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2022-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H7N9型禽流感及临床特点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感染。

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患者多表现为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起病5至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人一旦发病,诊治不及时,预后效果差,死亡率高。

目前未发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经过医学观察,目前没有发现与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病例间也没有发现流行病学关联。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这是第一次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目前没有发现该病毒有在人际间传播的可能。该病目前以高度散发为主,暂没有证据支持引起暴发流行的可能。

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病毒可能通过变异、与其他流感病毒重组等多种方式更适宜在人体内繁殖,获得可以在人际间传播的能力,因此严密的疫情观察,科学的分析防护非常重要。

何如确诊并治疗H7N9型禽流感

根据患者流行病学接触史(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接触史,尤其是病、死禽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有效,但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1. 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的职业防护、及时的信息获取、必要的预防接种,是预防H7N9型禽流感和其他传染病的关键。 2. 日常生活应注重增强体质,增加营养,室内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有效洗手,尽量到正规销售点购买禽类产品,禽肉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与家禽密切接触的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受伤。要随时关注疫情动向,一旦出现流行强度明显增加,要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 吃熟食,不吃生鸡蛋,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 4. 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1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

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2禽流感病毒如何分型

●禽流感病毒分甲、乙、丙3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多发于禽类,一些亚型可感染各种哺乳动物及人类;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则分别感染海豹和猪。

●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

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

1、H9N

2、H7N7 3传播途径如何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

●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

●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4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

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5如何彻底杀死禽流感 消毒剂 高温 太阳光

常用消毒剂可将其灭活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

禽流感病毒在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状态下2分钟以上可灭活。 病毒在阳光直射下会失去活性

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平时衣物多晒太阳是预防禽流感最简单方法。

6如何预防人禽流感

●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

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 ●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

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 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

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尽快就诊 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加强体育锻炼 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预防】

(一)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动物防疫部门立即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养殖和处理的所有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二)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当这些人员中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标本并送至指定实验室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病原,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

(四)要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感染和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五)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或按中医药辨证施防。

主持人:唐教授,人感染禽流感和感染流感症状有什么区别呢?

唐耀武:实际上刚刚开始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感染以后,初期跟流感是一样的。发高烧,浑身疼,没劲,关节疼,有的人最初是上呼吸道的状况,鼻塞,全身不舒服。

唐耀武:作为禽流感,人不容易被传染,但是人一旦感染了,反应就比较强。 有些人病情发展比较快,禽流感比普通流感发展成为肺炎的机率大,大概一半人会发展成肺炎,而且有少部分人不仅仅肺脏的损害,还会有心脏的损害。容易发生死亡就是指既有肺损害又有心脏损害的患者。

主持人:现在感染的人很少,为什么大家很恐慌呢?大家主要担心什么?

唐耀武:关键的问题是,世界卫生组织担心禽流感变成人流感。这样的话,在人与人之间大面积流行会造成比较大的危害。至于说,变成人流感之后,是不是还会这么高的病死率呢?有的专家说还会这么高,有的专家说可能传染到人以后,病毒的毒性可能会低一些。不管高低,如果变成一个适应人的流感,就会世界性的流行,而且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大规模的流行。所以真正变成人流感,还是非常让大家担心的。

主持人:现在不管是流感,还是人感染禽流感,危害应该都是一样的。

唐耀武:我个人认为,以前我们对于流感的预防并不是非常的到位。目前禽流感因为致死率比较高,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是完全应该的,而且是要特别注意的。

唐耀武:但是季节性流感,现在还没有完全变化,我们现在还是甲1型和甲3型和B型,对我们的引起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大家没有引起重视,总觉得是一般感冒。

唐耀武:它的危害我从几个方面讲,一个方面对个人,得了流感以后,和普通感冒不一样,发烧比较严重,往往需要休息,一休息起码就一个星期,弄不好两个星期才缓过来。这个时候,肯定学习、工作、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唐耀武:对老人、孩子、身体抵抗力不好有慢性病的人,得流感可能会并发肺炎或者其他的慢性病。这一点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国外说了得了流感会死人,中国好像没有听说。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这样的情况:比如现在医生一般只报告是患者是死于肺炎,但是死亡报告里并没有说原来先得流感,后来得肺炎死的,这样人们就不觉得死亡的原因是流感引起的,实际上有一部分老年人或者慢性病人,患了流感以后,加重了病情,并发了肺炎以后,造成了死亡,就更容易忽视流感的最初致病的危害了。

