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与青少年教育

2023-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网络世界与青少年教育

网络虚拟世界青少年价值取向与现实衍化研究

摘要:在网络虚拟世界网民结构分层中,青少年占据主体地位。青少年以尚未成熟的价值取向对网络内容进行选择,又在使用与满足中不自觉地对价值观念作出调整,进而影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引导青少年建构正确的价值体系,需要虚拟与现实的双向引导和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也需要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网络传媒素养。

关键词:网络虚拟世界; 价值取向; 现实衍化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者Kluckhohn曾经提出,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强调价值观作为一个多水平、多维度观念体系所具有的选择、取舍功能。[1]通俗地说,价值取向反映的是个体的认知倾向,即当个体面临选择时,他们经过比较,对一些事物赋予较强重要性,而对另一些事物不太看重这样一种现象。这种认知倾向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价值取向具有动力性特征, 一经形成便引导人们按一定的方向有选择地进行活动, 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互联网飞速发展,构成一个跨国界、跨时空、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虚拟网络世界。它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同时又对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正如传播学者伊尼斯说,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会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网络虚拟世界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模拟,突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在实与虚之间建构了一个数字新世界。这个世界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结构及价值取向。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也最易受到网络虚拟世界的影响。网络在满足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暴力、色情、极端主义等不健康内容。在现实和网络虚拟的双重环境中,青少年完成他们成长的社会化,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道德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不断更新与重塑中将会发生重大改变。

网络世界的发展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无疑是值得关注的。本课题通过对青少年上网目的和行为选择等的调查,结合青少年心理动机特点,对其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一、网络虚拟世界青少年的行为类型与价值取向调查

课题组从合肥1所中学和1所职业学院选择了300名学生做了“青少年网络虚拟世界价值取向”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收回有效问卷281份,回收率93.67%。被调查的学生年龄为13-19岁之间,男女生比例为43.4:56.6。

1.上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网民年龄结构呈现不均衡发展特征,青少年是网民主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0次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总数达1.62亿人,其中25岁以下网民有8294万人,占网民总数的51.2%。大专及以上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100%,高中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也已经超过一半(54.2%)。初中生中大约有1/4的学生是网民。学生每周平均上网12个小时。上网和网上生活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方式。

课题组调查表明:98.59%的学生有上网行为,其中,81.5%的学生每周上网在3次以内,16.02%的学生每周上网6次以上。33.45%的学生每次上网时长为1-2小时,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1、图2:

2.网络虚拟世界青少年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青少年在上网目的、行为和内容方面所作的选择和取舍功能反映了他们内在的追求,揭示出青少年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认知观念上看,网络虚拟世界青少年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娱乐型取向、沟通型取向及工具型取向。

1.娱乐型价值取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0次调查显示:76.3%的网民的主要信息渠道是互联网,69.8%的网民使用网络聊天功能,68.5%的网民收听或下载过网络音乐,47.0%的网民玩过网络游戏,61.1%的网民收看过网络影视。也有一定比例的网民使用网上求职、网上教育、网络购物、网络销售等网络助手。网民在网络虚拟世界的选择取向由高到低是信息传播、交流沟通、文化娱乐及网络助手。课题组调查显示,青少年网民对网络内容的选择排序是文化娱乐、交流沟通、信息渠道和生活助手。青少年上网,近半数(49.11%)选择玩游戏, 娱乐化倾向十分明显。其次为聊天,再次之为查资料。

2.沟通型价值取向。课题组调查显示,青少年上网目的选项中46.62%选择为聊天,在“你是否上网聊天”的选项中,80.07%的同学选择了“是”,两个数据充分反映了青少年强烈的沟通倾向。

3.工具型价值取向。课题组调查表明,有41.28%的同学上网目的是查阅资料,即将网络作为一种获得知识信息的工具,另外有23.13%的同学上网目的是为了阅读,也反映出网络工具取向。

二、网络虚拟世界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心理分析

网络虚拟世界青少年价值取向受到家庭教育风格和社会交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是青少年内在心理需求的反映。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特殊阶段,其心理特征既不同于成人,也有别于儿童。一方面,青少年生活在家庭、学校、媒介(包括网络)等营造的小环境中,他们依赖于这个环境;另一方面青少年独立性逐步增强,他们又不满于家庭、学校空间的狭小,不满于传统家庭观念的守旧和信息的匮乏。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与社会的交流,希望得到社会特别是家人和朋友的承认与尊重。青少年的内在需求导致了他们心理的矛盾,网络是他们探寻到的一个突破口,为其提供了一个既通往外部世界,同时又不与现实发生强烈对抗的途径。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2]网络虚拟世界青少年在娱乐、沟通、工具等方面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源于他们特殊的心理需求。

1.休闲娱乐需求。休闲娱乐是高于生存、安全等基本生理要求的精神需求形式,通过休闲娱乐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是人类普遍的追求。特别对于青少年,他们大多尚未脱离父母,生存和安全压力不会太大,因此对娱乐需求更加强烈,这是他们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表现出更多娱乐取向的重要原因。同时网络上丰富多彩、现代感极强的娱乐形式又强化了他们的需求倾向。

2.心理交往需求。在马斯洛的层级需求理论中,交往需求是从生理向心理深入的需求形式,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所处成长阶段环境的压力,使其对外部世界充满追求和渴望,他们希望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智慧和力量,希望得到友爱与认同。由互联网营造的虚拟世界为青少年实现这一需求提供了一个平台。只需一台联网的电脑,少量的经济支出,他们就可以实现与他人自由的交流。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又可以让青少年充分敞开心怀坦露心迹,而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会受到干涉或惩罚,也不用担心世俗偏见。这是青少年选择和喜爱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的原因。调查表明,46.62%的学生有上网聊天的要求,他们觉得在网上可以更好地展现自我,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同或理解。

3.成就和自我实现需求。成就需求来自于个体的尊重需要,他们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尊重和接受他们,并认可他们的能力。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对自己的价值也充满自信。青少年更加渴望自我价值、自我成就的实现,而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又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网络虚拟世界提供的游戏,特别是升级类、闯关类的游戏为青少年满足成就需求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通道。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网络游戏对你的影响有哪些时,有44.13%的青少年选择了增加个人快乐感、成就感。

4.好奇和求知需求。对未知的好奇和探寻是人类的普遍心理,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拥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希望通过求知获得尊重并实现成就。与青少年交流了解到,一部分学生进入网络虚拟世界并没有相对固定的目标,他们习惯于“网上冲浪”,从一条新闻、一则信息,链接到另一条新闻、信息,在漫无目的中满足了自身的猎奇需求。同时,互特网高速、海量、多样化的内容,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对知识的渴望,而且缩短了他们求知的时间和获取知识的成本。可以说,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和学习方式,成为青少年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工具。有41.28%的青少年上网的目的是查资料,也说明了这一点。

5.自由和逃避需求。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要求很严格,一些青少年在学习竞争中感觉身心疲惫、很不自由,同时也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自身价值,于是就选择上网,选择网络游戏来逃避。有的家庭缺乏温暖、关爱、父母关系紧张、冷战,这些因素促使孩子更愿意在虚拟的网络中找到快乐。调查中有学生反映,当受到批评、或者在同学中间受到委屈,就去网吧,通过打游戏或者聊天转移情绪,还有一些青少年通过“恶搞”等不同方式发泄不满,借以宣泄被压抑的各种情感。

三、网络虚拟世界青少年价值取向的现实影响

青少年以自身的价值取向对网络虚拟世界做出选择,同时他们又受到所选择内容的反作用。研究表明,互联网自身的特征,将可能导致人的思维模式或心理状态发生改变,使人类个体在这一新的空间呈现许多新特点。[3]以新闻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青少年以主动的姿态接受了网络虚拟世界,并按照他们自己取向选择了相应的内容,同时在选择中他们获得了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选择获得的收获超出期待,比如游戏内容越来越精彩,升级水平越来越高,那么他们做出进一步选择的动力就会增强,所选择的内容对他们的影响力也越大。青少年在网络使用与满足中,不可避免会受到所选择内容包含的价值观影响,从而使原有的价值取向发生渐变,在一定条件下,激变后的网络虚拟价值取向会转化为现实行为取向。据《新安晚报》2007年10月31日报道,安徽淮南段某、张某等一群“网虫”对一种叫“群踩”的游戏十分着迷,玩腻了网络游戏后,几人觉得无聊,就想到现实生活中“练练拳脚”。他们使用与网络上一样的暴力手法对一名无辜少年赵某进行“群踩”,结果导致其死亡。此虽个案,但却反映出网络虚拟价值取向与现实转化之间的关系。

