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欢庆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24时记时法》教学设计与意图说明

一、故事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演示:一天呀,猪八戒收到一张请柬,他打开一看:

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

王母娘娘

第二天,天还没亮,猪八戒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忙忙赶往瑶池赴宴。可是从早晨一直等到晚上七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提问:这是怎么回事?

时间可以怎样修改?

19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记时法?它与晚上7时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记时法。(揭示课题:记时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猪八戒赴宴这一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两种不同的记时方法,让学生在幽默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一课的学习。

二、认识“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

1.电视节目预报

提问:你最喜欢哪个节目?它在什么时刻播出?(转换成生活中的时刻)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种时刻。

2.比较两种记时法

(1)这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

(普通:前面有表示时间的词语,用1~12这12个数表示时刻)

(24时:用1~24共24个数表示时刻)

分别给它们取个合适的名字。你为什么起名叫24时记时法,不叫25时或26时呢?

(2)两种记时法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中午1时之前表示的时刻相同;1时之后,表示的时刻相差12)为什么相差12小时呢?

[播放课件]夜里12时——中午12时——夜里12时

[设计意图]多媒体动画设计让学生直观地整体感受到一昼夜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

(3)你喜欢哪种记时法?(请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来,分成两组辩论)

小结:其实,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设计意图]设计一场小小的辩论会,旨在让学生们在激烈的辩论中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巩固

1.24时→普通

看到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你能很快用普通记时法来表示吗?

A新华书店营业时间表

B火车票 南通→南京 王老师到南京开会,他准备乘坐从南通开往南京的火车,他下午几点前到南通火车站比较合适?

2.普通→24时

小组内相互出题。

A每人在作业纸上出一道题。

B同桌先商量一下正确答案。

谁愿意来考考老师?我们大家来比一比,看看谁的反应比老师快?

3.你知道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吗(3时)

4.判断

(1)丁丁:19时,我在吃早饭。( )

(2)玲玲:我每天6:40~7:00读英语。( )

(3)冬冬:今天3时,我们班与三(2)班举行了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 )

[设计意图]老师考学生、学生考老师,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换。

四、拓展

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记时的呢?

[播放课件]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到外面去打猎,晚上回到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

后来,随着影钟、日晷、水钟、铜壶滴漏、沙漏等记时工具的发明,记时也越来越准确。人们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23时到1时这段时间为子时,1时到3时为丑时,然后依次是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记时方法。

再后来,人们发明了钟表:机械表,电子钟,石英钟,原子钟,人们对记时的要求越来越高。

[设计意图]介绍记时法的演变过程,将学生的视野从过去引到现在,从书本引向未来。

自我评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充满趣味性。课伊始,趣已生。本课从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入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猪八戒那憨态可鞠的形象、那令人捧腹的经历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一开始就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充满生活气息。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中,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引入社会生活中的题材,用他们熟悉的事物唤起原有经验,学生学起数学必然倍感亲切、有趣。本课的教学设计无论是新授,还是练习,都全部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当少儿节目预报、新华书店营业时间表、火车票等一个个学生熟悉的生活镜头被搬到课堂上时,相信所有的学生一定会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3.充满学习自主性。课堂教学的生命力集中体现在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上,这个建构过程的最高层次是师生互动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学生自身的思维探索活动。对此,本课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设计了一系列的环节,力求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合作交流,达到教学目的。

4.结尾拓展自然,渗透文化。记时法从原始人简单地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到后来用十二个时辰来表示一天的时间(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记时方法),一直发展到今天的24时记时法,这一演变过程的介绍,将学生的视野从过去引到现在,从书本引向未来,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理解。

作者:野霄燕

第2篇:对小学英语教材阅读板块语篇的解读:从板块设计意图到阅读任务设计

摘 要:基于教材语篇的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教材通常在相对固定的板块位置呈现具有特定设计意图及目标指向的阅读语篇和学习任务,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所教教材的整体设计思路、教学理念以及具体的语篇和阅读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发展学生包括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引导教师对小学英语教材阅读板块的定位、主要阅读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进行解读,为教师提供具体的策略指导。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阅读活动;目标理解

背景

人教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以下简称《新起点英语》)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设计和编写。教材编者在单元相应板块设计了阅读教学内容,旨在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及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教材中阅读板块的语篇缺少深入解读,对语篇的育人价值以及阅读活动的设计意图理解不到位,只是引导学生读语篇、完成教材中相应的练习、核对答案。此外,有些教师认为教材中的阅读语篇就是词、句、段等语言知识的载体,教学过程就是讲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的过程。总之,教师如果对教材语篇及阅读活动设计缺乏深入理解和解读,开展的阅读教学也会难以达到《义教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等的相关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2018)。这一课程目标的提出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有助于教师把教学着力点从碎片化的语言知识转向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育人。那么教师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达成上述目标呢?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文本解读方法,准确把握教材中阅读语篇的意义与育人价值,通过阅读方法的选择和阅读活动的推动,引导学生在理解语篇意义、体会语篇传达的精神与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协同发展,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深入解读教材阅读教学中语篇的设计

