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

2023-0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

例谈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红色经典课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文章作者对疫情复学后的班级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观察和思考,认为可通过教材红色经典课文阅读教学,改变学生复学后学态懒散、精神懈怠、阅读书目选择不当等现状。通过开展以课内红色经典课文为基础的阅读实践,关注文本,积累和运用双向结合;关注品读,理解和思维同步发展;聚焦主题,多篇和一本有序拓展阅读;聚焦疫情,先锋人物故事即时读;结合习题,红色人物精神串串读等阅读策略的实施,将红色阅读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具体实践中,以红领巾假日小队活动、班会课活动为平台,开展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红色经典阅读活动。

关键词:红色经典;阅读策略;语文教学

一、缘起:疫情复学后教学现状亟待突破

在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延迟开学的日子里,为了保证正常的学习进程,学生通过网课方式进行了语文课程的学习,笔者布置了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复学之后,笔者通过在线表单调查和线下访谈,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在线、身心状态疲怠不佳,教师的教学缓慢低效,学生情绪看似平静实则焦躁等,这些教学现状需要改变。

第一,学生疲怠的身心状态需要调整。复学后,学生整体精神状态正常,情绪稳定,却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复学前的網课基本达到效果,学生的水平与上学期期末基本持平;忧的是在平静表象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所减退,学习状态疲软懈怠。复学后整体教学进度放缓,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笔者认为,需要用红色经典阅读来帮助学生调整茫然混沌的状态,回到正常的学习节奏。

第二,学生不当的阅读结构需要调整。复学前的课外阅读的书目由教师推荐和学生自选两个部分组成,由于寒假时间充裕,学生自选书目的量远超推荐书目。笔者通过钉钉群在线表单调查发现,在自选书目中,校园小说占46%,网络电子漫画读物占28%,科学知识和英语读本占19%,其余为各类杂志等。可知,学生的阅读结构也需要调整。笔者认为,学生需要增强对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书籍的阅读,更需要进行能振奋精神、激发动力的“红色元素”的阅读。

第三,教材经典的红色课文需要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谈到“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笔者以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出现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内容(《小英雄雨来》《黄继光》)为出发点,让学生深入地感受红色魅力,传承红色基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思考:经典红色课文的阅读实践可成为突破口

部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语文教材要继续注重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量阅读和实践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可知,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在复学后,开展以课内红色经典课文为基础的阅读实践,是响应国家时代强国立德树人的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植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的正确方式。

儿童阅读的基本价值追求是打好儿童的精神底子,红色经典阅读的意义在于在特殊疫情背景下,改善学生疲怠的精神状态,扩大学生阅读的选择范畴,为疫情后学生复学注入鲜活的精神力量,给学生整个人生带来精神的引领和启示,让学生能享受阅读的愉悦,为学生的学习生涯奠定精神和思想的基色。

疫情期间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和当代先锋人物事迹阅读是能满足学生生活需求的阅读。如《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书籍中,有生命的卫士钟南山,“铁榔头”中国女排,“为人民服务”雷锋、“两弹一星”钱学森等一系列现当代杰出人物的故事,是非常贴近学生生命时空的优秀爱国主义读本。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语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分心理篇、学习篇、社交篇、安全篇和志向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树立远大理想,做奋发向上、遵纪守法、拥有梦想的少年,是引导和帮助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爱国理想的优秀文本。疫情期间,学生身边还涌现了很多先进人物和事件,应把这样的“生活阅读”也纳入红色阅读体系中,通过走访人物、了解事件、感受魅力、指导行动等,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对爱国主义情感的理解从“高大上”走向“平朴近”。

三、实践:红色经典课文的阅读策略探寻与实施

(一)红色经典阅读的意义再认识

红色经典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从屈辱、苦难到觉醒、抗争的经典文学体裁作品和能够铭记历史、弘扬传统,激发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情怀的历史题材作品。红色经典阅读是学生阅读范畴内的一个分支,不能因过度担心时代的“陌生与隔阂”而望而却步,不能因担心作品离学生的生活遥远而轻读浅读,可选择教材内外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红色经典分级阅读系列书目,体现历史与当下的融合,与时俱进,常读常新。

对红色经典作品的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喊喊口号”“抹抹眼泪”“转身就忘”,不能将红色元素简单铺排,而应该把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红色”价值与当下的爱国主义思想有机整合,让学生体会到红色经典阅读是培植在优秀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上的红色基因,是当下每个中国人热爱祖国必须具备的红色基因。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避免“说教式”的讲解,而学生应避免“口号式”的阅读,要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和消化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要设计贴合学生语文能力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情节中体会人物形象,采用旁批式阅读、圈点式阅读、提要式阅读、随笔式阅读等多种方法展示阅读成果。

