亿元;2015年达到1500万载重吨,实现产值1000亿元。

(五)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大力拓展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坚持自主创新和信息服务外包并举,重点发展软件技术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服务、软件产品和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互联网络增值服务、动漫游戏、系统集成等。巩固和扩大以日本为主的外包业务市场,积极拓展国内外包市场,扩大软件服务总体规模。2012 年实现产值7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全力支持奇瑞汽车、一汽大客新能源汽车、曙光汽车、易威电动车、鹏迪电动车等整车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二十里堡汽车物流城、金州新区汽车及零部件、海湾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加强研发、销售、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引进力度,推动整车和高附加值零部件产业加快发展,把我市建成全国重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生产和出口基地。争取到2012年,整车生产能力达到20万辆,整车及零部件实现产值500亿元;2015年达到30万辆,实现产值1000亿元。

(七)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围绕水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蔬菜产品加工、水果产品加工等优势领域,加快庄河、普兰店、金州新区、甘井子、旅顺和长海农(水)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和发展;以庄河为主要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区域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发展。在继续保持实木家具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办公家具和板式家具,满足国内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城镇化对家具多样化需求。2012年实现产值8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1200亿元。

(八)新能源及装备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及装备产业,加快红沿河核电站和横山、长海、东岗、驼山等风电场建设,以一重大连和重工·起重为依托,打造世界级核电和风电装备研制基地,提升大连在国家新能源装备产业的地位。加快发展固体燃料、燃气、柴油等生物质能源。2012年新能源及装备产业实现产值 3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700亿元,争取到2017年达到1000亿元。

(九)服装纺织产业集群。以普兰店、金州新区、甘井子为主要生产加工基地,重点发展高档西服、女装以及职业装、童装等,走品牌发展道路,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加快规划建设瓦房店纺织工业园,重点发展棉纺织、印染、针织、化纺、无纺布等产品,提升面料档次,占领国内纺织工业的制高点。2012年实现产值4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600亿元。

(十)新材料产业集群。以花园口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核心,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光电子、微电子、新型显示材料,鼓励和支持碳纤维、稀土材料、单晶硅、多晶硅、纳米材料、钛合金、高性能工程塑料等产品。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十一)轴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高速机车、风电、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配套轴承,努力将瓦房店建成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产业制造基地。2012年实现产值3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十二)精品钢材产业集群。依托登沙河精品钢材产业园区,继续引进冶金及深加工项目,重点发展以不锈钢、轴承钢、弹簧钢、工具钢为代表的特殊钢产品和汽车、家电用板材。加快建设东北特钢大连基地和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伯三期项目,形成120万吨特殊钢、110万吨特殊钢材和30万吨汽车及家电用钢板生产能力。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400亿元。

(十三)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产业集群。依托重点节能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治理,实施一批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静脉产业类)和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及飞灰资源化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废黑色金属、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木材、电子产品等资源再生利用。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400亿元。

(十四)电力设备器材产业集群。以普兰店为重点,围绕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建设,发展1000kv交流和±800kv直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发展智能电网。2012年实现产值13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

(十五)生物和医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金州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美罗药业营城子海洋生物医药科研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基因工程技术(抗体、疫苗)、生物芯片(蛋白质芯片、基因芯片)、诊断试剂新剂型生物制剂、海洋药物、生物医学材料、医疗检测设备等。2012年实现产值11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 200亿元。

(十六)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依托庄河临港工业区等区域,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型建材、新型墙体材料、卫生洁具等产品。201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2015年实现产值230亿元。

三、发展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支持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

1.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市、县(区)两级政府通过整合各类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基地(园区)内的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科研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等。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产业集群上市企业给予奖励。地方商业银行在总贷款规模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产业集群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集群基地内企业的贷款优先提供担保。建立我市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产业集群重点项目的建设。

3.培育适宜于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吸引龙头企业同时,鼓励支持引进研发、物流、市场、教育培训等相关配套及服务企业,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和拉长产业链条,使产业链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脉,形成物流、生产、研发、中介服务等功能齐全、生产要素配置合理、产业内部分工协作细化和支撑体系健全成熟的产业集群。

