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消防演练总结

2022-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震消防演练总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地震消防演练总结

小学防火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方案与总结

淖马小学防火、防震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防火、防震应急演练,在校师生掌握应急防火、防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防火、防震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火灾、地震来临时,防火、防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 防火、防震安全知识培训 (2)应急防火、防震暨防踩踏室外演练

2、对象:全体学生。

3、时间:2015年3月19日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防火、防震的正确方法,分析应急防火、防震的环境条件,阐述防火、防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火灾、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火灾、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演练组织机构设置

1、领导小组 组 长:高贵君

副组长: 刘 霞 梁开东 组 员:各班班主任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分工:

刘 霞: 负责指挥监督防火、防震演练全过程。 梁开东: 负责协调演练中的各项安全事务, 人员调度。 马俊花: 负责安排各班级安全疏散路线,各岗位人员职责。 闫保云: 人员及伤亡统计,后勤保障及救护。 孟丽琴: 教学楼内安全指挥。

各班班主任: 给学生讲解防火、防震知识,正确的避震防火方法,引导学生按照疏散路线迅速离开教室,到达室外指定安全地点清查人数。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信号员:白玉娟 拍 照:崔旭艳

六、教师安全岗位职责安排:

1、班主任职责:给学生讲解防火、防震知识,正确的防火、防震方法,引导学生按照疏散路线迅速离开教室,到达室外指定安全地点清查人数。

(1)“防火、防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火、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防火、防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 (3)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各班清点人数,统计伤亡情况,并将统计数据报告演练指挥部汇总。

(4)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2、各楼层疏散组织人员职责: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七、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淖马小学防火、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防火、防震警报”信号。

2、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立即告知学生“火灾、地震了,保持镇静,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

3、10秒后,信号员发出解除“防火、防震警报”信号。

4、第二次警报:学习进行应急疏散防踩踏室外演练。

(假想发生火灾、地震后,师生应急避险结束,开始有序疏散)。

(1)听到疏散信号后,所有参演教师按分工到指定位置(各楼梯转角、各楼层楼梯口均应有教师),任课教师或班长立即把门打开,任课教师指挥学生分组有序地按疏散路线疏散,教师在教师门口控制疏散速度,并保证学生以纵向2队撤离。

疏散过程中,前后学生应保持一臂间距,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消防疏散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窒息,弯腰避开烟雾)。

(2)在楼梯撤离时,应保证队伍靠两侧,留出中间应急通道(避开摔倒学生)。在撤离途中,如发现拥挤、摔倒,在摔倒或拥挤后面的学生或老师应大声喊:“站住”,同时停止不动,教师招呼本班学生停下,等险情排出后,再招呼学生按顺序撤出。

(3)到达操场的班级,班长迅速组织好本班队伍并清点人数,清点完毕后向演练总指挥报告。

学生全部撤离到操场,应急疏散防踩踏室外演练结束。总指挥长进行总结和安全教育,宣布全部演练结束。

小学演习总结

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是学校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财产安全、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安全。对于这项工作,我校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与麻痹大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坚持做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将事故隐患减少到最 低指数,最大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学校发展与改革事业不受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技能,增强中小学生应对灾害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遇到火险时逃生、自救能力,我校于3月19日课间操进行了全校性的消防应急演练。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安排周密,积极做好消防安全的宣传工作。

1、准备工作

只有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行为才有保障。本次演练开了两次预备会议。分发活动方案,周密部署,特别强调责任意识和疏散安全。

本次演练将疏散区域分成四个安全通道,一个大疏散区,每个楼道口、安全通道、疏散区都有教师负责安全。

参与教师分成协调组、后勤保障组、疏导疏散组、宣传组、场地安置组,责任明确,分工细致。

2、活动时间

本次演练活动时间3月19日课间操,全校200多名师生参与了本次演练。演练中,从报警哨声响起到学生全部从教室撤离到校园安全区域,历时2分钟。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二、演练过程

1、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班主任对学生先进行相关的培训指导,学习疏散演练方案。

第二阶段:火灾发生时,组织逃生、自救。

第三阶段:演练后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实施过程

①安全知识教育及组织安排

班主任给学生讲解安全知识及自救措施,对假想的突发火灾进行具体指导:学生到室外确认疏散通道及安全场地;学生在教室演练迅速按组站队,从教室前后门出去,并练习用毛巾或衣袖掩鼻等自救动作。

