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与诚信

2022-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传统道德与诚信

中国传统道德观及诚信思想的现代困境及重构

[摘要]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绵延五千余年而没有断绝,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绝无仅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丰碑。中国传统道德观及诚信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合理的内涵。但由于社会转型等因素,现实社会中存在诚信缺失等问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必须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及诚信思想进行现代诠释,与现代社会进行融合和对接,实现中国传统道德观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道德观;诚信;困境;重构

[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张晓黎(1966—),山东蒙阴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面:经济学,管理学,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其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及诚信思想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传统道德观中,诚信道德是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和人际交往中的基本道德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些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与此同时,社会道德底线模糊,尤其是诚信严重缺失,这也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诚信道德缺失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应该认真反思,这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习近平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及诚信思想进行认真的审视和思考。

一、中国传统道德观及诚信思想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社会群体不成文的规则。道德观是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世界所处的关系的系统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主要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传统道德观念体系。中华文明几千以来,尤其是两千年来的“秦汉体制”的定型和延续,虽经沧桑巨变、朝代更替,但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传统道德观已经渗透到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命脉。

中国传统道德观主要是指以儒家道德理念为主体的传统道德理念,包括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构成中国传统道德观的精髓。孔子提出“仁、义、礼”,后来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这“五常”贯穿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最核心的内容。通过儒家自省、自讼、内省等道德修养方法,这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独特的遗传密码。

在儒家倡导的“五常”中,“信”是最基础的要素,孔子认为“信”是“仁”的必然要求,是立身的关键,可见古代的诚信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居于根本地位,规约着“仁、义、礼、智”这四个方面。“信”与“仁、义、礼、智”有机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华传统道德观体系。在儒家思想中,诚信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系统理念,“诚”“信”二字可以互相解释。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诚者,信也”,“信者,诚也”。诚即真实、不自欺,即忠实于自己的真实状态,不欺骗自己。因此“诚”主要侧重于个体内在德性和动机,而“信”侧重于外部,即社会中的实践和效果。大约从先秦时期开始,“诚”和“信”才开始连用。诚侧重主体道德修养,信侧重外在伦理关系。朱熹提出,“诚是自然底实,信是做人底实”。诚与信是内与外、体与用的关系。诚信即诚实、守信,诚信是立政之基、交友之道、兴业之本。

伟大教育家的孔子十分重视诚信,将其列为儒家“四教”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忠心耿耿、坚守诚信这四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吕氏春秋》也对“信”做了全方位的解释。虽然儒、墨、道、名、法等各家学派,产生于不同地域,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并且代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所探讨问题的重点不同,但对于“诚信”这一道德规范,各个学派共同推崇并且在认识上基本趋向一致。诚信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人处世的理念和共识,诚信思想的确立和传承使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方面走在了人类文明史的前列。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视诚信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使诚信成为安身立业、社会和谐、治国安邦之根本。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为政之道。历代思想家不断研究并提升其地位,而统治阶级借用其封建纲常的形式维护其阶级统治,社会大众使其内化为我们民族的一种具有遗传密码性质的民族精神并传承至今。

二、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现代转型使中国传统道德观陷入现代困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诚信缺失现象也日益严重。要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诚信思想的转型与重构。

中国古代诚信思想是一种伦理诚信,具有封闭性、重义性、单向性、情感性、自觉性等特点,这与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集权政体转向民主政体、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现代诚信思想已经转变为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契约诚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和诚信思想面临着新的挑战。社会转型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与思想理念的转型为基础,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对学习西方文化结果的重构,造成严峻的社会整合危机,学习西方现代化受挫导致中国新知识分子对“中西二分二元论”意识形态的否定,转而全盘否定儒家文化,崇尚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全盘反传统主义化。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系列的改革和运动使很多优良传统遭到破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被丢弃,传统的道德观以及社会诚信遭到严重破坏。从近代一百七十余年来在中国文化领域反传统主义占据统治地位,造成中国传统道德观的缺失,而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和诚信观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也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缺约因素。

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传统道德观及诚信观念都是不可或缺。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由于历史的惯性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被认为是封建的、非科学的,因而被完全抛弃,没有实现传统文化现代意义上的真正转型。现在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进入转型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中西文明交流、冲突、互鉴、融合过程中,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也正在逐步转型。以文化的视野、文明的眼光来看,中国传统的道德观与今天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它体现了中国人的天理良知和价值标准。这种文化的力量应该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三、必须实现中国传统道德观的现代重构及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转型

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先生说过:“一般人认为是落后象征的东西和这样的国家,实际上秘藏着时代最先进的东西。”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现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须借助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

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以公平正义为核心进行制度安排。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但是却缺乏团结互助、仁慈博爱等道德情感的形成基础,有可能造成人情冷漠、精神道德颓废,因此西方国家在法律所管辖之外的“反社会行为”比比皆是。而中国人传统道德观中的天理良知和价值标准在传统社会中有助于社会和谐,但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过程中无法很好应对。从中西方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可以看到:和谐社会虽然不能仅仅建立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但是如果忽视道德教育,就不可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国要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依靠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引领,并且吸收现代社会的科学理念和法律精神。我们必须吸取中国传统重视以德治国的经验,同时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当今中国,经济在腾飞,但并没有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同时崛起,传统文明被肢解,甚至被否定,信仰缺失造成诚信缺失导致社会上尔虞我诈的现象泛滥。重建一个诚信的社会,既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容之一。重建诚信道德,把现代诚信观念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结合起来,使诚信转化为社会成员的道德良心,一方面要对社会成员进行道德观念的教育,另一方面要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来提升公民个人的道德修养,要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坚守道德底线,最重要的是必须要用传统文化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起来。

要重构中华传统道德观和诚信思想就要正确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并不必然阻碍现代,传统是现代的营养和土壤;现代是传统的空气和阳光。传统和现代是活的生命之树的两端,传统是根脉,而现代是枝叶。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护住根脉,返正开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要在时代变迁中把握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赋予其时代精神和内涵,激活其内在生命力。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需要从古代宗法价值观念转变为现代公民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相契合。

要重构中华传统道德观和诚信思想必须正确理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当今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隔绝于世界发展。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必须面向世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必须面向世界,必须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结合起来,既要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纵向创新和发展,同时也要从横向上实现民族文化到世界文化的国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融合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先进的现代文化以及世界先进的文化,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创新性发展。

要重构中华传统道德观和诚信思想,必须实现以下转变:首先,要实现从熟人社会的惠顾熟人的诚信转到陌生人社会的资源共享的诚信;其次,要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诚信的重义轻利的趋向转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尚利兼义的诚信;再次,要从单一的个体诚信转到政府、法人、公民之间多元双向诚信;最后,要从人治社会的诚信真正走向法治社会的诚信。归纳起来就是,在国家层面,要建立社会诚信的法制体系,使诚信制度化;在社会层面,要培育和弘扬社会诚信伦理规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个人层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化公民个体诚信美德。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实现生存方式的转化,即整体文明的转型,其中最具有紧迫意义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构和转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和力量,而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立足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判断为“有用”或“无用”,因为精神的东西是复杂的,要做到古为今用,必须懂得古为今本、古为今魂、古为今脉,要实现中国传统道德观和诚信思想的现代转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J].党建,2014(6).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4(10).

[3]郗戈,张梧.弘扬核心价值观要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N].光明日报,2015-02-26.

[4]顾海良,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

[5]党圣元.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中国文化研究,2014(3).

[6]魏华林.呼唤诚信的回归[J].中国金融,2006(4).

[7]那晓丹,于春梅.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13(26).

