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2022-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强化政治统领?践行“两个维护” 深入推进审计厅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充分认识了抓好机关党建的特殊重要性;更加坚定了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更加增强了深化理论武装的紧迫感;更加坚定了大抓基层的决心。

今后工作中,一是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自觉践行省委倡导的“五种学习方式”,厅机关坚持一季度举办一次道德講堂、一月举办一次河南审计讲坛、一周举办一次审计夜校,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真正成为审计干部的行动指南。二是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真正做到机关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坚决预防整治“灯下黑”,确保“党建强”成为审计优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三是确保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

针对审计机关工作任务和审计监督权主要在审计一线的特点,把支部建在审计组上,推行审计组党建“七个一”工作法,强化对审计一线的教育、管理、监督。一是每个审计组建立一个临时党支部;二是机关党委与每个临时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审前党建和廉政谈话;三是每名审计组成员与临时党支部签订一份审前廉政承诺书;四是每个临时党支部搭建一个党建工作阵地;五是审前组织一次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六是审中开展一次审计项目巡察;七是审后上报一份反映党建和廉政建设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河南日报》2019年8月13日第4版“要闻”)

作者:汪中山

第2篇: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和生产的融合

2013年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我国带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由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进一步增强国企的党建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是稳固我党地位的必然选择。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意志和地位在国企中的主要体现是加强对国企的领导;加强国企党建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现实选择;加强国企党建还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迫切需求。

本文首先论述的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现代企业制度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国企党建的冲击。同时提出了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方法:加强党在领导能力上的建设;优化和完善国企的党建方法路径;推动党组织建设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

一、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国企党组织在政治上的核心地位出现弱化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治理结构是法人制度。在这个制度下,董事会、监事会、理事会一起运作企业,这三个会相互独立制衡,股东会权利最高。企业的一系列重大决定由董事会集体研究决定,国企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遭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实践中,国企党的建设相对应的党组织出现了尴尬局面,造成了国企党建工作逐渐被削弱甚至被忽視。

(二)国企党组织的机构存在简化现象

国有企业党组织结构并不十分健全。一些企业在人事不出现变更的情况下,党组织鲜有换届;委员增补出现问题,变动增补慢;党组织活动不能有效开展,缺乏创新改进;在精简机构的国企改革中,把党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划入其他部室,监管党务工作,党组织的完整性和独立自主性就很难保障。

(三)与经营相比国企党建工作有虚化趋势

在国企全面改革持续深入推进过程中,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对利益的追求意识都比较强。而党建工作中的思想教育、组织建设等与经济利益相比,吸引力偏低,造成了党员积极性下降。个别国企的党建工作还在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创新意识、工作思路都出现了问题,这就会造成现代企业中的党建工作丧失了活力。

(四)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出现老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迅速发展壮大,伴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迅猛增长。企业在发展经营时,往往忽略了将生产经营与党建两者相结合,忽略了把职工的业务学习与党员的思想学习融为一体。党建的教育方式方法落后,难以满足党员在学习方面的实际需求,同时师资力量匮乏,也会造成学习效果欠佳。

二、现代企业制度对传统国企党建的冲击

(一)现代企业制度对传统国企党建的冲击

一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方式上迅速完成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转变,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市场化经济实体。这一转变,大幅提升了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政企分开”所带来的问题。二是在向现代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法人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部分国有企业把“解放思想”当成了“全盘照搬”,丢掉或弱化了党的建设的特殊优势。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引入不可能解决政治层面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效率,但不可否认在这种制度条件下,国有企业注重的是当前的、局部的、直接的经济效益,忽略了国有企业全民所有的属性,忽略了政治属性所赋予的长远的、全局的、集体的利益。

(二)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不到位是弱化国有企业党建的重要原因

一是国有企业广大职工群众主体地位不突出。“主人翁”意识欠缺,民主集中制的落实缺乏主动性,“民主”与“集中”的界限不清晰,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实不到位。二是国有企业工会发挥作用不突出。工会的政治功能遭到削弱,职工群众参与公司治理难度大。三是过分集中现象时有存在。