4.加强产业集群人才培养和引进。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成立重点实验室和研发机构,培养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向重点产业倾斜,重点引进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机制

1.建立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机制。各区市县、先导区要高度重视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工作,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将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市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市经信委负责总体协调,要加强工作调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统一规划。产业集群规划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制定,纳入大连“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并作为全域城市化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建立统一的招商和工作机制,避免无序竞争。各区市县、先导区要以集群发展规划为指导,立足现有基础优势,形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创造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按照产业集群发展思路,进一步突出园区产业定位,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打造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实行外商投资重大项目协调制度,努力构筑服务高地、项目洼地和资金洼地,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注重发挥专业化园区的载体作用,促进各类资源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聚集区。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积极推进中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在参与政策制定、信息交流、价格协调、技术环保标准、认证制度、行业准入、行业自律、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整合行业资源,规范市场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5.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节能减排工作。在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注重节约土地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利用集群式发展实现资源高效使用及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综合治理,努力降低经济与环境成本,以形成宜居环境与集群产业的和谐互动发展。

6.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产业集群的统计工作,建立准确反映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

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全方位、科学统计全市产业集群的有关数据,为完善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7.加强绩效考核工作。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市县和先导区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各区市县、先导区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考核。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九日

第8篇:促进大连产业集群发展

白雪梅 2005-09-28

发展产业集群,是国际制造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决定区域产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当前,世界制造业正在进行深刻的战略性重组,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一个中心,也已形成了在少数优势区域集聚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大连在产业集群发展上存在的问题是:

1.商务环境建设重“先期免费”轻“后期服务”。给内外商留下的印象是:给了一些优惠,搞了“一站式”办公,招商时承诺得好,可企业运转起来有的服务就会走样。

2.产业集群发展层次低,工业结构单一,分工程度不高,目前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如何加入到全东北亚、全国的分工网络中去,实现有效的分工协作,有问题。

3.工业园区建设离集群化要求有较大差距,缺乏功能分区,专业化分工不明确,企业间产业关联不密切,限制了产业配置效率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产业集聚受行政区划影响较大。影响了跨区域制造业带和地区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形成。各区市县都积极创办工业园区,并且有各种具体的指标来考核各级领导的业绩。

4.招商引资中存在问题。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以外销为主,投资项目中零部件项目比较多,整机项目较少,而且规模小。外资企业关联度不高,拉动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能力不强。配套环境不足是大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竞争力不高的瓶颈。

大连的产业必须在互补整合、集聚优化中提升整体竞争力,增强大连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大连市产业基地建设的宏伟目标。

1.准确定位政府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

在各种经济政策中,对产业活动影响更直接、更深刻的应当是产业政策。而产业政策的本质是一种政府行为,是非市场性质的经济调整手段。在产业集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扎实地转变职能,放松行政管制,着力实施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的产业政策,规范法制管理,建设诚信市场,创造有竞争力的区域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能源、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快现代物流业建设,进一步提升各类专业市场的功能;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市场的低门槛、低成本、低风险,利用集聚的自发性诱导产业集聚的发生,最终形成由政府政策引导,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动态调整、协调运作的产业发展新机制。

2.创造高质量的市场环境,为产业集聚奠定基础

实现产业集聚的根本力量是市场,是开放的、有序的、公平竞争的、有活力的市场。因此,发展产业集群必须以高质量的市场化环境为基础,以适宜于产业迅速集聚和成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为保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如果在公共政策之外,政府单独支持某个(些)企业,这不仅有违社会公平,而且后患无穷。何况产业不兴旺,企业单打独拼也难有发展前途。相反,如果政府支持产业化,支持产业集聚,企业从中得到的则是长期的战略性利益。所以,政府要从“扶持企业的发展带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变为“支持产业的发展导致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政府应当随着市场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规划,改变孤立布点、就项目本身来研究项目的老路子,通过改善环境、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办法支持发展配套产业、服务业及下游产业,把支柱产业变成主导产业,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群,把孤悬的点状企业拉成链条产业,把产业链条变成产业“板块”。积极扶持现有的产业园区,不仅从基础设施等硬件上创造条件,还要从企业的产权机制、融资渠道、人才吸引等软件上予以支持,为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一个好的政务商务环境和市场环境,把政府的产业集聚规划变成规范的市场行为。

