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时代学校图书馆管理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图书, 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时间的产物, 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知识传播的工具。图书用来记录表达思想, 累计经验, 保存知识, 传播知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所掌握的知识程度息息相关, 在过去的几千年, 除了部分知识通过口口相传, 绝大部分的知识是以文字的形式传承。从远古时期的壁画甲骨文, 到后期的竹简、帛书, 到近代的纸质书籍, 一直到当代的电子文档和电纸书。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书籍正在面临电子书和电纸书的巨大挑战。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 是社会记忆 (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 的外存与选择传递机制, 早在公元前3000年最早的图书馆出现在古希腊, 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藏书之所。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据《在辞典中出现的“图书馆”》说, “图书馆”一词最初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 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 时为1894年。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现今的图书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已经是大相径庭。作为一个学校图书馆, 面向特定的人群, 面临着很多的困惑和艰辛。学校图书馆何去何从, 学校图书馆应该如何管理,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1 信息量剧增对传统图书馆影响巨大。

在现今信息爆炸的时代, 无论从知识的更新速度来说还是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来说, 都是以往人类社会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无法可比的;科技创新的速度更是史无前例, 过时知识、技术的淘汰速度也是让人瞠目结舌。以前可以在10年内保持学科领先的技术, 而到了现代, 可能只能为一年甚至更短。这就势必要求, 馆藏书籍需要随时更新, 增补新书淘汰部分过时书籍。同时信息总量的增多, 书籍出版量剧增, 出版社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大量出版未经严格挑选的刊物, 造成了众多出版物良莠不齐, 势必要求我们对大量无效信息进行甄别、筛选, 从中找寻和挑选学校学员所需要的刊载了有效信息的图书、期刊, 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图书管理的工作量。而信息爆炸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导致馆藏书籍数量的剧增, 馆藏书籍数量的剧增, 势必增加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 也需要更多的收藏空间, 需要投入更多的物力。当今的社会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寸土寸金, 对预算拨款有限的学校而言, 这是一个瓶颈。

2 科技手段进步对传统图书馆影响深远。

纸质书在过去的很多个世纪作为书籍的主流载体存续了很长时间。到了近代, 随着电脑的普及, 电子文档作为书籍的新型载体正在逐步替代纸质书籍。电子文档的格式从TXT、DOC、PDF到CHM, 应有尽有。最初这类文档只能是PC上阅读, 哪怕是笔记本电脑普及, 这类电子书籍的便携性还是较差, 携带和阅读较为困难。当手机阅读和MP4的出现, 解决了便携性的问题, 但是屏幕较小、液晶屏闪容易损伤眼睛, 强光下阅读困难。随着科学技术地发展, 使用电子墨水的电纸书的出现, 彻底解决了屏幕小、液晶屏闪、强光下阅读困难等问题, 电纸书的推出, 导致了阅读习惯的根本性改变。科技的进步直接导致了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 在面临选择随身携带一本几斤重的纸质书籍还是携带一个能储存上万本电子书的电纸书时候, 这样的选择很容易做出。更何况现在的电纸书, 已经不再只是一个书籍的载体, 更是一个小型的娱乐终端 (比如亚马逊的kindle) , 除了能看书阅读, 还能将电子文档转化为有声读物, 也可以边阅读边欣赏储存在电纸书中的音乐、歌曲, 有些电纸书还可以直接通过无线网络登陆互联网浏览网页、在线阅读甚至是直接下载书籍。阅读手段的进步, 导致了人类阅读习惯的改变, 人们的阅读已经不再只是拘泥于纸质图书, 电子文档已经与我们的阅读密不可分。随着电子文档的出现, 电子书逐步在侵蚀着传统的纸质书籍市场, 并将逐步成为书籍市场的主流。

在过去的两年中, 北京、上海多家民营书店相继倒闭。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的一份调查中称, 过去10年中, 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 这样的倒闭趋势还在加剧。光合作用倒闭, 国内面积最大的上海龙强书城倒闭, 香港三联书店关闭了许多门店, 北京著名的独立书店风入松停业, 上海季风书店门店巨亏, 等等等等。这样的情况不独见于中国, 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Batnes&Noble, 也在美国Amazon的冲击下挂牌出售;美国第二大传统图书连锁店Borders关闭了旗下399家门店。

