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自己的声音

2022-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聆听自己的声音

聆听花开的声音

自我校系列校本教材第一专题——《课本剧(校本教材)》问世以来,已连续刊印了三册,收录了54个剧目和8篇师生记述《课本剧》实践活动的文章。《课本剧(校本教材)》已成为我校自主研发的重要教育科研成果和丰富的校本教育资源之一,课本剧已成为我校鲜明的特色,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谈到我校的课本剧,就不能不谈到我校的教育教学,不能不谈到我们这所学校——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因为正是实验中学这样一所学校为“课本剧”的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课本剧”的精彩上演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正是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为“课本剧”走进课堂打开一扇美丽的窗,敞开一扇宽敞的门。

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是在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与松原市宁江区人民政府合作兴办的北京师范大学宁江附属中学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于2010年8月剥离出来,独立开展办学活动的一所实验性、示范性初级中学。学校创建只逾十年,独立开展办学活动只有三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学校经历了创建立足、发展壮大后而风生水起:德育独具特色,教学质量上乘,管理优质高效,科研独树一帜,育人成果丰厚,办学效益显著。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的管理机制、优秀的人力资源、独特的发展历程、开放的办学品质、高远的事业追求,引领和保障学校在科学的轨道上快速、健康发展,仅用十年时间,学校就已发展成为宁江区“龙头校”、松原市“窗口校”、吉林省“知名校”。在新十年(2011~2020年)二次创业阶段,学校将不断实践“和谐、超越”的校训精神,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的主题,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竞争、内涵式建设、优质化发展、国际化追求”的办学之路,向着打造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发展目标迈进。

我校的教育教学在改革中推进,在开放中发展,在激扬向上中走向卓越,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回归中探索本真。学生所需(成长发展的需要)所乐(学生感兴趣)就是我们的所思所为,学生的所困所惑就是我们的所探所究。我们坚持把学生利益置于首要,放在高位,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紧紧依靠学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打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我们的教育教学视角紧紧盯住教育改革前沿,吸纳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成功的实践经验,放棄单纯为了“好教”而设计,选择首先为了“好学”而设计。“生本教育”、“快乐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实践教育”……多种教育在我校盛开着鲜艳的花朵,美丽而奇绝,芬芳而灿烂;导学单教学、课本剧教学、情景教学、问题教学……多种教学模式在我校成功嫁接,有效融合,为我所用,异彩纷呈。

谈到我校的教育教学,就必须谈谈我校的课本剧。课本剧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代表和主要成果之一,它经历了“二课活动→课本剧大赛→课本剧教学→课本剧教育”这样四个层次性递升阶段而渐成品牌,形成特色。作为“二课活动”的课本剧,与学校建校(2001年)同时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作为大赛的课本剧,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经六届,评选出20余个优秀演出剧目,大赛提升了课本剧的编演质量和品位,推动了课本剧的繁荣和发展,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课堂教学的课本剧,与课本剧大赛相同步,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定格为语文学科、英语学科、历史学科和地理学科尤其语文学科的常态化教学行为,建构出典型的课本剧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的课本剧,融知识文化教学、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素质培养、行为习惯指导、综合能力训练于一身,转化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熔铸为学校的一种生命状态。

我校课本剧大赛经过全员参与→班级自选→学校初选→精雕排练→举办大赛等过程,在主题确定、篇目选定、内容筛定上更具有广泛性,从义务教育教材到高中、大学教材,从课内篇目到课外篇目,从国内(民族)文本到国外(世界)篇章,从模演传统经典到创作现代剧目,从关注身边琐事到关切重大社会课题,可以说是融古今中外于一台、课内课外于一体的精神大餐;本届课本剧大赛在剧情编排、场景布置、人物刻画(表演)、艺术含量上均有更大突破,有些剧目的演出接近或达到了专业水平。

我们开发课本剧课程教育资源的目的是“学习语言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的乐趣”。我校师生在开发课本剧课程教育资源时,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密切合作。学生们自觉融入其中,乐此不疲,拟写文本、推敲台词、设计动作、勾画场景、搭配服装、设置道具……为一出大戏登台亮相,他们查阅资料,开动脑筋,全班动员,充分合作,“克服挑战,解决问题,尝试冒险,他们会学习大量高难度的乐曲,并为了精彩演出能够而认真练习,他们学会了舞蹈和说故事,他们学会探索故事的主题并应用在自己的人生当中,他们将分析、研究、拆解、建构一出戏剧,而他们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观点,也将自此改变”。老师尤其是课本剧资源开发研究小组的老师们,群策群力,集体攻关,开拓创造,悉心指导,正确定向,严格把关。师生们的辛勤劳动和大胆创造,汇集了四辑共70余个剧目,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劳动果实,是全体师生尤其是课题组成员辛勤付出、集体智慧的结晶。

课本剧是我校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美丽奇葩,它破土而出,经风见雨,沐浴阳光,吸收养分,生长得枝叶繁茂、鲜花盛开,硕果飘香。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博得他人的好评,付出的努力才是真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上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而是为了每一次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对此,我们深感欣慰。更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在我校,一群有爱心的人,深爱着育人工作,打造着这份红红火火的教育事业;一群有个性的人,发挥着聪明才智,开展着这些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一群有激情的人,洋溢着无限情愫,职守着这块人才辈出的教育园圃;一群有梦想的人,绘制着美好蓝图,开创着这份前途远大的教育愿景。