在不同学者的著述中,语篇(discourse)有着不同的含义。Halliday与Hasan(1976)将语篇视作由完整的语言段落构成的语义单位,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席晓青(2011)认为,语篇由一个以上的话段或句子构成,具有句法上的组织性和交际上的独立性。因此,能够在一定语境中发挥一定功能的语段都可以被视作语篇。笔者认为语篇即“text”,它有意义,且逻辑连贯、语言衔接,是一段能传达完整信息、具有一定目的和功能的语言单位。语篇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白;语篇不仅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语篇还具有大小不一的特性,它可以是一个图文结合的标志、一则故事、一段韵文、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部小说。

语篇解读也叫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起始。文本解读决定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教学活动的设计,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前提。由于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篇语言都比较简单,其中的重点词汇和语言点很容易被识别,有些教师就认为不需要分析与解读语篇。事实上,教师应通过文本解读深入挖掘语篇内涵,赋予教材文本新的生命,并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加以体现,使阅读过程成为意义探究与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语言运用能力。

1.了解语篇阅读板块在教材中的设计意图及目标定位

在语篇解读前,教师应整体了解教材阅读板块的设计意图及目标定位,如该教材的哪些单元板块是针对阅读教学而设计的?不同年段所读语篇都有哪些类型?不同年段的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哪些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否通过对该板块语篇的系统学习实现循序渐进的提升与发展?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板块设计意图与目标定位的整体理解,更好地把握教材,整合教材的设计要求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此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替换与优化,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及其他相关语言能力的发展。

以《新起点英语》为例,该教材在每个单元的第三课时和Story Time等不同板块分别设计了阅读教学内容。在单元学习的第一和第二课时,学生通过对话学习,经历了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的学习过程,积累了围绕本单元主题交流所需要的核心语言。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学习路径为听(输入)—说(输出)。在第三课时,学生的学习路径有所变化,为读(输入)—说/写(输出),即学生先阅读一个有关该单元主题的语篇(包括叙事性语篇、说明性语篇或应用性语篇等),然后在教師的指导下,借助教材提供的阅读任务理解文本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并基于对所读内容的梳理,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将阅读收获进行输出,从而发展理解性语言技能和表达性语言技能。在Story Time板块,教材呈现了体现该单元主题的配图故事。该板块中的配图故事借助新的语境复现本单元的核心语言,旨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完成阅读任务。另外,高年级段的《新起点英语》在Fun Time板块也通过阅读语篇,从跨学科的角度引导学生拓宽对单元主题的认识。Let’s Check板块中的针对性练习还能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在该单元的学习收获。教材编者希望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语篇,从更加多元的视角理解、感知该单元的主题内容,全面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上述几个板块的设计都针对阅读能力培养,同属阅读内容,但是板块的目标定位、语篇类型不尽相同。教师需要整体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确保教学效果。

2.解读标题和插图,明确语篇的核心内容

小学教材中的阅读语篇多带有标题和插图。标题是语篇的“眼睛”,是作者对语篇内容的凝练与概括,读者通过阅读标题可以抓住语篇的核心要义。插图在阅读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读者可以通过插图了解语篇的直观线索。插图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将插图与自身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经验相关联,预测语篇内容,为理解语篇奠定基础。总之,标题和插图都是语篇理解的重要切入点。

以《新起点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Chores为例,教材编者在Fun Time板块编排了一个配图的说明性语篇。该语篇围绕以下主题展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将走进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便利。语篇的标题“Robots”虽然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生词,但是借助图片的帮助,学生能较容易地猜测该单词的含义。同时,学生还能借助图片预测文本内容。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标题和插图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标题和插图,引导其推测、理解文本的情节和内容。这个过程能有效激活学生大脑中存储的与语篇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3.解读语篇结构,整体把握语篇脉络

语篇是由一连串的词、句、段按照一定的逻辑构成的,不是这三者的简单叠加。语篇内容的组织与构成取决于人们表达的动机、内容、对象以及人们表达时所持的情感和态度等因素。可以说,任何一个语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应帮助学生从语篇整体出发进行输入、理解、内化、输出,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的整体结构和写作意图以及语篇内词、句、段之间的关系。

有些教师认为,小学英语教材中阅读语篇的篇幅很短,单词量不多,因此无须分析语篇结构。其实,再短小的语篇也是有结构的,而了解和把握语篇结构与脉络有助于学生口语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语篇结构以及作者围绕核心观点进行表达的方法。