唐耀武: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传播,喘气、咳嗽、打喷嚏都能够传播,传播速率比较快,所以可能在一些局部地区,比如某个学校、某个幼儿园的人都被传染上,这种传播的情况也更容易发生,所以我们不但要保护个人,而且要保护社会,保护集体,所以预防好流感,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很多人把感冒和流感也分不清。

易青:实际上是翻译的问题,在英文里是完全不同两个词,翻到中文,就变了。要改变这个说法,直接说简称,不要说全称,这样非常容易混淆。

主持人:这个教育很多人要做下去,感冒和流感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禽流感应该做哪些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还可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

3,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4,血清学检查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5,胸部影像学检查: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禽流感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原发性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肺部病变以浆液性出血性支气管炎为主,患者常常因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

继发性细菌性肺炎: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病人病情逐渐加重,或在暂时的改善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咳嗽,咳脓痰,并且出现肺部实变体征,X 线发现肺部有片状和斑片状阴影。 Reye 综合征

心肌炎:有报道流感病毒性肺炎可以并发心肌炎 禽流感病因

禽流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引起禽流感(AI)的病原为禽流感病毒(AIV),该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 (1)正粘病毒科的特征: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科的病毒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均具有神经氨酸酶(NA)和血凝素(HA),可凝集某些动物的红细胞;对呼吸道系统都有致病性等,特别是这两种病毒对粘多糖和糖蛋白具有特殊的亲合力,尤其是对细胞表面的含唾液酸的受体具有更强的亲合力。

正粘病毒科中只有一个属,即流感病毒属,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S)抗原性的不同,将其分为A,B,C三个血清型,它们之间抗原的差别可通过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测出。

A,B,C三型流感病毒除了其核蛋白及基质蛋白抗原性不同外,还有以下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2)A型流感毒除有可能感染人外,还感染许多其他种属的动物,如马,猪,禽类,海豹等,而B型则主要感染人,但C型也可从猪分离到,(2)A型流染病毒的表面糖蛋白比B型和C型的具有更高的变异性,(3)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面,A型和B型都具有8个核酸片段,而C型的基因组只有7个片段。 根据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差异,又可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A型流感病毒有15种特异的HA和9种特异的NA。

(3)禽流感病毒毒株分类:AIV的毒株分类基于HA和NA亚型,目前已发现15种血凝素HA和9种神经氨酸酶NA,所有这些都是从禽流感分离物中以不同的组合鉴定出来的,为了鉴定病毒的HA和NA,要应用一组对不同亚型特异的抗血清,对分离物进行血凝抑制(HI)和神经氨酸酶抑制(NA)试验。

属于同一亚型病毒的比较,常用鸡和雪豹感染后的血清及单克隆抗体进行,应用单克隆抗体能较细致地比较同种或不同种动物中出现的相关病毒,之后,通过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LISA)和中和试验对病毒进行比较。

(4)命名:针对AIV的命名,1971年提出了流感病毒命名的标准体系,1980年又进行了修订,一株流感病毒的名称包括型(A,B或C),宿主来源(除人外),地理来源,毒株编号(如果有)和分离的年代,后面及圆括号内附以HA(H)和(N)的抗原性说明。

2.形态学:AIV粒子一般为球形,直径为80~120纳米,但也常有同样直径的丝状形态,长短不一,病毒粒子表面有10~12纳米的密集钉状物或纤突覆盖,病毒囊膜内有螺旋形核衣壳,两种不同形状的表面钉状物是HA(棒状三聚体)和NA(蘑菇形四聚体)。

HA的作用是将病毒粒子吸附在细胞表面受体(唾液酸低聚糖)上,并与病毒的血凝活性相关,在对病毒的中和作用和抗感染保护中,抗HA抗体非常重要;NA酶的活性则是通过对受体内神经氨酸的作用,可使新生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抗NA抗体对保护作用也很重要。

