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建设项目申报

2022-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网络平台建设项目申报

强化涉农项目申报管理的思考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以涉农项目为抓手,以资金管理为载体,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农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支农资金量的不断增加,在涉农项目申报、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拟就规范涉农项目申报、管理、验收考评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涉农项目类型

涉农项目申报、管理涉及财政、发改、科技、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供销、移民、扶贫、民政、交通、国土等多个部门,按照项目扶持内容可分为六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科技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及周边生态环境项目、农业生产救灾项目、农业生产示范区项目和发展特色农业项目。涉农项目重点包括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建设、农业科技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和农村和谐稳定。

二、项目申报、实施程序

涉农项目申报因各个项目特点不同,申报程序略有区别,但基本程序大致相同:项目单位根据省级下达项目申报工作指南编制项目文本(实施方案)申报—县(市、区)项目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审核、筛选、上报—市级项目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审核、筛选(项目如果需要专家评审则召开项目评审会)、上报—省级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筛选(项目如果需要专家评审则召开省级项目评审会)、确定项目。

项目申报成功后,绝大部分项目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与省相关主管部门直接“戴帽”下达至项目县(市、区)。项目实施由项目单位按照省级批复的实施方案(项目文本)实施,财政部门根据项目进度和项目主管部门意见,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度”拨付项目资金。

项目完工后,县(市、区)项目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一道自查验收。对于专项资金较大的项目,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扶贫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先由县(市、区)自查验收后,市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再组织市级检查验收,省主管部门和省财政部门最后进行绩效考评。

三、存在的问题

从鹰潭市多年来涉农项目申报、管理情况看,“先建后补”、“以奖代补”项目实施得较好,其他涉农项目申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完善的地方。主要问题有:

一是上级项目主管部门下达项目申报通知及项目申报指南时间过紧,往往是从接到项目申报通知到最后申报期限只有几天时间。由于时间紧,只能由项目主管部门指定单位上报项目,未经过实地考察、公开、公示等环节。

二是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够。涉农项目涉及的部门很多,由于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够,造成重复申报、多头申报。

三是县(市、区)未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涉农项目库,申报项目的随意性较大。

四是重申报,轻监管。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涉农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监管力度不够,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

五是项目自筹、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存在假配套、乃至不配套资金的情况。

四、对策建议

一是提前通知申报项目指标。省级项目主管部门应将一些经常性的涉农项目申报指标提前通知到相关市、县,让市、县两级有足够的时间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审查及公示,以提高申报项目的质量和透明度。

二是自下而上建立分级涉农项目库。县(市、区)农业、林业、水利、供销、移民、扶贫、民政、交通、国土等部门应根据各自项目管理职能建立涉农资金项目分库。涉农项目分库汇总至财政、发改部门,经县级财政、发改部门筛选后建立县级涉农项目库。县级涉农项目库报相关市县财政、发改部门汇总后建立市级涉农项目总库。同时,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各项目主管部门于每年年初对当年拟新增的涉农项目进行调查摸底,经筛选汇总后分别报市和县(市、区)财政、发改部门汇总进入市、县级项目库。涉农项目库建立后,市级涉农项目总库和县级涉农项目库将项目单位有关情况在政府或部门网站公开。

三是申报的项目必须是市级项目总库的项目。市级项目主管部门接到上级项目申报通知后,应及时在政府或部门网站将项目申报条件、要求等内容公开发布。申报省级及省级以上涉农资金项目,要实行竞争立项,必须是从市级涉农资金项目库中择优选取和推荐上报,对未列入涉农资金项目总库的项目不予申报立项或推荐上报。

四是建立专家评审制度。有关市县项目主管部门要建立涉农资金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库包括专业人员、财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评审项目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5—7人,对申报的涉农资金项目进行评议、审查,并按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择优上报。

五是加强部门间沟通,建立项目申报备案制度。项目主管部门间要加强沟通协作,凡上报的涉农项目都必须报市级项目总库备案,并在政府或部门网站公示,避免多头申报、重复申报。

六是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从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实施到竣工验收,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积极参与,加强监管,做到监管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在专项检查中,积极与纪检、监察、审计部门配合,加强重点涉农项目的检查。同时,积极发挥舆论、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全面立体的监管体系。特别是对于自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项目,不予报账、验收。

