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法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税权平衡论

摘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在财税法治肩负起国家治理现代化历史使命的重要时刻,对我国的财税法治建设进行了审思,提出了税权平衡理念,试图在解析国家和纳税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多重税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现代财税法治建设应当建立以人为本的税权平衡观。研究的目的是,在现代财税法学的理论体系中,树立税权平衡理念;在财税法治的实践体系中,探讨税权平衡机制的构建,把对税权平衡互动的研究作为推动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以探寻中国财税法治变革的新路径。循此思路,本论文除去导论和结论之外,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税权平衡的基础理论,包括第一章税权平衡本体论和第二章税权平衡价值论。通过对税权本质的反思和对税权理论的检视,界定税权平衡的内涵,揭示税权平衡的本质、探寻税权平衡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税权平衡理念,反思了税法的价值、回应了税法的原则、关照了税法的利益。本部分研究目的是为第二部分税权平衡的运行和保障夯实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税权平衡的制度运行,包括第三章税权平衡运行论和第四章税权平衡保障论。其中,国家和纳税人税权平衡是税权平衡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税权平衡论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政府间税权平衡是为了实现国家和纳税人税权平衡而展开的。本部分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税权平衡的实现机制和制度保障。导论部分,指出财税法治建设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应当抓住机遇积极转型,税权平衡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税权平衡的理论和制度两个角度进行文献综述,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即一条主线、三个层次,一条主线是“何为税权平衡”、“税权缘何平衡”和“税权如何平衡”,两个层次是“国家和纳税人税权平衡”、“政府间税权平衡”。主要用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税权平衡理论,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税权平衡制度。创新性的提出税权平衡概念、建构税权平衡理论,指出税权平衡是宪政国家的题中应有之意,试图以税权平衡为内核实现财税法治化,从根本上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当然,有创新也有不足。第一章是税权平衡的本体论,界定税权平衡的概念和探讨税权平衡的理论内涵。对税权本质的审思是税权平衡理论的逻辑起点。税权平衡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拥有税权,纳税人同样也拥有“税权”。首先,界定税权平衡的内涵,在解读和分析税权本质理论争鸣的原因和实质的基础上,将税权平衡界定为国家税权与纳税人税权、政府间税权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法律层面的价值平衡、利益平衡、负担平衡。其次,揭示税权平衡的本质,并将其分解为财税博弈、财税民主、财税法治、财税分权四个角度进行审思和分析。再次,探寻税权平衡的理论内涵。从主体性原则的宪政制度价值、对财税法治的价值两个角度提出主体性原则是税权平衡论的基石;从税权平衡是财税法反思理性的过程的角度提出理性主义是税权平衡论的准则;从税收民主是协商民主在税法上的表现的角度提出税收民主是税权平衡的保障。第二章是税权平衡价值论,即税权平衡价值的确立、结构和评价机制。首先,回归税权平衡价值确立过程和探讨税权平衡价值内容,指出税权平衡的价值是保障纳税人权利、促进收入分配正义。税权平衡是税收法律关系运行的过程和结果,需要从内在客观功用价值和外在主观评价标准两个角度对这个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以保证税权平衡理念得到贯彻。其次,用税权平衡理念反思了税法的价值、回应了税法的原则,并指出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效率原则实现的前提和基础,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效率原则是税收法定原则实质正义的标准和保障。第三,从税权平衡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三个方面,构建税权平衡评价的机制。第三章是税权平衡运行论。首先,探讨国家税权的三重制约:权力、权利和义务,分析了权力制约和权利制约的局限性,指出了义务制约模式的优点。其次,检视了税权失衡的现状,将税权失衡类型化为税法构造上的失衡、授权立法上的失衡、税收征管上的失衡、税权救济上的失衡四个方面进行;第三,探寻税权失衡的原因,即失衡的法律利益观——国家本位、失衡的法律价值观——秩序至上、失衡的法律功能观——法律工具主义。第四章税权平衡实现论。分别从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义务制约权力的角度探讨税权平衡的保障机制的建构。首先,在权力制约权力方面,探讨了人大税权对政府税权的制约机制和中央税权对地方税权的制约机制的建立,在权利制约权力方面,从纳税人基本权的完善、纳税人知情权的构建、纳税人参与权的落实、纳税人公益诉讼的确立的角度,即纳税人税权制度的完善进行了分析。第三,从建立公共财政和提供公共产品的的义务,探讨义务制约权力机制的构建。最后,对后续的研究做出展望。