青少年对网络虚拟世界的认识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对网络内容的认可程度。课题组调查显示,66.19%的青少年认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不一样,但也有30.60%的青少年认为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差不多,还有2.49%认为两者完全一样(如图3)。当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时,原本为了娱乐或猎奇进行的选择,同样会成为他们现实中的取向。在回答“你会将网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吗”时,16.73%选择“会”,58.72%选择“偶尔会”,另有23.13%的人选择了“不会”。即超过75%的青少年有可能会将他们的网络价值取向转化为现实取向(如图4)。在回答“网络对你的身心有影响吗”时,37.72%的学生认为“有”,45.91%的人选择“没有”。认为有影响的人中,59.43%的学生认为有“好的影响”,32.56%的认为有“不好的影响”。同时54.80%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其生活习惯有“少许改变”,另有5.69%的人认为改变很大,即超过60%的人认为网络虚拟世界改变了他们现实的状态。另据安徽大学调查显示,在犯罪青少年中,超过60%的人认为网络是朋友和恋人,只有不到40%的人认为网络是魔鬼和陌生人,他们的研究认为网络强化了青少年某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4]

1.网络虚拟世界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是网络虚拟世界有利于青少年开拓视野,提高能力。网络虚拟世界是一个信息的平台、知识的海洋、沟通的渠道。网络虚拟世界所拥有的丰富内容,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浩瀚、宽广的空间。在网络虚拟世界实现个人愿望,提高了青少年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网络的超时空、海量信息拓展了青少年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网上博客、BBS、个人主页等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新天地。即使是网络游戏,也可能培养和锻炼青少年的反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是网络虚拟世界有助于青少年以模拟方式建立社会化的人际关系。现在城市里独生子女多,农村里留守儿童多,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孤独”。在渴望沟通交流的心理动因下,他们会选择他们认为最安全的途径进行交流。现实中,青少年与家长、老师乃至于同伴、同学的交往有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网络虚拟世界则给他们提出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的交流空间,这有利于他们在成长阶段学会建立社会化的人际关系。

三是网络虚拟世界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心态。网络虚拟世界为青少年提供了宣泄情感、缓解压力的渠道。生活中,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宣泄总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无拘无束地表露。网络虚拟世界的匿名性特点为青少年情绪的释放提供了新渠道。在网络上,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放纵自己的情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有利的。同时,网络虚拟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医学类、心理咨询类网站。这些网站虽然设立目的不同,传播内容不同,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传播与辅导功能。这些网站对于调整青少年心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2.网络虚拟世界对青少年现实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政治观念多元化。网络上存在各种不同的价值体系,容易使青少年迷茫与困惑。特别是由于互联网产生于美国,发展于西方,其在输出网络技术、设备的同时,必然裹挟着相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青少年对各种新思潮和新观念十分敏感,却又缺少相应的辨别能力,容易全方位吸收,致使青少年的政治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形成一定冲击。

二是文化观念娱乐化。由于网络虚拟世界的多元化、商品化、娱乐化等特点,极易导致青少年文化观念的混乱和模糊。网络媒体特别是商业化网络媒体,片面追求时效性、点击率,追求经济效益,在内容设置上偏好能带给人们即时性情感满足,诱发人的感性本能的内容。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往往难于抵御诱惑,喜欢追星、无厘头、恶搞等快餐式文化形式,并沉溺其中,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文化艺术所应蕴含的真善美的追求。

三是道德观念虚无化。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色情、暴力、赌博、迷信和反动的灰色信息,时刻侵蚀着尚未成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辨别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弱的青少年,逐渐使一些青少年心灵扭曲,道德意识弱化。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又使上网者不必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后果。在生活中是好孩子、好学生,在网上则随意地在聊天室、BBS上进行谩骂、欺骗,充分暴露压抑在心理深层的需要和欲望。我们在调查中发现,62.64%的学生在网上“有”或“偶尔有”粗鲁、骂人的语言。一些青少年还时常盗用他人域名、利用终端电脑搞恶作剧。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易使青少年自我约束力降低,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容易导致道德观念虚无化。

四是生活观念享受化。网络虚拟世界塑造了巨大消费空间,传播其中的有大量休闲、游戏类文化形态,如逞强斗富,追求奢华等,表达着游戏人生、享受生活、追求感性快乐的主题。当青少年沉溺于这种虚幻情节或虚假情景的时候,必然产生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倾向。一些青少年受此影响在物质生活上崇尚名牌,相互攀比,为了得到金钱,换取享乐,有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引导青少年建构正确价值取向

面对网络这个不可阻止的世界潮流,面对网络虚拟世界青少年价值取向与现实相互衍化的客观存在,我们应在充分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深刻认识网络虚拟世界带给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坚持以主流价值取向引导网络价值导向和社会价值导向,通过虚拟与现实的双向引导,推动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着眼于积极的主流价值引导,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互动机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实现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一是发挥家庭引导和调控青少年上网的关键作用。据武汉市对1200名中小学生上网成瘾的研究分析发现,90%的孩子沉迷网络与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命令式、说教式、惩罚式教育和溺爱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最大。[5]家庭是教育引导孩子的核心力量,通过家庭的监管和引导,实现青少年科学合理上网,控制他们进入充满异端、黄色、暴力等类型的网站,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价值观,减少网络负面影响意义重大。

二是发挥学校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老师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地位,以及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一定要发挥学校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青少年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及活动,帮助他们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正确处理个人理想、自我价值实现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发挥社会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作用。包括价值观在内的青少年道德教育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没有全社会的支持,许多工作都难以开展。安徽淮北市就是通过“市容协管、市民监督、天眼密布、黄牌警示”办法,管出了全市的“绿色网吧”。

2.着眼于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根据价值澄清理论,要使青少年获得清晰的价值观并能发挥其作用,不是靠自上而下的硬灌或强制接受, 而是借助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启发, 促使他们对有关事件展开理性思维与情绪体验,逐步进行澄清(包括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辨认其支配的价值观,通过交流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与他人价值观的关系,揭露与解决价值冲突等),并依据自己所选择的价值观行事。[6]针对青少年面临的复杂的网络环境,重点在于倡导网络文明,加强网络监管。

一是正确把握网络的宏观舆论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主旋律,通过网络媒体大力弘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立主流价值观在网络上的主导地位,让青少年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从而实现对青少年的正确导向。

二是加强网络文化监督管理。网络世界是一个高度开放、充分自由的虚拟空间,加强对网络文化管理,必须做到既宽松自由,又规范有序。因此,一方面要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健全网络法规,设立“网络警察”,规范网络行为;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建立网站组织和自律性团体,加强网上文明行业规范,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同时加强对公共网吧的管理,加大对不良现象的打击力度,杜绝公众场所不良信息的传播,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与青少年接触,尽可能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并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建议参考新加坡等国对网络内容的管理模式,建立网络内容分级管理制度。

三是针对青少年建立一批优秀网站。通过建立和完善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优秀网站,发挥主流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作用,是树立青少年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要按照“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集中各方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办好由党和政府控制的网站,发挥好此类网络示范作用,同时又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并指导有关社会组织和团体办好具有专业性或社会群体性的网站,与主流网站形成呼应。另外,可以组织专家开发青少年思想教育软件,积极推进青少年思想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服务、引导、教育青少年。

3.着眼于提升素质,着力培育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培育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提高青少年认识网络、分辩是非的能力,是推动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有效办法。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逐步把媒介素养纳入我国教育体系,并将其作为青少年成长中的一门必修课,让青少年通过专门的教育提高媒介使用与判断能力。

一是给青少年教授信息技术知识,让他们从网络信息根源了解其制作的规则和方法,使之成为青少年的一种基本能力。只有当青少年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和网络管理能力,才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二是培养青少年学会判断网络内容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他们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其在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面不至于迷失方向。

三是提升青少年的欣赏和判断能力,引导青少年正确欣赏、评价媒介内容,使他们能正确选择、解释、分析媒介信息,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至于人云亦云。

四是培育青少年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让青少年能方便地使用电子传播媒介与不同社会群体或个人进行信息交流与合作,能够在网络上正确地表达自己思想、与他人沟通,并建立起融洽、健康的社会关系。

五是加强对青少年网络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到网络犯罪的存在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促使其通过学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 张洪忠,何艳,许航.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从业者的价值取向[J].国际新闻界,2006(10):5-9.

[2] 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0-68.

[3] 周涛、丁道群.互联网心理学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3):88-91.

[4] 颜翠芳、王根喜. 网络与青少年犯罪调查[N].安徽日报,2006-4-12(C1).

[5] 何辉.九成孩子沉迷网络与错误家教有关[N].长江商报,2007-10-06.