此外,要建立完善项目考评、奖惩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项目验收考评指标,确保考评过程科学公平。充分运用考评结果,确保发挥“奖优罚劣”的作用。对于项目实施进度快、效益好的县(市、区),下年度增加其项目申报指标;对于项目实施慢、效益差的减少申报指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严重违规违纪的企业,将其列入项目申报“黑名单”,今后不再予以扶持。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作者:杨坚平 王菊友 晁阳

第2篇:对畜牧产业项目申报和实施的探索研究

2006年以来,镇远县完成畜牧业总投资项目资金1402万元。其中,完成优质肉牛养殖项目100万元,优质肉羊产业化扶贫项目300万元,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240万元,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草地畜牧业588万元,冷水养鱼项目128万元,林下养鸡项目46万元。随着国家对畜牧业投资项目的监督和检查,畜牧业项目建设存在达不到预期建设目标,财务审计不规范,实施地点和实施方案不符,资金投向改变等问题。由于可行性论证不足,实施方案可实施性不大,众多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常常难以解决,致使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由此可见,加强畜牧业投资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可行性研究,是实现镇远县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林 李洪华

第3篇:高校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策略与管理研究

摘要对高校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策略和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对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研究高校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策略和创新管理的思路;对提高高校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批准率,加强高校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管理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校;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策略;管理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如“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具有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研究目标宏大、申报要求高等特点,它涉及政府管理部门多、领域广、专业面宽,对管理协调的要求高;它着眼于新兴产业的开发,兼顾国家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它是战略性目标产品的开发项目,注重产业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多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瞄准科学前沿和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点基础研究、高技术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亟待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它能体现国家目标,为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随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推进,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高校处于科研工作第一线,汇集大量的科研人员,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高校获得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不仅得到大量的科研经费的投入,改善高校现有科研条件;而且能够提高学校知名度和认知度,提高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进一步整合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对研究型高校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保持和促进学科优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毕竟数量有限,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都参与竞争,中标率非常低。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许多高校虽然已经做了很好的工作,科研实力也很出众,但是在申报中不讲究策略,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最终导致其申报无果。根据观察,我们将高校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1选题出现偏差,未符合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立项要求,未符合国家战略

高校一些教师选题思路常常依赖国外已经开展过的研究工作,而对具有原创性、开拓性领域的研究较少,而创新性恰恰是决定科研项目能否立项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教师以一般项目的申报套路来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根据自己的研究背景和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开展研究工作,而对于国家的发展需求知之甚少,偏离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还有一些教师为了靠近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指南,申请没有涉足过的研究领域,或缺乏相应研究积累,不具备基本的研究条件,缺乏竞争力,所申请项目也难以获得立项。

1.2闭门造车,不注重学科交叉,不注重联合申报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相比一般项目具有对社会的影响重大、涉及面广、投资经费大、要求的技术水平高、难度高等特征,往往一个团队、一家单位难以独立完成。一些申请者思路狭窄,没有看到学科交叉的巨大力量,不注重学科交叉创新,闭门造车,墨守成规,其提出的申请自然缺乏竞争力;一些高校为了独享项目、独立申报,宁愿投入巨资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也不愿与已有基础的单位合作。另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大多以产业化为目的,高校虽然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但也仅仅是在实验室的层面上进行研究,距离产业化还有很大的距离,高校因各种体制原因不愿与企业联合申报,导致无法得到国家支持。

1.3项目团队结构不合理,缺乏人才培养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一般都是跨学科项目,对团队的学术背景要求较高,时间跨度较大,对团队的年龄结构、研究能力要求较高。项目负责人在组织团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团队结构的合理性问题。一些高校从海外引进了学科带头人,就积极的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然而其手下的相关工作人员却极其缺乏,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又尚需时日,为了申报东拼西凑,看似研究团队实力很强,实则一盘散沙的“雇佣军”,这样盲目申报,即使能够立项,也会引发诸多问题。

