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

2023-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要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共产党人要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作者:刘香玲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

内容提要:信仰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是人们安身立命和精神寄托的根本。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为此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更为科学的意义上和更为科学的形态上信仰马克思主义;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把科学信仰建设与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

关键词:信仰 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人

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信仰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是人们安身立命和精神寄托的根本。没有信仰的生命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共同信仰的民族如同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没有政治信仰的政党就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思想基础,就难以完成其特定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既是共产党人实现远大目标的动力源泉,更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方法。然而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我们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某些失误,如只注重经济工作而忽视理想信念的教育等,致使一些人甚至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了“信仰危机”、“信仰真空”:他们有的沉湎于花天酒地;有的在封建迷信活动中去寻找精神寄托;有的在各种诱惑面前随波逐流;有的党员干部由于背离正确信仰而堕落为腐败分子,被关进大牢。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孜孜以求,无数的革命者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在反动派的威逼利诱面前,他们“铁肩担道义”,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抛头颅、洒热血,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迎来了共和国的诞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同样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科学把握,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不仅闯过了三年困难时期,而且果敢地纠正了自己的失误,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尤其是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的严峻考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国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依然生机勃勃。

回首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的沧桑巨变、曲折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能否坚持并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共产党人如果丧失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苏联解体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然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是苏联的共产党人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丧失了自身的凝聚力,他们的意志和信

心已经完全破灭。由于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就失去了执政的依据,招致社会主义的失败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因此,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是一项强基固本的系统工程,必须给以高度重视。

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当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从世界范围看,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日益高级化的趋势,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复兴的态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它们利用宗教、民族问题挑起局部地区的战争而从中渔利;它们利用所谓民主、人权问题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分化”而肆意诋毁社会主义等等。这些问题反映到国内来,就使一些人甚至一些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种种困惑,在价值观上出现的“价值虚无主义”问题就很值得关注。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发展的关键期。一方面,改革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升级引发的社会震动也相当强烈,像企业人员的下岗失业、大学生就业、城乡间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道德滑坡、极少党员干部腐败行为的出现等等,也使一些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及党和政府的行政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怀疑和困惑,因此,“价值真空”、“价值多元”、“价值错位”等问题的出现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上述情况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文化网络化的当今世界,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对敌对势力企图颠覆社会主义的战略图谋以及国内一些入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种种疑惑,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抵御风险、提升能力、坚定自己的根本政治信仰,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切实解决人们思想上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精神学习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专门强调理想信念问题。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总是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尽管当今世界的情况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

第二要在更为科学的意义上和更为科学的形态上信仰马克思主义。所谓在更为科学的意义上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指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盲目崇拜,更不是教条式地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而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特点和本质的基础上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其内在的理论品质,,

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它的某些个别结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失去意义,某些特殊原理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被修正,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是始终起作用的,是颠扑不破的。因此,我们既不能因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否定抛弃应该抛弃的个别结论,更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个别结论的过时而放弃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只有树立了这种科学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会更加坚定不移。

所谓在更加科学的形态上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的学问,它要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解答实践提出的问题,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及时总结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认识。使我们在分析回答现实生活和群众思想上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中真正掌握群众,赢得群众的信任。为此,立足时代要求,结合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重大问题,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则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和基本做法。

第三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把科学信仰建设与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武装,来源于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因此,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非常重要。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深入学习胡锦涛、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论述结合起来。要让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我们党所做的有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切努力,都是共产主义的一部分,所有合格的共产党员都是共产主义者,共产主义并不神秘,共产主义就在脚下。同时,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针对人们思想上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针对国内外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失败论”等奇谈怪论,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的“灌输”,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思想;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法治、公正”的精神;从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念。让人们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的正义性、必然性及其实现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引导人们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要保持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们把对共产主义的无限向往和坚定信仰,转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

第2篇:共产党人要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共产党人要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共产党人要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内容提要:信仰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是人们安身立命和精神寄托的根本。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为此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更为科学的意义上和更为科学的形态上信仰马克思主义;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把科学信仰建设与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

