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及政策效应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区位优势和要素成本比较优势,以及高度专业化分工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等手段,我国的产业集群取得了长足发展,并逐步形成了特定的市场竞争优势。纵观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其实质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塑造集群新竞争优势的历程。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在深刻影响产业发展路径和范式的同时,也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这其中既有新挑战,也有新机遇和新动能。面对这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发展环境变化,中国产业集群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正在新的生态体系中逐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获取生态租金,找到新动能。这一现象近年来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在网络环境下,中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通过构筑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生态竞争优势,但当前多数研究对生态竞争优势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获取“生态租金”的概念层面,而对于“生态租金”的具体内涵、形成机理、演化特征及其相应的政策工具选择等内容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阐释。有鉴于此,本文围绕“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以及如何构建”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首先,从分析网络环境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变革性影响出发,在系统阐释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涵、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从生态租金视角,对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本质进行了剖析,对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的构成,以及不同类型生态租金的形成路径进行了逻辑演绎,分析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集群生态租金演化的特征,形成关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是什么以及如果形成”的理论认识;其次,以广州市花都区狮岭皮具产业集群为案例,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检验了生态租金形成与演化机理。最后,考虑到在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中,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政府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干预对市场失灵进行矫正,故本文基于对广州市产业集群政策文本分析以及集群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生态租金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系统阐释了产业集群政策工具对集群生态租金形成与演化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引入政策变量,对规制型、激励型与社会型政策工具在集群生态租金方面的作用效应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分析表明:(1)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产业群落特性的各行为主体与其所处外围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和功能的复杂系统。包含生产群落、创新群落、支持群落等三大基本群落,以及区域外的虚拟客户群落,各大功能群落之间相互连通,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产业集群生态系统。(2)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本质是成员之间在共生、演化过程中可以获取生态租金。从逻辑上看,生态租金是系统性、结构化的经济租金,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所有企业个体所实现的超过市场单个企业创造绩效简单相加所得总和的剩余,即是产业集群中各主体通过跨界融合、全面连接、价值共创等方式获取的超额利润。生态租金是在网络环境中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根本体现。根据生态租金产生的源泉(个体层面、个体之间关系层面和集群整体层面),论文将集群生态租金区分为四类:通过对异质资源的掌握获取李嘉图租金;通过动态创新获取熊彼特租金;通过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共生获取关系租金;通过形成集群品牌效应获取理查德租金。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构建,即生态租金的形成与演化,是一个以异质资源为基础、合作共生为中介、动态创新为工具、品牌生态为导向的价值联动共创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创造了具有结构性和持续性的超额利润,从而构筑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3)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生态租金种类和规模的变化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从初创期到成长期,再到成熟期和转型期(或衰退再造期)的根本动力。李嘉图租金是实现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起点,理查德租金则是实现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顶点。利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皮具产业集群的现实案例,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生态租金变化的理论认识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基本验证了文中对生态租金形成机理以及不同阶段特征的理论认识。(4)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虽是一个市场自发的过程,但适当的政府政策引导对加快集群生态系统形成、增大生态租金规模具有促进作用。如:在成长期,生态租金主要源自于熊彼特租金,政府应加大对产业集群创新的支持力度,激励集群外部优质创新资源在集群中设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与集群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集群动态创新;在成熟期,关系租金和理查德租金是生态租金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应通过激励型政策、引导型政策加强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同时,集群品牌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应投入资源有意识塑造集群品牌,增大理查德租金规模。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生态租金;系统动力学

学科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关键概念的界定

1.2.1 网络环境

1.2.2 产业集群

1.2.3 生态租金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2.1 竞争优势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2.1.1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内涵

2.1.2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

2.1.3 小结

2.2 经济租金相关研究述评

2.2.1 租金理论的回顾

2.2.2 要素租金

2.2.3 组织租金和关系租金

2.2.4 网络租金和系统租金

2.2.5 小结

2.3 社会生态系统相关研究

2.3.1 商业生态系统

2.3.2 创新生态系统

2.3.3 产业生态系统

2.3.4 小结

2.4 产业集群相关研究述评

2.4.1 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2.4.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竞争优势演化

2.4.3 网络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2.4.4 政策在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作用

2.4.5 小结

2.5 相关文献评述小结

第三章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竞争优势

3.1 网络环境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影响与重构

3.1.1 网络环境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影响分析

3.1.2 网络环境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重构:集群生态系统

3.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3.2.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概念

3.2.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

3.2.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功能

3.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演化与时空动力机制

3.4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优势与本质

3.4.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优势

3.4.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本质:生态租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产生机理与演化特征

4.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生态租金构成要素

4.1.1 产业集群生态租金内涵

4.1.2 产业集群生态租金结构

4.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生态租金形成机理与路径

4.2.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李嘉图租金形成路径

4.2.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熊彼特租金形成路径

4.2.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关系租金形成路径

4.2.4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理查德租金形成路径

4.2.5 产业集群生态租金的内在交互及衍化

4.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演化特征

4.3.1 萌芽期的生态租金特征

4.3.2 成长期的生态租金特征

4.3.3 成熟期的生态租金特征

4.3.4 转型期(或衰退再造期)的生态租金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演化系统动力学仿真:以花都为案例的研究

5.1 仿真对比参照案例选择:广州花都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

5.1.1 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概况及主要发展阶段

5.1.2 狮岭皮具皮革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层次划分

5.1.3 狮岭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转变与升级的演化分析

5.2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选择

5.2.1 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方法选择依据

5.2.2 系统动力学仿真二阶模型

5.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设计

5.3.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总体结构

5.3.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主要变量及其性质

5.3.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仿真方程

5.4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与分析

5.4.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直观检验

5.4.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拟合度检验

5.4.3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租金演化中政策工具选择及政策效应

6.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功能

6.1.1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中的市场失灵

6.1.2 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中的政府功能

6.2 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租金形成与演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6.2.1 案例研究:广州市集群政策工具文本分析

6.2.2 集群政策工具对产业集群生态租金形成与演化的作用机理与路径

6.2.3 集群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政策工具选择

6.3 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对集群生态租金影响的仿真分析

6.3.1 激励型政策工具政策效应仿真

6.3.2 社会型政策工具政策效应仿真

6.3.3 不同政策工具仿真模拟结果的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上一篇:国土资源行政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审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