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动员部署讲话

2022-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机构改革动员部署讲话

机构改革动员会讲话

一、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 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是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在上级统一部署下自上而下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加强新形势下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大意义。 企业制度、市场机制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中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我国30多年的改革进程看,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越来越强,范围越来越广,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政府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管理经济社会水平。要适应这种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把政府职能调整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调整到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来。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县先后进行了四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通过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廉洁型政府”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政府职能实现较大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明显减少;政府组织机构不断调整优化,部门之间职责关系逐步明晰,一些重要领域的职责交叉事项逐步理清,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逐步建立;政府自身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日臻完善,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公务员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现在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现象仍然存在,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还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一些部门该管的没有管到位、不该管的又牵扯了大量精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当前,我县正处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要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顺利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县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我县政府组织结构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转变,推动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目标迈进。惟有如此,才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夯实基础。政府各部门肩负着履行全县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者。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政府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重在改出效能、改出活力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是: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的相关规定,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精简高效的基本原则,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优化组织结构,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这一要求,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改革重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所在,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中,各部门要把转变职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职能定位、机构设置、责任界定、层级分工等重点环节,不断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一是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根据国家要求,加快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由“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通过严格界定政府职责,把政府该管的事儿管好、不该管的事儿放开,把各部门的职责定位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二是加快推进“四个分开”。本着先易后难、分类处理、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对政府部门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使政府与其它各类社会组织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社会组织结构。三是突出“四个更加注重”。在充分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政府职能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有效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进一步增强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和履职为民意识。

(二)理顺职责关系,明确责任强化落实。科学界定部门职责,明确部门各自分工,确保权责一致,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要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全面梳理、合理划定县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着力解决职能重叠交叉、权责混淆不清、工作脱节断层等突出问题。一要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要求,合理界定好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划清职责界限,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办、协办关系,防止因工作交叉,出现推诿扯皮现象。要进一步完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某一部门在作出事关其他部门工作的决定时,必须主动征求所涉部门意见,搞好沟通协调,努力达成共识,形成工作合力。二要明确权与责的关系。要坚持以责定权,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更要明确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依靠责任约束,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规范行使权力。要建立健全政府部门绩效考评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大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力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受追究,以从根本上解决权责脱节等突出问题。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强化法律监督、层级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规范机构设置,优化组织结构。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政府机构设置,是本次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改革方案》,改革后我县政府工作部门精简到23个,保留挂牌子机构5个。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县委决定对粮食局、物价局、科技局、扶贫开发办和安监局等五家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单独核定、领导班子单独配备、工作职能独立行使、运转经费单独核拨、干部待遇保持不变、党务工作归口管理六项原则。这样做,可以更好地保持与省、市政府机构的工作衔接,争取更多的支持,更好地履行相关职责,有利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对这些政府工作部门和机构而言,当务之急要做好三项工作:第一,要准确理清部门职能,合理设置好内设机构。按照《改革方案》和《实施意见》确定的调整优化组织结构的要求,目前政府各工作部门和5个挂牌机构总的工作职能都已框定,领导班子也完成了配备。下一步,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与领导班子一起认真梳理研究本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首先,要将部门全部职责按性质划分,慎重做好划别归类工作。特别是对因国家政策调整或重点工作调整而增加的重要部门职能,要在部门职责中得到重点体现;对因机构整合而硬性增加的部门职能,要在部门职责中进行合理归类。然后,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在对部门原有职能、合并新增职能、因国家政策调整强化或弱化的职能按照相似职能进行合理划别归类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内设机构限制数量设置好内设机构,既不准突破限额,又要确保部门职能的全部覆盖

最后,按照上级核定的部门编制数量和内设机构数量合理分配人员编制,原则上每个内设机构的人员编制不得少于2人。第二,要清理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对议事协调机构,该撤销的要坚决撤销,能不设的要尽量不设,确需设立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具体工作交由相关职能部门办理。第三,要加大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整合力度。除法律、法规明确授权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外,其他事业单位要将所承担的行政职能全部划入相关政府工作部门,今后不允许再增设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或经营性事业单位。

(四)严格编制管理,加强监督制约。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是此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刚性要求,也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长期任务。一是要科学合理配置编制。利用这次改革机遇,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部门内设结构,通过合理分配编制,充分发挥好现有编制资源的应有作用。二是要健全综合约束机制。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备案制度,加强对机构编制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法律效力。要坚持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财政预算管理相结合,做到机构编制、实有人员、经费核拨的整体联动和有机统一,着力提高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益。

(五)认真做好“三定”工作。做好“三定”工作,是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重中之重。改革中,政府各部门要围绕重新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把“三个环节”工作抓实、抓到位。

第一个环节,要做好“三定”方案的拟定工作。政府各部门要抓紧研究本部门的“三定”方案。拟定方案时,既要注意参照上级相关部门的“三定”方案,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又要从实际出发,突出职责重点,体现职能转变要求,尽量消除职能交叉现象,真正理顺职责关系。对于需要划转和转变的职能,要在“三定”方案中予以明确。

第二个环节,要做好“三定”方案审核批复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要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站在全局高度把好“三定”方案审核关。一要把好职责界定关,把部门职责界定清楚。二要把好内设机构设置关,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从严控制,从严审核。三是把好编制和领导职数审核关,做到配置合理,精干高效。

第三个环节,要做好“三定”方案组织实施工作。“三定”方案批复后,各部门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操作程序,抓紧组织实施,确保用最短的时间做好内设机构和人员的调整配备工作。

