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历任市委书记

2023-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临安历任市委书记

历任上海市委书记(大全)

上海历任书记

建国后——

俞正声浙江绍兴人2007/10-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习近平陕西富平人2007/3---2007/10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韩正浙江慈溪人2006/9---2007/3代理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陈良宇浙江宁波人2002/10---2006/9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黄菊浙江嘉善人1994/9---2002/10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吴邦国安徽肥东人1991/4~1994/9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朱镕基湖南长沙人1989/8---1991/4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江泽民江苏扬州人1987/11---1989/8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芮杏文江苏涟水人1985/6~1987/11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陈国栋江西南昌人1980/3~1785/6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彭冲福建漳州人1979/1~1980/3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苏振华湖南平江人1976/10---1979/1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张春桥山东巨野人1971/1---1976/10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陈丕显福建上航人1965/11---文革前夕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柯庆施安徽歙县人1954/10---1965/4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陈毅四川乐至人1950/1---1954/10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饶漱石江西临川人1949/5---1950/1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建国前——

(注:建国前中共江苏省委设在上海市,主要负责上海地下党的领导工作) 刘晓湖南辰溪人1937/6---1949/5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上海局书记

王尧山江苏溧阳人1936/12中共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

黄文杰广东兴宁人1934/10中共上海中央局书记 王明安徽六安人1931/1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李维汉湖南长沙人1930/9中共江南省委书记

李立三湖南醴陵人1930/7中共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书记

邓中夏湖南宜章人1927/8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陈延年安徽怀宁人1927/6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兼上海市委书记

王荷波福建闽侯人1923/9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徐梅坤浙江萧山人1922/7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书记

陈望道浙江义乌人1921/11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

216

| 评论

第2篇:北京市历任市委书记、副书记、常委

中共北平(京)市委员会历任领导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共地方组织的相关文献资料大量汇编出版,为中共地方组织的微观细察提供了可能性。这些文献资料当时是高度秘密的。中共五大后开始设省级党委。

领导人人名使用大家熟知的名字,职务采用当时的称呼.

1927年5月,中共北平地方执委会改称为中共北平市委.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直】辖市。1937年后,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月21日,北京重新更名为北平。1949年9月27日,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

市委书记

刘伯庄

192705—192706 李渤海

192706—192709 马

骏【回族】192709—192712 李

逸192802—192806代理书记 李培良192806—192901 肖

鸣192901—1930 胡锡奎1930—193012 任国桢193012—1931 刘锡五1931- 田

恒(满族) 平杰三

枫193211--兼组织部部长

193512-- 李少轩1933-- 王学明193408--代理书记 李常青1935--

李葆华193605-- 黄

敬193702— 娄

平19370729— 周

仁194509—

彭 真19481213—196605 李雪峰196606---196701 谢富治196704—197203 吴

德197205一197810 林乎加197810一198101 段君毅198101一198405

李锡铭198405一1992 12 陈希同199212一199504 尉健行199504一199708 贾庆林 199708一2002 10 刘

淇 200210--2012.7.3郭金龙 2012.7.3-- 市委副书记 马

骏【回族】192706—192709 兼组织部长 叶剑英194812—194908 李葆华194812—195108 刘 仁195103—196605 陈 鹏195503—196605;197903-198211 张友渔195507-195809