关键词:税权平衡;财税博弈;财税法治;财税分权

学科专业:经济法学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税权平衡理论研究综述

(二)税权平衡制度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范围及框架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

(二)本文的不足

第一章 税权平衡本体论

第一节 税权本质的反思

一、税权主体一元论

二、税权主体二元论

三、税权概念否定论

第二节 税权平衡的概念界定

一、税权平衡的重思

(一)税权平衡的涵义

(二)税权平衡的必要性

二、税权平衡与宪政

(一)宪政精神的诠释

(二)税权平衡与宪政的联系

三、税权平衡的类型

(一)根据税权的主体划分税权平衡类型

(二)根据税权的层面划分税权平衡类型

第三节 税权平衡的本质审思

一、财税博弈

(一)征纳税权的博弈平衡

(二)税收立法权的博弈平衡

(三)政府间税权的博弈平衡

二、财税民主

三、财税法治

四、财税分权

第四节 税权平衡的理论根基

一、法哲学基础:主体性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的制度价值

(二)主体性原则与税权平衡论

二、宪法学基础:税收民主

(一)民主原则:税权平衡的内在价值

(二)协商民主:税权平衡的方向

三、财政法学基础:税收债权债务说

(一)税收契约理论

(二)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理论

(三)委托代理理论

第二章 税权平衡价值论

第一节 税权平衡价值的确立

一、税权平衡确立的历史进程

(一)封建税法:利益平衡萌芽

(二)自由资本主义税法:国家税权分立

(三)垄断资本主义税法:纳税人税权确立

(四)对税权平衡确立过程的思考

二、税权平衡价值确立的内容

(一)控权和保障纳税人权利

(二)促进收入分配正义

第二节 税权平衡价值的结构

一、税权平衡对税法价值的反思

(一)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二)民主与秩序的平衡

二、税权平衡对税法原则的回应

(一)税收法定原则的关照

(二)税收公平原则的回应

(三)税收效率原则的落实

三、税权平衡对税法利益的协调

(一)财税法中的利益博弈

(二)财税法中的利益平衡

第三节 税权平衡的评价机制

一、税权平衡的评价主体

二、税权平衡的评价标准

(一)内在客观功用价值

(二)外在主观评价标准

(三)核心标准:纳税人利益

三、税权平衡的评价程序

第三章 税权平衡运行论

第一节 税权平衡运行机制

一、权力制约权力机制

(一)权力的内涵

(二)权力制约权力

二、权利制约权力机制

(一)权利制约权力的原因

(二)权利制约权力的途径

三、义务制约权力机制

(一)义务制约权力的原因

(二)义务制约权力的理念

第二节 税权平衡运行检视

一、国家和纳税人税权平衡失范

(一)税法制度构造的反思

(二)授权立法制度的审思

(三)税收征管制度的检视

(四)税收救济制度的考察

二、央地政府间税权平衡失范

(一)分税制的演进历史

(二)央地税权失衡的现实关照

(三)央地税权失衡的立法分析

第三节 税权平衡失范成因

一、法律观念层面的原因

(一)国家本位观

(二)秩序至上观

(三)法律工具主义

二、经济需求层面的原因

(一)建国初期的历史原因

(二)经济建设的现实原因

第四章 税权平衡实现论

第一节 权力制约权力:国家税权制约机制

一、人大税权对政府税权的制约机制

(一)预算监督法制化

(二)授权立法规范化

二、中央税权与地方税权的制约机制

(一)财政分权制度化

(二)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内容

(三)完善地方税收分配管理权

(四)转移支付科学化

第二节 权利制约权力:纳税人税权制度的完善

一、纳税人基本权的完善

二、纳税人知情权的构建

三、纳税人参与权的落实

(一)明确参与权要素

(二)完善参与式预算

(三)构建参与式立法

四、纳税人公益诉讼的确立

第三节 义务制约权力: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

一、建立公共财政

二、提供公共产品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和致谢

上一篇:思想建设论文提纲下一篇:药物流产妇产科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