②逃生、自救、互救

9:40,警报拉响,演练开始。

各班学生迅速有序出班,以队列形式两列并排下楼。队中有班主任维持秩序、应急疏导,队后有带班教师断后。学生没有惊慌失措的喊叫,无一人摔倒,无一例踩踏事件。全校安全撤离。集合完毕,高贵君校长对此次演练进行了小结。各班沿着原路返回。

高校长对此次演习活动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并表示这次消防逃生自救演练圆满成功。

三、取得的成效

1、演练活动锻炼了全校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还让同学们学到了许多安全自救知识,了解紧急情况下逃生路线。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所增强。

2、全校绝大多数班级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导,对今后应付突发事件很有益处。

3、演练过程中,学生的遵守纪律观念、“一切行动听指挥”观念经受了考验,班级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升华。

4、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也受到了锻炼。

四、存在的不足

高年级不如低年级严肃认真。多数学生只是行动迅速,对于捂口鼻等措施还视同游戏,演练不够到位,不够真实,效果不是太好。

五、建议

灾难不分时间,残酷无情。本次演练只是模拟在上课期间发生火灾,演练是在预先的安全安排下进行,所以非常成功。而课间、课外活动期间等时段,更是灾情容易发生的时段,所以演练应更着眼于接近实际灾情,以此来真正提高师生的应变能力,防患于未然。

这次演练活动,安排周密,全校师生高度重视,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确保了活动万无一失。通过消防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防范意识和应急逃生自救的能力,完善了学校消防设施的布局与操作规程。

第二篇: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总结

地震演练总结

6月20日下午,经过周密组织,我院组织了地震消防应急演练。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干部职工、住院病人共200多人参加了此次演练。

14时整,随着副院长、演练副总指挥高树河同志一声令下,全院地震消防应急演练立即开始。第一声报警信号后,全院立即进入紧急避险状态,医务人员迅速组织病人就地卧倒于床下、桌下进行避险,机关、门诊、后勤的应急演练人员跑步来到应急避险指挥部,向演练总指挥报到,接受应急救助任务——分赴住院楼协助医务人员组织病人撤离、准备应急物品;第二声警报信号后,所有工作人员严阵以待,组织病人做好疏散准备;第三声警报信号后,疏散开始,工作人员迅速组织住院病人从安全通道疏散撤离——科主任、护士长或在前带队、或在后维持秩序,工作人员搀扶着老弱病人、抬着行动不便的重病人,大家相互帮助、彼此扶持……用时仅仅3分钟,9个病区的住院病人在医务人员和全院应急演练人员的组织带领下,全部安全有序地撤离到医院避嫌区——住院楼前广场。各病区及时清点人数后,向总指挥进行报告。

确定一切正常后,院长、党委书记、演练总指挥姜文海同志作总结讲话,对演练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演练非常成功。一是周密安排,活动组织好。院领导高度重视,演练前进行了详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成立了专项活动组织机构,制定了演练方案,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和参演人员动员会,确保参加演练人员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演练过程中按计划实施。二是广泛参与,相关科室配合好。此次演练涉及机关、后勤、门诊和临床各个科室,还有众多的患者和家属,参演人数200多人。大家听从指挥,协调配合,步调一致,保证演练任务顺利完成。三是井然有序,演练效果好。各参演队伍组织秩序,衔接紧密,撤离迅速,只用了几分钟就撤离到紧急避险区,演练指挥小组坐阵统筹,驾驭全局。整个演练过程按预案进行,既紧张迅速,又有条不紊,达到了演练的预期目标。同时他强调,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更加重要,演练的目的在于增强全院医护患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为此,要求全院干部职工一要提高应急意识,二要提高逃生意识,三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只有这样,遇到突发情况,我们才能应对自如、减少或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后他要求,演练结束后,各科室、全院干部职工要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做到警钟长鸣,不忘忧患。并祝全院干部职工和病人、家属一生平安。

