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2022-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舆情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突发安全事故舆情的处置

就在2016年的最后几十天,接二连三的安全事故上演了一场震惊舆论场的疯狂。10月31日,重庆永川区金山沟煤矿瓦斯爆炸,33人遇难。11月24日,江西丰城电厂三期工程在建项目发生意外,74人死亡,2人受伤。11月29日,黑龙江七台河景有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1人遇难1人失踪。12月3日,内蒙古赤峰宝马矿业发生瓦斯爆炸,32人遇难。而就在国务院调查组还在对赤峰矿难进行调查追责的时候,5日湖北巴东县辛家煤矿又发生瓦斯爆炸,被困11名矿工全部遇难……总体来看,各地对于此类舆情的反应和处置都迅捷有序,但这些已不幸发生的血淋淋的、以生命为代价的安全生产事故,不能不令我们警醒,也不能不总结其中舆情处置层面的得失和隐患。

一、近期突发安全事故盘点

10月31日11时24分,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金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3人死亡,1人受伤。11月5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依法对该事故所涉渎职犯罪以事立案,开展侦查。侦查发现,永川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张富强、安全科监管二组组长戴传波,永川区五间镇副镇长邓泽军、安监办(煤监办)主任苟怀郎,永川区公安局治安支队二大队大队长余连高等7人在对金山沟煤矿的安全监管、复工复产验收、民爆物品使用管理中涉嫌渎职犯罪。

11月24日上午7时许,江西丰城电厂三期工程在建项目发生意外。一处冷却塔施工平桥吊坍塌,造成横板混凝土通道坍塌。由于事故发生时,工程正在进行晚班和早班的交接,导致死伤惨重,共有74人死亡,2人受伤。这一事故也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定性为“建国以来电力建设行业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事故”。截至11月29日,公安机关已将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15名责任人依法刑事拘留。

11月29日晚9时许,黑龙江七台河市景有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2人被困井下。该煤矿是隶属茄子河区管辖的民营煤矿,是资源整治整合拟保留的主体矿井,目前尚未经过市、区两级政府验收,属于违法违规生产。七台河市公安部门已经对该煤矿的矿主、矿长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控制。截至12月2日,被困22名矿工已找到21名,均无生命体征,遗体已全部升井。另有1名被困矿工尚未找到。

12月3日12时23分,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赤峰宝马矿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煤矿井下煤尘爆炸事故,造成32人遇难。5日,国务院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宝马矿业“12·3”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安排部署调查工作。

5日晚,湖北巴东县辛家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11人被困井下,最终全部不幸遇难。目前,救援专班已核实确认了11名遇难人员身份信息。据悉,该事故善后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事故原因在调查之中。巴东县举一反三,对全县所有煤矿全部停产整顿,辛家煤矿法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8日,巴东县负责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已停职检查,待事故调查结束后,将依法依纪处理。

二、从各地处置亮点看事故舆情处置重点

1.安监和政法机关需快速介入。

纵观近期这几起安全生产事故,除了救援力量的迅速响应,基本上各地都形成了安监和政法机关第一时间快速介入的模式。这样的处置是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效果是显著的。毕竟网民对于安全生产事故,都已经深深懂得安全生产事故背后必然有“人祸”的道理,在关心难情的同时,往往对控制相关责任人这一信息也十分上心。有关部门迅速介入防止涉事人员逃窜,避免人员逃逸后引发网民习惯性的“勾结”猜想,是阻碍此类次生舆情的重要手段。如在江西电厂坍塌事故中,政法机关积极介入、消防部门快速救援、最高检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公安机关刑拘9名事故责任人等处置工作,为引导舆论理性讨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以信息密集发布占领舆论场。

从近期这几起事故中的官方发声来看,江西丰城电厂事故和巴东县瓦斯突出事故中,在信息“短平快”密集发布占领舆论场方面十分用心。丰城市安监局在事发后迅速发声,及时向公众通报了案件情况,并在此后积极向媒体发布信息,基本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江西省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事故详情,也向外界展示了官方积极处置此次重大安全事故的态度和决心。同样,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后,巴东县方面也反应十分迅速,特别是在早期救援抢险阶段,密切关注舆情反应,牢牢抓住“救人才是第一要义”,实时通报救援进展和细节,如荆楚网推出《巴东煤矿事故幸存者回忆:在满是煤尘的巷道内摸着墙壁逃出》,此类信息对于引导舆论话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只要相关部门牢牢把握主动权,根据网民关切积极提供有效信息,就能使得舆论引导和回应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全面占领舆论场,不给负面信息滋生的空间。

