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研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研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校本教研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机制、一种文化,是教学研究机制的新亮点,是教学研究走向更加成功的契机。校本教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只有每位教师都参与到校本教研中,都成为真正的研究者时,校本教研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才能为每个教师走向专业成功奠基。

第一篇:高中语文教研论文

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语文网络教研及教育评价转型的研究

摘要: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和基本规范,是管理和评价各门课程的基础,是学科教材编订、考试命题和课程评价的依据。作为课程标的一个子系统,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贯彻和落实语文教育教学方针和实施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语文网络教研及教育评价转型的研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网络教研;教育评价转型

引言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教育评价体系的变革,以期教育评价体系符合中国实际,向世界水平的方向发展。课堂教育评价体系是学校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是立足于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理念之上建立起来的,要求教师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课堂教学评价也应当从核心素养理念出发,这就要求评价要格外注意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发展意识,注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只有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才能体现课堂教学评价的真正意义。

一、高中语文学科校本教研的特殊性

基于校本的教学科研是我国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型教学科研体系,是以团队精神为基础、学习、工作、科研相结合的教师群体行为。在校本教学研究中,“校本”是英语校本,意思是“校本”和“校本”,即校本教学研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前副司长朱木菊曾指出:基于学校的教学研究意味着将教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校,以教师为研究对象,吸收理论和专业人员参与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强调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不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注重总结经验、推广理论、法律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校本教学与研究的基本特征在于其校本性格。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根据学校实际教学问题才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因此,校本教学研究应注意,教学研究的基础是学校,教学研究的主体应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当前,学校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得到普遍承认,但高中专业教学研究的特殊性往往被忽视。学校不同科目的教学有教育人的共同目标,所以学校教育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所以有必要重视专业教学的特殊性。要重视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就要重视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特殊性。在自然与人文的比较层次上,语文教学不同于科学与数学教学。从人文精神的比较层面来看,语文教学不同于政治意识形态与道德、历史、哲学甚至艺术的教学。在汉语与汉语的比较层面上,汉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语文教学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教学,语文科目的教学情况直接影响高中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但是,教科书的使用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如何理解和同意它们等问题将随之而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依靠中国高中教师共同讨论和解决。此时,突出了我国高中学科校本教学与研究的特殊性和意义。

二、高中语文评价的基本原则

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高中语文评价必须要从学生的品德、智力、习惯、能力等方面,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才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教学指导。概括而言,高中语文教学范畴内的评价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首先是科学性原则。高中语文评价应当严格遵循高中教学的客观规律,真实反映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特点,此处的“科学性”不仅仅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认识而言的,也要考虑核心素养渗透方式、侧重方向、实现途徑等科学性。其次是全面性原则。核心素养教学理念颠覆了传统“唯成绩论”“唯升学论”的教学思维。这意味着评价视阈得到了较大拓展,宏观上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依据,在具体的语文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要构建精细化的评价项目,如“读写能力”“诵读能力”“德育体验能力”等,总体上高中语文评价也需要从以上多方面对教学进行全面评价。再次是多维性原则。核心素养要求对教学质效以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这其中包括老师、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还包括过程、结果、方法等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这样既助力发挥语文教学的知识传递作用,又能够体现语文教学的教书育人作用。最后是发展性原则。狭义上的评价是对“已发生”展开的,广义上要包含发展性特征,即对语文学习进展展开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当前及之前一段时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但其目的是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因而必须具有发展性的评价指向,通过教学评价来反馈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更加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三、创新教学方式

1.希沃

教师利用EasiCamera希沃视频亭或希沃助手扫描代码上网,使用热点在教室拍照直接展示学生练习的答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样可以减少设备切换的麻烦,直接将内容放在视频亭里展示学生的成果。 教师还可以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根据需要扩大或缩小内容,在电子白板上圈出学生的成果,修改、评价等,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听课,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再次,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工具总结答题步骤和方法技巧,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 可以使用赫博白板5创建思维导图,并根据需要选择思维导图的样式、文本和布局; 在“分支主题”后面添加各种“子主题”,然后输入要在其中显示的内容; 展示过程中,点击加号可以看到内容,点击减号可以回收内容。 如图1所示。

