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繁殖技术

2022-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畜禽繁殖技术

蔷薇夏季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蔷薇夏季扦插繁殖技术。[方法]以邯郸当地的蔷薇枝条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种类激素和稀释倍数对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用400 mg/L的特效生根粉(ABT )溶液浸蘸插条1 min,扦插成活率可达到85%,效果最佳;吲哚丁酸(IBA )处理的插穗成活率低于ABT,达68%,但高于对照(CK)的46%。[结论]该研究为蔷薇苗繁殖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蔷薇;扦插;生根率

Research on Propagation of Rose Summer Cuttings

YIN Guo, LU Zheng-ying*, LI Jun-ling et al

(Hand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dan, Heibei 056001)

Key words Rose; Cutting; Rooting rate

基金项目 邯郸市科技局项目(1422101027-8)。

作者简介 尹国(1983-),男,河北邯郸人,硕士,从事花卉栽培与管理研究。*通讯作者,硕士,从事花卉栽培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14-12-02

2012年至今,河北省开展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基层活动年)”活动,旨在提升农村面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主要涉及的内容有15项,包括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和村民文化中心建设等。其中,村庄绿化是重中之重的工作。经过研究和考察发现,蔷薇是一种非常适合农村环境美化和绿化的植物。邯郸当地的蔷薇多为攀援灌木,多数被有皮刺、针刺或刺毛,栽种在墙外具有一定的防盗功能。蔷薇开粉色或红色的花,且1年可多次开花。蔷薇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无特殊要求。蔷薇多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一般在10月下旬开展,来年春季可以移栽。若开展秋季造林绿化则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开展夏季蔷薇扦插技术研究十分必要。为了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笔者所在工作组开展了夏季蔷薇扦插繁殖技术研究,为大规模向村民提供免费的蔷薇苗繁殖提供技术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6月中旬雨季来临前进行。试验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院内,地力肥沃,环境开阔,光照充足。插床东西走向,共分为4个畦,每个畦规格为2 m×1 m,底部铺约15 cm厚细沙基质,并用500 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多年生的蔷薇枝条,选用当年生未完全木质化的枝条,这种枝条分化能力强,利于生根,将其剪成15~18 cm长的插穗,上端距芽1~2 cm 处剪成平口,下端剪成45°的斜切口,去除多余的叶片,每根插穗留4~5个芽[1-5]。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表1),设计不同激素不同浓度水平处理,每个处理30株,3次重复。

表1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mg/L

1.3.2 扦插方法。

扦插前用自来水将插床浇透,以不出现积水为宜。用比插穗稍粗的木棍按4 cm×10 cm的株行距打孔,深度为插穗的1/2。将插穗下端浸泡在配制好的激素溶液中1 min,捞出后插入前期打好的孔中,用小铲子轻轻将基质和插穗之间的空隙压实。扦插完毕后,用细竹竿搭建拱棚,拱棚上蒙塑料膜以利于保湿,在塑料膜和地面接触部每隔60 cm用砖支起一个空隙便于空气流通,最后在塑料膜上搭建遮阳网,防止膜下温度过高影响生根。

1.4 后期管理

1.4.1 浇水。

扦插工作完成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虽然拱棚上的塑料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蒸发,但水分的损耗依然很大,且细沙本身涵水能力较差,若不及时补充水分,极易造成沙床温度过高,影响生根,因此应根据插床基质含水量不定期喷洒清水。由于地面接触部每隔60 cm用砖支起一个空隙,这样既可以保持空气流通,又可以保持插床湿润。

1.4.2 除草。

扦插10 d左右,插穗芽基开始生长嫩芽,原来留下的嫩叶正常生长。部分耐高温的杂草开始在插床上生长,为避免杂草对插穗的影响,应及时拔除杂草。拔草前,应对插床喷洒清水,防止触碰插穗造成根部松动,影响根系生长。

1.4.3 揭开拱棚和拔除死穗。

插穗生长30 d左右后,绝大多数的插穗已正常生长,未成活的插穗从基部开始发黑、霉变,直至整个插穗发黑,这时应当及时清除死穗,防止影响正常插穗的生长,并做好记录用于后期统计分析。在阴雨天或者晴天的傍晚揭开拱棚,提高插穗的抗性和适应性。

1.4.4 病虫害防治。

生长期未发现明显病虫害,偶然可见新叶背面有白飞虱类害虫,用300倍液的吡虫啉溶液和500倍液的50%多菌灵粉剂配制成混合液,每隔5~7 d用小喷壶均匀喷洒叶片正反面,以叶片似滴非滴为宜,防止病虫害蔓延。

1.4.5 调查分析。

扦插80 d后调查插穗的生根率。用小铲子在插穗的一侧轻轻将沙子挖开,观察每一个插穗的根是否正常,只有根部侧根发育正常且上部叶片和枝条发育也正常的插穗才能被认为是正常插穗;若根部侧根发育过短或数量过少,则按死穗处理。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图1可知,不同浓度的ABT和IBA处理的插穗,400 mg/L生根率>800 mg/L生根率>200 mg/L生根率,可见采用400 mg/L的激素处理插穗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根。利用ABT处理插穗的生根率明显高于对照(CK),利用IBA处理

图1 不同激素和浓度处理对蔷薇扦插生根的影响

插穗的生根率也高于对照,但低于ABT。

从表2可知,采用ABT和IBA 400 mg/L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均高于对照(CK)。经过ABT 400 mg/L处理插穗的生根率最高,达到85%;IBA处理的插穗最高生根率为68%;ABT 400 mg/L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比200 mg/L和800 mg/L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分别高出13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因此,扦插蔷薇插穗时,宜采用400 mg/L的ABT进行处理。

表2 不同激素处理的插穗生根率

3 小结

夏季利用蔷薇枝条进行扦插生根时,400 mg/L的特效生根粉(ABT)处理可显著提高枝条生根率,最高可达85%。扦插期间要及时观察记录,适时喷洒清水,保持插床基质湿润。后期要注意拔除杂草和死穗,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调查完毕后进行炼苗,首先撤去塑料膜,炼苗10~15 d后再撤去遮阳网,幼苗经充分炼苗后可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

参考文献

[1] 赵丽,郑芳,王鑫.月季栽培技术及园林应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4):20-21.