现已确定血凝集H2HA和神经氨酸N2及N9NAS的三维结构,并明确了重要的抗原区域或表位。

HA和NA以及被称为M2的小蛋白都包埋在宿主细胞质膜衍生的脂质囊膜中,病毒囊膜下为主要结构蛋白M1,位于RNA分子的周围,与分子蛋白NP和三种大蛋白(PB1,PB2和PA)负责 RNA复制和转录。

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单链RNA片段组成,这8个片段编码10个病毒蛋白,其中8个是病毒粒子的组成成分(HA,NA,NP,M1,M2,PB1,PB2和PA),分子质量最小的RNA片段编码两个非结构蛋白,NS1和NS2,NS1与胞浆包含体有关,但NS1和NS2的功能尚不清楚。

现在已经获得了包括H3,H5和H7在内几个禽亚型号HA基因的全部序列,以及所有14个血凝素基因的部分序列。

3.化学组成:流感病毒粒子大约由0.8%~1.1%的RNA,70%~75%蛋白质,20%~24%的脂质和5%~8%的碳水化合物组成,脂质位于病毒的膜内,大部分为磷脂,还有少量的胆固醇和糖脂,几种碳水化合物包括核糖(在RNA中),半乳糖,甘露糖,墨角藻糖和氨基葡糖,在病毒粒子中主要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 病毒蛋白及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是病毒基因组特异的,但与病毒膜的糖蛋白或糖类链的脂质和碳水化合物链的成分,是由宿主细胞确定的。

4.病毒复制:病毒吸咐在细胞表面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受体上,然后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病毒进入细胞,这包括暴露于核内体内的低pH,导致HA的构象改变介导膜融合,这样,核衣壳便进入胞浆并移向胞核,流感病毒利用独特的机理转录,启动转录时,病毒的核酸内切酶从宿主细胞的mRNA上切下5′帽子结构,并以此作为病毒转录酶进行转录的引物,产生出6个单顺子的mRNA,并转译成HA,NA,NP和三种聚合酶(PB1,PB2和PA),NS和M基因的mRNA进行拼接,每一个产生出两个mRNA,依不同阅读框架进行转译,产生NS1,NS2,M1和M2蛋白,HA和NA在粗面内质网内糖基化,在高尔基体内修饰,然后运输到

表面,植入细胞膜中,HA需要宿主细胞蛋白酶将其裂解成HA1和HA2,但两者仍以二硫键相连,这种裂解可生成传染性病毒,并以出芽方式从质膜排出细胞。 5.抗原性变异: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变的频率很高,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漂移和转变,抗原漂移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而抗原转变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变化。

(1)抗原性漂移:抗原性漂移是由编码HA和/或NA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是在免疫群体中筛选变异体的反应,它可引起致病性更强病毒的出现。 (2)抗原性转变:抗原性转变是当细胞感染两种不同流感病毒时,病毒基因组的片段特性允许发生片段重组,从而引起转变,它有可能产生256种遗传学上不同的毒力各异的子代病毒。 6.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A型流感病毒是囊膜病毒,对去污剂等脂溶剂的灭活性比较敏感,福尔马林,β-丙内酯,氧化剂,稀酸,乙醚,去氧胆酸钠,羟胺,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铵离子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禽流感病毒没有超常的稳定性,因此对病毒本身的灭活并不困难,病毒可在加热,极端的pH值,非等渗和干燥的条件下失活。 在野外条件下,流感病毒常从感染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排出,病毒受到这些有机物的保护极大地增加抗灭活的抵抗力,此外,流感病毒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存活很长时间,粪便中病毒的传染性在4℃条件下可以保持长达30~50天,20℃时为7天。 7.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及毒力

禽流感病毒致病力的变化范围很大,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可能是不明显的或是温和的一过性的综合征,甚至是100%发病率和/或死亡率的疾病,疾病的症状可能表现在呼吸道,肠道或生殖系统,并随病毒种类,动物种别,龄期,并发感染,周围环境及宿主免疫状态的不同而不同,禽流感病毒的毒力主要决定于病毒粒子的复制速率和血凝素蛋白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组成。 目前国际上一般按欧共体规定的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来判定毒力,当IVPI>1.2时,则认为是高致病力毒株。

能够治疗H7N9禽流感的有效药物是什么

来源:康爱多网上药店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7日 温馨提示: 目前对于H7N9禽流感的感染患者初步确定用达菲进行抗病毒治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药物能够有效治疗H7N9禽流感呢?