图1是“观赏和比较句子的表现效果”的思维导图示例。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及时表现各个阶段,不受顺序的限制而随机表现,不会被动画的设置机械束缚,教学更人性化、智能化。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加强课堂交流与交流,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融合新技术和教育教学

2、加强引导,科学构建自主合作学习组织

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就会孤独寡闻。 传统的网课大多是教师的授课仪式,只有教师单方面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教的知识,时间一长,学生就倦怠得不到。 合作学习容易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激发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但是,合作学习组织的建立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积极参与。 合作学习组织可以静态构建也可以动态生成,必须根据学生整体的个性特征,异质地构建静态合作组织。 另外,随着学习任务的变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个体的意志等,合作组织会动态生成。 以第一单元“《青春激扬》文学阅读与创作”单元学习设计为例,花都区第二中学各级静态学习小组完成了单元学习任务4“班级《打发青春》诗集”的分组分册内容。 关于原学习任务“与学生开始讨论‘青春的价值’”,教师设计了《古典咏物流传》钉子群共享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单元的诗音朗诵,制作朗诵音频和视频上传到班级的钉子群,在线课堂上是诗词交流观 异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补充、共同促进; 静态学习小组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进步动态生成的学习小组形态多样,学习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获得知识和友谊。

结束语

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评价应当且必须受到社会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同时,课程标准强调教育应当以核心素养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优秀教师,更离不开实际课堂,教师应当具有相应的意识,不断改变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当前课堂教学评价亟待改变,需要教师进一步完善更加多元、高效、科学、适宜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董垚鑫.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教师PCK的发展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2]党方.高中语文教研组的运作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8.

[3]尹达.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刘悦

第二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校本教研之探索与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校本教学研究是一种在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应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高中语文校本研究要立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突出“研”字,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在不断探索中总结新经验,力求有所创新。

搞好高中语文校本教研,对解决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中语文校本教研是对多年来实践经验的自我扬弃、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内容不仅仅是统一教学进度、研究怎样教高中语文教材等。更多的应是研究如何创造性地应用高中语文教材、开发高中语文教材;如何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主动建构知识;如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等等。

下面,笔者结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内容加以阐述。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校本研究要“研什么”

(一)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研“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高中语文教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首先是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

新课改实施中,必须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必须认真地、反复地研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真正从整体上把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不仅要真正掌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体现的新理念,而且应该准确理解把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来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目的性与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与被动性。避免随意增加超标准的内容,更要坚决杜绝以个人好恶来对待高中语文教材的现象。教学中要紧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化“双基”教学和训练,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尽量去掉那些人为的技巧性的东西,避免不分轻重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尽量突出学科的本质内容,让学生达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其次,创造性地使用高中语文教材。新高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体系、编选内容以及习题设计方面较旧高中语文教材有很大不同,总体趋势是理念新、起点高、视角广,体现了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不是让国家高中语文教材来适应你,也不是通过试验单一地让你去“验收”与“通过”高中语文教材,而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高中语文教材。因此,我们要树立全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观——“高中语文教材是范例”,高中语文教材是引导学生发展认知、提高能力、完善人格的一种范例,而不是学生必须完全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一方面我们要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基本上遵循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来安排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眼来看待高中语文教材,学校要加强“校本研究”,根据校情、教情和学情,对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后习题进行适当地筛选、增补、创新。

研究高中语文教材,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切入:①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是不是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须的,是否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必要的补充或删减;②站在学生的角度,高中语文教材的重难点怎样定位、突破比较合适;③结合哪些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渗透;④练习的设计如何体现分层教学,促进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⑤高中语文教材呈现顺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如何调整。

(二)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研“教师”

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研“教师”,即教师主动的反思。在校本教学研究中,教师主动地、持续不断地反思,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积极回顾与思考,是确定研究的方向、研究的问题的依据,也是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必要条件,具有明确的研究性质。反思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是高中语文校本教研中最经常、最普遍的活动形式。

首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从下面几方面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对自身教育教学观念进行反思与评价:

(1)对学生观的反思。是否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是否真正把这一思想付诸实践?

(2)对质量观的反思。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吗?是否仍把考试分数作为当前评价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

(3)对课程观的反思。是否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类型观,以及新型的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态观?

(4)对全面发展观的反思。是否树立了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的思想?是否认为“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5)对教学民主观的反思。是否树立了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的思想?你愿意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相互信赖、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吗?

