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老龄化问题目前较以往更加严重, 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显著增加, 与之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更加受到重视。重视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 促进其心理状况改善, 提高治疗效率, 是其预后的保障[1]。该文分析了人性化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老年糖尿病病患115例做为研究对象, 均来自于2015年2月—2017年5月该院所诊治患者。入组标准: (1) 患者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2) 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方便对此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3) 患者有一定沟通能力、填写问卷能力, 年龄均在60岁以上。 (4) 患者未合并精神类疾病, 知晓此次研究内容, 同意参与且能够配合。采用双盲法进行分组,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 两组资料:观察组有患者59例, 有男性34例, 女性25例;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是 (67.5±4.3) 岁;病程5~21年, 平均病程是 (10.5±3.5) 年。对照组有患者56例, 有男性36例, 女性20例;年龄60~79岁, 平均年龄是 (68.1±4.7) 岁;病程5~22年, 平均病程是 (10.8±3.7) 年。经比较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施予临床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将人性化服务运用于护理工作, 施护内容如下: (1) 对既往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常发生的状况进行调查, 分析容易对治疗效率、患者生活状态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的风险因素, 将人性化服务施护重点及方向明确;了解既往科室收治的老年患者各个方面的需求, 设计有针对性的施护内容;患者开始治疗时发放问卷, 了解此名患者的切实需求以及对护理工作的看法, 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实施计划;重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增加糖尿病治疗、护理方面的知识储备, 同时能够灵活运用一系列诸如心理干预、沟通、病情及症状评估等施护技巧。 (2) 基础护理凸显人性化, 给予患者积极接待, 以热情的态度开展各项服务, 耐心为患者讲解治疗注意事项, 引导其完成各项检查, 建立优质的护理基础;完成对入组患者资料的收集, 配合医生完成对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的感受和需求, 将病房布置的偏向家庭化, 确保病区地面长时间干燥、清洁, 设立老年人专用加装扶手的床铺;将每天所需的治疗及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一起进行, 重视施护细节, 实施各项操作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馈, 予以适时的安抚;重视每天的交接班工作, 当班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每天的治疗情况及各项身体指标准确记录, 同时向接班的护理人员转述清楚。 (3) 人性化健康教育, 调查发现, 既往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对疾病、对治疗认知不足的状况, 常常因此对自身状况或治疗方法产生错误判断, 治疗配合度也受到不良影响, 因此, 给予该组患者更具人性化的阶段性健康教育。在治疗开始后灵活的利用时间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普及糖尿病知识, 告知量取血糖的正确时间及正确方法;利用每天晨间访视的时间为患者答疑解问, 为患者讲述疾病预后方面的问题;发放科室印制的健康资料, 主要内容是和糖尿病相关的饮食常识、运动常识、中医食疗方及并发症预防知识, 要求患者同家属均要阅读, 提高其防范意识;每半个月邀请营养科医师、康复师组织1次健康讲座, 为患者讲解糖尿病治疗新进展, 普及示范饮食、运动方法。 (4) 人性化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病程偏长且并发症多的疾病, 患者在被疾病长时间折磨下情绪波动较为显著, 尤其是其中老年病患, 难免在治疗期间产生一些负性情绪[2], 不仅其治疗的积极性因此下降, 机体的耐受能力和免疫调节能力有所下降, 固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糖尿病老年患者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要更加重视和该组患者沟通的有效性, 对患者的合理需求尽量予以满足,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进行准确评估, 鼓励患者勇于表达自己的主诉, 引导其对自身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行分辨,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 帮助患者更加合理的释放不良情绪, 鼓励患者多和外界接触, 多和自己的亲友交流想法, 保持有积极、向上的身心状态。 (5) 人性化日常生活指导, 掌握患者生活方面存在的不良习惯, 告知良好习惯对糖尿病治疗、预后的积极意义, 帮助其予以纠正;用药方面, 将患者治疗疾病需要应用的药物的应用剂量、用法详细告知, 说明按时、规律用药的重要意义, 嘱咐其切忌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 若需要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要为其详细讲解胰岛素用法, 传授起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教会其怎样正确观察、分辨及处理用药后不良反应, 嘱咐患者在用药后若在有不适, 立即联系护理人员;饮食方面, 根据患者的合并疾病、血糖水平、身体需要, 喜好季节变化并结合营养师的建议定制饮食方案, 帮助其对膳食结构进行正确调整, 讲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 教会其怎样科学搭配食材, 对糖分的摄入予以控制, 嘱咐患者日常以清淡、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以少食多餐为基本饮食原则;运动方面, 根据患者的年龄特点、身体状况与其共同制定运动计划, 鼓励其适当参加有益健康的活动锻炼, 提供给几项适合的运动提供给患者挑选, 增强自身体质与免疫能力。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知识知晓率、血糖控制率及治疗配合度;有同一组人员采用SDS、SA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 评分越低, 代表患者心理状况越佳;采用我科自制调查表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1.4 统计方法

