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团委职能职责

2023-0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国企团委职能职责

国企党建职能现状及创新思考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国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各国的经济实力,而国家经济实力主要通过其本土主导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表现出来。对于中国来说,大中型国有企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力量。中国国有企业确具有中国的特色,包括党建组织的领导、国有企业的多样形式和广泛分布。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决定的,但是,随着近几年来国有企业的壮大,共产党的组织建设的职能在国有企业中却越来越不占主导地位。因此本文就党建的职能在国有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若果要经营好中国的国有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国家优势,就必须结合公司治理的普适价值观和其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的要求。党建组织政治核心的作用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中国元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有企业制度上的重要体现。对于我国党建组织在国有企业的地位逐渐衰落的现状,就必须对国有企业的治理进行创新的尝试,使得我国的国有企业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有企业的基本的治理的原则。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政治核心;创新

发挥国有企业党建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有企业制度上的重要体现,是根据国有企业性质、经济地位、历史特点及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中的影响等要素做出的一种制度性设计;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这种领导制度对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对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大局,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国有企业党建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关系,各方面的看法与理解也不完全一致。不同的国企由于规模。历史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导致这些企业的党建组织的具体运作方式也存在不同。在继续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对国有企业发挥党建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认识,进一步界定其职责。明确内涵、清晰路径。

1.党建组织在国有企业中发挥核心作用的要求

1.1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这是国有企业党建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总要求和总原则。它是要求国有企业党建组织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在上级党建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充分发挥党建组织的作用,保证和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企业贯彻执行。这种政治核心作用主要是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执政党基层组织的角度,通过参与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党的建设等政治优势的形式充分体现出来。

1.2支持各个治理机构依法行使执职权

搞好国有企业既是国有企业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企业的基本要求。国有企业党建组织直接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党的组织体系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给予行政管理工作具体的支持,有利于国有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各种权利有效落实,并通过优势互补,转化为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1.3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方针,又是企业改革发展实践的结论。随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涉及的各种经济体系关系比过去复杂得多。股东、经营者和广大员工这三者之间的利益既是一致的,又容易产生矛盾。处理好是一种动力,处理不好可能会演化为为一种冲突。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是国有企业党建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支持职工代表大会,保证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妥善处理经营者与一般员工的关系;通过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尊重和发挥广大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达到社会、资本、企业、员工各种利益关系方面的协调和统一。此外,从表1可以看出,对国企党建建设满意度调查中,非常满意有142人,约占40.7%;满意有153人,约占43.8%;不满意的有42人,约占12.1%;非常不满意的有12人,约占3.4%;对国企党建建设满意度还是较高。

表1国企党建建设满意度

国企党建建设满意度 频数 百分比

非常满意 142 40.7%

满意 153 43.8%

不满意 42 12.1%

非常不满意 12 3.4%

1.4加强党建组织的自身利益

国有企业有相当数量的共产党员,他们是企业的骨干,又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一员。按照党的章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建设,保持基层党建组织的有效运作,不断提高党基层组织的战斗力;通过及时地传递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主张,增强广大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党性意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内民主和各项党的基本组织制度,尊重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发展党的组织,保持国有企业党建组织活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题中之意。

2.国有企业的共产党建设职能现状

首先,目前有相当数量国企党建工作陷入活动难开展,党员难管理,党建工作难规范的困难境地。在我国,有很多的国企已经在发展的潮流中逐渐削弱了党建的地位,越来越片面的经济增长,这也就使得党建在国企中的地位逐渐被架空。同事在党建的内部组织中,也有很多的党员很难管理,身为党员,因为自我满足感越来越强烈,不仅国企架空了其某些方面的权利,并且自己也忽略了自己身为党员的责任,并且开展一般的党建工作时,并没有认真地规范进行处理,正是因为的原因,也就使得党建组织在国企中的职能和地位越来越没有想象中的比重大。

其次,国企党建组织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一些关键性环节和具体途径上,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和保证。虽说,党建组织在国企中起着政治核心的作用,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没有一些具体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党建组织的职能,同时党建组织在向国企传达一些党的最新的方针和政策时,并且开展一些宣传的活动时,都是采取一些形式上的措施,很难真正打入企业内部,并且这些政治的实践情况与国企的一些企业文化和思想是自相矛盾,因此在企业里很少有人是完全听从于党建组织的领导,仍然只追求于国企的利益和经济价值。

最后,认识上的不统一和思想观念的陈旧导致国企党建工作处在落后与停滞的状态。在国企的各大部门中,其思想与党建组织建设部门的思想在认知上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例如,国企的行政部门,其思想主要是国企内部的正常运作与经济效应的提高;市场部门主要负责开拓市场和进行更有利的市场营销方案等。而党建组织建设监督部门其主要思想是带有政治色彩的,其主要研究的是国家的政治改革、方针、策略等和国企之间的联系,而不是直接的经济价值与国企的联系。因此,由于各部门思想观念的差异,以及党建组织建设部门自己内部观念的落后,也就使得党建组织建设部门在国企中所进行的活动处于严重滞后与无法前进的地步。

3.党建组织在国企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创新实施途径

3.1党建组织参与决策的途径和方法

3.1.1落实参与决策的组织保证

国有企业党建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要有组织保证,这就需要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党委书记与党委其他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中的党员可以依照有有关程序进入党委会。

此外,为了便于党建组织参与决策,也便于带头执行、有效监督,党建组织职能机构设置上可采取与行政职能机构合署办公的做法,这样既有利于克服党政“两张皮”现象,又有利于减少企业的机构设置,提高人力资源使用率,培养复合型人才,降低成本管理,但注意不能削弱党的工作及地位。

3.1.2健全参与决策的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党建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要有制度保证,因此在公司章程和董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应当对党建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主要内容和程序做出明确规定,是党建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时能进入管理流程。

