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作文

2022-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粽情端午作文

小学生端午节作文500字:好运奥运年端午话粽情

小学生端午节作文500字:好运奥运年端午话粽情

2008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奥运也已离我们不远了。每一个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默默的祝福奥运,为奥运加油。

也就是在今年,08奥运年,国家首次把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设为法定节假日,这一定会让浓浓的粽情飘得更远,更久。

奶奶经常卖粽子回家给我们吃。可是在古时候,粽子只有在端午节时才“现身”。相传,人们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如赛龙舟、插艾草、带香囊„„每个习俗后面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从以前的白米饭团粽子,到现在的肉粽、红豆粽、牛肉粽等多种口味的粽子,人们已把粽子变得更加美味,现在也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多的是美食的享受。

端午节来了,也说明奥运离我们更近。我想,今年的端午节一定会与往年不同,一定会更加热闹,更加有意义,或许就连粽子里,都充满着奥运的味道,空气中都飘着奥运的气息,在这一刻,奥运就在你身边!

一股熟悉的粽味飘了过来,不知不觉,耳边又响起了那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草,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第2篇:粽情端午--端午系列活动

“粽”情端午

--------“走进我们传统的节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系列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年的6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为了让学生了解端午传统节日的由来,认识节日习俗的演变过程及各地丰富的民俗活动,从中体会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国际部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了解传统、认识传统、继承传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系列活动一

海报评比:15SACE各班分别以端午节“历史”,“人物”,“习俗”三个主题准备3张海报参加评比,截止日期:本周四(5月29日)

系列活动二

学包粽子Rice-dumpling Wrapping:在这个中国传统节日里,各色各样的粽子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粽子虽然好吃,包起来却十分考验手艺。但是现在会包粽子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有些年轻人甚至都没见过如何包粽子。本周三下午四点,在国际部大楼6楼,由学生家长,宿管,老师组成强大的师资团队,和外教,学生一起感受动手包粽的快乐,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系列活动三

爱心“粽”有您,把爱带回家。本周四下午,国际部一楼大厅将会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心粽子拍卖会。一只只粽子,传递着一份份爱心。此次所得善款将作为我们的爱心基金,为以后的爱心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江苏省前黄高中国际分校国际部

2014年5月28日星期三

第3篇:粽情端午总结

粽情端午,温馨满满

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前往小林敬老。早些年,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记得有一篇关于圣诞节作文,里面有一句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 ‘Christmas comes every corner.’如果生硬地将这句英文翻译成中文,便没有其中的韵味。引用这句仅仅为了说明在小林,可以说是穷乡僻壤的地方,爱依旧在----端午节,在团市委书记、市青年主席王小彬和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习恩民带领下,一起前往小林敬老院。

这次小林敬老院活动负责人让我来写这篇总结的时候,可以说是喜忧参半。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来记述,是否在参加活动的,将人冠上头衔之后,会显得光彩熠熠。我尽量选取真实,然而真实确实一笨重活儿,让我又不得不小心翼翼,避开条条框框的限制,努力寻求真实。不管是否被神化比较厉害的,地位性特别明显,在小林,我们都是一群普通的人,仅仅因为老年人在需要的时候,我们刚好出现,我问过一个人,喜不喜欢这种类型的活动,她说喜欢,又很是纳闷为什么不参加,她说,感受每一次的气氛便足够了。

一路的颠簸,从城市的一端到城市的另一端,在最繁华的市区到达人烟稀少的郊区,真心对于风尘仆仆赶到的领导们表示感谢,刚好的端午假期,刚好的休息日到达小林敬老院,这些文字都会苍白无力,这些感谢话我本就不该说的,因为没资格。在领导们看来,会尽己所能照顾好老人。

这一天,一连串的活动无不体现出人文关怀。对,人文关怀重点。给老年人带去的欢乐,给老年人送去的温暖,在这里无份职业的高低贵贱,在这里,并没有地位的悬殊,在这里,我们尽可能为老年人感受到社会还是美好的。而我在开头说到的书记,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强调作用,因为走马观花的敬老有时候会让老人家们吃不消,就像是在三月的雷锋月中我们故意在那天做好事,曾说过,一天做好事不难,难得就是坚持。一个人受到另外一些人的良性影响,会扩散到这个人的生活中,从而使影响这个圈子里面的其他人,,末了,我想要说的便是这些。

不亦乐乎,我们有互动环节,美妙的歌曲唱出我的心声,搞笑的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等等节目,这些经过精心安排的仅为了给老年人带去欢乐。

表演节目是以一曲《歌唱祖国》来结束的,我们国家时候一个个人组成的,只有在这个社会生活过程中,都被当成人存在那样看待,只有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到的人文关怀,犹如贴之亲切,只有在和谐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才会做到,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冲进走向繁荣富强,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第4篇:粽情飘香话端午——上柳源小学系列端午节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端午节到来前夕,上柳源小学开展一系列关于端午节的活动。旨在为让学生能够认识屈原,对端午节有个更好的认识。

端午节来临之际,老师们借助班队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以诵读爱国主义名篇佳作的方式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并一起品尝了端午节的传统美食,感受端午节独特的文化内涵。

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以免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我校利用此次机会,大力宣传健康防疫知识,开展环境卫生教育、健康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净化校园及生活环境活动。

同时,各班针对端午节假期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着重向学生宣传了防溺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拐防骗等安全知识。

第5篇:家乡端午节作文家乡端午节作文

文秘助手()之家乡端午节作文:家乡

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到了。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风而来了。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有:浴兰节、女儿节、五五节、端阳节等等……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第6篇:关于端午节作文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1]

文秘助手()之关于端午节作文: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1]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

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

五、重

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

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上一篇:公司生产部岗位职责下一篇:支部委员会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