1.4科研管理理念落后,科研管理队伍不稳定

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依赖于各个方面的协调、合作,合理有效的科研管理是科研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然而也有一些高校科研管理充当的只是“传话筒”的作用,科研管理人员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办事员,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科研管理处于一种完全被动服务的状态,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科研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有一定知识的、稳定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管理。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科研管理队伍不够稳定,经常随意更换科研管理人员,致使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强,无法科学有效的管理,只会依照传统的管理模式,被动地从事一些简单的管理工作,从而使管理工作不能够连续进行,始终处于低水平的运转,无法真正为科研工作服务。有些科研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要性,在组织和管理中没有做到充分的重视,而仅仅以一般项目的标准管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导致管理混乱,管理效率不高,甚至影响到项目的顺利进行。

2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策略与创新管理

高校为了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从项目的策划、组织、论证、管理以及前期预研投入等,已经付出很多精力,希望得到国家项目的支持,但由于以上种种问题,中标率很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研究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策略,推进管理体制的创新,对推进申报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1选题瞄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切合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通常代表国家和社会在某一发展领域未来一段发展时期最为重要的需要,对国计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是重大科研计划项目的立项之本。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教师和科研管理人员时刻关注国际国内的发展动态,及时收集整理国家出台的政策信息,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紧跟国家热点,把握国家当前以及未来几年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选题上就瞄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符合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

2.2鼓励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加强跨学科、跨单位联合申报

高校应针对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学校发展战略研究,结合学校学科建设规划、队伍建设规划和平台建设规划,制定相关计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针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多学科交叉、研究目标宏大等特点,建立有利于创新、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鼓励前沿、交叉和边缘学科的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综合优势,建立交叉学科基地,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承担者必须有足够的科研力量、技术水平和资金设备,需要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研究单位的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科研人员参加,需要来自不同科研单位的专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法联合、融合、交叉。跨学科、跨单位的联合申报,可以有效整合各个学科,各个单位的已有资源,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形成新的强有力的科研队伍,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2.3优化研究队伍,构建研究基地,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关键是人才的投入。高校应构建层次清晰、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体系,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制定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支持计划,吸引国内外优秀学术带头人到校工作或讲学,带动学科水平的提升,把培养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团队作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要积极探索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凝聚学术队伍的组织模式,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激发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基地,将课题研究长期坚持下去,即使项目结束了,后续工作在此基础上持续展开,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2.4化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稳定管理队伍

科研项目不是孤立的研究,与科研管理密不可分,要树立在科研中渗透管理,在管理下指导科研的理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研管理工作变得非常复杂,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科研管理工作。面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要性,高校科研管理唯有创新管理模式,把项目、基地、人才结合在一起,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才能科学管理国家重大项目。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养,以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鼓励管理人员不断学习科学管理方法及相关的管理知识。设立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专职管理人员,跟踪项目全过程,做好管理、服务和沟通工作。

3结论

高校申报国家重大科研计划,要充分重视,不仅仅简单的将其当作一个项目来对待,更要作为一次学校发展的难得机会,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有力促进,作为一次革命性的进程,认真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高校申报课题组要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充分沟通,与联合申报单位充分沟通,与项目主管部门充分沟通,在项目的策划、申请、立项、中期检查、结题的整个过程都要认真对待,认真完成项目要求的技术任务以及成果转化工作。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做好项目组织、管理工作,以及经费管理工作,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参考文献

[1]杨力.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创新互动关系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5).

[2]许长谭.高校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模式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8(3).

[3]王银宏.浅谈新时期高校科技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地质教育,2007,1.

作者:陈 浩

第4篇:关于申报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高校:

为加快我市服务外包发展,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市商务局和财政局决定启动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征集与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按照《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厦商务技贸【2011】487号)的相关规定进行项目申报。

二、请于2012年3月1日前,将申报材料(一式二份,装订成册)报送市商务局技术贸易处(联系人:程波 ,联系电话:5302615,地址:思明区湖滨北路15号外贸大厦6楼)。

附件:

1、《厦门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资助申请表》

2、《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厦商务技贸[2011]487号)

厦门市商务局 厦门市财政局

2011年12月12日

第5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申报书要点

附件五: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申报书要点

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和共建共享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科技中介机构,通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提升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具有应用性、开放性、公益性特点的公共服务平台,从而降低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本和投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项目申报要点 1. 项目名称

2. 项目所属领域(新兴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科技金融业、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业等四大领域)

3. 平台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家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重点从本领域搭建公共专业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对企业创新、创业和孵化的促进作用、及重点解决的共性需求来阐述)