[2] 赵茵.菊花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12-14.

[3] 唐子君,许松,乔楚,等.八仙花秋季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4-5,9.

[4] 练发良,雷珍,徐必.赤楠扦插繁殖试验[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0):25-26.

[5] 李阳,严芳,何卫中,等.不同生根剂对惠明白茶苗扦插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2,24(6):988-991.

作者:尹国 路正营 李俊玲 孟雪晨 王磊 宋加杰

第2篇:切花红掌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摘要 [目的]建立切花红掌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方法]选用切花红掌品种“佛莱”为试材,研究不同外植体、激素对其组织培养诱导、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适宜红掌“佛莱”建立无菌系的外植体为4月10日的顶芽组织;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 +NAA 0.3 mg/L;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8 mg/L+NAA 0.3 mg/L,增殖系数达19.4倍;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5 mg/L,生根率100%。[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红掌“佛莱”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可为切花红掌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红掌;组织培养;外植体;顶芽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1.03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Anthurium andraeanum ‘Floris’

SHU Xiao-chun1, ZHANG Bin2, LU Bo3 et al

(1. Institute of Botany, Jiangsu P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210014; 2. Patent Exa mination Collaboration (Beijing) Center of the Patent Office, CNIPA, Beijing 100160; 3.NAN JING LI DAO Modern Agriculture Co., Ltd., Nanjing, Jiangsu 210043)

Key words Anthurium andraeanum;Tissue culture;Explant;Terminal bud

紅掌(Anthurium andraeanum),又名花烛、安祖花、火鹤花等,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喜温暖湿润气候,因花型独特,佛焰苞鲜艳亮丽,色彩丰富,花期长,叶形别致,观叶观花俱佳,已成为仅次于热带兰的热带花卉种类,在我国也比较流行[1-2]。近几年,荷兰AVO公司推出的切花红掌系列新品种因其花大色艳,尤其受到欢迎,市场供不应求,成为华北、华东地区重要的设施栽培切花花卉。该类品种多为国外引进,种苗数量有限,大面积推广应用受到限制。红掌不易结实,一般采用分株繁殖[3],但其肉质根系生长缓慢、分蘖较少,繁殖率极低,用分株繁殖难以扩大生产,故常规繁殖法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培养被认为是园艺商品生产中快速繁殖的理想途径。因此,市场推广应用亟需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目前,有关于红掌种苗繁殖已有不少报道,其中亦有组培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4-7],然而,肖三元等[8-9]研究发现,由于植物不同品种间不同外植体的脱分化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以往的研究方法不适用于“佛莱”(Floris)等新品种的繁殖。笔者在前人研究[10]的基础上,采用愈伤途径建立红掌“佛莱”再生体系方法,对切花红掌新品种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配方进行了摸索,以期为切花红掌新品种的规模化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红掌品种“佛莱”开花期植株,种植于南京郦岛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温室内,塑料盆栽培,基质为进口泥炭,参照文献[11]的技术标准进行栽培管理。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的筛选。分别在4月10日、5月10日、6月10日和7月10日4个时间点,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红掌“佛莱”植株,采集新生叶片(未完全展叶)、叶柄和新芽,进行消毒处理和初代诱导。

消毒方法:采集外植体,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洗涤剂漂洗1次,摇床上振荡15~20 min。流水冲洗20~30 min后,于无菌操作台上用75%乙醇消毒10~20 s,立即倒入0.1%HgCl2消毒12 min,最后用无菌水洗涤4次,每次振荡3~5 min。

初代诱导条件:将消毒处理的外植体材料切除两端或周围受伤部分,接种于MS+6-BA 1.0 mg/L+NAA 0.3 mg/L培养基上进行初代诱导。光照条件3 000 lx,培养基添加蔗糖30 g/L、琼脂7.5 g/L。

每处理接种外植体50段/块,重复3次。接种35 d内每天统计外植体的污染数、愈伤发生率,观察外植体状态;接种60 d后,统计愈伤分化情况。

1.2.2 初代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顶芽为外植体,添加9种不同组合的外源激素(表1),接种后观察外源激素对初代诱导的影响,包括愈伤组织形成及状态、分化情况。于30 d后统计诱导率,60 d后统计分化率。每处理接种50个外植体,3次重复。

1.2.3 继代培养基的筛选。

以初代诱导培养基为对照(CK),调整6-BA浓度,比较继代增殖过程中丛生芽状态和增殖倍数。6-BA分别选择0.8、0.6和0.4 mg/L 3个水平,分别为B1、B2、B3 3个处理,NAA浓度保持不变,均为0.3 mg/L。

1.2.4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比较MS+IBA 1.0 mg/L、MS+IBA 0.5 mg/L、1/2MS+IBA 1.0 mg/L和1/2MS+IBA 0.5 mg/L 4种生根培养基对“佛莱”组培苗生根效果的影响。接种30 d后,统计生根时间、生根状态、根数和根长等指标。每处理50株,3次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植体的选择

在4个不同接种时间,对红掌“佛莱”组织培养初代受污染情况和愈伤诱导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不同时间接种的初代污染率不同,其中7月10日接种3种外植体的平均污染率77.33%,与其他接种时间的污染率差异并不大。可见,接种时间早,污染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植物材料组织的成熟程度相关,一般而言材料越成熟,组织内的共生菌越多,消毒越困难。这与以往报道的其他植物研究结果相同,如金线莲和矾根外植体取样时间越早污染率越低[12-13]。4个接种时间下的污染率差异不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试验材料采自溫室,为保障切花产品的供应,通过人工环境的调节,植株在不同月份成熟程度较为一致。

不同外植体对红掌“佛莱”组织培养初代诱导的影响差异显著,从愈伤状态和诱导情况可以看出,不同接种时间的顶芽外植体诱导愈伤均优于叶片和叶柄,诱导率较高,4月10、5月10、6月10、7月10日分别为30.5%、30.0%、25.0%、25.0%。顶芽为多种花卉、蔬菜植物组织培养繁殖过程中常用的外植体[14-16],易产生愈伤组织和脱分化出不定芽。