三、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务必切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

政府机构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质量要求高,加之当前正值全年工作的紧要关头,要同步推进改革和发展,我们承担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对此,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在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将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各部门要把机构改革摆上重要日程,充分准备、深入调研、摸清情况、精心安排,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力求把改革各项工作做细、做深、做到位。县编委办要充分发挥参谋、指导和协调作用,组织各部门开展好“三定”工作,及时跟踪改革方案落实情况,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尽可能把各项措施想得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支持、配合各部门把改革任务落实好、完成好。

二要有序高效运行。一方面,要实现平稳过渡。无论是撤并的部门,还是管理体制调整的部门,改革期间都要善始善终地做好各项工作,做到工作不停滞、不断档,质量、标准和水平不降低。各部门“三定”方案批复后,要立即把本部门内设机构和人员调整到位,使干部职工尽快适应新环境、找准新定位、熟悉新业务,迅速进入到正常工作状态。另一方面,要搞好工作对接。机构改革完成以后,政府各部门要抓紧与省、市相关部门搞好工作衔接,主动汇报情况,自觉接受业务指导,尽最大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

三要严肃政策纪律。改革期间,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机构编制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和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自觉做到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国有资产不流失。组织、纪检监察、审计和机构编制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检查,坚决查处机构改革中出现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确保机构改革平稳有序向前推进。

四要营造良好环境。这次改革,不仅涉及到政府机构调整,还牵涉到少数干部的工作调整,一部分人思想上出现波动也在所难免。各部门要深入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教育干部职工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决定,绝不能以任何理由影响和干扰政府机构改革。鉴于机构的撤并和领导职数的限制,前不久,县委对部分领导干部的工作岗位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这既是改革的要求,也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县委希望被调整的领导干部要以事业为重,正确理解和对待个人岗位的变化,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有些一般干部的工作岗位也会有些变化,到新单位、新岗位工作的同志要正确理解、正确对待,保持良好心态,始终如一干好工作。单位的领导和老同志对来自其他单位的同志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杜绝“门户之见”,特别是在岗位设置和工作安排上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照顾,力争把个人意愿与工作需要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每一位同志都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五要做到统筹兼顾。现在马上就要进入到第四季度,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也已处于最后的攻坚阶段,要如期完成年初县委确定的工作目标,还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各部门在推进机构改革的同时,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切实负起责任,加大推进力度,确保按质量要求完成全年工作任务。要认真做好改革前后的衔接工作,决不允许工作上出现“真空”、“断档”现象,更不能因为改革而影响重点工作的推进。要注意把政府机构改革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为动力,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快克东发展凝聚合力、增添动力。

同志们,这次县政府机构改革是我县提升执政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一次重大行动,更是对全县各级干部思想作风、政治素质、党性观念、组织纪律的一次全面检验。我们一定要坚定改革信心,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确保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改出成效、改出动力,为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2篇:机构改革动员会讲话

一、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

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是党的xx大、xx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在上级统一部署下自上而下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加强新形势下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大意义。

企业制度、市场机制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中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我国30多年的改革进程看,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越来越强,范围越来越广,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政府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管理经济社会水平。要适应这种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把政府职能调整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调整到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来。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县先后进行了四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通过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廉洁型政府”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政府职能实现较大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明显减少;政府组织机构不断调整优化,部门之间职责关系逐步明晰,一些重要领域的职责交叉事项逐步理清,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逐步建立;政府自身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日臻完善,依法行政能力明显增强,公务员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现在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现象仍然存在,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还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一些部门该管的没有管到位、不该管的又牵扯了大量精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当前,我县正处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要全面完成“xxx”规划目标,顺利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县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我县政府组织结构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转变,推动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目标迈进。惟有如此,才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夯实基础。政府各部门肩负着履行全县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者。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政府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重在改出效能、改出活力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是: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的相关规定,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精简高效的基本原则,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优化组织结构,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这一要求,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改革重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所在,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中,各部门要把转变职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职能定位、机构设置、责任界定、层级分工等重点环节,不断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一是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根据国家要求,加快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由“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通过严格界定政府职责,把政府该管的事儿管好、不该管的事儿放开,把各部门的职责定位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二是加快推进“四个分开”。本着先易后难、分类处理、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对政府部门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使政府与其它各类社会组织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社会组织结构。三是突出“四个更加注重”。在充分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政府职能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有效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进一步增强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和履职为民意识。

(二)理顺职责关系,明确责任强化落实。科学界定部门职责,明确部门各自分工,确保权责一致,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要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全面梳理、合理划定县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着力解决职能重叠交叉、权责混淆不清、工作脱节断层等突出问题。一要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要求,合理界定好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划清职责界限,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办、协办关系,防止因工作交叉,出现推诿扯皮现象。要进一步完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某一部门在作出事关其他部门工作的决定时,必须主动征求所涉部门意见,搞好沟通协调,努力达成共识,形成工作合力。二要明确权与责的关系。要坚持以责定权,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更要明确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依靠责任约束,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规范行使权力。要建立健全政府部门绩效考评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大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力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受追究,以从根本上解决权责脱节等突出问题。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强化法律监督、层级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规范机构设置,优化组织结构。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政府机构设置,是本次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改革方案》,改革后我县政府工作部门精简到23个,保留挂牌子机构5个。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县委决定对粮食局、物价局、科技局、扶贫开发办和安监局等五家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单独核定、领导班子单独配备、工作职能独立行使、运转经费单独核拨、干部待遇保持不变、党务工作归口管理六项原则。这样做,可以更好地保持与省、市政府机构的工作衔接,争取更多的支持,更好地履行相关职责,有利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对这些政府工作部门和机构而言,当务之急要做好三项工作:第一,要准确理清部门职能,合理设置好内设机构。按照《改革方案》和《实施意见》确定的调整优化组织结构的要求,目前政府各工作部门和5个挂牌机构总的工作职能都已框定,领导班子也完成了配备。下一步,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与领导班子一起认真梳理研究本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首先,要将部门全部职责按性质划分,慎重做好划别归类工作。特别是对因国家政策调整或重点工作调整而增加的重要部门职能,要在部门职责中得到重点体现;对因机构整合而硬性增加的部门职能,要在部门职责中进行合理归类。然后,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在对部门原有职能、合并新增职能、因国家政策调整强化或弱化的职能按照相似职能进行合理划别归类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内设机构限制数量设置好内设机构,既不准突破限额,又要确保部门职能的全部覆盖

