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公开赛

2022-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网球公开赛

透过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市场文化营销看中国网球公开赛

摘 要 网球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宫廷贵族运动,自发明之日起,就一直作为一种绅士运动而存在和发展着。本文试着通过对温网和中网在文化和市场化方面的对比,找出两大公开赛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从而展望网球运动在我国开展的巨大前景和商机。

关键词 网球 文化 温布尔顿 中网

一、网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网球运动有着悠久历史,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2世纪的法国,从传教士的身体活动,发展成为一种宫廷游戏。14世纪,这种球类游戏从法国传到了英国,开始在英国流行,成为英国上层社会的一种娱乐活动,高雅、礼貌的“绅士风度”作为人们文明行为举止的代言词被揉合进了网球运动之中。

二、网球文化的特征

我们要了解网球文化,必须知道网球文化的特征。首先,本质特性蕴含了网球运动独特的文化内涵。网球运动形成了独特的规范,本质的稳定性使网球运动成为有别于其它体育运动、具有自身文化特征的文化形态。其次,网球运动文化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文化。人们在长期的运动实践中不断探索网球运动的规律,使网球运动的内容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网球也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软式网球以及短式网球。再次,网球运动是特殊的身体符号,它借助于各种身体符号来表达文化内容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通过身体动作表现出自身的运动水平,其中既有基本技能的运用,又有网球运动特定技战术的应用。运动体验更为即时、复杂与直接。

三、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

(一)温网的球场

温网的看台全是木质的,中央球场可容纳1.5万名观众的木质看台可以体现其深厚的文化沉积,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气息。温网有向中央球场的皇室包厢鞠躬、行屈膝礼这样繁复的礼节。

(二)温网服装

为纪念温网百年而建的博物馆里,360度旋转展示着白色带花边女子网球裙,裙摆没过脚面,记录了网球服装早年的式样。比赛服装的演进,同样记录着温网发展的历史,走进温网的裁判室,厚厚的着装细则告诉你:在整肃服装的同时,更需整肃的是你的意识。温网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沉积后,不仅没有将网球大牌赶走,反而越来越吸引他们,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四、中国网球公开赛

随着中国的经济成为世界热点,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大众对体育的热爱和需求日渐火热,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更是引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体育热潮。虽然网球的社会参与度较低,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事网球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中国网球公开赛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8年时间,虽然这8年时间中网一直没有盈利,但是中网的潜力和成长力有目共睹,有专家称2014年中网将达到收支平衡。

五、两大网球公开赛的营销对比

(一)球场风格

从温网的销售和市场营销手段上来说,温网着力于网球在英国几百年文化的开发,而很少直接与金钱挂钩,注重的是一种隐性的营销。从球场来说,他们球场是木制的看台,木制的记分牌,这是对英国文化的一份表达,而中网的球场被灌注了太多的现代气息,没有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体现在网球这一具有很好文化底蕴的运动项目中。造型上中国建筑讲究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平稳,注重水平线条。但在论及审美行为时西方人偏于写实,重在形式的塑造,中国人偏于抒情,重在意境的创造;西方人偏于现实美的享受,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

(二)广告牌

温网的场地里没有一块广告牌,在这样的环境中打球,球迷从其自身的思想上多了一份历史的沉淀。温网能利用其有限的文化进行其市场价值的推广,而没有将大块大块的广告牌充斥着整个球场,这就是温网的营销的高明之处。而中网也应该渐渐的将这一手法融入到其市场推广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于网球文化相结合,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吸引更多的球星和球迷,将中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推广的平台。中网缺乏的只是推广的方式。

(三)吸引明星球员

每年到温布尔顿观看比赛的球迷稳定在40几万人次,每届温网的门票收入不会低于1000万英镑。其原因就是它深厚的文化和以其文化为代表的贵族气息。自从2003年取消向皇室行礼的规矩之后,提出坚持要向皇室行礼的竟然是来自美国的阿加西,不得不说这是温网的成功之处。这里提醒赛事组织者,很多球员看重的并不一定是金钱,其中文化也是吸引其前来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如何在比赛中体现本国独有文化,这才将一个赛事真正打造成品牌赛事的关键。

六、结论

(一)世界网坛“四大满贯”赛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蕴涵着深厚文化底蕴及这种文化底蕴所产生的巨大市场。随着网球运动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及其发展背后所蕴涵的本国文化,预计网球运动将在我国显示出巨大前景和商机。中网也将具有很大潜力。

(二)温网赛事是以英国文化为基础,通过服装、球场、画外音、门票、赞助商等具有温网文化特性方式成功地营销运作了温网赛事,并取得子丰厚的收益。中网的门票和电视转播收入一直是“软肋”,这点上要好好借鉴温网赛事。

(三)在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温网”与“中网”比较中,可以发现“中网”赛事运作中所存在的许多差距与问题。而如何借鉴“温网”文化特质,打造符合中国文化特征,正是“中网”等中国公开赛所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余洋,李静.对中国网球公开赛发展前景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2.

[2] 武东海,白忠波,程森蛟.高校开展网球运动保障条件的现状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19).

[3] 沈刚,唐成.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4.10.

[4] 李科.网球——运动与美的完美结合[J].科技信息.

