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电视节目制作技巧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完整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包括策划、选题, 拍摄及后期制作。贯穿该过程始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引起观众的兴趣。观众一旦对某档节目产生兴趣, 就立马会出现其它一系列心理反应, 包括联想、灵感等, 从而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鸣会自然而然地驱使观众观看该电视节目。因此, 一档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制作必定会从掌握观众的心理出发。

一、受众各式各样的心理需求

电视节目制作一开始进行策划和选题时, 必须明晰节目的受众是哪些群体, 对于不同阶层、不同层次的人来说, 他们的审美观和观看节目时的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

(一) 受众的求知心理

任何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都带有一定的对知识的渴求心理。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受众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准确的消息, 这就促成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包括“应知”与“欲知”。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信息、大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知识、国内外环境和重大新闻等的渴望都属于“应知”的范畴。而对于与自己的学习、工作相关的知识的追求都属于“欲知”范畴。

(二) 受众的娱乐心理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压力逐渐增大, 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受众倾向于观看搞笑、娱乐氛围浓厚的节目, 以达到减压、放松的目的。这些受众大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情感上的合理宣泄。

(三) 受众的社会化心理

由于每个个体生活空间、生活环境的限制, 他们往往对别人的生活、对外界的世界心存向往。此时, 他们就希望有这样的一种媒介, 可以使他们足不出户就了解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体会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中间不乏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猎奇心理会促使他们更多地观看类型各异的电视节目。

二、受众的心理效应

在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 受众会随着节目内容自然而然地产生各种心理效应。在这些心理效应的作用下, 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势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 威信效应

据了解, 不少观众都觉得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可信度比较高, 尤其是一些健康、养生方面的知识或者是法律方面的普及。因此, 他们会比较倾向于选择这些节目进行观看, 并且对其中传播出来的相关信息深信不疑。

(二) 从众效应

在选择电视节目进行观看的过程中, 很多受众都会出现这种现象。明明自己对某一档节目不感兴趣, 但是通过与周围同事和朋友的交流, 发现大家都在看, 而且都在讨论。为了与他们有共同讨论的话题, 他们会选择观看。

(三) 逆反效应

对于电视节目制作来说, 这种效应是起到负面效果的。与节目制作人的预期效果不同, 受众在观看这些节目时, 往往会产生负面的评价。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受众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该节目的主持人或者是某个嘉宾个人道德或者是个人私生活方面有不好的行为。受众都是敏感的, 他们认为, 作为公众人物, 就应该有正面的形象, 对社会大众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效果。一旦有丝毫不道德行为, 他们就会对其节目非常反感, 从而放弃观看。

三、受众心理分析要求电视节目制作讲求技巧

如今, 随着各式各样电视节目的不断涌现, 受众观看节目已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选择。这就要求电视节目在制作初始进行选题时, 必须谨遵媒体担负大众传播的社会职责, 力求传播积极、健康、有意义的内容, 避免一味追求爆炸率, 从而选取一些低俗不堪的话题和内容。

做好电视节目受众的定位分析, 从该层次人群的心理特点和观看预期着手, 尽量确保观众在观看该类型节目后, 可以获得与其心理预期相符的相关信息和情感满足。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固定的受众群体, 保证电视节目的长久发展。

在同类型节目之间存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 电视节目制作必须认真对待拍摄和制作环节, 从观众的审美观和接受度出发, 注重高质量剧本的设置及拍摄画面的技术和美感。从当下普遍受欢迎的几档综艺节目来看, 后期制作对节目质量的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字幕的设置以及多种包装。这些处理都可以使得节目更加风趣, 从而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吸引其观看。

当前, 在各式各样的电视节目充斥市场的情况下, 如何制作出高质量、高收视率以及良好社会效果的电视节目成为所有电视节目制作人关注的问题。只有从受众的角度出发, 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才能迎合他们的需要, 制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 各种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 各种类型的综艺类节目相继涌现, 包括歌唱节目、选秀节目、真人秀节目等等。对于观众来说, 网络平台上的自由点击使得他们拥有越来越多自主选择电视节目的权力, 因此, 作为电视节目制作来说, 要想使节目获得较高的收视率, 就必须抓住观众在观看某档电视节目时的心理预期, 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节目质量。本文主要从受众在观看节目时的各种心理需求以及相应的节目制作技巧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视节目制作,受众心理预期,制作技巧

参考文献

[1] 谢毅, 张毅平.电视节目制作[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 李晓君.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心理关系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3] 葛新颖.谈接受美学与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受众参与[J].新闻世界, 2000.

上一篇:建立在企业学院框架下的高职现代学徒制分层教学下一篇:超稠油开采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