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高校后勤社会化下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对策 ——以上海金融学院为例

摘要: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学分制的施行,生活园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同时成为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阵地,是课堂和班级教育的有效补充。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探索新方法、增强实效性,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各高校在大学生生活园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得出在高校后勤社会下高校生活园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有效的对策,以期对在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和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概述。主要是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且概括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历史、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情况,以及我国大学生生活园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特点。 第二部分:该部分主要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笔者以上海金融学院为例,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访谈法等其他调研方法,并概括出社会化改革后大学生生活园区存在重管理、轻服务、轻育人,重共性轻个性,存在形式主义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了近年来在大学生生活园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化、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团组织化、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生活园区工作大学生自我管理化等方面总结取得的成绩。 第三部分:加强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该部分主要是从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机制、丰富思想教育内容、完善行为表现测评机制、深化内涵建设,发挥党团组织作用等几个方面提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对策。 总之,高校大学生活园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适时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创新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促进学生园区的和谐发展,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形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个案的选取和代表性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与现状

2.1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概况

2.1.1 发展历史

2.1.2 组织机构

2.1.3 教育目标

2.1.4 教育内容

2.2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2.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征

第3章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3.1 国外有关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和内容

3.2.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比较

3.2.1 灌输教育方式渐露局限性

3.2.2 自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失落

3.2.3 传统文化热中的方法滥用

第4章 高校后勤社会化下思想政治教育进园区

4.1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

4.2 后勤社会化给高校生活园区带来的机遇

4.3 后勤社会化使高校生活园区面临的挑战

4.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园区的意义

4.5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园区的作用

第5章 上海金融学院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5.1 上海金融学院后勤社会化话改革发展进程

5.2 上海金融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

5.3 后勤社会化后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5.3.1 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5.3.2 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5.4 后勤社会化后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4.1 思想认识上不重视

5.4.2 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问题

5.4.3 园区育人环境亟待改善

第6章 生活园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6.1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6.2 建立园区教育网络化运作机制

6.2.1 构建一个管理重心

6.2.2 实行三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6.2.3 构建两条管理辅助线

6.3 完善行为表现测评机制

6.4 创新和丰富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6.5 校内各部门齐抓共管

6.5.1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6.5.2 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水平

6.5.3 深入社会实践活动

6.5.4 深入素质拓展计划

6.5.5 立足科创基地建设

6.5.6 大力建设校园和园区文化

6.5.7 主动占领园区的网络新阵地

6.5.8 加大园区学生文化活动经费支持

6.6 深化内涵,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

6.6.1 发挥党建龙头作用

6.6.2 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

6.6.3 发挥学生社团自我教育功能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卷内备考表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论文提纲下一篇: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