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生命的声音

2022-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聆听生命的声音

聆听花开的声音

自我校系列校本教材第一专题——《课本剧(校本教材)》问世以来,已连续刊印了三册,收录了54个剧目和8篇师生记述《课本剧》实践活动的文章。《课本剧(校本教材)》已成为我校自主研发的重要教育科研成果和丰富的校本教育资源之一,课本剧已成为我校鲜明的特色,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谈到我校的课本剧,就不能不谈到我校的教育教学,不能不谈到我们这所学校——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因为正是实验中学这样一所学校为“课本剧”的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课本剧”的精彩上演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正是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为“课本剧”走进课堂打开一扇美丽的窗,敞开一扇宽敞的门。

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是在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与松原市宁江区人民政府合作兴办的北京师范大学宁江附属中学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于2010年8月剥离出来,独立开展办学活动的一所实验性、示范性初级中学。学校创建只逾十年,独立开展办学活动只有三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学校经历了创建立足、发展壮大后而风生水起:德育独具特色,教学质量上乘,管理优质高效,科研独树一帜,育人成果丰厚,办学效益显著。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的管理机制、优秀的人力资源、独特的发展历程、开放的办学品质、高远的事业追求,引领和保障学校在科学的轨道上快速、健康发展,仅用十年时间,学校就已发展成为宁江区“龙头校”、松原市“窗口校”、吉林省“知名校”。在新十年(2011~2020年)二次创业阶段,学校将不断实践“和谐、超越”的校训精神,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的主题,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竞争、内涵式建设、优质化发展、国际化追求”的办学之路,向着打造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发展目标迈进。

我校的教育教学在改革中推进,在开放中发展,在激扬向上中走向卓越,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回归中探索本真。学生所需(成长发展的需要)所乐(学生感兴趣)就是我们的所思所为,学生的所困所惑就是我们的所探所究。我们坚持把学生利益置于首要,放在高位,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紧紧依靠学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打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我们的教育教学视角紧紧盯住教育改革前沿,吸纳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成功的实践经验,放棄单纯为了“好教”而设计,选择首先为了“好学”而设计。“生本教育”、“快乐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实践教育”……多种教育在我校盛开着鲜艳的花朵,美丽而奇绝,芬芳而灿烂;导学单教学、课本剧教学、情景教学、问题教学……多种教学模式在我校成功嫁接,有效融合,为我所用,异彩纷呈。

谈到我校的教育教学,就必须谈谈我校的课本剧。课本剧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代表和主要成果之一,它经历了“二课活动→课本剧大赛→课本剧教学→课本剧教育”这样四个层次性递升阶段而渐成品牌,形成特色。作为“二课活动”的课本剧,与学校建校(2001年)同时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作为大赛的课本剧,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经六届,评选出20余个优秀演出剧目,大赛提升了课本剧的编演质量和品位,推动了课本剧的繁荣和发展,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课堂教学的课本剧,与课本剧大赛相同步,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定格为语文学科、英语学科、历史学科和地理学科尤其语文学科的常态化教学行为,建构出典型的课本剧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的课本剧,融知识文化教学、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素质培养、行为习惯指导、综合能力训练于一身,转化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熔铸为学校的一种生命状态。

我校课本剧大赛经过全员参与→班级自选→学校初选→精雕排练→举办大赛等过程,在主题确定、篇目选定、内容筛定上更具有广泛性,从义务教育教材到高中、大学教材,从课内篇目到课外篇目,从国内(民族)文本到国外(世界)篇章,从模演传统经典到创作现代剧目,从关注身边琐事到关切重大社会课题,可以说是融古今中外于一台、课内课外于一体的精神大餐;本届课本剧大赛在剧情编排、场景布置、人物刻画(表演)、艺术含量上均有更大突破,有些剧目的演出接近或达到了专业水平。

我们开发课本剧课程教育资源的目的是“学习语言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的乐趣”。我校师生在开发课本剧课程教育资源时,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密切合作。学生们自觉融入其中,乐此不疲,拟写文本、推敲台词、设计动作、勾画场景、搭配服装、设置道具……为一出大戏登台亮相,他们查阅资料,开动脑筋,全班动员,充分合作,“克服挑战,解决问题,尝试冒险,他们会学习大量高难度的乐曲,并为了精彩演出能够而认真练习,他们学会了舞蹈和说故事,他们学会探索故事的主题并应用在自己的人生当中,他们将分析、研究、拆解、建构一出戏剧,而他们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观点,也将自此改变”。老师尤其是课本剧资源开发研究小组的老师们,群策群力,集体攻关,开拓创造,悉心指导,正确定向,严格把关。师生们的辛勤劳动和大胆创造,汇集了四辑共70余个剧目,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劳动果实,是全体师生尤其是课题组成员辛勤付出、集体智慧的结晶。

课本剧是我校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美丽奇葩,它破土而出,经风见雨,沐浴阳光,吸收养分,生长得枝叶繁茂、鲜花盛开,硕果飘香。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博得他人的好评,付出的努力才是真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上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而是为了每一次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对此,我们深感欣慰。更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在我校,一群有爱心的人,深爱着育人工作,打造着这份红红火火的教育事业;一群有个性的人,发挥着聪明才智,开展着这些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一群有激情的人,洋溢着无限情愫,职守着这块人才辈出的教育园圃;一群有梦想的人,绘制着美好蓝图,开创着这份前途远大的教育愿景。

这样一所学校聚集着这样一些人;这样一些人开展着这样一种教育教学活动;这样一些教育教学活动中上演着这样一台台鲜活的“课本剧”。“今天,孩子们在这里上演的是经过排练的舞台戏,我们为孩子们搭建起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其实人生就是一场大戏,人生大戏没有彩排,但愿今天的课本剧能够使孩子们体味人生,练就未来‘登台’演出的本领。”

