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篮球意识培养和训练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今世界爱好打篮球的人非常多, 但并不是爱好篮球就等于会打篮球, 就具备篮球意识。在篮球比赛中篮球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能在比赛场上根据攻守态势, 克敌制胜, 美国篮球专家认为:现代篮球比赛的取胜, 60%靠思维, 40%靠身体素质。然而现代篮球比赛的实践证明:运动员水平越高, 这种趋势越明显, 我们发现, 有好多个人身体素质, 技术水平非常好, 然而到了篮球场上就不知道如何去打篮球, 这就是俗语说的打篮球不动脑, 其结果必然会影响队员的个人技术, 战术水平的发挥, 从而降低了全队的攻防质量。可见篮球意识在篮球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对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

1 篮球意识概念

从生理学角度来解释, 意识就是人的大脑受到外界瞬息万变的刺激并及时地对刺激作出正确反射的行动。而篮球意识它是运动员通过专项理论学习和反复的实践, 根据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 通过自身的观察、感觉、思维、判断来支配自己并及时地采取合理的应变措施的心理过程。

2 篮球意识的形成

篮球意识是运动员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合理行动过程, 它表现在具体动作转向思维, 并由思维再转向具体动作。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意识的形成过程表示为:接受新型 (观察能力) ——瞬间判断 (思维能力) ——计、战术应用 (应变能力) 。在篮球意识的形成过程中, 思维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是篮球意识的中心环节, 篮球意识的形成也是思维活动在执行战术行动中的具体表现。

3 篮球意识的培养

3.1 团体意识

篮球比赛不是一个人的比赛, 它是团体竞赛项目, 只有场上的运动员配合默切, 心灵相通才能赢得比赛。其团体主要表现在进攻和防守时, 必须讲究相互配合以全队的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为中心, 进攻时努力为本队得分创造机会, 防守时设下重重防线, 扼制或破坏对方的进攻, 不论进攻和防守, 全队应相互协调一致, 就像一个人作战一样。

3.2 在技术训练中对篮球意识的培养

在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正确的讲解、示范、更应讲明关于动作运用的目的性,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探讨规律, 使学生明白自己掌握的技术在比赛中应如何运用。这样就要使学生在技术训练中, 对基本的动作反复练习, 在练习中做到“一边想, 一边练”想练结合, 日积月累, 使思维和技术、战术意识不断提高。在掌握技术动作后, 要及时进行对抗练习和动作组合练习, 这样对技术动作完成的稳定性, 实用性及技巧性和篮球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篮球意识是在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过程中科学地、潜移默化地形成的, 是教师采取各种途径和手段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深化的结果, 是篮球意识形成的关键。在技术训练阶段培养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应着重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3.2.1 提高场上情况的分析判断能力

养成和锻炼运动员爱动脑筋, 提高对球场复杂变化情况的分析判断能力, 在培养篮球意识中占很重要的位置。运动员通过场上的观察预测, 掌握对方的技术及战术规律, 而采取相应的行动。从心理学角度讲, 运动员必须具备在篮球上进行感知、分析、判断和思维等综合性心理活动的能力, 就能准确的判断出对手的配合意图, 有的放矢, 调动对方, 避其所长, 攻其所短, 采用针对性强的进攻和防守对策。

3.2.2 在对抗性练习中, 培养正确篮球意识

由于篮球比赛十分激烈, 瞬息万变,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 就不可能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 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然而, 每个动作在运用中从结构特点到运用方式不可能以一成不变, 同以动作在对手不同制约条件下, 都可能造成动作结构、形态上的变形。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具有“对抗观念”。要求在正确动作规格基础上做到更具有实战性, 合理性和实效性。在各种因素反复刺激下, 巩固、运用于发展技术, 形成独特的技术特点, 增强正确的“篮球意识”。

3.3 在战术训练中对篮球意识的培养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运动项目, 必须充分体现团队的配合和智慧。篮球战术正是场上队员紧密结合, 协同作战的纽带。战术教学的目的不仅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一种或几种战术的模式组合, 还要培养和提高其篮球意识及战术运用能力。在同伴间的战术配合中, 篮球意识起着支配行动和战术衔接扩变化的作用。因此, 要适当地加强基础配合的练习, 熟练掌握基础配合的方法, 运用时机。使学生开动脑筋, 勤于思考, 想练结合, 激发中学生的战术思维。在战术教学阶段培养篮球意识应着重培养中学生的视觉选择能力, 战术思维能力, 应变能力。