2.2 不同外源激素对愈伤诱导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处理间愈伤诱导率和分化率均差异显著。从植物生长促进剂NAA和2,4-D的比较效果看,2,4-D易诱导愈伤但愈伤分化情况不理想,合适比例的6-BA和NAA可提高愈伤诱导率,但2种激素配比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愈伤难以分化或者难以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10∶3浓度比的6-BA和NAA(处理A2)是最佳激素组合,愈伤诱导率最高,达68.67%,分化率达100%,每块愈伤均长出10~20个不定芽。

2.3 不同比例6-BA与NAA对继代苗增殖生长的影响

由表4可知,保持NAA浓度不变,适当降低6-BA浓度,从而降低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可有效促进继代苗的增殖生长,防止基部愈伤玻璃化。但6-BA浓度不宜过低,随着浓度下降,继代增殖率也逐渐降低。因此,最适比例为6-BA 0.8 mg/L+NAA 0. 3 mg/L,该配比下组培苗的增殖系数达到19.4倍,且植株状态粗壮,叶片深绿,无玻璃状。

2.4 不同培养基对生根效果的影响

由表5可知,4种培养基下组培苗全部生根,生根率达100%,但基础培养基和IBA浓度水平均对“红掌”组培苗生根有影响,1/2MS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生根所需时间短,根系短而粗壮、数量多。低浓度IBA优于高浓度水平,说明红掌组培苗生根不需要过多外源激素。因此,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生根率达100%,根长达7.31 cm,根数6.8条,粗壮,生根所需时间短,仅10.7 d。

3 结论

(1)该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红掌“佛莱”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应选择顶芽作为外植体,4—7月均可取样建立无菌系。合适配比的6-BA和NAA激素组合,愈伤诱导率高,分比率较高。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3 mg/L,诱导率68.67%、分化率为100%,每块愈伤均长出10~20个数量不等的不定芽。

(2)不同激素配比对红掌不定芽的增殖具有一定影响。随着6-BA浓度的降低,芽的分化增加,繁殖系数提高。MS+6-BA 0.8 mg/L+NAA 0.3 mg/L的培养基,可使繁殖系数达到19.4倍,且生长状态较好。

(3)生长素IBA对促进红掌组培苗的生根起着重要作用,在1/2M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5 mg/L IBA,可有效促进红掌“佛莱”的生根和壮苗,生根率达100%。

(4)该试验筛选出适用于红掌“佛莱”品种的组培快繁条件,由于切花红掌品种繁多,品种间初代诱导培养基研究成果存在一定差异,在进一步研究中将针对不同新优品种进行初代诱导培养基的定向研究,优化红掌工厂化生产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国花卉协会.2018中国花卉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0.

[2] 韩伟,马丽霞.红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72-173,183.

[3] 刘翠兰,孙蕾,李双云,等.花烛属观赏植物的繁殖与栽培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4,34(5):34.

[4] 张晓英,谢炳乾,郭伟.红掌的组织培养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9, 47(5):57-58.

[5] 刘玉冬,刘艳军,杨静慧.巨型红掌茎尖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358-5359.

[6] 薛其勤,李美芹,裴华丽,等.不同红掌品种愈伤组织诱导及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北方园艺,2012(10):130-132.

[7] 王晶.红掌组培苗优质高效繁殖技术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8] 肖三元,梁国平,杨焱,等.红掌不同品种产生愈伤组织的差异[J].热带农业科技,2005,28(2):7-9,33.

[9] 李娜,刘春,张黎.红掌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J].农业科学研究,2015,36(4):22-25.

[10] 周丽丽,王晶,闫俊芳,等.不同外植体对红掌初代培养及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20-13724.

[11]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切花红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11/T 966—2013[S].北京:北京市质量技术管理局,2013.

[12] 李荣峰,粟杨盛.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3):15-17,25.

[13] 束晓春,滕文静,李乃伟,等.矾根品种‘花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J].分子植物育種,2019,17(4):1290-1295.

[14] 朱健,罗夫来,赵致,等. 圆珠半夏带顶芽块茎组培快繁体系的构建[J].贵州农业科学,2019,47(9):118-121.

[15] 吴蓓,戴修纯,郑岩松,等. 大田苦瓜的离体快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7,44(12):27-32.

[16] 秦新惠,崔兴林,伊万伟.地被菊组培快繁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3):257-258.

作者:束晓春 张彬 陆波 王忠

第3篇:甜薯脱毒苗快速繁殖技术

摘要:以甜薯的茎尖和单节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甜薯不定芽及再生植株的影响,从而建立一套甜薯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茎尖诱导出芽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1 mg/L+KT 2.0 mg/L,单节茎段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AD 0.8 mg/L,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 mg/L+KT 2.0 mg/L,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IBA 2.0 mg/L。该方法能够提高甜薯繁殖系数,提高甜薯品质与产量,为甜薯产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甜薯;脱毒苗;茎尖;单节茎段;快速繁殖技术

甜薯[Dioscorea esculenta (Lour) Brukill],别称甘薯、毛薯、蒂薯,与山药同为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 L.)藤本植物[1],海南、广东、广西等南方沿海地区广泛分布,浙江、江苏则有少量分布。其茎块颜色为白色,肉质细嫩,既含丰富的多糖、淀粉、蛋白质等成分[2],又具有健脾止泻、益肺滋肾、解毒敛疮等功效[3]。除了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良好的药用价值,甜薯还具有耐储藏、抗旱性好、病虫害少、单株结薯多且集中等特性[4],便于生产管理,是值得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特色薯类作物。

甜薯的种植方式与传统的山药种植方法类似,即在收获季节选健壮、无病虫害的块茎贮藏,次年种植季节取出切断种植,但这种传统的“春种、秋收、冬藏”方式存在种块严重浪费、扩殖速度慢、人力物力消耗大等问题。而且,长期的无性繁殖导致病毒和病害的积累与传播,致使品质退化、产量下降[5]。

