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观后感

2023-05-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毛概观后感

毛概观后感

内容

前段日子,我观看了一部描写毛泽东的影片——《走近毛泽东》。这部影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战斗经历,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路上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走进毛泽东》这部影片里处处都在散发着毛主席思想的光辉,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有一次,当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请毛主席离席,毛主席因脚下有毛病而无法站起来,这时,大家都不愿离开了。毛主席说了一句使人心沸腾的话:“你们如果不走,我也不走。”一句平凡而有力的话,使在座的委员们的心里都在流泪„„

从1953年到1962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他说:“我们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 毛主席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他酷爱读书,至死方休。毛主席幼年时期就在先生的引导下,开始读《三字经》,继而读《孟子》、《论语》„„成年之后,在辛勤工作之余,毛主席还喜欢写毛笔字,作诗赋词等。他在生病的时候,还坚持看书学习,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可见毛主席是多么有毅力啊!

感想

看完《走近毛泽东》,为他的深谋远虑,雄韬大略而折服,为他的英勇机智善于外交的风采而折服,也为他的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而折服。

走近毛泽东,带给我的不仅是崇拜,更重要的是,让我走近他的信仰,走近自己的信仰。

当这位曾经被无数人奉为神明,顶礼膜拜,也曾被无数人猛烈抨击过的一代伟人以一位立体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功过本身已如云烟留给了历史,伟人的人格魅力却可以穿透时空,给人们心中留下一份永恒的尊敬。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这位伟大的领袖者一生经历坎坷,遇到过无数的困难和挫败,他在痛苦中挣扎过,萎缩过,但他的信念告诉他:成功就在下一次!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作为一代青年,我们的确应该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首先,我们应该像毛主席一样,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并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一生。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今天觉得这个挺好玩,明天又觉得那个不错。同时,我们应该培养一点高雅的兴趣,比如爬山,游泳,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陶冶情操。当今时代,青少年整天沉迷于网络,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的人生命运,更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兴旺发达与繁荣昌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中国十三亿人口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向毛主席敬礼!

毛泽东——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名字,我们永远铭记他!

第2篇:毛概观后感

学院:水建院

专业:环工二班

姓名:乌日汗

学号: 090615428

分数: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通过看《走近毛泽东》这部纪录片,让我对毛泽东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对他也一种打心眼里的佩服和崇敬。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个毕生反对剥削压迫,为广大农民同胞争名争利争自由的人,从小他就拥有远大的理想,要做一个奇男儿,他也完成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他经历二十八年艰难险阻,硬是把在水深火热之中给别人当牛做马的亿万奴隶转变为新主人,把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吃喝享受的“原主人”这种社会现象彻底的推翻,让人民当家作主,摆脱所有的一切束缚,让人民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成立以来最伟大的领导人,他带领中国共产党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加上他拥有过人的头脑,才使得实现中华名族的统一。但是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来说,又有多少人能记得他曾经经历过的艰难险阻,每当提起那些失败的经历人们会很容易的想到是他。可以用一句粗俗的话来讲“毛泽东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也是他为了使中国有一个更快的发展速度,有些急于求成所至的结果。这些曾经经历过的曲折的道路,为我们将来的建设做了一个很好明灯。

这位伟大的领袖者一生经历坎坷,遇到过无数的困难和挫败,他在痛苦中挣扎过,萎缩过,但他的信念告诉他:成功就在下一次!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毛泽东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也是无人能敌的,当革命武装力量每每处于绝境的时刻,他总能冷静地判断局势并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在长征这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中,革命的力量曾经被削弱,可他从来没有放弃。在面对战后帝国主义的压迫时,他总是精神饱满、充满斗志的工作,终于使新中国自己摸索着、获得了社会主义的胜利。

他,率性自然,不循规蹈矩,在外交场合谈笑风生,为友人递烟夹菜;却又坚持原则,对西哈努克的无私帮助,对苏联的无理要求坚决抵抗。有着亲临战场的不惧、面临危机的不乱,处临动荡的不惊;却又有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胆识与魄力。有着纵观全局,横览世事的宏大胸襟,却又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他是一个造就千百万治党治军治国的英才,是一个把火柴称为洋火,铁丝成 学院:水建院

专业:环工二班

姓名:乌日汗

学号: 090615428

分数:

为洋丝,棉布成为洋布,水果糖称为洋糖,却把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改变为能够制造两弹一星,工业门类齐全让世界刮目相看,令欧美等一些国家又恨又怕的东方神圣。同时他也是一个手不释卷而又不唯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孜孜探索理想社会发展模式,带领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终身的人,为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人。