这样一所学校聚集着这样一些人;这样一些人开展着这样一种教育教学活动;这样一些教育教学活动中上演着这样一台台鲜活的“课本剧”。“今天,孩子们在这里上演的是经过排练的舞台戏,我们为孩子们搭建起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其实人生就是一场大戏,人生大戏没有彩排,但愿今天的课本剧能够使孩子们体味人生,练就未来‘登台’演出的本领。”

我们在期待着——就像种花人辛勤劳作后,以全部的身心聆听着花开的声音。

作者:马文华

第2篇:聆听大师的声音

亚当·斯密以来的200余年间,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思想大师不断涌现。这些大师的思想既是对市场经济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概括,又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为了再现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河北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西方经济学大师思想精华丛书”。

本丛书第一辑包括5本:《经济自由之神——亚当·斯密》、《经济学的骑士——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约·梅·凯恩斯》、《卓尔不群的创新者——约·阿·熊彼特》、《自由主义的旗手——弗·冯·哈耶克》。从西方经济思想史来看,这5位思想大师中的每一位都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都对经济思想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亚当·斯密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其地位和影响,无人能与之匹敌;马歇尔是主观经济思想的集大成者;凯恩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三位均是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划时代的人物。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对经济分析技术的系统研究,哈耶克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分析、批判和对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捍卫,使他们无愧于大师的称号。为了向读者介绍这些大师的思想,丛书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通过原著和相关资料对人物进行传、述、评,这正是本丛书的鲜明特色。

一是人物小传。这些思想大师的求学、生活、工作经历、思想发展的历程等,是读者非常关心的话题。作者用不大的篇幅对这些内容作了交待。

二是主要思想介绍。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大师的代表性著作体现出来的,是全书的主体部分。这些著作包括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凯恩斯的《预言与劝说》、《货币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经济分析史》,哈耶克的《通向奴役的道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自由秩序原理》等。透过作品来介绍人物的思想,对于初学者和准备阅读原著的读者来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简要评价。这些大师独创性的思想、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对经济理论发展的作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套书的作者是一批年轻的博士,他们用自己的体会介绍了对大师的认识。

这是一套每册只有二百页左右的小书,相对于这些思想大师的传奇经历和闪光思想来讲,可以称得上是袖珍之作。

“西方经济学大师思想精华丛书”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经济自由之神——亚当·斯密》成新轩,俞会新著定价:10.00元

《经济学的骑士——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汤碧著定价:10.00元

《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约·梅·凯恩斯》帅通著定价:10.00元

《卓尔不群的创新者——约·阿·熊彼特》殷风著定价:10.00元

《自由主义的旗手——弗·冯·哈耶克》靳玉英著定价:10.00元

作者:徐树林

第3篇:聆听呼吸打造属于自己的“气候圈”

于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和室内热环境的更高要求,由智能一体、辐射末端、湿度处理、新风净化等模块组成的b!Klimax室内气候系统孕育而生!

不断发展,优于空调的室内气候系统

近年来,舒适设备走进平常百姓家。说起制冷制暖,不免联想到家用空调的演变史:五十年前,家用空调普遍存在室内温差较大、不舒适、不美观、噪音高、占用面积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后来,随着中央空调风管机的普及,内外机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升了送风质量。

但在另一方面,中央空调风管机依然存在着诸多弊病:对流送风温差大,滤网不方便清洗、无法控制湿度、夏季容易造成病菌等。可以说,受限于空调本身的结构原因,使得舒适设备无法获得更大的进步空间。恒温、恒湿、恒氧这样关键因素上,现有设备或多或少存在无法克服的难题。

意大利顶级舒适系统品牌RDZ的b!Klimax室内气候系统,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解决室内气候问题,通过大面积辐射来实现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从而达到理想的舒适状态,如果说B!klimax功能目的与传统空调一致的话,在媒介上又类似地暖,却拥有更多的拓展性和智能化水准。为使室内空间更整洁美观,系统甚至能完全隐藏于墙壁和吊顶内。

私人定制,全方位满足舒适需求

b!Klimax室内气候系统的辐射板模块由轻巧保温模块组成,安装便捷,确保留有最大覆盖面积,在没有供热管道的情况下保持高性能。辐射板内置很长的PB管,改变供水流量和温度,就改变了辐射板表面温度,其辐射冷热量也相应改变,达到可自由调节各房间的温度。因此,b!Klimax能够像皮肤一样均衡调温,换而言之,它同时具备了空调与地暖的优势。

如上述所说,由于b!Klimax运用热辐射形式进行传播, 温度分布均匀、 无噪音、也就摒弃了传统空调强对流带来的不适感。我们知道,无风技术是目前空调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相对而言,B!klimax系统的运行成本更低,与普通空气调节系统相比,可节能35%~55%以上,同时还能保持高度的舒适性。

b!Klimax室内气候系统由辐射板模块、新风除湿模块、水力分布模块以及智能一体控制模块组成。其中智能一体控制模块,确保各模块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操作系统界面非常简单,可通过IPAD、手机、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如此一来,就算你不在家中,也能提前预设温度,并随时掌控家中气候状况。在全方位满足舒适需求的同时,模块化的组装也能满足高端私人定制的要求。