红色经典阅读应关注选文的时代性特征。2020年的疫情中涌现了一大批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优秀人物,有像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那样的大人物,也有像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社区医生护士、学校值班教师、外卖配送员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小人物。通过阅读新近出版的书籍、报刊、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以及实地访谈等方式,学生可把握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红色经典课文的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笔者梳理四年级下册部编教材中的红色文学作品,有体现科技发展的《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有展示优秀革命传统的《小英雄雨来》《黄继光》;有展现爱国强国意义的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提升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同时,更加关注红色元素的现代意义,感受革命故事中英勇牺牲背后的爱国主义,并加深对和平社会的爱国主义新内涵的理解。

1.关注文本,积累和运用双向结合

以《黄继光》阅读活动设计为例,文本中含有较多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词汇,教师没有时间在课堂中对每个词语进行深入解释,且由于知识储备的差异,不同学生在阅读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困惑。为了突破这一阅读壁垒,教师可设计“寻找历史印迹”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寻找文中有关战争的不了解的词语,通过根据文本语境猜测词义和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来进行阅读。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前对“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高地”等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的词汇进行了“寻找历史印迹”的学习资料收集与查询,有了相应的史料知识作为课文学习的起点,这是比较有效的切入文本情境的学习方法。

对文本中展示的经典画面——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画面,多媒体教学资源很丰富,有图片,有视频,但是笔者没有一味地简单呈现图片和视频,而是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和体味本课的重要语文要素,即神态和动作描写,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这幅经典的负伤匍匐爬行和胸膛堵枪口的画面,体会黄继光的坚强意志和英勇无畏;然后让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片段,将画面进一步细化和升华,并将之定格于自己的脑海;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在什么时候,怎样的情况之下,这个英勇的画面会浮现在你的脑海中?即让学生思考体悟人物精神对自身的现实意义,并以小练笔的形式写在书页空白处。

2.关注品读,理解和思维同步发展

(1)整体感知,训练思维的概括性。

《小英雄雨来》教材节选部分内容较长,为避免学生阅读时浮于情节、流于形式,教师可设计阅读任务单,以任务驱动学生深入阅读:通过照样子列小标题,在阅读中提炼要点,感知选文的整体结构;默读后半部分文本,关注雨来和鬼子截然不同的表现,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鱼骨图,以简洁的语言概括鬼子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和雨来的坚持不说、抗争到底,有序理解雨来与鬼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上述阅读任务有利于学生理解重点,明晰阅读思路和阅读方法。

(2)问题统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笔者关注到课后练习第一题“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是一个统领全文的指向性问题,学生面对这样的题,往往觉得无从下手。笔者让学生思考:“雨來是如何从一个小顽童成长为一个小英雄的?促使他改变和成长的力量来自哪里?”考虑到选文较长,教师以序号标示的方式对选文进行了板块区分,鼓励学生分组选择文段后,细读文本,合作讨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融入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及时引导点拨学生的思路。之后的分享环节,学生呈现出深度思考。

A组认为,雨来成长的力量来自夜校女教师的教导,教师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样的爱国因子注入了雨来的心中;B组认为,雨来成长的力量来自爸爸妈妈和李大叔的行为,雨来耳濡目染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全心投入以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雨来心里也觉得自己是革命的一分子了;C组认为,雨来成长的力量来自乡亲们听到河沿枪声后对雨来的肯定赞扬和惋惜之情,来自伙伴们对雨来的深厚友情;D组认为,日本鬼子的威逼利诱,虽然很残酷、很可恶,但是也是一股促使雨来成长的力量,因为雨来勇敢地面对敌人,不屈服,越是打击越是顽强,雨来愈挫愈强;E组认为,雨来妈妈也是功不可没的,如果雨来不是为了躲避妈妈的追打,大概也练就不出这一身高超的游泳本领,为后来的枪口逃生打下了扎实的技能基础。

这样的小组讨论后的观点碰撞和分享,是学生在经历了真实的阅读和真实的理解之后,真实的思维在发光。

(3)关注表达,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为促进学生继续深入阅读,笔者还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本中出现了几次?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二是课文重点写雨来掩护交通员和雨来勇斗鬼子,那么写还乡河景色的文段可否删去?把你的想法和组员们讨论。