(三)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未能有效衔接

一是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缺乏系统性。要落实党管干部原则的若干条件,首先,要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落实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必须充分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适度地结合市场化选聘的用人方式。再次,必须注重把握领导干部的个人素质及经营管理能力,始终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不偏离。二是国有企业党组织人事管理方法方式陈旧,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在企业实际运营中,没有将党组织人事工作与其他工作综合考虑,协同推进。三是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未能有效结合。国有企业根本的用人原则是坚持党管干部,但不能和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对立起来,两者必须有机结合。

(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机制创新滞后

一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机制滞后。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已经失去了计划经济时代政治核心作用的功能,在思想上忽略了国有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二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任用机制滞后。未能将党管干部原则与适度地市场化选聘有机结合,任用机制的创新没有突出政治性。三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滞后。思想政治工作需常抓不懈,并应着力扭转“轻政治重经济”的错误思想,要注重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协同性。四是国有企业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党内监督有待完善,党外监督有待强化。

三、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方法

(一)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思想建设转变党建观念

一是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两手一起抓。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把追求经济效益与追求思想政治进步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国有企业内部广大党员职工的潜力。二是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党员干部素质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的重要因素,活到老学到老,将工作和学习合二为一。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上的思路和行动,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三是通过党的教育引导,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运用有效的绩效考核手段,加大对广大职工群众的培训和引导,增强他们的使命感,促使他们积极投身到企业改革中去。

(二)创新文化建设,融合党建文化和企业发展文化

一是党建文化与企业发展文化互联互通,相互辅助,共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二是将党建文化融入企业,服务企业的经济目标。党建文化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觉悟,坚定广大职工群众的理想信念,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和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企业运营。

(三)优化国企党建工作的路径

一是优化国企的组织机构。国有企业的政治核心是党组织,

决策经营核心是董事会,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履行监督管理职能。进一步完善监督和权利的相互制约,使民主集中制落到实处。二是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国企的党组织一定要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同广大职工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改革发展的大局,将其转变成企业改革发展的动力和优势。三是加强对国企党员的教育工作。构建党员争先创优机制,善于发掘新生力量,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四是强化党风建设。设立一个服务型的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充分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五是让职工们对党组织进行监督。

作者:邓敏

第3篇:新时代如何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基本原则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价值。一是夯实党组织建设基石。党作为领导人民群众发展的“主心骨”,需确保党组织建设根基牢固,政治文化风向不受外界因素干扰,这就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始终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要求,增强党性及党的凝聚力。二是铸造党组织之“魂”。文化本无形,在组织中形成的文化,犹如磁铁一般,能够将组织中个体的思想凝到一起,并吸引更多人向组织靠拢,提升组织影响力。我们党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积淀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底蕴,坚守党的文化信仰,统一党的思想,提高党的实践能力。三是弘扬党的文化。群众是支持党、发展党的“源动力”,良好的政治文化是拉近党与群众关系的纽带,使群众得以了解党、认识党、加入党、拥护党。这就需要党立足新时代,做好内部政治文化建设工作,为弘扬党的文化、宣扬党政精神、树立党的形象奠定基础。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方向。首先,严明纪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应纪律严明,避免仅求政绩忽视根基。为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严明纪律,树立“首责”意识,建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责任机制,确保各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工作有的放矢,制定治党、管党、党建考核及追责制度,为完成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任务奠定基础。其次,从严治党。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从严治党,坚持严规、严教、严管,围绕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做好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工作,确保党组织有情怀、有信仰、有担当,用党的规章制度“打磨”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对党的约束力、影響力,从文化精神层面使党明晰执政准则、工作方向,保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党组织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最后,时代风气。党组织建设始终与国家建设进程保持同步,在战争年代带领人民群众踏上解放征途,在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带领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在和平年代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新时代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与时俱进,体现党的先进性,提高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质量。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方法。首先,赋予马克思主义新时代指引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需持续落实“中国化”发展目标,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念,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夯实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理论基石。其次,习承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优秀政治文化是助力党发展壮大的内在力量。新时代,要习承革命文化,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卓绝、奋勇拼搏,在革命精神、长征精神、改革创新、埋头苦干、解放思想等精神加持下开展相关工作,任时代改变也不会撼动党内政治文化之“魂”。最后,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方法。为更好地弘扬党的文化,党组织应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契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文化,加强党与群众在精神层面的交流,提高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质量。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秉持价值认同、核心引领、态度鲜明等原则