3.对后续追责积极表态和行动。

对于责任调查和认定,以及相关涉事人员的追究这一工作环节,各地在处置中都已高度重视,并注意及时通报。近期这几起案例中,对此表现格外突出的是巴东县瓦斯突出事故,即便是处于“救援还在继续,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的阶段,就公布信息称“涉事煤矿法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并且巴东县负责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的主要负责人也被责令停职检查,煤矿矿长也将被納入“黑名单”。同样,由于死亡人数众多,江西丰城电厂事故被定性为“中国今年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事故”,也是“近十几年来电力行业伤亡最为严重的事故”,仅仅不到5天之后,警方便果断刑事拘留了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九名责任人。

4.跟进善后安抚工作的报道。

在事故处置的后期,与事故原因调查追责同样重要的,便是善后安抚工作,并且要积极报道。江西电厂事故中,有关方面在转入善后安抚方面特别迅速,这当然是与这场事故伤亡最为惨重分不开,但也体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事故次日,工作人员即在事故现场附近的宾馆抚慰来自河南的遇难者家属,丰城市以及邻近的高安市、樟树市腾空了一批宾馆接待家属,各宾馆均安排了医疗救助、心理辅导等工作人员。到了27日,也即国务院就此事成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的次日,涉事施工单位——河北亿能烟塔工程有限公司公布了事故赔偿方案,确定每名罹难者将获赔偿120万元,家属在殡仪馆所支出的费用也由亿能烟塔公司承担。

三、突发安全生产事故舆情处置难点

1.不应避讳“人祸”因素。

安全生产领域里著名的海恩法则有言:“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一法则强调的两点分别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反过来理解,就是任何安全生产事故,背后都逃脱不了“人祸”的因素。更何况,“中国式的矿难,基本是人祸多于天灾”。而最近发生的这几起安全事故,一个相同的特点是,都属于责任事故。对于事故中的“人祸”因素,往往也是中国网民关注的重点,对此也不应避讳,而应坦诚公布,若需要调查时间,明确调查时间表,不能什么表态都没有,越回避越会引发舆论反弹,乃至出现谣言。

2.容易导致钩沉性质舆情。

同过去相比,网民在主动搜索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出事的个人易被“人肉”,出事的企业也容易被网民钩沉。如江西丰城电厂的施工方河北亿能烟塔工程有限公司就被网民“扒拉”出不少“猛料”,指出“在其频受褒奖的背后,其承建的项目近年来多次发生工人死伤的安全事故”,并援引网络资源,列举该公司曾多次出现的生产事故,以至于引发网民猜测该公司的“神秘背景”;同样,黑龙江七台河矿难发生后,也被网民迅速指出该地曾发生多起重大煤矿生产事故。这种信息钩沉,对于矿难之后相关政府部门公信的杀伤力是巨大的,毕竟多年出现事故而得不到改善这种情况,极易引发网民不满,并对当地监管工作产生质疑。

3.临近岁末成为矿难多发期。

纵观历年来安全生产事故类舆情,可以发现第四季度、特别是岁末往往是生产事故的高发期,特别是频频以死亡人命的矿难这一形式震撼全国舆论场。究其原因,在于通常一到这个时期,各地区、各单位为完成全年任务,往往突击生产,这给安全生产增加很大压力。于是我们不难看到,2016年連续数起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在过去也有过“先例”。如2011年,10月29日湖南衡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9人遇难,紧接着在11月3日,河南义马发生冲击地压事故,造成4人死亡,随后在11月10日,云南师宗县一煤矿又发生瓦斯突出事故,共造成43人死亡,13日,甘肃景泰县煤矿又发生透水事故,7名被困矿工全部遇难,而矿主却“不知所踪”。应该说,岁末安全事故频仍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也是今后在这一领域需要着重加强的工作。