郑天翔195507一196605;197707-19780 5

范儒生195507一196206

里195803一196610;197305-197501 邓

拓195809一196605

陈克寒195809一196610

冯基平196206一19640 7;198103-198211 赵

凡196410一196607 贾庭三196410一196502;197810一198211 吴

德196606一197205 高扬文19660 5 -196704 郭影秋196605 -196704 马

力19660 5 -196704

刘和赓196608,未到职

王一平196608,未到职

池必卿196608,未到职

刘建勋196609--196704 雍文涛196609--196704

丁国钰196610--196704;197103--197805

傅崇碧196704—19680 3 周景芳196704一196709

杨俊生197103--197911

忠197103—19770 9 黄作珍197103--197812 刘绍文197103--1979 11 倪志福197305--198012

谢静宜 女,197305--197610 李

讷 女,19730 5,未到职

焦若愚 198101---19830 3 杨寿山197707-197805 王

磊197707--12 ; 197805-197903 叶

林197805---1982 11 赵鹏飞

满族,19780 5一198407 毛联钰197805-- 198008` 李立功197805—198105 王

宪197805一198211 王

纯197903-198211 刘导生198103-198211 陈希同198107-198712 贾春旺198407-198510 金

鉴 满族,198407一198712 徐惟诚198407一1989 10 王大明198703-198712 陈希同198712一199212 李其炎1987 12一199610 汪家缪 女,198809---199312 王

光198910一1992 11

李志坚1992 12--200004 陈广文1992 12---1997 12 贾庆林199610一19970 8 张福森199708--200011

于均波1997 12-200705 金人庆1997 12—199804 刘

淇199804--2002 10 龙新民200008-200512 强

卫 200103-200703 程世峨 女,200201-200205 杜德印(200205—200705 阳安江 200205—200705 孟学农 2002 12—200304 王岐山 200304—200711 王安顺 200703-- 郭金龙200711-2012.7.3 吉

林 2012.7.3 --2013.4 吕锡文

女,2013.4-- 市委常委

刘 仁194906—195103

张友渔194906—195507 谭政文194906—194911 邓 拓194906—195010 杨成武195507一195901

冯基平195507一196206;198104—198211

薛子正195507一195712

蒋南翔195507一196206

程宏毅195507一196501 杨

述195507-196101 范

瑾女,195507一196605

贾庭三1957 12一196410

勇195901一196206

吴子牧195911-196511张南生196206-196509;196610-196704 熊伯涛196206-196410 刘

涌196206-1966 05 赵

凡196206-196410张文松196206-196605 李

琪196206-1966 05 佘涤清196206-1966 05 曾

美196404一196505崔月犁196410-196605王

纯196410-196605 王

炯196410-196605 项子明196410-196605 贾星五196410-196605 邢相生196410-196605 刘绍文196410-196605;196610-1967.4

杨寿山196610-196704;197103-197707

牛连璧 1966 10---196704 高

修 1966 10---196704 杨少桥 196610---196704 谢北一 196610---196704 焦善民 1966 10---196704 吴星峰 1966 10---196704 王笑一 196610---196704;19770 7一198211 李立功196610---196704 李

钊(1966 10---196704 刘锡昌197103一198211 倪志福197103一197305

磊 197103一197610 万

里197103一197305 陈舒怀197103一197110 刘传新197103一197705 谢静宜

女,197103一197305 贾

汀197303--197805

徐运北19730 5一197803

磊197610一197707 赵鹏飞 满族,197707---197805 王

宪19770 7-197805; 1982 11一198407 毛联钰197707---197805

刘坚夫197707—198211 刘祖春197707一188211 白介夫 1978. 5---198407

刘导生197812---198103 佘涤清197812---198211

叶子龙197909-198211 吴

烈197911---198312

林198104---198211

汪家缪

女,198201--198809

马耀骥19820 7---198407 张大中1982. 7--19840 7 金

满族,198211—198407 贾春旺188211—198407 徐惟诚188211—198407 许志奋 I983 12-198512 王

光198407---198910 王大明198407---198508 李其炎198407---198712 张明义198407---198712 韩伯平198407---198712 黎

光198407---198705 陈

元198408---198712 陆宇澄198408---198712 李进民1985.12---199008

王立行198512---198712 孟志元198604---1992 12

李志坚198712一1992 12 张健民 满族,1987 12-199212 袁立本 1987 12一199212 陈广文 198905一1992 12 张福森199006一199008 张宝康199008-19950 2 汪

统1991 10一199604 欧阳文安(199110-199712 王宝森199212一19950 4 杨朝仕(199212一199610 张百发199212-199708 段柄仁1992. 12一199712 强

卫199212-- 200103 李永安199403一199702 刘逢君199502-- 200702金人庆1995.10--1997.12 龙新民199610一200008 于均波1996 10一199712 程世峨 女,1997 02-200201