[6] 章志光. 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顾锦)

作者:徐士泰等

第2篇: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教育

摘 要:网络作为一种新生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量和及时便捷、平等交互的沟通方式,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在伦理与道德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差等主观因素,导致部分青少年在强大的网络媒介面前易受伤害,因此,了解和掌握网络媒介素养知识,提高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水平是培养他们科学运用网络媒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网络的影响;教育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过程中,对网络的利与弊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网络既具有正面影响也具有负面的效应,基于这种复杂性,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的使用网络,全面的认识网络,即进行网络垛介素养教育就显的极为重要。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

在传播学研究中,接触和使用媒介是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进行研究的,即知晓权和使用权。但这种认识只是成为了权力机构和媒体机构单方面认识和执行的依据,并没有广泛的被受众认知。虽然受众越来越被认为是积极的,但未必是具有绝对控制力的,大多数时候,媒体拥有相当程度的绝对的控制权,如“沉默螺旋”效应和“议程设置”效果,受众仍显被动。我们总是一不小心的就认可了“纸馅包子”,购买了我们或许用不到的名牌产品。这样,让受众实现自己的权利变被动为主动,对于促进媒介发展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提高受众的积极性也属于媒介素养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学者阿特-西尔弗布拉特最早系统性的将媒介素养置于以受众和文化为中心的理论中,将它视作可以而且必须提高的技能,同时,他给出了媒介素养的5要素或者说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意识到媒介对个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形成分析及讨论媒介讯息的策略:意识到媒介内容是对我们当今文化以及我们自身提供洞识的文本;培养对媒介内容更深程度的享受、理解和欣赏。而大众传播学者波特认为,媒介素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而不是一个范畴。媒介素养需要得到发展,当我们在智力、情感和道德方面更加成熟,我们就能更多的理解媒介中的讯息,成熟会提升我们的潜能,但我们必须积极地发展我们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以开发那些潜能。

二、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

自从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以来,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同任何的新生事物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的效应,引起了大家对其影响的各种争论,尤其是这些负面的效应。因为这些网民的大多数――青少年的思想和思维正处在转换的时期,对信息的接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年轻人的社会阅历较少,心智不够成熟,对信息的真假优劣也缺少一定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因此,我们基于网络的正负影响以青少年作为主要的受众来分析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研究的内涵。这些内涵包括了以下方面:

1.认识网络的传播的文本特征,正确的获取网络讯息。我们知道网络传播作为第四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网络不仅仅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综合体,也是多媒体传播的复合体。即网络传播的文本特征是多媒体传播,以超链接的形式集文字、影像、音频、视频于一体。这就要求网民以不同的技巧来获取网络中的信息。虽然现在青少年网络技术越来越高,但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却比较低,如何在认识网络文本的特征的基础上正确的获取网络信息,需要青少年正确的识别信息的主要来源。

2.认识网络的运作机制,辨析网络信息传播。大众传播日益市场化,大众文化日益的商品化,这是当今的媒介产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网络传播与运作也不例外,其实网络本身就是在具有商业性才繁荣发展起来的,那就是商业性门户网站的崛起发展和成熟。这种媒介产业的发展的基本的趋势,商品化的转向导致了其整个的生产以满足人们的欲望的象征性的消费为指针的,网络的运作也是如此。

而当媒介的运作以追求经济的利益为主时,社会责任往往不可避免地被放在了第二位。但是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种传播方式。面对网络传播的不负责任,青少年应如何的应对呢?在这方面,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家长、老师和青少年自身的共同的努力,首先青少年要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认识的局限性,积极地和家长老师进行沟通,寻求老师父母的引导,健康的成长。其次,青少年应该多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运作机制,了解信息的来源并进行富有理性的辨析。再者,青少年要学会自控,对明知有害的信息进行自觉的抵制,因此青少年在上网之前要有明确的上网计划,如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老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实际的例子,生动的语言讲述上网的利与弊,而不是一刀切的阻止干预,否则可能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3.从网络的接触和消费机制看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在传播学中,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研究媒介的一种极好的方法。对于网络的应用,有一部分青少年的使用不是十分的理性的,用于业余娱乐的时间明显的多于用于学习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他们能够找到抒发自我的空间,可以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我们需要告知青少年的是他们的这种自以为的十足控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看到的新闻,但前提是网上有这些新闻的存在,这如同我们调台转换电视频道一样,我们只有控制遥控器的权利,却无法改變电视节同的内容。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与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

4.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随着媒介技术发展的是媒介的传播方式,从文字到图像再到多媒体的传播,传播方式越来越考验着我们眼球的接受能力。有学者说现在的媒介产业是注意力经济,有学者说现在的媒介产业是影响力经济,无论如何,媒介产业都具有了经济的特点,其实这也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更多的媒介并存必然意味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要特别的注意由此引发的竞争的不良后果,即媒介对社会道德底线的碰触。青少年要识别网络的这些积极的作用,在参与广泛的讨论中认识社会,提升自我。这也是在我们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应该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告知青少年他们在网上不仅仅可以聊天,玩游戏,还可以做积极有意义的事。有时候青少年的不为,可能是因为不知道不理解,而不是不愿意不想做。

三、总结

网络现在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生存空间,但这种生存空间却是虚拟的,现实空间的坚强壁垒可以阻止不应进入的人的进入,但虚拟的无壁垒的空间满足人的自由出入的快感的同时,也打破了应设有的安全界限:网络媒介素养需要作为媒介素养单独的一部分被特别的重视,它独有的特点,特殊的受众群体,显而易见的两面性,无形中的不可控性,影响的广泛性。从以上的系列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应该是全面的,要结合网络本身的特点“对症下药”,使网络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减少其带来的危害,使青少年在新的媒介环境中能够健康的成长。

作者:杨孝贤

第3篇: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教育

摘 要:网络作为一种新生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量和及时便捷、平等交互的沟通方式,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在伦理与道德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差等主观因素,导致部分青少年在強大的网络媒介面前易受伤害,因此,了解和掌握网络媒介素养知识,提高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水平是培养他们科学运用网络媒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网络的影响;教育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

在传播学研究中,接触和使用媒介是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进行研究的,即知晓权和使用权。但这种认识只是成为了权力机构和媒体机构单方面认识和执行的依据,并没有广泛的被受众认知。虽然受众越来越被认为是积极的,但未必是具有绝对控制力的,大多数时候,媒体拥有相当程度的绝对的控制权,如“沉默螺旋”效应和“议程设置”效果,受众仍显被动。我们总是一不小心的就认可了“纸馅包子”,购买了我们或许用不到的名牌产品。这样,让受众实现自己的权利变被动为主动,对于促进媒介发展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提高受众的积极性也属于媒介素养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学者阿特-西尔弗布拉特最早系统性的将媒介素养置于以受众和文化为中心的理论中,将它视作可以而且必须提高的技能,同时,他给出了媒介素养的5要素或者说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意识到媒介对个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形成分析及讨论媒介信息的策略:意识到媒介内容是对我们当今文化以及我们自身提供洞识的文本;培养对媒介内容更深程度的享受、理解和欣赏。而大众传播学者波特认为,媒介素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而不是一个范畴。媒介素养需要得到发展,当我们在智力、情感和道德方面更加成熟,我们就能更多的理解媒介中的信息,成熟会提升我们的潜能,但我们必须积极地发展我们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以开发那些潜能。他还认为,媒介素养应该是多维度的,媒介素养的目的是让我们对解读拥有更多的控制权。

二、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

自从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以来,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同任何的新生事物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的效应,引起了大家对其影响的各种争论,尤其是这些负面的效应。因为这些网民的大多数――青少年的思想和思维正处在转换的时期,对信息的接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年轻人的社会阅历较少,心智不够成熟,对信息的真假优劣也缺少一定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因此,我们基于网络的正负影响以青少年作为主要的受众来分析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研究的内涵。这些内涵包括了以下方面:

1 认识网络的传播的文本特征

正确的獲取网络信息我们知道网络传播作为第四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网络不仅仅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综合体,也是多媒体传播的复合体。即网络传播的文本特征是多媒体传播,以超链接的形式集文字、影像、音频、视频于一体。这就要求网民以不同的技巧来获取网络中的信息。虽然现在青少年网络技术越来越高,但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却比较低,如何在认识网络文本的特征的基础上正确的获取网络信息,需要青少年正确的识别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对于网络视频青少年要根据其内容有不同的区分,现在网络视频有原创、有改变、有原著,在这些视频中,有着怎样的不同价值的体现。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的多媒体的表达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网络技能。展现自己的网络技巧,体现自己对于权威平等的对视,但不能为了为自己扬名而不择手段。

2.认识网络的运作机制,辨析网络信息传播

大众传播日益市场化,大众文化日益的商品化,这是当今的媒介产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网络传播与运作也不例外,其实网络本身就是在具有商业性才繁荣发展起来的,那就是商业性门户网站的崛起发展和成熟。这种媒介产业的发展的基本的趋势,商品化的转向导致了其整个的生产以满足人们的欲望的象征性的消费为指针的,网络的运作也是如此。