3.4 树立快攻意识

快攻是篮球运动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篮球进攻战术中, 由守转攻时, 首先应争取一切机会发动快攻。而发动快攻又要首先加强快攻意识, 就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快的欲望和配合能力, 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争取、创造机会。这要先靠平时在思想上认真对待, 持之以恒地反复磨练、强化, 加强学生的快攻意识, 这样就能在比赛中, 力争一切时机, 最大限度地发动快攻。

3.4.1 掌握阵地进攻的普遍规律, 形成牢固的进攻意识

随着篮球攻守转换速度的加快, 各队都重视对快攻的抑制和制约。这时阵地进攻中战术配合尤为重要, 阵地进攻战术配合的规律, 不外乎是在前锋、中锋、后卫之间所做的掩护、策应、传切、突分等四种基础配合上的各种人员的多少, 方向、位置、角度、路线以及时间、空间的变化。在掌握战术配合规律的同时, 还要明确:五个人都必须协同地有节奏地在移动中进行配合;队形部署, 要保持一定的纵深距离;强侧与弱侧人员的流动要合适, 做到点面结合;一旦同伴投篮结束进攻, 要组织抢篮板球争取第二次进攻;个人持球不宜过久, 要以球的移动和人的移动相结合调动对手;一旦结束进攻 (投中或失球) , 要及时组织转防措施, “保持攻守平衡”。

3.4.2 重视防守意识的培养

防守在篮球比赛中起作决定性的作用。在训练中首先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积极进行防守和正确运用防护技术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注意培养他们与同伴配合防守的习惯, 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防守意识。首先防投篮, 当对手进入投篮区域, 必须全力封盖或干扰其投篮, 影响其命中率;其次防传球, 尽量防止对手向危险区域传球, 观察其视线, 确定可能的传球路线;再者防摆脱传球, 尽可能阻止对手在危险区域或篮下接球, 如果对手接球, 应尽可能破坏对手的身体平衡。当进攻队员在弱侧摆脱时, 应主动向强侧靠拢防守, 同时阻止对手向有球方向背切或溜底, 要堵其后面的移动路线;防切入, 横切时, 在强侧要先堵住对手向前接球路线在弱侧。要始终堵住对手前面移动路线。保持“球一我—他”位置;最后防掩护, 对手作掩护时, 应主动向对手靠近一步。防掩护者的同伴要协防对手突破切入。防传球者应尽可能阻止对手直线传接球, 迫使其传反弹、弧线球, 便于同伴断球。

3.5 技术与战术相结合的训练是加速培养篮球意识的有效手段

目前, 我们在训练中存在技术训练与意识培养脱节现象, 另外还存在着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截然分开的现象, 错误地认为, 只要把技术练好了才能练战术, 其实技术是永无止境的, 而技术训练脱离比赛的各种战术配合, 孤立地练习技术, 这正是目前有些队员单个动作很漂亮而不会运用的根本原因。有经验的教练员, 既要抓单个技术动作, 又要抓配合中的运用技术, 如:结合快攻情况的长传, 结合给中锋的各种短传, 这就不仅是动作正确与否的问题了, 还涉及到了时机、方向的选择、力量、假动作的运用等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要求在刹那间经过大脑分析、判断之后, 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这个过程, 也正是结合技术练习, 进行正确篮球意识培养的过程, 因此不止是教单个动作, 还要教在各种攻守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动作。

4 小结

篮球意识抽象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它属于运动心理学范畴, 人们就更不容易理解和领会;但它的建立、培养与提高, 必须与技术、战术、素质、智力多方面相结合起来才行。在训练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既要动手, 又要动脑, 大力发展观察力和思考力;训练时要狠抓基本技术, 结合实践, 加强对抗性训练, 在复杂、困难的条件下锻炼学生的意识、意志和实战能力。因此它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摘要:篮球意识作为篮球运动的“灵魂”。它对篮球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已被国内外篮球界专家引起重视, 所以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

关键词:篮球意识,青少年,篮球教学,培养,训练

参考文献

[1] 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人民出版社, 2001

[3] 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人民出版社, 2003

[4] 篮球战术意识若干理论问题的在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5] 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教师的重要性及自我培养途径下一篇:浅析理学影响下宋代花鸟画的形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