阳安江 1997 12-200205 李炳华 1997 12-200205 杜德印 1997 12-200205徐锡安1997--200111 孟学农199812-200212

蒋效愚 200008-200205 赵家骐 200205—200705 朱善璐 200205—200802 蔡赴朝200205—201102 尤兰田 女,200205---- 200811

林200205--2004.4:2007.5--2012.7.3 孙政才200205--2006.12 翟鸿祥女,200307--200705 马振川200404—20100130 吕锡文

女,200609—2013.4 李士祥200609-- 马志鹏2006.11--201010 李少军200702---200912

伟200705--2012.7.3牛有成200804---赵凤桐200812----郑传福201001--傅政华201007--叶青纯201010—鲁

炜201103--2013.4陈

刚2012.7.3—陈

刚2012.7.3--2013.7(另1人)李伟2013.5--姜志刚2013.5--苟仲文 2013.7--

第3篇:解放后青岛市历任市委书记

解放后青岛市历任市委书记、市长:

1949年5月25日,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军管会主任向明,副主任赖可可、谭希林,委员彭林、刘涌、贾若瑜、王少庸、马保

三、薛尚实、刘坦、冯平。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市人民政府也于当日成立,马保三(1887~1964)就任新青岛第一任市长。解放后,青岛警备司令部的第一任司令员是谭希林; 1949年5月5日,成立中共青岛市委,薛尚实成为青岛解放后的第一任市委书记。10月底,青岛的军管时期基本结束。11月1日,中共山东分局决定,青岛军管会和青岛市委合并,成立青岛临时市委,书记向明。11月26日,中央批准了新的一届青岛市委,书记向明,副书记薛尚实。向明成为青岛解放后的第二任市委书记。 市委书记 任职时间 市长 任职时间

薛尚实 1949.05.05--1949.10.31 马保三 1949.06.02--1950.03.21 市长 向 明 1949.11.01--1950.07. 赖可可 1950.07.-- 1952.12.16 任质斌 1952.12.16--1953.12. 王少庸 1952.12.16--1955.06. 李广文 1955.06.--1956.06. 腾景禄 1956.06.--1958.11. 刘特夫 1958.11.--1960.11.02 张敬焘 1960.11.02--1966.08.30 李元荣 1966.08.30--1966.09.段 毅 1966.09.--1966.11.穆 林 1966.11.--1966.12.李元荣 1966.12.30--1967.01.22 王效禹 1967.01.22--1967.01.31 杨保华 1967.02.--1969.05.28易耀彩 1969.05.--1972.07.刘众前 1972.07.-- 1980.01.12. 李治文 1980.01.12.-- 1982.01.09. 王今吾 1982.01.09.--1982.08.02 周振兴 1982.08.02--1984.07.19 刘 鹏 1984.07.19郭松年 1989.09.13俞正声 1992.02.张惠来 1997.08.杜世成 2002.06.10阎启俊 2006.12.25 李群 2010.11向 明 1950.03.21—1950.09. 市长 赖可可 1950.09.—1953.06. 市长 王少庸 1953.06.—1956.04. 市长 李 慕 1956.04.—1963.10. 市长 张敬焘 1963.10.—1966.04 市长 李元荣 1966.04.—1967.01.22 市长 杨保华 1967.02.—1971.04. [市革委会主任] 易耀彩 1971.04.—1972.07. [市革委会主任] 代理第一书记 马忠全 1972.07.—1973.10. [市革委会主任] 主持青岛市委工作 刘众前 1973.10.—1980.01. [市革委会主任] 主持青岛市委工作 李秉政 1980.01.12—1980.07.[市革委会代理主任] 李秉政 1980.07.—1983.04.市长 臧 坤 1983.04.—1986.06.市长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郭松年 1986.06.—1989.09.市长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俞正声 1989.09.—1994.11.市长 秦家浩 1994.11.—1998.02.市长 王家瑞 1998.02.—2000.09.市长 杜世成 2000.10.—2003.01 市长 夏 耕 2003.01— 2011.11 —1989.09.13 张新起 2012.01——至今 —1992.03 —1997.08. —2002.06.10 —2006.12.25 —2010.11 ——至今

