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礼仪禁忌

2022-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职场礼仪禁忌

英语教学中社会礼仪与禁忌的跨文化研究

内容摘要: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展开,换言之语言表达应该与社会文化相联系。学生需要了解社会背景,以便帮助他们了解在特定语境下的英语表达方式。教师应该认真地分析学生表现并且帮助学生尽量避免母语文化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 英语教学 社会礼仪 社会禁忌

传统语言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生正确使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能力,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人们对语言教学中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意识已经日趋加强,相关跨文化教学的内容开始逐步增多,然而这在我国的小学课堂中还是远远不够。英语课堂教学应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展开教育,换而之语言表达应与社会文化相联系。学生需要了解社会背景,以便帮助他们了解在特定语境下的英语表达方式。如下文所述,文化迁移现象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广泛存在,这反映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度不高,因此对教师来说加强跨文化方面的训练至关重要。

一.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在此列举出几个代表人物,著名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及其它方面,综合构筑了社会成员的普遍习性。”萨丕尔说:“文化被认为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和思想,而语言则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布朗看来,文化是一个“包含信仰、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模式,还有居住在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或多或少所共有的行为集合。”这些定义都指出了文化是一个种群所必备的生活模式,包含种群成员赖以生存的信仰、语言、物质及精神基础。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固有部分,通常是文化的载体。其可以反映文化,传播文化,同时帮助文化发展。而语言也依赖于文化,并且受文化左右和影响。也就是说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能传达文化的内涵。而语言的使用也无法与文化分割,两者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没有语言,文化同样不可能存在。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语言承载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经历,并且反映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谈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提到沃尔夫假说,它从本质上揭示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个人对语言结构或语言习惯的日常方式,影响到他/她的真实想法和行为表现。”这个假说表明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反映经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定义自己经历的方式。

二.社会礼仪与禁忌的跨文化教学

社会的规则和礼仪是由人类在文化传播活动中,根据所遵循的特定类型习惯而形成的。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会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不同的社会礼仪。特别是西方和东方之间的文化差距非常大,如果學生不理解两者间差异就会出洋相,因此在此方面作深入研究很有必要。从大的方面来看,了解其他国家的社会礼仪会有助于国家之间在政治、外交及经济贸易上的交流。从小的方面来看,人们了解彼此的习惯是一种尊重的表现,这样会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并有利于彼此顺利地交流沟通。然而在东西方文化互动和交流中,如果缺少对这一层面的充分了解就会引起或大或小的误会,同时也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教师首先要指出学生对社会礼仪的曲解之处,同时解释导致这种曲解的原因,学生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给出回应,这就是所谓的“同化训练”。比如在东方国家,人们通常不会对熟人或亲戚表示感激,并认为说感激的话是关系不够亲密的表现。但是西方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即使微不足道也要表示感激。在东方,人们在真正接受礼物之前首先会拒绝,否则会被认为是贪婪的人。然而西方人在刚收到礼物时,就会打开并且通过赞扬礼物来表现他们的开心。东方人不习惯别人很长时间地注视自己,但是西方人通常会很长时间地注视彼此的眼睛,来表明他们是很认真地在听并且很尊重讲话者。中国人很乐意谈论他们的收入和家庭,然而西方人对于个人的私生活,尤其是年龄、宗教、婚姻、职业以及其他敏感话题非常谨慎。因此当教师涉及相关社会礼仪的教学时,他们应根据语言教学中的材料作简单介绍并进行讨论,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教学”。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英美影视剧片段获得文化信息,有一句古代谚语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影视片段能给学生大量提供以日常交际情形为蓝本的教学材料,既有情节又有图像。他们不仅可以认识并且快捷地获得如发音和声调方面的语言训练,而且可以获得如身体语言和社会礼仪的非语言知识。在观看影视片段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来谈论美国与中国在社交礼节方面的不同。试举教学情景剧“走遍美国”中的第二章为例,该章节“Blind Date”包括三幕:Harry和Susan在别人安排下进行第一次约会,Harry向别人询问如何去Susan的家。然后他们两个人一起去吃晚餐,但Harry因为其他事情而提前离开了。在解决了事情后,Harry又返回了Susan家。在第一幕中学生可以学习关于问路的礼节,在第二幕中学生会知道美国餐桌上的行为举止。教师可以在每一幕之后安排表演性活动,让学生在这种场景中充当演员,并让学生对中美礼仪进行比较。当然观看影视片段仅仅是教学的补充,教师在寓教于乐时要把握好度。