3.1.3提升参与决策的实务能力

首先是提高党建组织参与决策的能力。党建组织在参与决策是要真正做到“有效、规范”,除需要一定客观条件支撑外,很重要的是党建组织自身参与决策的能力需大力提高。其次是提高党委成员参与决策的能力。企业党委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副书记要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要懂政治,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懂经济和企业管理,具备市场经济意识,熟悉领导科学、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熟悉本行业生产技术情况;懂哲学,对复杂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需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党员、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再次是提高为董事会决策服务的职能部门人员的能力,使他们的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和国有企业意识有明显提高,能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3.2党建组织带头执行的途径

带头执行是国有企业党建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也是履行政治责任的具体形式。只有带头执行,才能推进企业重大决策的贯彻,保证有效监督的落实。

3.2.1把握带头执行的内容

对带头执行的狭义理解是发动党员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实施董事会做出的决策,促进企业科学发展。这无疑是不够的,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它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①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进行保证监督;②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依法行使职权给予有力支持;③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进行积极参与④对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会组织进行正确领导。上述四方面实际上是党建组织发挥保证监督作用、支持作用、参与作用和领导作用,这正是在国企公司治理中党建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具体体现。

3.2.2抓住带头执行的关键

国有企业党建组织能否带头执行,关键在于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与影响力。因此,要按照“全覆盖、正常化、有成效”的要求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组织的自身建设。首先,要做到组织的全覆盖。在国有企业调整和改革中,党员和党建组织的变化比较多,要适应这种变化,及时调整。建立党建组织,不让一个党员脱离党建组织。其次,要做到正常开展党建组织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活动的基本制度,确保党建组织活动的正常化。第三,更重要的是做到党建组织活动有成效,使党的各项工作成为水平高、效果好、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工作。

3.3党建组织有效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有效监督是国有企业党建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现,也是履行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只有按照中央的要求与国家方针政策进行监督,才能确保国有企业科学、持续、稳健地发展。

3.3.1领会有效监督的内容和要求

监督的内容可以说是有许多方面。一般来说,凡属党建组织要参与决策的重大问题,都是监督的内容,从企业目前经济状况出发,要监督的重点是科学决策、资金运作和用人问题,以及职工合法权益。

在监督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监督目的,要推动和促进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中正确贯彻落实,支持和帮助董事会和经理班子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避免与减少失误;二是要把企业改革调整与生产经营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党建组织监督的重点,并把监督融入企业改革调整、生产经验的全过程。

3.3.2要培育廉洁文化,形成自我监督约束的道德规范

从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有效监督,就要促进反腐倡廉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廉洁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使监督监督建立在企业各级领导人员严格自律、加强自我约束和控制的道德规范基础上。因此,要大力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洁文化,努力培育廉洁从业、诚信守法、行为规范、道德高尚的文化理念,使廉洁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推动监督工作的良好开展。

3.3.3建立有效的监督工作格局

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既要保证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内部制衡监督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党建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履行有效监督的职能。强化党委的监督职能,就要根据实施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有效监督的工作格局。

4.总结

国有企业党建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原则是明确的,但在实践中,对国有企业党建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理解上并不完全一致。当然,其中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一些误读和片面的理解,因此,要对现有的党建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与职能进行创新的思考与分析,找出一条途径能够使党建组织在国有企业中既能全面、深刻的发展,又不与其本身的经济价值相驳斥,并使得这条道路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玉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拓宽国企党建工作渠道[J].东方企业文化,2011,(1)

[2]朱新爱.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0,(2)

[3]刘宏江.新起点上的国企党建工作研究[J].政府法制,2010,(16)

[4]王宏艳.建设学习型组织 推进国企党建工作[J].新长征,2010,(7)

[5]张建平.浅谈如何创新国企改制后的党建工作[J].职业技术,2010,(5)

作者简介:刘永强(1985-),男,汉族,专科,内蒙古准格尔旗人,神华准能集团公司公用事业公司党委工作部,主要研究党建。

作者:刘永强

第2篇:国企工会福利职能的变迁研究

摘要:

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最大的群众组织工会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工会的基层组织国企工会一直具有福利的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制下的国企工会传递职工福利,回应职工福利需求。在市场化进程中,随着国家福利体系的建立,国企工会的福利职能渐趋弱化。福利职能弱化虽然是一种必然,但过于弱化则有问题。福利属于职工的权利,为了更好回应职工需求,基层企业工会的福利职能应该有所增强。

关键词:

国企工会; 福利职能;计划经济时期;市场化进程;弱化;权利

中国工会具有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现有的研究多指向工会的政治性,工会的社会属性被忽视。工会的基层组织国企工会一直具有福利的传统,却没有学者深入探究这个领域。

对于工会与福利的研究,一般散见于研究中国工业关系、国企变革的著作中,并不作专门论述。在刘爱玉研究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的论著中,她发现工会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代表工人利益,解决工人的根本问题,但当职工生活有困难时,还是要向工会反映,工会可以给补助,救急。 [1]对企业工会开展的福利工作,还没有看到深入的研究。只是在一些概论性质的书中,有一些简略的总结。孙中范等认为在促进劳动者社会保障权利方面,我国工会一直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2]

福利同样是一种权利,维护职工的福利也是工会维权的表现。从福利的角度研究基层工会,将更丰富学界对于工会的研究。本文将分析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国企工会福利职能的变迁,指出在当今背景下,有必要强化工会的福利职能。

一、计划经济时期,国企工会具有

福利传递职能

新中国成立后,党不仅面临着经济建设的压力,还有社会重构的巨大任务。我国城市主要采取单位体制进行社会整合。华尔德开启了中国单位制的研究,单位不仅是国家组织社会成员进行生产的场所,而且是一个社会成员全面依赖于国家的福利组织。单位成为了政治、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场所。工会不是华尔德研究的重点,他认为工会是一个辅助机构,在单位中发放福利。“在一九六六年之前,企业工会扮演了代表工人福利的角色,工人从工会那里可以申请家庭困难补助,并就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意见。”[3]