第4篇:共青团中央历任书记

共青团中央历任书记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5月)选举产生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高尚德(君宇)、方国昌(施存统)、张椿年(太雷)、蔡和森、俞秀松为中央执行委员;方国昌(施存统)为书记。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8月)选举产生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邓中夏、施存统、刘仁静、夏曦、卜世奇、林育南、李少白为中央执行委员;恽代英、梁鹏云、李求实、张秋人为候补委员;施存统为书记。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选举产生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张太雷、任弼时、恽代英、贺昌、刘尔稿、张秋人、夏曦、涂正禁、刘伯庄为中央执行委员;张太雷、任弼时、恽代英、贺昌、张秋人为中央局成员;张太雷为总书记。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5月)选举产生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弼时、李求实、杨善南、卓恺泽为中央执行委员;任弼时为书记。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7月)选举产生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关向应、李求实、华少锋(华岗)、李子芬、顾作霖为中央委员;关向应为书记。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六次)

全国代表大会(1949年4月)选举冯文彬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廖承志、蒋南翔为副书记。一届二中全会(1951年11月)增补李昌、荣高棠、宋一平为书记处书记。一届三中全会(1952年9月)增补胡耀邦、刘导生、罗毅、许世平为书记;高扬文、杨述、区棠亮、胡克实、章泽为候补书记。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53年7月)选举胡耀邦、廖承志、刘导生、罗毅、王宗槐、荣高棠、区棠亮、章泽、胡克实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7年5月)选举胡耀邦为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刘西元、罗毅、胡克实、王伟、梁步庭、项南为书记处书记。三届六中全会(1960年3月)增选杨海波、张超、李琦涛、王照华为书记处书记;增选路金栋、曾德林为书记处候补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4年6月)选举胡耀邦为书记处第一书记;胡克实、王伟、杨海波、张超、王照华、路金栋、王道义、惠庶昌为书记处书记;张德华、李淑铮、徐惟成、胡启立为书记处候补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8年10月)选举韩英为书记处第一书记;胡启立、王敏生、胡德华、刘维明、周鹏程、高占祥、李海峰为书记处书记。十届二中全

会(1980年1月)增选李瑞环为书记处书记。十届三中全会(1981年8月)增选克尤木〃巴吾东、王建功、陈昊苏、何光(日+韦)为书记处书记。十届四中全会(1982年11月)选举王兆国为书记处第一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12月)选举王兆国为书记处第一书记;胡锦涛、刘延东、李海峰、克尤木〃巴吾东、陈昊苏、何光(日+韦)为书记处书记;张宝顺为书记处候补书记。十一届二中全会(1983年12月)增选李源潮、宋德福为书记处书记;增选李克强为书记处候补书记。十一届三中全会(1984年12月)选举胡锦涛为书记处第一书记。十一届四中全会(1985年11月)选举宋德福为书记处第一书记;增选张宝顺、李克强、洛桑、刘奇葆、冯军为书记处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8年5月)选举宋德福为书记处第一书记;刘延东、李源潮、张宝顺、李克强、洛桑、刘奇葆、冯军为书记处书记。十二届五中全会(1992年12月)增选袁纯清为书记处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93年5月)选举李克强为书记处第一书记;刘鹏、袁纯清、吉炳轩、赵实、巴音朝鲁、姜大明为书记处书记。十三届四中全会(1995年11月)增补孙金龙、周强为书记处书记。十三届六中全会(1997年12月)增选胡春华、黄丹华为书记处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8年6月)选举周强为书记处第一书记;巴音朝鲁、孙金龙、胡春华、黄丹华、崔波、赵勇为书记处书记。十四届五中全会(2001年12月)增补胡伟、杨岳为书记处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2003年7月)选举周强为书记处第一书记;赵勇、胡伟、杨岳、尔肯江〃吐拉洪、王晓、张晓兰为书记处书记。十五届四中全会(2005年12月)增补贺军科、卢雍政为书记处书记。2006年11月30日胡春华任书记处第一书记。2008年5月陆昊任书记处第一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8年6月)选举陆昊为书记处第一书记;杨岳、王晓、贺军科、卢雍政、罗梅、汪鸿雁为书记处书记。2009年1月,周长奎任书记处书记。

