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方法探索

2022-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汽车工业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在2009年, 中国汽车销量突破1360万辆, 占据世界榜首, 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就业形势最好的汽车大国。汽车工业已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 并处于工业产业链条的顶端。但是由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 技术水平不高的特点, 综合比较而言我国仍然处于全球汽车工业水平的低端, 距离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大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保持我国汽车工业今后的持续快速发展, 确保我国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转变, 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都十分关注的大问题[1]。

这些年, 随着家用轿车的大力普及, 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 各大汽车生产厂家也在扩大生产能力, 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 商用车的生产销售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这就造成了社会对于车辆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缺口不断扩大。以笔者所在的单位为例,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连续3年就业率达到95%以上。良好的就业环境给专业的建设带来了机遇, 但同时整个汽车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培养高质量、合要求、能力强的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也成了高校教育当中的一个新课题。

1 实验教学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至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至2020年) 》, 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计划指出, 通过高校的教育培养, 学生毕业后要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好的设想和概念转化为现实的能力。而从目前的高校培养结果来看, 学生走出校门后不能很好的达到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 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重新进行培训, 造成高校与企业之间教育环节的过多重复。针对这一现象, 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 高校需要从自身的教育环节出发, 分析学生综合能力薄弱的主要矛盾, 针对存在的问题, 制定对策, 并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形成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高校教育资源中,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毕业时综合能力水平的主要平台, 具有一定的知识综合性、思维创造性、企业对接性等特点。实验教学以理论基础为先行, 巩固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 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以综合应用为主导, 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串联“结网”, 并锻炼学生亲自动手能力;以实践创新为提高, 提供学生创新平台,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自主创新。根据各校各专业的实际情况, 摸索探求适合的方法和措施, 将专业实验教学的功效充分发挥, 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是保障新时代大环境下人才培养的有力措施。

2 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2.1 学生对实验内容目的理解不够深入

实验教学需要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性进行学习, 这样可以保证实验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能够清晰展现, 重点能够突出。然而存在相当数量的学生, 由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不够扎实, 走进实验室不知要做什么、怎么做, 课后实验报告抄袭严重, 造成了“混学分”现象大量存在。在笔者对本校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时发现, 实验目的不清楚、没有兴趣的学生比例, 达到62.1%。

2.2 教学时间较少、方式单一

近年来, 实验课普遍存在教学课时压缩、数量偏少的情况, 使得部分实验内容被删减或取消, 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有一定的连贯性和交叉性, 中间环节的缺失将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体系构建上, 存在更大的困难。同时, 依照原有的教学经验, 在黑板上板书实验原理和内容, 演示操作后由学生自己动手这种单一的实验教学方式, 已经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据笔者对本校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问卷调查得知, 有86.7%的学生对现行的实验教学模式表示不满。

2.3 实验内容枯燥, 缺乏新意

车辆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 多为通过老教师“传、帮、带”方式顺承过来的传统内容, 与老教材结合紧密。而这些内容在现如今是有一定枯燥性的, 这对新环境下的实验教学造成了负面影响。目前专业学生基本都是所谓的“90后”,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兴趣的依赖度极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近95%的学生只喜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内容。如何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纽带, 与实验教学相对接, 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保障高校教育新时代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 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兴趣培养的方法

3.1 工程实践内容进课堂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 高等教育要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 加强校企合作。实验教学环节应建立起与企业生产之间的纽带, 聘请汽车厂家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以及汽车技术研究所的相关人员, 走入实验室参与教学工作, 有计划的开展一些汽车科技知识讲座、汽车产品生产实践报告。将汽车厂家实际生产当中的场景和过程, 通过展板、多媒体等方式带到实验课堂中来, 帮助学生建立课堂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所需之间的联系, 确立学有所用的概念, 从而提高对课堂教育的重视, 激发学习兴趣。

3.2 提高实验室的服务意识

建设服务型车辆工程实验室, 创造优良的实验环境。改变现有的单一固定时间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多时段的开放, 鼓励学生走入实验室学习巩固现有知识, 并为学生在汽车应用方面的新思维、新理念的验证工作, 提供方便条件。通过提高学生与实验室接触的便利性, 才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室、实验课的熟悉, 为学生兴趣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3.3 依托车辆学科竞赛创新实验内容

近年来, 大学生竞赛蓬勃发展, 与车辆相关的赛事不断丰富。例如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本田节能竞技大赛等赛事, 凭借其知名公司的背景平台、汽车行业先进技术的应用、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 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关注。实验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赛事内容, 充分利用实验室所具有的实验仪器, 创新实验课教学, 既到达了以学生兴趣促教学, 又能做到以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能力的锻炼, 实现良好的正向循环。

3.4 发挥辅导员 (班主任) 平台作用

随着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壮大, 高校学生工作平台不断完善, 有些学校还以班为单位, 配备班主任。通过笔者观察并走访学生发现, 大学生在校生活期间, 与辅导员 (班主任) 有较多的接触时间, 实验教师可以与辅导员 (班主任) 建立长效良好的联系机制, 通过这一有效平台, 及时了解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实验教学感想等反馈信息, 根据实际情况, 调整、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便于引导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4 结语

通过提高学生兴趣, 开启学生心智, 使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对提高车辆工程教学效果, 培养新时代国家及汽车行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摘要:随着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 社会对车辆工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为了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车辆工程人才, 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 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通过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 以实验教学创新为手段,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 程峰, 梁晓娟, 李强.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0, 22 (5) :418~422.

[2] 孟祥贵, 张泽锋, 向桢.建好演示实验室激励学生实验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8 (1) :138~140.

[3] 钱小明, 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11) :144~146.

[4] 张清祥, 探索实验教学载体,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 (2) :130~133.

[5]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17) :30~32.

[6] 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8) :4~5.

上一篇:浅谈中文分词技术下一篇:构建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