而当媒介的运作以追求经济的利益为主时,社会责任往往不可避免地被放在了第二位。但是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种传播方式。面对网络传播的不负责任,青少年应如何的应对呢?在这方面,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家长、老师和青少年自身的共同的努力,首先青少年要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认识的局限性,积极地和家长老师进行沟通,寻求老师父母的引导,健康的成长。其次,青少年应该多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运作机制,了解信息的来源并进行富有理性的辨析。再者,青少年要学会自控,对明知有害的信息进行自觉的抵制,因此青少年在上网之前要有明确的上网计划,如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老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实际的例子,生动的语言讲述上网的利与弊,而不是一刀切的阻止干预,否则可能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3.从网络的接触和消费机制看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在传播学中,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研究媒介的一种极好的方法。对于网络的应用,有一部分青少年的使用不是十分的理性的,用于业余娱乐的时间明显的多于用于学习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他们能够找到抒发自我的空间,可以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我们需要告知青少年的是他们的这种自以为的十足控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看到的新闻,但前提是网上有这些新闻的存在,这如同我们调台转换电视频道一样,我们只有控制遥控器的权利,却无法改变电视节同的内容。使用网络时,这样的控制也是间接的,青少年不应该轻易的迷失在这种彼岸里面的自由之中,而过度的放纵自己。自由永远都是相对的。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高等院校相关的专家学者的配合,这就是以这些专家学者为中心在大中小学举行定期的讲座,能够让这些青少年认识网络媒介使用繁荣背面隐藏的本质。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与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

三、总结

网络现在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生存空间,但这种生存空间却是虚拟的,现实空间的坚强壁垒可以阻止不应进入的人的进入,但虚拟的无壁垒的空间满足人的自由出入的快感的同时,也打破了应设有的安全界限:网络媒介素养需要作为媒介素养单独的一部分被特别的重视,它独有的特点,特殊的受众群体,显而易见的两面性,无形中的不可控性,影响的广泛性。从以上的系列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应该是全面的,要结合网络本身的特点“对症下药”,使网络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减少其带来的危害,使青少年在新的媒介环境中能够健康的成长。

作者:杨孝贤

第4篇:网络安全教育――预防青少年“网络

成瘾症”

背景:

随着电脑家庭化的日益盛行和互联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诚然,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强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但对于好奇心、模仿力极强的青少年来说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极易对学生造成伤害。主要表现在:许多青少年上浏览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沉迷于内容低级、庸俗的上聊天和络游戏,有的学生甚至把“家”搬进吧,有的学生陷入恋的阴影不能自拔,更有甚者模仿上行为,搞犯罪

活动,结果沦落为少年犯。大量的青少年遭遇络危害的案例表明,青少年的络安全问题绝不能忽视,加强青少年络安全教育刻不容缓。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来为青少年的络安全保驾护航,从而让青少年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呢?

教学目的:

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络上存在的各种不安全隐患,学会在虚拟的络世界中保护自己,理智地对待各种诱惑,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尤其注意不能沉迷络游戏。促使中职学生自觉树立络安全与道德意识,提高利用络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创建文明健康的络风气。

教学重点:

使青少年正确认识络,预防患上“络成瘾症”。

教学内容:

1,

分析“络成瘾症”成因。

2,怎样预防青少年患上“络成瘾症”。

教学过程:

一,“络成瘾症”成因

是什么让青少年在络中迷失自己,患上“络成瘾症”而发生悲剧,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自身原因:络因其开放性满足了青少年宣泄、释放紧张的需求。青少年还可以通过络释放生活中被压抑的一面,摆脱现实中的约束、孤独,在轻松、安全中实现自己的“欲望”,满足了自己的成就感。同时,络也满足了青少年的好奇心与虚荣心,实现对困难、失控现实的逃避。

家庭原因: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等方面跟不上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需求,从而造成对孩子上的“失控”。

学校原因: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而放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但现实中很多学校还是把教育的重点都放在学习成绩这一头,而忽略了道德训诫、性格养

成、法制观念的培养。因此,一些少年儿童不仅心理道德水准低下,法制观念淡薄,甚至连基本的社会公德都不懂得遵守,心理上完全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不难想像,在这样的“人格白纸”上,再涂抹上一层“暴力崇拜”的墨汁,他们的精神世界还能是什么样子,他们的未来又面临着怎样的危险?

社会原因:目前社会对公共上场所管理松散不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患上“络成瘾症”的青少年往往无心学习,荒废学业。曾经有一位“迷”学生说:“在上有一种天堂般的感觉,仿佛你就是世界的主宰,精神能得到极大满足。”青少年一旦成为“迷”,就会陶醉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越来越脱离实际,对现实世界表现出冷漠、麻木和不以为然,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危险的。

二,“络成瘾症”应对策略

络的出现,引出了诸多的社会问题,难道络真是“洪水猛兽”,我们要避而远之,

拒绝它吗?当然不是,要预防青少年患上“络成瘾症”,我们应加强对青少年的信息品德的教育,让青少年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络,正确使用络,络完全可以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好伙伴。

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引导青少年面对络,养成良好的信息品德:

1. 青少年从触开始就树立信息道德观念

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是人们通过假想营造出的虚幻空间。虽然络由真实的人所开发,但通过络所接触到的人或事都不是可触、可感的,是有好坏之分的。

青少年由于自身心理发育的特点,易对直观、形象而又新奇的事物发生兴趣,但是非判断能力较差,很难对事物的实质加以正确的评判。如他们喜欢看卡通片,会钦佩那些用暴力取胜的卡通人物,并把他们当成勇敢的大英雄来崇拜,在生活中喜欢模仿卡通人物的攻击行为。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应利用信息技术课和活动课,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

他们介绍络、展示络的优越性:如教会他们利用络收集自己喜欢的各种图片,让他们带着任务去上,在上查找学习中所需的资料。

在认识络优势的同时,教师应有侧重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络的危害,如:上一些图片和内容不适合小学生看;上的人各种各样,很多言行是不负责任甚至是害人的;过分沉迷于络和电脑游戏,就会耽误学习,还会导致犯法。

我们应从青少年一开始接触络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良好的上习惯,让青少年有计划、有目的带着学习任务上。同时,对学生上时间进行必要引导和限制,避免学生成为“虫”。

2. 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开展信息品德教育

学校教师应主动同家长取得联系,积极做好家长的工作。开始,家长对青少年使用络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家长认为络信息纷繁复杂,上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利的影响,坚决不许上;另一些家长

认为上资源丰富、信息量大,对孩子的发展有利,对孩子上不应限制。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学生上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上应该有目的、有计划。

为此,我们应在家长学校开设专题讲座,教师利用家长会及家访,用收集的数据和实践的效果向家长说明正确运用络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家长明白络教育的必要性,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同家长制定络使用计划,如:对学生上浏览的内容、上时间等做出规定,使家长在学生上时心中有数,正确引导,并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学习、交流、讨论。

社会、学校、家庭应多方联动,群策群力,共同营造青少年络安全教育的“软环境”。对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应继续出台和完善有关青少年络安全的法规、文件,并从制度和操作层面确保实施这些安全法规、文件的实效性,尤其是执法部门,更应加大对吧的安检和规

范力度。学校作为青少年络安全教育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应落实长效机制,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络安全教育的宣传和监督力度,指导他们科学、安全上,并采取结对子,谈心交流、跟踪教育等方式实施对“问题学生”的帮扶工作,确保校园远离毒。对广大家长来说,应对孩子上的内容和时间进行“监控”,不能过分溺爱孩子,纵容孩子无节制上。

3.借助络让青少年欣赏美、感受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络的最大优势是它的信息量大,收集快捷方便。教师不仅要能够运用络有效地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爱学、乐学。同时也应该开辟络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络资源,为他们打好信息素养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络生动活泼、形象地重现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率,让学生感受文美、景美和境美。

教师还可利用丰富的上资源,细心寻找

并收集大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秀站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浏览过程中不仅丰富知识,拓宽视野,而且以上美好的人物、事物为榜样,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4.发掘络的互联互通功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教师应充分利用络信息的多样性、反馈信息的实时性、及时进行师生、生生、以及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师也可利用络组织讨论,帮助青少年思考和辨别是非。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信箱”发送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同学分享成功的喜悦,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在学生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竞争同学之间也可进行实时讨论,或相互排解疑问,或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敢面对面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是有了络这个非常便利的媒介,学生就可以利用络将心里话向大家诉说,让老师、同学了解自己。

可见,络的正确使用有益于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结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加强青少年的信息品德教育,让青少年正确认识、了解络,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络,络一定会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好伙伴!