他是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也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人,在中国尚未统一的时候,作为中国的一国之将,竟然还是身穿有补丁的衣服和鞋袜,以辣椒红烧肉为佳肴却又三年忌肉与人民共度艰难的人。他作为一国的领袖,平常就不能体现他有多大的面子,无论是高级官员换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以及对于那些外国来宾,他都会一视同仁,没有因地位和名誉的高低来评价和看待这个人。永远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到了晚年时那样的慈祥,更能充分地体现一个老人那副祥和的姿态。

作为九零后的我们,不能深刻的了解到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以及过去各族人民,在经历三十年左右的奋斗努力,他们吃过多少的苦,那些英勇的将士他们又流了多少血,才换来我们进的美好的一天。在中华名族尚未统一之前,为了实现祖国的统

一、民族的繁荣昌盛,本来是一个拿笔杆子的,逼得也只好拿起了枪杆子,从每一次战役以及谈判中更能体现他的生谋远虑,熊涛大略而折服,同时也为他的英勇机智善于外交的风采而折服,更为他作为一国的首领生活过的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而折服。

建国不久,由于毛泽东的错误以及大革命的失败,为中国的经济又增添了一份重任,一开始也许只是从侧面的一方面考虑,为加快中国的经济,他将问题理想化了,事实上并不能如愿以偿的完成,反而由于自然原因导致中国又较其他国家减慢行进了二十年。

曾经是那么的辉煌,充分体现了他是一代伟人,我们应该见他作为我们的榜样来学习。首先,我们应该像毛主席一样,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并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一生。同时,我们应该培养一点高雅的兴趣,比如爬山,游泳,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陶冶情操。当今时代,青少年整天沉迷于网络,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的人生命运,更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兴旺发达与繁荣昌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中国十三亿人口的幸福生活。

或许离我们最近的最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是毛泽东的学习精神,运动精神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我不知道我们是否有当年17岁毛泽东:“孩儿立志出 学院:水建院

专业:环工二班

姓名:乌日汗

学号: 090615428

分数:

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但是我想假如如今他还健在,他会告诉现在所有的青年大学生:“振奋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走近毛泽东》这段短片,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毛泽东的聪明才华,从小就志在四方,带领人名摆脱阶级统治,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不断的沦陷,历经一百多年的艰苦奋战,终于任命翻身做主了,这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就是——毛泽东同志。

第3篇:毛概观后感

《百年潮·中国梦》观后感

最近,观看了《百年潮·中国梦》这部论证片,看完之后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论证片,这部共用五集的内容在这五集影片中分别从百年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筑梦天下等层面对 “中国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论述,向我们系统的介绍了中国梦的内涵,使我们对中国梦更加了解。

此片以独特视角,纵览中国近代百年风云变幻,探寻时代发展铿锵步履,展现当代共产党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致力实现中国梦想的博大情怀。

在整部政论片中,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个主题,通过采用同期声形式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中国梦的阐述和一些重要的新观点、新论断;穿插了大量的人物采访,采访对象涉及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外国友人以及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物、基层群众等,从党的领袖到普通人,大家从自己的视角表达着对中国梦的理解与期待。这样一种亲切温馨的共同探讨,使观众不仅加深了对中国梦精神内涵的理解,更增添了在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奋斗、凝心聚力、齐心筑梦的信心和动力。

该片通过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纵向连接,回望历史、落点当下、面向未来,将政治情怀和民族情感熔铸在梦想实现的一幅幅画卷中:通过对中国历史文明的简要回溯和历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梦想追求,展示了中国梦的薪火相传、一脉相承;通过对中国现实发展进步的生动观察和描述,展示了中国梦的现实要求和美好前景;通过国家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英明决策过程和安徽凤阳农民包产到户的自觉实践等梦想纪实,展示了中国梦对国情和民心的顺应,看后让我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梦想是一个人对于幸福的希望,梦想是一个民族对于未来的憧憬,梦想是一个国家对于发展的期盼。总书记为13亿中国人描绘了一幅的“中国梦”的波澜壮阔的愿景:“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宿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中国梦,实现梦想的过程,就是追梦的过程,就是梦想成真的过程,就是成功的过程,成功需要有梦想、有目标,----要《百年追梦》;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特色的《中国道路》,我们要实现梦想就要定好位,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实现中国梦要有《中国精神》,我们则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凝聚思想、精神的力量;实现中国梦要《中国力量》,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我们要排除万难,集中精神、精力、金钱,专注自己的事业,最后才能《筑梦天下》、梦想成真!