(6)创新创造观的反思。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否用自身的教学创新能力去培育和挖掘学生的无限的创造潜能?

(7)教学评价观的反思。是否树立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思想?你还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格外关注吗?

(8)对知识观的反思。你对知识的内涵、性质有了新的认识吗?对学校教育的重点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着重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有了新的理解吗?

(9)对学习观的反思。你是否理解了新的学习观的特点?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有关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有了多少理解?你是否在教学中完全摈弃了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与低效率的被动学习?

其次,教师的教学离不开课堂,要注重课堂的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

(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

(3)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提倡反思性的研究学习,也就是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自己实践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

(三)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研“学生”

学生的经验与需求是教学的基础。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认识的掌握不是通过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复制知识。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并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研“学生”,首先应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需要的是这样的课堂:

(1)学生课堂上最快乐的事是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释放。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已有的经验才能得到激活和提升,在主体之间才能实现意义的相互建构,学生的生活里才会融入新的价值。

(2)学生课堂上最感兴趣的内容是新奇而富有挑战。人生本来就有一种探究的本能,猎奇是学生的本性。提出对学生构成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正切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只有那些处于“最近发展区”的、经过跳跃可以摘到“果子”,学生才有摘取的兴趣。

(3)学生课堂上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受学生欢迎,学生渴望“自由”,乐于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设计要面向学生,适应学生。课堂是学生的,学生的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

其次,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研究、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备课时要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是否已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

二是学生的生活常识。哪些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了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

三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

四是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如何设计才能亲近学生的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考查学生利用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总之,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二、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一)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加强针对性

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目的,不仅要解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还要解决适应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新课改实施中产生的新问题和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也就是说,选择作为高中语文校本教研活动中研究的问题,一般是与语文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那些问题。高中语文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务实求新。

加强针对性,就是从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决定教研活动的内容,确定教学研究的内容。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普通高中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材出版机制的变化,打破了全国统一教材的模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材是多样化的,内容因高中语文教材版本而异,教师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单纯使用手中的高中语文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模式从此被打破。

为了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应开展对作业的研究;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应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了求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应进行教法最优组合实验等等,开展校本研究。

(二)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立足于教研主阵地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在推进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十分重视教学方式的变革,并且把它们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教育理念不仅要在课程教材文本中得到体现,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研究课堂教学,变革教学方式是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主阵地。

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例如: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现代化,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着力研究如何通过“整合”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还应注重研究计算机网络教学,探索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相对独立地去进行再发现与再创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又如:教师照本宣科,刻板讲授,机械训练,学生紧张拘束,课堂气氛压抑沉闷;教师满堂灌,重结论轻过程,视学生活动于不顾;注入式的教学,课堂没有活力,没有个性和创造;教师的提问缺乏思维价值,学生的参与流于形式,“填空式”的问答等等。带着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怎样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的思考,进行研究。

(三)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注重个体的反思

我们知道,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三大支撑点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离开了自我反思,高中语文校本教研将成为一句空话。

主动反思是积极的研究。在校本教学研究中,教师主动地、持续不断地反思,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积极回顾与思考,是确定研究的方向、研究的问题的依据,也是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必要条件,具有明确的研究性质。反思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是高中语文校本教研中最经常、最普遍的活动形式。

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就离不开学习。对于高中语文校本教研中教师的学习,我们提倡反思性的研究学习,也就是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自己实践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思考如何达到以下几点转化:

(1)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2)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

(3)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4)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这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

(5)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6)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四)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课程实施中,许多深层次问题,必须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来解决。课题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能体现实践与研究的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促进实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理性地回答教学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

开展课题研究,一方面,将语文教学中发生的真实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另一方面,选准带有方向性的教改课题与科研课题,积极开展教科研课题研究。课题由研究的目的、解决的问题、具备的条件决定,力求每项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都做到有理论、有实践、有反思、有总结、有论文,使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特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作者单位: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作者:程鸣

第三篇:农村高中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校本教研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机制、一种文化,是教学研究机制的新亮点,是教学研究走向更加成功的契机。校本教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只有每位教师都参与到校本教研中,都成为真正的研究者时,校本教研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才能为每个教师走向专业成功奠基。