关键词:信仰 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人

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信仰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是人们安身立命和精神寄托的根本。没有信仰的生命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共同信仰的民族如同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没有政治信仰的政党就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思想基础,就难以完成其特定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既是共产党入实现远大目标的动力源泉,更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方法。然而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我们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某些失误,如只注重经济工作而忽视理想信念的教育等,致使一些入甚至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了“信仰危机”、“信仰真空”:他们有的沉湎于花天酒地;有的在封建迷信活动中去寻找精神寄托;有的在各种诱惑面前随波逐流;有的党员干部由于背离正确信仰而堕落为腐败分子,被关进大牢。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凭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孜孜以求,无数的革命者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在反动派的威逼利诱面前,他们“铁肩担道义”,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抛头颅、洒热血,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迎来了共和国的诞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同样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科学把握,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不仅闯过了三年困难时期,而且果敢地纠正了自己的失误,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尤其是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的严峻考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国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依然生机勃勃。

回首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的沧桑巨变、曲折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能否坚持并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共产党人如果丧失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的失败。苏联解体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然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是苏联的共产党人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丧失了自身的凝聚力,他们的意志和信心已经完全破灭。由于丧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就失去了执政的依据,招致社会主义的失败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因此,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是一项强基固本的系统工程,必须给以高度重视。

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当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从世界范围看,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日益高级化的趋势,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复兴的态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西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它们利用宗教、民族问题挑起局部地区的战争而从中渔利;它们利用所谓民主、人权问题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分化”而肆意诋毁社会主义等等。这些问题反映到国内来,就使一些人甚至一些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种种困惑,在价值观上出现的“价值虚无主义”问题就很值得关注。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发展的关键期。一方面,改革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升级引发的社会震动也相当强烈,像企业人员的下岗失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城乡间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道德滑坡、极少党员干部腐败行为的出现等等,也使一些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及党和政府的行政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怀疑和困惑,因此,“价值真空”、“价值多元”、“价值错位”等问题的出现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上述情况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文化网络化的当今世界,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对敌对势力企图颠覆社会主义的战略图谋以及国内一些入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种种疑惑,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抵御风险、提升能力、坚定自己的根本政治信仰,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切实解决人们思想上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精神学习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专门强调理想信念问题。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总是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尽管当今世界的情况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

第二要在更为科学的意义上和更为科学的形态上信仰马克思主义。所谓在更为科学的意义上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指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盲目崇拜,更不是教条式地固守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而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特点和本质的基础上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其内在的理论品质,,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它的某些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个别结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失去意义,某些特殊原理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被修正,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是始终起作用的,是颠扑不破的。因此,我们既不能因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否定抛弃应该抛弃的个别结论,更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个别结论的过时而放弃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只有树立了这种科学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会更加坚定不移。

所谓在更加科学的形态上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的学问,它要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解答实践提出的问题,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及时总结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认识。使我们在分析回答现实生活和群众思想上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中真正掌握群众,赢得群众的信任。为此,立足时代要求,结合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重大问题,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则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和基本做法。

第三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把科学信仰建设与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武装,来源于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因此,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非常重要。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深入学习胡锦涛、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论述结合起来。要让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我们党所做的有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切努力,都是共产主义的一部分,所有合格的共产党员都是共产主义者,共产主义并不神秘,共产主义就在脚下。同时,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针对人们思想上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针对国内外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失败论”等奇谈怪论,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的“灌输”,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主、文明、和谐”的思想;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法治、公正”的精神;从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念。让人们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的正义性、必然性及其实现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引导人们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要保持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们把对共产主义的无限向往和坚定信仰,转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

------------最新【精品】范文

第3篇:与时代同行,做有坚定信仰的共产党人——观《信仰》有感

观看完展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感人故事的纪录片《信仰》后,我感受到有一股催人振奋的力量冲击着我的内心。