作者:张晓黎

第2篇:儒家传统道德观对高职毕业生诚信教育的影响

摘要:儒家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是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汲取的几乎唯一的精神源泉。诚信并非只是一种个人美德,它是建立校园、社会文明和秩序的绝对必要条件,也是一名合格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面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儒家传统文化将发挥其特殊的德育教育作用,为诚信教育带来新的面貌。

关键词:儒家道德教育;高职毕业生;诚信缺失;教育

传统永远在改变之中,但其间终有不变者在,否则将无传统可言。儒家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是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汲取的几乎唯一的精神源泉。这一地位是其他文化无可替代的。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一直传承并一直得到历代社会所重视,并以政治的形式确定下来。而诚信并非只是一种个人美德,它是建立校园、社会文明和秩序的绝对必要条件,也是一名高职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有很深的文化传统,这也是大学生对儒家诚信道德认同的一个个人需求。

一、儒家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阐释

在中国传统诚信观中,诚信是具有基础性地位的重要道德范畴之一,是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诚信,就是诚实、诚恳和信用、信任。诚与信从道德意义上理解,意义相同。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此作了解释,指出诚就是信,信也就是诚。由此可知,诚与信可以互训,两者都包含着人与人相处时应当诚实无欺、信守诺言的内涵意义。

在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中,“诚”、“信”作为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为历代思想家所重视。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表里如一,坚持原则,不掩过失,这就是“诚”。对于“信”,陆九渊说:“信者何?不妄之谓也。”言行一致,不说谎话,这是“信”的一层意思。荀子也说:“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相信可信的人和事,是“信”,怀疑可疑的人和事,也是“信”。这是“信”的另一层意思,也就是说“信”是要辩证地分析。“诚”与“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班固指出:“信者,诚也,专一不疑也。”张载也说:“诚固信。”不难看出这种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为内容的“诚”“信”规范,正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诚信是做人处世的根本道德,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人无诚信难立足,家无诚信不和睦,业无诚信不兴旺,国无诚信不稳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商业运作的道德要求。市场经济讲究公平竞争、以质取胜,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虚伪欺诈的行为最终会受到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制裁。大学生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的影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胜靠谋,大胜靠德”。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人格,是大学生实现人生远大理想的根本保证。

二、高职毕业生诚信缺失现象表现

关于毕业生的诚信品质,笔者对某高职院校2006级205个毕业生进行调查问卷时,呈现出以下数字:“你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什么素质”中,道德品质占47.2%;外语、计算机能力,以及各方面能力70.7%;各种奖励,是否是党员17.6%;团队精神45.4%。“你认为诚信品质重要吗”这道问题中,重要占96.1%;不重要0.9%;无所谓3%。在回答“大学生四年中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是否发生变化”时,72.3%的学生答有变化,4.3%的学生答没变化,22.4%的学生答变化不多。“大学生的政治理论课对塑造良好道德品质重要吗”这一问题中,重要占50.2%,不重要9.3%,无所谓39.5%。对作弊的看法中,49.3%的学生平时不努力,4%的学生为了奖学金,39%的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22%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诚信品质在毕业生的道德观中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道德观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却出现了一定的脱节。下面,我们将看一下诚信缺失在就业过程中的表现。

(一)毕业生恶意拖欠学费

学生拖欠学费是全国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高额的欠费让学校计划建设的一些教学设施因此无法建设,甚至连教师的课时费都不能按时发放。隐藏在恶意拖欠学费背后的,是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随着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奖学金,尤其是国家助学贷款等各种渠道,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困难,真正交不起学费的学生本应逐渐减少。但实际上,拖欠学费的现象却呈上升趋势。据称,拖欠学费主要来自有能力交费却不交的学生。高职院校对于毕业生拖欠学费一般采取毕业证暂时不发放的措施,但这一措施还不能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学生四年学费一分未交,毕业后采取作假证的手段,即使已经有能力偿还学费也不回学校补交。另外,虽然国家对全国高校实施了助学贷款,但是在具体落实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在考核贫困生贷款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困难,但却有贫困证明,各种手续都合格。学生工作者如果认为他不贫困不让其贷款时,该生很可能就会恶意欠缴学费,造成学校损失,但如果同意其贷款时,会因为不还贷款为国家造成损失。

(二)制造虚假履历

1.制造虚假材料。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日趋滋长,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等方面的动机不纯,虚荣心严重,在就业问题上更为突出。有一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收到某学校同一班级多名学生的自荐材料,结果发现许多证书或获奖证明都是经过“克隆”的。同一个班上,竟有多位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

2.“包装”简历。一些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认为,有时候,用人单位的一些过高的要求使自己不得不在简历上加点“包装”。有学生认为,造假的确错误,但是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如实说明情况常常难获考官垂青,而一些制造假简历的学生反而顺利就业,客观上让人觉得诚实的不如弄虚作假的。另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抬高招聘条件,这样做不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诱使部分大学生假造履历。

(三)违约毁约随心所欲

高职学生本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为保险起见,遇到合适的单位马上签约,然而一旦遇见更好的单位并且被录用,便有了违约之举;还有的大学生是在择业与升学之间徘徊不定,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也便有了违约之举。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2006年用人单位选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参加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每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到岗率不足70%的将近一半,有两成多的用人单位到岗位率不足50%。到岗率低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生的主观违约,带来不良影响。

(四)高年级学生抄袭现象严重

在校高职大学生出去能否找到好工作,很大一部分是凭其在校学业成绩,所以,为使成绩更加优异,许多大学生在考试时,把平时所讲的诚信抛诸脑后,不择手段。大学生在刚刚人学或低年级时,一般对考试作弊还有所顾忌,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考试中开始出现不诚信现象。高年级的学生逃课现象非常

严重,学生经常会以找工作为理由旷课,导致考试前突击,造成了作弊成风。除此之外,“枪手”在考试中屡见不鲜。他们或为了钱,或为了所谓的义气,而不惜铤而走险,混迹于英语四级和六级考场,甚至研究生考试的考场。虽然“枪手”的行为都会给自己带来各种麻烦,甚至身败名裂,遗憾终身,然而大学校园里的作弊之风却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由于成绩不仅直接与学位挂钩,而且是学生入党、评优及就业的主要依据,所以不仅平时成绩差的学生想作弊,蒙骗过关,而且平时学习成绩优良、各方面表现不错的学生也想作弊。

三、如何将儒家传统文化运用到高职院校的诚信教育中

我国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中表现出来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的诚信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所以,发扬儒家传统美德,将其融入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去是十分必要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一)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将儒家传统的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中

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在三四年级的毕业生中开展,指导工作要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要启动。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增加就业指导的力度。不但要多渠道地为学生拓展就业机会,联系用人单位,更重要的是把儒家传统的德育教育贯穿学生的四年学习。以下几方面道德教育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尤为重要。

1.“天下为公”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传统道德十分关切个人与国家的密切关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天下为公”、“修身治国平天下”被历代传统道德视为“大节”。在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下,为了国家和民族,一个道德人格高尚的人应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尽忠报国”、“先公后私”、“一心为公”,这样才能成为人们尊奉的道德楷模。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中普遍缺乏这种伟大理想的追求,缺乏发人振奋的爱国情感。通过传统道德的爱国思想的熏陶,可以激励当代大学生以历代爱国英雄为道德人格塑造的榜样,继承爱国主义传统,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刻苦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用自己的才能报效祖国,更能充实和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