【关键词】 农村高中;校本教研;思考

“校本教研不是学校用来装点节日的鲜花,而应像空气一样每时每刻都飘荡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呼吸在每一个师生的胸膛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是新课程的解释者,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其效果,于是,校本培训应运而生。

反思自己学校的校本教研,总觉得学校的校本研究自囿于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往往没什么效果,甚至停滞不前,走过场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我想,这也许是我们农村初中学校的痼病。

一、主体参与意识薄

近几年来,各种各样的教师培训日渐增多,教育行政部门出发点非常好,然而,作为被培训者的教师并不买账,除了抱怨,还以各种形式抵制培训,除了晋升职称不得不参加的计算机培训、预报预审培训以外,其他都是能推脱就推脱,应付了事。

怎样让教师心悦诚服地、主动地参与培训、实现专业发展呢?在学校这一研究场所中,校长是校本教研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是研究者;教学研究要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校长需要做的是: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践,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言论并走出误区,而最为重要的则是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只有大家统一思想,充分意识到这些,才能同心同德做好校本教研。树立“教师第一”的思想,改革评价标准,建设阅读校园,开创学习之风,倡导团队合作,关注教师精神世界,鼓励教师成长进步,立足于教师素质提高的学校发展,才具有持久性。

二、教研机制少策划

校本教研强调“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而农村初中往往缺乏研修的合理计划和目标。学科教研组活动本身只是校本教研的一个载体,或者说一个部分,并不是全部,校本教研并不是每两周一次学科教研组活動所能涵盖的。不少学校也制订了较为详细的校本培训实施计划,但是一到具体情境之中,难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再加上多数地方还处于摸索阶段,缺少典型的成功范式可供参照与借鉴,使得培训走过场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校本教研在管理上应该建立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要制订必要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再不断修正。对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化成一个个小专题进行研究,如观察课堂,用照片和录像记录课堂实况等,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研究打好基础。

校本教研的切入点来自于学校实际,决策者、播种者是校长。校长是建立校本研究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研究的身体力行者,应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和教师成长规律,把握校本教研的方向,播下具有学校特点的校本教研种子。

三、研究内容泛而空

我们有些农村初中校本教研内容比较随意。研究的问题不是来源于教学实践,没有现实针对性,而是“跟风走”,人云亦云。这样的校本教研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就应该把重点迁移到对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考察上,关注他们对新课程理念落实的点点滴滴实践过程。“专家讲座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一动也不动”的戏谑之言道尽了教师行为跟进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所在的学校,更应该把教师的“行为”变革作为实施校本培训的重中之重,比如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是否注意的只是结果的对与错,而忽略对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思考方式的关注;教师的日常备课,是否还是习惯于一味地抄写现成的教学参考书,而忽略了自己对教材的独立理解与自主建构;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的开展,是否只是一些日常事务的布置与商讨,而忽略对教师研究的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校本教研落在细处,需要进行教研方式的变革。要注重集中研讨与随时随地交流相结合,现场观摩与录像播放相结合,课堂设计与课堂诊断相结合,培养教师从小处着手、见微知著的能力。作为教师,要经常审视自己是否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加压与提高的自觉行为来对待,是否把教学反思纳入到教研的视野之中,是否把先进教学手段的掌握与运用作为改善教学水平的切实举措来对待。激活特长,激活教学,激活科研,激活能力,说到底,是激活教师的教学生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四、具体实施无特色

如今,像我们这样的学校,师资还不能满足开齐、开足课程的需要,有时还需拆东墙补西墙或使用代课教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教师同伴互助的氛围难以实现,而这正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先决条件。而且,由于办学条件捉襟见肘,许多学校房舍紧张、没有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电脑和互联网,教师无缘接触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等,很难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大环境。

教师培训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过程,活动的形式当然离不开听课、评课、反思。但我们学校,研究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简单重复、低水平徘徊、缺少深层次思考等问题。当研究课成为教师的负担,教师就会有抵触情绪。组织者忽视了活动中教师情感参与的因素,而这恰恰是决定活动效果的重要原因。当教研活动成为强制性学习时,活动也就慢慢地流于形式了。

校本教研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机制、一种文化,是教学研究机制的新亮点,是教学研究走向更加成功的契机。校本教研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只有每位教师都参与到校本教研中,都成为真正的研究者时,只有当学校和教师都真切地感受到校本教研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带来的好处,努力创设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时,我们就已经走出了校本教研的误区,校本教研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真正地走进了校本教研,农村初中的教育事业也必将走出困局,走向辉煌。

我想我又增添了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何将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的形式创新与内涵的提升、外延的拓展完美地统一,真正使校本教研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将校本教研与教师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连在一起,构建充满生机的校本教研文化;如何通过校本教研的深层推进,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育超市,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等。这些问题将引领着我以及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又把它记载在我的专业能力发展手册上。

校本培训的真正价值在于为每个教师走向专业成功奠基,但愿校本教研的芬芳能永远弥漫在每个师生的胸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英语教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0.