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单位福利的重要性无可置疑。国家确立了低工资、高积累的政策,但给国企职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单位福利体系。黄黎若莲认为,“中国的福利系统中有三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家庭、集体和国家。这是一个层层连结的运行系统。在福利事务中,集体所承担的那部分尤其重要。对城市居民来说,集体就是指人们的工作单位。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享受到更优越的福利,国营单位和大型集体企业的工人得到很全面的劳动保险的庇护。此外,资源丰厚的企业还向雇员提供住房、托儿所、食堂、诊所等等服务。”[4]在西方的福利国家,国家、企业分属不同的提供福利的主体,国家为公民提供全面的保护,企业提供的是额外的提高性的福利。但在新中国的城市里,国家指定工作单位(国营企业)提供福利。劳动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制定并于1951年2月26日正式颁布实行了《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进行修订。该条例对职工生、老、病、死、伤、残时的生活待遇、医疗待遇和集体福利事业做出了规定。《劳动保险条例》授权中国工会组织在劳动保险福利中的主导地位。条例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为全国劳动保险事业的最高领导机关,统筹全国劳动保险事业的进行,督导所属各地方工会组织、各产业工会组织有关劳动保险事业的执行。关于集体劳动保险的详细办法也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从全国层面上说,全国总工会在福利体系中,具有掌控地位;在企业层面上,企业工会是职工福利的代表和传递者。

(一)工会关心职工生活

政治上,工人阶级已经当家作主,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工人阶级最直接的需求。在制度层面,单位已经开始实施了全面的福利保障。此阶段,企业中的生产事务由厂长负责,工会协助生产。

抓职工的生活是当时企业工会的重要工作。在笔者对20世纪50、60年代的企业工会干部的访问中,他们总结,当时工会的作用发挥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关心工人生活,第二能够组织工人进行生产,激励工人的积极性。受访者都提到,工会工作头等重要的事情就是抓生活。生活是个太宽泛的词汇,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工会干部概括为“非生产之外的都是生活”“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在职工生活领域,工会既依照单位福利制度的规定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帮助,也依照工会的宗旨为职工提供服务,比如家庭矛盾调解、为职工操办家庭大事等。

(二)福利经费来源稳定

企业工会用于职工福利的经费来源为工会经费和企业福利费中的一部分。“计划经济时期,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的福利费与企业单位福利基金的提取,由中央有关部门作统一的规定,主要是按各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提取若干百分点(如2.5%或3%),也可从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费、企业的管理费及事业单位的事业费中提取部分经费用于各类职工福利补助。”[5]

工会经费的来源有多个渠道,根据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工会经费的来源为:(1)新会员的入会费(按上月所得工资额的1%缴纳);(2)会员的会费(按每月所得工资的1%缴纳);(3)工会机关所举办之各种文化、体育事业的收入;(4)企业机关、学校行政方面或资方每月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拨交的工会经费。

工会经费管理办法如下:“会费的70%用于工会基层组织,作为会员困难补助费和工会日常的工作费;10%由省市级工会掌握,作为调剂某些基层组织经费不足和举办地方性的集体文化福利事业之用;20%缴全国总工会,作为缴纳世界工联会费和市县级以上工会各级组织的行政费。企业拨交的工会经费50%用于工会基层组织作为职工的宣传鼓动、文化教育和文娱体育活动等费用;10%留给省市工会,与会费10%合并使用;40%缴全国总工会,与会费20%合并,作为县以上各级工会和干部训练费以及其他的支出。”[6]

仔细推敲工会多种来源的经费,在当时普遍低工资的情况下,会费收入很少,经费主要来源于行政拨交。据工会干部反映,因工会法有规定,企业按月直接把经费拨给工会。工会经费用于工会专职人员的工资、生产竞赛的奖品、开展职工的文体活动、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经费怎么用,工会不用报告给行政,只需在开工会委员会时汇报就可以。

(三)工会在困难救助中的突出作用

国企工会在对职工的困难救助中具有突出作用。1956年,全国总工会颁布了《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办法》,办法中写到,开展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工作,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一项共同的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在基层企业、事业单位,凡有工会组织的,这项工作一般由工会组织负责;没有工会组织的由行政部门负责。[7] 1957年1月11日,国务院颁发《关于职工生活方面若干问题的指示》,1960年、1961年中共中央先后几次指示工会:工会要侧重关心工人生活,抓好生活工作。196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城市工作若干问题的指示》,此后《关于做好当前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工作的通知》一系列的文件和指示奠定了工会在救助困难职工活动中的责任和独有的地位,工会有许多工作与行政交叉,困难救助则被认为是工会的“自留地”。在实践中,工会对困难职工的帮助得到了职工们的认可,是“很得人心”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进程中国企工会福利职能渐弱

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单位福利制度,由单位替代国家为职工提供了全面的福利保障。企业的盈亏与福利无关,亏损的企业也可以由上级主管部门拨付来平衡并获得福利待遇。虽然不同级别和不同规模的单位福利设施差异很大,但基本上单位正式职工都可享有均等的制度性的福利。大企业的集体福利事业可以涵盖职工生活的各个方面,被称为“企业办社会”。改革开放后,企业办社会备受诟病。有学者认为“在建国初期,由于国有化程度相当低,并且国家政权急于表现出(通过对国有企业职工的过分恩惠)统治的道义性,高福利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的弊病。” [8]68 “企业的福利制度就在这种不计成本的全面所有制经济制度中寄生,并且越来越庞大。它也许是最终拖垮国家财政的重要因素。”[8]70当国企实施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时,单位福利制度便成了企业的负担。为了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国家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等,对城市社会救济制度进行改革,尝试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国总工会不再掌管社会保障体系,由劳动部①负责。在企业中,则由企业的劳资部门管理职工的各类保险。