我们在期待着——就像种花人辛勤劳作后,以全部的身心聆听着花开的声音。

作者:马文华

第2篇:聆听大师的声音

亚当·斯密以来的200余年间,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思想大师不断涌现。这些大师的思想既是对市场经济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概括,又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为了再现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河北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西方经济学大师思想精华丛书”。

本丛书第一辑包括5本:《经济自由之神——亚当·斯密》、《经济学的骑士——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约·梅·凯恩斯》、《卓尔不群的创新者——约·阿·熊彼特》、《自由主义的旗手——弗·冯·哈耶克》。从西方经济思想史来看,这5位思想大师中的每一位都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都对经济思想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亚当·斯密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其地位和影响,无人能与之匹敌;马歇尔是主观经济思想的集大成者;凯恩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三位均是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划时代的人物。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对经济分析技术的系统研究,哈耶克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分析、批判和对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捍卫,使他们无愧于大师的称号。为了向读者介绍这些大师的思想,丛书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通过原著和相关资料对人物进行传、述、评,这正是本丛书的鲜明特色。

一是人物小传。这些思想大师的求学、生活、工作经历、思想发展的历程等,是读者非常关心的话题。作者用不大的篇幅对这些内容作了交待。

二是主要思想介绍。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大师的代表性著作体现出来的,是全书的主体部分。这些著作包括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凯恩斯的《预言与劝说》、《货币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经济分析史》,哈耶克的《通向奴役的道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自由秩序原理》等。透过作品来介绍人物的思想,对于初学者和准备阅读原著的读者来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简要评价。这些大师独创性的思想、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对经济理论发展的作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套书的作者是一批年轻的博士,他们用自己的体会介绍了对大师的认识。

这是一套每册只有二百页左右的小书,相对于这些思想大师的传奇经历和闪光思想来讲,可以称得上是袖珍之作。

“西方经济学大师思想精华丛书”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经济自由之神——亚当·斯密》成新轩,俞会新著定价:10.00元

《经济学的骑士——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汤碧著定价:10.00元

《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约·梅·凯恩斯》帅通著定价:10.00元

《卓尔不群的创新者——约·阿·熊彼特》殷风著定价:10.00元

《自由主义的旗手——弗·冯·哈耶克》靳玉英著定价:10.00元

作者:徐树林

第3篇:践行行知爱的思想 聆听花儿开放声音

陶行知先生倡导并实践“爱的教育”,他热衷于创造真诚、博爱、和谐的教育氛围,体现了最崇高的师德境界。面对纯洁的童心,我们用心去捕捉他们的细微变化,用情去感受他们的内心需要,用爱让他们健康成长。通过爱的教育,在孩子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在这片花园里,可爱富有朝气的花朵,在雨露和爱的滋润下竞相开放。花儿开放的瞬间最美,花儿开放的声音最柔,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花儿开放的声音……

一、创新管理,收获感恩之花

创新是行知教育观的灵魂,他的创新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创新教育实践,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借鉴价值。花儿的开放,需要雨露和阳光,需要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也与园丁的管理方式密不可分。一成不变的管理方式只会让孩子们觉得倦怠,创新的管理方式能激发幼儿对生活和集体的热爱。因此老师要推陈出新,创新班级管理,让花儿开得更美更艳。

(1)生日书屋显真情。孩子们喜欢到园过集体生日,在同伴的祝福声中一起分享蛋糕。但孩子们似乎把重点放在今天能吃到些什么,集体生日变得更物质了。如何过得更有意义呢?我们在班级“筑”起“爱心书屋”,制作了“爱心书屋——启迪智慧的钥匙”板块,板块上绘画了漂亮的奶油蛋糕,将过生日孩子的照片贴上,设有“老师的祝福”“小伙伴的祝福”爱心贺卡专栏,把祝福写在爱心卡片上,在生日的时候读给孩子听。我们建议家长用购买蛋糕的钱帮孩子们购买一些书籍,书籍上写上“XX赠”,这样孩子就能分享到更多书籍。我们还举行“爱心书屋分享会”,即定时让孩子们在集体前面进行图书讲述。这个班级管理新举措深受大家欢迎,孩子们新书源源不断,爱心书屋日趋丰满,生日会实现了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飞跃。孩子们从中懂得了相互关爱,感恩同伴为班级的付出,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更新。很多家长在孩子过生日前会来问:“老师,你们班级最近需要哪些物品?”他们真正把班级当作了自己的家。此刻我聆听了爱心之花开放的声音,体验了真情。

(2)沐浴国学释感恩。感恩是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的特色教育活动,我们从感恩、关爱父母、亲人入手,认真进行弟子规中经典故事感恩教育的课题研究,努力从弟子规中挖掘具有感恩关爱教育价值的经典故事作为教育素材,认真设计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从网上下载生动形象的动画、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讲述给孩子,帮助幼儿理解其深刻含义,借助师生间的问答、互动、理解,帮助幼儿逐步树立感恩意识。从经典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了解到感恩是从身边的小事、点滴做起,一句谢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都是感恩关爱行为。平时进行每日一读,以接龙、找不同、找相同、填字卡等不同的游戏方法,帮助孩子去理解经典中的智慧和道理,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报恩的人。听,感恩之花悄然在孩子们的心中开放了!