目前对于H7N9禽流感的感染患者初步确定用达菲进行抗病毒治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药物能够有效治疗H7N9禽流感呢?

周三晚间,国家卫计委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下称“方案”),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治疗,卫计委推荐了五种中成药。

方案称,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五种中成药可用来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

方案还称,化学药品治疗推荐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不建议单独使用离子通道M2阻滞剂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1.疫毒犯肺,肺失宣降

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治法:清热宣肺

参考处方:桑叶 金银花 连翘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芦根 青蒿 黄芩 生甘草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注射液。

2.疫毒壅肺,内闭外脱

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四末不温,冷汗淋漓,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炙麻黄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鱼腥草 黄芩 炒栀子 虎杖 山萸肉 太子参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治疗方案及药物以为您列出,如还有疑问,欢迎您到康爱多网上药店咨询,如需购买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清开灵、生脉饮注射液等,请拨打康爱多的订购

热线:400-8811-020。

第2篇:什么是H7N9禽流感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流感病毒外表由两类糖蛋白覆盖,一类为H(植物血凝素),一类为N(神经氨酸酶),其中H又分为15个子类,N又分为9个子类,组合起来一共有135种(15×9=135)病毒。禽流感病毒中,只有H

5、H7和H9能传染给人,其中H5是高致病性,大家应该还记得著名的H5N1。以往,H7N9这种禽流感病毒只在禽类间发现,这是首次出现人感染的情况,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目前还在研究中。”

专家认为,根据目前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由于目前确诊病例不多,对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研究资料十分有限,专家正在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的能力作进一步判断。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滴露健康专家提示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消毒液清洗的地毯,避免使用难以清洗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 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同时,在户外洗手不方便的时候,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隔离病菌,呵护您的健康。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C下一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第3篇:h7n9症状有哪些 什么是H7N9禽流感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XX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发现3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也尚未有疫苗推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XX年9月,中科院高福课题组在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跨宿主传播机制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阐明了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原因。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XX年2月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重配病毒,于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被发现。高福率领的团队着重关注了被最早报道的两个毒株,即安徽株和上海株。据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施一介绍,安徽株是此次流感暴发事件中的流行毒株,而上海株则只在一个病例中分离得到,两株病毒在一级序列上显示出各自的独特性。研究人员通过检测两株受体的结合特性,发现安徽株既能结合禽源受体,又能结合人源受体,而上海株却偏好性地结合禽源受体。“这充分解释了安徽株由于获得人源受体的结合能力,使其具备了在人群中普遍流行的可能性。”

目前科学家认为,此次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具备有限的人际传播能力。研究人员推测由于H7N9病毒仍然具备强结合禽源受体的能力,而人呼吸道上有很多带禽源受体的黏液素束缚住了病毒的扩散,使得H7N9病毒无法有效传播。

XX年4月7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指南。该指南综合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H7N9禽流感的诊疗方案和疑难解答,对H7N9潜伏期、早期症状和预防建议等热点问题,作出详解。

1、什么是H7N9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

1、H9N

2、H7N

7、H7N

2、H7N3。此次报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H7N9和H9N2基因重配的新病毒。XX年以前,中国没有发现人感染H7禽流感病例。

2、人是怎样感染上H7N9禽流感的?

部分确诊病例曾经接触过动物或者处于有动物环境当中。

XX年4月4日,在上海市一家市场上的鸽子中检出H7N9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较高同源性。但人如何感染尚不明确。目前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由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经呼吸道、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

3、人与人之间会传播H7N9禽流感吗?