(一)企业福利费没有了保证

企业的集体福利主要由企业福利费支持,改革中,企业的福利费没有了保证。1992年原《企业财务通则》规定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率提取职工福利费。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福利费,由原来的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扣除副食品价格补贴和各种奖金(包括超过标准工资的计件工资、浮动工资、提成工资等)后的11%提取。后来按照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国家规定,计算提取应付福利费,计入成本、费用。具体而言,从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提取比例为职工工资总额(扣除按规定标准发放的住房补贴)的14%,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医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等方面。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的第四十三条中只提到了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可以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2007年3月20日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关于施行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48号)” 中提到了“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2007年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 2006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福利费不再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主要是尚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的医疗费用,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综合新通则、新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职工福利费的计提在会计制度上已经取消了按照工资总额14%的计提比例,即可以一点都不提,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定比例提取,但不能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4%。《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福利费的用途只是一个建议,不具有强制力,职工享有什么样的集体福利只能依企业的情况而定。

在笔者调研的多个企业中,有的合资企业,直接就不提福利费了,困难补助费也不归工会管理。在一家历史悠久的国企,福利费虽没有取消,但紧缩了很多,也有很多限制。现在企业的福利费支出主要是员工困难救济,员工疗养、劳模疗养、员工体检、女员工体检。工会每年报预算,行政支持一部分,不足部分工会经费补。如果员工疗养需要50万元,福利费支持30万元,其余就由工会经费支付。如果临时超出预算,行政就很难再拨款。

行政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对职工福利这部分不太重视。从新制度的规定上我们也可以知道,企业的福利责任承担越来越少。是否提取福利费,提取比例多少的决定权几乎都在企业行政那里,工会本来就少的资源更加紧缩。

(二)集体福利设施剥离

以往企业的集体福利设施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托儿所、幼儿园、职工住房、职工浴室等,还有各单位兴建并仅供本单位职工使用的“文化福利设施”,如俱乐部、文化宫、图书馆、电影院等。市场体制确立以后,企业着力于提升经济效益,这些福利性、社会性的设施被认为拖了企业发展的后腿,纷纷实现社会化或被剥离。在上文提到的那家历史悠久的国企,工人俱乐部、游泳池都市场化运作或停办了。现在该企业职工享有的集体福利是:企业给职工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和资助支持职工互助补充保障。在集体合同中,该企业规定职工的福利为:(1)公司每两年安排一次前两年度年终表彰的公司级先进个人、优秀班组长体检。(2)在经济效益允许的条件下,公司每两年组织全体员工参加一次健康体检。(3) 员工交通费按公司《员工交通费补助办法》执行。

在集体福利渐少的背景下,具有福利传统的国企工会也在尽力提供一些微薄的福利给职工,大都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比如体育比赛、竞赛答题等活动发些日常用品等。对于职工生活质量的提升,没有大的作用,象征意味更浓。

(三)严格依靠规则发放困难补助

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我国并没有建立普遍性的制度福利,剩余性福利的色彩很明显,倚重市场的力量。教育产业化、住房市场化、医疗市场化,我国的福利体系一度具有很强的自由主义的特征。物价指数则不断攀升,职工工资水平不高,本人或家人生病、孩子上学都可能让一个家庭陷入贫困,不仅生活难以维持,还会负债累累。国企破产、国企兼并,职工下岗分流,我国困难职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现在的职工困难救助制度较之以前分类更细,标准更明确。困难救助有了相对详细的制度设计,给工会干部提供了一个工作的依据。工会干部严格按制度办事,审查申请者的资格,虽然也会有入户访问,但他们更倚重各种文本的证据,要求申请者提供全面的证明材料。企业工会之所以严格地依靠制度,严把审批关,一是因为资源有限,二是少给自己惹麻烦。

工会在纷繁复杂的局面面前,越来越依赖制度和标准。企业工会以貌似公平的做法,实际逃避在救助困难职工中自己的担当,不求找到最困难的职工,而是找到能提供完整证明材料的职工。工会用严格的标准筛选申请者,极少使用自由裁量权。这样对上对下对企业行政对职工,都好交代,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基层工会的无力和消极。当国家的福利体系保障不力时,工会对困难职工的保障很难起到大的作用。

三、结论

纵观改革前后国企工会的福利职能变迁,可以看到其在不断弱化,逐渐走向边缘。这样的弱化趋势有其必然性,但过于弱化,则潜伏着问题。

改革之前,国企工会是单位福利中的重要角色。向职工传递单位福利,代表职工向单位提出福利需求。《劳动保险条例》授权中国工会组织在劳动保险福利中的主导地位,国企工会的福利经费有保障,工会与工人有较紧密的联系,关心工人的生活,主动为职工提供服务,与职工生活有关的事情,都被认为是工会的份内之事,在对职工的困难救助中,工会具有突出作用。

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国企工会的福利职能渐弱。企业的福利费没有了保证,单位集体福利设施在剥离,工会虽然尽可能地提供微薄的福利,但因为资源有限,很难提升职工的生活质量。在对困难职工的救助上,工会严格依靠规章制度,倚重文本证据,貌似公平,实则有消极和无力的意味。工会逐渐撤出工人的生活领域,与工人情感疏离,在工作中缺乏主动,只在工人来寻求帮助时,以维护企业的稳定为主要目的,形式化地解决问题。