前人研究表明,通过组织培养脱除病毒的方法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薯蓣属植物繁殖系数,而且还可以解决因长期营养繁殖造成的病毒病和品质退化等问题[6-8]。目前,在山药不同种或品种如铁棍山药(D. opposita Thunb. cv. Tiegun)、淮山药(D. opposita)、叉蕊薯蓣(D. collettii HK. f.)、参薯(D. alata L.)等中已有成功报道[6,9-11],但甜薯中尚未见相关研究。本研究以甜薯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与浓度处理等试验设计,筛选最佳试验条件,建立甜薯组织培养的最佳试验体系,以期为甜薯脱毒苗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也为甜薯后续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中的外植体材料取自南京中山植物园,采集时间为6月中旬,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将枝蔓上部3~5 cm的嫩茎或约1 cm的茎尖取下,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泡在无菌水中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的制备 在超净工作台上,先将外植体用75%乙醇消毒10~15 s,然后用0.1% HgCl2溶液浸泡3~5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将消毒后的茎尖、单节茎段分别切成0.5、1 cm 左右的长度,以备后续使用。

1.2.2 诱导培养 茎尖芽诱导:以MS基本培养基[蔗糖30 g/L、琼脂10 g/L、pH值5.8、0.1%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附加不同浓度NAA(萘乙酸)、6-BA(6-苄氨基嘌呤)和KT(激动素),共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表1),每个处理10瓶,每瓶接种3个。30 d后统计结果。

丛生芽繁殖系数=诱导芽总数/茎尖萌发数。

单节茎段芽诱导:以MS基本培养基[蔗糖 30 g/L、琼脂10 g/L、pH值5.8、0.1%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附加不同浓度AD(腺嘌呤)、NAA(萘乙酸)、KT(激动素),共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表2),每个重复10瓶,每瓶接种3个。30 d后统计结果。

单节茎段诱导率=形成不定芽数/接种的外植体总数×100%。

1.2.3 继代增殖培养 选取生长健壮、无玻璃化的再生苗的茎尖和带腋芽茎段进行继代增殖。继代增殖培养基在诱导培养基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附加不同浓度NAA和KT,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表3)。

增殖倍数=发芽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总数。

1.2.4 生根培养 芽苗长到2~3 cm时,选取生长健壮的无根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30 d后统计组培苗生根率。

生根培养基采用1/2 MS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NAA(0.5、1.0、0.2 mg/L)或IBA(0.5、1.0、2.0 mg/L),共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

生根率=生根苗总数/接种的无根苗总数×100%。

1.2.5 培养条件 以上试验均在温度(25±2) ℃、光照16 h、光照度2 000 lx的条件下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激素处理茎尖芽诱导情况

在添加不同浓度NAA、6-BA和KT的培养基上进行甜薯茎尖组培苗试验,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激素的6种浓度组合处理均可诱导出芽(图1-A),但丛生芽的繁殖系数在不同处理间差异很大,其中处理2繁殖系数最高,为5.0。观察发现,处理2开始出芽的时间也较其他处理短,约为3周。因此,NAA 0.1 mg/L+KT 2.0 mg/L的激素配比是茎尖诱导出芽的最适条件。

2.2 不同激素处理单节茎段芽诱导

在添加不同浓度AD、NAA和KT的培养基上进行甜薯单节茎段组培苗培养,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激素的6种浓度组合处理均可诱导出芽(图1-B),其中处理6的诱导率最高,且在诱导过程中发现,当芽苗长出后会继续长叶生根,这可能是由于培养基中激素被消耗后浓度降低,适合生根需求。因此,單节茎段诱导出芽的最适激素浓度是AD 0.8 mg/L。

2.3 继代培养诱导出不定芽

将诱导出的不定芽分别接种到含有不同浓度NAA和KT的1~3号培养基中,结果(表3)表明,在3号培养基中的芽苗既有增殖生长又有伸长生长,增殖倍数高,培养30 d可达4.8,且芽苗长势旺盛。在1号培养基中芽苗伸长生长明显,芽体粗壮,但增殖倍数较低。在2号培养基中长势较好,芽苗增殖倍数较高,但新芽细小。因此,NAA 0.5 mg/L+KT 2.0 mg/L是最适合甜薯组培苗增殖培养的激素浓度组合。

2.4 不同激素处理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在不同浓度AD培养基上进行甜薯组培苗的生根培养,结果(表4)表明,3个培养基都可以诱导根产生(图1-C、图1-D),其中2号培养基的生根率最高,为95%,且生根所需时间最短,仅需2周。此外,综合评价生根数量及质量,2号培养基均优于其他2个培养基。因此,IBA 2.0 mg/L是最适合甜薯组培苗生根培养的激素浓度。

3 讨论与结论

要想建成甜薯组织培养的最佳试验体系,取材是构建甜薯组织培养最佳试验体系的关键环节,对组培苗培养成败有很大影响[8]。本试验以茎尖和单节茎段为外植体,均能诱导出芽,因外植体来源不同,各外植体诱导率与芽的状态有明显区别,而通过节段发生途径可以直接诱导出芽,最初为绿色芽点,很快就伸展并长出小叶片,可以继代增殖,而且所需时间比茎尖诱导出芽短,由此判定甜薯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是节段。此外,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取材时间也是影响组织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12]。幼嫩的外植体容易出芽,而越老的外植体越容易褐化,并且越难出芽生长。众多研究报道,外植体直接诱导出芽是组培快繁技术的重要选择之一[13-14],而且通过愈伤长期的继代分化,可能会使细胞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细胞的形态发生能力下降甚至丧失。通过茎尖和单节茎段出芽,其芽和分生组织培养不像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培养那样容易发生变异,这种方法产生的克隆植株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且遗传性状稳定,开辟了加速优良品种大量繁殖的途径[15]。

组培苗生根对于生产十分重要,但由于甜薯生根率并不高,在笔者筛选出的培养条件下的生根率很高,有利于高效地生产繁殖。虽然没有经过诱导愈伤途径诱导甜薯植株再生,但笔者已经摸索出其最佳的快速繁殖体系,将有助于甜薯脱毒苗的产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Ding Z C,Michael G G. Dioscoreaceae[M]. Beijing:Science Press,2000:276-296.