[2]梅芬.英语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

[3]何自然.语用学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作者:李金兴

第四篇:高中校本教研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校本教研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许多学校都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积极地改革教研活动,希望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本文通过调研当前高中校本管理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校本教研;现状;对策

一、概述

为响应“以校为本”的理念,进一步进行教育改革,教育界在教研活动领域提出了校本教研管理的指导思想。校本教研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很多学校都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积极地改革教研活动,但是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校本教研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

二、校本教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研组的专业性不强

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的教研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还没有真正的表现出来,更多地表现出的是对行政组织的依附,大都缺乏其独立性。有些学校把教研组看成是一个行政组织,给教研组和教研组长布置大量地行政事务工作,使教研组没有时间开展校本教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需要各学校尽快的组建一支专业性强的校本教研组织。

2、校本教研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

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的。教研活动形式的单调是教研活动内容的单一的反映,单一的教研活动内容又决定了单调的教研活动形式。就高中而言,教研的重点在讨论教学的具体内容,决定了教研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备课、听课、评课。目前在我国,以讨论教学的具体内容为重点,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的教学型教研非常普遍。有不少学者指出在校本教研中,除了教学型教研之外,还应当有研究型教研和学习型教研两种教研活动。研究型教研与教学型教研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型教研遵循了相对比较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步骤,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而学习型教研则更显著地表现出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总之,这三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虽然其具体目的各个不同,但是都一致强调研究的意义。应该说学校校本教研的理想形式是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3、教师缺乏互助合作和专业指导

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在一个教师群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而事实上教师之间的合作比较少。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还可以就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虽然讨论得不是那么深入。而不同学科之间更是没有一点交流的机会。在校本教研中,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专业研究人员在理论上的指导,理论有机地与实际融合在一起,才能促进教研质量的提升,培养教师理论素养。

4、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关键因素。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教师希望教研活动越少越好,有部分教师则表现出一种随便的态度。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体,造成这样的现象,肯定有来自教师自身的原因。教研理念太陈旧,自身教研水平不高,缺少反思精神等。但是除此之外,学校的教研管理也有缺陷。学校没有给教师提供较好的进修培训的机会和相应的经费支持。

5、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不健全

合理、规范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是校本教研正常开展、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校本教研经费投入也不够。

三、对校本教研管理的建议

1、校长正确定位,重视校本教研

校长的思想导向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未来。新的时代赋予了校长新的使命,要使一个学校有好的发展,要创建品牌学校,校长的观念必须与时俱进。新一轮的课改,不仅改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改革教师的观念,而教师的观念的改变主要依赖校本教研。因此,作为一校之长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校本教研,校长要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对待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不能只是列上计划或者喊口号。

2、增强教研组的专业性

教研组是学校教师的基层教学与研究组织,主要负责同一学科老师的学习、研究、培训等,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也是实现学校对教学进行领导的管理组织,“专业化、学术化”是教研组的本质特性。教研组的变革和转型,应强化其研究职能,而慢慢褪去其行政性、事务性、管理性组织的色彩,回归到学术性、专业性、研究性组织的角色和功能,切实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研组所开展的校本教学研究活动应以日常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并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要旨。长期一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专业性都不强,原因就在于教研组和备课都附属于行政组织。要放一些权力给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让他们在本学科人员调配、考核及经费支配等方面拥有一定的权力,充分调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校本教研的主体就是教师,只有教师主动积极的参与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才有意义。教师的主动性增强,会激发他在工作中的热情,让他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想不断的改进,而这个改进就需要他进行教研。学校必须在调动教师主动性上下功夫。才能做到从“管”到“不管”的最高境界。这是校本教研管理最重要的部分。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就要激发教师的兴趣,转变教师对工作的观念,使教师在工作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快乐,享受工作的乐趣。使教师树立“反思与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的观念。