作者:黄河

第2篇:中国网球公开赛文化内涵建设初探

摘 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本文从中国网球公开赛的精神、物质和制度文化三方面,通过对文化深度的把握、剖析,初步探寻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文化内涵。中网是中国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相结合的第五大网球公开赛。随着赛事级别的提升,其在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均有大幅度上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怎样能够使其赛事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是必须要考虑和重视的问题,也是中网在国际网坛取得更大知名度与认可度的关键。

关键词 中国网球公开赛 文化内涵 文化传承 观众认可度

一、中国网球公开赛精神文化

(一)中国网球公开赛的礼仪文化

礼仪文化是时尚与文明,是相互信任与尊重。如当裁判宣布比赛开始后,发球方一定要示意,让对方做好准备再发球。比赛结束后,应主动到网前和对方握手,向裁判致谢后一起退场。当选手发挥不好时,观众应对选手给予最大的支持,鼓励选手。随着体育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了更多的提高。每年中网球迷都如同参加网球饕餮。赛场上除了一来一去的击球声,我们听不到任何不和谐的杂音;每一分结束,全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或运动员挑战鹰眼时全场的屏气凝神。这些都是网球发展中积累的精神财富,它在网球场上传承文明,弘扬的是网球文化,更是人类文明的理念和价值的传承。

(二)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公益文化

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奖杯的北大巡展为例,起始于2004年的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是一张北大向世界传递梦想的名片,是一场国际文化碰撞交流的盛宴。2012年10月20日,作为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重要组成项目之一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奖杯国际巡展活动在北京大学二体网球场拉开帷幕。这次巡展活动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了与澳网奖杯亲密接触的机会,大家在分享澳网辉煌的同时,也体验了网球运动的激情与梦想。我们的中国网球公开赛是否也该借鉴这样的活动来传递中网的文化呢?

二、中国网球公开赛物质文化

(一)中国网球公开赛场馆设施——弓形可开合屋顶的创新文化

四年来,钻石球场经受了各种天气条件的考验,为应对天气变化,钻石球场安装了开启式活动屋面,60×70米的最大开合尺寸堪称亚洲之最,12分钟完成开启。而弓形可开合屋顶的使用,可以在雨水频繁光顾的不利条件下,做到“滴水不漏”,这保证了中网的顺利进行,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的强大魅力。伴随中国体育成绩的不断攀升,中国体育产业的突飞猛进同样令人鼓舞。

(二)中国网球公开赛场馆设施——环保节能理念

钻石球场先进的设施可为15000名观众提供高品质的观赛体验。屋顶采用了具有良好透光率的高分子透光材料,使在白天进行的赛事依靠自然光就可获得所需亮度,能源和运营成本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先进的比赛场地,在保证比赛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完美诠释了环保节能的理念。

三、中国网球公开赛制度文化

(一)中国网球公开赛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

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是北京青年报社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是组织运营中国网球公开赛。中网是中国唯一以国家命名的国际网球赛事,名称由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授予(国家体育总局体外字[2003]160号)。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体育局、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承办,运营机构为中网公司。中网是亚洲唯一位列全球八强、覆盖人群最广的网球赛事,也是亚洲最具商业价值的网球赛事。

(二)中国网球公开赛奖金分配制度与积分

从规格来说中网起点颇高。在命名上未沿袭许多职业网球比赛的惯例,以赞助商命名,而是采取了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国别命名法。

中网创办于2004年,每年一届在京举行。赛事拥有国际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TP)、国际女子职业网球协会(WTA)和国际网球联合会(ITF)三大国际网球组织的赛事举办权,是亚洲地区设置最全、级别最高、参赛球员最多的国际网球赛事。2009年起,中国网球公开赛全面升级成为全球前八、亚洲第一的全球顶级赛事。其中女子赛事升级为WTA皇冠明珠赛事,男子赛事升级为ATP500赛事。2013年,荣获WTA授予的“亚太地区最具领导力赛事奖”。2014中国网球公开赛奖金约为$810万,其中WTA奖金为$558万;ATP奖金为$252万。

网球是一项极具文化底蕴的运动。比较四大满贯赛事,中网的文化底蕴积淀尚且较弱。自2004年正式举办以来仅经历了12年的时光。而四大满贯中最年轻的澳网也拥有百年以上的赛程。2009年中网升级后,重新提出将中网打造成世界“第五大满贯”赛事的目标。从国际网球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网球运动的宗旨出发,及中网在亚洲网球运动的地位,中网具备了晋升世界"第五大满贯"赛事的潜质。

此外,加强网球运动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必须要引导中国“网民”了解网球运动,领会网球运动的文化内涵及其所蕴含的精髓,在实践中找到能够使中西方体育文化间形成融洽良性循环的方式,最终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球文化。这是推进网球本土化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胡锦涛同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R].2012.11.

[2] 张国海.中西方体育文化融合下的网球文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

[3] 栾飞,王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02.

[4] 孟庆凤.现代网球礼仪文化的传播与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2.2(7).

[5] 李杰杰,全先昆.世界四大网球公开赛与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比较研究[J].运动.2012.1(总第33期).

[6] 高宏图.中国网球公开赛晋升“第五大满贯”赛事影响因素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1(12).

[7] 王保金,张军,邱宏军.中国网球文化发展方向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05.