顶级品牌,造就行业领先地位

1978年,RDZ在意大利成立,经过不懈的努力。RDZ确定和巩固了其在整个意大利辐射供冷暖系统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并逐渐成为整个暖通行业的标杆企业。1997年, RDZ成为辐射供冷暖行业中第一个通过ISO 9001认证的企业,在新材料、新结束应用、推广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2001年,RDZ确立了其在欧洲辐射供冷暖企业中的领导地位。

三十多年来,b!Klimax室内气候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公共建筑,由于系统安装不会影响原有建筑结构,欧洲许多名胜古迹都采用b!Klimax系统来进行修缮。而在民用住宅领域,辐射冷暖模块是许多业主的理想选择:安静、健康、自然及均匀的舒适条件特别适合小孩和老年人群。不会再出现空调的吹风声,创造一个宁静温馨的气候圈,轻松进入休息状态。所谓“功在怡然,道无止境”,RDZ服务商不断勇于创新、追求品质的精神,值得推崇。

[ 编辑留言 ]

科技总是在不断进步的,舒适设备也开始脱离传统的“笨重”形象,意大利RDZ的b!Klimax系统无疑是其中的亮点。当然,B!Klimax能否真的做到完全替代空调,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无论如何,新兴事物标志着时代的发展,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不会过时。如果你对这方面还有疑问和看法,可以前往上海功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市杨浦区大学路312号701室也可致电4008582918电话咨询或登录www.shgongdao.com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作者:王子斐

第4篇:聆听自己的声音

1.我们为什么会焦虑。

之前我在《你唯一能把握的是变成最好的自己》里说:“我们会觉得焦虑,无非是因为现在的我们,跟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别人”。社交网络是让人无比焦虑的原因之一,因为大部分人都会把精挑细选的照片放在网上,人们也只会把到处旅行各种美景的照片放在网上,所以总有人比你工作好,比你漂亮,比你丰富多彩。总会有一种错觉让你觉得好像别人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过得很好,而你自己怎么做也做不好,于是你开始着急,开始焦虑。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每个人都不是你看的那个样子,实际上,那些你看起来觉得毫不费劲的人,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你被他们的光芒所吸引的时候,你没能看到他们付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代价。即使是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如同神祇一样的牛人,也会有看书看不进去写论文写到要抓狂的时候,只是他们都不会表现出来,也不会抱怨。那些闪闪发光的牛人跟你的不同其实只是,他们已经学会了不去抱怨,把用来抱怨的时间做该做的事。

而你因为怕来不及,你开始拼命地买书,买单词书,有人说考研有前途,你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考研;过了几天你看到别人上传的旅行照片,你又开始幻想去旅行。

只是一本书买了不看也不过是印着字的纸而已,单词书买了不背充其量就是26个字母的排列组合,下载的演讲公开课不去听也只是一堆无用的影像,可能你只是随手下载了,就再也没有去看过。于是有一天你发现,堆积的东西已经看不完了

你看着一个个公开课,你看着一本本单词书,无从下手从而越发的焦虑。拖延和等待,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压垮一个人斗志的东西。

你想要一个人去旅行,却又想要跟朋友好好聚聚;你想要考研,却又想先工作几年;你想要好好背上几天单词,却又想要去参加社团活动。有时候,你会不会问自己,你想要的是不是太多了?你的生活是不是太忙碌了?你是不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想要让自己忙碌起来,好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好让自己看起来不被别人落后太多?

多少人过着这样看似忙碌,实则焦虑的人生?

2. 旅行能解决所有问题?

前两天有人给我邮件说,旅行了一圈回来发现自己还是很焦虑,好像旅行没有那么大的作用。

的确,旅行无法为你要面对的现实带来多大改变,你要做的论题还是那么多,你的上司还是哪一个。如果你没能清楚地认识到到最后你都是要回来的,那么旅行对于你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功效。去旅行就能一定能够发现自己?别信这句话。如果你只去最热门的景点,只看最美丽的景色,同时又在不停地上网,那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没能有所成长。

什么叫在旅行中有所成长?我认为,旅行最重要的是学会独处,旅行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够让你找到自己内心的节奏,但这前提是你要意识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你身处喧嚣中太久了,你才会想要去别的地方,然而如果你在旅行的同时又在不停地害怕孤单害怕寂寞,那这样的旅行不过只是从一个你呆腻的地方去一个别人呆腻的地方而已。你终究是要回来的,你回来之后要面对因为旅行而落下的工作,你迟早要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如果你没能培养出一个平和的心境,那么回来之后你只会觉得生活更加的不如意。

苦逼了就想去旅行?难过了就想要离开?那你只会觉得越来越糟。旅行不是你逃离的借口,它应该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所以我希望所有旅行的人,都能够来一场自己一个人的旅行,学会怎么面对孤单,怎么面对寂寞,以及怎么面对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妨就带着几本书,几首歌上路吧,去一个你不熟悉的地方,不要去追逐那些景点,我想你一定会更有收获的。

3. 你不是一个人在苦逼。

我知道你会说自己过得不如意,但是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你过得并没有那么的不如意,或者可以说,其实大家都一样。

你觉得自己爱错了人,可是谁没爱错过几个人渣呢;你说自己做的事情总有人不喜欢,可是又有谁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呢。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一步登天一蹴而就,哪怕是那些你无比羡慕的人,他们背后也付出了百般的努力。请不要太在意了生活里的那些苦逼,牛逼跟苦逼其实只是一墙之隔。