首发公文范文

第5篇: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发展

研究背景: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走进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如:屌丝、微博控、坑爹、亲、伤不起、有木有„„网络文化正以一种无法阻挡的潮流涌入我们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我们小组将对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的发展进行深度的探究。研究目的:探究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我们能从网络文化中学到什么,网络文化又带给我们怎样的伤害。

研究成果:

一、网络文化的发源

我们通过网络了解到了网络文化的发源与传播途径。其中主要是在微博、百度贴吧、天涯猫扑之类的论坛中进行传播。

1.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微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你既可以作为观众,在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发布的内容一般较短,例如140字的限制,微博由此得名。当然了也可以发布图片,分享视频等。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布信息快速,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例如你有200万听众,你发布的信息会在瞬间传播给200万人。

微博就是如此这样令无数人为之狂热的东西,人们通过微博放松、交友。但由于“迷恋”微博,网友中出现一大批“微博控”,他们每日每夜地上微博,一上就是十多个小时,甚至放弃睡眠时间。

2.百度贴吧

贴吧是旗下独立品牌,全球最大。结合搜索引擎建立一个在线的交流平台,让那些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方便地展开交流和互相帮助。贴吧是一种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它与搜索紧密结合,准确把握用户需求,通过用户输入的关键词,自动生成讨论区,使用户能立即参与交流,发布自己所拥有的其所感兴趣话题的信息和想法。百度贴吧可以算得上是当今网络最火热的论坛,许多网友都聚集在诸如“魔兽世界吧”、“李毅吧”的论坛中讨论一些时事、国事。许多网络的热词与事件也都是出自百度贴吧,如最近的钓鱼岛事件。

二、网络文化的传播

(先做到这样 回来再补充了。。。)

第6篇: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与研究

引语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与研究(冶金试点班)

21世纪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开放和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电子网络也称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这种新的信息传递工具和交流方式的出现,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拓展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广阔空间,实现了人类信息交流的全球化和全面化,使人类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的网络社会。正如太阳既有阳光也有阴影,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开阔青少年眼界,丰富青少年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作用,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根据目前状况,本组成员在第十一周和第十二周在武汉部分高校展开一系列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问卷 调查表样卷见附表)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 240 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 223份,针对本次调查,我们抽取80份问 卷进行整理,我们做如下数据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此次被调查人中开始接触网络的年龄10%在10岁以下,35%在10-14岁,55%在14岁以上;对于上网时间,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在 7小时以内的占绝大多数,其中 7-14 个 小时的占 25%,14-28 小时的占 13.75%,平均上网时间在 28小时以上的占少数; 对于上网的场所,40%的人选择在家上网,认为在家上网感觉比较好,其余一些人则偏 向于在网吧或学校电脑室上网。网络涵盖的信息很 多, 80%的人的大部分上网时间用于聊天交 友,60 %的人上网主要是看电影和网络电视、玩游戏,而用于日常学习查阅资料的占了40%,由此可见,青少年在日常上网过程中,多 数时间是用于娱乐方面,对于如此丰富的网络信息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值得我们深思。青少 年因上网而学习退步的原因多样化, 主要原因是上网时间与学习时间相冲突。 来自学校与家 长的压力也使得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造成学习退步。对于网上交友,大约 70%的青少年表示 支持态度,认为网上交友可以扩大交友面,随时随地的和亲人朋友联系。但由于网络上的不 真实不可靠的信息和网络犯罪的存在,使得有大约 30%的人反对网上交友。正由于网络上的 不健康信息和网络犯罪的存在,使得 50%的家长或监护人要求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避免 不健康信息,2.5%的家长要求在其监督下进行网络操作。在上网好处方面,86.25%的青少年认为开一开阔视野,73.75%认为可以加强与他人交流,45%认为可以拓展青少年教育空间,41.25%认为可以促进个性发展,仅仅有15%的青少年认为可以促进学业进步,5%认为没什么好处。 目前已有很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 其原因主要有自己学习压力大或 学业不佳或与长辈有代沟,交际冲突带来的发展困惑等。 以上为本次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由此可看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 要站在一个客观合理的角度看待网络,正确使用网络。

二.正面影响

互联网将分散于世界各地的信息联结起来,成为吸纳、交换、传递、品味信息和分享文 明进步的大平台,它增加了青少年吸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 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应该鼓励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正确引导青少年接触、利用网络。

第一, 网络丰富了青少年的求知、学习方式,开发了智力和感官能力,极大地激发了他 们的潜能。 网络所展现的互动式学习模式将强迫的、 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 快乐的学习。 青少年通过网络获取课堂上接触少但却必要的知识是最便捷的。 网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 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 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总之,网络学习让青少年们体验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快乐。

第二, 网络丰富了青少年的交往方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进入网络世界,与和自 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 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 不敢与外界对话、 交流, 而在网络这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交往空间,许多孩子可以变得自信、开朗、幽默。网络文 化为他们探索自律、独立的自我起到了安慰和牵引的作用。

第三,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青少年的娱乐、游戏方式。对孩子们来说,玩乐、游戏 本身既是天性,是健全个性形成的必需,也是一种学习。通过游戏、玩耍,孩子们可以学习 到交往的礼仪和规范,学习到规则意识并增强想象力。

第四, 网络丰富了全社会了解,教育,保护青少年的方式。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 网络上有了充分的展示, 多掌握了网络就能更了解青少年各项发展的新动向, 就掌握了及时 教育引导未来发展的先机。

第五, 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 减轻课业负担所造 成的心理压力;可以在各个 BBS 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 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自己动手做 主页正成为时尚, 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 开一个讨论区, 发一些贴子, 和大家交流, 在掌握了电脑软件的运用同时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有利于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第六, 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 中学生们特别是高中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 动态,因为这几年的高考还在改革索之中,每年几乎都会出台许多新措施。而平时好些学生 不大关心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 只一味地埋头书海, 因此可从网上查询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以 此来调整复习重点,适应高考新举措。 综上,我们看到网络对青少年个性形成的有利性是新兴的,难以代替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弊端可控性,肯定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并不等于回避网络文化发展中 所存在的问题。

三.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接受前卫观念,关注世界前沿问题,又会传播一些颓废、 黄色下流甚至反动的垃圾信息,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

第一, 网络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网瘾就象传染病,感染免疫 力较差的青少年,过分迷恋上网,严重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危害程度不亚于 吸毒。人们把网络称为”电子海洛因”,是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此外,青少年网上无意 中接触的黄色垃圾,促使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再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通过接 触网络色情内容的青少年往往容易产生性幻想,成为性犯罪行为的动机。

第二, 网络会弱化青少年与真实世界交往的能力,引发网络自闭症和人际信任危机。随 着一些"虚拟学校"、"虚拟公司"、"虚拟银行"等虚拟事物的诞生,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 机会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与电脑的频繁接触,人们之间的交往则以间接形式为主,以 符号化为特征,其交往活动不受时空限制。这种交际方式虽然能提高效率,开阔眼界,但直 接削弱了同他人面对面的社交能力。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沉溺于虚拟空间,熟人社 会中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络淡化了,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距离感。他们从网络走出 来的时候,面对不理想的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极易导致情绪紧张、孤僻、冷漠以及其他 不健康的心理问题。青少年交际态度的随便和不负责任,还直接导致了网络犯罪行为的增 多。

第三, 网上“文化侵略”弱化了青少年的民族意识,阻碍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形成。长 期浸润在网络世界里的中国人,就难免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尤其是青少 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因而在外来网络信息流的侵袭中难 以产生免疫力和识别力。这种信息传播往往与青少年头脑中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冲突, 使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青少年的思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第四,造成青少年道德意识、道德情感的弱化,引发人格障碍。在互联网上游离着大量 色情、暴力、赌博、迷信和反动的灰色信息,这些信息防不胜防,如同魔鬼般时刻侵蚀着涉 世未深、好奇心强、自制力弱、辨别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弱的青少年,逐渐使一些青少年心 灵扭曲, 道德意识弱化。 网络的虚拟性、 匿名性使人在网上不必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后果, 这使一些自律性差的人会对自己实行双重道德标准,在生活中是“好学生”、“好青年”, 在网上则随意地在聊天室、 BBS 上进行谩骂、 欺骗, 充分暴露压抑在心理深层的需要和欲望。 一些青少年还时常盗用他人域名、利用终端电脑搞恶作剧。这种行为倾向会引发人格障碍, 如攻击性人格、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

四.对策和建议

从青少年自身出发,青少年要加强自律意识,提高自身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 德观、价值观,增强对网络的识别选择能力,自觉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多浏览一些有益的网 站。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融入集体,把重心放到真实的生活中,不一味的沉迷于虚拟的 网络。