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是没有前途的。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观看了该片,让我对先辈们的不懈奋斗和艰难探索而崇敬不已。为了实现“中国梦”,一代代,一辈辈的中华儿女,曾付出了太多的艰难和努力。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追梦的过程,步履蹒跚,涕泪交零,但追求“中国梦”的意志和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停下追梦的脚步,正是由于这些先觉者的前赴后继,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出苦难,人民才能当家作主。中国的百年强国梦走的极其辛苦,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牺牲了无数的生命之后,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不忘历史,不忘先辈的毅力和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

不进就是退、慢进也是退。党的十八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现阶段中国梦的具体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抓手。道路不管多么平坦,不去走就无法到达终点;蓝图无论怎样宏伟,不去做就难以得到实现。朝着“两个一百年”目标前进,需要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稍有分心走神,就会拖延时间、甚至贻误战机。在圆梦的路上,必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资源、环境、生态,处处都是民生;投资、消费、结构,时时都有变数;改革进入深水区、反腐进入攻坚期;军队改革逐步深入,实质性工作即将展开;陆航转型发展,步入关键阶段。以前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搬开石头也要过河。必须坚持不畏难、不懈怠、不折腾,以推不得的使命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等不得的责任感,靠实事求实效,靠实干出实绩,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观看了该片,更加强化了我的民族认知和认同感。看到百年来无数先烈们为了追逐民主、自由、富强的中国而抛头颅、散热血,我为中华民族的苦难而感到痛心,也为中华民族能涌现出这么多英雄儿女而自豪。看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逐步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国家强盛了,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了,社会和谐了,中国不在是被人耻笑的“东亚病夫”,而是已一个巨人的傲然身姿屹立在地球东方,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观看了该片,更加增强了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在欣喜的看到中国近百年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在为这个民族历经磨难却依然生机盎然而感到自豪的同时,我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先辈们为了实现富国强民的梦想而奋斗,现在,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上,我们也应该不负历史和民族的重托,扛起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的前进大旗。

这部片子能引起全社会的共鸣,能够有很强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能引起世界巨大的反响,因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要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当一个国家和民族有资格来谈论造梦的时候,这个国家则处于上升时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要全民参与,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奋发有力的斗志全力以赴。”

人因梦想而勇敢,我们因梦想而成长。在如今梦想又被提及,并且成为一个很真实的话题,是习总书记的号召,将我们原本谈论的话题一下拉到现实,并且鼓励我们前进。梦想是太阳,不像一个世纪那样遥远,甚至也不像甲子前可望而不可即,它已经从地平线上蹦出,万道朝霞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家门即国门,家梦即国梦。越是国家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梦是“国梦”和“家梦”的融合,中国梦不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小梦”,而是做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大梦”。每个人都是造梦者,每个人都是圆梦人。个人梦只有融入强国梦、强军梦,追梦的空间才会更广阔,圆梦的实践才会更踏实。

个人“中国梦”推动社会“中国梦”,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也是社会前行动力逐渐凝聚的过程,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华儿女的奋斗,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第4篇:毛概观后感

观后感

两个女孩,在花季年龄里,为了练集体体操,为了让国家领导金正日观看的满意,失去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本应该沐浴在阳光下的孩子,却为了训练,早起晚归,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孩子,却为了把体操做的尽善尽美,而忍受身体上的疼痛,做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动作。让人心疼的是,最后的最后,他们所尊敬的金正日,也没有出现。。。《八九点钟的太阳》观后感

学生,青年,本应该是朝气蓬勃的,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却因为历史的原因,也因为青年本身经历不足,涉世不深,而轻易地陷入一场不可自拔的革命。漫长的十年,只有简单的崇拜,互相指责与整蛊,像是一场黑暗恐慌的闹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革命万岁,革命死了。谁把革命捧到最高的地位,革命也就死了。文革中,毛泽东走上神坛的道路也注定了他沉沦的命运。反思文革,没有谁是简单的对与错,历史也不能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评价。只是,要做到吸取教训,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别让阴霾遮住八九点钟的太阳!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1级何鸿莲2011015026

2012/11/18

第5篇:毛概观后感

09临床,陈汉杰,学号:1310309126;