二、浇灌雨露,传递关爱之花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 像山泉枯竭一样。”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无私奉献的爱。现在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从小感到“至高无上”“惟我独尊”。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中心位置,这使他们只会索爱,而不懂得“施爱”。我园提出的“关爱、感恩”特色教育,填补了关爱教育的空白,更是给我们教师和孩子的精神大餐。

(1)相约每周关爱日。花儿的开放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我们在花儿成长的土地上辛勤浇灌,传递我们的爱。为了进一步彰显关爱教育特色,帮助幼儿树立关爱情感,我和孩子们约定把每周五的下午定为关爱日,这一天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如教师节、助残日、世界粮食日等,寻找一些图片和孩子们进行谈话,让孩子们在谈话中产生关爱之情,再用画一画的方式记录自己所做的事。也可以一起来劳动,或者讲个感恩的小故事,还可以讲述每月的感恩行动反馈表,说说做了以后家人和自己的心里感觉如何,让孩子们明白关爱别人自己也能得到幸福和满足感。还可以是帮助好朋友做一件事情,说一句话关爱的话,等等。通过关爱日的实施,孩子们的关爱意识进一步得到了萌芽,关爱行为也逐渐显现出来,关爱之花随之绽放。

(2)特殊儿童齐关爱。花园里的花儿千姿百态,犹如我们的每个孩子,来自不同家庭,生活习惯、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班级总有一些特殊的孩子,比如,因为生理原因常大小便失禁的静静,我们总是无声地帮助孩子换上干净的衣裤。涛涛体质差,经常生病缺席,他妈妈从医院配了提高免疫力的抗生素,说每天要吃三次,她担心保健医生中午不来喂,就把药放在教室里,带来毛巾要求每天午睡时候帮助塞背,眼睛喜欢眨要点眼药水,因此,每天中午睡觉的时候帮涛涛塞毛巾、吃药、点眼药水就是必修课,我们一天都没有中断过。不知道是药物的关系还是长大了,涛涛体质果然好了很多,他妈妈对班级活动也比之前配合了。还有睡觉会梦游、奶奶要求特多的媛媛,小时候经常高热惊厥的欣欣,对于这些特殊孩子,我们这些做“家长”的,都该给予他们更多关爱,让孩子们在这个充满关爱的花园里快乐地生活学习。我再次听到了花儿开放的声音,这是世界上最为美妙的声音!

三、家人共筑,竞开互助之花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要躬亲共守。”这段话充分说明了为人师表的重要性。是的,我始终认为,要教育好学生,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素质。在这个花园里,我们组成了这样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让这个家成为我们共同幸福的港湾,成为花儿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

(1)携手盛开姐妹花。教师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模仿又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间接地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老师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往往他们的行为就是我们的翻版。我们要做好孩子的“镜子”,配合默契,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碰到事情一起商量共同解决。工作上更是从来不分你我,从不斤斤计较,形成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带班老师连倒杯水喝都没有空隙,为此,另一位老师总是在给自己倒水的时候先给带班的老师倒上一杯,这个细小的动作虽然不起眼,却带着一份关爱暖人心田……为了孩子,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盛开的姐妹之花如此娇艳夺目……

(2)你评我议互提高。“花园”里的“花儿”各不相同,他们纷纷争着向大家展示着自己最为风采的一面。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同伴是巨大的教育资源。如何发挥同伴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呢?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个性品质都得到展现和发展。我们模仿成人世界的顾客意见本,在游戏活动中推出了“顾客评议表”的新举措。每个游戏区都有一本顾客评议表,当顾客走的时候,请顾客分别用笑脸和哭脸两种形态,评议今天服务员的活动状态。这一举措为游戏增加了新的血液,孩子们玩的时候更加投入更加积极了,他们纷纷想顾客对自己有好的评价。讲评的时候也可以一起看看评议表,请获得笑脸的服务员来说说自己好的一方面,我是怎么做的,并请大家一起学一学,给大家树立学习的榜样,老师也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获得哭脸的服务员,也可以请顾客说说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然后针对这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来讨论。此刻,我聆听了互助之花竞相开放的声音,感受到了花儿盛开的自信和美丽。

徜徉在班级这个苗圃之中,我们激情满怀,相信冬去春来,我们会听到更多花儿开放的声音……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作者:张燕

第4篇:聆听专家的声音

德育观念和方法的再认识

高庄苍龙峡联小

亓文钰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本初教授,一位来自北京的德育专家,在《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会议上,作了题为《德育观念和方法的再认识》的报告。我把报告的内容整理如下,愿与老师们一起探讨分享。

一、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位当年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说:“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8月18日到9月18日,仅仅一个月时间,北京市有1447人被活活整死。受害的人群大多是辛勤的园丁、教授和专家,他们被自己辛勤培育的学生活活打死,或者被迫从一楼爬到六楼,或者关进牛棚,或者被活活烤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理论和实践证明,德育工作应该理直气壮地抓道德,抓做人的教育,突出人格教育。

1.优秀的人格是人的良好品德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人格教育和人性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并非毫无根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早期就能形成,从

六、七岁孩子身上,可以预测出他成年后的一些行为。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和情感没有在童年中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

有一项跟踪调查:

儿童时健谈,中年是爱动脑、高智慧的人; 儿童时不健谈,中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儿童时适应环境强,中年性格态度开朗; 儿童时不适应环境,中年人际关系冷漠; 儿童时易冲动,中年性情广泛; 儿童时不易冲动,中年胆小害怕; 儿童时爱占便宜,中年将是自私的的人。

2.一个品质和性格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

陶西平同志在《在多元中立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一文中强调:“道德比智慧更重要”。爱因斯坦:“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

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最高的学位。只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和激情,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

举例: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努力多年,学有所成,以优异成绩取得博士学位。当他到德国的一家大公司求职时,笔试、面试的表现都不错,从主考官的笑容里,他仿佛看到了成功。不料几天后,他却得知自己被这家公司拒聘了。自恃才高,他又参加了另外几家公司的应聘,结果如出一辙,开始都很顺利,最后都不聘用。在他的再三追问下,一家公司的招聘人员道出了实情:该生在德国留学期间,有三次逃票的记录。据统计,在德国乘坐地铁,一年一万个人中,也就是有三个人不买票,逃票率是万分之三,一张地铁票才3.5马克,合人民币19.33元。如果遇到更大的诱惑,你能经受得住吗?