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存在一些人们试图避免谈及的事,因为这会让人不愉快,这就是社会禁忌。因此当人们交流时,会刻意避免某些词句及其代表的东西,因为传统或社会风俗让这些词句在使用时非常令人尴尬。禁忌无论在哪个民族中都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但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禁忌几乎无处不在,从日常生活到政治和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有些禁忌是消极的、迷信的、无知的,而也有一些禁忌是积极的、理性的、科学的。英语和汉语在文化禁忌方面,两者之间存在很多差异,这源于其各自根深蒂固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沿革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众所周知的数字13在英语国家是一个禁忌,这源于耶稣基督的故事。在中国猫头鹰是坏运气的一个象征,而在西方国家它代表着智慧。对教学而言,此类背景知识必不可少,学生必须对此了解,否则将无法掌握真正的英语。当教师在讲述具体禁忌,须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给学生,如特别强调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中不问年龄和工资等。

三.身势语的跨文化教学

中国学生在学英语的时候会发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老外总有很多具有独特意义的肢体语言,而这些动作与语言意义的表达往往大相径庭。身势语是交流中一种很重要的非语言方式——甚至出现在口头语言之前,它是人际沟通最初的语言形式,也一样是文化载体。

不同的文化间有区别,并具有地域、产业和个体差异,不同文化中身势语的含义自然也不同。了解不同文化的身势语,可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和不愉快。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融入跨文化身势语教学,这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身势语的不同表现可以发现,中国人的微笑并不一定意味着快乐,其也可以表示害羞,但是西方人不熟悉这种表达方式。中国人一般都不会看批评者的眼睛以示尊重和服从,而在美国避免目光接触是被认为不诚实或不认同。中国的年轻女性走在街上手挽着手,是一对亲密朋友的象征,但在美国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中国人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子,代表“我自己”,而美国人用食指或拇指胸部表达相同含义。中国文化是一种非接触文化,讲话一般保持在约20英寸距离。在美国和北欧大多数国家,人们交谈时会保持在约15-18英寸距离。

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是达成成功谈话,其和听力、阅读原是一体,所以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不同文化的身势语知识。比如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时间收集和整理不同国家的身势语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实现和掌握最常见的典型英美身势语。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杂志,也可以看一些视频片段来近距离了解外国人的实际动作行为。在收集了相关信息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这么做是为强调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假装让学生已经跨越到西方世界,在这个语言环境中扮演一个外国人。教师可以挑选日常生活的情境,提供给学生一个在课堂上练习身势语的机会。学生则被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充当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活动,并且时刻注意矫正不标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陆文静.文化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

[2]黄远振.文化教学的模式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12)

[3]董银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4]张爱琳.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思考[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1(02)

[5]刘铁虹,孔繁秀.注重英语的文化教学[J].科学管理研究,2004(S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南通朝晖小学)

作者:朱晓凤

第2篇:新沟通术打造完美职场礼仪

人在职场,沟通是关键。沟通是工作得以愉快进行、项目得以顺利完成的保障。职场不存在不可沟通的人,不要以轻易地说哪个人难以沟通。每当我们想说这话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是我们自身沟通方式的问题。

沟通的五大障碍

职场沟通有五个要素:具体信息、传播渠道、传播媒介(编码解码)、反馈、沟通双方,沟通的障碍来源也主要集中在这五个方面。从这五个方面,可以归纳出职场沟通失败的主要原因:信息缺乏,不清晰不完整;没有留意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适应对方;理解干扰,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沟通方式不当,是该打电话,还是留纸条,还是发短信,是公开表达,还是私下商量;没有反馈,最怕不反馈,你以为你理解了,我也以为你理解了,可是我们理解的却完全是不同的两回事,这是沟通中常出现的笑话。

用对方爱听的方式 说自己想说的话

有效的沟通应有50% 的时间用来听,会说的永远不如会听的。倾听的最高层次是要做到设身处地地听。倾听时有五个注意点:身体要前倾,告诉对方你很关注他的讲话,如果是坐着的一定要浅坐;要不断点头,表示肯定和鼓励,表示你很感兴趣,必要时重复对方的话;保持目光交流,表明你很专注,还可以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对对方讲话的重点要进行记录,并且能够提出高明的问题,与他互动,向他请教,让他感觉受到尊重;保持微笑。

最后是如何说。一句话:用别人爱听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弄清楚听者想什么,说对方感兴趣的东西。多讲认同、赞美、鼓励、欣赏、关心对方的话;对方正需要的信息;对方期望听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而非问题本身等。

