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进步是指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持续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 构建国家创新体系, 建设创新型国家。长期的实践证明, 科技进步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本文尝试从理论模型和案例分析两个角度说明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

二、理论概述

有关科技进步的相关研究也很多, 很多经济学家在研究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也建立了很多的模型, 这里主要以索洛增长模型为例进行说明。索洛增长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 Y (t) 为产出, K (t) 为资本, A (t) 为技术, L (t) 为劳动, 由此可以看出,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 概括起来有如下若干方面:

1.科技的进步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社会分工与协作的程度。

首先, 科技进步使得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和信息手段日益完善, 使得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其次, 科技进步促进了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的竞争, 从而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此外, 科技进步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条件, 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还能够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2.科技进步以及科技成果的应用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现有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实践已经证明,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与科技水平的高低成正相关, 所以科技进步可以推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无效损耗, 在资源匮乏的今天, 这无疑是人类的福音,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剂。

3.科技进步以及科技成果的应用可以推动潜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科技进步, 可以对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中的潜在的资源开发、资金的使用和商品物资等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利用。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 而且日益被人们认为是潜在的可供持续开发和利用的生产力, 可以通过对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的应用, 甚至是多次开发与和应用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因此这对于挖掘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巨大潜力, 从而使整个区域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增长都有重要的意义。

4.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一般而言, 一个国家或地区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是与这个国家或地区所制定和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分不开的, 或者换句话说, 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国家或者地区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后果。

三、案例分析

本文将主要就大学科技园与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两个案例就科技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说明。

(一) 大学科技园

20世纪50年代, 美国斯坦福工业园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硅谷, 自此以后, 世界各地陆陆续续出现一大批的大学科技园, 如日本的筑波、英国的剑桥、台湾的新竹等等。1999年, 我国教育部也开始推行打造大学科技园计划, 大学科技园的形成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具体来说, 关于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可以归纳为表一。

至于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是怎样互动的, 我们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后, 发现以下图解形象地说明了整个互动过程:

由以上可以看出, 大学机构、政府、企业等通过输入人才技术资源、管理资源、信息、资金等促进大学科技园的发展, 而大学科技园又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使得大学机构、政府、企业等得到人才、技术、资金的供给和优化, 其中科技创新作为大学科技园的重要手段使得其生产的产品, 即人才、技术等得到最优, 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又反作用于大学科技园的进一步发展, 由此使得这样互利过程不断循环。而从中可以看到, 由科技创新带来的科技进步对于这整个循环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因素所在。

(二) 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 珠三角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香港和澳门的资本和工业北移, 开启了粤港澳区域合作的进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目前粤港澳地区已在制造业、金融业、专业服务业、旅游业、教育业等众多产业中展开合作, 成绩斐然。在2009年10月28日最新颁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表明, 粤港澳地区是中国前唯一有条件成长为最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城市区域 (GlobalCity-Regions) ”。尽管目前粤港澳区域合作进展相对顺利, 但在合作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 (2010-2011) 》分为九大专题, 首先从粤港澳区域合作的总体层面简述其合作历史与现状, 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11) 》与CEPA对粤港澳经贸合作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其次, 分别论述粤港澳区域合作中金融业、专业服务业、制造业、会展与文化创意业、旅游业、教育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七个产业领域的合作状况、所遇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 结合《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中所提出的粤港澳未来共建“优质生活圈”的目标, 从空间发展格局的角度, 探讨三地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共同建立优质、宜居的生活环境。

对粤港澳整体来说, 科技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落实《纲要》精神, 推进粤港融合》一文中指出, 香港大珠三角的规划纲要中包括:硬软基建对接, 打通四流 (信息流、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制度创新、统一标准、谋求可持续发展, 共建优质生活圈、扩展教育科技合作, 提升整体人才质素等, 由此可见, 研究表明科技进步对于粤港澳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下面我们将以粤港澳制造业为例来详细进行分析。

粤港澳制造业向来是制造业行业的领头羊, 随着三地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粤港澳珠三角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性制造业基地”。但是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 粤港澳制造业也面临着些许问题和威胁, 如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规问题、原材料价格上涨、环境问题、出口竞争加剧等。

在《粤港制造业的合作与发展》研究一文中, 针对制造业目前现状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力加强企业自主研发, 推进企业转型升级;2、积极引导在广东的港资加工贸易企业发展高端环节生产;3、积极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4、发挥现有科技平台的作用, 打造有特色的国际创新中心;5、建立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保障高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6、调整产业结构, 引导企业向高技术制造发展;7、优先发展生物医药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8、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推动环保产业中得再生能源、环境污染控制、食物、药品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9、加强区域性的科技联系与合作, 加快科学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由此可见, 科技对粤港制造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应该积极推动科技进步, 以促进粤港制造业的发展。

四、结语

科技进步对于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 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个第一生产力, 重点发展这个第一生产力。让这个第一生产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两部分展开。在理论分析中主要采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进行说明, 在案例分析中主要是对大学科技园与粤港澳区域合作发展报告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是: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存在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技进步,区域经济,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运源.《区域经济概论》.花城出版社, 2007年版, 第11-13页

[2] 袁新敏, 马仁峰.大学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科技与经济, 2011 (2) :39-44

[3] 王大伟, 葛继平.大学科技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1 (3) :78-80

[4] 张家敏, 马家华.落实《纲要》精神, 推进粤港融合.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 (2010-2011) :19-30

[5] 周运源.粤港制造业的合作与发展研究.粤港澳区域合作与发展报告, (2010-2011) :157-172

上一篇:Uber在浙东地区的市场推广及品牌营销研究下一篇:浅谈生物化学的发展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