4、组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首先就要保证它的有效性。在开展活动之前,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提炼一些与教学切实相关的问题,避免“假、大、空”现象。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所有人员,应提前了解教研主题,查阅资料,收集案例,作好发言准备。学校应该让教师们参与教研活动主题的确定。教研活动本身就是为了研究教師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只有真正站在一线的教师才知道什么是他最需要的。所以从问题的选择到提出问题,都必须是教师亲自参与,这也是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的体现。同时,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研究型校本教研和学习型校本教研活动,使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5、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各高中的教学管理制度几乎都是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中心,而校本教研制度只是附属于教学管理制度,真正独立的形成制度的很少。应当把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从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分离出来,制定合理的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教研管理应该侧重的是对教师教学研究的管理,可以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贡献、教师的创新性等方面来管理和评价。建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校本教研评价激励机制。学校应对教师的研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保障教师的教研经费。对高质量的研究要给以奖励。同时鼓励教师进行在职进修和培训。

四、结语

校本教研管理不仅是实现课程改革最终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真正提升学校素质、实现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正视校本教研管理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积极改革,从教育观念变革的高度来认识校本教研管理,使其促进教师的进步,推动学校的发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晓平.强化校本教研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科研,2007,6.

[2] 付 进.桂林市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贾林丽.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学管理品质[J].辽宁教育,2009,10.

[4] 雷自自.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5] 李保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5.

作者:朱丽蓉

第五篇:农村普通高中校本教研实践研究

摘 要:如何在农村普通高中进行校本教研?湖南省洞口县第二中学近年来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实践,探索出一个 “一三四校本教研体系”,即校本教研围绕“以校为本”这个根本,激活“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三大要素,在教研活动层次化、教研形式多样化、教研组织课题化、教研总结经常化四个方面全面展开。

关键词:校本教研;农村普通高中;实践研究

一、围绕一个根本,面向三种对象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

湖南省洞口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洞口二中”)在校本教研中,注重紧紧围绕“以校为本”这个根本,直接面向学校、教师、学生三种对象,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需求、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一)基于“校情”,面向学校,为学校发展服务

洞口二中是一所偏处农村集镇的市级示范性高中,面对近年来全市市级示范性高中共同面临的生源急剧减少、质量直线下滑的困局,洞口二中人不等不靠,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广泛凝聚共识,坚持内涵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以提高办学品位。

学校探索出一个“一主两翼”的特色办学模式,即以文化教育为主体,以文艺特色教育为两翼。通过学科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通过文艺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并引导中下等成绩学生走文艺专业高考之路,闯出了一条“兴趣与考学并重,兴趣引领,考学跟进;专业与文化并进,专业集训,文化强化”的文艺高考新路子。从2011年至今,音体美专业考生上线人数已突破200人。

在提高办学品位方面,洞口二中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组”“生态文明建设课题组”“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等各种课题组,校长担任组长,骨干教师担任组员,全员深入开展校本教研,为学校创先争优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因此学校创先争优之路非常顺利。2012年,学校被评为洞口县第一家“邵阳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2013年又一路胜出,成功当选为第一批 “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学校”。

(二)基于“教情”,面向教师,为教师需求服务

洞口二中现有138名教师,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绝大部分。基于这一“教情”,学校的校本教研盯紧青年教师这一群体,着力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为了督促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专业水平,学校主动给青年教师提供平台,创造机会。如学校将所有命题任务交给青年教师完成,要求命题的青年教师在命题前先写好命题设想,并在考试后由各教研组组织教研活动对试题进行分析评价;要求青年教师每节课后写好教学体会,经常开展教学心得交流活动;同时开展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教学大比武,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业务考试等。

(三)基于“生情”,面向学生,为学生成长服务

洞口二中现有的2200余名学生都来自农村,“留守少年”“潜能生”居多,很多学生心理敏感脆弱,性格偏执乖张,行为习惯有偏差,对读书热情不高,管理难度很大。

面对这样的“生情”,学校组织行政人员、全体班主任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认真开展了基于学生管理的校本教研,研讨出版了《洞口二中入学教育读本》《留守儿童教研专刊》《潜能生教研专刊》,在全体教师中凝聚了要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纪律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留守学生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要重视对贫困学生的扶助的共识。