4. 平台建设单位及合作方基本情况(包括牵头企业名称、合作单位的资质及其承担的主要工作、公司上的销售收入、企业利润情况、主要产品、项目达产后企业的预计销售收入和利润情况,知识产权情况等)

5. 平台建设内容(平台提供什么服务,重点从技术与服务、人才、测试设备、研发部件、开发工具、场地等要素进行分析) 6. 平台核心技术要点 7. 平台建设目标

8. 平台运行机制和维护方案(阐述平台运行机制、对外开放性、技术供给能力、设备供给能力、服务内容、已有客户情况、维护方案等)

9. 平台建设时间和地点(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10. 项目基础(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已完成的工作及形成的阶段性成果,正在进行的工作,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工作)

11. 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项目预计投资总规模、企业投资额、企业已落实资金、中央和地方政府资金需求)

12. 平台建设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3. 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技术、市场、政策、管理) 14.有关附件(与项目相关的其他证明材料或文件等)

2

第6篇:学校网络化建设科研规划申报

副标题:

作者:htlong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36 更新时间:2011-6-12

1、项目申报基本情况

一、项目意义: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一种技术。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经验来看,从单机发展到网络,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所以利用网络平台服务于课堂教学、家庭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和办公效率是我们的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借鉴当前我国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以校园网络的建设为核心与基础,加快实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学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跨跃式发展,这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关键性步骤,也是推进均衡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项目内容:

1、确立“信息化网络”建设的目标和与之相配套的技术标准

2、建立实施项目的制度(培训制度、激励制度等)

3、探索项目实施的策略和措施

4、建立项目评价体系

5、反思总结项目研究经验成果与存在问题的思考

三、实施项目的优势:

1、学校具有信息化发展基础:

为促进学校的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校专门成立信息部,整合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管理方式,同时也承任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科研创新工作,尤其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校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施展空间,可以大胆地进行尝试与创新实践。

2、团队技术水平强:

我校信息部教师具有很强的刻苦钻研精神,敢于创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这也为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3、建立无盘网络系统,实现班班通:

我校利用无盘网络技术,将旧机房淘汰电脑组建成无盘网络,虽然是旧电脑,可是运行速度快,操作方便,实现了我校所有的班级和功能室都能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上课,充分利用电脑课件的优势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套系统的安全性极高,除了硬件的原因之外,决不会出问题,大大减轻了学校网络管理员的负担。

4、学校资源库初具规模:

为了配合无盘系统开展课堂教学,学校建立了资源服务器,提供课件,软件,视频等文件的存放和共享,教师上课或是学生课间休息时可直接访问资源,访问资源库内文件如同访问本地硬盘资源,操作方便,快捷,不需要帐号和密码,直接访问,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

5、资源上传制度的完善:

学校资源库的内容全部来自于教师自已上传,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自制课件或是网上下载,然后上传至学校服务器,经过对教师的培训,所有的教师都能完成这样的操作,因为学校教室里采用的是无盘电脑,所以教师的资源必需上传到学校服务器,这样不但让老师养成了资源上传的好习惯,同时也很好地起到了资源的共享作用。上传需要独立的帐号和密码,确保个人资料的安全性,也就是我们可以访问其它老师的资源,但是不可能删除和更改,自己的资源可以访问也可以删除,这样资源不但能很好的共享,同时能提供很好的安全性。

6、开设“苏小U盘”:

把网络优盘的服务器建立在我校内部的服务器上,这样可以让全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可以申请一个帐号,可以让他们都能方便地把自己的资料存放在网络硬盘里,存取速度快,操作方便,现在学生信息技术课的作业都可以存放在自己的网络优盘里,同时也可以存放一些自己的个人资料,为学校全面实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撑。

7、学科知识问答系统开发,让网络伴随学生成长:

我们自主探索,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开发出一套专门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问答系统。“学科知识问答系统”,是专门针对中小学以及高中生推出的问答系统,在这里的问题分类就是我们的学科分类,每个学科下面又分为小学、中学、高中,完完全全就是为了我们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问题而专门开辟的一块相互交流学习的场所。让我们的师生都溶入这样的一个“大家庭”,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提,采用互相解答的形式,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情况下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在家里遇到学习问题无处可问的困难。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个快乐成长的网络平台。通过百度输入“学科知识问答”便能在第一条位置显示出我们的问答系统链接。这也是我们在全国率先推出的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问答系统。