纪录片分为“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三部分,展示了先辈们对信仰的选择、坚守和把握。在取得胜利的革命时期,信仰融入、凝聚的自强不屈、“一团火”的创业精神;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建设时期,信仰铸就公仆本色的改革创新,自觉奉献;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信仰是共产党人创先争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信仰在不同历史阶段延伸和发展,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在党9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坚定信念,才使得我们的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在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创造了今天的辉煌与奇迹。观完《信仰》,我有如下感受:

一、要做一个有坚定信念、信仰的人

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正如郭明义所说:没有信仰人活得很飘。正如雷锋所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生活的岗位?又如王进喜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矛盾……这些质朴的语言,每句都闪耀着信仰的光芒。体现了共产党人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艰苦创业的信仰;体现了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有的精神风貌。在那些特殊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凝结出的自强不屈、艰苦创业的精神,给了我们答案。给我们提交答案的,远不只有王铁人、雷锋、焦裕禄……毛泽东为张思德题写“为人民服务”把中国革命真正的意义写实,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共产党人追寻的目标再一次推进。共产党人的信仰不断铸就了一座座时代精神的丰碑,在需要保家卫国的时候,创造了“抗美援朝精神”;在石油资源匮乏的时期,迸发出“大庆精神”;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诞生了“雷锋精神”。如今的我们远离炮火喧嚣的革命岁月,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我们应该体现一种怎样的信仰呢?一个人活着,要有信仰。只有了信仰,才有了精神的动力和奋斗的激情,《信仰》启迪了我,我想,这应该就是本职工作的点滴做起,修己惠人,笃行致远的一种精神和品质。

二、要做一名敢于践行高尚信仰的守信之人

没有实践的信仰是空想。

爱国人士美国物理学博士朱光亚说过的一段著名的话:科学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及有祖国,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普通的劳动者——曾在王府井大街中断百货大楼工作32年,接待过近400万名顾客的售货员张秉贵站柜台,被称为“燕京第九景”,就像北京的传统名胜“燕京第八景”一样充满魅力。在张秉贵的柜台前,许多人第一次发现,如此平凡的一种劳动,原来也可以给人带来这么多的快乐,买了糖不光就吃点糖,张秉贵真是把温馨甜蜜传递给顾客,这样的服务,被称为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把自己的信仰化作了朴素的行动:让华西村的群众都富裕起来。30年过去了,华西村走在了共同富裕的前列,全村一年创造千亿元的工农业生产总值,有1600户农民成为百万富翁。鞍山市齐大山铁矿养路工郭明义的信仰:从1991年开始,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一个80年代中期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旧房里……这样的典型很多。这样的理想信念和践行,高瞻远瞩,眼界和心胸更加宽阔。朱光亚、张秉贵、吴仁宝、郭明义的言行,让人联想到了战争年代的张思德,建设时期的雷锋,这是共产党人同一个“精神谱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延伸和发展。这些共产党人在岗位上的自觉奉献、无私奉献,有情有义。他们如此坚守信仰,如同旅途乏累过程中向自己伸出的援助的双手,如同前行路上的一盏指引道路的明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共产党员干部,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延伸发展,实现自身应该具有的价值,让自己保持矢志不渝的追求,活得高尚且充实,是需要我在实践中认真思考,知行合一:

(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坚定高尚的目标的指引下,保持奋斗前行的激情,积极创新,敢于实践,做一名德才兼备的教育工作者。

(二)心系学校的发展,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加强自己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的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把理想信念融入平凡的工作中,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立足本职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人为本,积极探索,解决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创先争优,充分发挥个人和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使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组织始终保持朝气与活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结语