此次演练是我院贯彻国家和省市防震减灾法规、条例的具体举措,是落实卫生局安排的实际行动,是对全院应急反应工作的一次锻炼和检验,全院各部门、全体干部职工反应迅速、应对沉着、配合默契、协调一致,圆满完成了演练任务。相信通过此次演练,对于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全院应急反应能力必将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第三篇:消防、地震演练方案

新房乡中心学校201

2“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地震、消防、上下楼道应急演练,旨在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消防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消防来临时,我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同时,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总指挥:肖仕华

副指挥:李云峰王 毅

成员:彭泉贵、王兴海、周开忠、彭俊枫、左艳、李姿琼 各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

(2)教室室内指挥组:各班班主任(正在上课的任课老师)职责:

①“地震、消防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险,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消防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场地指挥:

地面疏散指挥组长:李云峰

成员:王毅、彭泉贵

职责:撤离后的场地(操场)指挥和维持现场纪律

(4)疏散时楼道口安全负责人如下:

教学楼的楼梯口:

老教学楼:一楼左:龙泉声一楼右:王兴海

二楼左:吴进二楼右:李仕隽

三楼左:郝青平三楼右:刘林

新教学楼:一楼:贺 艳二楼:左艳三楼:王文

职责:

维持纪律的老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有序撤离,学生出现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踩踏现象发生。

(5)后勤组:周开忠罗运

职责:会场物资准备

摄像:肖华

报警信号控制:彭泉贵(准备好相关信号)

(6)疏散引导组:各班班主任

职责:指挥学生疏散撤离,做好人员的疏散自救工作。

(7) 宣传报道组:王毅肖仕华彭泉贵

(8)救护组:左艳贺涛

职责:如果学生受伤,救护组成员要马上把学生护送到卫生院,如果是重伤立即打“120”急救。

三、逃生顺序即路线安排

每楼从靠楼道班级开始,每班两路纵队从楼梯往下逃,班主任在门边看护,每班逃完之后立即示意下一班可以开始,逃到操场。老教学楼左边楼道经数学组门前下梯子到操场,老教学楼右边楼道经新实验室门前梯子,过学校校标“学海明珠”处下操场。新教学楼经大队部活动室门前下梯子到操场。

四、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消防)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

2012年6月21日召开全体教师会部署演练方案。

正式演练在6月25日上午第二节下课。

五、演练准备

1.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地震、消防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抽时间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学习有关避震、消防知识,熟悉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懂得在地震、火灾发生是如何自我保护。安排时间,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应急避险演练,并进行以年级为单位的紧急疏散练习,熟悉疏散线路,进行自救逃生练习,直到学生操作熟练。(练习期间教育学生做到: ①认真对待,不搞过场;②听从指挥,有序疏散;③遇事不慌,头脑冷清;④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同时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火灾应急和疏散。)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 学生疏散时楼梯通道每排通行2人。

5.认真学习培训资料,组织召开安全逃生班会,阐明意义帮助学生自救逃生方法。

六、演练要求

1.学校安排教师在相关楼层、转弯点维持纪律。做到没有无岗人,人人有责任。

2.各班主任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注意班级前后

门要畅通,不堵死后门;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内安排好逃生小组,组长要得力;逃生小组与座次安排要便于有秩序疏散,各班有本班逃生疏散思路。

3.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4.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5.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七、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老师们,全体同学,新房乡中心学校地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火灾)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

3.一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火灾)警报”信号。

4.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

2.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出门。

3.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

4.撤离后在操场集中排队,各班班长协助教师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并及时上报给班主任。班主任整理并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及时上报给现场指挥李云峰。

5、5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

6、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总指挥肖仕华校长讲话。

(四)演练结束后有秩序返回教室。

八、 应急演练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

1、全体教师和班主任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这次安全逃生演练,事前教育学生要积极配合学校演习。演习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2、教育学生不能慌张,听从指挥,不私自逃离现场,不能逆向逃离,逃离现场时应排队有序行走,谨防踩踏事故和越级跳台阶受伤事故。

3、教育学生不高声大叫,争做文明、勇敢的小学生。

4、等总指挥宣布逃生演练结束后,各班由班主任有秩序地带学生回教室小结工作。

德育处、大队部

2012年6月20日

第四篇:中学地震消防疏散演练方案

温水镇中学地震疏散消防演练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地震、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积极打造平安校园,提高我校整体抵抗灾害能力,防止火灾发生,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处置初期火灾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校决定举行地震疏散、消防演练,为使此次演练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 孟小军