作者:王秋迪

第3篇:网球公开赛

玉林师范学院首届“青春激昂,赛场飞扬”网球比赛

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背景

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同时给同学们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网协会将秉着“强身健体,快乐学习”的宗旨,开展以“青春激昂,赛场飞扬”为主题的网球比赛。在学习的同时加强同学们的身体素质,营造更和谐的校园生活。

二、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增强彼此的友谊,培养学子们的荣誉意识和体魄,增强校园文化的和谐,特此由网球协会举办的网球比赛,能够让更多的同学们参与其中并享受网球给大家带来的乐趣,为建设美好的校园生活,尽一尽力,借此增进彼此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三、活动主题:“青春激昂,赛场飞扬”

四、活动目标

提高同学对网球的兴趣,了解网球比赛的赛制,增强体质,增进同学们的友谊,提高综合素质。

五、活动对象:在校10级,11级、12级学生

六、活动地点:玉林师范学院东校区网球场

七、活动策划流程:

组织实施工作:

①开幕式流程:

a、活动第一天所有参赛者集合于玉林师范学院网球场内,并按相应位置排列。

b、主持人宣布开幕式正式开始。

c、网球协会指导老师发表讲话。

d、网球协会会干代表发表讲话。

e、网球协会指导老师宣布比赛开始。

②比赛规则:

本次比赛共设男子单打,女子单打两个项目。每队各参赛运动员必须保证自己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如发生意外,责任自负。为了使比赛井然有序的进行,参赛运动员参加本次比赛,一经报名,不能中途调换。本次比赛分两组,以体育学院为代表的参赛选手是专业选手组,其他学院的参赛选手为业余选手组。

a、活动第一天抽签决定分组情况,将参赛选手将分成A、B两组;然后每组内进行抽签决定比赛情况。

b、两队之间对阵情况如下:第一场男生对决;第二场女生对决;

第三场男生对决;第四场女生对决;第五场男生对决。

c、预赛,实行小组积分制,每场比赛实行6局为1盘,6局5胜制,胜一场计一分,先得3分(即先胜三场)的队伍获胜,两队比赛结束,胜者积2分,负者积1分。积分排名,每组的积分最后一名被淘汰。

d、决赛,A组的第一名与B组的第一名比赛决出冠亚军;A组的第二名与B组的第二名比赛决出季军。每场比赛同样实行6局为1盘,6局5胜制,胜一场计一分,先得3分(即先胜三场)的队伍获胜,两队比赛结束。

e、比赛其他细则以网球比赛规则为准。

八、网球比赛详规:

1 .比赛中球员每胜1球即记分15,胜第2球记分30,胜第3球记分40,先胜4球者为胜1局。如遇双方各胜3球为平分,直到一方在平分后连胜2球才为胜该局(胜6局为1盘)。当双方各胜5局时,一方必须连胜2局才为胜1盘。要是双方的局数打到6比6,就要以决胜局定胜负。决胜局的比赛,首先由发球员发第一分球,然后由对方发第

二、三分球,此后轮流各发2分球,直至比赛结束。第一分球发球在右区发,换对方发第二分时,先在左区发,第三分球在右区发。双方得分之和为6或6的倍数,需交换场地。如果6比6时,需连胜两分才能胜出。

2 .每局开始,发球员应先从右区端线后发球,并且脚不可踏在底

线上,得或1失1分后,再换到左区发球,发出的球应从网上越过,落到双方发球区或其周围的线上。如果发球员向上抛球,未击中球而用手将球接住,不算失误,可再有1次发球机会,每一局结束均应交换发球权,直至比赛结束。

3 .球飞出了底线或边线,但还没有着地,而这时直接将球接去,失误失分,没有失误,该分继续。

4 .双方应在每盘的单数局结束后交换场地。

5 .球网不属于任何一方,在比赛进行时,任何一方的球拍、身体、衣服、鞋袜等触到网时为失分。

6比赛采用信任制的规则,也就是无需裁判监督,由双方选手相互监督自行判分

九、比赛奖励规则:

本次网球公开赛设奖名额根据参赛人数设定,人数在二十以内的奖励前四名,超过二十人的奖励前八名,分为体育学院男单及女单奖项,其他学院的男单及女单奖项,获奖选手将获得学校团联认可的荣誉证书

十、活动宣传

1、前期宣传工作:

a、在玉林师范学院各大食堂,各栋宿舍楼等人流密集区的公告栏张贴海报;

b、将通知发到各个二级学院、通过广播站及红叶网广泛宣传。

c、由工作人员定点招收比赛人员参赛报名时间为11月20号开始,截止日期为12月2号,比赛时间定为12月8号和9号两天,开始时间为12月8号上午9;00正式开始。

2、后期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站,红叶网及张贴海报等形式公布获奖人员名单。

十一、工作人员

本次比赛裁判和服务人员由网球协会和校学生团体联合会指派。

十二、经费预算:

塑料杯8元;

冷水币10元;

药:葡萄塘(1包)11元;

活络油+银香精(喷雾剂)25元; 创可贴(1盒)5元; 棉花(1包)2元;

前期宣传工作需物品:毛笔5元;墨水8元;大红纸5元;透明胶2元。横幅制作88元。

比赛奖品:证书160元

合计326元.