[2]黎 丹,吴文嫱,黄东益,等. 毛薯的营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3):167-172.

[3]王弗能,王天云,汪飞杰. 海南岛大薯、毛薯等资源考察初报[J]. 作物品种资源,1991(2):8-9.

[4]余文慧,张富仙,邵晓伟. 浙西地区特色旱粮毛薯的生长动态[J]. 浙江农业科学,2015(6):826.

[5]崔茂坤. 毛薯(山药)的高产栽培[J]. 云南农业科技,1986(3):37-38.

[6]韩晓勇,闫瑞霞,殷剑美,等. 铁棍山药组织培养快繁及试管珠芽离体再生体系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13,33(10):2120- 2125.

[7]Barz W,Reinhar E,Zenk. Plant tissue culture and its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M]. Berlin:Sprins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1977:277-343.

[8]Chaudhury A,Qu R D.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f turf-type bermudagrass:effect of 6-benzyladenine in callus induetion medium[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2000,60(2):113-120.

[9]李明军,杨建伟,张嘉宝,等. 怀山药的茎段培养和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33(4):275-276.

[10]夏 赟,谭文丽,陈银华,等. 参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J]. 热带生物学报,2012,3(3):271-275.

[11]张宗勤,撒文清,刘建才. 叉蕊薯蓣的繁殖及微型薯蓣的离体诱导[J]. 生物技术,1998,8(1):18-26.

[12]李明军. 怀山药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多芽体的形成[J]. 华北农学报,2000,15(2):85-87.

[13]陈艳莉,刘艳萌,张学英. 薯蓣茎段组织培养的研究[J]. 长江蔬菜,2008(10):32-34.

[14]林贵美,牟海飞,李 邦,等. 菊叶薯蓣茎段组织培养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6):710-712.

[15]郑晓琴,梁国鲁. 薯蓣的快速繁殖及零余子的离体诱导[J]. 西南园艺,2003(2):20-21.却志群,黄贵忠,沈春修. 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QTL qCTS3.3候选基因LOC_Os03g54970冷胁迫下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及克隆[J]. 江蘇农业科学,2020,48(12):39-44.

作者:吴凡 陈闽 刘佳

第4篇:《畜禽繁殖与改良》复习题十(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第六节精液的保存和运输、第七节输精技术)

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第六节精液的保存和运输、第七节输精技术

《畜禽繁殖与改良》复习题十

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 ·名词解释

1.冷冻保存

2.常温保存

3.干解法

4.湿解法

5.输精

6.低温保存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1.各种家畜的精液都以低温保存为好。()

2.当温度降至0 OC以下时,精子的代谢活动完全受到抑制,可以长期保存起来。()

3.精液常温保存的温度为10-15 OC。()

O4.液氮无色、无味、无毒,沸点为-195.8C,其超低温可以用来杀菌。()

5.生产上开放式液氮容器在制作贮存冷冻精液上常用。()

6.输精管一般以每头母畜准备一支为宜,如要重复使用必须严格清洗、消毒。()

7.对于母猪而言可以不保定,在圈内就地输精。()

8.新鲜液态精液镜检后精子活力不低于0.6方可输精。()

9.低温保存的精液,必须首先升温到35度左右,镜检活率不低于0.4方可用于输精。()

10.生产中,当猪有静立反射,阴门由鲜红转为紫红时输精为宜。()

11.猪液态精液一次输精以30-40ml为宜。()

12.牛的发情鉴定、妊娠诊断、输精都可以用直肠把握法。 ()

13.猪精液以常温保存为好。()

三.单选题

1.目前哪一种家畜精液的冷冻技术比较成功,保存时间也比较长。()

A.猪B.牛C.驴D.马

2.利用酸性环境抑制精子的活动,使期营养物质消耗减少,这种保存精液的方法叫做()

A.常温保存 B.低温保存 C.冷冻保存 D.都不是

3.利用低温抑制精子的代谢活动,使期营养物质消耗减少,这种保存精液的方法叫做()。

A.常温保存 B.低温保存 C.冷冻保存 D.都不是

4.牛的输精方法目前常用()

A.直肠把握子宫颈法B.假阴道法C.开膣器开张法D.直接输精

5.液氮和干冰的温度分别为。()

A.-79和-196 OCB.-196和-97 OC

C.-196和-79 OCD.-196和-97 OC

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第六节精液的保存和运输、第七节输精技术

6.冷冻精液解冻后镜检活力不低于多少时才能用于输精()

A.0.3B.0.4C.0.5D.0.6

四.填空题

1.精液在冷冻过程中出现的有害温度区为___________,水分子出现玻璃化温度区为_________。

2.液氮的物理特性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等。

3.人工授精的基本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采用先进的技术保存精液,可以随时取用,实现__________,扩大___________,充分发挥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___________的优越性。

5.精液的保存方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猪精液常用___________保存,牛的精液常用___________保存。

6.常用的输精器械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电筒等。

7.液氮容器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其中___________在制作贮存冷冻精液上常用。

8.液氮罐是由不锈钢制成的__________________容器,其壁为内外两层,夹层抽成_______,并装有绝热材料和吸附剂。

9.精液的形态有液态和固态两种,其中液态精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态精液有______________。

10.新鲜液态精液输精要求活率不低______________于,常温保存的精液输精前要求活率不低于______________,低温保存的精液活率要求______________,冷冻精液解冻后镜检活率活率不低于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1.简述母猪的输精方法。

2.简述冷冻精液的制作方法。

3.简述精液保存的方法、保存的温度及保存的原理。

4. 简述母牛的输精方法。

5.简述猪、牛、羊的适宜输精时间。

第5篇:《畜禽繁殖与改良》复习题六(第五章 第一节发情鉴定技术2)