十八大中央委员中有希望的名单:王沪宁、刘奇葆、许其亮、孙春兰、孙政才、张春贤、赵乐际、胡春华、俞正声、韩正。

第5篇:中国共产党历任任总书记

中央总书记是从中国四大开始设置的,即党的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规定: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委员长职务名称改为“总书记”

1、“一大”至“五大”( 1921年7月至1927年8月): 陈独秀均被选为临时中央局书记、委员长和总书记。 “八七”会议离职。

2、八七会议到党的六大(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党中央由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三人组成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员会负责(19

27、11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时常委扩大为5人,增选周恩来、罗亦农),在此期间,瞿秋白一直是中共中央的主要负责人,但从未被称为总书记。 “六大”离职。

3、党的六大到1931年6月(1928年7月至1931年6月):向忠发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主席,虽然党内或党外文件偶尔称为“总书记”,但只是习惯称呼而已,没有明文规定。1931年6月被捕后叛变,为国民党枪杀。

4、1931年6月——9月:博古、洛甫、康生、陈云、卢福坦、李竹声六人组成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博古是总的负责人,但此时,博古并没有总书记的正式名义。

5、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1931年6月王明代理总书记。9月,王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去莫斯科,由秦邦宪和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米夫指定秦邦宪为临时中央总书记。

6、1935年1月遵义会议之后:常委在分工时,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的总的责任,张闻天遵义会议选为总书记,而由几位同志组成的书记处领导全党工作。张闻天仍兼任书记处书记。从组织上讲,洛甫这时是党的的最高领导者,但不称呼总书记。

7、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改组中央书记处,在党内不再设总书记,而由洛甫、毛泽东、王明等组成中央书记处,实行集体领导。这样,洛甫在名义上已经不是党内最高领带人了。

8、1937年12月政治局会议到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之前:洛甫党内最高领导人的名义虽不复存在,但是仍主持党中央的日常工作。

9、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实际上开始被确认为党的最高领袖,此时仍无总书记称呼,因为书记处集体领导。

10、1943年3月16日至20日,中共中央领导机构进行调整,决定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组成中央书记处,并推荐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七大”至“十大”均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11、1945年6月19日七届一中全会:毛泽东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12、1949年3月到建国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之前:党内最高领导人的职务均称“主席”。

13、八届一中全会、九届一中全会、十届一中全会:毛泽东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14、十一届一中全会: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十一大”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任职时间是:1976年10月至1981年6月。

15、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十二大”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职时间是:1981年6月至1987年1月。

16、十三届一中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87年1月16日举行扩大会议,选举赵紫阳为代理总书记。1987年11月2日在党的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总书记。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决定撤销了赵紫阳的总书记职务。

17、十三届四中全会:989年6月23日至24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选举江泽民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8、十六届一中:200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同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选举

1、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原上海市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陈独秀在广州未能参加会议,委托包会僧出席了会议。

会议在进行完既定议程之后,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由以上3人组成中央局。

2、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市原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根据党章关于“中央执行委员会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五人组织之,并选举候补委员三人”的规定,选举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5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邓中夏、向警予、李达为候补委员。选举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蔡和森为宣传委员,张国焘为组织委员。

3、三大

1923年6月10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原广州市东山恤孤院路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0多人(其中有表决权的19人),代表全国432名党员。大会根据党的修正章程中关于“中央执行委员会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九人组织之,并选举候补委员五人”的规定,选举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罗章龙、谭平山、王荷波、朱少连、项英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李汉俊、徐梅坤、邓中夏、邓培、张连光为候补委员。根据《中央委员会组织法》中关于“大会之后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即分配工作并选举五人组织中央局”,“中央局以中央执行委员会名义行使职权,由执行委员会选出委员长、秘书及会计三人”的规定,选举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1923年9月以后王荷波接替谭平山进入中央局)5人为中央局成员,并选举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为会计。