前微软研究院首任院长李开复给青年写了一封万字信,主张要做“诚实守信”的人。

有一家微软公司要找一位年轻的部门经理,条件是有专业特长,并且要诚实。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前来应聘,他说:“我是某某微软公司的员工,掌握很多公司机密,如果你录用我,我会把我掌握的信息毫不保留的告诉你„„你想,这样的人哪个公司敢收留,说不定哪一天,他会用同样的手段出卖你。这说明:道德比智慧更重要。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善良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快乐的、有所成就的人;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和共同成长的幸福。

要奥数还是要萝卜

日本的幼儿园里,有一门课是专门教小朋友如何种菜,不是在网上种,而是在真正的菜园子里。老师带着一帮小朋友下地,穿统一的胶鞋,女小孩是粉红色的,男小孩是蓝色的。到了收获的季节,电视新闻里就会播出这样的镜头:小朋友们卖力地在菜园子里收菜,一个小姑娘捧着带了泥的萝卜,喘着气、愉快地对着镜头说“我很开心”之类的话。

只能从电视和大街上,窥探异国的稀奇,皮毛过眼后,反倒生出太多疑问,比如,这个紧邻的国家,据说深受中国影响,但他们的小朋友却以我们学奥数的热情,去种萝卜。在这个小朋友种萝卜的社会里,诺贝尔奖获得者有18名,今年就占了2个名额。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啊?

二、只有教育思想不断解放,德育观念才能逐步更新

德育观念的更新首先是教育思想进一步的解放,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哲学知识告诉我们:“形式”与“形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形式是事物的载体,离开了一定的形式,德育工作将无法开展,形式主义是只重形式和现象,不管内容和实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

1.民主、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树立“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和成长”的观念。坚守“儿童是成人之师”的信条。

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认为,当代德育观念的一大谬误是对儿童品德实际发展规律的误读。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品德发展上的“年龄歧视”。这里所谓的年龄歧视主要包括“年岁歧视”和与之相关的“代际歧视”两种。“年岁歧视”是指将儿童的年岁与品德发展程度画等号,认为品德发展既然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一种发展,年岁大的儿童品德水平就一定比低龄儿童要高,成人当然有理由对青少年居高临下地展开道德、政治、思想的说教。但从经验上看并非所有的成人在德行上一定比儿童的水平更高。从分析的角度看,儿童在乐于助人、同情心等方面反而比成人程度高。如果教育工作者无视这一品德发展的维度,将无法实现与青少年真诚的价值对话,也无法真正实现德育上的“因材施教”。

南京师大教授班华仔《班主任》杂志上发表了一片文章“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认为:

“不要以为年长者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年幼者”; “不要以为老师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学生”;

“不要以为学问高者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学问低者”;

“不要以为社会地位高者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社会地位低者”; “不要以为从事道德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非道德教育者”。 要坚持“儿童是承认之师”的信条,要虚心地真诚地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师生应该同心、同行、共同成长。

西伯利亚一位小学美术教师米哈多夫,工作非常敬业,绘画技术很高。课上,他在黑板上画了十几个色彩鲜艳的苹果让学生照着画。这时,在教室后面坐着一个不认识的小男孩,是才转校来的,名叫尤里卡。这个男孩画了一个又长又窄、米黄色的苹果。

米哈多夫问:“这不是一个梨吗?” 尤里卡说:“是梨苹果。”

“什么?梨苹果?”米哈多夫吃惊的问。

“我原来住在西伯利亚森林里,有一年,森林失火,仅剩一半的苹果树和一半的梨树生长在一起,结出了世界上唯一的梨苹果!”

米哈多夫显然不信。他向全体同学问:“你们见过这样的梨苹果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没有!” 米哈多轻声的说:“这棵树死了。”

米哈多被轰出教室,因为老师认为他是在故意捣乱。并且要求他画出“真正”的红苹果。

第二天,米哈多上交了一张老师满意的苹果画,不过,在又大又红的的苹果旁边,留有点点泪滴。自从米哈多被赶出教室后,他是越来越抬不起头来。

这件事情无意中被植物学家米秋林知道了,他说:“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梨苹果,不过,给我三年时间,我让你看到真正的梨苹果。”经过三年的努力,米秋林经过嫁接,得到了黄澄澄的梨苹果。“嫁接”,它的灵感来自于一位老师和一个学生——米哈多夫和尤里卡。从此,美术老师米哈多夫再让同学们画苹果时,总是说“不用和我画的一个样!”

2.热爱、尊重、呵护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坚守“人人都是好学生”的信条。

实践证明:没有不变的学生,你认为所谓的好学生有可能将来变差,甚至变坏,你认为所谓的坏学生、差学生有可能将来变好,变得出类拔萃、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学生。

只要我们坚持这个信条,爱学生爱得真诚,深沉感人,什么学生都可以转变过来,什么事迹都可以创造。

很多犯错误的高官,在中小学都是好学生,从小被家长和老师宠坏了,他们认为:我就得得宠,我就得当官,甚至在法律面前也跃跃欲试„„由此,由一个好孩子变成了社会蛀虫。

有一次春游,老师带着全班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划船,结果自己的孩子不慎掉到了冰冷的水里,有五个孩子奋不顾身地从十几米的水中把孩子救起,这五个孩子中,有三个是倒数,还有一个曾被记过处分。其实,孩子都是好孩子,问题学生总是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引起别人的关注,激起爱的渴求,逃离被遗忘的角落。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每一个学生。

3.德育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树立“让学生在未来一生能够适应社会、能够生存、能够幸福”的观念,坚守“善良加能力,才能永远生存”的信条。