价值认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组织“柔性”管理党员重要方法之一,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展示党性,将党性深植在党员心中,为此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秉持“价值认同”原则,将其视为该文化建设核心,削减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阻力,让政治文化鞭策、影响、鼓舞党员端正执政态度、恪尽职守,锻造优良道德品性,将党内政治文化视为照亮党组织发展前行之路的“明灯”。

核心引领。为提高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凝聚力,优化配置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资源,确保相关建设工作科学、可行,且与新时期党组织建设与发展方向保持一致,需秉持“核心引领”原则,建立党内政治文化共同体。通过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赋予党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汇集党员意志,聚集党组织力量,达成党建共识,树立文化信仰,继而引导党员遵守规范。立足新时代党政工作实践,在共同价值观指引下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党组织整体发展目标,将党内政治文化视为党磅礴发展之力形成的“粘合剂”,徜徉在政治之海上的“指南针”,执政航船构筑的“压舱石”,提高党政指导思想渗透力、影响力、约束力,确保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发挥党内政治文化核心引领能效。

态度鲜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性,这就需要秉持“态度鲜明”原则,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实践出发,摒弃消极、落后、腐败政治文化因素,营造积极、先进、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环境。同时,提高党内政治文化抵抗力、免疫力,塑造良好的党组织形象,加大人民群众对政治文化的理解与支持。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落脚于提高党组织向心力、影响力、文化传播力

提高党组织向心力。精神文化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基础,一旦精神文化表现出滞后性、分散性、消极性,将无法引导党员科学实践。为此,党组织需通过开展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党组织向心力,使党的工作方式、目标宗旨、指导思想、作风传统均保持一致,凸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价值,确保党可以在新时代汲取文化建设有益成果,继而保障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发展性、稳定性,为吸引更多人靠近党组织、加入党组织、发展党组织、建设党组织夯实政治文化基石。

提高党组织影响力。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就是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同时也是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平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从党内生活中汲取养分,以文化建设形式体现党内生活的丰富、多样、繁荣,让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贯穿、渗透、融合在党内生活中,继而有效提高党组织影响力,增强党员归属感、身份认同感,在党内政治文化指引下,积极开展相关工作,营造党组织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

提高党组织文化传播力。新时代要继续致力于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党,关注人民对党的态度。为此,党组织要以提高政治文化传播力为目标,开展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活动,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桥梁,联系人民群众与党组织。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党、认可党、支持党,树立新时代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落实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目标。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70532JY)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赵曼、张新:《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审视》,《学术探索》,2018年第4期。

②杨波:《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探析》,《赤子》,2018年第9期。

责编/张蕾 美编/于珊史航

作者:石玉威

第4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法宝。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这是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创新。通过近段时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关于“**”相关论述,让我对“党的建设”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个人认为应该做好“四个做到”。

一是做到坚定政治信仰,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夯实思想根基,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自己打造成为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是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两个维护”的自觉性。要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结合自身本职工作,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日常工作中要服从局党组的坚强领导,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努力实现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融合抓、双提升。

三是做到提高政治本领,争做新时代排头兵。首先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其次要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切实提高把握方向、大势、全局的能力和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再次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善于从政治上研判形势、分析问题。最后要强化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

四是做到严明政治纪律,实现政治清明。严格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等相关规定,积极主动参加局党组组织的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学习活动,增强自己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带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检视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目前我局承担诸多为民服务事项和业务工作职能,任务艰巨。所有的共产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机关工作人员应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局党组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中,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及时、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就是对党的建设生动的践行。

第5篇:四、优化政治生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的反映,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事关发展全局、引领社会和谐,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省委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优化政治生态为抓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形成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强大合力。