2.仁爱精神让大学生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终身奋斗目标。儒家伦理的创始人孔子最早提倡“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君子的道德人格体现在“仁”与“礼”的和谐统一,他把“仁”解释为“爱人”。他主张对人要有爱心,要有尊重之心。孔子的“爱人”思想,强调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而且还要仁爱百姓、爱万物。当代大学生的一些道德人格的不足之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对人和社会的普遍关怀,没有远大的理想等,这正是因为大学生缺乏仁爱精神。如果大学生只关注自己,不懂理解、宽恕,就很难与人共事,也不会对他人给予仁爱的帮助和关怀,更不可能对家庭、对事业、对国家有责任感。良好的情感是良好性格的基础,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我们发扬传统的仁爱精神。“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是我们处理个人和他人关系时所依据的根本原则,是维护社会人际和谐的有力保证。由此可见,传统的仁爱思想对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道德人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自强不息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在成就事业、奉献社会中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是横贯古今的高尚民族精神。它要求人们自强不息,同时也勉励人们发愤图强。《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要求人要刚健有为,奋发图强,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迷失方向。正如孔子所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代思想家把志向看做是自强不息的思想基础,志向坚定才能学有所成,功有所长。当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大大提高,大学生的物质生活环境更是大为改善,这无疑是社会的巨大进步。然而,富裕的物质生活也造成一些大学生懒惰、自私、脆弱、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等。为此,我们的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道德中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刚健有为、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健康高尚的道德人格。

4.勤俭廉洁可以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道德与金钱的关系,为反腐倡廉作出贡献。“勤俭”是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尚书》载,在舜帝所赞扬的大禹的道德品格中,就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当代许多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丰厚,缺乏勤俭的美德意识,提倡这个传统美德,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求实敬业的优良品德,对抵制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廉洁”被视为“政之本”、“化之本”、“人生大纲”而为历代思想家们所注重。“廉”指不贪财货,“洁”指立身清白无辜。这些品质在我们当代大学生中日渐缺乏,提倡勤俭廉洁思想对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培养有重要意义,儒家尚廉观念培育了人们廉洁奉公的精神。

(二)重塑儒家传统诚信精神,多渠道拓展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新途径

1.将儒家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融入到“两课”中去。通过“两课”渗透,将诚信教育与专门课程相结合。“两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学校课程设置中,诚信教育是以“两课”的形式进行。在教育中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将传统文化、美德融入到课堂,注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结合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诚信教学效果。可以结合《思想道德修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有关必修课程中强化诚信教育的有关内容,在日常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渗透。鼓励学生课后读一些儒家传统文化的书籍,与学生交流心得。

2.诚信教育必须通过各种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落实。学校应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寻求新的有效教育途径和活动方式。学校德育要注重发展校园文化,并立足于校园文化。文化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德育教育者应从客观实际出发,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充分利用学生第二课堂的空间和作用。第二课堂活动是大学生践行诚信道德品质、实现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诚信的意义和价值,提高践行诚信的自觉性。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诚信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如三下乡活动、寻访优秀校友、为贫困生创造岗位等活动,还可以通过征文、演讲、对话、辩论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在实施中要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各校开展诚信教育的特色。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娱乐、消费、审美、择业等方面进行引导,充分发挥辅导员及党员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牵引作用,给他们以情感教育和爱的教育。建立内外结合、纵横交错、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思想品德教育机制。

3.开展对大学生个人诚信状况的评价、奖惩、监督管理,使大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有章可循。学校通过逐步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诚信监督、诚信信息查询和诚信奖励制度,将学生在校期间各种遵章守制的行为进行归纳分析,确立相应的评估标准,逐步探索出一套量化考核标准,并在每学年对学生的信用指数进行评估,以其作为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研究生保送、三好生评选、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发放助学贷款等内容的重要依据,从而形成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刚性约束。信用档案是个人的第二身份证,建立信用档案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诚信教育方式。学校应力倡“珍惜信誉如同珍惜生命”这样的理念,引起学生对诚信度的关注,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结合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等,建立学生个人信用考评机制,定期、全面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纠偏、指导,促进学生诚信习惯的养成。这样,才可以把学生的信用评价作为个人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向用人单位推荐,不仅鼓励学生在求职中讲信誉、守信用,还能够大幅度减少就业中容易发生的诚信缺失现象。

作者:刘天

第3篇:诚信与道德建设(笔谈)

编者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荚德教育。”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不仅成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而且也自然成为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秩序中的问题,其背后是一定程度上的诚信危机。经济社会生活呼唤诚信道德的支持和维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首先需要诚实守信道德的践行。这组笔谈,分别从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的诚信道德素质、发达市场经济中的诚信、企业诚信以及政府信用等方面,进行研讨,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

关键词:诚信;道德建设;市场经济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夏伟东等

第4篇:诚信与道德

??? 孔子曾说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诚信原来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具有道德感和责任感,是个人道德约束和品德修养的问题。

??? 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道德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但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传统的流失,道德意识的缺失渐趋严重。尤其是近年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们思维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道德问题越发凸现出来。由于道德的缺失引发的不文明现象、失信现象甚至刑事犯罪问题比较严重,这种种行为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洲"。不讲诚信、欺骗欺诈已成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公民道德的建设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传统文化中的许多道德规范在我们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信就是其中之一。

??? 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生活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也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诚信是道德范畴和制度范畴的统一,讲诚信有利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加强诚信建设体现了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

??? 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诚信为重要内容,是一项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重大课题。其中教育和法律规范是两个重要方面。

??? 首先要加强对公民诚信意识的教育和引导。从年龄阶段来说,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孩子行为的结果,又要关注孩子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同时还要注重成人行为的示范性。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发挥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形成全社会追求诚信、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的良好氛围。

??? 其次,道德教育和诚信氛围的形成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必须充分意识到任务的复杂性。当前社会的信用缺失,既与诚信教育有关,更与法规的滞后、政策的不完善和制度的不健全相关联。在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同时,要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对危害社会安全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用法律手段予以制裁。

??? 诚信道德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既有赖于社会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公众对道德行为的自我约束,也有赖于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教育。

??? 共铸诚信,群众需要榜样,社会需要引导。多管齐下,方能建设新的道德社会。

第5篇:道德与诚信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至今,从层层剥开的事实来看,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行业事关生命安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资本,更要讲道德和良心。然而,通览“三鹿奶粉”事件中企业的表现,有见利忘义的冲动,有明知故犯的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为追求利润,一些企业置婴儿生命健康于不顾,做出了让母亲泣血、令社会蒙羞的行径。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

我们痛心地看到,一些企业的“无德”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普通百姓对“问题奶粉”议论纷纷,不少消费者因此疑惧丛丛。连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雷厉风行深查原因、追究责任,正是因为这一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绝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我们放心走路,是因为我们相信车流会在红灯前停下来;我们安心睡觉,是因为相信屋顶不会无缘无故塌下来。没有这种基本的信任,社会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也就无从存在。如果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文明底线失守,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生效,再快的发展也会出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受“问题奶粉”影响,消费者对奶粉质量安全的信任度骤降,不仅奶制品企业产品销量大幅滑坡,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广大奶农也因企业减少原奶收购面临损失。沉痛的教训告诫企业家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鹿奶粉”事件所暴露的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记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第6篇:道德与诚信

近日,我们浙江师范大学开展了“诚信与我”征文大赛,评出了6名获奖者:一等奖是外语学院孙鹏的《网友记》;二等奖是教育学院朱琳的《关键是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杭幼师学院胡文芳的《我之诚信观》;三等奖是生化学院章丹平的《诚信与我》,工商学院宋岩明的《顾诚信》;杭幼师学院赵琳的《诚信的过去与现在》,道德与诚信。围绕“诚信与我”的教育主题,我从“讲道德”、“学做人”、“要诚信”3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讲道德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规定: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道德是在传统道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传统道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做人的准则。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一个枷锁。所以,用哲学上的话讲,最好用一个“扬弃”:把好的发扬光大;不好的抛弃,有所选择。仔细看看,中国的传统道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是儒家思想,即孔老夫子的那一套。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儒家思想有不同的评价。大体上来说,革命变革时期,孔老夫子的思想是经常受到批判,要打倒的。譬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就是从“打倒孔家店”开始的。而到一个政权相对巩固的时期,要讲道德,讲修养,讲做人了,于是,孔老夫子的东西又被拿出来。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传统道德有个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中共中央关于道德规范提出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传统道德一个新的提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都能在孔老夫子那里找到。过去,道德教育的主题是:“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忠孝信悌、礼义廉耻”。许多家庭的小孩起名字就用这几个字的。