我提出的口号是:让学生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提倡“生命德育”:认识生命的价值——欣赏生命的美丽——尊重生命的需要——珍爱生命的全部——增强生存保护能力。

增强生命保护能力是学校“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孩子们懂得:生命是一种责任;生命是一种宽容;生命是一种善良;生命是一种关爱;生命是一种付出;生命是一种自护自救生存的能力。 4.关照、珍爱、呵护每一位教师,树立“学校的任何成果都是集体劳动的结晶”的观念,坚守“教师队伍中一个也不能少”的信条。

这个理念的出发点是:把学校建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每天都“愿意来,不愿意走”的幸福感。 学校“以学生为本”,首先要做到“以教师为本”。老师感到不幸福,学生也不会得到幸福。

学校领导让“一个教师也不能少”,基于三点认识: (1)教育的任何成果是集体劳动的结晶。

(2)育人工作大量是无形劳动,是默默无闻的付出,是每一位教师师德的感染和熏陶。

(3)教育的“生产”周期相当长,教师的劳动成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我提出五个不能忽略:

不能忽略那些始终未得到过或很少得到过表扬和奖励的人; 不能忽略那些在班级成绩经常处在末尾的老师和班主任; 不能忽略那些在校内各级评选中成绩始终上不来的班主任;

不能忽略那些“主观已尽力,但因能力有限”而成绩始终不突出的老师和班主任;

不能忽略那些家庭中有各种困难情绪比较低落的人。 总之,要关注学校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

三、只有观念更新,方法才能创新

1.积极构建全体教师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比如:①“全员德育导师制”、 ②“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德育共同体”

2.学校文化建设,突出班级文化建设。如①“温馨教室的创建:人际关系的和谐”、 ②“推进五角文化,构建灵动班级”

3.班主任专业化发展。①校内班主任双职称制,②评选首席班主任制③试点班级管理改革,取消单一班主任制

南京市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取消原来的班主任负责制,改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组成教育小组共同管理班级,每个班有3-4名教师,2名学生代表,两名学生家长共同组成,学校出台了新的评价方式和分配方式,将原来注重教师教学考核改成教学和管理考核并重。 4.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庆万盛区南桐镇中心校,提出“月目标教学法”,发动学生制定每个月养成习惯目标,大家制定措施、制定奖惩制度、

5.建立道德教育的激励机制,开展“道德银行”体验活动。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呼唤儿童道德的回归。

6.主题班会要探究新路。如,杭州师大附小——亲密接触式主题班会

第5篇:聆听春雨的声音

电影《春雨沙沙》观后感

桃园镇中心小学 李海燕

很久没有观看这么打动心灵的影片,很久没有被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感染。当我看完影片《春雨沙沙》之后,眼睛湿润了,心被揪着,那样痛,那震撼心灵的感动,涌上心头。

这是一部情深意重的影片,主人公周老师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爱的伟大和魅力。该影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叹为观止,周老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影片主要讲了乡村中学校长周至诚兼任初二的物理老师,他用自己做的教具给学生们上了第一堂物理课,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了班里的学生,也吸引了教室外面放羊的孩子谷雨。周至诚发现了谷雨在物理方面的特长,不但允许他带着羊上学,还帮助他参加了县里和省里的物理竞赛。很多年后,让周老师引以为豪的谷雨在现代化的教室里用老师当年的教具讲了第一堂物理课……

这部电影最令人感动的是讲述了老师对谷雨的那种既是师生又是父子的深厚情谊。周老师知道谷雨吃不饱就给他做红烧肉,煮面条,自己却舍不得吃一点。这是一种什么感情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周老师怕他冻着就把妻子给自己新买的衬衣送给谷雨而自己却穿着补了再补的旧衬衣,宁愿自己挨冻挨饿也不让自己的学生受苦受累,这难道不是父

亲对儿子的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吗?周老师还把大部分工资给学生们买了教辅资料,用所剩无几的一点工资补贴家用,这就是他——一位视生如子全心全意培养人才,用爱心谱写美丽诗篇的伟大的人。

他一生无欲无求,只求自己的学生可以早日步入大学的校门。几年后,谷雨考上了大学当上了研究生,周老师也实现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却没能安享晚年,撒手人寰……当影片播放到此时,我听到了一年级的孩子们呜呜的哭声。我被影片也同时被孩子们的情绪所感染,和他们一起潸潸泪下,我不停地抱怨着老天的不公,为失去这样一位好老师而倍感心痛。

擦干眼泪,面对班上四十多名孩子,我的心头涌起一股责任感和使命感。此时的我百感交集。周老师用他的生命为我们书写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光辉形象。平凡的我,应该沿着他的足迹走下去。尽管我没有遇到谷雨那样的学生,可是,前面的路依然很漫长。我知道会有许多孩子需要我们耐心的教导,细心的呵护,他们需要老师有慈母般的温暖,朋友般的情谊,陪伴他们共同成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春雨的写照,更是我们的教育最真实的需要。你听,教室里那朗朗的读书声,不正如沙沙的春雨在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吗?

第6篇:聆听文明的声音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高一

(七)班 杨净慧

踏着暖风,翩然前行,花瓣纷飞,和谐柔美。方寸之间,轻踏石阶,步履清脆之声,为这美景再添音乐之美。一时间,竟有了“石径踏过千万载,茅舍柴扉依旧在”的诗意感受。

袅袅炊烟拨弄着夕阳温润的面孔,略带顽皮,又透出一种和谐之美。

文明的声音无处不在,却又“处处不在”,它已隐匿于斗转星移、花飞花落之中了。

依稀记得那个清晨,雾的浓遮住了日的明,凉润的空气笼罩了这片土地,置身其中,顿感心旷神怡,仿佛行于深山幽谷中,领略着心中那份固有的清明。

冰凉的雾像极了晚秋的山气,无时无刻不在用它的锐气将“梦境”中的你碰醒。向远处望去,朦胧之中,方寸之间,篱笆上的绿藤也变得勇猛起来,即使另一边是悬崖峭壁,也会通往直前地向前攀爬;即使没有条件,也要自己创造条件,其精神之可贵,又怎么不能与奏出文明之声者媲美呢?