以对方感兴趣的方式表达。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从友善的方式开始;保持热情、风趣、幽默;以提出问题代替批评或命令;保留对方的颜面,有相反意见时,尽量不要当场顶撞;用“三明治”法等。

在适当的时机与场合中进行。当对方有需求的时刻,才推销你的想法;场合不同,表达的方式与内容要作相应的变化——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表扬时,应尽量公开;批评时,应尽量私下。

商务沟通需要获得对方认同

与同事、客户交流的注意事项类似,都属于商务沟通。不过,与同事沟通,根据亲密层度,可以相对轻松、随意一些。沟通时双方的空间距离也有讲究:密友0.5m 以下(私

人空间),一般同事0.5 ~ 1.2m(朋友空间),客户1.2 ~2.4m(社交空间),演讲3.6m 以上(社会空间)。

其次是注意沟通原则:用建议代替直言,提问题代替批评,让对方说出期望,诉求共同的利益,顾及别人的自尊。第三,要取得好的交流效果,一定要注意少说多听。

职场沟通,获得沟通对象的认同很重要。那么,如何获得他人认同呢?最重要的是先让别人认同你这个人本身,然后才是对观点的认同。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对方的意见,千万别说“你错了”;以“我们”代替“我”、“你”;让对方多说话;设法让对方说出你的意见;避免在细微的地方争辩;不预设立场,避免给对方贴标签,不要对人有成见;如果自己有错误,干脆尽快承认。

永远不要逞口舌之快,输了辩论,可能会赢得别人对你为人的认同,以后沟通起来会无比畅通。

嘉宾简介:赵京勇先生,人力资源职业经理人,中华英才网特邀职业指导师,现任某大型零售集团企业人力资源总部部长。精通人力资源实务,对职场礼仪和商务沟通技巧尤有造诣。

“职业讲习所”

职业讲习所(guide.chinahr.com)是中华英才网与《职业》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为求职者及职场人士现场答疑解惑的品牌活动栏目。活动采用团体工作坊的形式,每期邀请8 位求职者,由业内著名且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师主持,职业指导师与求职者及职场人士面对面交流,探讨各自所遇到的困惑与难题,从而帮助求职者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道路。职业讲习所每周举办一期,每周五下午14:00~17:00 在中华英才网北京总部举行。欢迎参加!

作者:赵京勇

第3篇:高职学生职场涉外礼仪职业素养的培养探究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更多的国外企业选择在华发展,高职院校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加入外企工作或者从事对外的相关工作,因此涉外礼仪成为职场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之一。本文就高职院校对学生职场涉外礼仪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涉外礼仪; 培养途径

在国家间交往日趋频繁、经济发展愈加社会化的今天,面对日益国际化的职场环境、激烈的工作竞争和挑剔的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毕业生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知识,而且是德、智、体、礼全面均衡的职业素养。涉外礼仪作为一种对外工作岗位职员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对学生个人形象的培养、职场竞争力的提升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涉外礼仪的概念和学习必要性的认知

礼仪,顾名思义,就是指仪式和礼节。涉外礼仪,即为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应当遵循的一些国际通用的礼仪做法。由于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环境、宗教等的不同,人们生活习惯、日常交流方式也存在差异。目前高职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同学毕业后都进入了外事企业或者从事对外的相关工作,因此,掌握一定的外国礼仪文化和生活习惯,才能在对外交往中遵循国际间通行的礼仪进行沟通交流,有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矛盾,营造出更好的工作氛围。

二、高职院校涉外礼仪教育途径探讨

(一)高职院校对外礼仪教育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化设置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礼仪课程,课程性质基本为公共选修课。涉外礼仪作为现代礼仪体系的五大部分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将礼仪体系概括为“社交”“商务”“服务”“涉外”等五大部分),对涉外专业的学生和毕业后要从事对外工作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因此,涉外礼仪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教学中也要分层次依次进行知识传授。

首先是日常基本礼仪。涉外礼仪作为礼仪的一大组成部分,是以基本的礼仪规范,针对不同的社交对象、社交场合而衍生出的一种专用礼仪。高职院校学生均为高中毕业生,在入学之前的教育学习中虽具备一定的礼仪知识,但并没有系统、具体的学习。学生入学之初,学校应该通过礼仪手册、举办礼仪宣讲大会等形式,为学生初步建立礼仪意识,树立正确的礼仪审美取向,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存在意义和重要性,提升自信,拓宽人际交往。