用两个小问题作为问题支架,继续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表达特点。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细品读,发现反复的写法是强调雨来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也是雨来跟敌人斗争的力量之源。学生研读景色描写后发现,景色描写起到了烘托的作用,第一次:宁静美好的芦苇景色显示了当时乡亲们平静祥和的生活,与后文的鬼子扫荡时的惊慌害怕形成氛围的对比;第二次:静静的河水其实是映衬乡亲们不平静的心;第三次:飘飞的芦花象征着表面的宁静美好似乎又回来了,但乡亲们压抑和沉痛的心情是无法掩饰的。

这样的阅读实践,引领学生纵观全文,聚焦细节,进行由表象到品质的探寻,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

3.聚焦主题,多篇和一本有序拓展读

《千年梦圆在今朝》展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想的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是令人自豪的,从中可体会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不懈努力、团结协作的伟大精神和爱国情感。笔者推荐阅读《我国将于2022年前后发射4艘载人飞船》等近期新闻材料;推荐阅读“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丛书中的《钱学森:月亮上的环形山》和《中国航天员:太空追梦人》整本书,让学生围绕“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一主题进行“课文+新闻+人物传记”的联动阅读,聚焦主题,培植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

4.聚焦疫情,先锋人物故事即时读

疫情期间,学生从各个媒体渠道了解了不少抗疫人物和事迹,复学后很多学生在班会课中都表露出“希望成为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那样的人”。抗疫英雄的“高光时刻”值得钦佩,其实更应关注这些人物成长历程中的“微光时刻”,从那些求学治学、做人做事的具体故事中去汲取营养,笔者推荐“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中的《钟南山:生命的卫士》进行阅读指导。首先,笔者设计“阅读卡片”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分别摘录跟人物有关的“微光时刻”和“高光时刻”,即这些红色人物在求学、工作中勤勉奋斗、孜孜不倦的事迹和最终取得的伟大成就。其次,通过阅读卡片的展示交流,让学生关注大人物的小事件、关注小事件的大品质,以小见大,捕捉细节,丰厚人物形象,从人物踏实勤勉的求学和工作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懂得走好现在的每一小步,今后才有可能跨出精彩的一大步。

5.結合课作,红色人物精神串串读

笔者还发现,部编版配套语文课堂作业本的习题设计有新意,每单元的语文园地均有“生活连线”,旨在引导学生从课文学习走向生活阅读,体现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紧密关联,促使语文要素和语文能力培养真实落地。例如,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科技的精彩”,园地的生活连线题就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试着寻找答案,回答“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第七单元主题为“伟大的品格”,园地的生活连线题是“那些你必须知道的大人物”,阅读“一辈子航天事业——钱学森、一辈子杂交水稻——袁隆平、一辈子青蒿——屠呦呦”三个文段,让学生写写自己的发现,并仿照前文写自己找到的“大人物”与“大事件”。

笔者对学生前面阅读的先锋人物系列阅读卡片进行了阅读的再延伸,让学生从先锋人物系列中寻找到“一辈子做好事——雷锋、一辈子排球——郎平、一辈子病毒研究——钟南山”等这样的人物和事件,并通过事件的简洁概括和记录将阅读的感受书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在课堂阅读活动开展后,关注阅读的时效性,通过多种外显的方法进行多元阅读评价。评价通过读故事、诵名句、演人物、写日记、制小报等活动形式进行,使红色经典阅读更贴合语文课程的实施要求。

(三)红色经典课文的生活阅读教学策略

将红色阅读融入生活具体实践,以红领巾假日小队活动、班会课活动为平台,开展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如唱红歌(学唱王二小等歌曲)、访红人(寻访社区抗疫先进工作人员)、展书评(以微书评的方式推荐喜爱的图书)、录故事(将喜爱的故事录制成音频上传至喜马拉雅)等活动,将文字阅读向生活阅读延伸,将阅读活动从线下向线上延伸。

以生活小区为半径组合的读书小组,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活动;开展社区防疫先锋人物实地走访,通过采访录音、采访视频、行读小报、人物专访、行读随笔等方式,以文字和图片结合的形式,展示生活阅读的成果,并在班级微信群上进行内容发布和点评分享。

参考文献:

[1]顾晓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8):5.

[2]叶晓丽,郑 娜.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J].科学咨询,2018(37):75.

[3]高伟琴.巧设读写联动点,领悟文本语言魅力——四年级读写联动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18(22):32-33.

[4]姚 远.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探析[J].魅力中国,2015(6):203.

[5]刘 敏,杨学会.重点段的魅力阅读--浅谈三四年级课文重点段的突破策略[J].科学咨询,2014(19):94-94,95.