2.项目实施计划

一、完善我校现在网络平台和资源(2010—2011)

1、学校资源库的规范管理

学校网络资源初具规模,但是不够规范与完善,对于资源上传的存放进行严格规范,方便资源共享。

2、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调动所有老师的积极性,完善学校资源库的建立。

学校网站采用实名注册,每们老师的资料尽量以电子文稿上传至学校网站的形式提交,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网站的宣传功能起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同时也实现无纸化管理,绿色环保,也提高了老师的网络应用意识。

二、利用先进的办公平台,全面实现教学、办公、家校联系网络化(2011—2015)

我校下一步将计划使用一套新的办公系统,本办公系统区别于区上开通的办公系统,本套系统不但有其它办公系统的功能,同时还具体教育管理功能,可实现:学生档案管理、学籍管理、学生成绩、课表、学生收费等管理,能够实现老师对所教课班级或所管理班级所属的学生信息、课程、作业、评语、成绩进行管理。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各类数据传输网络化、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化、各类应用用户管理智能化。并且这套系统也为每位学生开通了帐号,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查看自己的作业,提交作业,查看课程表,查看学科成绩,给任课老师留言,实现家长与老师的互动交流。真正实现网络化办公,网络化教学,利用网络平台高效快速地传递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让网络将教师、家长、学生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起到管理透明,及时交流沟通的网络应用平台。 本平台的全面应用估计需要3-5年的时间。

三、班级博客的全面开通,通过网站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参加的各项活动(2011)

班级博客开通,方便家长通过网络了解孩子在学校参加的各项活动,不但可以与老师进行网上交流,同时可以查看孩子参加的活动照片,利用网络平台很好地宣传和交流作用。为了让教师和学生有个适应过程,所以班级博客我们将在2010年末开通。

四、打造学校网络视频数字校园

这也将是我校下一步将要发展和规划和重要决策之一,我们将利用现有的网络数字化音频广播和数字化视频广播技术实现对我校电台的数字化组建,届时学校的所有通知和校园广播除了以传统的校园广播系统进行播报外,同时还将以网络实时转播的方式呈现,在教室时可以实现观看视频,学校的大型活动将在互联网上进行实时转播,让更多的社会人士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解决了家长无法亲自参加学校的活动,但是能通过互联网进行观看视频或收听学校的重要通知和广播,允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外宣传。

而且这些操作所有的核心技术我们都掌握,只要在实施条件准备允分的情况下我们将实现这样的构建。 (利用流媒体技术搭建相应的服务器实现音视频的时实广播)

五、转变思维,打破传统管理教学模式(2011—2015)

这将是我校下一步着力思考和尝试的一个问题,在网络的应用与普及之后,教学模式在改变,管理模式如何做相应的调整。

1、教师的电子备课(包括教案与课件)如何与传统的备课方式结合。

2、教师资料的上交与管理如何全面实现电子化,方便查阅和管理。

3、信息化的全面开展,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轻老师的负担,让教师乐于接受这种的教学与管理模式。

3、项目预期成效

一、网络化教学

每位教师养成课件的制作与上传习惯,尽量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常规教学活动,实现电子备课与电子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二、网络化办公

利用学校拟采用的办公平台,实现电子化管理,让老师可以能过这样一个网络平台实现资料的上交,通知的收发与查看,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网络平台管理学生档案、成绩、以及作业的布置,评语的撰写,课件的共享等目的。

三、网络化交流

利用办公平台可以实现家长与学生的任何一个任课老师进行单独留言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这样的一个平台实现与任何一位学生家长留言,同时与短信结合的方式,将信息及时传递到家长手机当中,利用网络实时实现交流与互动。完全实现网络管理。

利用班级博客及时发布班级信息,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更多情况。并且我校将保留所有班级博客的信息,若干年后学生还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查看到自己以前的班级信息,这将是一段非常珍贵的回忆与财富,我们将为学生留住这样的美好回忆。

四、网络化学习

通过建立的问答系统实现学生可以在家对自己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网上提出,在网上得到问题解决,实现学生的自主成长。