观 后 感

-观马尾船政局博物馆 斗转星移,一午时光装瞬即逝,对于这里有太多难忘的回忆,太多不舍的牵挂,太多感情的情愫在心中挥之不去。。。。。。

历史的帷幕落下了,远去了远古的鼓角争鸣,黯淡了刀光剑影,荒芜了烽火边城,却远去不了,暗淡不了,荒芜不了那段令人唏嘘的过往,曾几何时,我堂堂中华也是伫立于世界之巅,号令群雄,可谁曾想过,那1840年的那一声令国人不可忘却的的船炮声击碎了不可一世的统治者的最后的尊严,击碎了多少国人的心,也击碎了闭关锁国的枷锁,中国那天朝上国的美梦也就此唤醒,过去的种种,一切的一切如蓦然回首后,灯火阑珊的美人姣好的身影总是挥之不去,刻骨铭心……思绪不禁飘往那段痛心不已的清廷中晚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终于得以付诸实践,清政府效仿“西法”兴办洋务。左宗棠请旨清廷在闽之马尾首创船政,强水军御敌于国门外,号马尾船政局,后,左宗棠离任,马尾船政局迎来新主管—沈葆桢,一位将马尾船政局发扬光大的伟人,在他的任上,马尾船政局成为洋务运动最大的产物,形成近代中国最早的造船工业,对后世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深远,甚至影响到现在。从它的一些之最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祥地;近代远东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开创中国对外开放之先河;中国制造肇端

之地;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近代航空业的萌生地;中国新文化的传播地……等等一些成就。就是这样一所船政学堂,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各方面的人才,如修铁路的詹天佑,学者严复、将士邓世昌等等。就是这样的一所伟大的学堂带着它的子女挣扎地拯救病入膏肓的清廷,支撑着堕落的中国。但这些民族的英雄救不回腐败的中国,用血肉之躯堵不了中国的千疮百孔,用血肉之躯换不回那不算奢求的一纸和平条约!可悲!可叹!可怜也!

回想着船政博物馆所见的武器装备及船体模型联想到在当时无一不是最新科技,无一不是精良装备,与西方国家的武器装备相差无几,有甚者比帝国更好,船政学堂也是军事人才辈出,经营中的佼佼者,行军打仗自不比帝国将领弱,何以屡战屡败?中日甲午之战,马关海战无一不是以一纸不平等的割地赔偿宣告而终……这样的失败令人痛心不已。

然而,败不在兵不多将不广,根本而在于中国的体制,一个腐朽的体制,这个腐朽的体制如寄生在人体的虫子,从内而外的腐蚀着,在加以统治者的无能,在精良的军队也会败,在无能的敌军也能胜之,如在博物馆陈列着慈禧太后的谕令,不得命,不可出兵。如一座大山顶在将士的头山,动惮不得,无法出兵御敌于国门,眼睁睁被打,被包围,甲午如是,马关亦如此,再者如中法战争,则有中国统治者的无能,中国虽胜尤败,法国虽败尤胜,还是赔偿……归根到底还是中国当时的体制,半封建半殖民的制度让中国无法击败帝国,只能成为他们的奴隶……

走出博物馆,正如墙上写着的结束语:船政的诞生,寄托着民族复兴的希冀,带来了蓝色的梦想与期望,然而,清廷的腐败和历史的局限性,最终还是从希望走到破灭,孕育中的海军梦、强国梦,伴随着青龙旗的的坠落而走向深渊直到沉尸海底……悲哉!

心中默默地期待着人们重整旗鼓,重振雄风,与时俱进,共同致力于唤醒东方睡狮,致力于中华的崛起……

第6篇:毛概观后感

毛概课后,我观看了《复兴之路第四集——伟大转折》的纪录片,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受震撼并深有感触,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再次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为中国指明了道路,他不仅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理论,而且留下了宝贵的邓小平精神。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纪录片的第四集“伟大转折”以邓小平时期思想解放为起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的前夜。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掀起了全社会的思考;我们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点获得了邓小平的高度肯定。这一大讨论为我国实现历史性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之后,邓小平提出了“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著名论断,为我国社会经济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极大地解放了人民思想,铺就了经济建设的思想道路。邓小平的几度南巡,深入基层、解放了人民思想,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为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奠定了思想与制度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独树一帜的康庄大道。

观看完记录片,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复兴之路的一路艰难以及党和人民共同建设美好中国的坚定信心。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刻体会到自己身上建设祖国未来的责任。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定当认真上进,努力领会我国复兴之路一路走来的伟大精神,争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上一篇:学校开展微型党课计划下一篇:热力公司运行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