《信仰》是一本书,它帮助我们梳理了零散于脑海中的一些记忆,带着我们穿越了一趟中国革命的时空隧道,让我们感受了中国革命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壮丽;它让我们在历史的坐标中,寻找着今天的方向。《信仰》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90多年来是无数英勇儿女舍生忘死的信仰坚守换来今天的富强民主。《信仰》还告诉我们,信仰坚守的不易。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环境更加的错综复杂,大家应当时刻督促自己,保持警惕,坚定信念,铭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的才智,激励人奋发向上,是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个人斗志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在新时期,让信仰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我深信,我们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第4篇:学习龚全珍同志坚定的共产党员信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在这个伟大的日子里,我们兴赣高速项目办党支部认真学习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开展向龚全珍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通过网站、宣传栏、QQ群等方式,学习开国将军夫人龚全珍同志的精神和先进事迹,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使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龚全珍同志是开国将领甘祖昌的夫人,1923年出生,今年已经90岁高龄。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算来有64年的党龄。1957年随着丈夫甘祖昌将军回到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退休后,她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做了很多好事。几十年来,龚全珍同志以坚强的党性、坚定的理想信念,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不懈追求。

甘祖昌1926年参加村农民协会,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党的事业。1928年8月,甘祖昌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跟随着革命队伍转战南北,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过数次重大战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3次负重伤,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他主动请辞回家务农, 解甲归田后,他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家乡的建设,不顾年老体弱、身患多种疾病,不辞劳苦,领导家乡人民筑水库、建电站、架桥梁、开荒地、改造红壤土和冬水田,造福十里八乡,被誉为“一心为民的农民将军”。

1985年冬天,甘祖昌将军的病情加重了,他让龚全珍找到一个珍藏的铁盒子,又把孩子们叫到床头,说:“盒子里的几样东西,都是我最珍贵的,留给你们作纪念。你们要珍惜荣誉,不给组织添任何麻烦,更不能做任何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

这一幕,深深的刻在龚全珍脑海里。将军病故那一年,龚全珍63岁,尽管过了花甲,为了将军的嘱托,她几乎把自己全部的光和热,都无私奉献给了社会。1986年,甘祖昌将军因病辞世,不愿给儿女添麻烦的龚全珍住进了琴亭镇幸福院。看到院里有不少孩子,她义务办起了“幸福学习小组”辅导孩子们学习,还担任了附近小学和社区的辅导员,一直坚持到1997年搬离。

龚全珍说:“离休不代表离岗,作为一名党员,为党工作是我的本分。关心教育、捐资助学,就是延续祖昌建设美好家乡的梦想。”2003年,龚全珍加入县镇两级的老干部宣讲团。10年间,没有人记得清她去了多少学校、机关、部队、厂矿,讲过多少堂革命传统教育课,但都记得她从不要一分钱报酬,还经常自带馒头当午餐。2011年,已经88岁高龄的龚全珍又和社区居委会的同志一道办起了“龚全珍工作室”。她每周都会来到工作室,与群众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短短一年多时间,工作室已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活动32场,成为莲花县教育党员、服务群众的一张靓丽名片。

省委号召,全省广大共产党员要以龚全珍同志为榜样,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带头践行宗旨,带头改进作风,带头廉洁自律,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用实干托举富裕和谐秀美幸福“江西梦”,为实现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

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深入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学习龚全珍同志的崇高追求和高尚境界,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职工,要以龚全珍同志为榜样,扎根基层,一心工作,做好自己的工作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

汇报人:

2013年7月8日

第5篇:共产党员应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党员教育片《信仰》观后感

共产党员应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

——观党员教育电影《信仰》后感

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在党支部的组织下,我观看了大型纪录片《信仰》,虽然只有短短的三集,但是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

人活着心中就必须要有信仰,有了信仰,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在记录片《信仰》中,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中,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献身革命事业的优秀品质,看到了那一股坚定的信仰所蕴含的力量。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也正是这些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献身革命事业,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富强、走向复兴。

在影片中所反映的建国初期王大锹、张秉贵、王进喜等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沈浩、蒋筑英、郭明义、徐虎等模范人物,虽然他们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是在信仰旗帜的感召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们都以不为名利,不图私欲,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行动准则,默默走过了人生中的一个个春秋。