其实在你羡慕着别人的同时,不妨看看你自己。是不是也会有人说别人总说你的生活真好啊,看你的照片过的很滋润。然而没有人知道你忙到半夜三点才睡觉,第二天一早又得爬起来。有人看到你满是浮肿的眼睛问你怎么了,你以为找到了救星想要好好倾诉一番,可几句话之后就又变得无话可说。

不管昨夜你是多么的泣不成声,早晨醒来城市依旧车水马龙。

你我都一样,别抱怨,也别难过,在这个世界上能有那么几个人懂你,就是无比幸运的事情了,而那个跟你无比契合的人,别着急,还在未来等着你呢。不要因为今天的一点点不顺心,就随便把今天输掉。

你跟别人的差距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大,每个人都会焦虑,每个人都会不如意,你不是一个人在苦逼。

4. 世界太吵,听听自己。

不要总想着和别人比较,想着要过的比他好,你的生活只有你自己明白,个中滋味也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未来是你自己的,又不是他们的,何必为了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牵到那个女生的手,但是你付出了就不会有遗憾;也许最后你也只是默默无闻,但你曾经为了将来努力奋斗了一把;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环游世界,可是你却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找到了自己。那是能够为了一个目标默默努力的自己,不去抱怨,不浮躁,不害怕孤单,能很好的处理寂寞,沉默却又努力的你自己。说不定你想要苦苦追寻的梦想,已经握在你手中了。

所以别人眼里的成功是什么样子,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打败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书堆了很多不知道看哪本?就安静下来挑一本静下心来看;公开课太多不知道从而开始?那么就进行分类,筛选,行动起来;单词老是背不完?那么你只有静下心来背,不停地背,不要想着去旅行,不要玩手机。

不要问,不要等,不要犹豫,不要回头,既然你认准了这条路,就不要去打听要走多久。

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就静下心来,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吧。我希望你能经受住所有的物是人非,然后依旧故我,从而找到那些真正珍贵的东西。那些东西,是需要你用心去看用心去寻找的。我也希望你能经受住所有的不顺心不如意,不再觉得苦逼是那么难熬的事情,从而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意义。如果让我说这样的一种意义是什么,我会说是一种自由和平和。

这样的一种自由和平和,是一种安全感,是你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无需害怕它的流失,也无需害怕世界的改变。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有内在的丰富,和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一路奋战的原因,我们一路奋战,为的不是变成别人,为的不是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不让这个世界改变,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平稳地站在大地上,并且尽可能地保护身边的人。

要记得,所有的牛逼后面都是一道道苦逼的高墙,所有的苦逼背后都是一次次别人看不见的坚持。再强大的焦虑,也会败在行动力和坚持面前的。如果你问我时光和努力到底有什么意义,那么变成更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便是时光和努力的全部意义。

就像我常说的:“孤独无助的时候,永远不要逃避,也不要立马找别人倾诉。最好的办法是静下来,对着镜子问问自己想要什么,你一定能找回你自己。”

世界太吵,听听自己。

人长大的标志就是试着去听从内心的声音,而不去在乎外面的掌声,所以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初衷。电影明星约翰·巴里莫尔说过:“人不会老去,直到,悔恨取代了梦想。”以此共勉。因为梦想是一条单行道,在这条路上走着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头。所以,世界太吵,听听自己吧。

第5篇:聆听自己的声音

一段过往,已无法触及,但它已经成为生命的年轮,深深的印刻在我青春的岁月里。记录生活,让感动永久的驻留在内心最宁静温暖的港湾。

――写在前面.

在电脑前听着歌,翻开往昔泛黄的照片,恍若一台时光机记录着往昔的点滴。灰暗的宿舍和着泛白的墙,弥漫着潮湿忧郁的味道,虽然感觉显得不那么协调。但足以形成一幅简单、质朴的大学生活画卷。十月的海口在阴雨的侵蚀下显得有点微凉。窗外断断续续的人打着各色的雨伞匆忙的奔波在寂寥的校园。食堂旁边的那棵椰树在雨水连续的洗涤下变的更加翠绿坚挺。

宿舍很安静,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字,虽然有点硬涩有点平淡,但印刻着我的成长,静下来,聆听着时光如流沙般在指尖滑落的声音,我不禁感慨生命的短促,时光的弥足珍贵。有时候,人只有当颠沛流离之后才能深刻的触摸到岁月流淌过的痕迹 。时光是水,记忆是水中的容颜,流淌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滋润、洗涤着内心那些干涸的感动和浮华的尘埃。

这段时光,我总在彷徨中前进,平淡无奇,索然五味。犹如独行在沙漠中一个疲倦的侠客,寻找着传说中的那一湾绿洲。我憧憬未来,或许当下的存在状态对未来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可有时候竟然在时光的考验中慢慢被消耗、被搁浅、甚至被遗忘……

天涯路上也许没有终点,出发了,不问终点在哪里?只顾风雨兼程,在我驻足远航的路上,给自己一个温馨温暖的祝福,给自己一个甜美灿烂的微笑,用文字记录我的心情,用笔尖勾画我的人生,用记忆将那些美好感动的时光收藏,飘零的路上,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用坚实的脚步去舞出属于自己厚重的人生,不求绚烂,但求真实、甜蜜……