从家长出发,家长不要一味盲目地强调学生不懂事、不着调、不上进,开始埋怨、训斥 孩子,甚至用暴力来制止他们这种行为。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特别是网络素质修养和 价值观念更新,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与理解,在尊重他们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形成 辨析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从学校出发,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让青少年认识上网的利与弊,尽可能 利用现代技术来获取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增加与家长的交流,共同引导青少年正 确的使用网络。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网上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的 吸引力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辅导课程, 引导青少年心理上的 健康成长。

从社会出发,社会应该创建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根据青少年自身特点,设计一些 适合他们的网站,让青少年学会有效使用网络信息,学会正确的网络交流,社会要加强网络 信息的管理,加强对网吧经营的监督,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网吧。相关机构要对网络成瘾开展 系统研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四.本次实践调查总结

对于网络青少年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随着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鼓励青少年通过上网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能,对我国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上网也可以开阔青少年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也是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但青少年正处于树立正确观念的关键时期,如果对他们的网上行为不加以引导和管理,他们将很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道德的缺失和情感的迷茫,产生许多不道德的网上行为。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势在必行。

小组成员:杨依霖、高榕、卓超、邱龙武、金武涛、李富强、程小奇、曾辉

冶金试点班

2012/5/13

第7篇: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网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在研究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利用网络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传播媒体,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类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据统计,在11年3月份,我国网民达到了4.04亿,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用户群。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他们的生存方式、思考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被网络深深地影响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网络时代将肩负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网络对他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取决于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多大程度地使用网络以及对网络的依赖程度。统计数据表明,18岁以下的青少年在网民中所占比例为20.1%,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00年11月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中指出,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高达20.3%,另有15%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同时,初中学生网瘾现象严重,群体中的网瘾比例高达29.8%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一代积极利用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应对网络本身对青少年成长所带来的挑战,成为了一名教师在新时代所应肩负的历史责任。

一、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有利影响

网络环境丰富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长期以来,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讨论、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相对单一。在网络文化环境下,课堂的外延空前扩展,数量巨大、内容各异的网站成为新的课堂,而且优势明显,并且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投入后还可以复制和共享。通过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上网获取的时政信息占总信息量的25%左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渠道大量增加,教育模式更多地由内向型转向了外向型,优势更加明显,教育效果自然会更好。 而且网络环境还增强了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青少年作为求知欲和想象力极强的群体,始终走在使用网络的社会前列,对网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追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各种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青少年都可以在同一时间里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他们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的浏览信息,在主动的探索和寻求新的视觉听觉内容过程中潜移默化,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种信息传播双向互动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和互动,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再者,网络开辟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黑板报、宣讲会和宣传栏等都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出现了许多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博客、论坛、手机短信、MSN、QQ等崭新的信息传播载体。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新颖性,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固定、覆盖面窄、影响力小的局限,对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引力,成为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第一, 西方网络文化在网络中的强势手段容易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发生倾斜。目前,国际信息秩序极不平衡,存在着信息富国和信息穷国的巨大差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在经济、技术和语言上的巨大优势,其信息的数量、品种、规模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对网络信息构成了垄断。他们利用手中所掌握的网络控制权和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世界全方位、全时空推销他们的价值标准和社会文化。在国际互联网中,英文信息占90%以上,而中文信息还不到1%。互联网上滚滚而来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强势手段的冲击,对于世界观、价值观都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极为有害的误导。一些人在这些媒体信息的影响下,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并且效仿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至崇拜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成为“西化”的俘虏。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最后认同并依赖;进而削弱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动摇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从而造成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倾斜和迷失。

第二,网络信息尤其是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学术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信息、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使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一些色情机构或不法分子在网上公开色情信息,英国学者研究发现,网络上的非学术性信息中,47%是与色情有关的。在网络上,音乐、影像、游戏等也都充斥着大量的暴力信息,且很容易调阅,也可以下载。一些机构和个人为了谋求商业利益和政治目的故意发布虚假信息。有个别成年人利用网络上交友的便利欺骗诱拐青少年,网上交友潜伏着与不可靠的人交往的危险。此外,网上赌博、网上贩毒等对青少年学生也会带来极坏的影响。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网络信息基本上是无法控制和过滤的,各种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特别是那些淫秽、反动、暴力等不良信息,对上网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那些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很有可能在不良的信息情感威逼和暗示作用下,由欣赏走向趋附,由无意识模仿走向有意识追求,以致成为信息浊流的牺牲品。

第三,互联网络极容易造成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缺失。在传统社会中,青少年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旁人的监管,他们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相对严谨。然而他们合乎道德的行为,常常是做给他人尤其是可能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看的,从本质上说,他们的自律意识还是较差的。因此,一旦他们进入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那条由熟悉人的眼光、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便容易崩溃。同时,网络行为的“数字化”、“虚拟化”特点,使得人们彼此之间不再熟悉,因而很难对其行为加以确认和监管,造成青少年因无人干预而放纵自己,如:出现计算机网络犯罪、网上交友过度、浏览色情信息、痴迷电脑游戏等行为,从而导致青少年道德人格的不健全。

第四,互联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造成负面影响。网络的虚拟化特征,还会使青少年正常的人际交往形成障碍,使其产生心理上的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出现情绪低下、意志消沉、精神不振等精神症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症状有:“上网成瘾”,俗称“网痴”,表现为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浮躁不安,有的人甚至为了上网而不惜荒废学业;“电脑狂暴症”,其病因一般来自出现故障后产生的沮丧和焦躁,主要表现为向电脑发泄无名怒火,或将不满情绪转嫁给同学甚至不相关的人;“消极孤僻”,上网者上网时,由于多用化名,可以毫不遮掩地倾吐自己的心声,极容易得到一种满足感、成就感,而当面对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的时候,容易引发其消极避世的思想。另外,由于长时期痴迷于虚拟的数字世界,必然会减少其与同学、朋友的交往,容易导致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形成孤僻离群之性格。

虽然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加以限制和禁止,毕竟社会的网络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关键是如何在继续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同时通过有效途径消除其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探索运用网络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许许多多的事例说明,如何在当今网络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在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抵御其消极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正视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加强和推动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已经迫在眉睫。我认为,加强学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大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

网络素质包括对互联网的认识水平以及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只有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熟悉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德育工作者才能将互联网技术灵活而有效的运用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提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而现在许多德育工作者由于知识结构和技术上的缺陷,在网络环境下并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日前对2010获得“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的100名同志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百名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中,拥有电脑初级证书的占58%,有电脑中级证书的占8%,没有证书的占34 %。回答能使用电脑写作的占43%,能上网查询的占64%,不会使用电脑的占2%。调查表明政工干部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能力还不够强。应该指出的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管理是高科技管理,必须启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监管。目前存在的一些间题,比如网站的内容更新周期长,并且与青少年学生课堂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不多,造成师生对一些德育网站兴趣和认可度不高;对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仅局限于零星、琐碎的了解,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等,是和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分不开的。因此,加强培训,建立一支适应网络环境,既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丰富的德育理论知识,又善于运用网络工具从事管理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当务之急。通过培训,使德育工作者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具有对信息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要能与青少年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倾听青少年学生的心声和热点问题,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及时解决青少年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成为青少年的知心朋友。在与青少年的对等交流互动中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学校应建立德育保障体系

青少年中,在校学生占的是大部分。所以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网络文化作用的充分发挥,改善德育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尤其是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作为德育传播工具,保障德育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以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的道德规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足量的经费投入,来确保德育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安全运行,做到德育信息与传播的决策、管理权力、管理运作、管理方略、管理责任、管理利益一体化。在德育信息管理运作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各个学校责任制的管理,做到德育责任、权力、效益相统一,建立起严格的德育信息传播管理责任制。

(三)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发挥家长的监督引导作用

随着网络的普及,有些家长还缺乏必要的前瞻性,缺少思考及心理准备,没能合理面对一些还隐而未发或己暴露出来的问题,更不用说如何去引导子女合理使用网络了。任何问题在刚萌芽的时候处理起来总能够事半功倍,如果不能及时发觉问题并控制引导,待一旦学生产生网瘾或受诱导而使认识跟现实出现偏差,那时再来处理就麻烦得多了。

有些学生家庭条件较好,零花钱充裕,但对学习缺乏兴趣,一有时间便想去玩网络游戏;而家长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子女做到充分的监督与教育,使孩子一放学回到家便成了没人管没事做的现状,就更容易受到网络游戏所吸引;有些学生家里早就买了电脑,一完成作业,便打开电脑玩起游戏来,甚至有些学生在等到家人全都入睡后偷偷起来玩游戏的。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育。因此,学校要了解并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种种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要让家长意识到网络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的负面影响,重视家庭对孩子的监督与引导,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与爱好,为孩子的键康成长缔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开展各种有益的网络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网络人格