4.公布的事故原因流于表面。

对于事故原因的公布,目前还存在流于表面的问题。如单纯地将矿难发生归因为市场需求增加导致生产加速,回避了矿难背后的真相,也不利于今后从管理层面对于事故的防止做好整改工作。事实上,近期频繁的矿难暴露出来的问题,恰是煤矿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不认真,对相关要求执行不力的旧有顽疾。以内蒙古赤峰矿难为例,在当地过去已有多起矿难的情况下,假如监管部门、生产企业能在前几次矿难发生后及时自查自纠,这次矿难或许就能够避免。遗憾的是,相关部门的麻痹大意裹挟着煤矿主的利益冲动,最终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网民对于真相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事故原因的公布流于表面,也不利于情绪的平息,反而助长猜疑。

5.追责处置难以令网民满意。

在安全生产事故的追责环节中,也仍然存在着令网民不满的因素。目前的追责处置,依然是将那些在具体环节上“现管”的人员该抓的抓,该判的判,但往往对于监管层面却少有涉及,引发网民诟病。虽说“县官不如现管”,但事故过后若没有“县官”被追究责任,已经很难平息网民的负面印象,“替罪羊”的说法往往得到迅速流行。事实上,为了使得主管和监管部门有效履行职责,事后追究主管和监管部门的责任,也理应成为通行做法。这次巴东矿难后,巴东县负责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已停职检查,“待事故调查结束后,将依法依纪处理”,就是很好的例子,说明了有关部门对于追责处置工作的高度重视,目前网民反应也较为良好。

(湖北日报荆楚网)

作者:黄沛 罗文

第2篇:2015年突发公共事件地方政府舆情处置报告

2015年,国内发生一系列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引发舆论讨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统计,全年引起舆情热度较高的国内突发公共事件约80起,研究分析地方政府对这些事件的舆情处置情况,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从分布看,80起突发公共事件涉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排行前5位的分别是:广东12起,山东9起,河南8起,云南5起,黑龙江4起。

从属性上看,2015年重大突发事件中,事故灾难类31起,群体聚集类26起,社会安全类12起,自然灾害类6起,公共卫生类3起,其他2起。在事故灾难类事件中,上海元旦之夜踩踏事件、哈尔滨大火系列事件、福建漳州石化爆燃事故、河南鲁山老年康复中心火灾事故、“东方之星”长江翻沉事故、浙江温岭鞋厂倒塌事故、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深圳工业园山体滑坡事件等引起媒体及网民的持续关注和热议。

从行政层级上看,县级地区事故应对能力相对欠缺。2015年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发生在地级市地区,约占总数61%,县(县级市)24%,乡镇8%,农村7%。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每月网络舆论共识度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舆情热度前20位的事件中,“东方之星”长江翻沉事故、河北肃宁发生特大枪击案、上海金山居民抵制“PX”事件、浙江丽水山体滑坡事故中,舆论对政府认同度较高。

舆情处置工作相关问题

第一,缺乏可行的预警机制,危机意识和风险预判能力不足。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自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对500件社会热点事件的统计表明,44.4%的事件由互联网披露而引发公众关注,而突发性公共事件来源比例高达70%以上。

如2015年广东河源民众聚集抵制电厂扩建、四川邻水民众不满铁路方案未过境街头聚集、重庆医疗改革引家属集体抗议等群体聚集事件中,传言、谣言首先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传播并发酵。而当地政府在事件潜伏期,由于对风险预判能力不足,并没有加强舆情监测和采取有力措施,这无形中使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得以蔓延,增加了社会维稳的风险。

第二,基层政府媒介素养相对欠缺。

统计显示,2015年突发公共事件中,一些县级及以下政府处置能力偏低。一些处置方法不但给地方政府增加了舆论压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形象,折损了公信力。

如“9·14”山东平邑拆迁事件中,当地政府直到舆论沸腾时仅拘留3名责任人;针对舆论关注的“强拆问题”“被拘留的相关人员问题”“黑社会人员”等问题,官方的多次回应中均未及时说明;多次否认“人为纵火”,将事件定性为“民宅火灾事件”,也成为此次舆情危机的引爆点。《中国日报》刊发社论,质疑平邑一些地方官员隐瞒报批,呼吁更高一级政府作出响应。

第三,应对不及时。

如河南鲁山老年康复中心火灾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并未及时主动坦承工作失误,正式向受害者家属和社会道歉,这会给谣言可乘之机,也不利于平息舆论。