更令人惊叹的是藤上开得镇定自若的小黄花,身处“绝境”也毫无退却之意,与嫩绿的叶相得益彰,显出一丝寒冷而忙碌的秋意。身处“大山”之境,周围“白云”环绕,手捧红宝石般的石榴,衔宝石,品果香,宛若神游仙境,初饮玉液琼浆,殊不知置身于田园之中。几只鸟儿飞落院中,鸟鸣打破了“仙境”之宁静,真有一种“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灵动之美。如此和谐美好的意境,又何尝不是文明之声飘落处的升华呢?

一时间,我竟不忍离开这“仙境”,直到日出雾散,一切尽收眼底,爬满绿藤的篱墙外,是茵茵的草坪,再向外,是小区的长廊,向前看,是林立的楼房。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本身就在城市之中啊!

原来,文明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在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文明的最高境界便是诗意中透出和谐的韵味,而最大的诗意,就是要从普通平凡的事物中发掘它那深藏的美。

“上行,下效,存乎中,行于外。”当一个国家真正能够自上而下发自内心地追求和谐、追求美好、追求文明,那么这个国家文明的声音将更为浑厚而悠远。

第7篇:聆听花开的声音

巴马县第二小 罗谚茗

班主任工作是精心、繁琐而复杂的,转眼又是一年过去,做班主任的酸甜苦辣又涌上心头。我热爱这份职业,所以我始终觉得快乐。哪怕是很多的麻烦和心酸,过后也便是甜蜜的回忆。

今年我担任的是六年级(3)班的班主任。曾带过几届毕业班,对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还算是了解。不过,我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对社会,家庭,环境的了解更深,还有留守儿童很多,这些孩子通常是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的,很多孩子个性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因此,要想当好这个班主任还真是不容易。我努力地接近他们,去聆听每个孩子的心声,把自己融进儿童的天地。于是,我和我的学生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我喜欢这群孩子,他们各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文静,有的活泼,有的见解独到,有的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有的乐于助人,有的心胸宽广,有的调皮捣蛋,有的关心他人……

我们这个班是内宿班,两个周才能回家一次,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也很少有家长来探望,学生的点点滴滴都得你班主任过问。为了当好这个班主任,说确切些,为了能和学生融洽地生活、学习在一起,我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孩子们的角度考虑,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她便是温馨的、温暖的。每当同学们有困难时都愿意和你说说心里话,把你当亲人、朋友看待,毕业时都对你有一种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说真的我觉得好幸福,因为我付出的心血都有了效应,他们也都认可了我。那么,我是如何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的呢?

一. 用“爱”架设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作为一名老师,爱学生是基本要素。这个爱字可不要随口乱说。爱学生,就要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此时,你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从上个学期接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以来,我都在努力这么做。

1.厚爱后进生和“问题”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和“问题”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

1 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就说我们班的黄丽娇同学吧,因为父母离异,无人管教,和后妈冲突很大,性格有点变异,还常和家人撒慌,自从她前个学期转到我们班来,就很少见她笑,但上课很爱讲小话,学习成绩不怎么样,数学测验还常不及格。了解这些情况后,我耐心地开导她,不断地鼓励她,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她母亲般的关爱,让她感到集体的温暖,渐渐地她开始喜欢上我了,把我当成朋友看待,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学习也慢慢跟上,前个学前期末双科都考了90分,我还特意给她发了进步奖。这学期,因为和后妈关系不好,快要升学考的最后一个月里,情绪时好时坏,学习也很不稳定,周末回去还向她后妈撒了一个很大的慌,说学校要收他们每人100元钱的毕业考费,于是向她后妈要100元钱,钱没拿到,就向她爷爷、叔叔告状,说后妈欺负她……闹得家里人的关系很紧张的,害得她后妈跑到学校来问我情况。我说:“你来对了,没这回事,我是交代他们这次回去,回来每人交两张一寸的免冠相片给我,还交每人1.5元的义务教育证费,其它的没有了。”后来通过和她妈妈聊聊,才知道了事情的原由。真是气死我了,但静下心来想想也挺可怜她的。过后我极力做她们母女俩的思想工作,特别是黄丽娇的思想工作,我一点也不敢怠慢,过了两个星期她后妈来看望她时很是感激我,说;“自从上次你教育了黄丽娇后,她回家开始和我讲话了……” 看到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我也有说不出的快乐。这次毕业考黄丽娇以双科总分221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县一中重点班,我们大家都皆大欢喜。还有我们班的陈向贵同学,是全校出了名的“问题”学生,上学期,对他我虽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是有违纪现象,这学期开学初,语文老师都要求他转学了,在他父亲的极力要求下才接收了他。这学期期初,我让我们班同学以投票的方式选举班干部,出乎我的意料,在选纪律委员时,陈向贵的得票数最高,于是我趁火打铁,一不罢二不休,大声在班上对他表示祝贺,并对他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不要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还真管用,依靠大众的监督力量,他这学期再也没违反过纪律,而且还配合老师和其他班干部把班级管理得很好,因此我在班上常表扬他,鼓励他。看着他在进步,我暗地里庆幸:这招真可谓是以毒功毒的了。毕业时他还特意给我送了份礼物,在接过他的礼物时,我的心

2 是甜的……说句心里话,每当看到我的学生进步了,懂事了,我就觉得无比的开心和快乐!爱:能逾越鸿沟,能架起桥梁,能融化冰山……实践证实,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班级工作就如同雨后春笋,春意盎然,到处是一片生机。