固然, 传统书店的衰退, 有部分原因源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纸质书籍折扣销售, 国内的当当网、卓越网是早期的纸质书籍销售的网站, 其网站销售的纸质书籍多数以七折、八折销售, 而近期随着经营电脑配件为主业的京东商城和以电器销售为主业的苏宁电器杀入了纸质书籍的销售市场, 各电子商务平台将价格竞争作为一个销售手段, 五折、六折的广告铺天盖地, 更有网站打出来“满100送200”的广告。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成本低, 辐射范围广, 销售数量巨大, 这都是传统实体书籍销售商无法比拟的。纸质书籍销售总量中, 2010年通过电子销售平台销售的占20%左右, 而到了2011年, 截至9月底, 电子销售平台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35%左右。同时, 由于电子读物的普及, 电子书和电纸书也在蚕食着传统的纸质图书市场, 电子读物的价格远远低于纸质图书, 其价格往往是纸质书籍的1/10乃至于更低, 如此低廉的价格为电子读物带来的竞争优势, 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样的竞争优势还会加剧。

传统图书销售市场的萎缩, 势必给传统的学校图书馆带来一场革命。原先的图书筛选是在图书市场中大量翻阅后进行选择, 现在的筛选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大大提高了筛选效率。同时, 电子文档大量出现, 从某种角度来说, 可以极大地减少书籍的储藏空间, 降低了书籍采购成本。

3 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人类阅读习惯的改变。

传统的图书馆是一个收集、收藏、借阅纸质书籍的中心。作为学校图书馆, 面向的是学校里的师生, 在这里, 纸质书籍被收集被借阅。

而到了现今社会, 随着科学技术地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 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 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这也势必要求学校图书馆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人们习惯的改变。

传统的图书馆, 场所固定, 开放时间固定, 便利性不够, 时间局限性较大, 这势必制约了忙碌的现代人对图书馆的需求。开馆的时候未必有合适的时间去图书馆借阅, 想要借阅的时候图书馆未必开馆。这就要求图书馆做出相应的调整, 不能再拘泥于原先的模式。而解决方案是开通图书馆网站, 提供网络预约借阅。在国外, 很多图书馆已经开通了网络预约借阅, 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登录, 查看自己希望借阅的图书的状态, 预约前往图书馆取书的时间。因此, 我们不妨可以建立完备的图书馆借阅系统, 通过电脑来系统地管理图书借阅, 这样就能为学员提供便利的服务。同时, 还可以通过购买电子读书, 通过网络为学员提供在线阅读,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员对图书馆的依赖, 增加便利性, 同时购书费用大大降低, 也不需要增加馆藏空间。但是, 电子读物毕竟是无法全面替代纸质书籍, 手捧一本纸质书, 闻着油墨的书香味, 品着一盏香茗, 这样的阅读享受是电子文档无法提供的;同时, 还需要妥善解决好版权问题, 建立完善的图书管理系统, 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同时要做好足够的网络安全防护以避免被黑客攻击, 并且要解决盗版问题。图书管理系统的建立, 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是系统性。需要注意校内不同资源的联系, 做好系统性安排。其次是实用性。根据学员、教师的需求, 兼顾纸质书籍和电子图书的馆藏。三是有效性。既要丰富馆藏, 也要不定期地更新已经失效的图书, 以保证知识的有效性。四是资源有效利用。充分利用互联网,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 有效地控制成本。五是安全性。图书馆的电子化, 势必对电脑设备和网络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系统要做到尽善尽美, 并且是可持续发展。

信息时代, 科技的更新发展极为迅速。学校图书馆需要根据学员和教师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科技进步, 一味地固守于原有传统模式, 势必会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调整, 变革才是唯一的出路。

上一篇:复数第一人称指示语人称转移的语境顺应下一篇:浅析农民土地财产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