国家福利体系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工会的福利职能必然会弱化。在劳资冲突的现实前,工会的维权职能被一再强调,再提倡福利职能似乎偏离了正轨。在笔者看来,权利具有丰富的内涵,福利权即是其中的一种。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工会代表工人进行工资谈判固然重要,但工会同样应该在提升工人的福利上发挥了较大作用。[9-10]工会是促进福利国家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便有相对完善的国家福利体系,工会提供的福利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工会的存在和组织能力促进了工人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和职工福利制度的完善。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全总参与制定了许多社会政策,职工利益也被考虑。可因为企业工会的力量孱弱,与职工有关的福利政策很难执行。企业的运行遵循市场化的逻辑,职工的福利则被忽视。现实中,职工依然有强烈的福利需求,市场、现有福利制度无法全部解决,工会一贯的传统以及工人阶级利益代言人角色要求工会行使福利职能。工会为职工提供和发送的福利,既有利于维护职工的利益,也将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①1998年3月,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基础上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3月劳动保障部与人事部合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1]刘爱玉.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70.

[2]孙中范,冯同庆,常凯.新编工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25.

[3]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227.

[4]黄黎若莲.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民政福利工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0—31.

[5]周建明.社会政策:欧洲的启示与对中国的挑战[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82.

[6]中华全国办公厅.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9:287—288.

[7]严忠勤.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52.

[8]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9]理查德·B·弗里曼,詹姆斯·L·梅多夫.工会是做什么的?——美国的经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5.

[10]保罗·皮尔逊.福利制度的新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5—216.

(文字编辑:王香丽责任校对:邹红)

作者:王晓慧

第3篇: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及其路径

摘 要:随着国有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步伐逐渐加快,行政管理作为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对国企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企的健康平稳的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对国企行政管理的内涵和职能进行简要概述,分析当前形式下国企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出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路径,为推动国企的全面发展提供完善的行政机制保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改革路径;

行政管理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制度,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手段,是规范企业日常行为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导向作用。行政管理制度起源较早,具有管理属性和政治属性,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是通过行使国家的各项权利,对社会事务进行综合性管理的活动范畴。本文通过详细的分析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提出相关的改革路径。

一、国企行政管理的内容和职能

国企行政管理的内容主要指管理、协调、服务等方面,在处理企业的日常管理事务中,参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制定,并发挥导向作用,行政管理是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综合性的统筹管理,进而保障各项部门能够平稳运营,通过协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关系,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1]。

国企行政管理的职能包括信息收集、方案供给、资源配置以及组织协调。通过在企业内部与外部进行综合信息的收集与整合,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提供最优方案的同时,对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组织各个部分的协调,保证国企的平稳高效运转。

二、国企行政管理职能的现状

(一)行政管理制度随意化。我国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中,管理中出现管理的各项流程过于随意化,企业员工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员工对于自我工作职责的认识不清晰,通常出现逃避责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工作态度,为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障碍因素。使行政管理缺乏制度的约束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影响工作业绩,为企业的效益带来严重影响。除此之外,国有企业的管理干部中,部分管理者受传统的官僚主义的影响,行政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和制度化,行政管理工作死板,使员工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导致国企不能够有效实现行政管理的各项目标。

(二)组织机构混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层级式的组织机构通常出现多个领导层次,导致组织机构混乱,极易出现决策失误或多头决策的情况,导致企业的组织机构出现严重弊端,使组织模式逐步膨胀。国企的组织机构混乱,导致企业无法进行科学的决策,降低企业管理职能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管理的效能,使企业的组织机构失去平衡,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穩定、可持续发展[2]。

(三)传统的管理方式。国有企业受传统的管理方式影响,行政管理依赖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效率较低,导致企业的发展步伐较慢,行政管理方式缺乏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做依托,受制于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致使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综合素质偏低,进而影响了国企的行政管理的综合水平。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够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发展战略,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全面发展。

(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受制于传统的官本位的思想影响,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于员工的关怀和重视明显不足,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对于员工的考核,仅受制于评定职称以及年度的形式化总结,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内部缺乏激励机制,影响了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3]。

三、国企行政管理职能的改革路径

(一)规范行政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国企的行政管理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为行政管理提供有力保障,进而促进国有企业的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针对本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责任机制,实现对企业管理的约束。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从而提高行政管理的制度导向性作用,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健全组织机构。在国企的改革进程中,首先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将国企的各个层级之间的权利与责任机制设立明确,加快层级的建设与改革,将传统式的改革方式逐渐摒弃,将行政管理体制向着流程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国企的管理决策的层级化发展,提高企业决策信息的传递效率,进而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行与发展。

(三)创新信息化改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应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的必要性。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能够使办公系统更为科学与灵活,办公系统自动化能够有效提升行政管理决策的时效性,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信息决策系统,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信息技术支撑。

(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是促进国企行政管理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能够看清企业的整体的发展和员工的自身素质,通过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的重要作用,建立科学完善的选聘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实施激励机制,进而不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行政管理的目标,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国企的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全新要求。行政管理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通过行政管理,能够有效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员工的整体掌握以及企业的发展方向的制定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形式下,我国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规范行政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行政组织机构、创新行政管理信息化改革以及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在为企业提供有力的行政管理机制保障的同时,推动企业的科学、合理化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柳慧.浅谈当前国企行政管理新体制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5,03(06):107.

[2]王浦劬.论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理论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9(01):31-39.

[3]高建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定位与体制建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04(02):56-67.