[6]郭 聪.学习略读课文提升阅读能力——浅谈中年段略读课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6(12):11.

[7]张春龙.三点一线,让语用训练趋向集中——以苏教版四年级《田园诗情》一文的教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3):19.

[8]罗明娇.单元整合理念下的读写一体教学策略探析——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J].华夏教师,2018(22):59-60.

[9]张辉煌.破译文本表达“编码”的秘妙 ——以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为例[J].新教师,2018(3):35,74.

作者:钟海芳

第2篇:统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键点位分析

统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相较于原人教版教材在课程内容设置和体例上都有所变化,为了便于进一步深入教材分析,梳理教学线索,突破教学难点,笔者确定了本章的三个关键点位,即“经济危机的本质”“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道路抉择”“人类应对危机所形成的智慧”,并从这三个关键点位切入,进行单元整体分析。

一、第四单元关键点位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关键点位一:经济危机的本质

1.内容剖析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表示,政府不应该介入经济活动,他主张私人经济活动自由放任,不加干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由主义的局限性日益显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利益的漠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资本家压榨工人的工资,使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最终酿成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重视资产所有权的现状,不问获取过程是否公平、合理,这也是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内在根源。

2.教学策略

针对本关键点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播放视频,形象直观地揭示机器大生产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资本家的富裕生活与工人艰苦生活之间的反差,便于学生了解经济自由主义政策造成的社会分化和潜在危机;通过听罗斯福炉边谈话的音频,聚焦罗斯福针对经济自由主义的弊端所采取的措施,引导学生从危机“病根”入手,推理出减少生产社会化带来的诸多弊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关键措施在于政府能够对经济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看完、听完上述材料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罗斯福新政的弊端;引导学生认识美国新政是在照顾到资本家利益的同时顺带考虑普通民众的福祉,这与我们社会主义中国为了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而奋斗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同时,揭示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二)关键点位二: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道路抉择

1.内容剖析

(1)美国的经济危机对策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利用国家力量,局部调整了大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及中间阶级的关系;对资本实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劳动人民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稳定了美国的局势。

(2)德国、意大利、日本的经济危机对策与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在德国,纳粹党利用中下层人民对失业和破产承受之苦及其对现政权的不满,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同时积极寻求大资本家的支持,建立法西斯专政,并通过大修基础设施解决了几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战争做好了准备工作;20世纪初意大利就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出现了社会大动荡。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最早采取了法西斯主义的统治形式;日本通过近代天皇制,逐步实现国家的法西斯化。在日本,军部是法西斯化的核心力量,其通过对外发动战争取得对国家政权的支配。

2.教学策略

要突破本关键点位,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史料分析。选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所受到的冲击,以及分别采取的应对危机的策略的相关史料,分小组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展示,引导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揭示不同国家选择应对经济危机的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和具体措施。教师可以预设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导小组进行分析。例如,面对经济危机胡佛和罗斯福的主张分别是什么?分别有何理论依據?如果你是当时生活在美国的资本家或普通工人,你希望政府采取何种措施应对经济危机?假设你是当时罗斯福政府或希特勒政府的官员,你会如何认识本国和对方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措施带来的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此设计,既可以使学生厘清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措施,也可使学生反思时代大背景下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必然抉择。

(三)关键点位三:人类应对危机所形成的智慧

1.内容剖析

20世纪,凯恩斯通过对一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时代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认识到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需要变革,资本主义必须进行国家调节才能获得现代的生存。美国罗斯福新政正是运用了这一理论,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摆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其做法深深影响到二战后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经济危机的应对也给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时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选择了以合作代替分裂和对抗。

2.教学策略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和分析国际会议节选史料,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类应对危机之后的反思,小组推选代表分享归纳概括所形成的智慧,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和家国情怀。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其历史解释能力。例如,组织学生模拟战后联合国大会场景。分组讨论,推选美国代表、欧洲代表、中国代表等,围绕二战对本国或本地区带来的影响,从本国或本地区利益出发希望构建怎样的国际秩序。联系实际举例,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贡献有哪些?这一理念将为推动建立新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问题导向,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成果交流,思维碰撞,实现“教得多→学得多→学得透”的三层转化。通过历史理解得出历史解释,形成家国情怀。

二、启示

本文尝试以选取关键点位,设计教学主线,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为策略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此做法兼顾了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关键点位分析教学策略,把关键问题挖深挖透,让必备知识丰满起来;以一主线理顺复杂的历史知识,构建内在逻辑关系,让历史课堂充满人文感和厚重感。这种教学策略下的课堂,能够带动学生的学,引发其思考,培养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黄铭钊

