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育专家讲座有感

2023-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听教育专家讲座有感

听教育专家讲座有感

听教育名师讲座有感

冯培一

今年清明节,也就是2018年的4月7日和8日两天的时间,我们去县三高听了四位老师的报告。

这四位老师分别是郭文红老师,黄建军老师,常作印老师和李镇西老师。

这是四位老师给我的总体感受就是。对待自己的工作,像对待恋人一样。总是那么有激情!那么认真负责,耐心,细心,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有爱心。他们考虑事情都非常长远,把平时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都能用图片,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这一点让我很受启发。还有就是他们这些名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除了平时认真做大量工作之外,还有就是阅读书籍,他们都阅读了很多专业性很强的书籍,不管是与专业有关的还是课外的,都他们都可以说是知识非常丰富,学富五车的人。

咱们先来说郭文红老师,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她让家长坚持写家长日记。当然,她的家长也都很配合,家长的素质也都很高,每天都坚持给孩子写成长日记,这一点非常的让人非常佩服。

我想运用到我们学校有可能不会坚持每天都写,但是我觉得可以,让家长一周写个两三次,一两次应该是可以的。

她这一点很高明,让家长坚持写家长日记,让家长先优秀起来,家长优秀起来啦,那么孩子同时也会跟着自然非常优秀起来。这样管 1 理起班级来说就非常的得心应手啦。

郭文红老师还有一点让我感受非常深。她提倡这个锻炼身体,她说的一句话就是,健全的人格来源于健康的身体,她比较注重这个学生的身体锻炼。比如她们学校都非常注重体育锻炼,比如那个跳绳双飞,就是跳一下,绳子在脚底下过两次,这个活动她们学校就举办得有声有色。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第二位老师是黄建军老师。这位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采用什么方式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他说了几条,我就记住其中一条就是讲故事,要走心。

如他讲了两个例子,第一个就是母爱。第二个是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说起母爱,我们都会说,哎呀,你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从你出生这么大一点儿,到现在长这么高,为你操碎了心。生病啦,守在你身边,如此之类的。这样说太家常,没有什么感人之处。他从网上下载最近非常流行的,你在网上就可以搜到。漫画儿加文字形式来表达母爱的题目是《来1斤母爱》。他在播放这个漫画加文字,再加上音乐,特别是他的音乐我也不知道他放什么音乐,这个让我当时非常感动,让我感动的几乎几乎是痛哭流涕,但是我没有哭出声,害怕别人笑话,但是确实是触动到了我的心灵,当然,我感觉在场的每个人的心灵都会被深深的触动。

这个有兴趣的可以下去在网上搜一下题目是《来1斤母爱》。

他讲的第二个故事呢,就是告诉孩子们如何坚强,不怕困难,迎 2 难而上,如何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挫折这个问题。我们在给学生讲的时候,比较抽象,不知道用什么更好的方式去讲。但是他也是从网上下载了几张图片,就是几张从高处拍摄的河流的照片,不管是什么样的河流,它都是弯弯曲曲的,最后他再配上一段文字,就是没有一条河流是直的,除了运河,人工河。那么弯曲是大自然的常态,那么我们人生也是这样,困难挫折也是。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困难,既然困难是常态我们就应该去面对它,战胜它。

这个呢,也非常形象。就是他教我们老师如何用形象的,直观的,用这个触动人心的方式去传授给学生,去教育学生。

第三位老师就是4月7号下午的常作印老师。

这个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北京还是什么地方愿意给他掏100万的安家费,让他去北京也不知道是深圳教学。我才知道,我们当老师的,还可以这么优秀啊!同志们加油吧!我们要像常作印老师那样。别人愿意花100万来请我们。

这个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用一句话,是某个企业的董事长说:你没有看过世界,哪里来的世界观?来说明读书看书的重要性,他给我们展示了他的书房有很多的书籍。

他提到21世纪最缺的不是人,而是人才。

做一个有光的老师,去感染孩子们去照亮孩子们照亮别人。

做一个了解学生的老师了解学生的班主任。

他放的去年的一段视频,就是,一个老师在监考,有一个学生不交卷子。随后老师和学生发生肢体冲突,有好几个学生上去打这个老 3 师。后来这个老师被处罚,先是连降两级,向学生道歉。后来又改成同学和老师相互道歉这个事情。

他针对这个事情要说的就是老师,很多老师根本就不了解孩子的心理。

他提到有一个观点非常新颖。他说到,让学生当成客户来对待。我们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如果我们不了解客户的需求,那么我们盲目的去做工作,是没有意义,是适得其反的。

他还提到,对待学生要慢慢来,不要心急。我们常说的紧病慢医生,那么我对待学生也是这样。他还提到,小病可以快治,但是大病一定要慢治,如果是患的绝症,神医也没辙。教育注定是有遗憾的。这个我们应该很赞同他说法。

还有他还提到这个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是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

