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预警体系在耳鼻喉医疗安全管理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医疗危机预警体系

危机预警体系主要是指人们对危机的认识, 具体表示是有比较强的危机意识, 并且在人们的认知基础上建立一套预警机制[1]。危机预警是实现危机管理的关键步骤。在医疗管理中, 危机是必然存在的, 在进行门诊、住院、诊断以及治疗等全过程中, 都存在风险。医院的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以及医疗行为中的各类人员, 都有可能成为医疗风险中的受害人或是事故责任者。为了预防或是降低医疗风险的出现, 医院应该制定相关的危机预警体系, 从而提高医疗的质量, 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对治疗过程中的漏洞等能够及时的发现,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现在对危机预警体系在耳鼻喉医疗安全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介绍。

2 耳鼻喉疾病中安全隐患分析

选取80例患者, 其中男性50例, 女性28例, 年龄在4~8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5.5岁。患者中出现27例因为喉癌、咽旁肿物等进行了气管切开, 24例出现了急性会厌炎, 8例呼吸道异物, 24例鼻腔出血。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包括10例鼻腔大出血, 20例呼吸道堵塞。由于在耳鼻喉科中实行了危机预警体系, 能够对出现的症状进行紧急处理, 使得患者能够安全度过危机。

2.1 关于呼吸道堵塞情况

在耳鼻喉科中, 呼吸道堵塞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症。造成呼吸道堵塞的原因很多, 其中比较常见的是, 在进行气管切开治疗的过程、急性会厌炎以及呼吸道出现异物等情况[2]。

选取的患者中有27例因为喉癌、咽旁肿物等进行了气管切开手术。气管切开:在进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之后, 吸入的气体只能通过呼吸道吸收水平, 以至于呼吸道黏膜出现干燥的情况, 自净功能发生减低, 甚至出现消失, 使得提高了失水量, 分泌的物质变成了黏稠状态, 造成了痰栓阻塞气道。在进行气管切开时患者的生理情况发生了改变, 使得进行咳嗽动作所必须的呼吸道高压不能产生, 致使咳嗽无效。在护理过程中, 病房必须保证空气清新, 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在病室内必须配有消毒内套管, 避免出现在紧急的状况下安置了不匹配的内套管, 从而对机械通气造成影响。应该给这类患者进行定时的吸痰、翻身以及叩背, 保证患者的呼吸畅通。对痰液的颜色、气味、黏稠度以及量进行观察, 出现不正常情况时,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急性会厌炎是指出现在声门上部的急性水肿情况, 并且伴随急性化脓性蜂窝织性炎症, 该病发病急, 发展比较快, 在耳鼻喉科中属于比较常见的病症。因为急性会厌炎可以在几分钟内突发堵塞上呼吸道, 从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选取的患者中有24例出现了急性会厌炎的症状, 由于该病的发作时间往往在夜间, 因此建立危机预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急性会厌炎发病突然、病症发展迅速, 患者以及家属往往对该病的基础知识认识不清, 在发病时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就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对患者说明病症的治疗情况, 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的信心, 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心理。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中比较常见的危急症状的一种, 在4岁以内的儿童中发生的比较多[3]。呼吸道异物的严重性程度只要受异物的性质以及气道堵塞的情况, 病情较轻的会造成呼吸道损害或是肺部损伤, 严重患者可能危及到生命。所以, 一旦出现呼吸道异物的症状, 应该立刻进行采取措施与护理。对于该院接收的8例呼吸道异物患者, 应该进行高流量的给氧, 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要一定情况下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气管开切。保证患者有充足的卧床休息。

2.2 关于鼻腔大出血情况

在该研究中, 有24例患者出现鼻腔出血, 其中10例出现鼻腔大出血的情况。鼻腔大出血是耳鼻喉科中比较常见的急诊, 造成鼻腔大出血的原因是鼻部出现疾患以及全身性的疾病[4]。很多患者的发病紧急, 出血量很大, 并且不容易发现出血的部位, 使止血工作困难, 患者病情反反复复, 严重的短时间出现大量的出血, 从而造成失血性休克并威胁患者生命。