叙事性语篇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较多。《义教课标》在语言技能二级“说”的技能中明确规定: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教育部,2012)。学生要达到上述口头交际的目标,不仅需要积累相关词汇和句式,还需要积累一定的语篇知识,而语篇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语境。《新起点英语》的编者在阅读任务的设计中注重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框架图和思维导图等提取、梳理语篇结构信息。如《新起点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Last Weekend中的Story Time板块的部分阅读任务设计(见图1),在学生完成故事阅读的基础上,教材编者设计了故事背景信息填写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叙事性故事发生的场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后续单元的内容编排在引导学生梳理、归纳事件描述的方法上也有一定的体现。

学生对语篇结构的认识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任务逐渐建构。学生需要理解谋篇布局的方法,思考表达中心思想的主题段落所处位置、各段落大意及各段之间的语篇关系、写作意图和写作技巧等。此外,学生还应该尝试体会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段落主题句与其他句子之间的关系、这些句子又是如何相互衔接构成段落的。在梳理语篇信息、体会语篇结构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掌握语篇知识。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篇知识,才能在后续的语言输出活动中主动运用与实践这些知识,最终形成运用语言表达真实想法、描述事件、讲述故事等的能力。

4.理解教材语篇阅读活动的设计意图

教材编者围绕教材阅读板块中的语篇设计了相应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篇内容,把握核心观点和意义。有些教师认为,所谓的阅读任务就是指一些很容易设计和完成的选择题、填空题。学生完成了这类练习题,也就能理解语篇了。事实上,通过做题的方式检测学生对语篇材料的理解很不可取。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而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需要优质而丰富的语言输入。在三选一或四选一的选择填空题中,错误的选项内容占大多数,不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语言概念。此外,有些学生通过识别某些标志性词汇或表达完成练习,不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语篇理解上。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提供的阅读任务,体会教材活动的设计意图。以《新起点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 My School第三课时的阅读语篇为例,原文及部分活动设计见图2。

小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或情境进行推理、判断、分析、评价等思维活动。以上阅读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所读内容通过信息填写和图片匹配转换成图像,从而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提取与归纳关键信息。这样的阅读任务设计有助于学生对语篇整体而非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意义建构。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可以借助信息图提供的语言支架描述语篇的核心内容,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展示阅读收获,实现语言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的协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解读教材阅读板块中的语篇内容及活动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环節,而解读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最终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新起点英语》为例分析了解读阅读语篇及阅读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旨在帮助教师在准确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发挥教材的育人价值,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深度互动。在教学设计前期,教师要对全套教材阅读板块的设计进行分析与解读,包括阅读教学的整体理念、各学段阅读能力目标发展规划等。在进行单元与课时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认真分析并解读教材语篇的文本特征及阅读任务的设计意图,努力摒弃以往凭经验、仅针对表层信息设计的、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练习形式,适时调整、优化或补充阅读任务,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达成课程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Routledge.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席晓青. 2011. 语篇分析:思维、策略与实践[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闫赤兵,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英语教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成员,北京市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一年级起始)》教材副主编;外研社《大猫》《多维英语》教师用书分册主编。

作者:闫赤兵

第3篇:日照市举行系列活动欢庆建市20周年

岁月峥嵘,二十载风雨兼程i沧桑巨变,二十年成就辉煌。6月15日,在港城日照二十岁生日之际,八方宾客欢聚黄海之滨,与284万港城人民共享盛典。2009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活动同期拉开帷幕。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安民以及省、市领导,社会各界有关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庆典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来贺辞。同时发来贺信贺电的还有: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副省长李兆前,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尹忠显等国家有关部委、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曾在日照工作过的领导同志;济南市委市政府,青岛市委市政府,北京石景山区委区政府,日本室兰市等国内外部分友好城市、兄弟城市等。 黄孟复在开幕式上充分肯定了日照建市20年所取得的成就,指出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活动的重大意义,并对日照市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黄孟复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阐述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准确判断和把握当前形势,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包括民营经济发展在内的多方面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谋求今后更长久的发展。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全国工商联和各省市区工商联、商会,国家有关部委、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曾在日照工作过的领导同志;国内外部分友好城市、兄弟城市的市长;部队首长;海内外知名企业家;省内外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特邀嘉宾:日照市几大班子领导,离岗未退休和离退休的老领导,部分全国劳模,全国、全省驻日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区县,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国家、省属驻日照有关单位负责人,市民代表等。

日原海天,放歌改革开放辉煌硕果

6月15日晚,2009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暨庆祝地级日照市建立20周年大型文艺焰火晚会《日照海天》,在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太阳广场隆重举行。日照市建立20年来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都浓缩在这台晚会中。整台晚会充分展示了青春城市日照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以及水上运动之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的当代风貌。著名歌唱家、日照经济开发区荣誉市民李谷一以一曲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国》,表现了284万日照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求新,在走向世界的航程中更加充满自信地加速航行。