副总指挥:史明学(负责对演练点评讲话) 张小明(负责演练的直接指挥)

主要职责:

.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总指挥要亲自组织,现场指挥,确保演练效果。

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应急疏散工作。

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明确应急疏散信号,设立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方

1.组织协调组:

王志军 王 斌

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外联系等。 2.宣传报道组:

王西锋 张陇平 杨永永(播音) 苟继成(设备准备)

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用校园广播进行地震、火灾中的疏散、自救、互救等知识教育)、演练的摄影、记录、计时、总结等。 3.疏散引导组:

疏散撤离:

年级组长负责年级疏散撤离。正在上课的老师负责教室(地震时躲震,疏散)、楼道疏散撤离(查看教室无人后才能离开)。

其他在办公室老师,以靠近原则在楼梯处组织学生疏散撤离,学生撤离后到集合点集中。

公寓楼管理老师负责自己管理楼层。

督查指导:严虎林 南教学楼

二、三楼 ,公寓楼一楼

张陇平 南教学楼四楼,公寓楼三楼

李小利 北教学楼二楼 ,公寓楼二楼

史明学 北教学楼三楼

吴建军 北教学楼四楼,公寓楼四楼

工作要求:在躲震、疏散中督查负责楼层老师履职、学生行为,疏散到操场后向活动总指挥汇报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操场学生整理:边小峰 赵永春 何江海

工作要求: 组织学生从教学楼、公寓楼向操场疏散撤离;学生进入操场后,先自行蹲下,严禁乱跑;基本到齐后组织学生按班级以上操模式集合;要求班主任统计班级人数,向年级组长、总指挥汇报。

4.抢险救护组:

医疗组:张苗丽 抢险组:

第一组 组长 陈建利 成员 七八年级 男老师 第二组 组长 武剑鸣 成员 九年级、各处室 男老师

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检查学生身心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尽快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迅速联系急救中心或拨打120,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救护组应对受伤师生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5.后勤保障组:

吴建军 张永华 张炳军 李建华 姚广平 王进会 葛玉才 程明魁 齐小会(门房)

负责治安保卫工作,保障演练所需物资装备的准备;消防演练时生火、灭火器使用示范、灭火演练时的讲解;当灾害来临是负责切断学校电源,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二、演练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时间:2015年5月12日13:30 地点:校园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三、演练内容

、地震、消防疏散、自救知识教育

2、设置灾点

3、报警

4、切断电源

5、安全疏散

6、清点学生人数 、老师数。

7、灭火器使用示范、教育

8、总结演练情况

四、疏散演练步骤

1:00-1:05 班主任组织学生在中院集会。宣传组负责避震、疏散、地震自救知识、消防逃生教育(广播)

1:30 第一节课老师进入教室,其他人员到相应岗位 ;所有演练人员全部到位,负责人:张小明

1:40 孟校长下达演练开始命令 地震疏散演练--(模拟地震发生在上课期间) 1:40-1:45模拟地震发生

学校高音喇叭响报警铃。负责人:宣传报道组

上课老师组织学生避震;在办公室老师以就近原则到楼梯处准备组织学生疏散撤离。 1:45—1:55 疏散撤离。学生从教室进入操场。

体育老师在操场整理学生(初进入时先蹲着,全部进入后按上操队伍集合,教师按年级组与处室集中)。

年级组长、班主任清点学生人数;年级组长、处室主任清点教师人数。 1:55 对活动进行总结点评。

地震疏散演练二(将上述演练重复一次)20分钟左右

消防疏散演练三(模拟火灾在发生休息时间)学生进入公寓楼,教师进入宿舍。 2:40 假设:地震发生;学校高音喇叭响报警铃。负责人:宣传报道组 宿管老师组织学生疏散撤离;老师疏散撤离。

2:45—2:55 疏散撤离。学生从公寓楼进入操场,休息老师从宿办楼进入操场。

体育老师在操场整理学生(初进入时先蹲着,全部进入时按上操队伍集合)。 年级组长、班主任清点学生人数;年级组长、处室主任清点教师人数。 2:55 对活动进行总结点评。