3 耳鼻喉安全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

3.1 建立灵活的危机管理组织, 实行分级指导效果

对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危机意识的教育, 使护理人员成为危机预警体系中的控制员, 患者是处在动态变化以及发展的情况下, 对患者的治疗管理中牵涉到很多个环节和人员, 所以对耳鼻喉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出现在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仅仅依赖医生治疗, 对危机的发生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该让其他人员认识到危机情况的发生是非常态化的偶然性的事件, 应该认识到危机存在“机遇”与“危险”双重属性[5]。护士、患者以及家属等应该具有未雨绸缪的思想, 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危机管理, 对出现的任何危机征兆进行及时的捕捉,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危机进行处理, 才能使危机变成转机。

以“三级质控网络”作为指导的架构, 建立耳鼻喉疾病危机预警的管理组织[6]。我们主要突出在住院患者的危机控制中的作用。在耳鼻喉科患者病区, 建立护理安全危机处理小组, 小组中由护士长以及2~3位资质比较高的护士组成, 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多渠道的收集各种可能会导致危机患者生命安全的信息, 经过实际的调查, 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介入, 并对出现的危机做出相应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从而有效的控制危机事件以及可能存在潜在危机的事件的发生。当发生的危机事件以及可能存在潜在危机的事件的影响比较重大时, 应该向上级的危机处理组上报, 从而使危机事件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

3.2 制定严谨、科学的危机预警程序

对于紧急发生或是事前并没有预见的耳鼻喉科危机预警程序是, 危机预警人员首先发现危机源, 向危机管理小组提出预警报告, 危机管理小组采用循证医学原理, 得到最科学、合理的危机处理方案, 从而知道护理人员如何解除危机, 之后对此次危机处理事件进行经验总结, 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方便对以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对于可以预见的疾病安全危机预警程序是, 危机预警人员首先对潜在的危机事件制定风险处理的预案, 护理人员根据预案对临床工作或是类似危机进行指导, 对危机按预案方针进行处理, 危机管理小组再对护理人员处理危机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并根据处理情况对危机风险的预案进行完善。

4 结语

危机预警体系提高了耳鼻喉患者的安全性, 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危机意识,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危机预警是医院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组成部分, 应该加强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提高医务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危机意识, 使用危机预警理论对耳鼻喉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 使其医疗管理更加的有效, 才能取得耳鼻喉医疗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摘要:该文介绍了危机预警体系在耳鼻喉医疗安全管理中使用情况。根据危机管理理论制定出一套危机预警体系, 对危机预警的报告以及处理措施等进行明确划分, 对耳鼻喉科中的气管切开、急性会厌炎以及呼吸道异物而导致的呼吸道堵塞等情况, 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避免呼吸道阻塞情况的出现;对于已经出现呼吸道阻塞的患者, 病情的判断必须准确, 并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 对该病进行仔细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重点;鼻腔大出血的患者应该避免出血症状的发生, 从身体以及心理对出血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制定相关的危机预警体系保证耳鼻喉科的医疗安全情况。

关键词:危机预警体系,耳鼻喉,医疗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晓燕.上颌窦穿刺术在耳鼻喉门诊504例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14) :23-25.

[2] 姜淑杰.耳鼻喉科患者治疗及心理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 2009 (15) : 86-87.

[3] 陈春艳.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18) :121-122.

[4] 杨敏.耳鼻喉科住院患儿心理因素及护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 (17) :73-74.

[5] 虞焰.耳鼻喉、口腔手术后PACU的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18) : 34-35.

[6] 张玉琴, 王丽荣.耳鼻喉科门诊有创性治疗的护理干预[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 (1) :56-58.

上一篇: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下一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医院档案建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