4、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原上海市闸北区横滨路6号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大会最后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9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堂5人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月22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工作分工:陈独秀任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任中央农工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委员,以上5人驻中央局。李大钊驻北京,谭平山驻广东,项英驻汉口,李维汉驻长沙,邓培驻唐山,朱锦堂驻安源,罗章龙、王荷波负责铁路总工会工作,张太雷负责青年团中央工作。

5、五大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在原武昌高等师范第一附属小学礼堂举行,正式会议在原汉口济生三马路黄陂同乡会馆召开。出席会议代表82人,代表全国5.79万名党员。大会选举出了由31名正式委员和1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的中央委员会。在随后举行的中央委员会五届一次全体会议上,选举陈独秀、蔡和森、周恩来、李立

三、李维汉、瞿秋白、谭平山、张国焘、苏兆征9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陈独秀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周恩来为中央委员会秘书长。

6、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

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改组中共中央领导的训令,在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主持下,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会议,决定让陈独秀去共产国际讨论中国革命问题,未让他参加此次会议。陈独秀拒不服从这一决定,向党中央提出了辞职要求,从此离开了中央领导岗位。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改组了中央政治局,成立了由张国焘、周恩来、李维汉、李立

三、张太雷5人组成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代行中央政治局职权,停止了陈独秀、彭述之等人在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张国焘在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中排名第一,自然成了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的召集人和主持人。

7、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原汉口俄租界三教街41号召开了由瞿秋白和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共同主持的中央紧急会议(因当时形势紧张,交通不便,到会中央委员不到半数,故只能临时召开一次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俄国同志牛曼、洛蜀莫娃出席会议。会议经过热烈讨论和酝酿,最后选出了临时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员9人,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澎湃、任弼时。候补委员7人,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

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举行了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推选瞿秋白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负责人。

8、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

1927年11月9日至10日,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简称为“十一月扩大会议”。会议由瞿秋白主持,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作政治报告。会议最后增选周恩来、罗亦农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毛泽东被解除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决定派陈独秀、苏兆征、李立三为代表赴共产国际汇报工作。

9、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附近的一座乡间别墅——塞列布若耶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84人,代表全国4万多名党员。大会最后以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由23名正式委员和1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

在7月19日举行的六届一中全会上,选举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蔡和森、瞿秋白、张国焘

7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李立

三、关向英、罗登贤、澎湃、杨殷、徐锡根、卢福坦7人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由于当时共产国际过分强调“领导干部工人成分化”,向忠发被选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但向忠发没能起到总书记的作用,中央政治局日常工作实际上由李立三主持。

10、中央政治局会议

1930年6月11日,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秘书长、中央宣传部长李立三主持会议并作了《关于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草案内容的报告》。会议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对于中国革命的形势、性质、任务等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的错误主张,标志着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自此开始,至1930年9月,李立三成了实际的中央最高负责人。

11、六届三中全会

1930年9月24日至28日,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瞿秋白的主持下,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扩大的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相关决议,改选了中央领导机构,改选后的中央政治局由14人组成,其中正式委员是向忠发、项英、周恩来、瞿秋白、李立

三、关向英、张国焘,候补委员是罗奕(罗登贤)、徐锡根、卢福坦、温裕成、罗迈、顾顺章、毛泽东。这次会议基本上结束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对全党的统治,由瞿秋白主持六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央政治局日常工作至1931年1 月。

12、六届四中全会

1931年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会议进行了如下几项重要议程:一是严厉谴责立三路线及其后中央的“调和主义”;二是部分的改组了中央及中央政治局,选举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3人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向忠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三是原来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王明(陈绍禹)在共产国际代表、东方部部长米夫的指使下,直接进入中央政治局并取得了中央的实际领导权,开始了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长达4年的统治。

1931年1月至9月,中央政治局日常工作由王明负责,同年10月,王明虽去莫斯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但仍遥控中共中央。