第四,信息发布机制不完善。

主要包括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充分。

信息公开不充分也是一些地方政府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通病。过去的“封、堵、删”“不肯说、不尽快说、不说真、事后说”等陈旧处理方式依然存在。如“5·20”贵阳居民楼垮塌事故中,正当舆论目光聚焦事故救援的时候,发生了“贵阳副市长事发现场指挥抢夺记者相机”事件,腾讯、网易、北青网等转载报道该事件,给当地政府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五,缺乏对公众进行必要和有效的教育与引导。

社会公众既是突发事件的承受者,也是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参与者,对公众进行危机管理教育,无疑是构建完备应急机制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事件发生前,并未及时向公众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如2015年深圳地铁乘客晕倒引踩踏事件以及南京小学秋游踩踏事件,均因为恐慌造成多人受伤。

另一方面,事故发生后,也未有有效的舆情引导,甚至产生新的舆情危机。如“1·2”哈尔滨仓库火灾事故中,官方通报和新闻稿为突出领导“重视”和对紧急处置事件的“指挥”而采取的“党八股”格式,引起网络舆论的不满,当地政府舆情压力陡增。

相关建议

第一,尤其要强化基层政府突发事故处置意识。

开放、透明是一个社会治理者舆情应对最主要原则,而目前部分县级地区舆情应对能力还有所欠缺,建议突发事故处置意识下沉至基层政府。

第二,制定政府危机管理的监测预防措施,加强舆情监测及风险评估。

政府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将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因此,在危机管理中做好监测预防等工作是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前提。

一是要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预警机制。政府部门应时刻保持危机意识,长抓不懈,避免思想懈怠,应当更加敏感,重点防控,提高安保等级。对于重要信息,除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外,还应综合运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畅通信息公开渠道,拓宽并确保信息接受面。二是建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的预防机制,制订科学和操作性强的应急处置预案。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外部动态环境的变化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和调整,必要时提前演练。

第三,改进方式、优化手段,这是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关键。

首先,建立公开透明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政府危机管理信息传播渠道。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危机管理新闻发言人,向社会公众及时传播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满足公众对事件的知情权。

其次,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和调控舆论的能力。各级政府、部门都应下力气建设一个高水平,懂得新闻和信息传播、媒体运作规律的应急团队。

最后,提高与媒体沟通能力,与媒为善。不推诿、躲避、刁难。如媒体报道立场正确,但细节与事实有出入,可诚恳提醒,避免冲突,理性处理。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廖灿亮、徐征)

第3篇:舆情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清江乡换届工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规范我乡应急处理换届工作中的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舆情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换届舆论环境,特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乡党委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论突发事件的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责任。完善乡党委换届工作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组织机构

乡成立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组织、宣传、安全、监督小分队。其主要职责:

1、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预案,决定各相关单位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控制与信息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3、对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处置。

4、依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进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交相关部门处理。

5、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严格奖惩

对在舆情突发事件和信息发布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要给予表扬。对违反工作纪律,蓄意封锁或随意散布消息,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导致突发事件报道和舆论引导不利并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领导者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新闻媒体擅自发布有关事态发展及处置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的,视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依纪依法对其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惩处。

第4篇:企业舆情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规范事业部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舆情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氛围,特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上报上级单位,稳定职工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职工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处置有利于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企业的和谐发展。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舆情突发事件处置及时有效,处置舆论突发事件的各部门密切配合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责任。完善舆情处置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组织机构

乡成立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组织、宣传、安全、监督小分队。其主要职责:

1、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预案,决定各相关人员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对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人员进行处置。

3、依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进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交相关部门处理。

4、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严格奖惩

对在舆情突发事件和信息发布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要给予表扬。对违反工作纪律,蓄意封锁或随意散布消息,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导致突发事件报道和舆论引导不利并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领导者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事业部 2016年1月

第5篇:学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XXX小学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正确引导、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第一时间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到第一时间监测、收集、研判舆情发展走向,及时上报舆情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准确信息并慎报原因,情况较为复杂的舆情信息,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评议猜测或随意解读时,根据具体调查情况,再作后续详细发布,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舆论主导权。

(二)全局利益原则。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负面舆情信息时,坚持以维护党委政府形象和社会大局稳定为目标,把群众利益、大局利益始终放在优先位置。