还起到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不能仅仅只凭时间和汗水,要靠的是智慧。你只凭时间和汗水,累死你也做不出成绩,我们做教育工作要靠智慧。他提到管理一个班级就像管理一个国家,班主任就是国王。我们要学会分工授权,学会偷懒。要不然班主任工作是非常累的,非常辛苦的。

他提到如何管理他人,如何教育他人,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当然,他还提到这个我们做教育工作的也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生命透支。说的非常暖心。

4 最后,咱们来说说李镇西老师。李镇西老师我们讲了一天的时间,4月8号的上午下午都是他讲的。

他讲的最多的就是儿童视角。

和常作印老师讲的有相同之处,常作印老师说的要了解学生,而他说的是儿童视角。归根到底都是了解学生,深层次的,从心理上了解学生。

李镇西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真的是非常用心。

比如好多年前的照片,学生写过的作业,家长留下的字条,和学生在一起做游戏时的照片他都保存着留,留到现在,非常非常的用心。

给我的感觉是他在用心来经营着自己的教育事业。对学生真的是有爱心。

他提到目前的教育,有的优质课像是走秀,培养机器人,比如,鼓掌,非得:一二三,你真棒!一模一样的,培养的不是人,像是机器人!说的也是很现实。

总之,本次听课受益匪浅,醍醐灌顶!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指引指导的作用。

冯培一

2018年4月9日

5

第2篇:听《赏识教育》讲座有感

152班4号肖奕顺

今天,我参加了桃花江小学的家长会,听取了《赏识教育》讲座。

我是带着疑问在听,因为在之前,我对赏识两个字的理解仅在于词面上的理解:赏识同于表扬、赞赏。而听完这场讲座后,觉得心中的感觉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最为恰当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不得不把以前的教育方式,或者应该说不积极总是摆着一幅顺其自然的心态的教育方式,撤底要翻过去,从今天开始,我要把赏识这两个字重重的铬记在我的日程课上,孩子,往后你的生活会多了一些妈妈对你的赞赏哦。

我听完讲座之后,总结了对赏识教育的一些理解,对孩子的赏识方法想到自己的几个想法。

第一, 为孩子设定“小目标”。

“望梅止渴”的经典故事,我们不妨再借用。比如给孩子立下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每天能准时上学;遇到熟悉的人要礼貌叫人;每次考试能在95分以上等等。我是给孩子立下规纪,每次考试最少要98分,给他两分的空隙,允许不懂的扣分,但是下次不能重复此类问题。当然啦,不能光罚不赏了,这样换了谁也不高兴,如果达到了目标一定要记得给予表扬,或多或少,或大或小记得一定要给予。

第二,在孩子犹豫迟疑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

胆心怕事,这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有时遇到一只小虫子或许都会哭半天。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鼓励,或许孩子的表现会出其不意呢。所以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是应该的,孩子需要大人们强有力的精神之柱。

第三,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加以赏识

失败的时候也要赏识吗?有些父母可能不解。其实,孩子失败的时候可能更需要这件武器。如果这时不“赏识”孩子,孩子可能得到的不仅是失败,而且还有因失败留给他的沮丧心情,这可比失败本身可怕多了。而有了这件武器,孩子就能从失败中得到一些可贵的东西。

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适当的给予鼓励,吃一堑长一智,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告之“失败乃成功之母”,世间所有事情都不可能诸事如愿的,遇到了困难只会让你更强壮,你不会给困难打倒的。

同时要记得调节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放松心情,方式当然多种多样,听音乐看电影打球散步等等。总之,让孩子从沮丧中摆脱出来。

这是我在赏识讲座里面总结的几条想法,希望和家长们共勉,更希望得到大家的建议。

第3篇: 听法律教育讲座有感

最近几天G20的消息席卷了杭州的各个角落,最热闹的还应该是网络上的传播关于安全教育的视频在各个网站的站面都被法律教育视频占满了。

我一时去兴,进去了当时浏览量100多万的一个视频。它只有短短五分钟,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视频里前段放着一张张令人吃惊的图片——不管是乡村还是游泳池,都有着因游泳而死去的人,大多还是在上小学的孩子。就这样,在聒噪的夏天里悄无声息地走了。在这之后,陆续呈现了字幕,这是对夏天以来各地对游野泳而死去生命的记录,还有些没有被记录上的。“一天就死十几个人?”我心中发出感慨,“那么这国家不得衰败?”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发出了通知:关于不要在非正规营业与路边小河游泳的报告。显然这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之后,政府又实行了其它预防措施,例如:在一些较深的小河边围上栅栏,并且出版了许多关于安全教育的书等等。这些工作没有白费,因游泳而失去生命的人有了很大的减少,但还是不够。接着,他们又开始了工作,这次他们融入到了人们当中,了解人们对溺水事故的看法建议。很快,学校里开始了安全教育讲座活动,并且演示溺水时的正确呼救方法;许多网站上也多了许多视频——指导人们在遇到溺水时,正确面对方法。并且还有由老师指导我们如何现场抢救溺水昏迷人的方法······这次工作很成功,因为在一些论坛贴吧里,可以看见人们都在上传转发防溺水的教育视频,这是对那些辛苦的工作者们最好的点赞了。我想,如果在之后的哪一天,我也遇见溺水事故,不会看着眼前奄奄一息的病人而束手无策,应该是尽着自己的知识与努力,为他争取着生命的那一刻希望。

安全小报

第4篇:听教育专家冯恩洪讲座有感

五月十八日下午,我静静地聆听着教育专家冯恩洪的报告《优秀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感觉像五月的和风吹进我的心田,轻轻的,缓缓的,好舒服呀!静心体会,有几点尤其让人深思。

一、我们该做怎样的教师?