作者:何宏武

第3篇:关于七年级语文下册新教材特点的体会

摘 要:2016年秋季开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进行了新版修订推广,是贴合课程标准改革要求进行了创新实践。新教材与旧版本有很大的变化,因此也给了使用者全新的感觉。新教材通过自己的全新组织编订,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拼音、识字、阅读、造句、口语交际表达等语文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应用体会,探讨七年级语文下册新教材的特点。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下册;新版教材;特点

多年来,各地都在积极使用不同出版社的语文教材,七年级语文教材常见出版社有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目前,全国范围应用最广泛的当属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随着语文教材的广泛应用,人们往往可以总结出很多新教材的应用特点。新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于2016年秋季开始修订发行推广,刚开始使用就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笔者将以下册教材为研究对象,分享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新教材的整体印象受赞

七年级语文下册新教材,于2016年11月人教出版社修订出版,是经教育部统一组织完成编写的专业教科书,全书共收录了24篇课文、6组写作、3篇综合性学习、2篇名著导读和8首课外古诗词,主要用于完成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程教学。可以看出,正是由专业大师、语言大家参与编著编审工作,才有了新的一版教科书问世。全书共163页,属16开本,较之旧教材在开本设置上明显不同,同时还对其中的字体进行了较为明显的调整。如将旧版教材课文题目由二号放大到小初号,正文字體由小二号放大至二号,田字格组字也由原来规格抬升了半号。因此,整体上让人感觉整洁大气。整书的装帧属精美层次,无论是整体布局、插画风格、页面留白、字体选择还是装帧设计,无一不是让人感觉到充满现代感,青春时尚。新教材大量使用童话类的图画,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童趣,降低原有教材的写实插画风格,并且原有的单线平涂也改为了新教材的无骨画法,立体感突出,更加生动直观,色彩更具饱和性,学生们在接到新书后,脸上的笑容和心中的喜悦是埋藏不住的。

二、新旧版本内容更换设置多面化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六大单元基本含有阅读与写作两大结构内容。阅读课文中有描写人物的、有描写风景的;有古代文体、有现代文体;有描写现实的,有描写科幻的,不得不承认,所有的单元文章都属于各领域典型代表。整体上看,整本书24篇文章仅保留了旧教材的9篇文章,在其他新增文章中,很多内容来自于旧版教材的其他年级段文章,如收录在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文章1篇,收录在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文章4篇。新教材加强了在古诗词的诵读学习理解方面的文章收录,不仅保留原有的4首诗歌,还同时增加了4首,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感受到中外名家在诗歌创作上的灵感,也让大家体味到诗歌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在名著导读部分,用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选段和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选段分别替换了旧版中的《童年》《昆虫记》两个作品。当然,无论是旧版还是新版,在名著导读部分所选择的著作,都是传世佳作,学生通过新的题材和内容,可以直接加强对阅读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如《骆驼祥子》就强调要通过圈点和标注来突出细节,《海底两万里》就强调通过快速阅读来提供语言的凝练度。

三、新版教材中的单元主题更有侧重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虽然突出体现了创新变革的思路,但是也注重通过加强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将学生代入知识学习的殿堂。整个教材都在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多重关系,并按名人、祖国、凡人、美德、哲理、探险分别为六大单元设置了主题。不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各有侧重,一方面积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地突出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

笔者通过对全书单元的备课和教学,对其中感受较深地就是单元内容中的教学目标设定。如第一单元通过讲述杰出人物,让学生感受和学习更多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与生活追求。同时通过对不同文章的通览了解,通过对关键句段的斟酌揣摩,从字里行间读出特殊人物的性格与思想。如在第二单元中主要讲述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悠悠黄河的歌颂、最后一课的哀号、土地誓言的宣读、木兰诗的吟唱,仿佛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国家对人民生存的重要性。这一单元中,要求学生能够把握作品的背景与情感,在特定的抒情中完善自己的情感体会。在第三单元中学生们将重新提到爱心情感的话题,通过观察和体会生活中不同个体的感受遭遇来体会不一样的关系,要求学生们在普通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学会体谅不同的群体,保持应有的精神面貌。第四单元主讲的中华美德,是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培养与提升的重要单元,在不同篇幅的文章中,学生要能够从略读到精度再到快速阅读,不断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第五单元重在培养学生利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加强描写,学生如果能够在不同的细节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悟与情怀,必然能够将文章写得更加生动,语言的魅力也会跃然于纸上。第六单元带领着学生奔向未知世界,走向未来,走向更加全新的时代。通过探险与科幻文章,学生们也会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探索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七年级语文下册新教材,能够从自身单元内容的编排上去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全面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可以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张秋喜.“三大变化”之“三大应变”——人教版2016年语文七年级教材内容变化之我见[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旬刊,2016(10):64-65.