根据既往资料,人禽流感均为散发。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此次的H7N9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目前在人群中传播力不强。

但是既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率十分高,约为60%。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也有很高的病死率。截至XX年4月8日,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22例,其中7例死亡。

4、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长?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5、哪些人需要更加注意预防H7N9禽流感?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预防。

6、得了H7N9禽流感,早期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7、最近是不是不能吃家禽了?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两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禽流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因此五六分熟的鸡排,火锅需要谨慎食用。

8、普通人应该如何预防禽流感?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7天有无禽类接触,以及去过禽流感疫区。

(6)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7)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

9、有无针对性药物、治疗方案或者疫苗?

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方案,早期可以应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未研制出疫苗。

10、如果出现高热咳嗽的症状怎么办?

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7天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使用药物。

山东通报首例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

XX年4月22日,山东通报首例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

浙江新增1例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XX年10月15日,浙江省卫生厅通报,浙江省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这是4月份以后,浙江省下半年发现的第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之前浙江省累计报告46例确诊病例。

10月23日, 据浙江省卫生厅网站消息,浙江省再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XX年11月5日通报,广东省确诊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据介绍,患儿男,3岁5个月,四川遂宁人,现住东莞市常平镇袁山贝村。11月4日下午,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常平医院常规流感样病例监测中检出了1份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1月5日凌晨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复核阳性,结合该病例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12月19日,深圳市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欧某,男,38岁,广东高州人,家住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目前病情危重。截至19日,广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6例,其中深圳1例,惠州1例,东莞2例,阳江2例。

上海一外科医生感染H7N9禽流感去世

XX年1月20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报告,上海新增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其中一例为医务人员。上海市今年以来共报告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均为散发病例。所有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健康观察措施,目前无异常情况。

1月20日,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该院外科张晓东医生已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月17日凌晨,张晓东突然感觉自己胸闷、气短,被推进抢救室抢救。18日凌晨4时许,年仅31岁的张晓东因重症肺炎抢救无效死亡。

北京市确诊一例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XX年5月26日,北京市确诊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XX年的首例病例。患者为通州区人,男性,49岁。家中从事活禽宰杀、售卖,目前患者正在地坛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江西新增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

XX年1月8日,江西省卫生计生委通报,江西新增1例H7N9病例。

患者刘某,女,55岁,住宜春市奉新县。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正在南昌市某医院救治。

湖北武汉确诊一例H7N9病例

XX年1月13日,经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结合病例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湖北省确诊1例H7N9病例。

该患者为男性,38岁,住武汉市东西湖区,发病前两周无外出史,但有活禽市场暴露史。目前患者病情危重,在定点医院隔离住院治疗,其密切接触者均没有出现异常。

XX年2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计委通报,广西南宁报告一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据通报,患者现年41岁,发病前在农贸市场从事活禽销售。患者于本月11日开始发热、咳嗽,病情逐渐加重,于16日入院治疗,18日确诊为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患者病情危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9日8点左右死亡。

XX年12月起,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急速上升。据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14日发布的数据,仅XX年1月,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192例,死亡者79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日前也指出,自XX年起,中国报告出现季节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已逾1000例。

XX年2月1日至19日,安徽省新增报告H7N9病例14例,死亡4例。XX年12月1日至XX年2月19日,安徽省累计报告H7N9病例49例,输入性3例,死亡23例。病例分布在合肥、宿州、宣城、芜湖、安庆、六安、阜阳、滁州、亳州、马鞍山、黄山和铜陵12市。

XX年3月6日,重庆奉节县发现一例人感染H7N9病例,与其密切接触者均未出现异常。

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第4篇:H7N9禽流感病毒预防措施

H7N9禽流感病毒的预防

1、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腊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植物血 凝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所有人类的 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 禽流感病毒中,H

5、H

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而禽类特别是水禽 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 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

2、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 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

3、易感人群:从事禽类养殖、禽类宰杀、销售、贩运、烹饪的人员及其他与禽类及禽 产品有密切接触的人群。

4、感染H7N9临床表现: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 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 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 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5、H7N9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与禽类及其产品的接触;家庭食用禽肉、禽蛋等应充分洗净、煮熟煮透,注意操 作卫生,生熟分开。