作者:孙涛

第4篇:国企团委工作职责

天津渤化石化有限公司团委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落实上级团组织部署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2、负责组织公司团员、青年开展各项学习教育活动,调动积极性,增强凝聚力。

3、负责向公司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

4、负责组织团员、青年围绕公司重点工作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5、及时掌握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帮他们解决困难、维护权益。

6、负责组织发展和共青团经费的管理工作。

7、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5篇:2011年团委工作总结(国企版)

2011年电务段团支部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段团委在部党委、机关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段党委的中心工作,遵循“服从大局,服务生产、青年突击,我是榜样”的原则,按照运输部提出的“凝集青年抓突击”的目标定位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一、思想教育富有成效

2011年团委的思想教育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青年团员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并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团十六大会议精神,做到“团、员带头学、团组织帮助学”。二是联合站段、上级团委等部门,发扬扎根水钢、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组织及参与多种团活动,活跃团青年的思维积极性。三是召开团干会议,集中学习共青团专业知识及各级团组织相关会议精神,为广大青年团员做好表率作用。四是结合电务段实际,从生产实际出发,狠抓维护质量、提升服务品质。五是继续发挥团青年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重实际看效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星级员工的积极作用。

二、团的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按计划召开团委委员会议和团支部书记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具体工作。二是组织各班组负责人参加人力资源部举办的班组长培训班,不断提高青年及团干的整体业务素质。三是积极探索团后备干部的培养,加大星级员工中团员的宣传,尤其是新引进的大中专毕业生。四是在巩固段团组织的基础上,通过和各站段的团支部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提升我段团支部的整体素质。同时,我段今年新发展了**等入党积极分子,在优秀的团员分子中推荐优秀团员的

入党工作。

三、抓好各项主题活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1、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在当天部党委、部团委组织了“女职工卡拉OK大赛”我段团支部积极参加部党委、部团委的此次活动,组织我段妇女职工参与,在获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活跃了职工的生活气氛及工作积极性。

2、为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围绕部党委提出的“扎根水钢,奉献水钢”的建设目标,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在部党委、团委的大力支持下,我段支部举行了“飞扬青春,奉献水钢”的纪念活动。

3、积极响应市政府提出的“双创双建”的号召,8月16日,开展“清洁卫生进厂区,美好习惯代代传”的活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在运输部炼轧站区域进行杂物彻底清理,真正打造清爽的工作环境。

4、响应部团委的号召,积极参与“铁路安全行”的活动安排,前往杨柳社区进行铁路普法宣传。

5、狠抓青年工作,在继续保持星级员工积极带头作用的同时创建青年突击队,对维护工作中的疑难点进行攻关。

回顾2011年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固然可喜,但在成绩的背后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新团员的思想教育比较薄弱,未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二是我团支部组织活力不够,尤其是对专业性强的岗位进行一专多能学习时在技术层面上很欠缺;三是个别团干部素质不高,工作缺乏积极性;等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积极正确的对待,认真解决。

第6篇:2012年国企分公司团委工作总结

2012下半年***分公司团委工作总结

2012年下半年,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在公司团委的正确指导下,***分公司团委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立足企业改革发展,打造创新型、学习型团组织为载体,广泛开展团青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团员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回顾下半年,***分公司团委相继做了如下工作:

一、 稳固加强团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管理。认真做好团组织和团员档案更新统计工作,加强新进团员的注册登记以及对团员流动性进行了统计工作。二是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会、讨论会等。紧紧依靠党建带团建,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针对外地分公司团委工作的开展,及时成立团支部,逐步形成了团委指导、团支部实施、团干带头开展工作的良好机制。三是深入开展“双推”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积极向党组织和重要岗位输送新鲜血液,下半年有***名团员青年被党组织列入预备党员。

二、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深化“青年文明号”、 “青安岗”、 “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加强“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的动态管理,加强考核,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结合实际,丰富活动载体,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司“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进行表彰奖励。

公司各级团组织以实现全年安全奋斗目标为动力,以创建“安全生产示范岗”为主线,按照公司的安全工作部署,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推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在继续丰富我公司“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的基础上,尝试打造大型、长期性等新的青年文化品牌活动,不断挖掘青年文化潜力,加强交流、形成合力。公司各团支部要倡导“健康、积极、活跃”的青年文化氛围,进一步深化共青团品牌活动,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注入生机,为展示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增添活力。

结合公司中心工作,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点开展主题突出、各有侧重的岗位创新创效活动,并在青年岗位中选出岗位能手,进一步促使团的工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 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九月份组织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服务月”志愿服务活动,尽管***分公司大部分青年在项目部上工作不能参加活动,但是有时间的青年员工很响应号召的加入到***义工的队伍中来,到特殊教育学校、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公益机构为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开展志愿服务,使关爱、奉献、互助、进步精神得到升华。为我们创建美好的家园,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四、丰富团内各类活动

通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和文娱活动,进一步激发团员青年活力,增强团组织凝聚力。下半年主要组织青年团员学习郭明义的先进事

迹、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等,并在学习后相互探讨学习心得。

同时下半年***分公司团委开展了打羽毛活动,每周在工作之余都会进行两个小时的活动,增强了团员的强身健体意识,提高了团员青年的团队合作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会在稍后的工作中开展友谊赛,以便更加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第7篇:综合部工作职责(大型国企)

综合部工作职责

1. 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事务;

2. 规范化治理;

3. 宣传工作管理;

4. 各类重大会议和综合性会议的安排、组织、记录和会议纪要整理;

5. 文秘、机要、保密、印鉴管理;

6. 督查督办;

7. 调研工作

8. 应急事务管理;

9. 后勤事务管理;

10.公务接待工作;

11.公共关系管理

12.协会事务管理;

13.信息化建设和通信管理;

14.车辆管理;

15.安全保卫管理;