由于网络是把“双刃剑”,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对待学生上网问题上,以往家长和学校往往视为洪水猛兽,采取一棒子打死的办法,学生难以接触到网络知识,强烈的好奇心造成了一些学生对网络的神秘感和极度的向往,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选择非正常的时间和地点去上网,往往是一发而不可收,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学校可通过网上论坛等等有益的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了信息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使学生在数学化、虚拟化网络中,正确辨析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同特点,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中学会自我控制,增加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审视、识别有害信息的能力,不断强化诚实、自制、互助等道德心理素质,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五)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科学推荐绿色网站。

网络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教师也应优先掌握,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时常为学生推荐教育类网站或健康内容的网页,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有意义的网上活动,才能对学生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知识教育,如:不要轻易把自己及家庭中的真实信息在网上告诉别人;不要在网络上散发对别人有攻击性的话语,也不能传播或转发他人那些如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儿童不宜”的网站,不要进去。即使不小心进去了,应立即离开;如果遇到网上有人刻意伤害你,要立刻告诉家长或老师;适当控制上网时间等等。

总之,网络时代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条件。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矛盾,采取相应而具体的对策,才能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保持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我们应当动员全社会,齐抓共管,努力建造好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平台,为当今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为祖国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高水平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经涛、王俊英主编《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开明出版社,2001。

[2]刘薇.网络道德失范挑战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23日第4版。 [3]朱美燕:《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第20页。

[3] 宋德如、张晓旭:《论网络教育的负向效应及其纾解》,《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第67页。

[4] 孙延蘅:《校园网络文化:利弊有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0期,第13页。

[5]刘永安: 《网络教育——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教育现代化》1998年第4期。

[6]王敬红.关于媒介方面的素养教育: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7). [7]崔景贵:《网络文化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7期。 [8]汤悦:《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上海电教》2001年第3期

第8篇: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形式多样(最终版)

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形式多样

在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前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中国人民银行等各部门着重围绕“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相关主题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的热潮。

教育部组织了“小代表走进大社会”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绿色文明上网。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先队员代表参与了以网络安全和文明上网为主题的互动专题讲座。小代表们还在显示着“争做中国好网民”倡议的电子屏幕上进行指纹签名,并通过点赞接力的形式表达少先队员的心声。

共青团中央通过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守护未来”网络安全教育等线上线下活动推进青少年网络科普。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采用互动体验、闯关游戏等新媒体手段,让广大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学到互联网知识和网络安全知识。

全国妇联依托妇女儿童中心、妇女之家、家长学校等活动阵地,号召广大家长提高媒体素养,掌握网络知识,在陪伴孩子上网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引导和监督,筑起儿童安全上网的家庭防线。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要求各地关工委行动起来,义务监督未成年人上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担当网吧义务监督员,对未成年人上网进行义务监督,并在各地推行“绿色网吧”“四点半学校”和“网瘾诊所”,倡导少年儿童健康上网。

中国互联网协会则通过发起“安全百店”行动,营造健康移动网络环境。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各大手机应用商店,建立了“一键举报、百家联动”的公众监督和治理机制。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召开主题为“你我善语良言 网络绿水青山”的净化网络语言座谈会,呼吁广大网民和网络媒体,拒绝使用不良网络语言内容,积极净化网络语言环境,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安排下,全国金融系统也开展了众多有针对性的活动。湖南、四川等全国各地各大银行的分行、支行均在大厅电子显示屏上播放网络安全宣传视频,并向公众发放宣传折页,除在现场为市民讲解安全风险外,还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利用线上手段广泛传播金融网络安全知识等。

第9篇: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发达国家网络谣言综合治

理机制及其借鉴

摘要:如何治理网络谣言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课题。发达国家大多通过健全法律规制、完善政府监管机制、严格行业自律机制、培养公民理性的媒介素养等措施,使网络谣言治理成效显著。当前我国网络谣言频繁发生,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构建“法律规制、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公民教育”四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机制,以有效遏制网络谣言的滋生漫延。

关键词:发达国家;网络谣言;综合治理机制;借鉴

中图分类号:D922.8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5-0110-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重要的公共舆论场,为民众获取信息和发表言论提供了便利,但也为网络谣言的泛滥提供了平台。研究表明,网络谣言社会危害大,已成为高危社会风险,它侵犯公民权益,损害公共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面对网络谣言的巨大危害,如何治理网络谣言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课题。研究发达国家网络谣言综合治理机制,对我国网络谣言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达国家网络谣言综合治理机制

(一)健全法律规范

1.健全法律体系。在互联网立法方面,德国于1997年第一个发布网络成文法――《信息与通信服务法》。此后,德国《民法典》和《防止对青少年有害信息传播法》等法律都有相关规定,适用网络诽谤与谣言管制,建立了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美国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严格立法,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在国家层面,美国相继制定了《电信法》和《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等130项法律,严格规制网络传播;在地方层面,纽约州和得克萨斯州等45个州相继制定应对网络谣言的法案。[1]健全的法律体系确保网络谣言治理有法可依。

2.严厉处罚措施。从实践来看,发达国家对网络谣言治罪与其他犯罪相比要重,处罚措施十分严厉。在欧洲,德国对诽谤打击力度最大。根据德国《刑法典》,在人群中传播谣言,造成了社会不安定,危害公共秩序,造谣者将被处以最高6个月监禁或罚款;若致人死亡,将处以5年的监禁。[2]美国惩罚网络谣言的做法比较成熟,法律在保障言论自由的同时,加大对诽谤、谣传的惩罚,而且将有关诽谤案例的判决援引到网络空间。2006年,美国一女子因在网上被他人散布谣言污蔑,起诉对方诽谤罪,法院判决被告赔偿1130万美元,创下此类案件的最高赔偿纪录。[3]近年来,韩国不断加大打击网络谣言、诽谤行为力度,依据韩国法律规定,传播网络谣言或者实施网络诽谤行为,将被判处7年以下徒刑,或者处以5000万韩元以下罚金。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网络谣言的处罚极为严厉,最大限度地以法律威慑造谣者。

3.强化权利救济。发达国家在对网络谣言实施严厉处罚的同时,注重强化网络谣言受害人的权利救济。依据美国法律,如果网络谣言的受害者不清楚造谣者,同样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要求网络公司根据IP地址提供造谣者的通讯记录。若经过法院裁决诽谤言论属实,原告可以要求法庭发出禁令,要求网站或者被告撤销已发表的诽谤言论,否则追究其刑事责任。[4]

(二)完善政府监管

1.设立专门机构。2009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基于维护国家网络安全需要,先是设立“白宫网络安全办公室”,然后又成立“全国通信与网络安全控制联合协调中心”。同时,白宫任命一批新媒体技术人员为网络顾问,对外称为白宫“新媒体小组”。[5]在德国,由内政部负责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监控和调查,为给警方调查提供技术支持,内政部成立了由专业人员和技术力量组成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中心;内政部下属的刑警局和家庭部下辖的青少年有害媒体审核署负责审核网页内容。

2.健全监管制度。为过滤和控制有害信息,英国《调查权管理法》规定,凡通过网络方式传送电子邮件和加密电子数据等文件,必须通过政府技术支持中心发送信息包。政府设立公民咨询局,让公众及时准确获得权威信息,有效预防网络非法信息侵害。[6]美国颁布的《信息安全与互联网自由法》,授权总统可以宣布“信息空间的紧急状态”,政府可以部分接管或禁止对部分网站点的访问。[7]

3.运用技术手段。为有效打击网络谣言,发达国家重视运用技术措施对网络谣言进行监控和跟踪。网络安全监管包括内容监管、行为监控和网络状态监控三个方面。美国拥有高效互联网监控系统和强大的网络过滤技术,为实时跟踪分析网络谣言的来源与走向,美国推出“谣言机器人”软件和“地雷式”可嵌入软件,实现对不良信息的有效追踪和监控。

(三)严格行业自律

1.行业把关。发达国家互联网行业协会在网络谣言治理中充当“把关人”的角色。美国现有计算机协会和信息系统审查与控制协会等9个互联网行业协会组织,政府鼓励各种专业协会制定行业公约,推进行业自律,促进互联网行业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传播,切断网络谣言传播渠道。[8]英国政府支持互联网行业加强自律,通过行业协会强化对网络谣言的监管。1996年,英国成立互联网自律协会(IWF),在英国贸工部组织下,IWF与内政部代表、城市警察署、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共同签署网络监管行业性规范――《R3安全网络协议》,“R3”分别代表分级、检举和责任。IWF是英国互联网的主要监管机构,推动网络服务商自律,鼓励服务商对网站内容进行分级、过滤,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非法信息的警惕意识。[9]

2.网媒自律。美国政府倡导并鼓励网络传媒自律,注重强化网络传媒的社会责任,对自律较好的网络运营商依据法律给予两年免征新税的待遇。美国各大网站通过制定张贴规则要求张贴者自律,对网上论坛予以分级,禁止出现虚假信息。