(2)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 不喝生水,要保证休 息睡眠,增强体质。

(3)出现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防止感染他人。 (4)外出时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5)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

6、目前的治疗方法: (1)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2)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3)抗病毒治疗。

第5篇:H7N9禽流感病毒相关知识问答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其中,乙、丙主要在人群当中传播,很少能传染到动物。而甲型流感主要是禽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到目前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而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

1、H9N

2、H7N

2、H7N

3、H7N

7、H5N

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

3例确诊病例主要表现: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京华时报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昨天通报,上海和安徽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2人抢救无效死亡,1人病情危重。截至目前,3例病例的8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异常情况。上述病例有关情况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有关国家通报。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人感染病例。中国疾控中心称,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根据通报,上海市患者李某,男,87岁,3月4日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上海市患者吴某,男,27岁,3月10日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安徽省滁州市患者韩某,女,35岁,正在江苏南京积极救治。3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3名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控制所副所长舒跃龙介绍,现在很难评价这个病毒的毒性,因为病例非常有限。现在看到的是可以导致人的重症肺炎,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流行病原学临床的依据,来评价该病毒毒性。

专家表示,目前确诊的3个病例中,两人曾有禽类接触史,一人没有。因此H7N9病毒具体的感染来源还不清楚。目前,未发现3例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预防措施

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特别提醒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

□链接

甲型H7流感病毒

1996年-2009年间,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和英国曾报道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例,病毒亚型分别为H7N

2、H7N3和H7N7。此前,我国从未发现过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本版文字京华时报记者张然李秋萌

□应对措施加强监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病例出现后,当地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临床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送检、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等,并加强了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工作。

国家卫生委对此次疫情高度重视,接到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报告后,立即向上海、安徽和江苏派出专家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患者的救治和调查工作,召开多部门会商会,对疫情性质进行分析研判,并安排部署了相关调查、防控和应对准备工作。中国疾控中心接到病例报告和送检标本后,及时开展了疫情风险研判和实验室检测研究,明确了相关病原学诊断。

国家卫生委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进展,根据疫情形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公众健康。

□北京应对今起获发相关检测试剂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目前北京市流感发病已成下降趋势,从目前实验室监测情况来看并未发现有H7系列病原出现,根据卫生委昨天对人感染禽流感的通报,本市将于今日起加强对该流感病原的监测,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而言,将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的关注,一旦发现疑似该病毒感染者的患者须及时上报。

针对H7N9病毒不在本市日常检测体系中的现状,庞星火透露,卫生委将于今日起向各地疾控部门下发针对该病原的检测试剂,因尚未有实验室证明该类病原体在人际间传播,尚只在禽类间传播,因此市民无需恐慌。

北京地区流感以乙型流感为主,没有出现变异。1月22日至1月26日,全市一级以上医院累计监测就诊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3.46%,并无异常。

□释疑

昨天,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问答。

1新病毒未纳入监测报告系统

问:此前有报道上海出现一家三口感染不明原因肺炎,其中两人死亡,是否与此次报告病例相关?

答:此前媒体报道与H7N9相关。2月20-25日,上海市某医院先后收治了患重症肺炎的李姓父子3人,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李姓父亲被确诊为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另2位患者的诊断正在进行中。

问:上海的两例确诊患者均于3月上旬死亡,为什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31日才公布疫情?

答:此次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

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上述病例时,及时开展了相关实验室筛查,先后排除了感染季节性H1N1和H3N2流感、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以及非典、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在进一步检测中,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于3月22日发现患者可能感染H7流感,之后将相关标本送中国疾控中心。3月29日下午,中国疾控中心从送检病例标本中分离到3株H7N9禽流感病毒。国家卫生委组织专家进一步核实,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上述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国家卫生委依法于3月31日向社会公布。

2患者具体感染来源暂不清楚

问: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患者从何种途径感染?有无密切接触者发病或死亡?密切接触者是否受到医学观察?