讲传统道德的现实意义在于,如何更好地把传统道德和当今现实结合起来。

譬如“忠”字。在封建社会,“忠”的全部内容就是忠君,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爱国。君权神授,君代表国家,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国家元首,国家元首代表一个国家。但是就我们现在而言,一些皇帝的封建专制的统治方式必须得到批判。在我国,封建制度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因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制生产关系,比奴隶制生产关系、比欧洲分散的小领主生产关系要先进的多。但是,恰恰由于封建制度太牢固了,封建礼教束缚太厉害了,思想也受到了君权的束缚,在十五世纪以后,把资本主义萌芽扼杀了。

“三纲五常”中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糟粕。这些东西就不能继承,必须彻底推翻。因此,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是:“要科学”,“要民主”和“打倒孔家店”是完全正确的。

“忠君”作为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又是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必须提倡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美国建国只有两百多年时间,但它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平时看似散漫的美国人,一旦国家有重要事情发生,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就高涨起来;看运动会时大嚼口香糖、爆米花……但是,一升国旗、一奏国歌,每个人都站起来,手放在胸前,表明心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从这个角度来讲,诚信之前首先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和传统的“忠君”既有一脉相承的东西,又有必须截然分开的地方。在这个前提下,“爱国”又不能笼统地讲,不能单纯地讲大汉族主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思想文化统一才是最重要的。爱国主义要高举两面大旗,一是热爱祖国、维护统一;二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热爱社会主义的祖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奋斗,离开了这一条,就失去了道德的准则;离开了这一条,不要说中国人,就连外国人也看不起你。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瑞典看到房东每天升国旗唱国歌,美国人为丧身于伊拉克爆炸事件中素不相识的美国公民降半旗致哀,中国人看了不可思议。

现在,中国人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不会唱中国国歌。传统道德叫“忠孝立国”,现在道德叫爱国主义。我们要正确地扬弃中国的传统道德,把儒家文化中优秀的东西继承发扬,把封建主义愚昧落后、专制的糟粕抛弃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就要分析谁能真正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谁能真正领导中华民族走上复兴的道路?从而达到殊途同归,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学做人

《红灯记》中有一首《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的歌,歌词是:“听罢奶奶说红灯,言语不多道理深。为什么爹爹、表叔不怕担风险?为的是:救中国,救穷人,打败鬼子兵。我想到:做事要做这样的事,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下面我给大家讲几个“做人”的故事,分析故事主人翁的做人哲学。

第一则:典故“活鸡养我性,死鸡要我命”。

评论是:愚者,胡作非为,但下场可悲。智者,足智多谋,但不宜提倡。

第二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从小在苦水中长大,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和苏联其他地方一样,遭受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莱在保尔家里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现在全世界都着火了,奴隶们起义了,他们要把旧世界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能够坚决斗争的弟兄。”朱赫莱的启发和教育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朱赫莱被匪徒抓去后,保尔四处打听。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莱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到壕沟里,与朱赫莱一起逃跑了。但是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不敢回家,便不自觉地来到冬妮亚的花园门前。他纵身一跳,进了花园。冬妮亚喜欢保尔的“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保尔也觉得冬妮亚“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后来他们又有几次见面,慢慢地产生了爱情,思想汇报《道德与诚信》。 保尔为了避难,便答应了冬妮亚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亚找到了保尔的哥哥,把保尔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

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但他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战胜了死亡。出院后,他已不宜于重返前线,便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在这里他同样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紧张地投入各项艰苦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直接参加艰苦的体力劳动。在兴建窄轨铁路中,保尔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忱和忘我的劳动精神。

保尔自从在冬妮亚家里与她告别后,只见过她两次面。第一次是他伤愈出院后,最后一次是在铁路工地上,保尔发现,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之间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了,他们已经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于是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并且入了党。但是,由于保尔在战争中受过多次重伤和暗伤,后来又生过几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劳动,平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体质越来越坏了。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严重的疾病终于把这个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束缚在病榻上。但保尔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的情况下,重新找到了“归队”的力量。他给自己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第三则:重庆开县发生“井喷”事故。

去年12月23日22时左右,重庆开县发生“井喷”事故。这次灾难造成243人死亡。但是,灾区的9所中小学10879名学生,其中有3420名是住校生没有1人伤亡。有1所学校的老师组织了全校1020名学生,50名教职工全部步行,靠摩托车灯光引路,从深夜12点开始,历时13小时,变换3次地点,第二天下午才到达20余公里外的天和乡中心校。当时,老师是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夜里盘旋在山路上。大家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老师们要付出多大的风险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这就是老师的做人。

以上几个故事,讲的是实践中的做人,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故事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要诚信

今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此后,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司法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为普遍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要开展诚信教育呢?因为,自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以来,全社会普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良好社会道德风尚逐渐形成,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

一、欺骗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要求,我们必须要开展诚信教育,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作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1、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

去年高考期间,在山东潍坊、东营等地出现了所谓的“助考公司”,不法人员声称考生可以通过手机、寻呼机接收答案,全套答案的价格为3000元,而且保证能考上本科,在高考的第一天就抓到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的学生。

考试作弊,可以说是古已有之。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中,做着当官梦的“范进”们也在想方设法地作弊。比如有一件清朝末年的小坎肩,上面用蝇头小楷抄满了四书五经,足有四五万字,并且“关键词”都用红笔标注。创造出“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考试作弊的智商当然也不会低了。在当今的高科技社会,考场也成了一个新技术的竞技场,各种作弊的新“发明”层出不穷,有人“发明”出了专用的Bp机,使作弊更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日益增加,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还有可以利用手机发短信息,则更比Bp机方便多了。此外,从小到电子辞典、掌上电脑,大到传真机、复印机,这些现代“武器”也会光顾考场。在网络时代,作弊的手法也搭上了信息的快车。比如在网上,有专门的关于传授考试作弊技巧的容,有一篇文章在分析考试的有利地形时,就总结出了“金角、银边、草肚皮”的所谓“经验”,甚至提到买一份精彩报纸放在前面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用的都是《孙子兵法》的招数。在网上,专门的代人考试的“枪手”广告也是经常可以看到,有代考信息不时地发到网民的电子邮箱中。

要防范作弊,在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同时,更要注重诚信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仍然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作弊是一种违背诚信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社会舆论环境形成了一个反作弊的强大氛围,人们就会自觉抵制作弊行为。反之,人们就会认为作弊情有可原,为作弊者说情。

治理作弊,还需要依靠道德的力量。应当在日常教育中,增强考生的诚信观念。在道德建设的尝试方面,有的学校设立无人监考考场,因为被允许进入无人监考考场的,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另外,可以逐步建立考生违纪舞弊的档案记录,作为个人信用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求职、晋升等领域使用这些资料,这也必将加大作弊成本,使一些考生在作弊时望而却步。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责、守诚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

举例:小学课文《说慌的孩子》

3、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特别聪明,能力特别强,价值观特别清晰,但既不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不爱护集体荣誉,这种人是最危险的,黑帮头子也就是这帮人,会成为社会最大的祸害。现在,有少数学生很羡慕黑帮生活,有校园顺口溜为证:读书苦,读书累……

全国教育会议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里面,谈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我们在共同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体现人的自身价值,人的自身价值又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伟大祖国的建设融合在一起。这样,每个人的自身价值将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而每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又融入到一个永恒的伟大事业之中。

总而言之,社会希望大学生要做诚信社会的奠基人。大学生是社会上素质比较高的一群新生力量。我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让我们共同朝信用社会前进。

第7篇: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习心得

人生就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即追求、品味、尊严。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舍弃自我的追求、品味和尊严。学术的研究也是如此,只有坚守了自我人格的追求和品味,才能在科学的殿堂中获得神圣的尊严。

