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妊娠合并糖尿病属糖尿病特殊类型, 近年来, 该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对母婴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近几年, 该院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实施临床专业治疗的基础上, 配合优质护理干预,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基于此, 该研究就优质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进行观察, 并探讨临床护理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68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34例, 年龄23~38岁, 平均 (30.04±4.51) 岁;孕周29~41周, 平均 (35.29±2.97) 周;初产妇20例, 经产妇14例。对照组34例, 年龄22~37岁, 平均 (30.11±4.09) 岁;孕周29~42周, 平均 (36.09±2.35) 周;初产妇21例, 经产妇13例。两组在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临床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产妇对该研究的实施均知情并同意, 具体方法如下:对两组产妇均实施临床对症治疗, 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 其中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叮嘱患者按时用药, 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清淡饮食, 叮嘱孕产妇卧床休息;适当开窗通风, 保持病房干净卫生;定时更换床褥被单, 保持衣物卫生等[2]。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 给予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干预

受疾病影响, 许多孕产妇在临床治疗中心理压力大, 多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 担忧自身疾病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护理人员应对孕产妇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加强护患交流与沟通, 了解孕产妇心理诉求, 用温和的话语对其进行耐心开导;向孕产妇进行疾病知识宣导, 加强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 告知其积极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提升其治疗配合度;向孕产妇讲解同类疾病的成功治愈案例, 增强其治疗自信心[3]。

1.2.2体征护理

对孕产妇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与观察, 包括血糖、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等指标;对孕产妇临床症状进行及时观察, 一旦发现不良情况, 及时告知医生, 做好治疗准备, 并全面记录指标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及时检测血糖, 随时了解自身的血糖变化情况;对胎动情况进行准确记录,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就医。另外, 准确掌握降糖药物的给药剂量, 合理用药。

1.2.3产程护理

对于分娩产妇, 为避免其生理指标紊乱, 应在分娩前、分娩时加强语言鼓励, 平稳产妇紧张情绪, 减轻心理压力, 同时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 实施监测胎心, 在必要情况下予以吸氧护理。对于产后产妇, 为避免压疮的出现, 应及时更换产妇衣物、床褥, 全面记录其排尿与排便情况, 并指导其采用正确方法清理会阴。

1.3 观察项目与指标

1.3.1 心理评分

运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 (即SAS/SDS) 对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观察, 评分标准[4]如下:评分<53分, 视作状态良好;评分处于53~62分, 则视作轻度焦虑/抑郁;评分处于63~72分, 则视作中度焦虑/抑郁;评分>73分, 则视作重度焦虑/抑郁。

1.3.2血糖指标

对两组孕产妇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包括FPG (空腹血糖) 与2 h PG (餐后2 h血糖) 。

1.3.3 并发症发生率

对两组孕产妇进行随访观察, 并对两组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别对比。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6.0统计学软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用χ2检验;两组心理评分及血糖指标变化水平均用 (±s) 表示, 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评分对比

临床护理前, 观察组与对照组孕产妇在心理评分上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临床护理干预, 两组心理评分均出现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表示与护理前指标对比, P<0.05;#表示与对照组对比, 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比较

临床护理前, 观察组与对照组孕产妇在血糖指标上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临床护理干预, 两组血糖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表示与护理前指标对比, P<0.05;#表示与对照组对比, 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临床干预, 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1例, 随访期间发生并发症1例, 总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6例, 随访期间发生并发症4例, 总发生率为29.41%。在并发症发生率上,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76, P<0.05) 。

3 讨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属妇产科常见妊娠合并症, 临床多采用注射胰岛素配合饮食控制的方式实施治疗, 但在临床治疗中, 孕产妇因担心自身疾病对胎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常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进而影响自身的血糖水平, 加重病情。因此, 需辅以专业护理操作, 以稳定患者情绪, 提升生命质量。

该研究以该院妇产科收治的6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 与观察组 (常规护理+优质护理) , 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 经临床护理, 两组心理评分均出现明显改善, 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结果与韩学芹[5]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可有效缓解孕产妇不良情绪, 改善心理状态。另外, 经临床护理, 两组在血糖变化水平上均明显改善, 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结果与郭晓莉[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可有效改善孕产妇的血糖水平, 增强血糖控制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可有效改善孕产妇血糖控制水平, 缓解不良情绪,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效果显著, 值得进一步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68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产妇 (34例)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产妇 (34例) 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 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经临床护理, 两组在心理指标、血糖水平上均明显改善, 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5.88% vs 29.4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实施优质护理, 可提升孕产妇血糖控制水平, 改善心理状态, 预防并发症发生, 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韦迪霞.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6) :98-100, 104.

[2] 张轶丽, 张立红, 张璐.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10) :165-166.

[3] 肖瑞.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的优质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9) :114, 116.

[4] 凌敬.优质护理在4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中的应用[J].中国校医, 2014 (11) :859, 862.

[5] 韩学芹.优质护理在3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 2014 (4) :972-974.

[6] 郭晓莉.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2) :157-159.

上一篇:刍议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问题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