(四)强化媒介素养培养

网络媒介素养是网络时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与修养,理性的媒介素养是治理网络谣言的长效手段,是防治网络谣言的根本。英国在19世纪30年代就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成为全球最早开展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1997年有近2/3的学校开设了媒介研究课程,目前大多数大学和学院都设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培训项目;澳大利亚通过法令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常规教育确定下来,拥有完整的基础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

二、我国网络谣言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法律体系不完备

1.网络立法欠缺。目前我国互联网法律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立法分散。我国现行的《刑法》《侵权责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都有涉及网络谣言治理的相关内容。但是,立法过于分散,法律规定过于模糊,法律适用和执行比较困难。[10]二是专门立法欠缺。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网络管理的专门立法,但大多数为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法律效力相对较低,而且侧重于互联网媒介管理与行为调控,专门性和针对性较强,适用范围有限,有的规定互相冲突,因而难以操作。

2.处罚措施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法律对网络谣言的刑事处罚较轻。依据《刑法》规定: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构成诽谤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由此可见,我国用于制裁网络谣言罪名的刑期规定偏低,在实践中很少给予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种配置。处罚措施不力必然会造成违法犯罪成本偏低,难以给造谣者和传播者以足够的法律威慑,反而会纵容其继续实施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3.诉讼举证困难。网络谣言侵权案件的受害人,如果提起诉讼追究造谣者、传谣者的法律责任,依据诉讼法规定必须“有明确的被告”或者“有明确的被告人”,否则不予受理。但是,由于网络社会的匿名性,仅凭受害人的个人力量,难以查清谣言制造者及传谣者的真实身份信息,不易确定被告,依据我国诉讼法规定就无法提起诉讼追究造谣者、传谣者的法律责任。此外,承担举证责任的受害人,由于网络谣言证据的取得、固定难,面临着无法举证或者证据不充分而权利无法救济的困境。

(二)政府监控较弱

目前,我国政府对网络信息的监控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政府对网络谣言的预警能力不足,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的网络谣言监测技术手段落后,无法有效筛选并剔除网络谣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欠缺,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准确,透明度不够;政府未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网络谣言的联动处置能力欠缺。

(三)行业自律不够

2001年,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此后相继制定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2002)、《互联网信息服务自律公约》(2003)和《抵制网络谣言倡议书》(2012)等行业规范,以推进互联网行业自律,强化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抵制并打击网络谣言,斩断网络谣言传播链条,积极发挥网络信息传输“把关人”的作用。整体而言,上述行业规范对于推进行业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发挥了应有作用,但是由于规范内容属于道德性要求,约束力和强制性效力欠缺。

(四)媒介素养教育欠缺

目前,我国在公民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面采取了一些举措,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普及和教材开发不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进学校、进课堂不够,缺乏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规划。

三、我国网络谣言社会治理机制的构建

(一)健全法律制度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发达国家网络谣言治理实践表明,依法治理网络谣言,必须加强立法,健全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将网络谣言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一要加强互联网专门立法,尽快出台针对网络谣言治理的专门法律,健全网络管理法律制度,强化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用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净化网络环境。二要修改或完善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将一些运行成熟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法律化,提高法律效力,使其更具有权威性。三要制定配套法规与实施细则,根据司法实践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注重与《刑法》《侵权责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相衔接,使法律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

2.明确网络谣言定义。依法治理网络谣言,必须界定网络谣言的定义,明确网络谣言与言论自由的界限,不仅要依法治理网络谣言,而且要注重保护公民正当的网络言论。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网络谣言的含义应界定为:网络谣言是指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通过聊天软件、网络论坛、社交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介质发布和传播的,无事实依据或者与事实严重不符,给个人、集体、国家等主体造成实际损害的信息和言论。

3.加大处罚力度。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依法治理网络谣言,必须加大刑事处罚力度,构建对网络谣言制造者、传播者完整的法律责任体系,给造谣者、传播者以更大的法律威慑。一是提高法定刑。建议在网络谣言犯罪的条款中增加“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如诽谤罪的法定刑修改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情节特别严重”,可以结合制造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和损害程度等加以考虑,如造成企业破产或者巨大经济损失、致受害人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等。二是增设附加刑。对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增加“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通过限制相关权利最大限度打击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完善我国网络谣言的刑罚配置。

4.完善诉讼法律制度。针对我国网络谣言诉讼法律制度的缺陷,应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尽快完善诉讼法律制度。首先是对被告主体的问题的修正,建议将民诉法以及刑诉法中“有明确被告”扩大解释为“有明确的网络注册账号”“有明确的IP 地址”的人,允许谣言受害人根据造谣者、传谣者的注册账号或者IP 地址先行起诉,待立案后由法院查明造谣者、传谣者的真实身份信息,确定被告,并追究法律责任。关于举证责任,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要求网络服务商根据IP地址提供造谣者和传播者的通讯记录,协助受害人举证,以最大限度维护受害人的权利。

(二)强化政府监控

1.建立健全网络谣言预防预警机制。要从根本上遏制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行为,必须加强政府的网络谣言治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网络谣言预防预警机制,动态跟踪网络舆情变化,准确把脉网民情绪和社会心态,重点筛选、过滤可能成为谣言的虚假信息,做到对网络谣言的及时防范和全面准确掌握。

2.设立网络安全控制专门机构。为了强化政府对网络的监管,依法行使对网络谣言的治理职能,建议设立网络安全控制专门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引进和开发网络信息监控设备和软件,善于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网络谣言进行屏蔽,利用合法有效的辟谣渠道消除网络谣言的影响力,及时依法妥善处置网络谣言引起的各类突发事件,确保预警机制顺利运行。

3.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治理网络谣言的核心在于信息公开。谣言止于真相。为了遏制谣言的滋生和蔓延,消除网络谣言的负面影响,需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公共信息通报机制,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真实性和透明度。一要主动发布信息,把与社会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纳入主动公开的范畴,牢牢把握引导舆论的主动权;二要及时发布信息,把握住关键时间点,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以最快捷、高效的方式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公众,最大限度保证公民的知情权;三要准确发布信息,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把握住舆论的方向,控制网络谣言的滋生、蔓延。

4.建立网络谣言联动处置机制。网络谣言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独靠政府监管部门远远不够。因此,需要建立由公安机关、互联网协会、社会团体和公民代表等多方共同参与、协调互动的联动处置机制,以有效应对并处置网络谣言,压缩网络谣言的生存空间。

(三)严格行业自律

1.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严格的行业自律能促进互联网行业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的传播,成为政府监管的必要辅助。加强行业组织自律机制建设,应扩大自律范围,强化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切实履行“把关人”使命,发挥谣言过滤器的功能,把好信息发布关,确保网络信息合法、无害性,从源头上遏制网络谣言,构造预防网络谣言的第一道“防火墙”。

2.强化内部监管机制。中国互联网行业协会等网络行业组织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监管机制,严格规范信息核查、发布和传播流程,进一步加强对网站媒体内容筛选,保证及时删除或屏蔽虚假网络信息。加强对聊天软件、社交网站和网络论坛等的管理,坚决斩断网络谣言的传播链条。

(四)加强公民媒介素养教育

1.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借鉴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编写网络媒介素养教材,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逐步培养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分析、判断和鉴别能力,增强网民的免疫力。

2.加强网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必须对网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网络道德观,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强化责任意识,科学合理利用网络,健康文明上网,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当看到网络谣言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把网络谣言消解于日常生活中。

3.加强对易感人群的教育引导。对青少年、老年人、社会闲散人员等网络谣言的易感人群,要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加以教育引导,使他们逐渐认清网络谣言的危害和本质,增强鉴别力和免疫力,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参考文献:

[1]徐启生.国外如何治理网络谣言:依法管网没商量[N].光明日报,2012-04-19.

[2]孟威.惩防网络谣言是国际社会共同选择[N].人民日报,2013-06-21.

[3]陈尚文,管克江,张朋辉.多国治理网络谣言不手软[N].人民日报,2015-11-02.

[4]王彬彬.美国如何治理网络谣言[J].理论导报,2013,(6).

[5]王冲. 美国如何用新媒体搞外交[N].中国青年报,2015-07-09.

[6]范卫国.网络谣言的法律治理:英国经验与中国路径[J].学术交流,2015,(2).

[7]郑淑荣.借鉴国外经验整治网络谣言[J].中国国情国力,2013,(7).

[8]刘静.主要发达国家治理网络谣言的实践与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4).

[9]郭林.英国互联网监管疏而不漏[N].光明日报,2010-07-28.

[10]丁先存,王?M.国外网络谣言治理及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4,(9).

【责任编辑:闫生金】

上一篇:2014年3月时政热点下一篇:十月份团委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