众所周知,加强科学道德学术规范是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迫切需要。知识界历来被视为社会的良心。高校学生是全社会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之一,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对社会行为、社会风气具有很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加强科学道德学术规范,从源头上治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形成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建设高度自觉与自信的大学文化,更好地发挥高校在文化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蜕变是需要时间的磨练的,只有深刻认识到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当代研究生们才能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科学风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进行学术方面的研究与超越,不断推动学术进步。

除此之外,加强科学道德学术规范是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的迫切需要。求真求实永远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诚信注定与科学无缘。有什么样的学术品格和氛围,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学术成就和人才。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高校广大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形成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创造活力;有利于建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秩序,提升科研水平;也有利于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应该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以科学、严谨、求实、务真的风气,弘扬科学精神,加快科学建设,营造良好学风。

再次,加强科学道德学术规范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良好的学风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自觉培养综合能力和良好素质的重要保证。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激发我们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欲望,培养严谨求实、质疑批判、创新奉献的优秀品质,使我们从学生时代起就养成恪守学术诚信的自觉,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立志做一个追求真理的人,讲究实际的人,开拓创新的人。

爱因斯坦曾说过:“要记住,你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那些奇妙的东西,都是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都是由世界上各个国家里的热忱的努力和无尽的劳动所产生的。这一切都作为遗产交到你们手里,使你们可以领受它,尊重它,增进它,并且有朝一日又忠实地转交给你们的孩子们。这样,我们这些总要死的人,就在我们共同创造的不朽事物中得到了永生。”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创的精神,继承并发扬老一辈文学工作者的优良传统,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和科研伦理,致力于追求科学内在的文化价值,努力担当起民族国家和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加强科学道德休养自律,力戒浮躁浮夸,发挥科学道德表率作用。

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研究工作来进行学习的学生。我们青年一代,尤其是在读研究生,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生力军。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我们应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与提高我们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崇尚科学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有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是我们每位研究生应尽的职责。 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是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所以充分认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仍是当务之急。科学道德是科学的内在属性既是科技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也是科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的基础是诚实守信这是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培养造就优秀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创新文化、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依靠科学和民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科技界的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守信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塑造了热爱科学、勇攀高峰、忠于祖国和人民的高尚品格显示出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术素养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科技界在创造伟大功勋中凝炼的伟大精神。没有这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就没有我国科学事业今天这样良好的发展局面就不可能实现党中央确立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近年来科研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重复发表论文、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的不负责任、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个人利益、过分追求名利助长浮躁之风等学术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严重危害了科技界的公信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不利于科技人才的健康成长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我们研究生应该认识到其危害性为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发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和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出一份力。 我们研究生要勇于担当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历史重任。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科技界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恪守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为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示范作用。这重要指示对加 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青年一代必须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自觉成为科学道德的维护者和坚守学术诚信的倡导者直面学风道德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即使学风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各种学术造假问题充斥在我们眼前我们必须直面现在这种学术混乱的局面因为我们研究生知道在学风建设当中起什么作用是我们的前进方向。我们要把这种不正之风扭转过来要正确树立科研诚信意识提高科学道德素养形成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人才成长的科研环境我们要发挥积极作用。所以当前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我们要了解投机取巧是不可能成就文化强国作为一名研究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崇尚科学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必须坚持原创精神文章绝对真实的理念。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学术伦理道德加强自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我们要一起行动起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和科研伦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着力推进学风道德建设。我们要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研究才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所创新。正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草知”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近些年来,科技丑闻和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一些知名高校也频频深陷“学术造假门”事件,国内科研建设正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为此,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省教育部及中南大学于15日在长沙市人民政府举行“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邀请黄伯云、姚守拙、刘业翔、刘筠四位知名院士以自身经验向1400多名在校研究生宣讲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宣讲教育,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宣讲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首先发表了重要演讲,他深刻分析了近年来科研造假、学术腐败等案例并指出这些行为严重危害了科技界的公信力。因此,他强调:我们要向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坚决抵制学术上的不正之风,让科学工作成为太阳下最干净、最值得尊敬的职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姚守拙进一步指出,学术要创新,更要讲道德。他强调事实求是、不追逐名利是中国传统的治学之道,并且呼吁学生要能分清楚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要警惕学术腐败。 已逾8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刘业翔在《谈谈我的科学人生》的主旨演讲中,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筠也结合自身多年来在科研、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心得,提出了学生要有“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的科研作风。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做为传承优秀湖湘文化的潇湘学子,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淡泊名利为真;清正廉洁为善;创新创造为美;务实发展为责”;要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为发展科学事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成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科研本身就是一件严肃以及认真的事情。对于研究生,学术固然重要,道德却更不容忽视。学术道德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其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舆论。学术界不可一日无学术道德,否则歪风邪气便会乘虚而入,扰乱严谨科学的学术界。

学风浮躁是引起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要克服学风浮躁、学术评价中急功近利的倾向,需要“诚信为学”。“诚信为学,恪守学术道德”,认真对待学术是对知识的尊重,对老师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作为高校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把诚信这一原则用与对待学术研究上。在学术道德学习过程中,让我认识到先前许多的认识多都过于模糊,一些切实的案例让我及时意识到平日的认识误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无心之过”或者说是“非故意性”的学术道德过失。所以,学习“学术道德规范”就非常的有必要,我们要始终怀有一颗敬畏学术的心。不管自己的学术水平如何,只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就应该保持对知识、对学问的敬畏。维护学术尊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坚持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是我们每位研究生努力的方向。

当前研究生学术诚信的构建要靠多方面,虽然学术道德的提升需要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不过现阶段更具可操作性的还是加强个人对学术道德的认识,严格自律。比如在学术活动中,要注意正确的引用等等。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自学到相关的行文规范,也可以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避免学术不端的行为。我们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的高层次培养人才,更应该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在实际的学术活动中自觉地遵守学术行规,仔细学习并深入了解学术道德规范的细则与要求,在写作中严格遵守学术规范。

如果每个研究生都以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态度来面对科学生涯,才能真正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想要追求的成绩,真正推动科学的发展。作为每一个研究生,都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道德底线,牢固树立诚信意识,自觉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时刻用学术道德来指导自己的学术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培养我们的学术道德品质。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于前列,显然,它比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更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就学者而言,学术道德是立身之本。“贺海波事件”表面上看似单一的,实际上是一种现象的表露,表面上看似偶然的,实际上有其产生的必然性。事件已对浙江大学的声誉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而且这些伤害和影响还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能否尽快挽回影响,对我们是一大考验。

第8篇: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专 业 _光学工程__ 姓 名 __马福强___ 学

号 _2120140551 学 院 __光电学院_

2014 年 11 月 1 日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马福强2120140551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摘要:通过学习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这门课让我了解了坚持学术诚信的至关重要性。而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不仅仅是对科研学者们的要求,更应该是我们研究生应该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本文中首先解释了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本质含义,然后通过陈进“汉芯一号”和李连生学术造假的的实例引发了对学术造假猖獗原因的思考,并提出追求成果和利益的社会环境对科研的影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高校学术体制的缺陷等都对学术诚信形成了冲击。这些典型的案例同时也提醒着初入研究之路的研究生们引以为鉴,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学道德 学术诚信 汉芯一号 李连生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马福强2120140551

1、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科研活动本身应该是严肃而认真的,而作为科研工作者更应该本着严肃认真的心态来进行科研活动。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科研工作者更应该遵守这个准则和规范。而科学道德在科研工作者的身上为人格和素养的体现,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