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

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二.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偏爱谁多一点,处事哪里不合适,他们心中有数。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其中一点就是要像天平般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例如,班上的黄永和和韦崇山同学,有一天晚饭后,两人在洗漱间洗碗,本来是嬉戏你推我我推你做玩耍的,但地板铺的是瓷砖,很滑,由于不小心黄永和挨跌伤,送去医院检查用去了100元钱。当晚上晚自习课,就为这事,我严肃地批评了他俩。同时也告戒其他同学:“还记得我开学初跟你们说的话吗?凡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系,正因为有你的这样……才有他的那样……象今晚的黄永和和韦崇山同学,正因为有你们的嬉戏,才有摔伤这事,黄永和你也不能怪罪韦崇山,他不是故意的;而韦崇山你虽说不是故意的,但已造成了黄永和受伤,你也负有责任,你也要承担一定的医药费。我平常也给你们举了很多例子,讲了很多道理,许许多多的大事都是小事引起的,希望你们引以为戒。”过后我怕韦崇山不服,又找他谈了一次话,让他知道到对自己的过失也是要负责任的,我还给他举了很多例子,他听后心服口服,意识了“责任”这两个字的分量,第二个周就拿来了50元钱,一起付黄永和的医药费。通过这事的处理,同学们都觉得我很公正,对我很信服。过后一有什么事都愿意跟我说。就这样,和谐的音符在师生间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在班级里的开展就很顺畅了。

3 三.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的。传统型的师生关系在今天已经显得有点过时了。学生也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新一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在接任这个班一段时间后的一节班会课上,我和同学们作了一下交流:我说:“我给你们上了这么久的课 ,你们觉得我怎么样,喜欢我吗?有什么意见或看法要告诉老师的?”“喜欢!”同学们显得很兴奋。“能告诉老师吗?我可是你们的朋友哦!”“你上课时不会板起面孔,说话声音很响亮……”“你上课很风趣、幽默……”“你上课很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强调着重点……”“你上课爱笑 ……”“你不会骂人……”“你字写得漂亮,人也很时尚,我们喜欢听你的课……”教室里气氛很活跃,同学们都争着说。“我有这么好啊,都没缺点?”“没有。”同学们还是很兴奋。“那你们还没把我当朋友看。”班长这回站起来了,同学们觉得很吃惊,所有的眼光都聚焦到班长身上,屏息聆听。“老师,我想向你提个意见,你在上课时,语速能不能慢点。”“看你那傻样,还以为你有什么高见呢?”同学们都冲着他笑“呵呵,我是实话实说嘛……”教室里又恢复了热闹。同学们天真无邪的发言,使我感悟很多:我们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知识的多与少、先知与后知的差别,没有人格上的区别,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课堂上师生关系紧张,“火药味”浓,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关系如猫鼠,教室里学生大气都不敢出,哪还谈得上爱学习?因此,改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氛围,实行民主教学,使教学活动做到:师生之间既有追求知识的同频共振,又有思想交流的情感共鸣;既有教师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信息输出,又有学生对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深刻领悟的信息反馈。教师与学生之间密切交往,关系融洽,教师态度和蔼可亲,对学生充满关爱和信任,学生会具有一种良好的心境而对学习倍感兴趣,从而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师生间能彼此心心相印,水乳交融,这也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最佳境界。

班主任工作是繁琐、复杂的,我用心贴近孩子们的心,倾听孩子的心跳。虽然很累、也很苦,但我时常会感动着、快乐着,幸福着。因为,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看到了花开的绚烂……我无怨无悔,并将会一如既往地热爱着孩子们,热爱着我从事的这份事业。

4

第8篇:聆听花开的声音

张璐

当鲜花在阳光之下娇艳的绽放, 是绿叶最快乐的时刻。

我自豪,我骄傲,因为,我是一名快乐的园丁,我是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陪伴在我身边的,是一群群稚嫩活泼可爱的孩子。

教育事业就是播撒爱心的事业,幼教这块沃土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时刻注意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感情,用爱心引导他们,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幼儿园就是自己的家。某某某小朋友是一个特别内向甚至有些自闭的小男孩,刚刚进园的时候,每次妈妈来送他,他总是用一种怯怯的目光看着周围的一切,他不会大哭大闹,但他显得特别憋屈似的,总是在低声的啜泣。他不喜欢跟其他小朋友玩,谁和他说话他就怯怯的看着谁。大约过了一周都没有太明显的好转。后来,我了解到他平时几乎只跟妈妈和姐姐在一起,于是我就不再让他喊我老师,也不让他喊阿姨,我和他约定,让他喊只喊我姐姐。这一声“姐姐”,竟然产生了神奇的效果。

幼师的事业充满幸福的事业。每天当我迎着晨风、闻着花香,走进教室,听着那一声声醉人的“老师早”的时候;每当孩子们回答出一个个令人吃惊的答案的时候,每当孩子们参加比赛获得好的成绩的时候,我的心里都会涌起一阵阵幸福的感觉。每当我又送走一个毕业班,孩子们同我微笑留影,用那稚嫩的声音唱着“老师老师你真好??等我带上红领巾,再来向你问个好”的时候,心里会如此空落,泪水会模糊双眼,好舍不得他们,孩子们的小眼睛也告诉我,他们不愿离去。

喜悦,园丁培植花朵是为了扮靓世界,而我们幼儿教师播种的心血和汗水,则是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的起点!

