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煤炭产业关联度的分析及建议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 伴随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凸显了诸如煤炭需求放缓、产业集中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近几年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 煤炭行业的投资大幅增长, 但2008年下半年起下游产业的需求大幅减少, 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目的是分析我国煤炭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和波及效应, 并根据结论对我国的煤炭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对于明确我国在煤炭产业调整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煤炭产业关联度分析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 其实质就是产业之间相互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是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工具。

(一) 后向关联分析——投入结构

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后向关联的相互影响可用投入结构来衡量, 用煤炭产业对其他各产业的消耗系数来表示, 系数越大则联系越紧密。本文从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和中间投入率这三个系数的角度, 对煤炭产业的投入结构进行分析。

1. 煤炭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某一产品部门 (如j部门, 这里即煤炭产业部门)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各产品部门 (如i部门) 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2]。计算方法为aij=xij/Xj (式中:xij—j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i行业产品的价值量;Xj—j行业的总产出) 。

aij可用来考察产业间的联系广度:当aij=0时, 表示i、j两个产业部门没有直接联系;当aij>0时, 涉及j (j=1, 2, 3, …, n) 产业部门越多, 表明第i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的联系就越广, 依赖性越强, 反之亦然。通过计算, 煤炭产业与除金属采矿业以外的所有国民经济部门都有或大或小的依赖关系, 但与自身的依赖是最大的, 这一点也毋庸置疑。煤炭的开采与洗选是煤炭产业得到发展的前提。此外, 与煤炭产业关联比较紧密的产业部门还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与这些部门之间的aij均超过了0.05。以上的数据表明不仅有第二产业为煤炭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料技术支持, 还有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支持。

完全消耗系数是全部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 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其矩阵的公式为:B= (I-A) -1-I (式中:B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I-A) -1为里昂惕夫逆矩阵;I为单位矩阵) 。

B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不仅是直接的还有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 并通过线性关系将各部门的总产出与最终使用联系在一起。系数较大的几个产业部门有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 表明煤炭产业对这些产业有较强的依赖关系。化学工业的aij仅为0.017766, 但是间接消耗系数达到了0.118070, 说明化学工业在煤炭产业的生产中有较强的间接作用。完全消耗系数还可表述为对其后向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 煤炭产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和拉动能力较强, 其次是第三产业。

2. 中间投入率

中间投入率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料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 该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就越低, 那么其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其他产品数量越大, 该产业的带动能力就越强。煤炭产业中间投入率计算公式为:Fi=∑xij/ (∑xij+Di+Ni) (式中:Fi—煤炭产业的中间投入率;Di—煤炭产业部门的全部折旧费;Ni—煤炭产业所创造的价值;xij—煤炭产业部门购入第j部门 (这里指其他部门) 的产品量, 即分母 (∑xij+Di+Ni) 分母表示总投入) 。

计算得到Fi在2002年是0.5616, 2007年为0.6847, 表明随年份的增加Fi有上升的趋势, 而且有较高水平, 属于附加值率较低的产业部门。

(二) 前向关联分析——产出结构

产出结构是指某产业产品的分配 (销售) 方向, 它通过各产业部门的分配系数来度量。产出结构主要是研究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前向关联的相互影响。下面从直接分配系数和中间需求率两个系数来研究。

1. 煤炭产业的分配系数

煤炭产业对某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rij=xij/Xi (式中:rij为煤炭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xij为煤炭产业部门 (i部门) 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给j产业部门的数量;Xi为煤炭产业产品总产出) 。

rij较高的产业部门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 均超过0.1。也就是说, 煤炭产业的产品主要投向这些部门。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的rij达到0.3以上, 所以煤炭产业产品的主要去向为次产业部门也不足为奇。其次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第二产业部门, rij均在0.1以上, 表明第二产业很多部门的发展依赖煤炭产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是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保证, 从煤炭产业支持的部门看出, 煤炭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 中间需求率

煤炭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反映各产业部门对煤炭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煤炭产业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中间需求率越高, 其他产业部门对该产业部门的依赖性就越强。其计算公式为:Gi=∑xij/ (∑xij+Yi) (式中:Gi—各产业部门对煤炭产业部门产品的中间需求率;∑xij—各产业部门对煤炭产业部门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Yi—煤炭产业部门中的最终种需求部分;∑xij+Yi—煤炭产业部门的产品总产出) 。