最后,按照上级核定的部门编制数量和内设机构数量合理分配人员编制,原则上每个内设机构的人员编制不得少于2人。第二,要清理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对议事协调机构,该撤销的要坚决撤销,能不设的要尽量不设,确需设立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不设实体性办事机构,具体工作交由相关职能部门办理。第三,要加大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整合力度。除法律、法规明确授权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外,其他事业单位要将所承担的行政职能全部划入相关政府工作部门,今后不允许再增设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或经营性事业单位。

(四)严格编制管理,加强监督制约。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是此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刚性要求,也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长期任务。一是要科学合理配置编制。利用这次改革机遇,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部门内设结构,通过合理分配编制,充分发挥好现有编制资源的应有作用。二是要健全综合约束机制。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备案制度,加强对机构编制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法律效力。要坚持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财政预算管理相结合,做到机构编制、实有人员、经费核拨的整体联动和有机统一,着力提高机构编制的使用效益。

(五)认真做好“三定”工作。做好“三定”工作,是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重中之重。改革中,政府各部门要围绕重新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把“三个环节”工作抓实、抓到位。

第一个环节,要做好“三定”方案的拟定工作。政府各部门要抓紧研究本部门的“三定”方案。拟定方案时,既要注意参照上级相关部门的“三定”方案,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又要从实际出发,突出职责重点,体现职能转变要求,尽量消除职能交叉现象,真正理顺职责关系。对于需要划转和转变的职能,要在“三定”方案中予以明确。

第二个环节,要做好“三定”方案审核批复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要为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站在全局高度把好“三定”方案审核关。一要把好职责界定关,把部门职责界定清楚。二要把好内设机构设置关,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从严控制,从严审核。三是把好编制和领导职数审核关,做到配置合理,精干高效。

第三个环节,要做好“三定”方案组织实施工作。“三定”方案批复后,各部门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操作程序,抓紧组织实施,确保用最短的时间做好内设机构和人员的调整配备工作。

三、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务必切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

政府机构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质量要求高,加之当前正值全年工作的紧要关头,要同步推进改革和发展,我们承担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对此,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在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将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各部门要把机构改革摆上重要日程,充分准备、深入调研、摸清情况、精心安排,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力求把改革各项工作做细、做深、做到位。县编委办要充分发挥参谋、指导和协调作用,组织各部门开展好“三定”工作,及时跟踪改革方案落实情况,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尽可能把各项措施想得周全一些,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支持、配合各部门把改革任务落实好、完成好。

二要有序高效运行。一方面,要实现平稳过渡。无论是撤并的部门,还是管理体制调整的部门,改革期间都要善始善终地做好各项工作,做到工作不停滞、不断档,质量、标准和水平不降低。各部门“三定”方案批复后,要立即把本部门内设机构和人员调整到位,使干部职工尽快适应新环境、找准新定位、熟悉新业务,迅速进入到正常工作状态。另一方面,要搞好工作对接。机构改革完成以后,政府各部门要抓紧与省、市相关部门搞好工作衔接,主动汇报情况,自觉接受业务指导,尽最大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

三要严肃政策纪律。改革期间,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机构编制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和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自觉做到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国有资产不流失。组织、纪检监察、审计和机构编制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检查,坚决查处机构改革中出现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确保机构改革平稳有序向前推进。

四要营造良好环境。这次改革,不仅涉及到政府机构调整,还牵涉到少数干部的工作调整,一部分人思想上出现波动也在所难免。各部门要深入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教育干部职工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决定,绝不能以任何理由影响和干扰政府机构改革。鉴于机构的撤并和领导职数的限制,前不久,县委对部分领导干部的工作岗位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这既是改革的要求,也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县委希望被调整的领导干部要以事业为重,正确理解和对待个人岗位的变化,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有些一般干部的工作岗位也会有些变化,到新单位、新岗位工作的同志要正确理解、正确对待,保持良好心态,始终如一干好工作。单位的领导和老同志对来自其他单位的同志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杜绝“门户之见”,特别是在岗位设置和工作安排上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照顾,力争把个人意愿与工作需要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每一位同志都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第3篇:机构改革动员大会讲话(范文)

文章标题:机构改革动员大会讲话

同志们:

改革与发展,是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根据省电力公司、无锡市供电公司的统一部署,我们公司将全面推进部室机构改革。今天这个会议,主要是按照改革要求,对我们公司部室机构改革进行动员和部署。刚才潘金海总经理就职能部室机构改革方案及工作要求做

了详细的布置,下面我对下阶段的工作谈两点意见:

首先,要把握全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推进部室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推进部室机构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要认真贯彻省电力公司和无锡供电公司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站在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

1、部室机构改革是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前不久,公司举行了隆重揭牌,这标志着我们公司企业化运作的正式开始,公司的发展走上了新的台阶。这就要求我们公司的机构设置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建立适应供电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体系。全局干部职工要结合省电力公司机构设置总的方针和要求,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找准定位,积极报名应聘,展示才能,勇敢地接受改革的挑战。

2、部室机构改革是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目的就是要建立精干高效、结构合理、责任明确、行为规范的运行机制。我们要以改革为契机,确立新的思想路线,瞄准新的工作定位,本着“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文明行业的创建水平,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增强我们企业发展的活力。

3、部室机构改革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客观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是要进一步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职工队伍素质的稳定,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全面开展部室机构改革,能够进一步理顺职能关系,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结构,逐步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和严格的监督机制,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政群、干群关系,稳定职工队伍,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要加强领导,严明纪律,保证队伍稳定,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

部室机构改革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涉及到多方面工作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要求高。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把机构改革作为公司当前的工作重点来抓,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细致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机构改革任务。

1、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公司党委和行政对这次机构改革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部室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对这次改革工作进行统一领导。机构改革领导小组要集中力量,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注意掌握改革动态;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机构改革小组的工作,共同把改革搞好。要把机构改革作为加强部门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切实负起责任。要认真组织,精心调研,深入发动,细致工作,确保改革顺利实施。要把机构改革同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扎实推进。

2、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由于部室机构改革直接关系到每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难免会引起一些思想波动。我们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

各级领导干部要尽心尽职,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局面稳定、生产秩序稳定和员工队伍稳定,特别是“安全第一”这根弦不能松,在调整没有实施到位前,各部门职责不变,管理方式不变,生产指挥系统不变,确保生产目标的顺利完成。

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高度负起政治责任,确保职工队伍思想稳定,确保这次改革中生产不断,秩序不乱,人心不散。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齐心协力搞改革,凝心聚力求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各级领导班子要明确自己职责,以身作则,当好表率。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正确处理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要严肃组织纪律

推进机构改革,必须以组织原则为准绳,以党纪政纪为保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

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调动。在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或由组织调配,一旦岗位确定,必须无条件服从,在调令规定的期限内报到。如有不服从组织调配,不能接受组织教育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直至纪律处分。

涉及机构变动和调动的人员,要严格按规定认真负责的作好交接工作。交接前要做好

第4篇:全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会议动员部署讲话:扎实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同志们: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xx市委、市政府对这项改革工作高度重视,现已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调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对此,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市事业单位共xx多家,在编人员xx多人,集中了我市绝大多数教科文卫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生产经营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工作,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使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资源进一步整合优化,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状况还不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事业单位的改革还未完全到位,一些历史遗留的疑难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应该讲,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通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和供给,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公益服务的需要,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

有利于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促进公益事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能极大地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有利于构建科学有效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

有利于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加快形成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发展壮大公益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明显进展。但总的来看,我市公益服务的供给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公益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各种公益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多样化、优质化、个性化的特点。但我市公益服务的供给总量仍不充足,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二是公益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那些关系到公众基本需求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公益服务,应该要加强但加强得不够,应该优先却没有优先。与此同时,过剩服务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却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公益服务供给方式单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政府仍在相当程度上通过事业单位包揽公益事业,难以形成竞争压力。四是公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我市每年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金很大,却没有对等地满足社会对公益服务的需要,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弊端,大量的社会事业费耗费在养人上面。行政主管部门既是事业单位的监管单位又是举办单位,政事不分。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少数事业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这些都制约着公益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政府职能已迫切需要转变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要求政府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事业单位是公共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行使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事业单位改革不到位,必然影响政府的服务力、公信力和执行力。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关系,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促使政府更加注重对公益事业的总体规划、政策引导和有效监管,更好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有利于借助事业单位这一载体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向保障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上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有利于更加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强化公益属性,促使事业单位在完善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目标。

二、准确把握要求,扎实完成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任务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将事业单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不少内容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贯穿于我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整个过程。

一是必须坚持以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为目标。中央和省的改革文件都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能否通过此次改革,形成我市公益服务新的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公益服务需求,关系到改革的目标取向,关系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能否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推进改革中,必须坚持以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为重要目标。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不能把这次改革简单地理解成新的一轮清理规范,不是简单地撤并转、甩包袱,更不是把事业单位搞小变弱;