[2]何小燕.2016年秋季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结构的变化[J].考试与评价,2017(3):54-55.

[3]王本华.从八大关键词看“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J].课程教学研究,2017(5):122-123.

作者简介:

王仁聪(1979.08—),性别:女;籍贯:四川宜宾高县;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语文;研究方向:中学语文;单位:四川宜宾高县硕勋中学。

作者:王仁聪

第4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 上册

4 火烧云

【教材分析】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来体现“美”,通过质朴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而富有动感色彩的想象,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听觉感受,使他们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深深地喜爱上这大自然的神笔之作!从而深化了主题。 【课标表述】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

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

出疑问。 【学习目标】

1、学会5个生字,理解6个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2、使学生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激发他们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并学习

观察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养成推敲词句的阅读习惯。

4、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学写事物的动态和静态。

5、运用本课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准确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训练动手及说话能力。

6、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区分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 【评价方案】

1.通过四人小组互相检查词语认读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一题)

2.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四字词语,理解成语的意思,见学习单第五题。 4. 通过指名读、师生配合读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读好课文,评价目标

4、5;

5.仿写练习评价目标(见目标5)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天上有个魔术家,爱给大家变戏法,变猪变羊又变马,乐得大家哈哈笑。(出示课件1)学生说出答案。(火烧云)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代表作《呼兰河传》本篇课文就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出示课件2)(落实目标1) 生字:火烧云 喂猪 笑盈盈 百合色

茄子紫 跪着 凶 猛 庙门 蹲着 镇静 必须 揉揉 檀色 恍恍惚惚

一模一样

生:个别读,齐读。

师:(出示课件3)同学们都太厉害了,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词语,有什么发现吗? 红彤彤 金灿灿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落实目标1) 生:读出词语。(仔细观察)

师:对,这些都是一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我们可以积累下来。 师:大家想不想看一看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 师:(出示课件)生欣赏各类火烧云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了那些云,此时此刻你有哪些感受? 学生回答:美、漂亮、千姿百态等等。

三、再读课文,感受内容;

(一) 明确什么是火烧云(落实目标2)

1 师:既然火烧云那么美,那什么是火烧云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提醒学生不能一概搬抄,添加适当的词语,使回答完整) 2 全班齐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天空。。。。。。着了火似的”) (1) 把句子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 学生小声读一读,比较比较。

(2) 既然通,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 (a避免重复〃b点题〃c与后文照应〃d写出火烧云动感) (3) 指导感情朗读。(突出“烧”字) 3 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提醒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完整而准确地说) (二)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绘火烧云的.

1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 全班交流。 1颜色 2形状

过渡: 课文第几自然段描写了 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的形状?

三、 抓住特点,重点深究 (一)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点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1) 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2) 用“——”和“ ”标出作者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和词。(落实目标4) (3) 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 小组派代表发言的形式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句子“。。。。。。一会儿。。。。。。一会儿。。。。。。”)

(a 五颜六色 b 变幻无常。在“一会儿”和颜色词下面标注)

4 从火烧云颜色一多一快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 小结:火烧云美,大家说得也美。正因为作者运用了具体而形象的表示色彩的词,在读者面前构成了一幅美妙奇异的晚霞图。

5 观看录像,感受作者的观察仔细,用词丰富。(课件出示“火烧云颜色变化”录像。) 6 感情朗读。突出变化多、变化快。(自由练读——点生读——全班齐读) 7 仿说练习

(1)仿说词练习 课件依次出示“红通通”、“半紫半黄”、“葡萄灰”等形式的颜色词说 其他颜色词。结合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如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引导学生发现 这几个词语的结构特点,并补充词语,如:柠檬黄、苹果绿、桔黄……)〃

(2)仿说段的练习

用上你们刚说的词,运用作者的写法说说我们这里的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二) 引导学生总结学法。(课件依次出现“

1、读段,整体感知〃

2、讨论,理解特点〃

3、

精 读, 体会写法,〃4品读,感受美景) (三) 自学第

四、

五、六自然段(落实目标3)

1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何特点?