仰头喝下最后一口茶水,淡淡的苦涩与清爽留于齿间。敲击键盘的声音和耳旁的音乐融合在一起,构成一支柔美的旋律。

窗外,雨依然……

我心,已释然……

2011/10/7

(农历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一)

第6篇:聆听专家的声音

德育观念和方法的再认识

高庄苍龙峡联小

亓文钰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本初教授,一位来自北京的德育专家,在《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会议上,作了题为《德育观念和方法的再认识》的报告。我把报告的内容整理如下,愿与老师们一起探讨分享。

一、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位当年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说:“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8月18日到9月18日,仅仅一个月时间,北京市有1447人被活活整死。受害的人群大多是辛勤的园丁、教授和专家,他们被自己辛勤培育的学生活活打死,或者被迫从一楼爬到六楼,或者关进牛棚,或者被活活烤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理论和实践证明,德育工作应该理直气壮地抓道德,抓做人的教育,突出人格教育。

1.优秀的人格是人的良好品德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人格教育和人性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并非毫无根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早期就能形成,从

六、七岁孩子身上,可以预测出他成年后的一些行为。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和情感没有在童年中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

有一项跟踪调查:

儿童时健谈,中年是爱动脑、高智慧的人; 儿童时不健谈,中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儿童时适应环境强,中年性格态度开朗; 儿童时不适应环境,中年人际关系冷漠; 儿童时易冲动,中年性情广泛; 儿童时不易冲动,中年胆小害怕; 儿童时爱占便宜,中年将是自私的的人。

2.一个品质和性格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

陶西平同志在《在多元中立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一文中强调:“道德比智慧更重要”。爱因斯坦:“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

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最高的学位。只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和激情,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

举例: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努力多年,学有所成,以优异成绩取得博士学位。当他到德国的一家大公司求职时,笔试、面试的表现都不错,从主考官的笑容里,他仿佛看到了成功。不料几天后,他却得知自己被这家公司拒聘了。自恃才高,他又参加了另外几家公司的应聘,结果如出一辙,开始都很顺利,最后都不聘用。在他的再三追问下,一家公司的招聘人员道出了实情:该生在德国留学期间,有三次逃票的记录。据统计,在德国乘坐地铁,一年一万个人中,也就是有三个人不买票,逃票率是万分之三,一张地铁票才3.5马克,合人民币19.33元。如果遇到更大的诱惑,你能经受得住吗?

前微软研究院首任院长李开复给青年写了一封万字信,主张要做“诚实守信”的人。

有一家微软公司要找一位年轻的部门经理,条件是有专业特长,并且要诚实。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前来应聘,他说:“我是某某微软公司的员工,掌握很多公司机密,如果你录用我,我会把我掌握的信息毫不保留的告诉你„„你想,这样的人哪个公司敢收留,说不定哪一天,他会用同样的手段出卖你。这说明:道德比智慧更重要。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善良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快乐的、有所成就的人;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和共同成长的幸福。

要奥数还是要萝卜

日本的幼儿园里,有一门课是专门教小朋友如何种菜,不是在网上种,而是在真正的菜园子里。老师带着一帮小朋友下地,穿统一的胶鞋,女小孩是粉红色的,男小孩是蓝色的。到了收获的季节,电视新闻里就会播出这样的镜头:小朋友们卖力地在菜园子里收菜,一个小姑娘捧着带了泥的萝卜,喘着气、愉快地对着镜头说“我很开心”之类的话。

只能从电视和大街上,窥探异国的稀奇,皮毛过眼后,反倒生出太多疑问,比如,这个紧邻的国家,据说深受中国影响,但他们的小朋友却以我们学奥数的热情,去种萝卜。在这个小朋友种萝卜的社会里,诺贝尔奖获得者有18名,今年就占了2个名额。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啊?

二、只有教育思想不断解放,德育观念才能逐步更新

德育观念的更新首先是教育思想进一步的解放,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

哲学知识告诉我们:“形式”与“形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形式是事物的载体,离开了一定的形式,德育工作将无法开展,形式主义是只重形式和现象,不管内容和实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

1.民主、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树立“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和成长”的观念。坚守“儿童是成人之师”的信条。

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认为,当代德育观念的一大谬误是对儿童品德实际发展规律的误读。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品德发展上的“年龄歧视”。这里所谓的年龄歧视主要包括“年岁歧视”和与之相关的“代际歧视”两种。“年岁歧视”是指将儿童的年岁与品德发展程度画等号,认为品德发展既然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一种发展,年岁大的儿童品德水平就一定比低龄儿童要高,成人当然有理由对青少年居高临下地展开道德、政治、思想的说教。但从经验上看并非所有的成人在德行上一定比儿童的水平更高。从分析的角度看,儿童在乐于助人、同情心等方面反而比成人程度高。如果教育工作者无视这一品德发展的维度,将无法实现与青少年真诚的价值对话,也无法真正实现德育上的“因材施教”。

南京师大教授班华仔《班主任》杂志上发表了一片文章“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认为:

“不要以为年长者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年幼者”; “不要以为老师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学生”;

“不要以为学问高者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学问低者”;

“不要以为社会地位高者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社会地位低者”; “不要以为从事道德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一定高于非道德教育者”。 要坚持“儿童是承认之师”的信条,要虚心地真诚地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师生应该同心、同行、共同成长。

西伯利亚一位小学美术教师米哈多夫,工作非常敬业,绘画技术很高。课上,他在黑板上画了十几个色彩鲜艳的苹果让学生照着画。这时,在教室后面坐着一个不认识的小男孩,是才转校来的,名叫尤里卡。这个男孩画了一个又长又窄、米黄色的苹果。

米哈多夫问:“这不是一个梨吗?” 尤里卡说:“是梨苹果。”

“什么?梨苹果?”米哈多夫吃惊的问。

“我原来住在西伯利亚森林里,有一年,森林失火,仅剩一半的苹果树和一半的梨树生长在一起,结出了世界上唯一的梨苹果!”