地级日照市建立20年来,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和繁荣,这其中,饱含着一代代建设者的辛勤耕耘,更凝聚着全市284万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日照金沙滩,我们来数船,太阳之吻,多呀多浪漫……”空政创作室主任韩静霆将军特别为日照建市20周年创作的歌曲,引起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文艺演出结束后,以“点燃梦想、扬帆远航”为主题的焰火晚会使太阳广场再次沸腾。

系列活动,建设未来奋进之路

为进一步展示建市20年来的新变化、新成就,6月14日上午,日照市首届国际徒步大会暨中国百家城市电视台日照旅游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龙舟码头举行。这次活动邀请了石家庄、青岛、连云港等首批旅游采风的20家电视台参加。首届国际徒步大会主题是“共享阳光、同享快乐”。

6月15日至16日,日照市举行了2009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活动。本次活动是全国工商联和山东省共同打造的重要品牌活动,自200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年,先后有1200多家企业来山东考察合作,实际到位资金480多亿元,实现了互利多赢、共同发展的目标。本次活动由山东省工商联和日照市承办,并结合地级日照市建立20周年庆典一并举行。与会企业家参观了日照市名优产品展,到港口、企业和区县实地参观考察了投资环境。2009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活动还举行了鲁南临海产业区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共有53个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投资总额174.91亿元,其中最大的项目为总投资60亿元的临沂至岚山高速公路项目。这次活动提供了让更多海内外知名企业家投资山东、投资日照的好机会,对日照市加快推进鲁南临海产业区综合配套改革,实施“一体两翼”、重点带动和海洋经济战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率先破题起到推动作用。

6月16日,日照市还举行了中国(日照)国际物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作为地级日照市建立20周年庆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姜超峰等专家,就振兴中国物流产业进行分析演讲,并与观众进行互动。日照建市以来,始终把港口物流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截至2008年底,通过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全市物流企业发展到426家,营业额106亿元,实现利税6.1亿元。日照市以此次论坛为契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了全市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4篇:欢庆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篇一:欢庆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二:《欢庆》教学设计 篇三:欢庆教学设计

二年级《欢庆》教学设计

将台学校 李雅琴

一、概述:《欢庆》这首小诗,大部分诗句是采用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国庆节的热烈场面

的,开头四句不直接写人们庆祝国庆的场面,而是通过赋予大自然以生命,表现出金秋十月,

自己的声音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国庆欢庆的录

像、理解感悟诗歌内容、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感受到欢庆的热烈场面,体会到是无

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赴汤蹈火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献、奏、庆、帜、洁、曲、亿”7个生字。会写“亿、欢、洁、祖、旗、帜、庆、

曲”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对话为平台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

轻松愉快的参与学习。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在读中感受想像,体会诗歌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2、通过了解国庆节,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流利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突破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

法自由识字。范写和练写相结合,写好生字。)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想像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突破方法:

通过范读、练读、想象相结合,体会诗歌蕴含的感情,然后再练习感情朗读.)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和理解能力,他们能够按着自学要求独立阅读,自

主思考。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去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欢庆的热烈场面,体会到是无

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赴汤蹈火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资源

非网络资源,ppt课件和自制生字卡片

六、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一种民主的气氛,实施师生对话,引导

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体会课文情感。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识字认字,积累本课词语。

2、能流利读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献、奏、庆、帜、洁、曲、亿”7个生字。会写“亿、欢、洁、

祖、旗、帜、庆、曲”8个字并能组词说话。

2、教学难点:会写“亿、欢、洁、祖、旗、帜、庆、曲”8个字并能组词说话。

三、教学资源:非网络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策略:学生自主识字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3分钟)

同学门都知道自己的生日是那天吗?(学生回答)对!生日那天爸爸妈妈怎么给你过生

日的?(学生回答)哎呀!这么丰盛呀!老师真羡慕!那天你们心情怎么样?(学生回答)

是啊!同学过生日是多么的高兴啊!那你们知道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吗?(学生回答)今天

我们同样怀着激动、高兴的心情一起感受祖国妈妈的生日!板书9.欢庆

(设计意图:向学生自己关心的生日提问这样可以助于对国庆节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 分钟)

1、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

2、自由读,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3、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朗读节奏)

(二) 自主识字、指导书写(16 分钟)

1、ppt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的、读的好的词。 qìng xiàn zhìjíe z?uqǔ yì huānzǔ

庆 献 帜 洁 奏 曲 亿欢 祖 qí

2、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3、汇报、交流。

(1)力一加:大——庆南——献只——帜 乙—— 亿

(2)换一换:春——奏

(3)编字迷:两层楼,六间房,两个烟囱在中央。(曲)

拆掉床木架,一人好住下。(庆)