1.把选人用人作为优化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突出“六用、六不用”的用人导向,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顺利完成15个省辖市委、99个县(市、区)委、1344个乡镇党委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任务,通过换届,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进一步优化,领导干部的素质进一步提高,班子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扩大民主的改革方向,健全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票决制、年度考核、任期、试用期、辞职等制度,试行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措施,先后制发了《关于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试行)》、《安徽省乡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办法》等文件,制定了省委常委会讨论任用省管干部票决制实施办法、省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操作规程,实行省委全委会推荐提名省辖市党政正职和省直部门正职人选。积极推行公开选拔工作,省委先后组织12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选拔厅级领导干部122名。加强对选人用人工作的监督,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函询和巡视等制度,开通“12380”专用举报电话,干部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在18个县(区)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

2.把基层党建作为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基础,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大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并以贯彻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为抓手,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改进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五年规划,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连续6年在农村党员干部中持续开展不同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提高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在全省2260个村进行“两推直选”试点,村干部总数比换届前大大减少。连续3批共选派12000名年轻干部到村镇挂职,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以“连心工程”为主要内容,促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发展。以开展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稳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建立了省委领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积极扩大党内民主,推进组织制度创新,开展党务公开、党代会常任制、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等工作试点。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并不断加大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力度。

3.把改进作风作为优化政治生态的重点内容,着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了“为党旗添光彩,为崛起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提出增强“两情”(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改进“两风”(领导机关作风和部门行风)。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省各级机关和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和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去年以来,省委以整治干部身上存在的“六症”(即不

思进取的“懒惰症”、嫉贤妒能的“红眼症”、形式主义的“虚假症”、铺张浪费的“奢侈症”、落实不力的“扯皮症”和违法乱纪的“腐败症”)为抓手,强调大兴理论学习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把广大干部精力引导到干事业上来,努力形成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的良好风气。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部门职能交叉问题摸底清理,调整完善多项职能规定。省及各市、县(市)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大力加强纠风工作,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相继建立了政风建设、外来投资者、台(侨)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效能建设投诉受理中心,认真受理各类投诉。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积极推进政风评议工作,促进了部门和行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4.把惩治腐败作为优化政治生态的保障措施,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工作领域。进一步抓好廉洁从政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党纪法规学习教育活动,利用先进模范人物进行示范教育,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开展以“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学习贯彻党章、遵守党的纪律”、“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廉政勤政、促进科学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工作。严格执行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以及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制度,深化和拓展巡视制度,重点对市厅级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政勤政、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县(市、区)延伸。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省、市、县直机关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工作,强化了监督效果。加大查处大案要案的工作力度,坚决查处了一批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严肃了党的纪律,纯洁了党的队伍,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做好反腐倡廉制度的废、改、立工作,有力推动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

5.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优化政治生态的有力契机,扎实推进活动健康深入开展。按照中央部署,我省从去年9月份开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省委坚持把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特色,用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来推动政治生态的不断优化。各地各单位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主题,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形成科学发展新共识;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新思路;狠抓整改落实,集中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着力引导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检查自身不足;注重统筹兼顾,突出实践特色,把应对金融危机、全力抓好“三保”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最需要取得的实效,两手抓、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得到保持。目前,第一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已基本结束,正在巩固扩大整改成果,第三批活动即将全面展开。通过前两批学习实践活动,各地各单位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普遍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完善创新了一批体制机制,办了一些群众期待的实事好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惠民成果,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第6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心得体会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心得体会

石显尧

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的提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下大力气推进党的建设,既突出重点,又体现全面,取得的成绩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各种表现,而症结性问题都指向政治层面。这是党中央从首要位置定位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逻辑。

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不讲政治不成其为政党。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其他方面建设都体现和落实党的政治建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点转变党的作风,但作风只是外在表现,重点转变党风只是全面从严治党选择的切入口。在党风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形成新的突破口。把党的政治建设提上首要位置,正是党中央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

从全面从严治党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就从政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强调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求把准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坚持政治原则等,这些重要观点贯穿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必须从政治角度认识全面从严治党。《意见》的出台,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指明方向。同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将在有效解决党内存在的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为不端等突出问题上有新气象新作为。

