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与我国农业环境保护探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 同时凸显出来的污染问题也越发严峻, 其中一项重点污染问题就是土壤的污染。土壤作为农业生活的基础和城市化的基础, 它的大量污染带来的生存问题十分严峻, 如何做好土壤保护和治理、如何保护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土壤不同的污染及污染的治理, 进行出总结研究, 以便为广大土壤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1 我国土壤不同类型的污染及治理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轻重型工业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这些工业所排的废水中往往含有较多的工业金属离子, 这些废水没有经过科学严谨地处理、随意排放会对土壤和河流造成严重影响, 这些金属离子流入土壤中, 会使土壤失去原有的肥力, 造成土壤的贫瘠和坏死, 严重影响农业生产[1]。为了能够妥善地处理土地金属污染, 现阶段土地治理人员一般会采用化学的方法对土地进行治理, 在不对土壤造成进一步污染破坏的前提下, 运用化学反应对土壤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固化、氧化处理, 以达到处理土壤金属离子化的目的。

1.2 土壤的化学元素污染

相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 另一种比较严重的污染就是土壤的化学元素污染。土壤的化学元素污染可以造成土壤的酸碱性严重失调, 导致土壤坏死, 使能种植的肥沃土壤成为荒死地。这种污染主要是由两方面引起的[2]: (1) 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现代工业废水一般具有酸性物质, 这些废水可以造成大量土地污染和河流污染。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 导致很多工业对废水的处理存在侥幸心理, 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严重污染着河流, 废水中的酸性物质随着水流流到肥沃的农业土地之上, 酸性物质在土地里的沉淀造成土地严重污染, 长时间下去, 造成土地酸化、结块, 造成农业土地坏死。 (2) 现代农业化肥农药肆意滥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现代农业开始追求高产化和鲜亮化。导致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过度使用。这些农药化肥中还有大量的酸碱性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长久沉淀在农业土壤中, 造成土壤的酸碱性失衡, 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改变, 最后造成土地坏死和土壤严重污染。关于土壤化学元素污染, 目前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要治理办法是通过检测土壤元素, 对其所含有的污染元素进行一定量的化学反应以达到治理土壤污染的效果, 或者通过改变土壤的酸碱性以达到治理土壤污染的目的。

2 土壤污染的治理原则

土壤污染的治理, 需要一定的科学原则作为治理理论支撑, 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其治理原则主要分以下两方面。

2.1 通过整体性治理的办法来治理土壤污染

首先, 在治理的过程中要确保土壤污染扩散最小化的原则, 尽量把土壤的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进行治理。其次, 要确保治理和农业生产同步进行, 不能搞先治理后生产的路线, 要确保两条路线同时进行才是最科学的。在污染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种植和土壤污染清理, 农业种植是大自然对环境的一种自行调节和治理。最后, 要实现土地治理整体结构最优化。着眼于土壤污染和未污染整体治理, 使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自行进行调节, 配合科学手段进行辅助治理, 以达到最佳的农业土壤污染治理效果。

2.2 运用生态平衡性对农业土壤进行治理

土壤, 是大自然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土壤污染使土壤自行调节性下降, 造成土壤的坏死。在治理的时候, 应该遵循大自然生态平衡这一原则进行治理。少用化合肥, 多用农家肥, 多对土壤进行翻动等, 都是进行农业土壤治理的有效办法。促进土壤生态圈的平衡, 才是无污染的治理方法。

3 结束语

农业生态是自然生态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已经对农业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很多土地出现少收、不收的现象且土壤的固化、硬化现象明显, 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详细地阐述了土壤最主要的污染问题及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治理的科学思路, 希望可以利用科学有效的办法解决已经存在的土壤问题, 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做好土壤污染防治预防工作。

摘要:肥硕的土壤, 可以带给农业更高的农作物产量,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所以保证土壤的肥沃性和防止土壤的污染就成了土壤管理工作的重点。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控制土壤污染, 提高土壤肥沃度, 也成了农业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就土壤污染及治理和如何保持土壤肥沃进行系统研究。

关键词:土壤污染,污染治理,农业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晓辉.探讨土壤污染与我国农业环境保护[J].科学与财富, 2017 (11) :149.

[2] 左春燕.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7) :115.

上一篇:试论提升部队基层财务管理水平的策略下一篇: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