五、数字化校园

利用数字化广播音视频广播系统打造一个可以随时通过对外进行视频和音频广播的系统,开展电视会议和网络视频教程。

开发出系列网络资源与视频培训教程

对已开发的网络平台进行进一步完善和维护,如学科知识问答系统和网络办公平台的应用,同时我校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不但有专项培训课程,而且同时开发视频教程,我们把这个教程命名为“苏小启航”,通过这样的视频教程,老师可以反复观看,真正实现教师全面掌握培训内容,同时我们将这些做成系列教程,形成我们的特色资源,可供老师随时查看和其它学校借鉴。现在已经开发出三期,可通过学校网站下载。

总结出适合学校发展的网络平台搭建经验

我校对本特色项目的申报之后着手学校网络化建设的各方面应用,通过实际应用及时总结经验,为其它学校的借鉴做好经验交流。为整个青羊的校园网络化应用做出贡献。

4、项目风险管理

一、主要问题:

1、硬件的投入不够,无法实现教师人均一台电脑开展各项工作。

2、部分学生以及家长受到家庭环境的制约,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

3、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

二、应对措施:

1、加强宣传与沟通,加大对家长的培训。

2、加大对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以及技术的培训。

3、多方筹措,改善学校相应信息技术装备和设施。

5、项目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一、项目管理团队 负责人:张俊辉

具体负责人:丁晓敏杨晓彬 主要参与人员:

匡世林张霞李云霞闵静武易昆蓉马筱晓郑艺 黄体龙王科王文甫许丹雷春美邱永玲周莉丽 江海燕李兰

二、项目管理保障措施:

1、本项目采用校长负责制,由学校行政部门和信息组通力合作,将本项目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融为一体。

2、校长负责组织管理和提供经费,并协调、整合专家资源;

3、信息组负责全面推进项目研究;

4、全体班主任教师具体实施,项目开展的情况纳入班级常规管理考核中。学校办公教学全面网络化,使之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

6、项目经费管理

学校划拨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开展,严格管理,规范使用。

第7篇:2015上海市使用国家支持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2015上海市使用国家支持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一、支持方向和对象

平台建设资金主要用于:

1、支持服务外包公共技术、信息、培训服务平台建设和服务外包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2、支持境内省部级以上政府(含省部级)主办的重点国际性展会;

3、支持本市有关政府部门委托相关研究机构开展的产业研究课题等。

平台建设资金申请单位包括:推动和促进本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企业(单位)、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等。

二、支持范围和标准

(一)服务外包公共平台的设备购置费用、运营和维护费用 设备购置费用主要包括平台建设所必需的软硬件设备购置费用,包括公共服务平台运行必须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交换机、服务器、机柜、UPS、电池、空调、网络性能测试仪、存储设备、软件开发和正版软件购买费用、宽带通信设备、配电设备等硬件设施。对符合规定的设备购置费用,在设备购入成本的50%额度内给予补助;对其中符合规定的软件开发费用和正版软件购买费用,按50%额度内给予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40万元。

运营和维护费用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平台运行中产生的电信、设备租用、房租和运维服务等必要费用,以及培训平台的讲课费、场地费、资料费等。对符合规定的运营维护费用,在实际发生运营维护费用的50%额度内给予补助,原则上每个平台项目运营及维护费用支持年限不超过三年。

(二)服务外包单位的展会费用

对境内省部级以上政府(含省部级)主办的重点国际性展会,申请单位举办或参加展会的展位费、搭建费等,给予最高不超过50%的支持。

(三)服务外包产业研究课题费用

对于相关研究机构开展的服务外包产业研究,每个课题分别给予不超过5万元的课题费用支持。

(四)支持标准

原则上每个单位限申报一个平台项目,每个申请单位最高资助总金额不超过100万元。已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过财政资金资助的费用,不再重复给予补助。

三、申请条件和材料

(一)服务外包公共平台

1、申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A、项目申请的主体应在本市依法登记注册、具独立法人或社团资格,并为平台项目的实际投资单位;

B、平台建设的主要宗旨是服务于服务外包产业,并在客观上提升了上海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

C、平台应为2014已完成或正在建设的项目; D、应具备平台运行必要的场所和专业工作人员; E、设备为正规途径购买,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F、软件开发及系统维护工作由正规的专业公司提供。