一借再借。(欢)

(4)对比识记:己——已——乙——亿

田——曲

4、出示ppt生字卡片认读生字生词。(指名读)

5、指导写字

(1)、认读要求写的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引导发现前六个字的结构特点是“左窄右宽”

(3)教师先范写,学生再描红、临写。 6 、重点指导。

(1)亿:右边的“乙”是一笔写成,折笔出应尽量向左,弯笔出要尽量舒展。

(2)欢:左边是“又”不是“欠”,右边是“欠”不是“见”。 (3)祖:左边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4)旗:右上是“卧人”,右下是“其”,中间是两横。

(5)庆: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要写成竖撇,捺要尽量向右延伸。

(6)曲:与“田”字比较,“曲”的“口”字应写得扁些,两竖是左低右高。笔顺为:

竖、横折、横、竖、竖、横。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识字方法的渗透培养,进行有目的,有层

次的指导教学,做到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以及语文教学与思维、实践培养相结合的语文教

学 )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这么多的生字宝宝,他们现在去了资料城要和同学们捉迷藏了,现

在看那位细心的小朋友读完资料能找出今天生字宝宝。猜谜语,读一读。

(设计意图:用激趣游戏的方法让学生能快乐阅读还能巩固今天学习的生字。)

(四) 确定主题、练习写作( 10分钟)

同学们都找出了今天的生字宝宝,我们要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个伴(组词),如果你喜欢

这个词语的话请你写一句话。

(设计意图:用组词和造句的方式在一次巩固今天学习的生字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

织能力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在读中能体会欢乐的气氛,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体会欢乐的气氛,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5 分钟)

1、复习词语。(采用不同方式认读)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加深巩固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助于理解课文) (二 )再读课文,提出问题(18)

教师领读,提示重音与节奏。(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像读,读出韵律

感。)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1、 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有谁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用

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4、学习后四行诗。

教师领读

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第5篇:设计意图及意图

设计意图

1. 【设计意图:通过图像生动介入,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同时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活跃的情况。同时通过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简单自然,奠定了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 2.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以满足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 【设计意图:教学生字时,应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教师可对个别生字的学习进行指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教师组织引导者的作用】

4. 【设计意图:四个层次的品悟,可以不断充实学生的知识和情感,让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刻体味句子的“像、情、味、韵”,实现朗读的突破。】 5. 【设计意图:通过概括文章大意,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也能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便抓住重点展开分析。谈谈初读课文之后的感受,可以为下文品悟分析奠定情感基础。】

6.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步: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和同住交流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7. 【设计意图:通过品悟和语言分析,可以让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句子含义,感受文章情感】 8.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互换,学生真切体会志愿军在此时此景中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 9. 【设计意图:深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为下节课的学习知识情感作好铺垫。充分达到巩固评价的目的】 10. 【设计意图:精妙的导语给学生以古典文学语言的熏陶,恢宏的背景、生动的影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宽了学生感悟历史、人物的空间。】 11.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媒体制作出的两军对垒军事简图上边演示边说,既灵活地检验了学生融会贯通理解课文的能力,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12. 【设计意图:一问激起千层浪,在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充分有效的读书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创新教育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13.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场。知识的延伸、情感的参与、方法的运用、兴趣的培养正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 14. 【设计意图:理解和表达、创造与再现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体观、课堂教学的活动观、学生的主体观。】 15. 【设计意图:角色的采访走进了人物的情感世界,灵性的回答丰富了学生的精神领域,激励性、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6. 【设计意图:个性化的理解,个性化的朗读,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17. 【设计意图:对比导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符合小学生好奇心活跃的状况。通过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简单自然奠定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以满足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18. 【设计意图:通过概括文章大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也能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以便于抓住重点展开分析。】

19.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以起到巩固课堂的作用。拓展延伸,是学生联系实际,知识情感得到升华】

设计理念

一、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本课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多、形式多,功能多,训练密度大,每项活动目的明确,都注意了有效性和大面积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适时传授新知、指导方法、训练技能。教师遵循学科、年级、课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导和教,能起到推动、规范、优化学生学习活动的作用,这是语文教学走向科学、高效的途径之一。

二、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我以激活学生的情感为前提,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情感与增长知识。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确保教师的组织引导者的地位。

三、本课设计依照课标,体现学段特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教学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析,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思路进行,紧扣“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民族”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从而使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感悟到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学生为5年级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兴趣和学习气氛浓厚。同学已具 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本课有些句子比较隐晦,学生容易出现许多问题,一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与适当的指导,注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6篇: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找 规 律”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张影

评析:姚文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P115页“找规律”。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意贯彻《标准》的精神,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课教学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探究图形的排列规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图形的排列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谈话:明明家买了一套新房子,装修的可漂亮了,他想请大家一起到他家参观一下,大家愿意去吗?(课件出示客厅全景图)

客厅中的哪些物品是按规律排列的?