演练内容

四、消防教育 (负责,后勤保障组)30分钟时间 灭火器使用示范、教育。总结演练情况。

五、撤离路线

教学楼七

1、七

2、

八、1 、

八、2 、

八、

3、

八、

4、九

1、九

2、九3从西楼梯向操场撤离;七

3、七

4、七

5、七

6、八

5、九

4、九5班从东楼梯向操场撤离。

学生公寓楼

一、三层从西楼梯向操场撤离,

二、四层学生从东楼梯向操场撤离。

六、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通过消防演练达到安全教育目的,在演练前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安全常识、自救、逃生知识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2、所有参练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个个参加,听从命令,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

3、疏散过程要按消防培训知识进行{湿毛巾捂鼻、低身前行},保证消防演练严肃性,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又要注意演练中的安全,不追跑、拥挤、推搡,更不得喧哗、开玩笑;以防意外发生。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4、 疏散顺序:按广播操出操顺序,直达运动场。要求依次有序、右侧通行、安全下楼,空出通道、不能抢先下楼,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到,到达目的地按序集队。

5、各楼层工作人员在岗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

七、总结评比:

从火场中逃生要熟悉环境,及时防烟,要稳定情绪,要克服惊慌失措,冷静选择逃生办法和途径。这次活动,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就各班的组织疏散情况,组织评比,作为文明班级评选的必要条件之一。

2015年5月4日

第五篇:中学地震消防疏散演练方案

宜君县尧生中学

消防、地震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地震、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积极打造平安校园,提高我校整体抵抗灾害能力,防止火灾发生,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处置初期火灾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校决定举行地震疏散、消防演练,为使此次演练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 张军锋

副总指挥:王宏(负责对演练点评讲话) 成员:弥武利、李仲夏、张宏全、张亚峰、李艳芳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总指挥要亲自组织,现场指挥,确保演练效果。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应急疏散工作。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明确应急疏散信号,设立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方

1、宣传报道组: 杨小青、邵晓洁、田妮妮

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用校园广播进行地震、火灾中的疏散、自救、互救等知识教育)、演练的摄影、记录、计时、总结等。 2.疏散引导组:

疏散撤离:年级组长负责年级疏散撤离。正在上课的老师负责教室(地震时躲震,疏散)、楼道疏散撤离(查看教室无人后才能离开)。 其他在办公室老师,以靠近原则在楼梯处组织学生疏散撤离,学生撤离后到集合点集中。公寓楼管理老师负责自己管理楼层。 督查指导:李仲夏教学楼二,公寓楼一楼;弥武利教学楼一楼,公寓楼三楼

工作要求:在躲震、疏散中督查负责楼层老师履职、学生行为,疏散到操场后向活动总指挥汇报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操场学生整理:贺立国、冯鹏国、寇文娟

工作要求: 组织学生从教学楼、公寓楼向操场疏散撤离;学生进入操场后,先自行蹲下,严禁乱跑;基本到齐后组织学生按班级以上操模式集合;要求班主任统计班级人数,向年级组长、总指挥汇报。

3、抢险救护组: 医疗组:李艳芳、朱娜娜

抢险组:第一组 组长张亚峰 成员 七八年级 男老师

第二组 组长 张宏全 成员 九年级、各处室 男老师

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检查学生身心状况、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尽快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迅速联系急救中心或拨打120,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救护组应对受伤师生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负责治安保卫工作,保障演练所需物资装备的准备;消防演练时生火、灭火器使用示范、灭火演练时的讲解;当灾害来临是负责切断学校电源,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二、演练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时间:2018年9月1日 地点:校园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三、演练内容

1、地震、消防疏散、自救知识教育

2、设置灾点

3、报警

4、切断电源

5、安全疏散

6、清点学生人数 、老师数。

7、灭火器使用示范、教育

8、总结演练情况

四、疏散演练步骤

13:00-13:05 班主任组织学生在中院集会。宣传组负责避震、疏散、地震自救知识、消防逃生教育(广播)