2、申报单位应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A、《上海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建设资金申请表》(附件一),含项目单位(法人)意见、主管单位审核意见;

B、申请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和国税、地税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C、申请单位上一财务审计报告;

D、申请报告(含项目建设及运营情况),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项目设立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总投资(含项目投资清单)、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建设的进度及资金到位情况;项目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或项目完成后提供的成果及形式等;服务对象及提供服务的方式(附提供服务的合同),服务对象数量的证明材料;绩效目标实现的自我评价;并附有申报材料真实性声明。申请报告需经法人签字、加盖公章。

E、《上海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建设资金汇总表》(附件二)、费用支出相关合同与发票及支付凭证(复印件应加盖单位公章);

F、《上海市服务外包公共平台项目评审表》(附件三)中相关内容;

G、其他需要补充的材料。

3、申报材料的时间节点:

A.本申请补贴的发生费用的时间为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

B.申请单位应在2015年7月31日前提交上述材料至区县商务主管部门。

(二)服务外包展会

1、申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举办或参加的展会为境内省部级以上政府(含省部级)主办的重点国际性服务外包内容的展会。

2、申报单位应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A、《上海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建设资金申请表》(附件一),含项目单位(法人)意见、主管单位审核意见;

B、法人营业执照和国税、地税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C、申请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展会情况,参展情况,参展费用(包括展位费、搭建费等),参展达到的效果,并附有申报材料真实性声明。

D、《上海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建设资金汇总表》(附件二)、费用支出相关发票及支付凭证(复印件应加盖单位公章);

E、《上海市服务外包公共平台项目评审表》(附件三)中相关内容;

F、其他需要补充的材料。

3、申报材料的时间节点:

A. 本申请补贴的发生费用的时间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 B.申请单位应当在2015年9月30日前提交上述材料至市商务委。

(三)服务外包产业研究课题

1、申请单位提交申请:

申请单位依据2015上海服务外包产业研究课题目录填写《上海服务外包产业研究课题承接申请表》(附件五),提出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于7月15日前提交至市商务委,经评审后确定课题承接单位。

2、课题结题应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A、《上海服务外包产业研究课题结题及资金申请表》(附件六); B、研究报告全文; C、其他需要补充的材料。

3、课题结题的时间节点:

申请单位应在2015年9月30日前提交上述结题材料至市商务委。

四、评审程序及标准

1、平台申请单位应于规定期限前向主管单位提出申请。示范区内的申请单位向示范区提出申请,非示范区内的申请单位向所在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主管部门联系人名单见附件七)。展会和课题申请单位直接向市商务委提出申请。

2、各主管单位应对平台申报材料认真审核,提出审核意见后于规定日期前报市商务委。

3、平台评审以服务外包专家评审为主,专家结合申报材料和平台申述,依据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平台的必要性、平台针对性、平台公共性、平台公益性、投资合理性、社会效益、盈利能力等进行打分,择优支持(服务外包公共平台评审标准见附件四)。

4、各平台补助资金的金额由会计师事务所依据第二条“支持范围和标准”进行符合性审计并提出专业意见。

5、市商务委会同市财政局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和会计师事务所意见,对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定后,最终确定补助项目和补助金额,并在市商务委网站公示。

五、资金拨付

公示无异议者,由市商务委向市财政局提出拨款申请,市财政局按照国库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拨付资金。服务外包产业研究课题的费用于结题后一次性拨付。

六、监督管理

平台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的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管理和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并自觉接受财政、商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将不定期地对项目组织实施和资金使用效益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本指南规定的单位,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将全额收回财政专项资金,取消以后申请资格。对严重触犯国家法律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或单位的法律责任。

附件:

1、上海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建设资金申请表

(服务外包公共平台及展会使用)

2、上海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建设资金汇总表

3、上海服务外包公共平台项目评审表

4、上海服务外包公共平台评审标准

5、上海服务外包产业研究课题承接申请表

6、上海服务外包产业研究课题结题及资金申请表

7、主管部门联系人名单

第8篇:关于抓紧做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准备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文号】工信厅企函[2008]89号

【发布日期】2008年7月8日

一、项目申报范围

(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公共服务主要是指面向中小企业开展的技术、信息、培训、融资、市场开拓等服务活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开展公共服务所必需的服务场所和设施的改造;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开展专业服务的工业设计以及电镀、热处理等节能减排公用设施建设。