2、用“——”和“”标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或词。

3、你喜欢哪种形状的火烧云?为什么? 2 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 全班交流。

(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引导学生从写法上来说。)

(学生说一个形状时,课件相应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 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动静结合的写法,生动逼真、形象化地写出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总结写法。

(1) 进行

四、

五、六自然段的引读练习

(2) 质疑:是否发现这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按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来组段。 (课件出示“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 过渡:火烧云还有可能会变成什么?(动物、静物、植物、人类等) 5 仿说段的练习5 仿说段的练习(落实目标5) (1) 学生边想像边自由练说火烧云的形状。(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中的几种动物,如一匹马、一条大狗、几条小狗、大狮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仿照其中的一个自然段说说火烧云又变成了什么动物。) (2) 点生上台说。

四、 感情朗读,总结课文(落实目标6) 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六自然段。

2 学会观察,注重写法,积累词汇,把语文学好,把文章写好。 【板书设计】

颜色 变化多

4 火烧云

形状 变化快

【课后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 ) 的石头狮子( ) ,也那么大,也那样 ( ) ,很 ( ) 很( ) 地蹲着。可是,( ) 就变了,再也( )

二、一锤定音。(在准确的读音下面打“√”)

模( mó mú )样

似( sì shì )乎

三、选词填空。

片 条 秒 头 匹 只

一( )狗 一( )马 一( )猪 一( )钟 一( )鸟 一( )云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火烧云出现在( )过后。

2、霞光照得大地上一切都变了( )。

3、天上的云从( )一直烧到( ),好像天空着了火。

4、火烧云让天空变出( )、( )、( )等动物。

五、根据意写成语。

1、自己做下的事,自己来承担后果。( )

2、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 一转( zhuǎn zhuàn )眼 找不着( zhe zháo )了

模( m ó mú )糊

3、坐着站着都不安稳。

4、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六、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完成练习。

1、把这两个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抄写在下面。

3这两

(

2、你知道有哪些词语能表示颜色多而美吗?试着写几十。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5、仿句:

一会

会[拓展运用]

阅读语段,做后面练习。

九龙沟的湖泊像一面面镜子镶嵌在深山峡谷中,湖水清澈透明,放眼望去,水的颜色由浅处的天蓝色,变为较深处的墨绿色。蔚蓝的天空,银白色的雪山,翠绿色的树木,倒映在湖水这中,美丽极了。水面上的鸳鸯、野鸭和翠鸟成双结伴;水中,游鱼清晰可见,历历可数。湖水随风荡漾,远看就像水波仙子在翩翩起舞。

①这段话四句话之间是( )关系,可以分( )层。

②第一层写湖水( )。第二层写( )、( )、( )倒映在湖水中。第三层写了水面上有( )、( )、( );水中( )清晰可见。

)

第5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教案

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课文生字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火烧云颜色的图片,填空题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起兴趣。

1、师出示火烧云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出示课题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火烧云”

3、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4、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内容。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开火车读课文。(出示生字卡片)

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三、精读,积累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

2、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3、你们想看这么多的颜色吗?

4、师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看像哪种颜色。

5、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镔纷……)

6、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7、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谁已经把它记住了吗?师出示幻灯片,课文填空。

(二)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

1、分组自学4、5、6节,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 2、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3、这么多的形状,你也想用哪个词来概括?

4、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象,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

5、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

四、熟读,理清脉络。

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

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

五、想象,知识升华。

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

课后反思:

第6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火烧云

火烧云

课型:略读课文

文体:记叙文

课时:1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火烧云》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全文共7个自然段,脉络清晰,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颜色、形态及其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瑰丽多姿,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是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学生能正确认读课后5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学生积累文中优美的段落,掌握“ABB”形式的词,可以自己造词。

3、 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火烧云上来了——开始变化了——火烧云下去了”以及两个特点“变化多,变化快”。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 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火烧云上来了——开始变化了——火烧云下去了”以及两个特点“变化多,变化快”。

2、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四、课文导入

课前,提醒学生观察清晨或傍晚天空云霞的变化,特别是火烧云的自然现象。谈话:天上的云是最常见不过的了,但是你们注意观察过它们的样子和变化吗?有一种云叫做火烧云,就不是天天都能见到了。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火烧云?让我们通过本课文的学习,来满足对火烧云的好奇心吧!

五、过程与方法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幻灯片展示出“紫檀色、笑盈盈、红彤彤(特别注意“彤”字单独读 Tong二声)、凶猛、庙门、一模一样、恍恍惚惚。”教读,让学生读。

2、学生快速的浏览课文(老师板书课题)思考“火烧云”是什么意思并从文中找出来?