13、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

1931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在上海被铺叛变,24日在上海龙华监狱被执行枪决。同年9月,经王明指定、共产国际批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成立并召开会议,确定洛甫(张闻天)、博古(秦邦宪)、卢福坦3人组成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由博古负总的责任(习惯称“总负责”),继续发展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14、六届五中全会

1934年1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六届五中全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书记处(又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博古、洛甫、周恩来、项英为书记处书记(即中央政治局常委),博古为中共中

央总书记。六届五中全会,全面肯定了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左”倾错误路线,并且通过了一系列“左”倾错误理论和政策,是第三次“左”倾路线发展的顶点,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最终导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5、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在通过《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后,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撤销了博古的党内总负责职务,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周恩来为“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毛泽东为“恩来指挥军事上的辅助者”,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毛泽东推荐洛甫代替博古为党内总负责(当时习惯称总书记)。

同年3月12日,在行军作战途中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亦称“新三人团”),毛泽东被中央任命为“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至此,毛泽东真正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最高统帅。“这是长征时期,军事斗争压倒一切,在政治局常委中,谁负责军事,谁的地位和作用就最重要。政治局常委毛泽东作为具体负责军事的最高军事首长,其政治地位也就自然超过了洛甫、周恩来、陈云等诸常委,自此真正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最高领袖。”(资料中作者原话)。

17、六届六中全会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召开。会议前,从苏联回国的王稼祥口头传达了共产国际季米特洛夫的指示:即“在领导机关中,要在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下解决,领导机关中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共产国际的指示,一言九鼎。中央政治局立即召开会议并作出决议,由毛泽东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全会最后作出决议,批准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至此,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事实上的最高领导者的地位。

在六届六中全会期间,即1938年10月,洛甫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由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日常工作。

18、中央政治局会议

1943年3月16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延安召开。会议对党中央领导机关的设置和工作职责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会议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会议决定中央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

19、六届七中全会

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在延安杨家岭召开。17名中央委员,12名各中央局、分局和其他方面的负责同志(即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人员)出席会议。会议选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5人组成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毛泽东为主席团主席。会议决定,在全会期间由主席团处理日常工作,中央政治局及书记处停止行使职权。

20、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会议在进行完既定议程之后,按照新的选举条例,经过充分的酝酿讨论,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由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林祖涵等44名正式中央委员和廖承志、王稼祥、黄克诚等33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

6月19日召开的七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洛甫、彭德怀13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根据《党章》关于“中央委员会主席即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与中央书记处主席”的规定,毛泽东即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自此开始,从组织上正式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内的最高领袖地位。在此后的第八届、第九届和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一职,一直由毛泽东担任,直至1976年9月9日逝世为止。

第6篇:历任山西省委书记·省长名单

历任山西省委书记 · 省长名单

书记

省长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程子华

1949.08~1950.09 程子华

1949.08~1951.02

赖若愚

1950.09~1952.01 裴丽生.代

1950.09~1951.02

解学恭.代

1952.01~1952.07 赖若愚

1951.02~1952.05

高克林

1952.07~1952.12 裴丽生

1952.05~1956.04

陶鲁笳

1952.12~1965.08 王世英

1956.04~1958.11

1965.08~1967.01 卫

1958.11~1965.12

刘格平

1967.01~1971.04 王

1965.12~1967.01

谢振华.军

1971.04~1975.05 刘格平

1967.01~1971.04

1975.05~1980.10 谢振华.军

1971.04~1975.05

霍士廉

1980.10~1983.03 王

1975.05~1979.12

李立功

1983.03~1991.03 罗贵波

1979.12~1983.04

王茂林

1991.03~1993.09 王森浩

1983.04~1992.08

胡富国

1993.09~1999.06 胡富国

1992.08~1993.09

田成平

1999.06~2005.07 孙文盛

1993.09~1999.07

张宝顺

2005.07~2010.05 刘振华

1999.07~2004.01

袁纯清

2010.05~

张宝顺

2004.01~2005.07

于幼军

2005.07~2007.09

孟学农 2007.09~2008.09

2008.09~2012.12

李小鹏

2012.12~

上一篇:全体会会议主持词下一篇:高一家长会政教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