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机械制图》课教学的探讨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械制图》是职校中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重要基础课,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绘画、看图及空间的想象能力。制图课是由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 能否学好这门课, 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制图课教学的成败, 与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从培养中等专业工人的角度, 浅议《机械制图》教学的探讨。

1 教师素质是关键

机械制图教学与其它教学活动一样, 自始至终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首先,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学习效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才得以发挥出来的。其次, 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效能也是通过教师的正确使用才得以发挥。再次, 教师的思想意识、言行举止、道德修养、情感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教师素质是影响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因此, 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是教学目标符合日益变化的社会需要, 是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的需要, 是全面提高制图教学的质量需要, 是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2 学生素质是基础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 而是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 学生素质是机械制图教学的基础。作为制图教师, 首先, 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 了解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 才能选择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新知识, 有针对性地教学, 才能合理地确定教学的起点, 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明确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素质的相同性, 教师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 提出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文化素质的差异性, 必须因材施教, 采用个别化教学方式。其次, 要研究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规律, 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自信心, 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3 充分了解学生情况, 进行必要的学前教学安排

职校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 年龄偏小, 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 对于从未接触过的新课程《机械制图》, 感到既陌生又好奇, 且有点担心能否学好。教师要针对这一心理特点, 培养学生树立学好这门课的信心。上课前组织学生到正规工厂参观了解一下零件的大致形状, 让学生浏览正规加工图纸及生产出的零件。用多媒体展示机械制图录像, 让学生观看,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为学好制图课奠定基础。

4 教学设计是核心

4.1 教材的逻辑结构, 运用逻辑规律和方法

作为制图课教师, 必须十分熟悉制图教材的逻辑结构, 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还熟悉各内容的整体结构。同时, 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纵与横、主与次、深与浅的关系。教学时要按照“整体了解, 逐步分析, 综合掌握”的顺序安排教学。

整体了解就是在绪论课教学中, 开门见山, 简明扼要地讲清机械图样的概念、内容、作用、国际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组成部分等, 使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机械制图世界。这样可引发学生学习制图课的兴趣, 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入机械制图课的学习。逐步分析就是围绕教材的五个组成部分 (即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视图的表达方法、尺寸注法、机械常识、制图技能等)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加以分析, 并把视图的表达方式作为中心和主体。从投影方法开始, 由投影理论入手, 努力解决好制图的点线面、基本几何体、组合体三大基础内容, 努力解决好制图的点线面、基本几何体、组合体三大基础内容, 为学生学习零件图和装配图创造条件。又如尺寸注法, 要随着投影分析能力的培养分阶段穿插进行。无论哪个组成部分的教学, 都要注意各阶段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前后照应, 注意教学重点的必要重复和难点的分散, 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2 注意学科之间的整体性

职校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特别是制图课在机械专业的全部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贯穿始终的作用。因此, 作为制图课教师, 不仅要从培养中级机械技术工人的角度来考虑制图学科教学大纲的实施, 应着眼于整体功能, 立足于整体效应, 注意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的整体性。如要上好制图课的“投影作图”, 就要恰当地引用数学学科的立体几何知识;要上好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 就必须联系《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工艺》等相关学科知识。又如“读典型零件图”的教学, 要有意识地联系《工程力学》和《机械基础》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教学中要多问为什么:这零件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材料?为什么要设计成这种形状?为什么要有这些结构?尺寸及技术要求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引导学生把相关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照应。而制图课教学又要为其它课程奠基铺路, 逐渐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掌握好“机械技术语言”, 才能学好专业课和生产实习课, 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制图课教学, 就是要培养学生从整个专业方位上思考问题, 努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备课要做到“三位一体”。所谓“三位一体”是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师自己, 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备教材”是指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必须弄清抓准, 《教学参考书》既然是“参考”就不能照搬照抄, 要做到有所取舍。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除吃透教材外, 还要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 做到讲课胸有成竹, 处理重点、难点得心应手。“备学生”是要根据技校学生的素质情况, 掌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会有哪些难点、疑点, 上、中、下三类学生会有哪些不同的困难和收获, 应该运用何种方式授课等。“备教师”是指教师要明了自己讲授每一课的长处或不足, 还需要哪些知识来充实自己等。

要注重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设计, 除备好课外, 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要有合理而恰当的教学结构和节奏, 教师要有恰当的安排, 要善于处理好课堂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从教学的设计到组织,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通过精心组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适时设问, 启发学生的思路。如在讲剖视图时, 教师把剖视的概念和剖切符号以及选取剖切位置的方法等讲清楚后, 可选择一个有内部结构的教学模型 (或轴测图) , 作形体分析或适当提示后, 把哪些结构需要剖, 如何剖, 如何确定表达方法等问题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在学生分析讨论时, 教师应及时引导、启发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完成后, 再指定每组一名学生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讲评各组的答案, 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布置作业、教学反馈等, 这样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和环节协调起来, 形成教学合力, 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试论网络环境下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及其优化下一篇:某居民住宅楼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