十三、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问题,(球拍和各种受伤的安全隐患)

2、比赛人员在点名后未到场地参加比赛取消其比赛资格

3、因天气变化不举行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4、后勤补给(例如:水、药品、球、球拍等)

5、工作人员应提前到场,注意统计分数,还应公平公正公开

6、现场安保(负责赛场纪律)

7、活动第一天上午8:45前所有参赛者集合于东区网球场内,并按相应位置排列。 9:00主持人宣布开幕式正式开始

主办单位:玉林师范学院网球协会

承办单位:玉林师范学院学生团体联合会

2012年11月19日

第4篇:网球公开赛规程

2013年武汉业余网球公开赛竞赛规程

一、赛事名称:2013年武汉业余网球公开赛

二、主办单位:武汉市体育局

三、承办单位:武汉全民健身中心

四、媒体支持单位: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五、比赛时间及地点:

(一)时间:

2013年4月20(周六)、4月21日(周日); 2013年4月27(周六)、4月28日(周日));

(二)地点:武汉全民健身中心网球场(江岸区后湖大道99号)

六、比赛项目

(一)比赛设青年和常青两个年龄组:具体设置如下: 青年组: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 常青组:男子双打、混合双打。

(二)比赛项目日程安排

4月20、4月21日为青年组男单、混双,常青组男双比赛日; 4月

27、4月28日为青年组男双、女双,常青组混双比赛日;

所有项目决赛均在4月28日进行,如遇雨天,比赛场地移至室内场地进行。

七、参赛资格

(一)青年组:1995年12月31日前至1973年1月1日后;

— 1 —

(二)常青组:1972年12月31日前至1953年1月1日后;

(三)参赛运动员不限国籍、地域,最多可报名参加两项比赛。

(四)本次比赛为业余网球公开赛,凡现役专业队、集训队网球运动员不得参赛,退役10年以上专业网球运动员请携带退役证明参加报名。

(五)参赛选手必须经过医疗机构检查,证明身体健康,适合参加该项比赛,并签署参赛责任书(附件)。运动员在比赛中安全与健康问题由运动员自行负责,主办方概不负责。

(六)如因个人参赛资格原因被组委会终止或取消比赛的参赛选手,在比赛期间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含报名费、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等)均由参赛选手自行承担,组委会概不负责。

(七)赛事组委会负责对参赛选手进行资格审查,有参赛选手资格的最终决定权。并有权执行对业余球员违反运动员行为准则的行为进行处罚。

八、比赛规则

(一)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网球竞赛规则》。

(二)比赛均采用一盘(6局)平局决胜制(无占先),当局数为6:6时,以决胜局(抢7)决定该场比赛的胜负。决赛采用长盘制(有占先)。

(三)比赛第一阶段采用小组循环赛制,第二阶段交叉淘汰决出名次。

(四)所有比赛运动员超过15分钟(以裁判员计时为准)未到场视为自动弃权。

— 2 —

(五)如对参赛选手资格有异议,可向组委会写出书面材料申诉,同时交纳500元申诉费,组委会可受理申诉进行核查,否则不予受理。申诉成功,申诉费退还;否则申诉费不予退还。

为维护竞赛编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参赛选手资格问题进行举报的截止时间为第二阶段淘汰赛开始前,同时须提交详细的举报和证明材料。逾期一律不再受理。

九、报名细则

(一)报名截止时间:2013年4月15日17:00前;

(二)报名地点:

⒈汉口:武汉全民健身中心网球馆,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后湖大道99号(武汉全民健身中心)。电话: 027—8557816

6、85578177(组委会咨询电话);

⒉武昌:武汉远泰世纪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马家庄武汉体育学院,电话: 027—87608880 ,027—87192796;

⒊汉阳:零点网球俱乐部,地址:沌口经济开发区东风设计院,电话:13886178408 ,联系人:菲翔。

注:报名需提供:

(1)本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

(2)1寸照片1张;

在报名填写资料时提供2个联系方式。

(三)报名费:每人50元,一经抽签概不退还。

(四)抽签时间:4月17日8:30 。

— 3 —

(五)抽签办法:由组委会安排随机抽签。

(六)组委会为所有参赛选手提供午餐预订服务,需要订餐的选手可以在报名的同时将餐费同报名费一并缴纳,订餐费20元/份。

十、赛事裁判长、裁判员:由主办单位指派。

一、录取名次及奖励办法

(一)冠军:2000元现金,颁发奖杯;

(二)亚军:1000元现金,颁发奖杯;

(三)第3至8名:300元现金。

本次比赛所设单项均按以上办法录取名次及奖励,各单项参赛人数不足8人的,含8人(对), 减一录取,不足3人,含3人(对),取消该组单项比赛。

报名通过资格审查即可获得由武汉全民健身中心提供的纪念品一份。

十二、比赛用球:slazenger铁罐网球

十三、服装要求:参赛运动员应穿着符合网球比赛要求的服装、鞋参加比赛。

十四、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 4 — 附件:

参赛责任书

一、我完全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确认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没有任何身体不适或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心肌炎、其他心脏病、冠状动脉病、严重心律不齐、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以及其他不适合网球运动的疾病),因此我郑重声明,可以正常参加此项网球赛事活动。

二、我充分了解本次活动期间的训练或比赛有潜在的危险,以及可能由此导致的受伤或事故,我会竭尽所能,以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的态度参赛。

三、我本人愿意遵守本次比赛活动的所有规则;如果本人在参赛过程中发现或注意到任何风险和潜在风险,本人将即刻终止参赛或告之赛会官员。

四、我本人以及我的继承人、代理人、个人代表或亲属将放弃追究所有导致伤残、损失或死亡的权利。

五、我同意接受主办方在比赛期间提供的现场急救性质的医务治疗,但在医院救治等发生的相关费用由我本人负责。

本人已认真阅读全面理解以上内容,且对上述所有内容予以确认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人签署此责任书纯属自愿。

参赛者签名:

日期:

— 5 —

第5篇:中国网球公开赛介绍

该介绍包括中国网球公开赛简介、赛事级别、奖金与积分、赛场介绍、场地介绍、赛徽、奖杯、吉祥物和历届冠军

中国网球公开赛简介:

中国网球公开赛(China Open)是由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承办的国际性网球赛事,简称“中网”。通常在每年十月份的国庆黄金周举行,举办地是位于北五环附件的奥运场馆——国家网球中心,这是“后奥运”时代奥运村中唯一会定期举办的性国际赛事。

在2009年正式升级为WTA皇冠明珠级赛事及ATP500赛事之后,中网步入国际顶尖赛事之列,成为世界第八大赛事,也是亚洲级别最高的男女综合性网球赛事。中网每年都吸引诸多顶尖选手前来参赛,已经退役的俄罗斯沙皇萨芬、现世界第一纳达尔、澳网冠军德约科维奇、前美网冠军罗迪克、网坛女皇小威廉姆斯、美网和法网的双料冠军库兹涅佐娃、前世界第一扬科维奇、现世界第一沃兹尼亚奇等人都曾经是中网的冠军得主。莎拉波娃、伊万诺维奇、大威廉姆斯、李娜、郑洁、穆雷、索德林、费雷罗等球星也都是中网的常见面孔。

赛事级别、奖金与积分:

中网自2004年首次举办至今,已经进入到第八个年头。最初是男女两站低级别国际巡回赛,2009年中网经历了办赛以来的首次升级,其中女子赛事升级为WTA全年仅有的四站皇冠明珠级赛事之一,报名周排名Top46位的选手强制参赛,无故退赛将遭受WTA的相应处罚;男子赛事升级为ATP500赛事之一。目前,中网包括ITF青少年组赛事、WTA女子单打、双打、ATP男子单打、双打等多个项目,每年有超过300位职业选手参加,赛事总奖金为660万美元,是同等级别赛事中奖金最高的一站赛事。

中网的女单冠军可获得77.55万美元的冠军奖金,同时还会收获1000个WTA积分;中网的男单冠军可获得57.3万美元的冠军奖金,同时还会收获500个ATP积分。

赛场介绍:

中网举办之初,比赛场地位于丰台区的光彩网球中心。2009年,中网实现了赛事级别的提升,举办场地也迁至位于奥运村的“国家网球中心”。2009年至2010年,可容纳8000人的莲花球场和可容纳3400人的映月球场是赛事的中心球场,此外国家网球中心还有15片外场场地供比赛和球员训练使用。

2011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又一次实现飞跃——启用设计理念独特、硬件设施齐全、拥有可开合屋顶的新场馆。继比赛级别提升至顶尖水准、赛事组织慢慢追赶传统赛事之后,中网又在硬件设施上再上一层楼,比肩乃至赶超大满贯赛事。

新球场占地面积约为169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1199平方米。和旁侧的莲花球场、映月球场一样,新建球场在建筑风格上延续了十二面体形状,圆形的外观由上下交错的24个三角形拼成,建筑高度达到45.3米。新建球场现拥有普通看台观众席11000个,专属文字记者席130个,加上比赛场地四周的贵宾包房及包厢区坐席,球场可容纳的总人数可达15000人。

相比于莲花球场,新建场馆在观众席上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双层玻璃包房。在200多个贵宾包厢之上,配有现代化设施、突显尊贵品质、奢华体验的48个玻璃包房绕场而建,为球迷的观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将新球场的功能性最大化的提升,位于东西两侧的包厢还可以人为收缩、移动,从而改变场地的使用面积。这样,在中网之外还可以举办演唱会、歌话剧演出、其他比赛等。

为了能够给看台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观赛体验,球场外环特别设置了360度的专属贵宾观景包房和观众观景平台,以使贵宾及观众在观看新中心场比赛之余了解周边球场的比赛情况或是嘉年华广场的表演进程,甚至还可以鸟瞰整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周边自然美景尽收眼底。

场地介绍:

中网现用球场是中速硬地球场,属于弹跳较高的硬地球场。

赛徽:

2004年,中网为征集比赛赛徽特别组织了一次大型比赛,其中刘志群设计的名为“舞动的水墨,旋转的网球”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网赛徽。中网赛徽整体设计简洁明快,采用了中国水墨书法的艺术形式,并与运动特征相结合,主标志S形流动曲线幻化成旋转着的网球,又有着中国太极中的刚柔并济的精神。水墨晕染的效果既体现了书法的美感,又和网球绒毛相似。干墨的飞白,笔纸留下的小颗粒让人联想到赛场上的力量与速度。下方特别添加的椭圆投影让这颗“水墨画网球”更有跳动感,充满活力。字体颜色的选用被认为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中国红,代表喜庆与激情,字体优雅而饱满,其中加入网状线条,象征球拍和球网。中网赛徽特别选用了较为时尚和现代的处理手法,使标志显得更加优雅、高贵,散发东方神韵的同时还充满了国际感。

奖杯:

中网现用奖杯称之为“中国之杯”,是由北京国道黄金有限公司设计,并集合39名中国工艺大师以手工打造完成,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珍藏。

“中国之杯”以中华国宝文物为拟由,集合了众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经工艺大师数月精工打造,精彩璀璨,堪称是世界顶级体育赛事奖杯及贵金属手工艺术品中的巅峰之作。“中国之杯”内蕴传统文化精华,与奋发拼搏的中网体育精神神韵相一,是中国传统工艺和中国文化的骄傲,传承了中华文明脉搏。、

自2009年启用之后,中网冠军的名字都被永久镌刻在了“中国之杯”的底座上。

吉祥物: 中网吉祥物“大力”和“小美”诞生于2006年,是中网特有的文化符号之一,他们是激情与活力的代表,同时也想所有参赛球员、广大网球爱好者传达着中网的热情与友好。