13:30 第一节课老师进入教室,其他人员到相应岗位;所有演练人员全部到位,负责人:李仲夏

13:40张校长下达演练开始命令 地震疏散演练--(模拟地震发生在上课期间) 13:40-13:45模拟地震发生

学校高音喇叭响报警铃。负责人:宣传报道组上课老师组织学生避震;在办公室老师以就近原则到楼梯处准备组织学生疏散撤离。 13:45—13:55 疏散撤离。学生从教室进入操场。体育老师在操场整理学生(初进入时先蹲着,全部进入后按上操队伍集合,教师按年级组与处室集中)。年级组长、班主任清点学生人数;年级组长、处室主任清点教师人数。

13:55 对活动进行总结点评。

地震疏散演练二(将上述演练重复一次)20分钟左右

消防疏散演练三(模拟火灾在发生休息时间)学生进入公寓楼,教师进入宿舍。

14:40 假设:地震发生;学校高音喇叭响报警铃。负责人:宣传报道组宿管老师组织学生疏散撤离;老师疏散撤离。

14:45—14:55 疏散撤离。学生从公寓楼进入操场,休息老师从宿办楼进入操场。

体育老师在操场整理学生(初进入时先蹲着,全部进入时按上操队伍集合)。年级组长、班主任清点学生人数;年级组长、处室主任清点教师人数。

14:55 对活动进行总结点评。

演练内容

四、消防教育 (负责,后勤保障组)30分钟时间 灭火器使用示范、教育。总结演练情况。

五、撤离路线

教学楼

七、

八、九从西楼梯向操场撤离;学生公寓楼

一、三层从西楼梯向操场撤离,

二、四层学生从东楼梯向操场撤离。

六、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通过消防演练达到安全教育目的,在演练前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安全常识、自救、逃生知识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2、所有参练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个个参加,听从命令,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

3、疏散过程要按消防培训知识进行{湿毛巾捂鼻、低身前行},保证消防演练严肃性,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又要注意演练中的安全,不追跑、拥挤、推搡,更不得喧哗、开玩笑;以防意外发生。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4、 疏散顺序:按广播操出操顺序,直达运动场。要求依次有序、右侧通行、安全下楼,空出通道、不能抢先下楼,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到,到达目的地按序集队。

5、各楼层工作人员在岗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

七、总结评比:

从火场中逃生要熟悉环境,及时防烟,要稳定情绪,要克服惊慌失措,冷静选择逃生办法和途径。这次活动,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就各班的组织疏散情况,组织评比,作为文明班级评选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篇:ⅩⅩ小学应急(消防、地震逃生)疏散演练方案

为了提高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安全逃生技能在学校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全校师生能安全、快速地进行疏散工作,特制定本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学校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指挥小组: 总指挥:张军

成 员:季培珍、李婷及各班班主任

二、演练时间:不定期

三、具体组织实施

1、德育处负责拟定演练方案及活动细节

2、总务处负责准备火盆,燃烧物,现场点火员刘虎。

3、年级组长、班主任提前演练应急疏散逃生的路线及逃生的注意事项。

4、现场拍照:外景:方晓倩、室内:张晶。大屏幕主题(ⅩⅩ小学消防应急演练)

5、各班主任,各楼梯负责人、疏散路线负责人9:05分进班级(指定区域)待命。或者,在听到广播警报声后,在班老师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其他老师第一时间赶赴楼梯口、主道路等疏散路线处待命。

四、活动安排:(固定演练安排)

(一)活动一 :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1、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指挥小组成员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全体老师要参加。指挥疏散,班主任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按安全、快速、有序的原则进行。 (1)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安排:

亦学楼 中楼梯口疏散指挥员:谢春红(底楼) 孟妮娜(三楼)

西楼梯口疏散指挥员:陈芸(底楼) 胡凡 (三楼) 亦思楼 中楼梯口疏散指挥员:詹少倩(底楼) 林婷婷(二楼)

西楼梯口疏散指挥员:杨乃侠(底楼)庄金蝶(二楼)

疏散现场秩序指挥:主道路:季培珍

教学楼东侧:张文君

(2)晨会各班主任讲解演练要求,明确本班学生逃生路线

3、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或总指挥发出“学校有火警,请赶快撤离”口令)后,全校师生立即安全、快速进行疏散,绝不能再收拾物品(那怕再贵重的)。在场老师应叮嘱学生不要慌张、不能混乱,提示逃生的做法(猫腰弓身,用毛巾、衣、袖口等掩住口鼻,快速疏散。)