再者是专业涉外礼仪的教育。高职院校中部分专业如商务英语、对外英语等本身需要面对的交流人群为外方人员,涉外礼仪尤其必要。在涉外礼仪的教学设置中,应针对不同的专业做相应的课程设计,有目的性的讲授,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学习任务,并且学以致用,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二)涉外礼仪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定位

1.从文化差异切入涉外礼仪教育。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民族信仰、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的不同,而使其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若是对文化间的差异缺少了解,学生会在不觉间以自身的价值标准和礼仪规范来表达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这样容易引起对外交流中的误解甚至矛盾。现代国际间通行的礼仪惯例和目前国内的礼仪规范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引入学习涉外礼仪的原因和必要性。

首先,日常生活用语的不同。生活中的交际用语包含很多方面,常用到的有会面时的打招呼、问候语、介绍语、分别用语和语言交谈话题的选择等。交谈双方因为各自的成长环境和文化氛围迥异,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如中国人在介绍客人时习惯用赞美的言语,而欧洲、美国等国家在介绍时更常用的是简要的信息介绍。例如,若是以中国的介绍方法介绍美国人,会使其产生不解甚至尴尬难堪。同样,用美国式的语言介绍中国人,又往往使被介绍人形成没有被足够重视的心理,从而有可能产生嫌隙。教学中,应当针对日常交流用语不同的方面,分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并举例说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其次,肢体语言表达的差异。交际作为一个复杂的表达过程,需要语言与肢体动作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不同的场合,面对不用的交流对象,选择恰当的肢体语言非常必要。上下级之间工作汇报、同事之间商议讨论、与客户间的介绍谈判等不同的场合如何运用肢体语言,需要避免哪些肢体动作,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常用的肢体语言比如眼神、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动态。国外很多特定的肢体动作都代表着特殊的含义,例如,日本的鞠躬礼,欧洲的碰鼻礼等。职场涉外交往中,一定要了解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肢体语言所代表的意义和差别之处,避免做出不礼貌的举动。教学中,适宜采取文化差异分析和实用案例说明相结合的方式,教导学生学习职场涉外礼仪中的肢体表达,进一步完善涉外礼仪教育的内容。

2.涉外礼仪的原则。涉外交往中,尤其职场中的涉外交往,在许多方面都有国际通用的惯例和原则。比如,女士优先、准时守约、热情适度、不卑不亢尊重隐私等。这些原则和惯例应当作为非常基础的部分纳入涉外礼仪的教学中。特别针对职场涉外方向,关于穿着打扮、会面、座谈、宴请等的相关规则和禁忌是必须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中也应着重强调。

(三)涉外礼仪教学模式建立

1.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礼仪教育作为一种素养教育,本身就与传统的黑板板书式的表达方式不太相融,而目前高职院校所配备的现代化的教学系统能够以图片、音频、视频等的形式呈现出生动、具象的内容,是礼仪教学中的最佳选择。配以音乐等的辅助手段,不仅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度,而且能有利于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也要合理的利用身边的网络资源。当前的网络包罗万象,四通八达,内容多,信息量大,且具有开放、及时等特点,接轨社会,贴近生活,也是学生乐于接受并使用的手段。鉴于此,本人觉得可以利用校内网络,在论坛、主页、微博上发起相关职场涉外礼仪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看法,既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也能激发学生对涉外礼仪的学习兴趣。

作者:王洁 冯艳

第4篇:职场礼仪:职场女性该注意的礼仪禁忌

每当你接听电话、参加会议或与老板交流时,你都在工作。你说话的内容也许很有道理,但是表达方式未必最佳。别让贫乏的工作技能影响了你的业绩。以下是必须注意的事项:

1.过多的点头

当妇女点头时,她们表示“我明白了”。而男士往往把点头理解为同意他们的观点,过多的点头会被看成是软弱的表现。

2.大声说话

在一句话末尾突然提高音调,给人的感觉好象是要提出什么问题以表现出自己对此事的不相信。但是大多数妇女对此并不重视。所以你应该试着降低结束话语时的语调,使之听上去更有权威性。

3.口头禅

有些人把交流工作变成反问句并要求得到证实:“这是个好主意,你不认为是这样吗?”“我们有最好的工作团体,对吗?”类似于这样的口头禅会减少权威性和可信性,所以应该避免。

4.修饰

有些词象“只是、但愿、猜想”会使表达者及所表达的信息受到轻视。“这只是个想法。”“我只是个初学者。”“但愿我干得不错。”“我想我有个问题。”这些语句都表明表达者缺少自信心,而且告诉听者所表达的信息无关紧要。同样,频繁的道歉也是不恰当的。应该用强有力的语言代替那些软弱无能的词汇。