中网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颗飞跃的网球。吉祥物的设计者谷米和罗军均是北京米罗创意工作室的自由设计师,长期从事卡通创意设计,曾为飞利浦大学生足球联赛和中国联通等设计专用吉祥物形象。在设计中网吉祥物时,他们受到了中网赛徽的启发,由圆形的网球进行演绎,创造出这两个可爱的小东西。另外,在中国文化中,圆也是事物和顺美好的代表,象征着中国网球公开赛的举办会取得巨大成功。同时,圆或弧具有运动的视觉感,代表这项运动赛事会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更加完美。

历届冠亚军: 男单:

2004年:萨芬(Marat Safin)Def. 尤兹尼(Mikhail Youzhny) 2005年:纳达尔(Rafael Nadal) Def. 科里亚(Guillermo Coria)

2006年:巴格达蒂斯(Marcos Baghdatis) Def. 安西奇(Mario Ancic)

2007年:冈萨雷斯(Fernando Gonzalez) Def. 罗布雷多(Tommy Robredo) 2008年:罗迪克(Andy Roddick) Def. D-塞拉(Dudi Sela)

2009年:德约科维奇(Novak Djokovic) Def. 西里奇(Marin Cilic) 2010年:德约科维奇(Novak Djokovic) Def. 费雷尔(David Ferrer)

男双:

2004年:吉梅尔斯托布(Justin Gimelstob)/奥利弗(Graydon Oliver) Def. 小博格莫洛夫(Alex Bogmolov Jr.)/邓特(Taylor Dent)

2005年:吉梅尔斯托布(Justin Gimelstob)/海利(Nathan Healey)Def. 图萨诺夫(Dimitry Tursunov)/尤兹尼(Mikhail Youzhny)

2006年:布帕蒂(Mahesh Bhupathi)/安西奇(Mario Ancic)Def. 贝雷尔(Michael Berrer)/卡尔森(Kenneth Carlsen)

2007年:德-沃伊斯特(Rick de Voest)/费舍尔(Ashley Fisher)Def. 哈加德(Chris Haggard)/卢彦勋(Lu Yen-Hsun)

2008年:胡斯(Stephen Huss)/哈金斯(Ross Hutchins)Def. 费舍尔(Ashley Fisher)/雷诺兹(Bobby Reynolds)

2009年:M-布莱恩(Mike Bryans)/B-布莱恩(Bob Bryans)Def. 诺尔斯(Mark Knowles)/罗迪克(Andy Roddick)

2010年:M-布莱恩(Mike Bryans)/B-布莱恩(Bob Bryans)Def. 费尔斯滕伯格(Fyrstenberg)/马特考斯基(Matkowski)

女单:

2004年:小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Def. 库兹涅佐娃(Svetlana Kuznetsova) 2005年:基里连科(Maria Kirilenko)Def. 格罗恩菲尔德(Ana-Lena Groenefeld) 2006年:库兹涅佐娃(Svetlana Kuznetsova)Def. 毛瑞斯莫(Amelie Mauresmo) 2007年:扎维(Agnes Szavay)Def. 扬科维奇(Jelena Jankovic)

2008年:扬科维奇(Jelena Jankovic)Def. 库兹涅佐娃(Svetlana Kuznetsova)

2009年:库兹涅佐娃(Svetlana Kuznetsova)Def. A-拉德万斯卡(Agnieszka Radwanska) 2010年:沃兹尼亚奇(Caroline Wozniacki)Def. 兹沃娜列娃(Vera Zvonareva)

女双:

2004年:加格里亚蒂(Emmanuelle Gagliardi)/萨芬娜(Dinara Safina)Def. 杜尔科(Gisela Dulko)/文托-卡普奇(Maria Vento-Kabchi)

2005年:维维斯(Nuria Llagostera Vives)/文托-卡普奇(Maria Vento-Kabchi)Def. 郑洁(Zheng Jie)/晏紫(Yan Zi)

2006年:帕斯奎尔(Virginia Ruano Pascual)/苏亚雷斯(Paila Suarez)Def. 查克维塔泽(Anna Chakvetadze)/维斯尼娜(Elena Vesnina)

2007年:庄佳容(Chuang, Chia-Jung)/谢淑薇(Hsieh, Su-Wei)Def. 韩馨蕴(Han Xin-Yun)/徐一幡(Xu Yi-Fan)

2008年:加里奎斯(Anabel Medina Garrigues)/沃兹尼亚奇(Caroline Wozniacki)Def. 韩馨蕴(Han Xin-Yun)/徐一幡(Xu Yi-Fan)

2009年:彭帅(Shuai Peng)/谢淑薇(Hsieh, Su-Wei)Def. 库德里夫塞娃(Alla Kudryavtseva)/马卡洛娃(Ekaterina Makarova)

2010年:庄佳容(Chuang, Chia-Jung)/加沃尔索娃(Olga Govortsova)Def. 杜尔科(Gisela Dulko)/佩内塔(Flavia Pennetta)

第6篇: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相关翻译

2012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概观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是亚太网球大满贯赛事,同时也是四大满贯赛事中每年最先登场的网球公开赛。

作为最年轻的大满贯赛事,澳网在过去的五年中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在倍受全球关注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观赛者。