也不能把发展公益事业简单地理解为增设机构、增添人手、增加投入,结果是花钱养人、养机构。要通过改革,解放事业单位生产力,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要把是否有利于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专门人才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公益事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否有利于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作为检验我市此次改革成败的标准。其次,要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公益服务是一项不能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公共产品,必须坚持政府主导。要制定规划,合理设置事业单位,推进资源共享,优化公益服务资源配置。要确保基本,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优先发展关系基本需求的公益服务,确保公益服务公平公正。要完善政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我市公益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强化监督,建立监管主体多元化、监管内容全方位、监管方式多样化的公益事业监管体系,确保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其三,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事业。目前,我市公益服务基本上由政府直接提供,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与一些其他城市相比存在不足。要完善扶持政策,放宽准入领域,推进公平准入,为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创造良好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二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事业单位不同于其他类型机构,门类繁多,差异很大。我市不少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如果不进行科学分类,让这些事业单位继续呆在一个筐子里,采取一个模式对待,改革就缺乏针对性,也不可能符合实际。推进改革首先要打好“科学分类”这一重要基础。这次改革明确要求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大类”,通过明晰不同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将“行政类”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从事业单位序列中分离出去,有利于合理确定事业单位范围,促进政事分开和事企分开。同时,按照职能任务、资源配置、服务对象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进一步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两个小类,有利于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改革和管理措施,确保其公益属性和生机活力。省里20xx年7月部署启动全省事业单位分类工作,xx市9月下旬布置事业单位分类工作。今天,我市同时也对事业单位分类实施工作进行部署。分类工作中,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把握社会功能这个唯一标准,不能把机构名称、经费来源是否为财政拨款、人员管理方式是否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等作为标准。要实事求是、严格把关,防止公益类单位往行政类挤、经营类向公益类靠的倾向。要切实加强分类的联络指导,确保标准统一、分类准确,防止将社会功能、运行方式相同的事业单位划入不同类别。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认定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要十分慎重,严格把关,严控范围,要逐级报批认定。对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确需转机构的调整为内设机构,必须单独设置的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确保政府和行政编制总额“两个不突破”(我市行政机构限额已满,且无行政编制空额,无法转为行政机构)。认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要坚持标准,从严把握。我市虽已完成了大部分经营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任务,但仍留下一些尾巴。这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有的实际上就是以营利为目的,却享受着事业单位的优惠政策,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必须将他们分离出事业单位序列。对划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要周密制定转制方案,完善过渡政策,积极稳妥推进转企改制,防止出现不稳定因素。

三是必须坚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目前,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根子在于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相关制度不完善。不从根本上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切实解决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容易出现“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强调公益属性,就容易对事业单位管理得过细过死,抑制了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

强调增强活力,就容易放松对事业单位的应有监管,致使一些单位过于追求自身利益,忽视公共利益。因此,我们必须要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来说,创新体制机制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要着力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加强公益事业的统筹规划,整合规模过小、职责相近的事业单位,优化事业单位层级分布;

二要着力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要着力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事业单位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四要着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做好事业单位转为行政机构的人员过渡工作,搞好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人事劳动政策衔接,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人员聘用和公开招聘制度,加快建立分类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完善人员流动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等配套改革政策;

五要着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

六要着力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险政策,探索职业年金制度,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

七要着力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同时,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

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的贯彻执行。

四是必须坚持以“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为方针。中央和省都明确要求,这次改革要坚持“四分”的工作方针。事业单位情况差异大,改革艰巨复杂,是一项长期任务,推进这项改革,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事业单位自身规律出发,在改革的具体要求、方法和步骤上不搞“一刀切”。一要坚持分类指导。不仅要对不同社会功能、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分类管理,而且对同一行业、不同系统的单位或同一系统的不同单位区别对待。二要坚持分业推进。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着重解决涉及事业单位的基础性问题、共性问题和衔接性问题,不是“另起炉灶”,不替代正在进行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行业体制改革要按照既有的改革部署和领导协调机制继续向前推进。三要坚持分级组织。按照江苏省和xx市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承担全市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各司其职,组织好本系统、本单位的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四要坚持分步实施。改革涉及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具体改革任务上,中央和省提出了分步实施的要求,明确了xx年底前基本完成行政职能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在改革的措施上,允许过渡,逐步实施,不要求一步到位。

三、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平稳有序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任务艰巨复杂,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信心、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确保此项改革顺利进行。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把这项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已成立了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编办。各部门、各单位也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配备专门力量、明确落实责任,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部门的工作方案,抓好贯彻落实。组织、机构编制、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国资等部门要按照领导小组明确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深刻理解改革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各项具体政策。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和上报改革进展情况。组织开展所属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二要确保和谐稳定。事业单位改革关系到众多单位及其人员的切身利益,要把握节奏,统筹兼顾改革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承受度,及时研究解决问题,防止把问题集中到政府、集中到上级、集中到某个时段。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改革措施谋划得更周全一些,善于发现改革中的新情况,善于化解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使改革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进一步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的力量。要下决心解决那些关系全局、解决的时机和条件又已成熟的问题,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加强舆论宣传,搞好政策解读、做好典型报道,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为改革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要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努力解除干部职工的顾虑,尽可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地推动改革、发展事业。

三要严肃各项纪律。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情况复杂,政策性强,必须严明纪律,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有关组织人事、机构编制、财经和资产管理纪律,严禁突击提拔干部、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或违反规定提高干部职级待遇。这次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两个不突破”的要求,贯彻“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要求,坚决控制机构编制增长。严禁借分类之机,提高机构规格、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任务取消和转移的编制要相应核减,已经实施改革的事业单位,只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决不能走“回头路”。事业单位类别划分要严格审核审批、规范操作;

严格遵守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严禁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

机构设立和升格、经费渠道调整、编制和领导职数增加等机构编制事项审批暂时冻结;

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中要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同志们,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重任在肩,我们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积极探索、扎实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不断推动我市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第5篇:在全市“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省委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全覆盖的全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动员部署会议。骆惠宁书记的重要讲话,政治站位非常高,思想内涵非常深,问题导向非常鲜明,安排部署非常具体,为我们扎实有效地开展大讨论指明了方向、方法和路径。充分彰显了省委在新时代勇立潮头、锐意开拓的奋斗姿态,充分体现了省委在新的一年攻坚克难、稳中求进的坚定决心,充分表达了全省3700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