5.允许打断

男士会突然插进来说自己想说的事,他们比妇女更喜欢打断别人;而妇女则往往会容忍自己的话被打断,以致对自己的主见失去信心。所以你应该说“我还没说完”或“请先保留你的问题”,或者继续发言直到表达完了自己的意见为止。

6.等待他人的邀请

在商业圈内,不能大胆说话的人往往被认为是没有知识的,所以你要积极投入每一次会议的发言中。有些妇女等着他人邀请她们发言,或根本不知道如何发言。所以在适当的时候打断他人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是很重要的,你必须学会让别人来听你的意见。

7.穿着过于性感

视觉印象往往7秒之内即可形成。衣着和外表也是一种交流的形式。如果一位妇女脚穿高跟鞋,身着缎衫和迷你裙并化浓妆,那么她表示的是性挑逗而不是职业上的交流。所以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妇女的穿着应该符合她的身份。你不必丢弃女子的温柔气质,但也不要穿得过于招摇。你的穿着可以效仿比自己职位高一层的人:如果你是管理人员,那么不妨穿得象个经理。

8.说话太软弱

说话软弱无力往往表示自己缺乏安全感或自信心。从喉部的膈膜发声可以使自己的声音被与会的每一个人听到,因为如果他们不得不费全力才能听到你的声音,他们往往听不进你在说什么;而且发言人一旦以一种软弱的声音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往往会失去说服力。

9.不雅观的身体姿势

有些细小的动作如耸肩,斜视对方,一条腿交叉着站立,或手的轻微晃动都会弱化一个人的强者形象。男士往往占据更大的空间。所以你应该时刻保持自己的地盘。站如松,坐如钟,理直气壮地从事属于自己的工作。

第5篇:职场礼仪十二禁忌

一.让老板提重物

跟老板出门洽商时,提物等动作你要尽量代劳,让老板也跟你一起提一半的东西,是很不礼貌的。另外,男同事跟女同事一起出门,男士们若能表现绅士风范,帮女士提提东西,开关车门,这项贴心的举手之劳,将会为你赢得更多人缘。

二.直呼老板名字

直呼老板中文或英文名字的人,有时是跟老板情谊特殊的资深主管,有时是认识很久的老友。除非老板自己说:「别拘束,你可以叫我某某某」,否则下属应该以「尊称」称呼老板,例如:「郭副总」、「李董事长」等等。

三.看高不看低,只跟老板打招呼

只跟老板等「居高位者」打招呼,太过现实啰!别忘了也要跟老板主管身边的秘书或小朋友打招呼。

四.以「高分贝」讲私人电话

在公司讲私人电话已经很不应该,要是还肆无忌惮高谈阔论,更会让老板抓狂,也影响同事工作。

五.谈完事情不送客

职场中送客到公司门口却是最基本的礼貌。若很熟的朋友知道你忙,也要起身送到办公室门口,或者请秘书或同事帮忙送客,一般客人则要送到电梯口,帮他按电梯,目送客人进了电梯,门完全关上,再转身离开。若是重要客人,更应该帮忙叫出租车,帮客人开车门,关好车门,目送对方离开再走。

六.开会不关手机

「开会关机或转为震动」是基本的职场礼仪。当台上有人做简报或布达事情,底下手机铃声响起,会议必定会受到干扰,不但对台上的人,对其他参与会议的人也不尊重。

七.称呼自己为「某先生/某小姐」

打电话找某人的时候,留言时千万别说:「请告诉他,我是某先生/某小姐。」正确说法应该先讲自己的姓名,再留下职称,比如:「你好,敝姓王,是OO公司的营销主任,请某某听到留言,回我电话好吗?我的电话号码是XXXXXXX,谢谢你的转答。」

八.迟到早退或太早到

不管上班或开会,请不要迟到、早退。若有事需要迟到早退,一定要前一天或更早就提出,不能临时才说。此外,太早到也是不礼貌的,因为主人可能还没准备好,或还有别的宾客,此举会造成对方的困扰。万不得已太早到,不妨先打个电话给主人,问是否能将约会时间提早?不然先在外面晃一下,等时间到了再进去。

九.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随性而为」的穿着或许让你看起来青春有特色,不过,上班就要有上班样,穿着专业的上班服饰,有助提升工作形象,也是对工作的基本尊重。