一直以来,教师在众人的心目中一直是这样一种形象: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也许,这就是教师的崇高之处,这就是教师一直以来受人尊敬的原因所在,然而静心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是一种错误,一种极端的错误:如果教师都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那今后的教育又有谁来接班呢?

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新时代的教师要想真正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实现这一新时代的教育真谛,就必须做到在照亮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

照亮别人,发展自己,多贴切的说法呀!要想更好地照亮别人,就得好好地发展自己;唯有好好地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照亮别人!对,我们就要做这样的教师!

二、我们的学生该怎样发展?

一直以来,对于学生的发展我们都听熟了“全面发展”这个词儿,也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着,奋斗着,但同时也迷茫着:让每个孩子都全面发展,我们真的能做到吗?看看眼前为学习而累的孩子们,我们有时真的觉得他们好可怜呀!但我们却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害怕因为我们的疏忽造成孩子一辈子的落后,为了“全面发展”这面旗帜,我们在痛苦地努力着。而今天,冯教授的一席话终于解开了我心头的一块沉重的石头:国家提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一代人的全面发展加一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强势智慧发展。哦,原来如此!做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有了新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去挖掘、去发现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强势发展区吧!

三、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如果说,这次聆听冯教授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我就要说,是这句话。是的,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清醒地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差异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优秀的教育不是排斥差异的教育,而是适应差异的教育。

另外,学生是有激情的,他们是有感情需求的。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课,我们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个语文老师。

同时,学生是有有待释放的潜在能量的,而他们也是渴望成功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让70%的学生领到奖状,让他们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自己的肯定,从而更好地、更自信地发展自己。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每个孩子自信快乐地成长!

这次报告会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像冯教授说的那样,真心关注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做到“哪壶先开提哪壶”,及时激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尊重和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自立自强;宽容和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重新振作。让他们为自己的长处感到骄傲自豪,让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自信自强,脚踏实地,做真正成功的自己。

第5篇:听《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有感

近日,大浦派出所的民警叔叔应我们学校之邀,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我们作了一次《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听后使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法律,什么是违法的,遇到坏人坏事该如何应对。那一个个鲜活的例子犹如一面警钟,告诫我们不能犯法,不然就追悔莫及了。

以前,我总认为如果有人打了我,我也必须还手,就算是把人打伤了也没事,谁让他先来侵犯我的。可听了讲座我才知道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了。如果把人打伤了,两个人都有责任。就算没打伤也违反了校纪校规。

在假日里,有同学可能会乱打电话来解闷。有位同学就拨打了 110的报警电话来玩,还慌称家里来了小偷。当警察赶到他家时,什么事也没发生。看到这可能有同学会想:不就是个电话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没满16周岁呢,警察也奈何不了我!有这种想法的人就错了,110是群众的保护伞,有警必接,有难必帮,如果你乱打110,也要负法律责任的。

法是国家为了使大多数人生活的更好而给人们的行为规定的一种规范、标准和尺度。

看了以上事例,你对法律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我们是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我们不但要学法、懂法,更要守法。要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守法的小公民,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让法律与我们同行吧!

第6篇:听《孝道文化教育讲座》后有感

近日,我校举办了一次有关孝道文化的讲座,让我们受到了启发。

这次讲座,主要讲的有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人。其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不知父母工作的劳累。一天中午,辛苦工作的爸爸回来后,发现儿子正在看电视。儿子发现回家的爸爸后,并不是上前关心爸爸,而是骂道:“这么晚才回来,我上学都要迟到了!快去给我做饭!”骂完后,又继续看电视。爸爸赶紧进厨房为儿子做饭,一不小心切伤了自己的手指,儿子却不闻不问........... “快给我做饭去!”这是多么恶狠狠的话!故事中的孩子非但不感恩父母,而且这样对待父母,这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多么可悲的啊?不过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孟佩杰的故事,孟佩杰照顾生病的母亲十几年却从无怨言她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却在我眼前闪着耀眼的光芒。

看了别人的故事,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现在的学生,那个不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那个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当我们在享受家人的爱时,有想到感激、孝敬和回报吗?没有,真的没有。我们都认为这是应该的,这份爱就是自己应得的,但并不是这样。

我虽不是家里的“小公主”但在家里很少做家务,也很少给父母过生日,听了这次讲座,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我们一定要学会感恩。

“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

上一篇:忘不了你的帮助450字下一篇:济宁市吃空饷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