澳网被各大参赛团体视为世界上最佳的网球赛事,所以排名前1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网球男女运动员会来到澳大利亚参与澳网的角逐。 2012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总共提供了2600万澳元作为奖金,而这使之成为了大满贯赛事历史中提供奖金金额最高的一次赛事。男冠军和女冠军每人可分别从中获得230万澳元作为奖金。

2012澳网公开赛在国际播出市场中的播出时长已超过了13000个小时,并且吸引了累积数量为3.49亿的电视观众观看赛事。亚太地区的国际市场带来了绝大部分观众,其数量可以达到1.92亿人。 澳网集锦聚焦:

超过686006名网球球迷到现场观看2012澳网公开赛。 澳网官网访问量时刻保持在1480万人次,比2011年上涨48%。 澳网官方iPhone 应用程序的下载次数达到664197次;安卓系统应用程序的的下载次数则超过10万次。

连续第四次被选举为球员们最喜欢的大满贯赛事。

主办城市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主办城市,同时也被公认为是澳大利亚的运动之都。近几年,墨尔本凭借着举办F1大奖赛,澳式足球联盟赛季,节礼日测试板球大赛,春季赛马嘉年华,澳大利亚高尔夫大师赛,以及澳网公开赛的举办资历在《体育商业》杂志上以“世界一流体育城市”自居。 墨尔本共有将近410万人口,每年吸引着超过100万的国际游客。同时,流动的人口亦塑造了墨尔本极其渴求融合全球文化且复杂多变的物理景观以及人文景观。

在满是大型购物中心,餐厅,鸡尾酒吧和美术馆的中心商业区不仅活力盎然,而且其中亦不乏极其精致的旅店。除了众多文化,音乐,体育赛事外,墨尔本亦因其安静的花园和美丽的海滩蜚声于世。

澳网公开赛期间,墨尔本向世界展示着它的流光溢彩,并以能够为来自本地及国际的贵客举办这场赛事而倍感骄傲。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1905-2012)

2012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见证了男子单打冠军的第一百次角逐。1905年,第一届澳大利亚锦标赛在墨尔本圣克尔·达路,仓库老板板球场内举行。这次赛事共吸引了17名选手参加,而他们全是清一色的男选手。直至1922年,此项锦标赛才为女性运动员增设项目。

从1905年开始,共有59名男选手赢得过男子单打冠军的称号并有幸接过诺曼·布鲁克斯挑战杯;同时也只有42位女冠军才能懂得将达芙妮·阿克赫斯特纪念杯举起时是何心情。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原名为澳大拉西亚锦标赛,是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举办的。1922年,新西兰退出赛事的合作关系,但是直到1927年,赛事开始前,才正式更名为澳大利亚锦标赛。

在其历史之中,锦标赛的举办地址也是几经变化。锦标赛曾经在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中被举办过,并且于1906年,1912年在新西兰举行过两次。然而,1972年,锦标赛永久落户于墨尔本库杨郊区。

为了迎接1988年的澳网公开赛并满足锦标赛不断发展的需求,保障锦标赛在下一个世纪的发展壮大,澳大利亚政府在墨尔本公园(前身是费林德斯公园)建造了极其先进的网球中心。

这一举动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88年澳网公开赛有超过26万名观众亲临现场观看比赛,而前一年在库扬网球中心这一数据仅有14万人,人数将近翻了一倍。从此,澳网不断取得成功,并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年度体育盛事,今年参赛人数已经突破记录达到了686006人。

墨尔本公园再开发

(最先进的设备)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为维多利亚州做了很大贡献,每年为维多利亚州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作为回报,维多利亚州政府决定为墨尔本公园再建设工程的第一阶段投入资金3.63亿美元。在未来的十年中,再建设的第二三阶段将耗资将近1亿美元,需要进一步投资。墨尔本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配有三个可收回屋顶的特色球场的大满贯赛址。一流的设施将会使一赛区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体育综合赛区。

第7篇:网球公开课策划书

山东财经大学(筹)网球公开课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网球诞生于1873年,一百三十多年来,网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其不断发展的技术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作为一项兼具青春活力与时尚的运动,网球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为促进我校网球运动的发展,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活动,响应阳光体育精神,我校网球协会特邀网球专家进行现场讲解,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网球盛宴。

二、活动目的

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互助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以展现大学生的运动风采,提升同学们“交流、沟通、合作” 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网球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增长学生对网球运动的了解,从而促进我校网球运动的发展。

三、活动时间

11月4日

四、活动地点

室内:xxxx教室室外:网球场

五、主办单位

校网球协会

六、主讲人员

网球专家

七、活动对象

大一新生

八、活动安排

1.前期安排

1)活动前一周,在各宿舍楼食堂张贴海报。

2)活动前三天,通知协会成员到场具体时间、地点。

2.室内安排

专家来我校交流,对网球技术进行现场讲解。

3.室外安排

1)设置男子单打、女子单打两个项目。

2)比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公开赛,第二阶段为精英赛,并由专家对选手进行评分与点评。公开赛采用分组循环和同名次淘汰的比赛方式,分组情况视具体报名人数决定。精英赛采用单淘汰赛的比赛方式。

3)循环赛的名次按获胜次数多少决定。如2人相同,则按互相的胜负关系决定名次;如3人或以上相同,则按净胜局、分多少决定。如仍相同,则采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名次。

4)公开比赛和精英比赛均采用4局先胜制和平局决胜制,参赛选手遇到连场可休息最多不超过15分钟。

4.人员安排

1)室外赛事监督、裁判员均由组委会选派。

2)比赛工作人员为网球协会会员,主要包括比较技术工作人员和机动小组。

九、关于室外赛事的器具和应急方案

1.对于选手可自带球拍和球,部分由网球社提供

2.由于客观原因或造成参赛选手无法到场,只要有一对进行比赛,比赛照常进行。未到者作弃权处理。

3.协会会员除安排具体任务的都机动处理其他突发情况并维持赛场秩序。

十、后期工作

1.公布获奖名单

2.发放奖品

3.总结经验

十一、备注

......