而学术诚信则是对我们敬爱的科研工作者和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科学研究旨在探求真理,以探求真理为自己人生目标的科学工作者的道德线应该是诚信,它同样规范着科研工作者和学生的学术行为。而身为科研工作者这更应该是一条最基本的纪律,时刻不能忘记。学术是严肃的,因此需要严肃的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行为。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我们曾经的一切都在经历着金钱和利益洪流的洗礼。经济利益的触角显然也延伸到了科研领域,面对着这巨大的诱惑,有些科研工作者竟然把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置之一旁,变成了利益的奴隶,甚至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存在,唯利益是图。

2、学术造假实例

2.1、陈进“汉芯一号”

在我们电子领域里,最令人发指的学术造假案例当属陈进“汉芯一号”造假事件。200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并借助“汉芯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中国亟待在高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 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梦想。陈进利用这种期盼,骗取了无数的资金和荣誉,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汉芯一号”,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实际负责人陈进,在2002年8月从美国买回10片MOTO-freescale“56800芯片”,将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样用砂纸磨掉,然后字样加上了汉芯的标识,此后,陈进通过各种手段搞定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知名专家,一致鉴定“汉芯一号”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大规模集成电路。“汉芯一号”在问世3年时间内,向国家各部门成功申报项目40多次,累计骗取无偿拨款突破1亿元。上海交大接到对陈进等人涉嫌造假的举报后十分重视,立即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考虑到问题的严肃性和复杂性,上海交大随即请求国家权威部门对事件进行深入全面调查。科技部根据专家调查组的调查结论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有关规定,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科研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取消陈进以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的资格;教育部决定撤销陈进“长江学者”称号,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格,追缴相应拨款;国家发改委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高技术产业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马福强2120140551 化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上海交大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经研究决定:撤销陈进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撤销陈进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

然而,在整个调查结束后竟然没有相关责任人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追究,这也反映出了我国科技体制中的弊病,诚如著名科学家邹承鲁先生所说的:“光说是不行的,对学术不端行为,一定要严查严办。希望各有关单位,各级有关领导真正予以重视,认真干几件实事,才能克制当前的腐败之风,还我国科技界一片净土。” 2.2、李连生学术造假

而另一位同样是著名高校的教授,视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为无物,悍然欺骗国家和民众,其中最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却是在这一骗局中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校方的相助。

2011年2月,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通告,经调查核实,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压缩机领域的6位老教授一致认为,项目申报人是在将他人成果任意为其所用,如把上海压缩机厂1965年的大型机身整体铸造技术,说成是他开发的;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现归沈阳鼓风(集团)有限公司)研究者申报的“4M50型压缩机研制”项目在1998年就已经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但这型压缩机却成为李连生等人申报奖项的主要成果。除此之外,他们认为申报材料中许多关键理论和技术中所谓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都是国内许多人采用的常用方法。随着对李连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与核实,2009年4月,西安交大决定免去其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2009年12月,针对李连生相关学术不端问题,西安交大学位委员会决定免除其博士生导师资格。2010年3月21日,西安交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和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鉴于该校教授、长江学者李连生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据了解,李连生已于2010年调离西安交大。

而在6名老教授艰辛的举报路途中,据称最大的压力来自校方。至于6名老教授举报长达3年才解决,根本原因是校方有领导袒护李连生的造假行为。最初的口头举报时,校方有领导当时传达了几个意思:一是当前高校弄虚作假成风,这件事要是被捅出去,不仅西安交大丢脸,整个中国学术界都会丢脸;二是西安交大地处西部,科技排名在全国能排到16名,很不容易,不要因为内讧坏了招牌;三是学术之争,校方希望能从中调停。而在之后的举报过程中曾有领导曾多次警告他们“不要在外面乱说,把学校搞臭了对你们谁都不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正如举报人所说的——李连生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取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学者,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行,但肯定不是唯一一个,如果高校的学术体制问题不改革,肯定还会诞生下一个李连生。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马福强2120140551

3、对学术造假的思考

回顾近几年的科研学术环境,学术造假频见报端,层出不穷,老一辈科学家们树立的科研学术风气和氛围正在接受着“名利”的洗礼。出现大量的学术造假并不是偶然的,它与我们科技界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高校的学术体制、甚至当前浮躁、追求成果和利益的大环境密切相关的。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各中思想鱼龙混杂的涌进来,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经济的触角也延伸到了科研领域。现在的象牙塔不再寂寞,学术研究的急功近利和浮夸浮躁令人担忧。而学术研究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一项重大发明创造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需要科研人员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甘于寂寞,潜心研究。而我们现在的环境里太过于急功近利,无论什么课题或是项目成果一两年就要有所突破,并且发表的论文、取得的成果都和绩效工资挂钩,也是获得晋升最快的途径,陈进和李连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在某种程度上逼着科研工作者铤而走险。

另一方面,一个学术造假者,他对社会,中国的学术进步,科学进步所造成的损失,与他现在所受到的惩罚是不成正比的。学术造假造成的这些损失比假烟、假酒、假药都要重。但是现在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这些人给予严厉的惩处。如果惩处的力度非常大,惩处的措施更加的严厉,我们相信,造假者在造假的同时,也会顾虑,我今后要为此付出什么代价。而造假的科研人员和高校或是研究所结成利益共同体,学术造假得到的成果和名利对校方的贡献更大,因此,有些大学和学术机构,出于所谓的面子和单位的名誉,甚至对学术造假者给予辩护和庇护而未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也体现了法律法规的缺失。

然而我们相信,无论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环境都不应该是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造假的理由。学者是社会良知的守望者,对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严格的要求。大学校园的环境是整个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影,为人师表更应该维护学术的尊严,学术的纯洁和学术的权威。

4、研究生应从自身提高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水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生力军,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我们青年一代必须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自觉成为科学道德的维护者和坚守学术诚信的倡导者,直面学风道德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要正确树立科研诚信意识,提高科学道德素养,形成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人才成长的科研环境。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奖惩制度并同时加强监管和监督。学术奖惩制度是以奖励或惩罚的方式来规范研究生学术诚信行为、学术习惯以及学术交往关系的规则体系。健全的学术奖惩制度对于激励学术诚信,预防和打击研究生学术诚信失范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马福强2120140551 行为,净化学术环境至关重要。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崇尚科学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必须坚持原创精神,文章的真实理念。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学术伦理道德,加强自律。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

5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马福强2120140551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刘志波.危机与应对: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3. 朱月晨.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的博弈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1-62. 李诺枫.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2010(4):126-127. 叶继元.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J].学术界,2005(4):57-68.、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16164.htm?fr=aladdin[2014/10/28]. http://baike.baidu.com/view/664682.htm?fr=aladdin[2014/11/1].

6

第9篇: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

湖南sh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专 业 名 称 指 导 教 师 指导教师职称 班 级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2017年月 10

1日

目录

摘要 ............................................................................................................................... 3 Abstract ......................................................................................................................... 4 引言 ............................................................................................................................... 5 1.研究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问题的意义 .................................................................... 5

1.1问题的提出 .................................................................................................................... 5 1.2研究的意义 .................................................................................................................... 6

2.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 5

2.1会计职业道德 ................................................................................................................ 5 2.2会计诚信 ........................................................................................................................ 6

3.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 6

3.1会计职业道德是随着会计职业的形成而形成的 ........................................................ 6 3.2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 7 3.3会计职业关系的变化促进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 .................................................... 7

4.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现状分析 ............................................................................... 9

4.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乏的现状 ................................................................ 9 4.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乏的原因分析 ...................................................... 10

5.改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乏的策略 ................................................. 12

5.1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诚信的前提 .......................................................................... 12 5.2提高会计人员道德、诚信的根本途径 ...................................................................... 13 5.3提高会计人员道德、诚信的关键环节 ...................................................................... 15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诚信问题研究

摘要: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经营者、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内容以及发展历程,并就当前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思考,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会计;诚信;职业道德