学生观察后回答窗帘、沙发套、彩灯等都是按规律排列的,很漂亮。 板书:找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引入新课,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欣赏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既形象又具体,并为新课做准备。

二、 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1.我们接着到他家的厨房再看一看,出示墙面和地面图。

这是他家的墙面和地面铺的瓷砖,仔细的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

汇报:

(1).墙面每一行都有四种图形,分别是圆形、菱形、五角星、三角形。只是位置不一样。教师引导观察。

(2).每一列也是四种图形,位置不同。 (3).斜着看图形都一样的。(课件适时的闪动) 那么他们的排列有着怎样的规律呢?

出示第一行,它是怎样变成第二行的呢?拿出你们手中的图片摆一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摆的。

汇报:到前边演示

把第一个图形(圆形)放到最后,其他的图形都往前动一位,就变成了第二行。课件演示。

那么又是怎样变成第三行第四行的?自己动手摆一摆。 第一行壁砖,圆形图案排在最前面第二行壁砖,在第一行排第一的圆形图案排到最后去了第三行壁砖,在第二行排第一的菱形图案排到最后去了第四行壁砖,在第三行排第一的三角形图案排到最后第一行壁砖:第二行壁砖:第三行壁砖:第四行壁砖:汇报。

总结: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排列,就是一种循环排列。做动作表示循环。生活中这种排列组成的图形很美观。

横着看有这样的规律,那么竖着看呢? 引导观察。 汇报。

如果我们继续横着竖着这样排列会是怎样的图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小组分工合作,在格子图上把空缺的格子摆满。

展示,这样的墙面多漂亮呀!

2.墙面装饰好了,再看一看他家的地面,出示地面的图片。这样铺有没有规律呢?(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与同桌交流。)

汇报。

3.师小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找到规律。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 闯关游戏,巩固规律。

你们会找这样的规律了吗?老师这里有三道闯关题,想不想来闯关?准备好了吗?

1、第一关:到了明明家,他端出了水果热情的招待了我们,猜猜下面几个盘子里是什么水果?(出示水果图课件)

仔细观察前二组水果的排列规律,你知道后面的分别是哪一种水果吗?

2、第二关:漂亮的花边。

祝贺同学们顺利闯过第一关!老师送给你们一些漂亮的花。(边摆边说),这是第一组花,这是第二组,我们可以像明明这样从上往下摆,也可以这样横着一组一组地摆,做成漂亮的花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前三组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第四组应该怎样摆呢? 如果再摆一组怎样摆?你有什么发现?

3、第三关:画一画。(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明明家按规律设计了厨房的地砖和墙面房间,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幅图案?这是一张正方形纸,请同学用手中的学具,设计出漂亮的花边或图案。

一起来欣赏几幅作品。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玩中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四、师生小结,升华规律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快要结束了。你们精彩的表现给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这节课我们又找到了新的规律,看!应用规律设计的图案多整齐、多漂亮啊!

【整体设计意图】《找规律》是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联想推理等活动,发现一组中几行图形的变化规律:每行都是第一个图形移动最后,其他图形都依次向前移一个位置变成下一行;按以上的规律一直排列,会出现几行一组循环排列的现象。教学中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评析】本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味”的同时,更多关注数学的本质,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以复习已有知识引入课题,促进知识整理沟通,减小新知难度。 关注“数学味”本质上是对数学传统的传承,是通过数学的方式不断促进学生对已有知识结构的完善与重组,以实现对学习基础结构的顺应。本节课以生活情境图导入,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复习,为学生接受新的信息做了心理上的准备。

2、使用课件演示,直观形象,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还集中学生的的注意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一些图片的变化规律,可以增加学生的记忆力,突出了重点,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知。

3、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 “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本课不管是例题材料的选择,还是练习设计,均来自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激发了学习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作者单位:兴城市曹庄中心小学 兴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第7篇:教学设计意图

开 启 智 慧

润 泽 生 命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本着目标—教学—评价三者相一致的教学理念来进行的。本节课主要通过两个模块来进行的,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设计了达成学习目标相对应的评价方式,力求做到使目标、教学活动、评价一一对应,达到一致。

在本节课中首先设置三个问题的知识回顾,这三个问题每一道题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既能巩固旧知,又能对本节教学有帮助,为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

在第一模块电阻的串联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串联总电阻是变大还是变小”,而知识回顾的第3题此时对学生猜想起作用,能使学生有根据的进行猜想,并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在课堂上学生经历“由猜想到实验验证”的实验探究过程,从感性上认识电阻串联之后总电阻变大了;又初步体验“理论推导”的解决问题模式,从理性上认识了串联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定量关系,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建立“等效替代”的方法理念。

在第二模块电阻的并联的教学中,教学环节与第一模块很相似。有了探究电阻的串联作为基础,同学们很容易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但是,在进行实验与理论推导的过程中,并联比串联还是有一些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做出必要的点拨与指导。

两个模块完成之后,利用一个综合练习巩固本节的两个学习目标。本人认为本节课习题的设置不易过难,学生会完成简单的计算即可,本节的目标就可达成。

由于正处于“目标—教学—评价”三者相一致的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所以教学中肯定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定会吸取采纳,以求成长!