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 第一节发情鉴定技术2

《畜禽繁殖与改良》复习题六

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 ·名词解释

1.繁殖控制

2.诱导发情

3.同期发情

4.超数排卵

5.公畜效应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1.人类现在已经能够使母畜按照人们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发情、排卵和配种。()2.现在人类只能通过外源激素来恢复母畜正常的发情和排卵。

()3.利用诱导发情可以控制母畜的发情时间,缩短繁殖周期,增加胎次和产仔数。()4.家畜的一切性活动始终是在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5.同期发情可以为胚胎移植创造必要的条件。

()6.同期发情可以通过延长黄体期来达到目的。

()7.利用超数排卵技术,可以充分挖掘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加速品种改良。 ()8.超数排卵处理的卵子受精率和受胎率均高于自然发情的受胎率和受胎率。 ()9.超数排卵的排卵数以20-40枚为宜。

()10.超数排卵后的母畜,发情周期不变。

()11.诱导发情和超数排卵的机理不一样,所用的激素也不一样。

()12.诱导发情是针对处于乏情状态的母畜。

()13.同期发情是针对处于不发情的母畜。

()14.诱导发情、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都要用到外源性激素。

()15. 前列腺素溶解黄体促使母畜同期发情时,只限于用在正处于黄体期的母畜。()16.超排后的母畜,血液中含有高浓度的孕激素,因而发情周期延长。

三.单选题

()1.以下哪项不是繁殖控制技术。

A.诱导发情B.同期发情C.超数排卵 D.体外受精

()2.诱导家畜发情的方法有

A.生殖激素处理法 B.改变光照期 C.用公畜刺激 D.以上都可以

()3.下列哪一种家畜是由长日照过渡到短日照后开始表现发情的。

A.牛 B.马C.猪D.羊

()4.下列哪一种激素可以用来溶解黄体来达到同期发情的目的

A.孕酮B.PMSGC.HCGD.PGF2α

()5.在自然情况下,家畜卵巢上约有多少有腔卵泡发生闭锁而退化。

A.20%B.40%C.80%D.99%

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 第一节发情鉴定技术2

()6.促黄体素的英文缩写是

A.PMSGB.LHC.PRLD.FSH

()7. 英文缩写PMSG的中文含义是

A.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促黄体素D.前列腺素

()8.孕酮必须在什么的协同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生理作用

A.促黄体素B.雌激素C.雄激素 D.生乳素

()9.不能诱导动物发情的是

A.注射PMSGB.羊在春天缩短光照时间 C.用公畜刺激 D.马在春天缩短光照时间

()10.同期发情技术两种途径分别是使用

A.孕激素和雌激素 B.孕激素和前列腺素 C.促性腺激素和孕激素 D.促性腺激素和前列腺素 ()1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英文缩写是

A.PMSGB.LHC.HCGD.FSH

四.填空题

1.家畜的繁殖控制技术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三种。

2.用于家畜诱导发情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期发情技术一般有两条途径,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于家畜同期发情,抑制卵泡发育的制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黄体的制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合强化制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诱导发情的方法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处于长日照条件下发情的家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于短日照条件下发情的家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用于处理超数排卵的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五.简答题

1.简述诱导发情的方法。

2. 简述同期发情的原理。

3.简述超数排卵的原理及处理方法。

4.简述超数排卵的效果。

第6篇:《畜禽繁殖与改良》复习题七(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 第二节公畜生殖生理、第三节采精)(模版)

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 第二节公畜生殖生理、第三节采精

《畜禽繁殖与改良》复习题七

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 名词解释

1.人工授精

2.本交

3.台畜

4.假阴道

5.性行为

6.手握法采精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1.人工授精最大的优越性是提高优良公畜的利用率。()

2.精子只有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存。()

3.在弱酸性环境中,精子的活力受到抑制,缩短了存活时间。()

4.一般保存精液要给予低温和偏高的PH环境。()

5.在低渗溶液中精子由于水分渗入而发生膨胀。()

6.适当的压力是引起公畜射精的重要条件,假阴道可以通过注水和吹气调节压力。()

7.采精用台畜有活台畜和假台畜之分。 ()

8.成年公猪可安排每两天采精一次,青年公猪每三天采精一次。()

9.公羊可安排每天采精,而且每天采精二到三次对精液没有影响。()

10.精子对光照反射十分敏锐,处理精液应在室内进行并避免阳光照射。()

三.单选题

1.它来自于附睾的分泌物,其功能是供给精子能量,但只有在母畜生殖道内才能被利用,这种物质是()

A.糖类B.柠檬酸

C.甘油磷酸胆碱D.抗坏血酸

2.精子在无氧条件下,主要通过分解什么来获得能量。()

A.葡萄糖B.果糖

C.乳糖D.麦芽糖

3. 最适合精子生存的PH为多少()。

A.5B.6

C.7D.8

4.精子在什么温度范围内,其代谢、活力很低 ,是维持生命的最好温区()

A.0-5OCB.5-10 OC

C.10-15OCD.20 OC以上

5.多少度是检查精子活力的适宜温度范围。()

A.25-30 OCB.35-40 OC

C.37-38OCD.38-40 OC

第五章家畜繁殖技术 第二节公畜生殖生理、第三节采精

四.填空题

1.家畜的配种方法有两类,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人工授精技术于1870年由意大利生理学家___________用狗进行试验获得成功;此后俄国___________开始用人工授精方法改良马牛等家畜。

3.精液主要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___________是附睾和副性腺的分泌物。家畜精液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的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副性腺不发达,分泌物就很少,其射精量就小;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副性腺比较发达,分泌物就多,射精量就大。

4.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精子形似__________;在电镜下观察,精子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______部含有遗传物质,_______部是运动器官。

5. 精子的运动方式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其中___________动力是正常而活力旺盛精子的运动方式,表示活力最强。

6.各种家畜的假阴道形状、大小不一,但结构相似,主要由、、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附件,如、、___________等。

7.向精液或稀释液中加入适量的和___________,能抑制精液中病原物的繁殖,从而延长精子的存活时间。

五.简答题 (答案请写于反面)

1.简述家畜人工授精的优越性。

2.简述精液主要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3.影响精子存活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4.用假阴道采精前如何对公畜进行调教?