主要工作内容

1、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事务

 筹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并负责会议的记录和会议文件、记录整理

 根据董事会、董事及董事单位的提议和建议整理董事会议议案、提交董事会领导及有关会议审议

 准备和递交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出具的报告和文件

 负责董事会与公司各部门、中介机构之间、董事会与董事单位及各位董事之间、公司公司与董事单位及各位董事之间的联络和有关通讯工作

 办理公司信息披露事务,保证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合法、真实和完整

 董事会工作的宣传、报道及新闻发布工作

 搜集相关部门(各专项工作委员会)文件和记录、编撰起草董事会年度报告

 管理股东名册和董事会印章,以及公司股东资料、董事会文件的整理归档和汇编

 协助监事会秘书筹备监事会会议

 协助监事会秘书对监事会各监事的提议和建议加以整理,形成监事会议议案、提交监事会领导及有关会议审议

 准备和递交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的监事会出具的报告和文件  监事会与董事会、公司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 协助监事会秘书收集监事会会议所需公司各部门文件与资料  向有关单位或人士解释监事会章程,介绍监事会工作情况  协助监事会秘书编撰起草监事会年度报告

 监事会文件的整理归档和汇编

 管理监事会印章

2、宣传文秘

 宣传管理

 会议的记录和和会议纪要的撰写,会议资料的归档

 收集整理公司各部门月度工作计划、总结,收集整理各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公司对外各类综合性重要文件、材料的撰拟  领导发言稿的编写

 协会管理

3、行政管理

 公司职能部门各类公文的审核、制作、发放

 内外部来文、信函的收发、登记、拟办、传阅、归档  公司各类档案立卷、归档、借阅和按规定、按程序销毁  机要和印鉴管理

 保密工作

4、后勤事务

 公务接待管理

 车辆及交通安全管理

 公司办公楼、食堂管理

 办公用品的配置、采购、管理、发放

 会议室管理,会议设备的采购、安装和管理

 综合部的安排和调整

 宿舍区的物业管理

 报刊、杂志、信件、信函、邮件、特快件等收发

 办公区域的卫生保洁、绿化管理

 实物福利的购置和发放

 其它后勤服务工作

 安全保卫管理工作

 消防管理工作

5、综合管理

 督查督办各项制度、会议和领导指示的贯彻、执行和落实情况 筹备组织公司有关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

 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分析,为领导决策提出参考意见建议  沟通协调公司各部门、权属单位工作,负责有关行政事务的安排  应急事务处理,含紧急突发事件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等  公司信息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 通讯管理

6、体系化建设

 质量体系管理ISO9000(质量)、ISO14001(环境)、OHSASI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整合管理体系中《文件控制程序》、《管理评审程序》、《持续改进程序》

 卓越型组织体系建设  精细化管理建设

第8篇: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保障国企改制资产安全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能

保障国企改制资产安全

十八站林区人民检察院

陈龙

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关键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目的是要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国企改制过程,如何使改制行为规范化、合法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起高效率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就成为我们企业界、行政管理部门、司法机关共同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检察机关作为专门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维护国有财产的神圣职责,促进国企改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们检察机关一项重要任务。检察机关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能,坚决贯彻“打击、服务、保护”并举的方针,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促进企改制顺利进行。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分析

国有资产是指全民享有所有权、国家行使所有权的全部全民所有制财产,它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意义。在经济上,它是我国公民经济的主导和骨干;在政治上,它是捍卫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主要经济支柱;在社会基础上,它维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团结的主要经济基础。当前,在国企改制中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非常多,主要有以下六种:

第一、借国企改革之机,贪污、贿赂,挪用、私分国有资产等违

1 法犯罪直接导致资产流失;

第二、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渎职行为致使企业亏损、破产、被骗等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第三、违法处理国有财产: 一是放弃、隐匿债权; 二是虚增债务、对末到期债务提前清偿、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担保;三是隐匿财产; 四是非正常压价、 低价处理财产。

第四、财产不评估或低价评估入股。把原来国家无偿拨给的土地不计入国家股,对专利、商标等极具有价值和增值潜力的无形资产不作评估。或虽然进行资产评估,但背离所评估资产的价值低价折股,有的是低估实物资产,有的是国有资产末按重置价格折股,未计算其增值部分,只按帐面价值折股,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五、吃喝玩乐,公款送礼大肆挥霍公款。

第六、无偿占用土地、房产、交通、通讯工具、机器设备。

二、克服四种错误思想,切实做好三项工作,促进国企改制的顺利进行

国企转换经营机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企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对于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安定团结,是将企业推向市场,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需要,也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明确思想,从政治的高度来对待国企改革,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确保国企改革顺利完成,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我们要端正态度,克服四种错误思想的滋生。第一是要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漠不关心的麻痹思想。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和基础,国企改革不仅仅是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的职责,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重大问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而且要在行动上积极响应参与; 第二是要克服畏头畏尾,缩手缩脚,不敢闯不敢拼,工作起来怕犯错误,明哲保身当好好先生的思想。由于我们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脚,大胆、探索,不怕失败的精神,在改革中要经受各种诱惑,洁身自好,要勇于同丑恶现象作斗争; 第三是要克服盲目硬闯,认为“改制无禁区”的思想。有些人把改革要敢闯敢冒错误地理解为敢于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制约,以致发生用土政策取代国家规定的错误作法,甚至我们—些部门不仅不加以制止, 反而将其做为改革的经验,造成了负面影响;第四是要克服认为“改制是个人致富的好机会”、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和“趁机捞一把,不捞白不捞”的思想。诚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的政治、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分配制度还不很合理,法律还不完善,这给了不法分子许多漏洞可钻, 中西文化的碰撞容易滋生享乐主义、拜金思想。而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执法机制还不十分科学完善,从而导致了许多“漏网之鱼” 至今仍逍遥法外, 但千万不能因此而心存侥幸。

做好三项工作:第—、切实做好企业财产清查工作,企业的财产

3 包括宣布清算时企业的全部财产和清算期间企业取得的财产,它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动产和不动产、有形财物和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债权和债务。第