计算得知Gi2002年是0.8057, 2007年为0.9586, 和Fi一样, 有逐年上涨的趋势。2007年, 接近96%煤炭产业的产品被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作为中间产品投入到生产中被消费, 只有4%作为最终产品投入到居民消费中, 这表明其他产业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很强且逐年上升。不仅如此, 煤炭产业部门的Gi较高Fi较低, 该产业部门带有原材料产业的性质, 即其他产业部门对该产业部门的依赖性较强。这个产业部门在自己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需其他产业部门的投入较少, 不太依赖于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煤炭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煤炭产业的正常运行需要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当然, 煤炭产业提供的产品也是其他产业部门正常运行的能源基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 当某部门发生变化, 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的方式引起与其他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部门的变动并依次传递, 影响力逐渐减弱, 这一过程就是产业波及。

(一) 感应度及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反映某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 表现为该产业部门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 用感应度系数来表示, 是衡量某产业后向联系广度和深度的指标, 也称前向关联系数。感应度系数大于1或小于1, 表明该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在全部产业部门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 且数值越大其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拉动能力越强。基于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 2002年煤炭产业感应度系数为0.3794, 2007年为0.8573, 均小于1, 表明对经济制约作用较小。2002年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居水平以下, 是需求拉动力非常小的部门,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力量非常小。2007年上升为0.8573, 仍居平均水平以下, 但较2002年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经济贡献力要大了很多, 对其上游产业的推动有明显增加。

(二) 影响力及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反映某产业最终产品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变动的影响能力。它表现为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 用影响力系数来表示。基于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 2002年煤炭产业影响力系数为0.7087,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居水平以下, 是需求推动力较小的部门,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力量较小。2007年为1.0081, 在全部产业中居水平以上, 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需求推动力较大, 且较2002年有很大的增长;结合产业关联分类标准, 属于需求拉动力小供给推动力大的产业部门。同时对上游产业的推动也有明显增加, 表明煤炭产业的地位在上升。

三、结论

(一) 煤炭产业中间需求大中间投入率小, 前向关联度强后向关联度弱

煤炭产业2002年的Fi为0.5616, 2007年为0.6847, Gi在2002年是0.8057, 2007年为0.9586。从时间上分析, 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上升。结合行业特点, 在2002年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2007年由于中间需求率上升到0.6847转变为中间产品型企业, 仍然属于中间产品, 因此该行业的产品主要作为中间产品被其他部门消费掉。也可以说, 煤炭产业的发展对其他部门的依赖程度较小, 但是其他部门对煤炭产业的依赖比较大。从空间上分析, 煤炭产业Fi低Gi高, 表明它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强于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 且推动和拉动作用都在增强。煤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于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产业的促进作用, 推动作用在逐步提高, 而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产业发展促进作用较小但是均呈上升趋势;对煤炭产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看出煤炭产业的产业地位有所提高, 且在国民经济中处于较重要的部门。从直接和完全消耗系数来看, 煤炭产业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部门存在直接的依存关系, 它直接依赖于能源、金属等产业的发展, 自身作为中间产品也流向某些部门。除了第二产业为煤炭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料技术支持, 同时也应该看到第三产业在服务方面对煤炭产业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二) 政策建议

第一, 从煤炭开采的角度来讲, 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煤炭产业主要靠自身的产业投入, 还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间接作用较强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所以可以首先提高这些对煤炭产业有投入贡献的产业的效率。国家可以通过增强技术投入力度提高直接煤炭的开采效率, 或从技术创新和政府规制等间接方面刺激这些产业的效率从而提高煤炭产业的发展。

第二, 煤炭产业为很多产业, 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应当获得优先发展, 否则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 (主要为GDP) 的增长, 还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要素效率提高, 表现为各产业在直接和间接关联性中向合理化、高效化演进。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 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对煤炭产业的重视程度, 对于煤炭产业的走向合理化和高效化至关重要。

第三,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 煤炭产业的波及效应十分广泛。在煤炭产业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从其他可替代煤炭能源的开发、煤炭价格、国家政策等多个方面看到它们对煤炭行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其他可替代煤炭能源的开发主要是间接地从原材料的提供方面影响煤炭产业的发展, 煤炭价格、国家政策等因素起直接作用, 如果这些因素积极变动, 会对煤炭产业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反之, 则会制约煤炭产业的发展。因此, 在制定产业政策时, 不仅要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还应适当地倾斜于煤炭产业的发展, 以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

摘要:本文基于全国2002年40部门和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 对我国的煤炭产业的产业关联进行定量分析, 测算有关产业关联程度的一系列系数, 讨论我国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其他产业部门对煤炭产业的推动作用以及煤炭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煤炭产业,投入产出,产业关联

参考文献

[1] 徐盈之, 吴海明.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水平、产业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动态研究.经济问题, 2010.5

[2] 刘起运.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统计研究, 2002.2

[3] 汪云林, 付允, 李丁.基于投入产出的产业关联研究.工业技术经济, 2008.5

[4] 王丽, 石培基.甘肃省旅游产业关联及产业波及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1

上一篇: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体化品牌设计研究下一篇: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构路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