5.比较自然交配与人工辅助交配的优缺点。

第7篇:《畜禽繁殖与改良》综合练习题二

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 名词解释 1. 性成熟

2.本品种选育

3.胚胎干细胞

4.直肠检查法

5.精子活力

6.诱导发情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1.家畜生长发育最强烈的阶段是幼年期。()

2.对单性状进行选择时,如果性状遗传力较高,采用家系选择是有效的。() 3.生殖激素都是由性腺分泌的。()

4.经过获能的精子,如再放入精清或附睾中,精子又会失去受精能力。() 5.所有猪场的免疫程序都是统一的。() 6.本品种选育就是对本地品种进行选育。() 7.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叫做半同胞。 () 8.种群间差异大,产生的杂种优势往往也大。() 9.目前冷冻精液最成功的是牛羊的精液。()

10.级进杂交的后代还保留了部分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 三.单选题

1.什么是母禽特有的性行为?() A.发情周期B.就巢性 C.血配D.妊娠

2.计算牛产乳量用305天而不用365天是因为有两个月的。() A.泌乳期B.高峰期 C.干乳期D.妊娠期

3. 双杂交在什么畜(禽)中应用较为广泛。() A.黄牛B.家禽C.绵羊D.猪

4.精液冷冻技术最成熟的畜种是()A.牛B.羊 C.猪D.马

5.黄牛的体质类型属于。()

A.结实型B.细致紧凑型C.粗糙紧凑型D.细致疏松型 四.填空题

1.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其中孕激素主要是由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2.培育,就是在了解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基础上,利用饲养管理、调教锻炼等手段,来控制___________的形成过程。

3.种群选配按交配双方所属种群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 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控制多精子受精。

5.提高家畜的繁殖力,从管理上要尽可能提高母畜,防止母畜不孕和流产,防止难产;从技术上要研究和采用繁殖技术,提高。

6. 精子的运动方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而呈___________最有利于受精。

7.繁殖新技术中妊娠控制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胚胎移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8.发情鉴定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1.简述雌性动物性周期的各期特点。

2.同质选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3.如何掌握母畜(猪牛羊)的最佳配种时机?

_____________、2

第8篇:岳阳县2013年畜禽繁殖员培训班总结

岳阳县2013年畜禽繁殖员、养殖员培训班

总结

岳阳县职业中专是国家示范职业中专学校,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单位,是湖南省阳光工程培训定点单位、湖南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机构。学校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积极开辟就业渠道,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本期畜禽繁殖员养殖员培训班在农业局、畜牧局等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继续坚持以“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为主题,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我校于2032年9月24日至27日,对岳阳县50名畜禽繁殖员、养殖员进行了培训,取得较好成绩,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一、 基本情况

1、参训人员情况:参加本次培训计50人,平均年龄40多岁, 30岁以下12人,占24%,30至59岁38人,占7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0人,占100%。

2、学习主要内容:理论讲授的内容主要为农村政策法规、动物繁殖、养殖的相关知识。

二、主要作法

(一)精密策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1、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实际情况。2013年3月中旬,学校培训部主任王绪华会同县阳光办领导一起到全县多个乡镇进行调研考察,了解当地的养殖情况。

2、积极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在向学校领导汇报的基础上,与学校领导一道多次向县农业局阳光办领导汇报工作,从而使领导了解,领导支持,并一道出谋划策,共同商议如何将培训组织好,让培训取得实

1效。

3、多方协调,明确培训职责。在县农业局阳光办领导的支持下,

于8月2日召开了县畜牧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县财政局相关领导、学

校有关领导、县农业局分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的联系会议。

会议重点商议了人员如何组织和资金如何到位的有关事宜,由县县财政

局负责经费的落实,县职业中专负责学员的组织管理和培训的组织和后

勤服务落实等。同时对如何将培训组织好取得实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4、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根据湖南省农业厅、畜

牧水产厅的有关要求,考虑到联系会的有关建议,结合培训单位及学员

的实际情况,学校与县农业局协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从组织

机构与主要职责、时间安排与培训内容、培训经费、其它事宜等方面作

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二)落实《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操作。本次培训我们立足于选