十.不喝别人倒的水

主人倒水给你喝,一滴不沾可是不礼貌的举动喔!再怎么不渴或讨厌该饮料,也要举杯轻啜一口再放下。若是主人亲自泡的茶或煮的咖啡,千万别忘了赞美两句。

十一.对「自己人」才注意礼貌

中国人往往「对自己人才有礼貌」,比如一群人走进大楼,有人只帮自己的朋友开门,却不管后面的人还要进去,就把门关上,这是相当不礼貌的。

十二.老板请客,专挑昂贵的餐点

别人请客,专挑贵的餐点是非常失礼的。价位最好在主人选择的餐饮价位上下。若主人请你先选,选择中等价位就够了,千万别把人家的好意当凯子。

小编总结:职场礼仪这些条条框框是要靠我们自己平常日积月累的的修炼和自律来养成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良好的职场礼仪作基础,我相信他在职场中也不会取得多大的成功。所以不要不在意这些小小的细节哦。

以上文章由冰城人才网(http://www.bcrcw.net/)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

第6篇:女性职场礼仪形象三大禁忌

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进入到八十年代,男性管理人员曾不断抗议:“妇女是不能被派往世界各地从事商业活动的。因为这太危险了,况且她们也不可能被国际商界所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明白了,这种看法只不过是一种谎言,一个人为的神话。而这个神话也正在迅速地溶化、消失。

女性职场礼仪

“女性在职场最重要的资本是什么?”据调查统计40%的白领人士选择了能力,之后依次为容貌33%,关系14%,学历8%。金钱和职位各占1%。没想到女人的容貌居然占有这么高的地位。

职场女性精心打扮,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让自己更加赏心悦目,非但不肤浅,还是一件相当实用的事情。在金融海啸一登陆时,就有大批华尔街女人涌进理发店,美容院。在能力,学历难以差别化的形势面前,容光焕发,神彩奕奕的容。面与精神状态。boss至少会对看上去依然保持积极状态的人手下留情。

香奈儿夫人在半个世纪前就放出豪言:“不化妆,不注意形象的女人没有未来”,她每天都要精心地妆扮自己,让自己时刻保持好的状态。因为“我不知道机会何时到来,所以每天都化一个淡妆,精心搭配,做好迎接的准备”。

记得在一次沙龙聚会上,一位男士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商场就犹如一部《三国》,那是男人的世界,女性无足轻重。”我无言,对这位先生的言论我不苟同,但也不想浪费精力去予以驳斥,事实胜于雄辩,在座的哪位女性不比你优秀,比你成功呀,给女性下一个这样的定论,不觉得自己特肤浅吗?但转而一想,有这样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或许职场女性因为某些女性特质给别人留下了不良印象。那么如何避忌,完善你的职场形象呢?

第7篇:职场菜鸟的各种禁忌

新入职场的人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总要有一段适应的过程,其中各种禁忌、各种潜规则使我们尤其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就新入职场的新人来谈谈需要注意哪方面的问题。

通常,入职培训使我们适应公司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公司的了解,与同事的相处大多时候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错过了,可能就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弥补。所以尽可能的在入职培训的时候多去了解公司的相关情况,例如公司的主营业务、部门的构成、人员的称谓等等。

入职培训过后就正式进入了试用阶段,也就正式开始工作了。与同事之间相处,如何称呼同事和领导也是值得研究的大学问。否则,在公司里你会发现很不合群,很难过。

有机的会的话,多去参加公司组织的企业内训,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与同事相处,增进同事间关系的途径。在进行培训师,记得多与培训师还有同事之间的互动,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了解,互相沟通。

然后就是工作的问题,能力高者多得,能力低者少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无论是能力的高低,都应该低调行事,低调做人,切不可过分张扬,否则能力再高也得不到公司同事的认可。这样久而久之,肯定会影响自身能力的发挥与个人的成长。

还有就是同事之间的相处,切不可在公司里面随便乱说别人的。。。,即使关系不错的同事,因为一句话被炒掉的例子已经很多了,希望不要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至于工作态度的问题,对于出入职场的人来说,工作态度甚至可以说能够左右一切,能力稍差不重要,重要的是自身一定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否则再好的工作落到自己的手里也会泡汤,切记眼高手低,切记只把薪水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身边的工作。切记!