同时我也深刻明白共产主义与既往一切信仰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良知的科学思想体系。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自古以来很多人孜孜以求的梦想,但都被一代代有抱负心系民族的爱国者找到了信仰真谛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屣。但在当今这个改革开放新时期里,往往存在一部分人只为追求个人名利而放弃了人生应有的一份正确的信仰,让他们在追逐所谓的名利时,迷失了自我,一步步走上了歧途。这样的人没有矢志不渝的追求,经不起失败的考验,为了一己之利,脱离了群众,损坏了大众的利益。由此可见,在这个由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人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所换来的美好的共

产主义社会中,不论从过往、今天、还是未来,培养树立坚定正确的信仰一直是我们巩固、建设祖国的重中之重。

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员前辈,他们心怀信仰,为了祖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默默地奉献出了的是他们的鲜血、生命,以信仰为天、人民为地,用顶天立地之态点起祖国前进的明灯,撑起祖国的未来!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紧跟前辈的步伐,心怀那份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并将其发扬下去,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努力完善自我,为保护好、建设好我们的祖国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我们行动的准则,为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终身!

汇报人:周昀萱 二零一二年十月三十日

第6篇:大学生如何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理想信念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共产主义理想不仅为我们构筑了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合理的社会制度,而且提供了其他任何信仰都无可比拟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大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人们对共产主义的真诚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认识和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并把这种科学的认识变成人们社会实践和行为的准则,使人们坚信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并使人们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奋斗终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及人类的历史实践足以表明,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天堂。

那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国家社会中最具朝气与活力的新一代,我们又应该怎样正确地树立并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呢?我认为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纵观历史,共产主义信念从孕育、诞生到今天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了。近两百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民族独立运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30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时而蓬勃发展,时而走进低谷,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起起落落。但共产主义一定会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因为,在共产主义背后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作为支撑。共产主义信念是一盏明灯,照亮全世界被剥削的人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而共产党员要做的,就是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懈奋斗,为全人类创造一个“地上的天堂”。

而在中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在这片曾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正带领着全中华民族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断摸索与前进中。期间因为历史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中国迈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出现过曲折和倒退,但是信念是一盏明灯,只要信念不倒,那总有拨乱反正的一天,所以的错误都会被修正,道路会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中国改革开放提出后,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的指导纲领,这正是中国社会主义现实的体现。中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在迈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必须摸着石头过河,敢于面对过往的历史,并更加坚定通往前方的道路。

二.将自己的学习工作与远大理想相结合

树立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并不排斥个人的具体理想,相反,个人理想的实现是和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相统一的。对于一个有先进思想有远见的青年来说,个人理想更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指导下实现的。于是,我们应该把树立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和个人具体的理想密切结合起来。

要把理想变为光辉的现实,必须立足当前,从我做起,把今天的努力同实现共产主义的明天联系起来。每个大学生都应当有立足自己实际的本职工作,从我做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兴旺,竭诚以赴。我国现今的科技学术水平还不高,当代大学生要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又说:“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实现远大的理想就是要从现在的平凡事情做起,没有平凡的工作,理想就会变成空话而不能实现。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就必须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的平凡艰苦工作做起,一代又一代的前赴后继,坚持不懈。

三.就要不断提高我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学术性研究的能力。

当代中国的学生严重地偏重于考试成绩,而忽视创造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们要清晰地意识到我们国家的不足,致力于扭转“中国制造”多于“中国创造”的局面,让我们国家在科技、学术方面有更多创新的项目。作为21世纪的新力军,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学术研究能力,使之成为自己的优势,进而成为国家的优势。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每一个共产党人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天起,就要终生为之追求并永不动摇的。树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仅是每个党员成为真正共产主义者的保证,更是保持我们执政党的稳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用我们的行动化为共产主义信念的光芒,照亮我们通往理想家园的道路!

上一篇:领导班子副职考核制度下一篇:优秀护士长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