3、老师解释火烧云的形成。(幻灯片图片)

(二)再读课文

1、学生快速细读课文,找出作者是依照什么顺序来写火烧云的?能从文中找出来。(老师板书在黑板上) 火烧云上来了——开始变化了——火烧云下去了

2、我们就来看看火烧云上来了是什么样的景色,让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请一位同学来试读,将其兴奋的感情读出来。 注意几个句子:“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小金猪了。”(幻灯片展示出来,标注重点颜色的变化,再展示几张图片) 老师问:这段中你发现多少种颜色?你能想象出那金灿灿的景象吗?你看到这景象心情如何?将这感情融入到朗读当中去。

3、我们再来看看火烧云是怎样变化的 让学生快速的浏览3-6自然段,说说你觉得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颜色(3自然段)和形状(4-6自然段)两方面来描写的。

老师问:颜色怎么变得呢?学生从文中找出(幻灯片展示图片) 注意几个词:“红彤彤、金灿灿”这是“ABB”样式的词,你还能想出其他的这种类型的词吗?例如,绿油油。

老师问:那它的形状又有哪些呢?“马、狗、大狮子”

作者的想象力丰不丰富呀?同学们平常观察过天上的云吗?有没有看过很奇特的形状啊?(同学之间交流)

我们再来感受下作者的独特想象力好不好?全班齐读4-6段,要求学生要将俏皮,喜爱之情读出来。

4、火烧云持续的时间不长,不一会它就开始模糊起来一会功夫就下去了,所以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奇妙,也许就在一个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不曾看过的美丽。

5、学习完了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火烧云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变化极多”而且速度还很快。

6,、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课题名叫“火烧云”那这个烧可不可以改呢?改成火红云可以吗?

六、情感态度价值观

大自然是位神奇的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它的魅力也许在于他的鬼斧神工,也许在于他的转瞬即逝,也学在于不易发现。同学们有没有观察过大自然,观察过它的一些比较奇特的景物呢?大家来交流交流吧!

正如俗话说:生活正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希望同学们多多的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还有要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动动你们的小脑袋,仔细观察哦!

七、板书设计

4、火烧云

写作顺序:火烧云上来了——开始变化了——火烧云下去了 变化:

1、颜色:多

2、形状:多 总的变化特点:变化极多,变化速度快

八、课后作业

1、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将自己喜欢的背下来

2、观察一景物,写一篇小短文。

第7篇:四年级语文《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4.初步了解萧红及她的《呼兰河传》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

1.CAI课件

2.学生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

老师带来了火烧云的投影片,请大家看一看。

谁来说说,火烧云是怎样的。

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指名读。评价。

小结: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学生练读。

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

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

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

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

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

特别聪明的同学动脑筋想想看,还可以怎样连。

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引读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说。(挑你最感兴趣的说。)

这时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调投影仪的焦距)[

指名说。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好吗?

请几个同学上台交流。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五、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

理解:恍恍溜溜

3.总结全文。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

第8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火烧云》教学反思

《火烧云》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作者以热情酣畅的笔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多姿的火烧云图景。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主要从以下环节入手:1.本文是略读课文,文字浅显易懂,以学生自学为主,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朗读全文的程度。

2.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思路,了解课文的描写顺序,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如作者先写了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变化;接着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然后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最后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

3.引导学生边读文边想象画面,体会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

以上教学方法的实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9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火烧云》说课

稿

《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来体现“美”,通过质朴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而富有动感色彩的想象,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听觉感受,使他们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深深地喜爱上这大自然的神笔之作!从而深化了主题。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摘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多彩画面,感悟火烧云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变。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可将本节课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老师出示彩图,再现上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复述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和下去时的特点,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激起学生学习新的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采用了情感朗读法,通过精读细讲、释疑拓展、想象体会,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作者所描绘的充满了大胆神奇想象的火烧云景象,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师让学生边读边想,并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文段,捕捉关键词句,读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例如,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一块时,引导学生从“红通通、金灿灿……”等七个表示颜色的词,以及“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句中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这一特点;从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中的四个“一会儿”,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快”这一特点。另外,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还不断地渗透引导学生质疑、对比,并积累品析好词佳句,并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对美丽的火烧云由衷的热爱,从而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熏陶。

在这一环节,我们设计了利用悠扬的钢琴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在动人的音乐旋律中放飞自己丰富大胆的想象力。学生出示自己收集或者画的火烧云图片,根据自己的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新,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片中美丽的火烧云。

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是把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和学生学习的高度自主性。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所述事物的特点,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下一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