该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以 (±s) 表示计量资料, 并进行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n (%)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

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率是93.22% (55/59) , 治疗配合度是91.53% (54/59) ;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是80.36% (45/56) , 治疗配合度是76.79% (43/56) ;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829, P<0.05) 。

2.2 比较两组心理状况

接受护理后, 观察组SDS评分是 (40.4±4.6) 分, SAS评分是 (42.1±5.3) 分;对照组SDS评分是 (48.5±5.4) 分, SAS评分是 (49.7.1±5.8) 分;观察组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 表明观察组心理状况更佳,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927, P<0.05) 。

2.3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是:健康状况 (93.2±5.2) 分、生理功能 (90.8±5.8) 分、心理功能 (92.4±5.5) 分、社会功能 (90.1±4.9) 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是:健康状况 (76.2±4.3) 分、生理功能 (78.8±4.8) 分、心理功能 (80.4±4.5) 分、社会功能 (81.1±4.7) 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 表明观察组生活质量更优,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病患机体长久处于血糖异常状态, 会造成全身多处系统发生慢性损伤, 尤其这其中的老年患者, 本身体质不佳、合并疾病多, 加上疾病症状的影响, 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治疗难度与风险[3]。而且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在依从性方面并不理想, 无法保持日常生活中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使得其生活质量也下降严重。更加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目前老龄化现象严重,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所占比重极大, 固在各个方面均需要给予足够。以往此类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 常常是没有针对性却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某些细节方面也无法做到周全, 不仅影响治疗、护理效果, 患者的满意度也不高[4]。在强调“以人为本”理念的新形势下, 需要临床护理工作有所改变, 加以完善, 从而去适宜越来越严峻的各方面需求。人性化护理服务是全新的施护理念, 也是更完善的施护模式, 主张在以往重视病情的护理重心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护理工作凸显人性化[5]。

该文将人性化服务融入观察组护理工作, 综合患者年龄特点、病情严重程度与基本需求, 对施护流程、制度进行调整, 优化治疗环境, 做好基础护理, 凸显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指导方面的人性化。结果提示, 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观察组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 表明观察组生活质量更优,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 能够提高施护效率, 保障血糖控制效果, 充分体现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患115例做为研究对象, 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 分别予以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 对比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观察组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 表明观察组生活质量更优,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 能够提高施护效率, 保障血糖控制效果, 充分体现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患者,人性化服务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胜男, 赵维纲, 董颖越, 等.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3) :229-232.

[2] 陈燕妃.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15) :1386-1388.

[3] 柯梅芳.人性化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4, 35 (9) :1463-1464.

[4] 张会民.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15) :1383-1385.

[5] 何叶, 绳宇.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 (2) :136-138.

上一篇:基于借势营销对卷烟营销策略优化的思考下一篇:油田用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研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