答: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3例确诊患者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根据我国不明原因肺炎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海、安徽和江苏(安徽的1例患者在江苏南京救治)的卫生部门对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实施了医学观察。上海的1例确诊患者发病前,其2名家庭成员也发生了重症肺炎,病因仍在调查和检测中。该家庭的3例患者的发病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调查。除此以外,上海、安徽确诊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目前均未发现类似病例。

3公众染H7N9病毒风险较低

问:H7N9病毒能不能人传人?与既往H1N

1、H5N1和其他季节性流感病例相比其毒力和传染性如何?公众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大吗?

答:目前未发现具有较强人传人能力。专家认为,根据目前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

由于目前只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对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专家正在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的能力做进一步判断。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目前,仅在局部地区发现少数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未发现续发病例。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4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性疫苗

问:若感染者出现早期症状就及时就医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如何防护病毒,有无特效药?

答:及早就医可能有效。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

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接诊疑似或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即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一、关于感冒与流行性感冒:

感冒及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病毒是经由空气传播,因此首当其冲的是鼻子。病毒首先感染鼻黏膜,然后不断繁殖,引致鼻黏膜发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病症。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流感症状影响全身,包括发热发冷、出汗、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可以致命。

二、关于流感病毒的生物特征:(图1)

1、流感病毒颗粒外腊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植物血凝素(英文名称:Phytohemagglutinin,缩写为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英文名称:Neuraminidase,缩写为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

2、流感病毒的特性有甲(A)、乙(B)、丙(C)等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以HxNx方式组合,从H1N1至H15N9,共135种亚型。

3、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

5、H

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

2002年前后,在东南亚发生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即为H5N1型禽流感。今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的H7N9型禽流感,也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三、H7N9疫情

据介绍,此次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因此,并没有第一时间通报。

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上述病例时,及时开展了相关实验室筛查,先后排除了感染季节性H1N1和H3N2流感、甲型H1N1流感、H5N1以及非典、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在进一步检测中,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于3月22日发现患者可能感染H7流感,之后将相关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控中心接到病例报告和送检标本后,及时开展了疫情风险研判和实验室检测研究,明确了相关病原学诊断。组织专家进一步核实,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上述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四、H7N9禽流感预防:

对于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建议,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接诊疑似或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即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据介绍,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编辑:高青县科协 张乃俭)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防控知识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

1、H9N

2、H7N

2、H7N

3、H7N

7、H5N

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3、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4、目前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现况?

2013年3月30日,我国确诊了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上海市2例(均死亡),安徽省1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月下旬与3月中旬。这是全球首次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5、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3例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6、全球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毒情况?

1996年~2009年间,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和英国曾报道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例,病毒亚型分别为H7N

2、H7N3和H7N7,临床表现主要为结膜炎与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此前,我国从未发现过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

7、H7N9病毒与既往H1N

1、H5N1和其他季节性流感病例相比其毒力和传染性如何?

由于目前只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对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尚无法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

8、 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3例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9、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

10、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发病情况?

根据我国不明原因肺炎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海、安徽和江苏的卫生部门对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实施了认真的医学观察。上海的1例确诊病例发病前,其2名家庭成员也发生了重症肺炎,病因仍在调查和检测中。该家庭的3个病例的发病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调查。除此以外,上海、安徽确诊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没有发现类似病例。

11、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1)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休息、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2)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

(3)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4)一旦出现发热、胸闷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12、目前的治疗方法?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13、公众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大吗?

目前,仅在局部地区发现少数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未发现续发病例。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14、医务人员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大吗?

目前尚无H7N9人传人的确切证据,3例确诊病例接诊的医务人员中均未发现感染病例,但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接诊疑似或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标准预防加飞沫传播预防和接触预防。(转自南京市健康教育网)

第6篇:H7N9禽流感病毒食品安全预防措施发布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了提示H7N9禽流感病毒的食品安全预防措施,指出甲型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7N9)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虽然偶尔会有某些H7病毒(H7N

2、H7N

3、H7N7)感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最近报告出现了人类感染病例。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除经呼吸道传播外,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以下措施是预防感染的有效举措: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2.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3.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

4.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

5.保持手部卫生,常洗手。在做食品之前、制作中以及制作后,餐前便后,处理生禽畜肉和生鸡蛋后等均要洗手。

上一篇:谈国有企业托管经营下一篇:企业员工培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