从十八大部署重点转变党的作风,到十九大提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体现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顶层设计。《意见》贯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要求,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作了突出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中指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净化政治生态”,第五节专门就净化政治生态作出规定,并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等方面,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重大任务。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看,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被正式纳入其中,这是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提炼的结果,它使党的建设在总体布局和运行机制上适应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加强政治建设虽然是党的历史传统,但在新时代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建设任务繁重,需要从更高站位加深认识其战略意义。

第7篇:学习《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感

【篇一】

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文章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

列宁在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过程中,确立了党的团结统一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铁的纪律、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自我批评和纠正错误、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等党的政治建设基本原则。把这些宝贵的原则同各国共产党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进行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上的一条最根本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曾总结历史经验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一是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二是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涵养政治生态。提四是升政治素质,提高政治能力。

【篇二】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鲜明地亮出了政治旗帜,开始了党的政治建设。从三湾改编、古田会议,到延安时期毛泽东首次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

我们要坚定崇高政治理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革命理想高于天,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为了革命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坚贞不渝,“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不畏难,不怕死,不爱钱,为主义而牺牲”,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政治方向。在敌强我弱、艰难困苦的井冈山斗争时期,“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闯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军事和组织上进行了调整,初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不断加强政治领导。三湾改编提出“支部建在连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古田会议明确规定了“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性质,明确必须使共产党成为军队中的坚强领导和团结核心,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上强调“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

严明政治纪律。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强调:“自中央机关以至小团体的基本组织要有严密系统才免得乌合的状态;

要有集权精神与铁似的纪律”;

井冈山斗争时期开始逐渐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政治纪律;

党的五大第一次明确指出“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

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特别强调:“政治原则的一致,是团结的基本条件”,“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并提出“四个服从”。

致力高尚政治追求,夯实政治根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积极主动投身到这次主题教育中来。

要切实把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从严管党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内监督、接受人民监督等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主题教育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等四项重点措施中去。要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到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来,体现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中去。

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改”字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以真刀真枪解决问题的实效来衡量主题教育的效果。既要注重解决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的问题,又要注重解决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性坚定性方面的问题;

既要注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点问题,破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题,又要注重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变化。哪些问题最急需解决,问题解决得好不好,要多听取群众意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要切实防止关起门来搞教育、搞自我革命,不让群众参与、不接受群众监督。

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当好主题教育的组织者,切实履行抓好抓实主题教育的领导责任;

又要当好主题教育的参与者,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头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带头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抓实抓细抓自身中起好带头示范作用。

【篇四】

为搞好政治建设这个党的根本性建设,中共中央于今年1月份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管党治党实践经验的重要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党内法规体系,为加强新形势下的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1月13日起施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条例共有九章39条,以党内基本法规的形式,对党领导政法工作作出规定,把党长期以来领导政法工作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重要举措。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是给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机关定制度、立规矩,体现了党对纪律检查工作统一领导,是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监督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对什么是请示报告、谁向谁请示报告、请示报告什么、怎么请示报告等基本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为开展请示报告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有利于推动请示报告工作全面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条例》效力等级高、约束性强,是新时代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器。

一系列的党内法规连续制定出台,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依法依规治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和部署,全方位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既进一步凸显了法规制度在党的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也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对党内法规的学习理解,要通晓法规、熟知法规,做法规的自觉践行者。一些党员干部犯下错误,被依法惩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法、知法、守法不够。一些人平时不注重学习法规,有的对法规似有所知,还有一些人虽然懂得法规,但不能正视法规的严肃性,甚至认为法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一回事,抱着侥幸心理“闯红灯”。党员领导干部学好党内法规,不仅仅是履行职责、抓好本级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法纪意识、做到严于自律的需要。人们常常论及人身安全,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不只是自然生命的安全,更有政治生命的安全。而要保证政治生命安全,就要知法规、守法规、有敬畏。用法规管住自己,严守做人底线,坚持不越“红线”,绝不碰触“高压线”。

加强党内法规的学习贯彻落实,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要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切实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提高管党治党的制度化水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的学习,全面提高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各项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要认真组织好党内法规制度的学习,党员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发挥好表率作用。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要坚持学以致用,用党内法规规范言行、指导工作,做到依规办事、依规用权、依规行政。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不断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