Studies accounting personnel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integrity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Faithfulness is the basic socialist ethical standards, the work ethic is a basic morals in the accounting work in specific industries .Accounting is the essential activity in the field of market economy, whose quality of service direct effects operators, investors and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which affect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The building of accounting ethic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ral system ,which touches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Writing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and think the current status quo and causes of the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integrity, and to put forward the appropriate solutions. Key words:Accountant;Integrity;Professional ethics

引言

民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明礼诚信”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被列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一条。在当前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诚信”不仅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同时也是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行为规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突出强调“诚信”,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会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信息是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行为是否规范,会计信息质量是否真实、完整,直接影响到有关方面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正是由于会计职能的特殊重要性,整个社会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特别亟需增强诚信意识,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研究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问题的意义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既面临发展壮大、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具有强大优势的国际会计公司的严峻挑战。在这种充满竞争、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密集的网络经济环境中,中国会计行业必须接受国际社会以及世界各国更加严格的监督。因此。在公平开放的国际竞争中,没有职业道德约束与讲诚信的企业将难以逃脱被淘汰的厄运,没有职业道德自律的会计人员将被剥夺参与竞争的资格。现代会计管理推崇伦理道德与诚信,这是现代人本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客观要求。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也是会计行业

的立行之本。目前,我国会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因此,笔者提出以“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为题。

1.2研究的意义

会计行为是对经济事项的确认和计量过程,是提供信息的一个重要的领域,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还必须具备与其能够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古代贤者认为“人无诚信不立,事无诚信不成,国无诚信不威”。“一诺千金”的成语体现了古代人对诚信的价值判断。因此,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会计道德的精髓。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体现了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鉴证者,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2.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2.1会计职业道德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体现会计职业的特征,是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为:爱岗放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搞好服务。这是每一个会计从业者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会计从业者在实践中自觉遵循,不断充实和发扬光大的美德。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取决于会计职业的产生,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刍议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用以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闻、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职业道德,是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行业发展之源,是会计工作之本。

诚实守信,就是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不为利益所

诱惑。要执业谨慎,信誉至上,说到底就是诚信为本,这是会计人员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行为规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规范各单位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朱镕基同志给国家会计学院的的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就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的职业道德标准。 2.2会计诚信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就是老实忠厚,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诚实扣守信两者的意思是相通的,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会计诚信就是要求会计人员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正大光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要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理念。服务于单位,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模范执行财会法规,忠实维护财经纪律,敢于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强化“以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以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为中心,以提高财务管理增加效益为重点,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理念,实现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工作的新发展。做人以诚信为本,做会计工作同样以诚信为本。

3.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是会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1会计职业道德是随着会计职业的形成而形成的

任何一种职业道德的形成都是通过长期的职业活动实践逐渐形成的,会计职业道德也是如此。由于两次社会大分工,会计从“生产职能的附带工作”逐步成

为一种专门的工作.即对经济活动的计算和记录工作不再由生产者本人从事,而是由专门人员进行,这就是早期的会计人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计职业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会计职业关系的日趋复杂,人们对会计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也逐步明确。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会计技术方法的发展和会计理论的趋于成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道德规范,即会计职业道德应运而生。

3.2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在会计职业产生的初期,由于经济关系尚不紧密,会计职业关系和职业利益比较简单,不可能存在稳定的会计职业道德,此时的职业道德仅仅处于萌芽阶段。但随着市场经济进程化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经济利益的内在需求影响着每一位社会成员。同时,会计的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会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对于促进和提高会计职业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对会计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引起会计理念、会计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变革,从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

3.3会计职业关系的变化促进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

会计职业关系是会计从业人员在从事会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单位内部关系和单位外部关系。随着会计职业活动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这种会计职业关系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由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企业资产所有者、债权人和经营者及社会公众都十分关注会计从业人员“生产”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人们对会计工作质量的期望和要求日益提高,促使会计从业人员应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客观公正等,始终保持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客观上促进了会计职业道德的不断发展。这种发展特出地表现在各种财务会计行政规章制度中。如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注册会计法》,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进行了原则规定,如独立、客观、公正、保守秘密等。1999年全国人大将“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写进了《会计法》。

4.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现状分析

4.1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状

当前我国市场还不完善,受多元化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和诚信意识也受到利益的驱动,传统的“童叟无欺、诚实守信”的朴素商业信用被消弱,主要表现有: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受主义膨胀,法制观念淡薄,会计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会计资料。利用职务谋取私利。这种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出新形势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2)会计诚信缺乏

大量的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和腐败现象。几乎都与财会人员的诚信分不开,主要表现在:1.追求私利、监守自盗。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小团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甚至串通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报表。2.违背原则、弄虚作假。一些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会计遣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失真的保护伞,给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3)假名目繁多

主要表现为帐外设帐、假帐真算和真帐假算。帐外设帐的最问题就是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及时,为腐败、偷税漏税各种违法犯罪提供有利条件。假帐真算与真帐假算则一是不按规定进行收入确认,利润虚假。二是会计当期的成本、费用结转不实。该列的成本、费用挂账不列,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不该的变相提取,乱挤乱摊成本费用。

(4)职业道德监督体系不完整

现阶段我国对财务管理监督的部门很多,但力度不大,深度不够,惩治偏轻,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严重,甚至直到犯罪发生,已经远远超越道德与诚信的范畴。

4.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会计行为规范最普遍的标准是会计制度、准则,这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对会计行为具有约束力的会计行为准则。但是现实中,由于制度的局限性、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与会计个人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使会计道德产生偏差。分析其成因,主要有:

(1)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会计失信、职业道德丧失的根本

一些单位的管理者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做假账,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虚报利润,欺骗社会,骗取银行信贷,偷逃国家税款,严重地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另一方面,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经理人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铤而走险,从而造成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歪风。甚至连职工也可以因为单位“效益好”而多拿工资。

(2)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不具有独立性

目前财务人员基本上由本单位领导聘任,并决定其任职岗位及报酬,因此财务人员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实际上已成为企业的“内部人”之一,不具有独立性,不能依法正常行使其职权。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经营者有利益上的依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生存的压力。无奈只能对不正当的行为曲意逢迎,甚至是同流合污。而维护企业财经纪律,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工作职责也就只能流于形式了。

(3)会计失信的成本低,处罚力度不够

一方面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造假者可以骗取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职务、薪金等方面的利益。作为中介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目前在我国尚处于买方市场的地位,不少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利益也迎合了公司的不合理要求,串通一气,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使CPA在“让客户满意”的幌子下弱化其监督职能,由此虚假会计信息实现了“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这样就造成了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失信

成本。

另一方面我国对公司造假的处罚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这种惩罚机制的不到位,必然会导致公司造假闹剧的不断发生和加剧。

(4)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后续教育跟不上

国家财政部门举办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已经持续多年,考试规模也逐年扩大,为提高会计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会计人员往往一考了之。缺乏会计实务经验。随着新的会计制度的不断推出,广大会计人员对新准则的了解、掌握、运用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作为会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环节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跟不上知识更新的要求,后续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会计人员知识的缺陷,必然导致在管理上力不从心,在实际操作中,对会计的核算原则、方法认识不全,理解不透,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如滥用、误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科目,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来虚增利润。 法律

(5)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规范 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与诚信冲突时,会计人员面临着如果坚持准则、坚守职业道德、如实反映会计信息就有可能被辞退下岗的痛苦选择,这在客观上形成了“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社会现象。从近年来公开曝光的会计造假、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等违法行为案件中,可以看出单位负责人的授意、指使、强令等是会计人员不能坚守会计职道德,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信息的原因所在。另外,我国会计人员坚守职业道德和讲求诚信的外部法律保障与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也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社会诚信。

(6)缺乏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自律组织

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自律,从本质上看从来就不是会计人员个体的事情,而是会计职业界整体的自律。因此,要实现会计职业团体自律,建立健全相应的自律管理机构是首要任务,它是实现会计人员自律的基本组织保障。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的自律组织,这对于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对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7)法律规范不力致使会计诚信缺失