米哈多夫显然不信。他向全体同学问:“你们见过这样的梨苹果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没有!” 米哈多轻声的说:“这棵树死了。”

米哈多被轰出教室,因为老师认为他是在故意捣乱。并且要求他画出“真正”的红苹果。

第二天,米哈多上交了一张老师满意的苹果画,不过,在又大又红的的苹果旁边,留有点点泪滴。自从米哈多被赶出教室后,他是越来越抬不起头来。

这件事情无意中被植物学家米秋林知道了,他说:“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梨苹果,不过,给我三年时间,我让你看到真正的梨苹果。”经过三年的努力,米秋林经过嫁接,得到了黄澄澄的梨苹果。“嫁接”,它的灵感来自于一位老师和一个学生——米哈多夫和尤里卡。从此,美术老师米哈多夫再让同学们画苹果时,总是说“不用和我画的一个样!”

2.热爱、尊重、呵护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坚守“人人都是好学生”的信条。

实践证明:没有不变的学生,你认为所谓的好学生有可能将来变差,甚至变坏,你认为所谓的坏学生、差学生有可能将来变好,变得出类拔萃、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学生。

只要我们坚持这个信条,爱学生爱得真诚,深沉感人,什么学生都可以转变过来,什么事迹都可以创造。

很多犯错误的高官,在中小学都是好学生,从小被家长和老师宠坏了,他们认为:我就得得宠,我就得当官,甚至在法律面前也跃跃欲试„„由此,由一个好孩子变成了社会蛀虫。

有一次春游,老师带着全班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划船,结果自己的孩子不慎掉到了冰冷的水里,有五个孩子奋不顾身地从十几米的水中把孩子救起,这五个孩子中,有三个是倒数,还有一个曾被记过处分。其实,孩子都是好孩子,问题学生总是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引起别人的关注,激起爱的渴求,逃离被遗忘的角落。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每一个学生。

3.德育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树立“让学生在未来一生能够适应社会、能够生存、能够幸福”的观念,坚守“善良加能力,才能永远生存”的信条。

我提出的口号是:让学生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提倡“生命德育”:认识生命的价值——欣赏生命的美丽——尊重生命的需要——珍爱生命的全部——增强生存保护能力。

增强生命保护能力是学校“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孩子们懂得:生命是一种责任;生命是一种宽容;生命是一种善良;生命是一种关爱;生命是一种付出;生命是一种自护自救生存的能力。 4.关照、珍爱、呵护每一位教师,树立“学校的任何成果都是集体劳动的结晶”的观念,坚守“教师队伍中一个也不能少”的信条。

这个理念的出发点是:把学校建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每天都“愿意来,不愿意走”的幸福感。 学校“以学生为本”,首先要做到“以教师为本”。老师感到不幸福,学生也不会得到幸福。

学校领导让“一个教师也不能少”,基于三点认识: (1)教育的任何成果是集体劳动的结晶。

(2)育人工作大量是无形劳动,是默默无闻的付出,是每一位教师师德的感染和熏陶。

(3)教育的“生产”周期相当长,教师的劳动成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我提出五个不能忽略:

不能忽略那些始终未得到过或很少得到过表扬和奖励的人; 不能忽略那些在班级成绩经常处在末尾的老师和班主任; 不能忽略那些在校内各级评选中成绩始终上不来的班主任;

不能忽略那些“主观已尽力,但因能力有限”而成绩始终不突出的老师和班主任;

不能忽略那些家庭中有各种困难情绪比较低落的人。 总之,要关注学校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

三、只有观念更新,方法才能创新

1.积极构建全体教师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比如:①“全员德育导师制”、 ②“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德育共同体”

2.学校文化建设,突出班级文化建设。如①“温馨教室的创建:人际关系的和谐”、 ②“推进五角文化,构建灵动班级”

3.班主任专业化发展。①校内班主任双职称制,②评选首席班主任制③试点班级管理改革,取消单一班主任制

南京市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取消原来的班主任负责制,改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组成教育小组共同管理班级,每个班有3-4名教师,2名学生代表,两名学生家长共同组成,学校出台了新的评价方式和分配方式,将原来注重教师教学考核改成教学和管理考核并重。 4.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庆万盛区南桐镇中心校,提出“月目标教学法”,发动学生制定每个月养成习惯目标,大家制定措施、制定奖惩制度、

5.建立道德教育的激励机制,开展“道德银行”体验活动。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呼唤儿童道德的回归。

6.主题班会要探究新路。如,杭州师大附小——亲密接触式主题班会

第7篇:聆听历史的声音

----崂山八中青年教师比赛课听课感受

历史组 解丽丽

本学期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比赛课活动,为我们历史组提供了自我展示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历史组参赛的有赵锟和孙涛两位老师,听了他们执教的《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同课异构课,我充分感受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合作、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一、两位老师都采用板块式教学,主题突出,观点鲜明。 孙涛老师是调整了教学内容,改变了课文原来的设计,设计了三个重点探究:

(一)探究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色,

(二)了解顾恺之及其作品,

(三)探究辉煌的石窟艺术。这样设计师教学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赵锟老师则是对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艺术再加工,创设了新的情境,将这堂艺术欣赏课设计成一个“鉴宝”栏目,穿插历史史实和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作品。

二、课堂导入新颖,符合课题,注重启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来调动学生,激发兴趣。 孙涛老师导入时,展示了学生的习字作品并简单评价,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问,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赵锟老师则开门见山直接角色转换充当了《鉴宝》栏目的主持人,并出示“马”字的各种字体,让学生角色也转换成大众评审团,对作品进行鉴赏评价。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给学生提供了展现个人风采的机会。

三、教材处理得当,挖掘到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有条理、有层次、有深度。

孙涛老师根据新课标精神,积极的开发和利用了新课程资源,把本节课的重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顾恺之的绘画艺术和云冈龙门的石窟艺术,处理的精当、鲜活、生动、深刻,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也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艺术的创造者。

赵锟老师则通过让学生出示宝物,其他同学根据书本知识进行鉴别,既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设计了几个探究题,如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学习书法吗?为什么?又如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是北魏统治者为加强统治而修造的,那么这些石窟的存在有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们应该怎么评价这种带宗教色彩的石窟呢?对教材进行了深度挖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参与面广。教师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接受,能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自愿的积极参与。 以课本为载体,以课堂为平台,师生交流融洽,情感渗透充分,注重学生感悟能力,引入主题愉快轻松,在内容呈现上更是凸显了教师的深厚内功。 孙涛老师,设计了角色表演《书成换白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了解了王羲之的思想,体现了主动学习和合作精神。还让学生动手临摹《兰亭序》中的几个典型字,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王羲之的书法特色。还引导学生讲故事,如《洛神赋》、《女史箴》等。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如何看待石窟艺术?”,引导学生辩证学习历史。

赵锟老师则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即兴表演、视频、音乐等方式,更多的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展现个人的风采。

五、充分体现了历史知识的内外迁移。

孙涛老师主要体现了知识的内迁移,如出示龙门石窟中的北魏《帝后礼佛图》问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什么问题?由石窟艺术联系到上节课的北魏孝文帝改革。

赵锟老师出了内迁移外,更多体现了知识的外迁移,如联系语文中的古诗《江南春》,讨论石窟的现实意义等。

六、非常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两位老师都注重对学生进行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还有引导学生学习艺术家的可贵品质,如王羲之身上有哪些治学品质?顾恺之有哪些人生智慧?等。

即使美玉也有暇,针对两节课,我觉得各有一点点小瑕疵: 孙涛老师,给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少,想通过生生互动来解决“王羲之的艺术特色”和“石窟艺术的内涵”,但把的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和创新的空间,学生灵活处理知识和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赵锟老师的课立意新颖,但细节上略显粗糙,在框架结构、师生对话和材料的选用上可再详细研磨一下。另外因电脑故障,老师略显凌乱,影响了课堂节奏。

另外,两位老师的课可更多的加入一点美术课的东西,使文化内涵更丰富一些。

在听课之后我也有几点感悟:

一、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好朋友。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学贯中西,博采古今,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才能让学生信服,自己满意!

二、多动脑、多思考。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思考,需要动脑,充分考虑我的课该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三、多交流、多合作、多反思。我们要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好好研讨我们的课堂教学。自己要静下心来做学问,多反思,才能有所提升,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鲁迅说过:“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要说,一千个教师,就会有一千种教学风格,每一种教学风格,都有着它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闪光的一面,而我,愿自己是只辛勤的蜜蜂,采得百花后,最终酿成蜜! 通过听课总结出以后讲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所学知识信息,并重视信息的交流,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亲身体验比学生被动的学要记忆深刻。

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历史情景模拟是很好的随时都简便可行的途径

学法研究得重视

要想讲好课,心态最重要!心态决定行动

总之,我在听课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加强业务学习和进修,多与同事切磋教研,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更希望学校多提供给教师这样学习的机会,因为,人人都需要学习,需要历练,否则大家都会落伍的。

1、反思:

1、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和教学素质两者显得更为重要。要求教师在史实的占有量、历史观点的明确方面、对学情的把握和分析方面,应有扎实的功底。另外,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也要有较强的思维素质。这就需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和导学案。

2、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或者知识水平,我想这点是最难把握的,却也是最最重要的。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3、 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4、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注意整体设计的逻辑性。加强活动中的设计链接,上一个活动要为下一个活动做好铺垫,为学生搭好台阶,让学生能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和提高,学生也能更容易地学会和掌握。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及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候,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得专注,也学得开心。

经过一节课的教学,还是感觉自己这两节课教得不是很成功,甚至有失败的成分:三大块的内容都涉及,但重

点还是不够瞧突出;在能力培养方面做得不够,特别是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情感教育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

传统,学生方面还是有比较深的感受,但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上还没有具体的表现出来,或者说应该通过一种

特别的渠道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种精神才是重要的;难点还是没有分解。这些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通史得到克 服,将这一课教得更好。