三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履行“两个责任”,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进干部作风转变。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持续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切实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新形势下,中央和国家机关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机关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必须拥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更要有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政治担当,坚持把党的信仰、政治要求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文中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

如果党员干部在政治方向上出现偏离,就不可避免地走错路、南辕北辙,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因此,党员干部对政治方向必须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决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纲领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的跟党走。

二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先决条件,是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的基本前提,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政治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党和人民群众的立场,自觉践行党的宗旨。要在任何时期都要保持政治敏感性,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旗帜鲜明,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偏离,要敢于与各种腐朽思想、不法行为和敌对势力作斗争,坚决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要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作出的任何决定,做到令行禁止,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三是始终坚持恪守党的纪律规矩。铁的纪律是党员干部担当使命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对党的纪律规矩,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坚决执行是共产党员最起码的政治操守。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不断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带头遵守好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第8篇:如何推进基层民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侠客丹心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重点推进”。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政治利益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就如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从以下五方面阐明自己的观点:

一、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政治意识是关键

多年来,农牧区居民的法制和民主政治观念淡薄,重家族和亲戚利益至上,在村民选举中,注重的是关系的远近,而不是整个嘎查的长远发展,往往忽视了正确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社会责任。在农牧区,作为实践基层民主政治主体的农牧民群众,他们关心、支持、参与程度决定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首要的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培训和教育广大农牧民群众,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政治责任感、政治鉴别力和民主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共同管理,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积极化解各种矛盾,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正确划分苏木和嘎查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中的权益是

核心

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依法保证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权机关、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人民群众在基层民主政治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政策,把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苏木作为嘎查的上一级基层政权机构,最主要的是把握好正确的方向,领导好、引导好嘎查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制度的要求,完善村民自治,形成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自治权,而不是越权代办或者直接包办。

三、统筹兼顾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方法

要统筹兼顾就是要全面关注、长远规划、利用有效的手段有效调动广大农牧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情,解决现实中最突出的问题。具体应做到:扩大基层民主,要进一步健全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丰富基层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教育基层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参加民主政治活动的热情和能力,保证公民依法实行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通过村民的自治行为,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扶正祛邪,促进村风民风根本好转。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实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在基层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

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尊重村民自治权作为有力抓手 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加强农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党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只有在党组织的领导、组织和监督之下,村民代表大会才能获得最可靠的政治保证。因此,在村民决定村里重大事项时,要善于把党的意志转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善于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吸收为党组织的决策依据,只有这样,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才能在农村得到真正的贯彻,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才能得以巩固和确立。

五、把村务公开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作为重点推进 实行村务公开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群众监督村干部的工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对干部也是一种必要的制约。推行村务公开和实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要积极解决各类问题,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防止简单化和草率行事。就村务公开而言,目前一部分村由于日积月累遗留下来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本身就比较敏感,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很可能会激化干群矛盾,产生不安定因素。就村民代表议事而言,随着民主选举工作的逐步深入,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要求自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基层民主也就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因此,要着眼于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兼顾群众的要求,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9篇: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的建设部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且提出了体现改革创新精神的总要求和一系列创新举措。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具有与时俱进的远见卓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指导原则和行动纲领。

首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顺利完成党肩负的执政使命的现实需要。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靠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保证。我们党作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工作必须改革创新。这是新的形势下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关键所在。

其次,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正确应对新课题新考验的现实需要。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奋斗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适应党的历史方位和目标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党的理论、丰富党的实践、完善党的制度的历史。我们党已经成立86年,在全国执政58年,这使我们党积累了治国理政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但也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惰性和脱离群众的倾向。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我们党已经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新党员数量大量增加,新老干部队伍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不断增添了新鲜血液,也使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要适应新变化、经受新考验、解决新课题,就必须在党的建设中大力倡导改革创新精神,不断进行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第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解决党的建设自身存在问题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的思路谋划和推进党的建设,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我们党的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以改革的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举措,以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和办法。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上一篇: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下一篇:核高基重大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