当前我国在经济立法方面还不完善,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健全,如信用信息征集法律制度、信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信用担保法律制度、信用服务监管法律制度等不健全,针对单位的信用信息、个人的信用信息等,还很难在权威机构得到。

5.改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策略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而会计信息是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使用会计信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是诚信行业,会计诚信是会计社会经济性的核心与基础。如果会计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使会计的社会公信度受到影响,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崩溃,会计行业的生命力也就随之结束。会计制度对会计行为规范的有限性,决定了解决会计诚信问题,既要发挥会计法制对会计自律的外力作用,又要加强道德建设使会计自律内化为自觉行为。 5.1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诚信的前提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诚信是会计责任的要求

根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作为《会计法》的执行者,会计人员除了要对本单位及其领导人员负责外,还要对法律负责,对社会公众利益负责。就林业而言,林业资金安排是否规范,使用管理是否合法,计划执行是否严肃认真,预期效果是否达到要求等问题,都对会计人员的履职情况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检验。会计职业道德,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责任要求,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2)诚信是时代的呼唤

要建立健康、有活力的市场经济,必须尊崇诚信原则。会计行业只有诚信、

真实、可靠的职业本质,才能赢得社会的信赖与赞誉,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和重要依据。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措施,是营造清风正气的需要。只有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才能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持清廉自守,诚信为上,做一个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实践者。

(3)诚信是会计人员自身的需要

对会计人员来说,精通业务固然重要,但道德比才干更重要。有才无德干坏事,有德无才不成事,德才兼备成大事。如果没有娴熟的业务技能,其优良品质就难以体现;如果没有优良的职业品质,再娴熟的职业技能也不可能为社会服务。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实现会计目标的保证,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可以促进会计人员有效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提高会计的公信力,从而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5.2提高会计人员道德、诚信的根本途径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一靠自身修养;二靠教育引导;三靠法律、政策、规章制度来保障。破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难题,关键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建设的重槌应打在鼓心上

“响鼓要用重槌擂”。只有从根本上加强建设,才能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一是用教育来提升。教育是会计人员的终身课题,也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将职业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等相结合,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加强示范教育,深化警示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教育方法,明确教育内容,使会计人员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八个方面的要求。二是用制度来约束。依靠制度作保障,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从实际情况看,一个不自觉遵守纪律的人,显然不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一个德行不好的人,也不可能自觉遵守纪律。会计职业道德如果只依赖“良心”,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规范会计行为。三是用法纪来保障。良好的社会风气

可以预防不道德行为,但预防不等于杜绝。当某些不良行为发生后,只有坚决惩治,才能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能仅限于教育、制度来约束,必须以法纪的形式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

(2)道德建设的重心应放在诚信上

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从原始资料的取得、凭证的整理、账簿的登记以及报表的编制等,都要求会计人员如实反映、客观公正,不弄虚作假。为此,重塑会计诚信至关重要。一是底线管理。底线就是“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讲求原则,不做假账”。守住底线,需要国家、社会、群众三者的共同支持。国家应制定惩罚失信者、鼓励诚信者的原则,社会应营造诚信法则的风气,个人应有捍卫会计原则的勇气。二是追踪管理。建立诚信档案管理制度,记载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守信和失信、提示和警示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和网上查询,为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平台。三是鼓励举报。鼓励和支持群众举报,获得群众的广泛参与、支持和监督,是会计诚信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坚持把发动群众举报和职能部门监督相结合,通过政策鼓励、及时查处、打击报复者、畅通举报渠道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四是依法严惩。目前,有的地方对守信者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失信者不能得到严厉制裁,甚至一些擅长做假账者成为竞相聘请的人才。在这种诚信度走低的情况下,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会计失信成本,从根本上制止会计造假的不道德行为。

(3)道德建设的触角应延伸到环境上

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原因是屈从于各方面的压力而放弃职守。不能要求每个会计人员都具有超强的分辨能力和与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勇气,但应尽可能地去维护会计职业道德。一是领导表率是关键。领导干部处于领导者、组织者和示范者的特殊地位,既是教育者,又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推行者,这就决定了领导干部行为必将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作为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德树威,为人表率。二是体制改革是根本。健全有效的管理体制,能为会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提供一个宽松的执业环境。会计委派和集中核算制度作为一种新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改善会计人员执业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一条新思路。这项制度实施后,会计人员的人事、工资、福利、组织关系等相对独立,能够独立、公正地履行其职能,在客观上营造了较好的执业环境。三是

舆论氛围是导向。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影响力。通过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惩戒违法者等办法,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5.3提高会计人员道德、诚信的关键环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在责任,重在合力,重在落实。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坚持常抓不懈

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建设和财会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有效推进。特别在考核和任用财会人员上,要坚持“先看本色,再看本事”,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切实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渗透到会计人员的教育、管理、评价、激励等各个环节中去,使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经常化、制度化。

(2)把握用人导向

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标准,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会计法》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都把“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放在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基本条件的首位,其目的就是督促各单位任用德才兼备的合格会计人员。

(3)追究强势群体

加大对经济领域内强势群体的诚信管理,强化对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强化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因此。相对于因造假取得的巨额经济和政治收益而言,造假成本显然过于低廉,以至不断出现会计造假的案例。

(4)内监外管

内部监督就是按照《会计法》有关会计内部监督的规定:一是记帐人员与业务、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

互分离、相互制约;二是单位事项的决策和执行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三是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四是明确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外管就是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公正作用。必须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促使注册会计师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还有,就是作为外部监督力量的财政、税务、证监、银监等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由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经常性、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督促;二是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通过监管,既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又可以帮助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财经制度。

(5)终身教育

一方面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切实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只有经过专业资格确认的会计人员才能持证上岗,坚决反对“任人唯亲”。还要加强专业学校的德育教育。使在校学生通过会计职业道德学习,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履行监督职能的自觉性。

(6)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会计人员能掌握多种岗位技能,促使本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接触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业务岗位,激发会计人员创造出业务工作的新思路。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的会计工作质量。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修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是每个会计工作者都无法回避、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结论

从国家的角度讲,市场信息失真可能导致政策制定的偏差,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配置低效劣化,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从企业角度讲,会计信息失真,可能对企业产生经营造成误导,导致企业的决策失误,失去市场机会,使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从投资者角度讲,失真会计信息,就降低投资者的信心。由此可见,会计诚信缺失,既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决策,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使会计行业本身深受其害,危害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范体系,使内控系统秩序失控,会计秩序混乱,滋生腐败和犯罪。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实践活动,任重而道远,要靠我们每个会计人员不懈的努力。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王合喜 董星月.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J].财会月刊,2004(3). [2]高翠莲.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09). [3]袁学英.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2005(01). [4]刘时红.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财政监督,2006 (20). [5]唐潇泓.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 (05). [6]方蓉.谈会计职业道德[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 (03). [7]黄水平.基于诚信会计职业道德下的会计环境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7 (02). [8]杜凯.会计人员为何诚信、如何诚信[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02). [9]劳秦汉.会计道德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3(04). [10]王顺芬.略论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 (03). [11]马海燕.试论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商情,2010(3). [12]相福升.会计诚信缺失与会计职业道德浅析[J].长山角,2009 (13). [13]庄瑜英.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问题的恩考[J] 群言堂,2008(08). [14]昊雅鑫 吕志超.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03). [15]王学勇.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J].中国煤炭地质,2008 (20).

致谢

本论文是在湖南工商职业学院学院老师的严格指导下完成的。衷心感谢周老师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我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帮助我解决论文撰写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使论文能够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目的,也感谢他在此期间对于我的学习和生活的关心。同时,也谢谢我的舍友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对我的协助和对我生活学习的关心,使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

再次衷心地感谢所有帮助、指导和关心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上一篇:财务部绩效考核指标库下一篇:中考化学实验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