在工作中,我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孩子们的行为也在激励着我不断的成长。 以前,每一次准备离园的时候,我都会找出孩子们的衣服,一一帮他们穿戴整齐,看到他们整整齐齐的离开,我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愉悦,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直到有一次,我要给轶超穿外套的时候,他一把拽过自己的衣服,一边穿一边说对我:“老师,你看!我自己能穿得上!”突然间。

幼师的爱其实并不仅仅体现在孩子身上,爱还在于是我们对家长的一次倾听、一份谅解、一次沟通。有时候方式不当也会引起家长的误会。就在前两天,在和一位孩子的家长交流的时候,我只是想让她能更全面、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孩子,给自己的孩子多一点肯定,多一些时间和空间。

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就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蕊,等待着我们用爱心浇灌;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就像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等待着我们用爱心雕琢。

第9篇:聆听四季的声音

春,像个快乐的小公主乘着东风姗姗而来。一挥袖,便给大地换上一身五彩纱衣。瞧!远远的山绿起来了。山下,一条清澈的小河唱着“流水谣”欢快地向东流去。山坡上,田野里,园子里,沉默了一个冬天的小草在春风的召唤下,欣欣然睁开了眼,挺直了腰身,换上了一身嫩绿的新衣。花朵们等不及了,也都争先恐后的开放,颜色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红似火,白似雪,粉如霞„„沁人的馨香招来成群的蜂蝶在百花从中忙碌着。‘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早早地下地干活,学校里也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咿呀学于的孩子也闲不住了。在草地上打滚,在花丛里嬉戏,在树林间倾听,在春风吹拂下轻轻荡着秋千。在春天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

“轰隆隆——”随着一声闷雷炸响,夏天来了。和春天相比,夏天的一切都是那么粗犷,热烈。不想连绵的春雨以下就是三两天,夏天的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豆大的雨点不带一点儿温柔。“啪啪嗒嗒”地打在窗户上,像是大自然在演奏一首摇滚乐曲。没有春天那种新生的嫩绿,小草,树木都换上一件成熟的深绿色衣裳,像个铁汉子似的站在那。感受不到那温和柔顺的春风取而代之的是时有时无,时大时小的夏日“无常风”。田野里,稻子结满了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压弯了稻干的腰。一眼望去,呵!好壮观的一片“金海”,金色的稻浪翻滚着,起伏着。农民挥着镰刀,弯着腰,流着汗。再累心里也是喜悦的。割完了稻子,又要赶紧播下一季的稻苗。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他们似乎有干不完的事,流不完的汗。

像那片翩翩起舞的蝴蝶是的落叶一般,秋天悄悄的降临到人间。天上的云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偶尔有,也只是几篇薄纱是的云朵在慢慢飘动着。秋天的阳光温馨恬静,夏天的太阳那般灼人,照在大地上,暖暖的,柔柔的。南迁的大雁这时候排着人字形的队伍向南飞去,是不是回头看看,大概是留恋这儿迷人的秋色吧!一座座山都披上了金装,山上的每一个角落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金毯,这些都是秋的杰作。一阵秋风吹过,又是片片落叶悠悠荡荡地飘落。它在用它生命的最后一点力气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稀稀零零的花朵散在枯黄的草丛中,你大概觉得惋惜吧?不!明年,它们便会换上一身绿衣裳,重绽活力。田野里,水稻有成熟了,各种各样的瓜秧也结出那肥硕的瓜果。果园里,柿子涨红了脸,金灿灿的橘子压弯了枝头,到处都是一片收获之景,农民们乐呵呵地收割采摘这些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秋天的美景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含蓄。

不知道什么时候,窗户上出现一层层厚厚的冰珠,晶莹剔透。用手一摸,冰冰凉凉的感觉,顷刻间明白——下霜了。打开窗户,“呼——”直吹的北风直窜进屋里,似乎连它自己也想暖暖身子。噢!冬天到了。走在公路上,见周围的人个个都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可不是,冬天的风像刀子似的,吹到脸上生疼生疼的。山上,路边,果园里树木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花儿谢了,小动物们也都睡了。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候,松柏依旧笔直地挺立在那儿,依旧是那么绿,不觉让人眼前一亮。窗口的水仙,虽然没有月季的婀娜多姿,没有玫瑰的火红妖艳,没有牡丹的高贵典雅,但它那碧绿的叶儿,洁白的花朵却也让

你觉得它胜过玫瑰牡丹。冬天虽然寒冷,但是它是纯美的,因为它,人的心灵在净化而变得纯洁。

走过四季。从春到夏再到秋最后到冬,这都是永恒不变的。我们人不也是一样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让生命变得有意义,有色彩。朋友,不要再犹豫了,抓紧时间努力奋斗吧!让你的生命,变得如四季一般充满色彩!

四季——大家都知道,它分别是春夏秋冬。

春季生长的季节,大地充满着生机,万物从此苏醒,从黑暗的泥土向太阳生长,获得重生。万物穿着绿衣衫,在暖洋洋的春风中,炫耀着自己生命的璀璨。田野里一片绿,森林里一片绿,它装扮着我们的地球,使我们生活得更愉快,更健康。

夏季茂盛的季节,大地由新绿换成了深绿,草木比春季更加郁郁葱葱。一切都显得是那样成熟,花儿也是特别得艳丽。

秋季成熟的季节,原野被染熟了。坦荡如低的稻田,一层层的金色浪绿色圃头涌向无边无际的天边:果园被染透了,黄澄澄的柿子,红彤彤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金灿灿的鸭梨,芬芳在透明的阳光中荡漾。天空高远了。朝霞不再是鲜红的,它的光线是耀眼的金色。万物大概都不再遵循本身吸收或反射色彩的规律,无一例外地映出金黄的色彩。秋夜,黑天鹅似的夜幕上,十五的月亮有如一只盛满黄金的玉盘。用发光的小星星,大概是从那圆盘中撒落的点点碎金。

冬季沉睡的季节,大自然都在这个时候为来年做好一切的准备。四季就是这样各赋神韵。

广元市南河坝利州中学初二:王琳资

上一篇:银行新员工心得体会下一篇:走进微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