基于“生情”的校本教研,催生出和谐文明校园的繁花硕果。近四年中,洞口二中相继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同时获得湖南省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激活三大要素,形成强大合力

专业研究人员、教师个人、教师集体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三足鼎立,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洞口二中在校本教研中,紧紧依靠这三种基本力量,激活这三种要素。学校的具体做法是让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或听课评课发现问题,化问题为专项课题研究,并通过教研组伙伴互助学习和专家引领的途径,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课例研讨回馈、反思,尝试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教师切实达到了提高专业化水平的目的。

(一)寻求专业引领,实践与理论对接

专业引领主要是指各层次的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介入,校本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困于经验总结水平上的反复,甚至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與实践关系的重建。

洞口二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寻求专业引领。一是教师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学校编写了《教师学习手册》,不断向教师介绍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教改理念,并要求教师做好学习笔记上交备查;学校每学期都要给教师发放若干本书籍,如《你在为谁工作》《班主任工作漫谈》等,要求教师每学期做好2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并进行评比。二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学校经常邀请各学科的专家来校讲学,还把教师送到衡水中学、临川中学、长郡中学“取经”,学习新课改理念。

(二)进行自我反思,教师与自我对话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其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校本研究才有基础,才得以真正落实。

洞口二中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了课前、课中、课后反思,每个教师都要有教学反思本,每个月上交检查评比一次。课前反思要求教师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课中反思要求教师践行研究方案,课后反思要求教师调整方案、总结提高。

(三)开展同伴互助,教师与同行“对撞”

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又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洞口二中要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加强与其他教师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洞口二中主要以教研组、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指正、互相帮助。同教研组之间的教师实行“老带青”“结师徒”,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至少分担一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同教研组之间分年级进行集体备课,每个年级、学科指定一名教师担任备课组长,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分析,有效克服了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援的现象,实现了共同提高。每个学期,老教师要上好示范课,中年教师要上好观摩课,青年教师要上好汇报课,全教研组教师必须到场听课和及时评课,评课时不得好话说到底,当老好人,而是要求“红红脸”“出出汗”。有问题当场指出,对事不对人;讨论全组参与,各抒己见,搁置争论待日后验证;充分肯定成绩,全组学习借鉴。教师在这种“对撞”中碰出智慧的火花,心里越来越亮堂,真理越辩越明。

教同一班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则在班主任的组织下经常召开“学情会”,研究班级学生的特点、优势科目和跛脚科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优治跛,同时同班教师之间互通学生信息。学校则每学期在学生之中组织进行“测评会”,让其对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不记名的投票,投票情况与任课教师见面,这利于任课教师改进后续教学。

三、展开教研四化,创新教研形式

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的今天,校本教研也要有新方法、新举措,才能与时俱进,取得实际效果。洞口二中的校本教研,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和形式。

(一)教研活动层次化,推动有力

洞口二中的校本教研分两个层次:校级、教研组。每个层次均制订活动计划,须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校级的校本教研须主要组织教师教学大比武、撰写教学论文、开展校级教研交流等。教研组的校本教研着重进行专题研究,开展教学案例评价分析活动。教研组大型教学研究活动开展频率为每学期六次,常规性教研活动为每周一次。

(二)教研形式多样化,新颖有效

洞口二中把每年五月、十一月定为教研月,每个月的第二周应为教学开放周,对外迎接家长的观摩和外校教师的听课。每学期的校本教研有讨论式教研、主题式教研、互动式教研、研读一体化教研、问题探讨式教研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三)校本教研课题化,科学高效

洞口二中的校本教研倡导问题课题化,倡导教师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这样有效地激发了教师探疑解难的动力,激发了教师主动去学习教育理论的兴趣,激发了教师向同行和专家请教的热情。帶有普遍性的问题,学校就把它上升为教研组级课题或者校级课题,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攻关解决。

(四)教研总结经常化,深化深入

洞口二中经常性地举行教科论坛、教学反思与教学案例评比,召开新课程教研组长会议,对校本教研、课改实践进行全面及时的总结,实践与总结并行,边耕耘、边反思,在实践中印证理论,在理论指导下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1-14.

[2]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曾华 张艳群 覃金安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论文下一篇:高级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