我们要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紧密结合运城实际,切实把大讨论组织好、实施好、开展好,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现在,我们召开全市“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动员部署会议,主要考虑就是,第一时间对骆惠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进行再学习、再领会,第一时间对我市大讨论进行全面系统地安排部署,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动员全市干部群众迅速进入实战状态,迅速掀起大讨论的热潮,推动思想再解放,形成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为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运城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新局面凝聚磅礴力量、提供坚强保证。

一、充分认识开展大讨论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大讨论是省委着眼全面拓展新局面,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场思想觉醒、革故鼎新的大讨论,是一场强化举措、勇攀高峰的大讨论,是一场凤凰涅槃、拓展新局面的大讨论。关乎全省工作大局,关乎山西各项事业发展,关乎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可以说,是一次层次非常高、规模非常大、准备时间非常长的讨论。层次高,就是省委对这次大讨论高度重视,骆惠宁书记带头抓,亲自调研、亲自听取筹备情况汇报、亲自研究审定实施方案,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楼阳生省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多位省委常委担任副组长。这样的规格和配置是少有的。规模大,就是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全面开展,覆盖全省域各层级,党的组织关系在山西的驻晋单位一同参加。其中,党政机关、企业、开发区、学校院所、乡镇街道中层以上干部是重点,县处级以上干部是重点中的重点。准备时间长,就是这次大讨论的谋划准备时间比较长,从去年8月份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到去年12月份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正式作出决定,再到今天的全面动员部署,历时半年。中间经历了深入调研、征求意见、方案研讨、集中培训、舆论引导等环节。可以说,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为搞好大讨论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这次大讨论的开展,有三个重大背景。第一个重大背景,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深刻地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目标要求,向全党全国庄严发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新的动员令。省委开展这次大讨论,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项重大举措。目的就是要教育引导全省党员干部群众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抢抓机遇,强力促改,主动求新,加快谋转,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中破除羁绊束缚、推动事业跃升,进一步打造山西改革开放的新优势新动力新形象,把山西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第二个重大背景,就是山西处在实现“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近年来,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山西的政治生态由“乱”转“治”,发展由“疲”转“兴”,各方面建设和发展迈上新的征程,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重新提了起来。但过去政治生态的“温水效应”余温未绝,资源依赖的“挤出效应”仍有影响,特别是改革不足、创新不够仍然是发展的短板、最大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省委开展这次大讨论,就是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对这些问题进行自我革命,逐一破题,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补齐短板、提升自我,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改进作风、推动发展,为拓展山西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强大的动力。

第三个重大背景,就是去年5月,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后,全国上下都在探索激励干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新举措新办法新路径。党中央对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开展这次大讨论,就是要回答中央提出的这一重大课题和时代命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来一次学习的革命、思想的革命、工作的革命,来一次理念的大提升、本领的大提升、作风的大提升,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和推进工作,创造性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开展这次大讨论,是推动运城加快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为全市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供了一个重大平台。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投身并动员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踊跃参加这场大讨论,在河东大地汇聚起追梦奋斗、振兴崛起的强大正能量。

二、深刻领会大讨论的主题、内涵和要求这次大讨论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改革创新、奋发有为”。重点任务是,围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解决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破除僵化保守,着力解决改革意识不强的问题,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破除因循守旧,着力解决创新精神不足问题,坚持以创新激发动力活力;破除封闭狭隘,着力解决扩大开放不够问题,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破除资源依赖,着力解决市场理念不浓问题,坚持以市场打开发展新通途;破除随遇而安,着力解决工作标杆不高问题,坚持以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破除慵懒散漫,着力解决作风不实问题,坚持以过硬作风彰显担当作为。可以说,这六个方面既有破的具体指向,又有立的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省委意图,把破和立结合起来,坚持落小落细、知行合一,做到在思想上解放、观念上突破、行动上突围,确保不走过场,收到预期效果。

省委在实施方案中提出了10项规定动作,即:动员部署、学习讨论、召开改革开放先进典型报告会、对标一流述职评议、宣传表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领导干部典型、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推出一批促进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入企进村”活动、总结交流。这10个规定动作,是我们必须严格遵循的硬要求。市委经过认真研究,制定了我市的2项自选动作。第1个自选动作,就是围绕落实建设大运城的重大决策部署进行总结自评。第2个自选动作,就是开展市管正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多角度监督管理考核测评。这两个自选动作的确定,绝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着眼于解决运城的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运城特色,充分体现了运城对开展大讨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2项自选动作加上省里的10项规定动作,总共12项,原则上各级各部门不再增加自选动作。在大讨论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委、市委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动作。比如,在总结自评环节,要对照2017年5月以来市委“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反思总结本地本部门一年多来做了什么事、做了多少事、存在哪些差距、应该怎么办。市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从两个方面对各级各部门进行点题。

第一个方面是共答题,即,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鲜明讲政治,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总要求,增强“大运城”整体意识,推动党的建设“两个走在前”。各级各部门都要作出回答。