派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教学任务,他们均是在岳阳市的畜牧兽医

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同时还为培训班选派了一位年轻但专业基

础知识扎实的教师担任辅导教师,从而保证了整个教学力量。在培训过

程中,我们立足于让学员学到真本事,特别是以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

提出的口号“树学校形象,让学员学有所获”。从学员反映和了解到的

情况看,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效果还是满意的,有的学员说学到的知识、

掌握的技能对以后工作必将有很大的帮助。

(三)认真组织,保证学员参训率。本次培训学员组织的责任部门

为岳阳县职业中专,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分散、路途远。通知学员培

训每天早上7:00提前报到,7点半就餐的作法。从而保证了学员的参

训率。

(四)规范管理,用制度管理学员。应该说这种类型的培训,管理

的难度是相当大的,由于我们采取的多管齐下的管理体制,使本次培训

紧张而有序。管理机制是,班主任老师自始至终参加参与培训管理的全

过程,与养殖协会的同志一道管理学员,同时在开班仪式上就宣讲了学

员守则,强调了培训期间的各种注意事项。结果显示,这种管理体制取

得了好的效果。

(五)热情服务,接受学员各方面的咨询。培训是短暂的,但学员

与教师之间建立起来的感情和关系应该是长久的,为学员提供咨询和服

务也并不随培训的结束而终止。所以为学员提供持久的咨询和服务是我

们教师所探讨和希望的,也是学员急需的,我们教师在这方面下了很大

工夫,有针对性的与学员建立了合作关系。

三、几点感想

1、领导重视,目标一致是关键。本次培训得到各级、各部门领导

的重视,并通过联系会议统一了目标和认识,从而为培训取得实效提供

了好的组织保证。

2、学员组织,经费到位是难点。本次培训由于经过协商确定各自

的职责和任务,因而使学员组织到位,连最难的经费问题也通过大家的

共同努力在培训报到时已到位。

3、教师教学,传授真经是重点。本次培训由于将立足点定在增强

学员的动手和操作技能方面,抓住了这种类型培训的特点和重点,因而

取得了好的培训效果。

4、咨询服务,长期联系是结合点。本次培训教师与学员、学校与

学员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关系,从而为学校提供更多社会服务创建了

新的平台。

四、几点建议

1、时间能否长一点。本次培训只有短暂的4天时间,教师感到还

有许多知识要传授给学员,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和学员交流,学员也觉得

学的东西太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缘于此这

种类型的培训我们认为将时间确定在10天左右为宜。

2、参训人员的条件是否可明确具体些。本次培训参训人员的素质

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相差较大,年龄的跨度也很大,因此,

我们建议能否将参训学员的条件具体些,缩短接受知识能力的差距,

3、培训内容和目标应因地制宜。在各地区制定培训内容和目标时,

在遵照省统一的目标和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应允许针对当地的实际作适

当修改和补充,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受到培训学员的欢迎,使培训取得

好的效果。

岳阳县职业中专

2013年9月30日

第9篇:《畜禽繁殖与改良》练习题三(第二章 第三节选配)

第二章杂交改良技术 第三节选配

《畜禽繁殖与改良》复习题三

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选配

2.同质选配

3.异质选配

4.近交

5.纯种繁育

6.杂交繁育

7.亲缘选配

8.近交系数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1.选配就是选出优良的公母畜禽让其自由交配。 ()

2.选配实际上是一种交配制度,是对畜禽的配对加以人为控制。()

3.采用基因型相同或相似的个体进行交配,会增加后代中纯合体的比例。() 4.异质选配专指选择不同优异性状的公母畜禽交配。() 5.父女或母子或全同胞交配近交系数为25%。() 6.近交害处多,所以非育种不要采用近交。()

7.近交是一把双刃剑,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害的一面。() 8.近交的遗传效应是使基因杂合。()

9.近交往往使隐性有害基因纯合而表现出有害性状。()

10.在育种的初期往往采用异质选配,当出现理想类型以后往往采用同质选配来加以固定。()

11.可以通过近交使优良性状的基因纯化,从而使其能够准确地遗传给后代。()12.一般在培育新品种过程中,当出现了符合理想的优良性状后,往往采用异质选配加近交以固定优良性状。()

13.决定有害性状的基因大多数是显性基因。() 14.要使有害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降低,必须及时淘汰带有有害性状的个体。()15.严格淘汰就是将不合理想要求的、生产力低、体质衰弱、繁殖力差、表现出有

退化现象的个体严格淘汰。()

16.选配能够创造必要的基因,为培育新的理想型创造条件。() 17.选配实际上是一种交配制度,是对畜禽的配对加以人为控制。() 18.同质选配就是选择品质相同的公母畜禽交配,以期获得相似的优秀后代。() 三.单选题

1.在畜禽育种中,一般把采用连续4-6代的全同胞交配或半同胞交配建立起来的品系叫做() A.单系B.近交系 C.群系D.专门化品系

2.品系繁育的作用是________。()

A.加速现有品种改良B.促进新品种的育成C.充分利用杂种优势D.以上都对

3. 下列有关品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成员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B.具有同共的优良特点C.遗传性稳定D.都是高度近交的个体 4.近交的害处是()

A.固定优良基因B.暴露有害基因C.降低群体均值D.B和C

5.近交一般是指______代以内双方具有共同祖先的公母畜禽交配。 A.1B.3C.5D.6

6.下列哪两项是经常利用育种手段。()

A.选种、选配 B.选种、调教C.选配、调教D.饲养、调教 7.农谚“公畜好,母畜好,后代错不了”是指育种中的() A.同质选配B.异质选配C.近交D.远缘交配

8.“三年一换种”、“异地选公、本地选母”都总结了商品场和一般繁殖场和一般繁殖场对什么的运用。()

A.血缘更新B.加强饲养管理C.严格淘汰D.近交 9.有微小缺点的系祖,应该允许使用一定程度的_____方法来弥补系祖的不足。() A.同质选配B.异质选配C.近交D.杂交 10.下列哪种方法能创造必要的变异。() A.选种B.选配C.近交D.培育

11.全同胞个体交配,其后代近交系数为() A.0.125B.0.25C.0.5D.1

12.半同胞个体交配,其后代近交系数为() A.0.125B.0.25C.0.5D.0.625

13.表兄妹或堂兄妹个体交配,其后代近交系数为() A.0.125B.0.25C.0.5D.0.625

14.近交程度的大小一般用什么来衡量和表示()

第二章杂交改良技术 第三节选配

A.配合力 B.杂种优势值 C.近交系数 D.杂种优势率 15.计算近交系数可以用什么公式()

A.莱特公式B.布莱曼公式C.回归公式 D.西格玛公式

四.填空题

1.一般在育种初期,多采用___________选配,当在杂种后代中出现理想类型后,转

为__________,这样可以加快育种的进程。 2.近交程度最大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交配,近交系数是

_______。

3.一头家畜是不是近交个体,主要看它的系谱中父母双方有没有__________。 4. 近交衰退是指由于近交,家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有关

的各性状都有没同程度的下降。

5.防止近交衰退的措施有、、和。 6. 近交的遗传效应有____、___、________。

7.选配实际上是一种____,是对畜禽的配对加以人为控制,使 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可使___________更好地重新组合,促进畜群的改良。

五.简答题

1.图表说明选配的种类。

2.简述选配的意义。

3.简述选配的基本原则。

4.简述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的关系..并说明二者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5.防止近交衰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6.简述异质选配的两种方式。

7.怎样理解“近交是一把双刃剑,有其有利的面,也有其有害的一面”?8.俗语说“优配优,优更优”;“公的好,母的好,后代错不了”。说明了家畜选配中哪一种选配类型?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9.写出计算近交系数的公式,画出祖孙交配的横式畜禽系谱并计算其近交系数。

上一篇:新人身保险合同纠纷下一篇: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