二、要切实做好企业会计报表编制工作,企业会计报表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是企业进行财产、债权、债务清查的重要依据。首先是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附表等会计报表,核实债权债务,核证帐实是否相符;其次是要编制财产目录及债权债务明细表,对固定资产、存贷、贷出资金逐一清查,对所列债权债务如应收帐款票据,应付帐款末交税金逐一核实,以保证帐帐相符、帐证相符、帐表相符。编制各种财务报表要客观真实,不得做假;第三要切实做好资产评估工作,评估资产是国企改制中—个重要环节,也是国有资产能否安全的关键。 因此必须规范资产评估行为,加强监督,杜绝暗箱操作,由具有评估资格的机构、人员负责评估,严格执行评估办法程序,确保评估工作公开、公正、合理、合法,杜绝违法评估。

三、发挥检察职能,确保国企改制顺利完成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 全方位保护国有财产安全。

一、发挥预防职能。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开展多种形式的犯罪预防宣传,积极控制预防业务,加强调研工作,努力探索国有资产犯罪类型、特点、原因、手段,做好犯罪预测合对策研究。

二、发挥举报宣传职能,制止国有资产流失。认真受理举报线索,区别对待投案自首,对于群众举报国企转制中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分析研究,依法初查。该立案的立案,不该立

4 案的也要查清事实,及时反馈给群众,力争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为企业转制解决疑难问题。对于行为人主动到有关部门或检察机关投案自首,如实交代清楚自己的问题,要兑观政策,依法从宽处理。

第三、发挥打击职能,遏制国有资产流失。依法惩治国企改制过程中发生的贪污、贿赂。挪用、私分国有资产以及清产核资中的妨害清算、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渎职违法犯罪案件。打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办案是检察机关对经济建设最直接最重要的服务。对于属检察机关管辖的将依法及时查处,对于属其它机关管辖,检察机关也将做到快捕快诉。

第四、 发挥保护职能,确保国有资产正常运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秩序如果不健全、不完善,势必影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也会阻碍国有资产正常动作—和保值增值。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我们要坚决保护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各项管理措施和生产经营活动,严格区分三个界限:(1)把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康或不可预见、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经济损失与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区别开来;(2)把合理让利与相互勾结进行贪污贿赂区别开来;(3)把一般违法与犯罪区别开来。对于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的,要自觉运用“三个有利于”原则来指导办理侵吞国有资产各种经济犯罪案件,凡是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行为就予以保护,凡是危害国有资产安全的就予以严惩。同时注意加强审判监督,对因地方

5 主义或司法腐败等原因导致判决、裁定不公,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民事、经济案件,依法提起抗诉,保护国企合法权益。对于国有资产经营者、管理者怠于行使权利造成国家利益损失的予以追究,并依法支持起诉挽回经济损失。

第五、发挥服务职能,促进国有资产高效运作。首先要把办案看成是检察机关促进、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保值增值,服务国企玫制的一项措施;其次要发挥检察机关行业优势,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形式,增强公民、企业人员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意识,同时为企业提供法律帮助,解决企业在改制中碰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促进国有资产良性发展和国企改 制顺利完成。

第9篇:团委的职能、团委委员的工作职责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未央校区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未央校区分团委

分 团 委 的 职 能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团员教育。

(2)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党的基本知识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增强团员意识,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和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在未央校区办公室和校团委的领导下,根据中心工作和培养目标,在广大青年中开展各种有益于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活动,努力为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搭建舞台。

(4)抓好未央校区团的组织建设和对基层团组织日常团日活动的指导和管理,负责团干部和学生骨干的教育、选拔和培养等工作。做好团员证和团员档案管理工作及发展新团员和超龄团员离团工作。

(5)利用“推优”良好的组织形式对优秀团员青年进行思想灌输、党性教育和政治培养,对广大团员青年起到示范效应。

(6)做好团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团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研究制订团委活动经费计划。

(7)树立青年团员学习的榜样,认真落实团员教育评议活动,切实抓好每年的评优表彰工作。对违犯团纪的团员进行教育、处分(或撤销处分)。

(8)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反映、发现和掌握团员青年思想中的倾向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及时向校党总支汇报。

(9)积极开展党总支和上级团组织交办的其它各项工作。

分团委书记工作职责

(1)根据团委工作职责,负责支部全面工作,定期召开支委会和团员大会,传达上级精神,研究制定并落实本支部的工作计划。

(2)了解掌握团员思想、生活情况,主动帮助团员解决困难,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团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

(3)抓好团章学习小组的学习,确定团课学习内容。

(4)加强团委自身建设,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发挥支部委员、团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支部整体素质。

(5)关心团员青年的思想进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6)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入团积极分子工作,协同上级团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积极组织团委的文体活动。

(7)做好工作总结,

(8)带领支部成员完成上级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宣传委员工作职责

(1)根据团委工作职责,负责支部全面工作,定期召开支委会和团员大会,传达上级精神,研究制定并落实本支部的工作计划。

(2)了解掌握团员思想、生活情况,主动帮助团员解决困难,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团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

(3)抓好团章学习小组的学习,确定团课学习内容。

(4)加强团委自身建设,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发挥支部委员、团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支部整体素质。

(5)关心团员青年的思想进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6)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入团积极分子工作,协同上级团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积极组织团委的文体活动。

(7)做好工作总结,

(8)带领支部成员完成上级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组织委员工作职责

(1) 负责本支部的组织建设和日常团务工作。

(2)培养考察入团积极分子,积极慎重发展新团员。

(3)负责收缴团费、团员统计。

(4)主持团员教育评议和团籍注册工作。

(5)组织团课学习,抓好团员青年团的基本知识教育,增强支部成员的团员意识。

(6)建立入团积极分子考核档案,在召开支部大会的基础上,同支部委员确定推优入团对象。

(7)完成上级团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负责团委的组织建设和日常团务工作。

上一篇:推进放管服改革方案下一篇:保密法制宣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