3.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

制造业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吸引大量外部资源,只有以规模大、设施齐全完善的城市作为依托,才能吸纳更多的外部资金、人才、技术和项目,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向优势区域的集聚。北三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和增长点是工业化,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而县级市的经济发展又为大连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因此,政府应充分重视在新阶段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发展的科学规划,高度集中规

划的编制权,加大规划制定的投入力度,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集群化是工业园区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有利于提高园区的整体竞争力。政府应在推进园区化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根据全市产业集聚规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从实际出发,严谨论证和科学规划北三市工业园区的发展;按照产业链协作配套的原则,整合各类园区的资源,提高园区土地的投资密度和集约化程度,重点扶持产业集聚度高的园区,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向各专业园区集聚;以科学的整体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培养和扶持北三市发展制造业,并迅速做大规模,提高其市场层次、技术层次和结构层次,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注重特色制造业和品牌制造业的发展,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主业突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推动产品升级换代,促进和带动新兴制造业的发展。一定要警惕和避免由于相互分割的地方利益,由县级市政府把几十个工业园搞成产业门类混杂、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联系,不能形成建立在合作竞争基础上的互动机制和完善的社会化市场组织网络的园区。

4.立足全国和国际分工体系,发现、鉴别和选择产业集群

不能站在大连看产业集群,要跳出大连谋发展,促进产业链的跨地区延伸。要立足于全国、立足于东北亚、立足于国际分工体系,依托东北和环渤海广阔的产业腹地,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北亚的产业配套,形成分工合理、错位互补、共享共赢的产业链,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集聚,形成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服务中心。要借助于引进外资和接受外部产业转移等途径,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上,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扩张,完成自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密集化,并实现与东亚乃至国际制造业的产业对接,获取制造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市场、人才和资源,成为国际制造业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产业链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优势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相配套、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和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进而增强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5.加强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建设

建立在市场化或外部化基础上的发达的社会网络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产业集聚的核心正是建立在社会化和网络化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和新型专业化分工体系。为此,政府要支持和鼓励产业集群内的信息服务组织和网络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少企业由于独自搜集信息造成的成本浪费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同时,要加强有利于生产者和市场互动的公共机构和交流手段的建设,支持建立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的本地公共机构。此外,要加快信息咨询服务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平台;要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各种为企业服务的社会化的中间组织。市政府可建立和统筹“建设产业基地专项基金”,用于培育和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以及面向行业和区域的共性技术中心,这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调动企业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产品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实现电子商务。鼓励企业主动走出去,提升发展层次,增强竞争力;支持企业建立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推动大宗产品进入国际营销主网络。引导和培育企业联系的发展,帮助企业建立企业间的联系,尤其是产业内企业之间的联系。还应完善集聚区的企业和机构网络以降低企业间的贸易成本,促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的发生。

6.注意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没有产业集聚,大企业就不可能走出大而全的旧模式,实现企业组织的自我创新。制造业的配套环节多,产业链条长,迂回生产方式复杂,对产业组织方式的创新有着相对迫切的需求。许多产品的生产并不具有明显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中小企业的集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利用其灵活多变、接近市场的特点,激励创新。没有众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就无法形成充满活力、分工细密的产业集群;没有产业集群,就永远不会有工业制造业的振兴。

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管理水平低、技术开发能力低,创新能力差、信息与人才缺乏等等。只有在产业集群内,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面临的种种问题。(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统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9篇: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

目录

1 产业集群的效应 ………………………………………………………1 2 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2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2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3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3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3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3 4 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4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4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4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4 参考文献 ..……………………………………………………………..……

5摘要: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支撑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更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和现状进行考察,提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壮大,对

提升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加快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民族经济产业结构竞争力