(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通过利用现有闲置厂房和楼宇,改造建设满足小企业创业发展所需的场所以及相关的公用配套设施。

以上两类项目,在2007年底前已经建成以及在2009年底前不能开工的,不能申报。在项目选择和资金安排上,将向地震灾区、中本部地区以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已得到其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予支持。

二、项目选择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区总体发展规划。

(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注重综合利用,不新征用地。

(三)布局合理,有一定的服务基础,能满足一定数量中小企业创业和公共服务需求。

(四)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是独立法人,有固定办公场所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自身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能够组织专业服务资源开展服务,可实现收支平衡,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本地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工作方案。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防止变相的楼堂馆所建设。申报的项目要有比较突出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公共服务平台要优先选择在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集聚区,以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功能为目的的仪器、设备或系统软件购置,以及对现有服务场所进行必要改造的项目;创业基地要优先选择以现有厂房、楼宇改造为主,必要的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辅的项目。

(二)请各地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选择符合申报条件,项目申请报告需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含本项目现有设备设施情况)及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相关工作业绩。

2.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地点(具体到区县);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建设期限;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构成明细、项目建成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新增企业户数、新增就业人数、年服务企业数量等)。

3.项目建设前期进展和建设条件落实情况。主要包括:履行项目备案(核准、审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情况;资金筹措情况;项目建设进度;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投资补助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已有相关证明文件的,请按以下顺序提交。

⑴项目单位法人登记复印件。

⑵项目备案(核准、审批)文件复印件(由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备案权限的部门出具

的文件)。

⑶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复印件(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⑷环保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影响博或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复印件。

⑸资金来源证明文件(银行贷款合同或者贷款协议,自有资金证明,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证明)。

4.投资估算表。

5.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或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

6.项目单位对项目申请报告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第9篇:网络音乐产品内容审查程序及申报材料

附件2:

网络音乐产品内容审查程序及申报材料

一、已经文化部内容审查(含正式出版发行)的进口音像制品需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由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向文化部提出申请,并报送以下文件和材料:

1、进口网络音乐产品报审表;

2、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书副本或复印件、产品运营代理协议(中外文本)草案,原始版权证明书;

3、文化部进口音像制品批准单;

4、申请单位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5、申请单位的网址、IP地址、音乐产品登录账号及相应密码;

6、内容审查所需要的其他材料。

文化部收到申请后,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发给批准文件,方可正式投入运营;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二、除本附件第一条外,需进口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网络音乐产品,由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向文化部提出申请并报送以下文件和材料:

1、进口网络音乐产品报审表;

2、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版权贸易或运营代理协议(中外文本)草案,原始版权证明书,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书副本或复印件;

3、节目光盘(包括中外文歌词);

4、申请单位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5、申请单位的网址、音乐产品登录账号及相应密码;

6、内容审查所需要的其他材料。

文化部收到上述申请后,由审查委员会进行内容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文化部根据审查委员会提交的审查意见,在20个工作日内(不包括专家评审所需时间)、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发给批准文件,方可正式投入运营;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根据内容审查结果,产品需要修改的,应及时进行修改,否则不予批准。

四、经文化部批准的进口网络音乐产品应当在其显著位置标明文化部批准文号,不得擅自变更节目名称和增删节目内容。要使用经批准的中文节目名称(外文名称可以在括号中注明)。

五、进口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网络音乐产品参照外国网络音乐产品办理相关手续。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拥有著作权的网络音乐产品参照外国网络音乐产品办理相关手续。

内地与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合资、合作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独资企业拥有著作权的网络音乐产品参照外国网络音乐产品办理相关手续。

六、本通知发布前已经在国内传播而且至今仍在传播和运营的进口网络音乐产品应当在2007年3月1日以前,按照本通知要求报送文化部补办内容审查手续,补办期间进口单位可以对其网络音乐产品统一办理补办手续。逾期未报审的,按照擅自传播进口网络音乐产品依法查处。

七、未依法正式出版的国内音像产品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也应参照上述要求于2007年3月1日前报送我部备案,取得备案文号。

上一篇:学校工作计划汇编下一篇: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