中华企管培训网:http://

第8篇:提醒:职场新人_注意七大禁忌

作为刚入职的新人,难免会把以前各种坏的毛病和习气带入职场。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改正,这些毛病有可能成为你今后职业发展的大敌。者根据观察和对部分用人单位的调查,总结了新人常犯的7类毛病:

衣着扎眼,标新立异

镜头一:习惯了趿着拖鞋、穿着短裤在校园里漫不经心闲逛的小张,眼看着同事们大热天的穿白衬衣打领带,打心眼里感到别扭。自己进了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先解领带,后来天气太热,小张干脆穿着短裤上班,结果被上司“请”进了办公室。

点评: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形象,职场新人当然是同事关注的焦点,首先应在着装上与该单位的整体形象相符。男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应稳重干练,女大学生可略施淡妆,但忌讳过于暴露或粉饰。

眼高手低,光说不练

镜头二:到了新单位,小王只要闲着,就开始大摆“龙门阵”,吹嘘自己在学校如何优秀,理论功底如何扎实。在几次业务拓展会上,小王滔滔不绝地提了很多意见,陈述了自己的种种想法。但是,当上司吩咐他去具体实施的时候,他却做得乱七八糟,得到的自然是上司的严厉批评。

点评:年轻的大学生,到了新单位难免会满腔激情,急于得到同事的认可,但往往容易将事情看得简单而理想化,只想做专业性的能体现能力的工作,对一些普通琐碎的小事却不屑一顾,以至于碰了壁还莫名其妙。年轻大学生有激情是好的,露点锋芒也无妨,但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不要眼高手低、光说不干。

目中无人,唯我独尊

镜头三:“名牌”大学本科出身的小韩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跻身于一县级市公务员的行列,同事们的学历除了专科就是中专,最多是个自学考试本科,面对一帮“凡夫俗子”,小韩有点目中无人,言语中也少不了流露出傲慢的味道。面对已经40岁的同事老刘,小韩也直呼“老刘”,但意气风发的小韩,在年底的民主评议上却倒吸了一口冷气:倒数第一。

点评: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过于高傲,尤其是“名牌”出身的大学生。高学历、名校的背景有时反而会引人忌妒,把姿态放低一点,恰当的礼貌往往会赢得好感。无论对领导还是同事,无论喜欢还是讨厌,都要彬彬有礼。对待年长的同事,如果他没有职务,不妨称呼“X老师”或“X师傅”,因为他们有很多工作经验值得你学习。

斤斤计较,口无遮拦

镜头四:周末,忙活了一周的小刘斜躺在椅子上唉声叹气,同事老周问他怎么了?小刘历数了工作一个月以来的工作记录:给三个同事轮流当了一个周的“学徒工”,成绩记在别人身上,自己的工资还不如中专生;给主任出去洗照片,冲洗费报销了,来回的出租车钱却要自己掏;三天前一个业务之所以没谈成,关键是主任死脑筋,不会周旋,在这样的单位终究

难有大出息……小刘一开口就收不住,根本没想到这些话可能会传到领导耳朵里,后来领导果然多次在大会上含沙射影地批评了他。

点评:初来乍到的大学生从“学徒”干起是正常的,多干点杂活也累不着,刚到新单位就东挑西拣、争名夺利,尤其对工资待遇斤斤计较是最愚蠢的,很可能得不偿失。“祸从口出”的古训要牢记,职场新人,最好还是少说多干。

越俎代庖,争功邀赏

镜头五:小陈毕业进了一家私营公司,专业对口,业务还算熟练,由于老板比较重视年轻人,于是小陈便时常向老板提出一些对公司的看法和建议,开始老板很高兴,夸小陈业务熟练、爱岗敬业,也经常将一些重要业务派给他做。小陈从此开始飘飘然起来,认为老板缺了自己不行,于是对出了差错的同事,小陈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一通,有些业务不请示老板自己就敢做决定,在会议上小陈也时不时地抢过老板的话头,罗列一下自己的功绩,甚至把别人的功劳也往自己的头上记。后来老板受不了,以一个很小的借口把小陈辞退了。

点评:在单位里,努力工作,适当表现自己,最大限度地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认可,是必须的,在论功行赏时应展现一个新人的宽广胸怀,赢得职场人缘。任何老板都讨厌自己的下属居功自傲,擅做主张,更没有人能忍受自己的下属对自己指手画脚。

应酬逞能,喧宾夺主

镜头六:小郑毕业后到新单位,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跟着领导出去应酬。第一次出去应酬,领导问他能不能喝酒,为了表现自己,小郑满口答应,在酒桌上不管什么酒都一口一杯,还到处代表领导敬酒,但不一会儿就喝得酩酊大醉,丑态百出,弄得领导尴尬不已,还给领导留下了撒谎逞能的坏印象。从此,单位的重要活动和接待任务,小郑都是靠边站。