(2)、疏散集合地点:学校操场。

(3)、在疏散过程中,只许下不能上(无论发生什么事),且不能停留。 (4)、疏散顺序:

① 听到疏散命令后,全体学生立即起立,依次撤离至教室外走廊后,排成一路或两路纵队。

② 各班按下列方案疏散:a、中楼梯西侧班级走各自教学楼的西楼梯疏散,从主道路中央入口撤退到操场。中楼梯东侧班级走各自教学楼的中楼梯疏散,从食堂门口第一个入口撤退到操场,如第一个入口拥挤,从中间入口进场。要求依次安全、快速下楼,不能推搡,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③到达操场后,按出操的各班位置排队呆在操场上,老师学生均不要随意走散,迅速清点人数,原地待命。

五、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并讲话。

ⅩⅩ小学地震逃生演练方案

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教基厅[2008]5号文件精神,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15年5月12日上午举行逃生演练。为使活动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校师生。

3、不定期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和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组织机构 (1)领导机构 总指挥:黄丽云

副总指挥:张军、李婷、季培珍 成

员:全体教职工

(2)班级避震疏散指导员:各班主任 班级避震疏散指导员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躲在桌下,双手抱头。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操场)。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持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学生疏散引导员

各年级指派本年级教师在教学楼各层楼梯处负责疏散。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按安全、快速、有序的原则进行。 (1)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安排:

亦学楼 中楼梯口疏散指挥员:谢春红(底楼) 孟妮娜(三楼)

西楼梯口疏散指挥员:陈芸(底楼) 胡凡 (三楼) 亦思楼 中楼梯口疏散指挥员:詹少倩(底楼) 林婷婷(二楼)

西楼梯口疏散指挥员:杨乃侠(底楼)庄金蝶(二楼)

疏散现场秩序指挥:主道路:季培珍

教学楼东侧:张文君

(2)晨会各班主任讲解演练要求,明确本班学生逃生路线 学生疏散注意事项:

①指挥学生有序进场,整理队伍,注意保持学生之间的合理间距。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速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③指挥本层楼各班级有序下楼

④坚守岗位,直到教学楼中所有学生全部撤离后方可撤离,然后到操场集中。

5、现场拍照:外景:方晓倩、室内:张晶。大屏幕主题(ⅩⅩ小学应急演练)

五、逃生线路

各班按下列方案疏散:a、中楼梯西侧班级走各自教学楼的西楼梯疏散,从主道路中央入口撤退到操场。中楼梯东侧班级走各自教学楼的中楼梯疏散,从食堂门口第一个入口撤退到操场,如第一个入口拥挤,从中间入口进场。要求依次安全、快速下楼,不能推搡,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六、演练要求

1、早读课,各班主任明确演练的目的和具体演练要求。具体方案通告全体教师,争取人人明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向学生讲明紧急逃生的方法、顺序和要求。

2、听到警报信号后,各班级按指定线路紧张而有序下楼,成四列纵队,一个接一个快步下楼,不要推挤,不要跑,不得抢道,下楼后按照年级指定的线路,迅速进入指定的安全区。

3、各楼梯口设定的疏散引导人员,负责各班级疏散安全。演练开始,迅速到达指定地点对学生进行疏散,学生疏散结束时,疏散引导人员要检查楼层的各教室是否有人员滞留,确认无人时才能离开。

4、各班级要高度重视,严密防范,精心组织,确保万无一失。

5、教育学生在演练过程中,不要惊慌,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要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不得抢先。

6、要求学生穿校服,不穿拖鞋,要保持严肃,不准嬉皮笑脸。

七、演练步骤

(一)、广播:灾情预设 广播:宣布演练开始

演练分两个阶段进行,当听到“地震警报”信号响起的时候,各班级在室内、室外进行震时自救;当听到解除“地震警报”信号时,表示地震结束,各班主任带领学生震后撤离,撤离地点是学校操场。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教师应检查学生防护动作是否正确,必要时给予指导。或者,在听到广播警报声后,在班老师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其他老师第一时间赶赴楼梯口、主道路等疏散路线处待命。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准备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操场,蹲下抱头。

5、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幼儿园参照本方案制定实施措施。

ⅩⅩ小学校园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上一篇:党性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党课社会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