蜊江中学

第8篇: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设计理念:1依据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为导向,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等因素,真正体现三维性和准确性。2教学目标设计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以激发起求知欲。

1、根据部编教学要紧贴文本,加强人文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让语文走进生活,一课一得等理念

2、新课标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中强调“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等,这些要求是展开本课教学的依据。

3、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领会和鉴别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4、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训练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思路,了解基本的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

二、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三、初步学习各种阅读方法。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能力训练”的“阅读训练”项中特别强调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我校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较差。在教学中,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在此基础上增加阅读量,并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精读课文”等等。

5、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预先了解美的多种形式,为理解文中先抑后扬的手法打下基础

6、通过配乐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 重点指导朗读哪一节: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活动、独立思考的机会。

7、课外作业的设计意图:△我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巩固所学的知识。

8、板书是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写出,此板书设计将文章的写作顺序清晰地表现出来;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并较好的理解作者情感

9、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0、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具体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文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文阅读课文,教学任务既要表现在积累文言知识又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借此读懂其他文言文 亮点与特色: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有效突破重点难点2准确把握学生现状,有效促进学生思考3倡导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性4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热情,体验成功乐趣5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5体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原则,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课文。6指导学生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高,发言的人多7问题贴近学生实际,难易度适中8重点突出,从理解什么难点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了文章的爱国主题 9朗读、研读相结合,注重阅读方式的多样化

不足与建议:1教师介绍,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2活动表面化和形式化3教学实践和新课程理念存有差距4学生的主体缺失等。5不少问题停留在梳理课文内容这一较浅的层面,问得也零碎。6有的教学内容有交叉,两个问题差别不大。

活动设计要求:1遵循教学规律体现新课程理念2紧扣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准确3突出主体地位,符合认知规律4设计新颖有创意,注重兴趣激发5贴近实际生活

活动设计思想:1能够体现教育教学一般规律2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3突出整体地位4突显学生精神和实践能力

试题选材评价:贴近学生实际,话题具体准确,材料选择与学生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材料使用合理,问题与材料紧密。紧扣教材,将事例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较好地激发学生思维。根据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技能要求: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设想:

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联系的大语文教育观。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所以我决定一改以往的传统讲法,从引导学生熟练的诵读课文入手,要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的疏通课文和理解文意;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探究,共同解决;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情节和主题的把握上。要通过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在充分了解屠户与狼之间攻防转换和最终结局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教学设想:

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像,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感情地去读诗,去品味语言,去大胆想像,去体会诗人的感情。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使小组合作、讨论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阅读理解、感受、体悟园林建筑的自然美,让每个学生从心底热爱自然。

教学反思的内容:反思教学理念、反思备课过程、反思教学设计、反思师生关系、反思教学得失。

教学反思的方法:通过行动研究法进行纵向反思(和自己的过去比),通过比较法进行横向反思(听同事的课与别人),通过经验总结法进行个体反思,通过对话法进行集体反思等。

作业布置的目的:作业布置是教学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其主要目的是巩固、拓展、延伸所学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发展。

作业布置的要求:内容要精选,形式要多样,难易要适度,总量要适当,设计要把关。

当前课堂情境创设中存在的误区:主观臆造,脱离生活实际;追求趣味性,远离课程内容;追求表面热烈,情境流于形式。方法:拓展教学情境的类型;紧扣学科特点、针对教材内容创设情境;针对现实社会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第9篇:猫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

蛮漂亮,《猫》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猫》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等,用通俗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把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描写得活灵活现,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具体,语言形象逼真。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绍猫的性格特点时,用平实、朴素无雕琢的语言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基于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学本课应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词句的推敲,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学习作者精妙的写作手法;体会人与猫之间那份和谐、美好,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猫(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四、教学准备 学生: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老舍先生的及作品。

2、借助字典,预习课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出示多媒体课件:不同形态的猫。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的快乐。猫就是其中的一个。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留下怎么的印象呢?