第二个方面是必答题,也就是各级各部门贯彻市委关于建设大运城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比如,教育部门要回答在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落实得如何;卫生系统要回答在全国、全省县域综合医改现场会后抓了哪些具体工作、取得哪些进展;财税部门要回答在增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采取了哪些举措;农口部门要回答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八大提档升级行动”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有没有实现突破性地进展;文化旅游部门要回答在全市旅发大会后,弘扬“六大文化”、建设20个重点景区、推出六条精品线路上有哪些实质性举措、取得了什么进展,等等。各级各部门都要对号入座,对照“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总要求,深刻反思改革是否抢了先机,发展是否站在前列,工作是否达到一流标准。要找出存在问题和具体原因,向市委写出自评自查报告,对涉及到本地本部门的点题作出深刻回应。市级领导、包县领导要在报告上写出详细评语,不能简单地圈阅、一批了之。通过讨论,使各级各部门普遍有新的认识和提高,着力解决工作思路不清、举措不实、力度不大、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在对标一流述职评议环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3+1”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自上而下认真开展2018年兑诺和2019年承诺工作。要对照2018年的承诺事项,对去年以来的工作进行公开交账。召开党委(党组)专题会议深度研究2019年承诺事项,做到项目化、数字化和具体化,决不能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分管市领导要严格把关,签字后报市委、市政府审核。在市管正职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多角度监督管理考核测评环节,要进一步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评选出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考核出不担当不作为的反面典型,奖优罚懒,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真正把“品行好、能力强、干成事”的干部评出来,把“品行差、能力弱、不干事”的干部评下去。在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环节,要切实增强斗争精神,开展适当的思想交锋,增加一点辣味。对于存在的问题做到“五个点出来”。即,上级要敢于给下级点出来,主要领导要敢于给班子成员点出来,班子成员之间要敢于互相点出来,包县领导要敢于给包联县点出来,分管领导要敢于给分管部门和单位点出来,真正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比如,有的县2018年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5项排在全市倒数第一、2项排在倒数第二。还有一个县,2项排名倒数第一,2项排名倒数第二。出现这种状况,是领导班子的问题,还是干部群众的问题;是工作能力的问题,还是态度作风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要在民主生活会上进行真刀真枪的剖析反思,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要在公开场合点出来,而不是私下场合点,让党员干部真正感受到压力和责任。骆惠宁书记强调,大讨论一定要讨论出成效,不能坐而论道,坚决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我们要运用去年“大讨论大实践大学习”的成功经验,把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贯穿大讨论的始终,把立足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把着力点放在推动发展上。

通过这次大讨论,要达到三个效果。一是广大干部有激情敢担当,全面激活全市上下开拓创新的巨大潜能,保持砥砺前行的奋进姿态,展现担当作为的时代气象,进一步把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二是发展氛围更加浓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把精力和注意力凝聚到发展第一要务上来,让全市的经济工作进一步热闹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掀起新一轮竞相发展的热潮。三是有力地推动改革发展,将开展大讨论与当前正在做的事情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大讨论带来的实际成效,推动大讨论走在全省前列。

三、准确把握大讨论的重点内容大讨论的着力点要放在解决问题上,做到发现问题要准、解决问题要实。各级各部门在大讨论中,要在思想上注重解决好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牢牢把握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纲”和“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改造我们主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新思想中找到解决的答案和办法,这是新时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最佳途径。所以说,解放思想并不是简单地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见见世面,而是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新思想,特别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全新的理念换脑筋、换思维、换思想,夯实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思想基础。

二是进一步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党中央确立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新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我们要通过学习讨论,让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金科玉律,推动全市上下谋划发展的眼界、格局、思路和办法在各个层面得到整体提升。

三是进一步深化对省委“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的理解和把握。这是党中央对山西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和赋予的全新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的金光大道,是山西新时代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三大目标”,立足运城实际,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努力走出无煤少煤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走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走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路子。

四是在大运城建设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提高自觉性。建设大运城,是市委立足全局和长远,以历史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统筹推进市域经济协调发展确立的重大战略思路。这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蕴含着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动力。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市人民共同利益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正搞清楚大运城建设对运城的历史和未来意味着什么,进一步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投身大运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是深刻认识我市建设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改革开放使运城这块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焕发了蓬勃生机,实现了深刻的历史变革,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步伐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我们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出路在改革开放,关键在改革开放,决不能有丝毫迟疑懈怠,一定要始终保持开阔视野、奋进姿态和进取能力,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六是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这一重要论述,既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阐明了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政治生态必须风清气正,改革开放必须大刀阔斧。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品质,更好发挥党凝聚人心、激发社会活力的作用。我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发展作用,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开展大讨论,必须努力激活新时代干部担当作为的奋斗基因,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和推动各项工作。在大讨论期间,各级各部门要重点抓好五件大事,也可以叫做“五个一批”。

一是新上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在全力抓好“3515重大工程项目”开工落地的基础上,紧盯一季度目标任务,谋划和实施一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在3月底前集中开工一批新项目,急行军、快步走,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全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解决一批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入企进村服务”活动,实地走访调研,认真听取基层意见,着力破解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推诿扯皮、作风粗暴、“办事难”、“审批难”、“盖章难”、“中梗阻”等发展环境不优问题。

三是出台一批重大举措。在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考核,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拿出一批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

四是表彰一批担当作为的好干部。结合2018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情况,对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走在全国前列的部门进行通报表扬,对考核先进单位和担当作为先进典型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激励党员干部强党性、提境界、多贡献,以过硬作风彰显担当作为。要在加强正向激励引导的同时,强化负面警示教育。以李建刚严重违纪违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为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以河津王淑珍案件为典型,严厉打击诬告党员干部的不法人员,切实净化社会风气,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五是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梳理大讨论的思想和实践成果,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一批务实管用、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机制,为提高全市整体工作水平提供支撑和保障。

