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切口及胸锁乳突肌瓣外科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一对唾液腺, 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良性肿瘤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所占腮腺肿瘤的比例较大, 约80%[1]。由于腮腺位置及功能的特殊性,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腮腺良性肿瘤, 临床一般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常规的手术方式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如味觉出汗综合征 (Frey综合征) 、侧面部凹陷畸形、切口瘢痕等。随着医学不断向前发展, 人们对美体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因此近年来在传统手术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良意见, 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本文旨在探究美容切口及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共收集4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 年龄20~62岁, 平均年龄 (35.3±4.6) 岁;其中男性22例, 女性18例。以上患者经病理学检验均确诊为腮腺良性肿瘤, 病检结果显示:多形性腺瘤18例, 肌上皮瘤10例, Warthin瘤8例, 基底细胞腺瘤4例。病变部位:左侧27例, 右侧13例。将以上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 其中研究组接受改良的手术方式, 即采用美容切口, 并联合胸锁乳突肌瓣修复凹陷部位;对照组接受传统的“S”形切口, 且无胸锁乳突肌瓣修复。

1.2 入选标准

(1) 在本院就诊的患者; (2) 以上病例经病理学确诊为腮腺良性肿瘤[2]; (3) 经专家组讨论, 均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

1.3 治疗方法[3]

(1) 对照组。手术切口采用“S”形切口:从患者的耳屏前方向下行, 绕过耳垂下方到达乳突尖, 在下颌角下方1.5~2cm处转向下颌下做一切口, 一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等组织, 显露并解剖面神经, 在肿瘤周围1cm正常组织内切除腮腺及肿瘤, 保留腮腺导管和大部分腮腺组织, 保留耳大神经后支;缝合腮腺残端, 将保留的腮腺咬肌筋膜缝合至腮腺下极或胸锁乳突肌表面。

(2) 研究组:采用美容切口, 即由耳轮脚根部沿耳屏游离缘向下, 至耳郭后沟, 于耳轮脚平面靠近耳后发际线处拐角, 形成圆弧状切口并沿耳后发际线向后下延伸, 延伸的程度视具体情况而定。胸锁乳突肌瓣的制备及修复:根据患者术区的凹陷程度, 切取胸锁乳突肌上1/3前份, 保留后份与胸锁乳突肌下2/3的延续性。以上方附着处为蒂, 将其填塞至凹陷区, 尽可能将肌瓣覆盖腮腺的切除区域, 对位缝合固定。

1.4 研究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研究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比较结果见表1, 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住院观察并发症的情况, 研究组共计3例发生并发症, 对照组共计1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其中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后, χ2=12.4,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涎瘘、暂时性面瘫、耳垂区麻木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2.2 术后美学效果的比较

对术后的患者进行随访, 2组患者对术后的美学效果满意率各不相同, 其中研究组的所有患者 (100%) 均表示满意, 对照组仅6例 (30%) 患者比较满意。经卡方检验后, χ2=21.6,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即研究组的美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腮腺是人体3对唾液腺中的一对, 即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 其中腮腺是人体最大的一对唾液腺, 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良性肿瘤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所占腮腺肿瘤的比例较大, 约80%, 触诊呈结节性或囊性包块样, 由于腮腺位置及功能的特殊性, 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本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 如腮腺囊肿, 主要因腺管阻塞至分泌物滞留, 使腮腺膨胀形成囊肿, 触之波动, 穿刺可抽出物色透明液体。针对腮腺良性肿瘤, 临床一般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常规的手术方式创伤大, 切除范围广, 切除的组织多, 且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如味觉出汗综合征、侧面部凹陷畸形、切口瘢痕[4]等。

针对本病的手术治疗, 在传统手术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良意见, 采用美容切口, 同时结合胸锁乳突肌瓣修补缺损区域, 不仅取得较好的美容效果, 同时降低了传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和对照组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4, P<0.05) ;研究组术后美学的满意率高达100%, 而对照组仅为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6, P<0.05) 。

综上所述, 随着外科治疗方法的改进, 美容切口及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面将会越来越广, 使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步入人性化治疗阶段。

摘要:目的 探究美容切口及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前瞻性研究, 收集40例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腮腺良性肿瘤的患者, 随机分为2组, 分别比较接受传统手术与改良手术后2组患者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4, P<0.05) ;研究组术后美学的满意率高达100%, 而对照组仅为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6, P<0.05) 。结论 美容切口及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美容切口,胸锁乳突肌瓣,腮腺,良性肿瘤

参考文献

[1] Taylor SM, Yoo J, Matthews TW, et al.Frey’s syndrome and pa-rotidectomy flaps: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0, 122 (2) :201~203.

[2] 郅克谦, 温玉明, 李龙江.腮腺良性肿瘤切除后并发症防治的临床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7, 28 (1) :116~117.

[3] 任文豪, 郅克谦, 高岭, 等.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术式的美学改良:美容切口和胸锁乳突肌瓣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 2010, 19 (3) :232~233.

[4] 李晓军, 陈竹林, 毛多喜.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6 (11) :49~50.

上一篇: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下一篇:企业并购中的价值评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