第8篇:聆听历史的声音

——渤海中学历史听课有感

安仁镇中学 2014 年10月

王超

聆听历史的声音

——渤海中学历史听课有感

2014年9月29日,我参加了德州市历史教研室组织的教学研讨会。期间共学习了两位老师的课,一堂是庆云县渤海中学贾荣艳老师的新授课《洋务运动》,另一堂是高保新老师的《工业革命》。两堂课听下来,很受启发,感触颇深。

贾老师这节课我也刚刚讲到,认识更加深刻。这节课设计新颖,,用为弱国把脉的形式,用诊病因、开药方、看疗效、作结论等形式,充分展示本课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利用小组教学让学生对整节课内容全面认知,通过讨论透析整节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前后桌组成小组,水平不尽相同的同学,在沟通中深入认知知识点。利用学案导学,实现讲练结合,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传授方法,在讲授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全面解读知识点。总体看,本节课注重整体,提倡高效,全面剖析,用快节奏认知本课内容。

高老师这节课,主要特点是容量大知识面广条理性强。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注意知识串联,实现了知识的统筹兼顾。讲练记有效结合,全面认知当堂问题。重视关键词的提示,帮助学生认清易错点和易混点,对要点重点点拨,实现知识的升华。通过中外历史联系对比,复习知识并深入联想记忆。在讲授中不忘回归课本,总结本节内容,并努力实现知识的认知与掌握。作为初三课程,问题与知识充分结合,并联系中考,实现了内容升华。

通过听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两位老师授课过程中,都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视频,录音,图片,历史故事来丰富课堂内容,同时又紧扣教材重难点。课件内容丰富,用心用力,充分挖掘了有用的材料进行了精心的组织。

二是组织好课堂语言非常关键。两位授课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多媒体的展示,将学生带入了历史中,课堂语言极富感染力、衔接过渡自然。

三是课堂活动要形式多样。讲课教学,不单单拘泥于教师讲、学生听,可以打破这一定式,通过小组合作等新颖实行,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是授课过程要重点突出。要牢牢把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做到课堂结构紧凑,重点突出,知识点清晰明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两节课学习,我收获很大,两位老师在授课中,立足课本知识,配合生动形象的讲解、详实丰富的图片,为学生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洋务运动和工业革命这两段中西发展史上的重要历程。讲课过程抓住课标要求,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取他人之长,丰富完善自我教学,努力提升自身水平,促使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9篇:聆听花开的声音

——“走向父母,学会感恩”亲子活动感悟

昌邑市围子街道刘家巷村家长

姜少燕

星期日,我带女儿一起参加了昌邑市“走向父母,学会感恩”家校共育亲子活动。这次活动旨在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我有幸参加这次活动,感谢主办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来和孩子进行面对面的语言沟通,心灵沟通,拉近了彼此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并让我们这些家长有幸看到了孩子那最真实的一面,流露了最真挚的感情。我愿主办方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感恩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学会感恩。我非常愿意把我的一些感悟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我想,作为家长,我们有着共同的天性,就是爱我们的孩子,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愉快健康地成长!

当活动进行到亲子游戏《心有灵犀》时,主持老师让大家给自己的孩子带上眼罩,让他们去寻找自己的家长的手。那一刻,我心里害怕女儿找不到自己。我焦急地看着她向我一步一步摸索着走来,终于握到我的手了,我和女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一刻,我俩同时留下了激动的泪水,那就像失散多年的宝贝终于回归怀抱的感觉,失而复得。主持人老师让孩子们说一说摸着父母的手的感觉是什么?心里有什么想法要说给父母听?当孩子泣不成声的说出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并说出长大要报答自己的父母时,在座的所有的家长都热泪盈眶。看到孩子脸上流下的那一串串泪水,那是最纯洁的泪水,最真挚的泪水。

孩子们,我想告诉你们,其实在父母心里,为了儿女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我们只希望你们能健康地成长,长大去实现心中的梦想,快快乐乐地生活工作。只要你们幸福快乐了,那就是父母最大的欣慰,最大的满足。

孩子,也许有时你们并不理解自己的父母。当你们犯错误时,父母一时冲动打了你们,你可知道,打在你的身上,却疼在了我们的心里,我们的心在滴血呀!我们多希望那巴掌不是落在你的身上,而是落在自己的身上呀!

孩子,我知道自己总喜欢以你不理解的方式苦口婆心地劝导你,而你也总是很不耐烦,一脸嫌弃的样子,嫌弃父母的唠叨。孩子,你可知道父母是过来人,是经验的积累沉淀,是对你的谆谆教导啊!平时,当你有不懂的功课问我时,我害怕讲解不出来,害怕辅导不了你,只能私下里偷偷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因为我希望一起陪伴着你进步、成长!孩子,看着你每天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我们

知道你长大了,我们为拥有你而自豪、骄傲。你永远是父母心里那个最珍贵的宝贝。

不常有的闲暇时,静静地回想我们的孩子,我感到伴着孩子成长,一同经历,一起进步,无论是眼泪还是欢笑都是无比的幸福。

想起冰心老人曾说过的一段话:“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孩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不管是什么样的种子,只要我们播撒到泥土中,给它养分,它都会成为一朵鲜花!让我们聆听那花开的声音。

为人父母无怨无悔!

上一篇:论儒家思想下一篇:中英文双语字幕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