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始终扮演着经济增长助推器的角色。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集群经济战略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发展途径。在当前的“十一五”规划制定中,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建设也成为各地政府首要关注的问题。对于经济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其经济发展完全有可能借助产业集群模式,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和企业的创新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1.产业集群的效应

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组织形式。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和区域的劳动生产率,为区域经济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和互补性,可形成协同效应;产业集群的集散效应可汇集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完善的产业集群可以促使集群内企业拥有稳定的学习、交流、创新和进步的共生机制,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创新效应;产业集群还可发挥区位群体效应,形成区域品牌优势。更主要的是,集群制造不同于大规模制造,集群制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以往工业化道路上的弊端,具有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良性互动的特征,也必然大大推进城镇化进程。

可见,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其发展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为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

近几年,民族地区经济无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集群化趋势皆初显成效,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2.1.1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极大地带动了周围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地区龙头企业,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2.1.2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畜产品资源优势充裕,在肉类加工工业、乳类加工工业、蛋类工业和皮革毛绒工业等各类加工工业中表现突出。

2.1.3能源、化学工业产业集群。近年来,各区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充分发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以煤、电、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

2.1.4金属冶炼制造业集群。民族地区资源富集,许多资源不但储量大而且开发条件好,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2.1.6旅游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集中了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其中新疆、广西近年来发展较快,初步具有一定的规模。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

2.2.1丰富的资源禀赋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基础。资源优势有利于培育构建以此为支撑的产业集群。

2.2.2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拉动产业集聚。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依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项目及其他国家重点工程,促进了生产要素集聚,加快了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

2.2.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一批有影响、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及企业集团开拓了市场,创出了品牌,不断带动基地建设,引领其他相关配套企业的成长、壮大。

2.2.4特色产业多集中于初级产品市场。民族地区的特色产品产量大,质量高,但对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却有限。

2.2.5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在产业分布上,民族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从规模到数量都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几个高科技园区。

总体来讲,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启始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在产业集聚阶段,有的还仅仅是个雏形。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明显之处在于鲜明的民族性。其二,民族地区具有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对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三,在各民族地区,由于区位条件、历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存在差异,发展产业的形式与结构各不相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尽相同,使得各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也相应呈现出差异性。当前,对于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决策和规划都应充分认识这些特点,由此树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民族地区缺少沿海经济起飞时好的商业环境(沿海区位优势、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国内经济短缺、国际产业大量转移等),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要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抓好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的建设,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应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位品牌”,不仅要使物质资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还要使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也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体系之中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民族地区各地文化特色明显,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创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重要的是营造产业创新氛围和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经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4.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待开发阶段,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要跨入现代工业化的门槛,就必须把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输入等和区内条件结合起来。为此,应坚持科学规划,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如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协调产业政策;逐步对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金融支持;营造产业载体,吸引企业聚集;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入沿海东部企业和外资企业弥补本区集群内部的产业缺口。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民族地区在特色农业、畜产品、能源开发、旅游业、边境贸易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潜力可挖。不断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特色产品和资源的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现有产业集群要以现有的主导产品为基础,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加强主导产品的内部分工协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产品的开发,填补产业链条上的空白点,逐步完善产业的整体功能。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专业市场与地方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国内许多地区产业集群都得益于各类专业市场的有效发展。民族地区应利用地理等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产业配套,依靠各类专业市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通过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的集中,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当前,绝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产业集群从事的是加工业。这些产业集群凭着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规模经济等优势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影响。但是,这些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等并不能保证产业集群的持久优势;强化内生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开发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是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民族地区应在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的基础上,推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大力培育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集群模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集群产品产业化。对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当地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力量,发挥当地专业性人力资本的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如此,民族地区才能把产业集群不仅建成产品加工基地,更积极建成产品创新基地。

参考文献:

[1]廖佳敏.建立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与管理.2006,(3)

[2]徐承红.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企业活力.2005,(10)

[3]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5,(5)

[4]隋映辉.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青岛出版社.2005

[5]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李靖靖.发展壮大内蒙古产业集群研究.内蒙古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06

[8]陈德峰.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中国创新网.2006-9-8

上一篇:企业环保整改情况汇报下一篇: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