点评:为了工作,有些应酬是必要的,但应把握“量力而行”这一原则,不可逞能。向职场前辈多学些礼仪和应酬之道,也许将会使你的事业如虎添翼。

频频跳槽,朝三暮四

镜头七:名牌大学毕业的小李应聘到某学校任教,收入不错而且稳定,在同学中也算中上等。但是,在同学聚会上看到一些同学比自己过得好,小李心里极度不平衡,刚教了两个学期,就跳槽去了一家公司。但是,到新单位才知道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工作非常累,收入也不高,公司许诺的待遇也因种种原因未能兑现,万般无奈,小李只好决定继续考研。

点评:大学生来到单位后产生种种失望需要时间来抚慰,这是大学生自身适应社会的一部分,要相信是金子就总会发光的,在你发光的时候,必将得到重用。如今找一份工作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从学校到工作岗位,首先应该想的是怎样充实自己,等到积累了资本,再考虑跳槽也不迟。当然,如果新单位确实是一个烂摊子,那么跳得越早越好。

第9篇:职场人说话的八个禁忌

职场社交是门学问,有时甚至毫不逊色于工作内容本身的作用。想到什么说什么,往好处想会觉得这个人性格直来直去、大喇喇;往坏处想,不加修饰的语言偶尔也会成为利剑伤人。

1、不要说“但是”,而要说“而且”

试想你很赞成一位同事的想法,你可能会说:“这个想法很好,但是你必须……”本来说话字字千金伶牙俐齿的你,这样子一说,这种认可就大打折扣了。你完全可以说出一个比较具体的希望来表达你的赞赏和建议,比如说:“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而且,如果在这里再稍微改动一下的话,也许会更好……”

2、不要再说“老实说”

公司开会的时候会对各种建议进行讨论。于是你对一名同事说:“老实说,我觉得……”在别人看来,你好像在特别强调你的诚意。你当然是非常有诚意的,可是干吗还要特别强调一下呢?所以你最好说:“我觉得,我们应该……”

3、不要说“首先”,而要说“已经”

你要向老板汇报一项工程的进展情况。你跟老板讲道:“我必须得首先熟悉一下这项工作。”想想看吧,这样的话可能会使老板(包括你自己)觉得,你还有很多事需要做,却绝不会觉得你已经做完了一些事情。这样的讲话态度会给人一种很悲观的感觉,而绝不是乐观。所以建议你最好是这样说:“是的,我已经相当熟悉这项工作了。”

4、不要说“仅仅”

在一次通力攻关会上你提出了一条建议,你是这样说的:“这仅仅是我的一个建议。”请注意,这样说是绝对不可以的!因为这样一来,你的想法、功劳包括你自己的价值都会大大贬值。本来是很利于合作和团体意识的一个主意,反而让同事们只感觉到你的自信心不够。最好这样说:“这就是我的建议。”

5、不要说“错”,而要说“不对”

一位同事不小心把一项工作计划浸上了水,正在向客户道歉。你当然知道,他犯了错误,惹恼了客户,于是你对他说:“这件事情是你的错,你必须承担责任。”这样一来,只会引起对方的厌烦心理。你的目的是调和双方的矛盾,避免发生争端。所以,把你的否定态度表达得委婉一些,实事求是地说明你的理由。比如说:“你这样做的确是有不对的地方,你最好能够为此承担责任。”

6、不要说“本来……”

你和你的谈话对象对某件事情各自持不同看法。你轻描淡写地说道:“我本来是持不同看法的。”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词,却不但没有突出你的立场,反而让你没有了立场。类似的表达方式如“的确”和“严格来讲”等等,干脆直截了当地说:“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7、不要说“几点左右”,而要说“几点整”

在和一个重要的生意上的伙伴通电话时,你对他说:“我在这周末左右再给您打一次电话。” 这就给人一种印象,觉得你并不想立刻拍板,甚至是更糟糕的印象——别人会觉得你的工作态度并不可靠。最好是说:“明天11点整我再打电话给您。”

8、不要说“务必……”,而要说“请您……”

你不久就要把自己所负责的一份企划交上去。大家压力已经很大了,而你又对大家说:“你们务必再考虑一下……”这样的口气恐怕很难带来高效率,反而会给别人压力,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但如果反过来呢,谁会去拒绝一个友好而礼貌的请求呢?所以最好这样说:“请您考虑一下……”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