(三)口径一致原则。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做到步调统一、口径一致、权威发布,避免说法不一、自相矛盾,造成于己不利的后果。

(四)疏堵结合原则。注意把握对外信息发布的分寸和节奏,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引导和利用网络传媒,在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的同时,及时删除各类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谣传信息。

(五)协作协调原则。充分发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团队协作、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强大的

工作合力。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成立微山县马坡镇址坊小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全校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微山县马坡镇址坊小学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长:

xxx

长:

xxx

员:各班班主任

责:

(1)领导和指挥全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2)根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发生、发展、衍变情况,适时启动本应急预案,召集各相关成员协同开展处置工作;

(3)组织收集、跟踪舆情信息,及时向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4)通过正规权威媒体适时适度发布真实消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5)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并协调教育办公室、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共同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处置工作;

三、应急保障

(一)信息与联络保障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指定信息联络员,确保信息畅通。

(二)财力和人力保障

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负有舆情处置职责的相关小组要为处置工作提供相对固定的人力支持。

(三)宣传与培训保障

1.加强常识宣传,提升信息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研判、信息处置水平,最大限度消除因伪舆情泛滥、歪曲事实真相而造成形象受损、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2.加强教职工培训力度,举办培训班,利用典型舆情处置案例,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

xxxxxxxxxx小学

2020年2月26日

第6篇: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县第二小学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学校舆论环境,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学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总支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保密办、党办、校办审核。

3.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贴。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三、应对机制

一旦发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学校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审定网络舆情应对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遵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具体应对机制如下:

1.建立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机制。应确定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反映机敏、熟悉网络的几名教师担任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对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实行监控和引导,特殊时期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和应对。重点加强对学生、家长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论坛的实时监控,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监测舆情发展动向。

2.建立快速报告机制。舆情监控信息员发现有关学校的不良舆情信息后要立即向校级领导汇报,经批准后,根据事件进展情况适时采取应对措施。

3.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要通过跟踪分析,把握舆论发展走向,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校级领导和相关负责部门对汇总上报的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会议和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

4.建立快速查核机制。对网络反映的情况,需要调查的,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与网络抢时间,并注重周密谋划,妥善处置、严控因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经查证属实,并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与事实不符或者出入较大的,及时予以澄清。对恶意造谣、干扰学校正常学习生活开展的,依法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5.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加大在学校网站有关热点事件的进展情况,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形成权威、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如发生舆情突发事件,校级领导同校办及相关部门迅速拟定新闻发布内容和方案,经领导小组审定后,按照统一的口径,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布,并组织媒体进行报道,让正面信息先声夺人,为网民提供权威声音,营造有利舆论。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不论是网络舆情初步形成,还是网络舆论已成热点,都主动澄清事实真相,争取网民理解支持。

6.建立舆论引导、疏导机制。抢占网络制高点,主导舆论发展,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在网上及时跟帖、发帖,运用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引导网上热点,努力掌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导、新闻记者撰写评论文章,进行专家解答,以权威的、专业的信息赢取网民的信任。

7.学校档案要做好舆情突发事件的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材料、声音、影像的记录和保存保管工作。

第7篇:**市**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为切实加强公司日常工作中舆情突发事件处理与信息发布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舆情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及时、有效的处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和谐、稳定的供用电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舆情事件发生后,首先与市公司新闻中心取得联系,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布有利于公司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宣传同步启动、同时落实,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部门密切配合舆情发布工作,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公司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组织机构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日常工作中发生的舆情,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市**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经理虞忠凯、党委书记刘佳华担任,副组长由营销副经理迟晨林、生产副经理李春文、纪检书记王超、物资副经理闫铁君担任,综合部、生产部、经营部、安监部、党群工作部、客服中心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群工作部,负责舆情的评估、预警、分析和报告。

工作职责:

1、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控制与信息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3、对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4、依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交相关部门处理。

5、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应急程序

舆情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1、各部门、各班组要密切注意舆情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主要领导报告,由各部室负责人集体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舆情应急处置工作会议。

2、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召开应急会议,有针对性地布置处置工作,形成新闻通稿并组织宣传报道。

3、工作领导小组将舆情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市公司新闻中心,及时上报事件有关信息,并与新闻媒体及时保持信息沟通。