2、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别喜欢猫,还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近老舍先生家的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圈划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2、预习汇报。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猫?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大猫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猫的呢?(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4、课文中哪两个句子最能概括大猫和小猫的特点呢?找一找画出来。 (课件出示:(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2)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讨论:是每段的总起句,课文就是围绕这两句话来写的。)

5、句子比较。(课件出示) (1)猫的性格有些古怪。 (2)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读一读,看看这两个句子哪个更好些?为什么呢?“实在”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呢?(一个“实在”就更加突出了大猫性格的古怪,使语气更加肯定。)

三、读中感悟,理解大猫的“古怪”

(一)学生自由读文。思考:大猫的古怪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的句子,边读边作批注。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汇报,师生讨论交流。 哪些词能说明猫的古怪呢?(老实 贪玩

尽职

)

1、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猫的老实呢?

(1)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猫睡觉时的样子) (找出重点词语:乖、睡大觉、无忧无虑、不过问) (2)谁能把猫的这种无忧无虑用朗读表达出来呢?

(3)“乖”本来是用来形容小孩子的词,这里却用在了猫的身上,从中你看出了什么?这句话我们该怎么读呢?试一试,读出你的喜爱来。

2、从哪又能看出猫很贪玩儿呢?

(1)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猫玩耍里的样子) (找出重点词语:一天一夜、任凭……也。)

(2)“任凭”可以换成哪些词呢?谁能用“任凭说一句话? (3)想一想,都有谁,会怎么怎么呼唤它呢?

3、按前面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猫的尽职又表现在哪儿呢?

(1)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猫捉老鼠时的样子) (找出重点词语:屏息凝视、非……不可)

(2)“屏息凝视”是否不呼吸了呢?让我们屏息凝视10秒钟,有什么感觉?那猫要这样“一连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你觉得这只猫怎么样啊? (3)读一读,读出猫的尽职来。

4、猫还有什么古怪的地方?

(1)学生读句子,小组合作,找出相关语句。 (2)从哪能看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呢?

课件出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①理解“蹭”。怎么是蹭呢?想想看怎么蹭?做个动作看看?会有什么感觉呢?此时的猫在作者的眼里像什么呢?

②怎么才能读出这种喜爱呢?

(3)课件出示“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①说说你对“小梅花”的理解?

②作者把猫的脏脚印说成了是清香秀丽的梅花,从中看出什么呢? ③让我们读出老舍先生的喜爱吧!

(4)“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①猫的叫声有长短,有粗细,这么多的变化,像是在-----?

②本是平常的叫声可在作者的耳朵里却是这样的丰富多彩,从中你感觉到什么呢? ③带着这种情感读这一句吧。

6、猫的性格古怪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呢? ⑴课件出示:“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⑵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找出生点词语: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四、课堂小结,提纲挈领。

1、老舍先生家的猫真是古怪。(引读:它既-----又学生接读)。

2、老舍先生用平实的语言,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大猫性格的古怪和他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么,他笔下的小猫又是如何的可爱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老舍先生笔下那个性格古怪的大猫,那么谁能用概括一下大猫的性格特点?

填空:它既(),又(); 既(),又();

既(),又()。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由复习导入新课,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知识间的衔接起来,从而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品读欣赏,体会小猫的可爱。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哪句话最能概括小猫的性格? ⑴课件出示:“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学生读这一句

⑵这一句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呢?(过渡句,也是本段的中心句。) ⑶为什么用了一个“更”字?这说明了什么呢(小猫更惹人喜爱) 【设计意图】(要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使教学过程应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为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从哪看出刚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呢?划出文中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汇报,交流

出示重点词句:玩鸡毛、线团-------没完没了

摔 跟 头-------------再跑再跌

撞疼了也不哭 【设计意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境况学生语感,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逐渐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

4、课件出示:小猫玩耍里的场景。多淘气的小猫啊!面对这只小猫作者没有责打而是满心的喜爱,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了?理解“生机勃勃”并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画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了最佳的求知态度,能积极主动把兴趣、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篇,情感升华。

1、结合板书,梳理全文。

作者在写大猫和小猫的时候,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了哪些事例来写具体的呢?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练笔。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一堂课的结尾不止是画上了一个句号,而是寻求一种延伸和开放。学以致用,课文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范本,在结尾之处,设计课堂小练笔,既能增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的理解,又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发展,学生的能力得以运用和提高)

【板书设计】 猫

老实 贪玩 尽职

大猫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也不吭

胆小

勇猛 小猫可爱

淘气

不哭

【反思】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生动有趣的散文。这节课突出了课文学科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的和谐统一。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激活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兴奋剂,本节课,张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多种有效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画面中,获得生动、直观的感觉,引领学生融入文本去阅读、去探究,让学生乐学、善学。

二、注重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领悟文字所表现的那种境界。如对本文中对“蹭”“屏息凝视”“丰富多腔”等词语的理解,没有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去想象、去尝试,去感悟。由于学生已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体会到了那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

三、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对重点词句的体悟,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着的人文情怀,从而树立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在品词赏句中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还学到了语文阅读的方法。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大胆想象的自主天空。

上一篇:7实习报告下一篇: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