策划人:郭瑞

班级:国教 新英1104

第8篇:201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签表

1/4区: 2/4区: 阿扎伦卡(白俄罗斯)(1) VS布里安蒂(意大利) A-拉德万斯卡(波兰)(3)V雅瓦诺夫斯基(塞尔维亚) C-加西亚(法国)VS普菲泽迈尔(德国) 大威廉姆斯(美国)VS奥尔梅切亚(阿根廷) 塔巴赫(加拿大) VS沃兹尼亚克 (加拿大) 詹咏然(中华台北)VSK-邦达伦科 (乌克兰) 科内特(法国)VS郑洁(中国)(31) 卢西奇(克罗地亚)VS 库兹涅佐娃(俄罗斯)(26)

萨法洛娃(捷克)(20)VS雅基莫娃(白俄罗斯) 埃拉尼(意大利)(21)VS德拉奎尔(澳大利亚) M-桑切斯(西班牙)VS伯内洛娃 (捷克) 金久慈(美国)VS沃斯科波耶娃 (哈萨克斯坦) 梅拉德诺维奇(法国)VS齐布尔科娃 (斯洛伐克)(15)

利斯基(德国)(12)VS马泰克(美国) 马卡洛娃(俄罗斯)VS斯蒂文斯(美国) M-约翰森(法国)VS罗迪奥诺娃(澳大利亚) 哈勒普(罗马尼亚)VS塞特科夫斯卡(捷克)(24)

佩特洛娃(俄罗斯)(27)VS贝内索娃 (捷克) 蒂奥(西班牙)VS斯奇佩尔斯 (南非) 法尔科尼(美国)VS霍尔 (罗马尼亚) 巴尔塔查(英国)VS斯托瑟 (澳大利亚)(6)

3/4区:

李娜(中国)(7)VS科斯蒂亚(罗马尼亚) 斯特里科娃(捷克)VS加孔(法国) 麦克哈尔(美国)VS Kiki Bertens (荷兰) L-戴维斯 (美国)VS巴瑟尔(德国)(30)

文奇(意大利)(17)VS阿维德森 (瑞典) 舍夫多娃(哈萨克斯坦)VS米内拉(卢森堡) 塔纳苏甘(泰国) VS纳瓦罗(西班牙) 巴博斯(匈牙利) VS兹沃娜列娃(俄罗斯)(11)

斯齐亚沃尼(意大利)(14) VS伊达公子 (日本) 皮隆科娃(保加利亚) VS维克梅耶尔(比利时) 勒普琴科(美国) VS波尔瓦克(哈萨克斯坦) 梅耶尔(奥地利) VS扬科维奇 (塞尔维亚)(19)

尼库莱斯库(罗马尼亚)(32)VS布拉奇科娃(俄罗斯) 杜舍维娜(俄罗斯)VS弗尔斯腾(法国) 帕门蒂尔(法国)VS U-拉德万斯卡(波兰) 巴蒂(澳大利亚)VS科维托娃 (捷克)(4)

奥丁(美国)VS 拉尔森(瑞典) 杜波伊斯(加拿大) VS皮尔(以色列)

维西诺(西班牙)VS伊万诺维奇(塞尔维亚)(13) 科贝尔(德国)(10)VS张帅(中国) 奥普兰迪(瑞士)VS加沃尔索娃(白俄罗斯) 塔提什维利(格鲁吉亚)VS格拉奇(美国) 谢淑薇(中华台北)VS佩内塔(意大利)(18) 加里奎斯(西班牙)(29)VS埃斯皮诺萨 (西班牙) 张凯贞(中华台北)VS 帕夫洛维奇(法国) 玛尔蒂奇(克罗地亚) VS克拉吉塞克(荷兰) 普利斯科娃(捷克)VS巴托丽(法国)(8)

4/4区:

小威廉姆斯(美国)(5)VS拉扎诺(法国) 鲁斯(荷兰)VS汉普顿(美国) 维斯尼娜(俄罗斯)VS 沃特森(英国) 赫拉德卡(捷克)VS格尔格斯 (德国)(25) 卡内皮(爱沙尼亚)(23)VS帕诺娃(俄罗斯) 贝古(罗马尼亚)VS雷扎伊(法国)

加多索娃(澳大利亚) VS莱巴里科娃(斯洛伐克) 达尼利都(希腊)VS沃兹尼亚奇(丹麦)(9) 基里连科(俄罗斯)(16)VS拉里埃尔(法国) 扎科帕洛娃(捷克)VS特萨伦科(乌克兰) 基奥萨冯(英国) VS辛克(匈牙利)

阿恩(匈牙利)VS帕芙柳琴科娃 (俄罗斯)(22) 彭帅(中国)(28) VS帕斯泽克(奥地利) 埃拉科维奇(新西兰)VS里诺(西班牙) 赫尔科格(斯洛文尼亚)VS森田步美(日本) 卡丹图 (罗马尼亚) VS莎拉波娃 (俄罗斯)(2)

上一篇:德国工伤保险下一篇:关于小学环保的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