4、做好突发公众舆论事件的24小时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声像记录工作。

四、健全制度

1、建立信息反馈常态机制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加强工作调度,认真做好信息反馈,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

2、建立舆情监控体系

积极应对于媒体舆情,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的舆情信息,要加强监测监控力度,设专人进行监控,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置。

3、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要全力做好信息公开透明,尤其是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客观、透明,把握舆论的主动权,最大程

3 度消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促进事态向良性方面发展。

4、完善信息摸排机制

针对用户对公司工作的不良言论、片面认识或错误倾向,要第一时间做出反映,集体研究、集体协商、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情况,向用户作出解释说明,让用户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充分体现社会的法制性、民主性和公平性。

**市** 2012.3.22

第8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关键点网络舆情分析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舆情分析师,除了掌握基本的舆论学、传播学等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具备很强的新闻敏感、分析研判和危机管理思维。特别是针对突发事件,成熟独立的思考不可或缺。”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中心总监段赛民说,“目前我们的用户以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为主,这些用户不仅需要我们对突发舆情事件的分析监测,还希望得到专业的建设性意见。”

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与应急处置缘何重要

据了解,自2003年开始,人们利用互联网发表不同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与热情日益高涨,政府部门也开始重视网络舆情,并借此探寻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同一年,新华网开始编辑网络舆情,并报送相关部门,成为国内最早从事舆情服务的专业机构之一。随着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国内网络舆情监测与研究机构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舆情分析师也从幕后走向前台,各大机构纷纷公开延揽人才。

思想、视野、阅历以及对重大公共事件中社情民意的判断,往往成为最受面试官关注的常规话题。在此次的招聘中,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尤其注重考查应聘者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能力。

当今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突发事件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会造成比较大的社会影响,给社会管理带来很大的风险和挑战,“突发事件演变规律及舆情处置”也成为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比如,天津蓟县“6.30”大火事件,还有深圳市南山区一对母女为求小学就读学位在教育局门口下跪事件、深圳飙车案事件等,都是近期引发网民强烈关注的突发事件。因而这些事件也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本次招聘网络舆情分析师面试或笔试的考题。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新华网覆盖高品质精英受众群,在新闻突发事件中具有广泛的媒体影响力。将这些事件纳入考题,“可以考察应聘者能否通过对热点突发舆情事件的分析研判,给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舆情处置上提出危机应对的策略,并能在未来长效机制和舆论引导方面提供意见、建议。”段赛民介绍说。

高门槛,高要求

近几年,舆情业蓬勃发展,提供舆情服务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据了解,新华网舆情中心十多年来一直在为中央有关部门提供舆情报告,拥有业内领先的舆情监测统计技术,丰富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经验以及高端的智力资源。100多人的专职分析师队伍,20多位国内知名舆情专家,形成强大的专业分析能力,为用户第一时间提供热点舆情的分析研判,供领导者决策参考。

段赛民表示,新华网要求舆情分析师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舆论学、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情报学等专业背景,“从业门槛是相当高的”。除了这些硬性条件,专业性、独立性、前瞻性、预判力,是舆情分析师从业的必备“软件”。

“既然要提供专业的舆情监测分析服务,就不能把对事件的认识和判断交给他人,这要求我们的分析师必须有强大的调研能力和清晰的逻辑分析能力,把 凡是能够说的,都说清楚 。”段赛民表示,组建一支专业的队伍非常重要。他对舆情分析师的要求是,“针砭时弊,月旦社会,在舆论引导方法上给出专业建议;洞中肯綮,客观冷静,在庞杂的信息中迅速识别真伪。”

朝阳行业新职选

截至2012年7月,在百度中输入关键词“舆情监测”,相关网页高达270万多条。含有“网络舆情分析师”的网页也多达40多万条,舆情行业的走俏可见一斑。

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个新兴职业,也备受瞩目。有人形容这一职业“有前途也很累”,也有人说“个人在挑战中升华不少”,还有人因为不了解而有所非议。虽然我国舆情监测与分析行业距离真正专业、独立的第三方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一新职业的就业前景和给专业人才的发挥空间,依然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加入。

在段赛民看来,“网络舆情分析师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密切关联,在舆情监测行业大环境发展看好的背景下,选择有公信力的权威机构从事相关工作是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

上一篇:安全法宣传活动总结下一篇:质量报告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