四、强化对大讨论的组织领导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是对各级党组织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一次政治考验,是对全市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情况的一次政治体检,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原则、精神面貌、态度作风的一次政治锻炼。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省委部署和市委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把大讨论扎扎实实组织好、开展好。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开展大讨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进行动员部署,迅速掀起大讨论热潮。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既要当好组织者、推动者,也要当好示范者、带动者,带头解放思想、查找问题、整改提升,身体力行作出表率。领导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把开展大讨论与分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针对行业特点、单位性质和进展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科学组织安排统筹抓好落实。各基层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从严从实的要求和态度贯穿始终,为大讨论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各级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分类指导,针对行业特点、单位性质和进展情况,从制定方案到实际操作、到督导检查,都要分层次分领域提出不同要求。宣传部门要统筹各类宣传资源,创新宣传形式,开辟专题专栏,精心宣传解读,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带动党内党外、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到大讨论中来,营造解放思想、对标一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改革创新再出发,奋发有为谱新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思想解放中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在锐意进取中抓住历史变革机遇,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推动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优异的成绩向省委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本文来源:

第6篇:在全市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陈伟俊

(2011年6月30日)

同志们:

刚才祥林同志宣读了宁波市委、市政府批准的我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毛溪浩市长作了全面部署,总体要求讲的非常明确,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好、落实好。下面,我再简单强调三点意见:

一、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

对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把握:

1、具有很强政治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行政管理体制,尤其是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七届二中全会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根据中央的部署,省里于2009年启动了省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宁波于今年4月召开了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可以说,这次机构改革是在中央统一部署下进行的,是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推进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一项政治任务,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2、具有现实紧迫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机构改革的有序推进,我市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确实还存在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比如讲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仍然管了一些不该管、

1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又比如说职能交叉问题依然存在,权责关系不够清晰,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成本过高;再比如说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亟待提高,管理方式有待改进,等等。上述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政府职能的全面高效履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可以说,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显得十分紧迫。

3、具有鲜明时代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五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其中1982年的机构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需要,改变了当时机构臃肿、层次繁多等状况;1988年的机构改革,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重中之重,减少了专业部门对企业的干预,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2003年的机构改革,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应该说,历次的机构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这次机构改革,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大部制”的背景下进行的,时代性同样鲜明。对我市来说,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今后五年经济总量要翻番,科学发展要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要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幸福城市,这对政府机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要突出重点、强势突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的是以下四点:

1、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

当前,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问题,主要还是越位、缺位、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在有些工作领域管得太多、太细,束缚了基层的活力、市场的活力。因此,要把转变政府职能放在这次机构改革的首要位置,抓住职能定位、机构设置、责任界定等重点环节,加大力度,努力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服务方式上实现更大突破。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正确处理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责和权力边界,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完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协作互动的公共治理机制。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市场能够自主调节、行业能够自我管理的事项,政府要努力不干预;凡是政府可做可不做、可管可不管的事项,也要本着积极培育市场的理念,主动放手、大胆放权。另一方面,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要求,在加强和改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和要素保障,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努力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

2、理顺工作职责关系。科学界定部门职责,确保权责一致,是政府高效运转的基本前提,也是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现在基层反映比较集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部门之间或职责不明,或职能交叉,或职能分散,一个事情多个部门管,到头来谁也不管、谁也管不好。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要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定各地各部门的职责,下大力解决权责

不清、工作断层的问题。要扎实做好省政府和宁波市政府有关部门下放职能的承接工作,坚持以责定权、简政放权,理顺市与乡镇的权责关系,进一步抓好泗门卫星城建设试点权限下放和中心镇扩权工作。同时,要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要求,合理界定好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对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划清职责界限、明确牵头部门,分清谁主办、谁协办,防止出现推诿扯皮、工作真空的现象。

3、优化组织架构配置。今天的动员会,还是整个机构改革的起步。下步能不能真正改革到位,关键是要认真研究制定“三定”方案,对部门原有职能、合并新增职能、因国家政策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强化或弱化的职能,进行合理划分归类。在内设机构的设置上,刚才毛市长讲了原则上新增加是不可以的,这当中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大科室制,整合相似或相近机构,把相关管理事务归并到一个科室,由一个内设机构对应上级部门多个内设机构,促进职能优化配置,确保方案确定的机构限额不突破,确保部门职能全覆盖。在人员编制的控制上,总体要求是做到从紧从严,有保有压。

4、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政府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撤并和人员进出,其最终落脚点是通过改革,推动政府各部门、公务员队伍在作风上有一个大的改进,在行政效能上有一个大的提升。所以,这次机构改革要与“三思三创”、“两再”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在这个大背景下,改出好的精神状态、改出更高的工作效率、改出更好的工作成果。要与市里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减少行政许可和非行政

许可审批事项,改进审批程序,缩短审批周期,努力提高执行力、公信力和服务力,创造群众满意、基层满意、企业满意、各类人才满意的发展环境。

三、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要加强领导、严明纪律

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强化领导、严明纪律,确保改革任务的全面完成。

1、要顾全大局。广大机关干部要以事业为重、大局为重、工作为重,正确认识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各部门的“一把手”作为本部门机构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平稳过渡。

2、要严明纪律。从中纪委、中组部到宁波市纪委、组织部,对这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有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执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特别是要坚持“三个严禁”:第一个是严禁借机构改革之际搞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干部、突击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第二个是严禁在机构改革中挪用资金、转移财产、私分钱财、挥霍浪费、宴请吃喝;第三个是严禁擅自提高机构规格、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3、要统筹推进。要正确处理好机构改革与当前工作的关系,确保两促进、两不误。要通过推进机构改革,确保“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各项工作上新台阶之年,实现市委提出的“六大明显突破”的目标。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