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针灸科工作制度

2023-0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反映和把握规律的重要形式,制度是机制的外在形式,机制是制度的核心内涵。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医院针灸科工作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中医院针灸科工作制度

中医针灸医师: 医者仁心

我出身于中医世家,外公是家乡一所知名中医馆的创始人。小时候,我常在外公身边,看着他在平台上晒他亲自上山采摘的中草药。他还在平台上种了很多中草药标本,有清热解毒的蒲公英、疏散风热的桑叶、养阴生津的麦冬、利湿退黄的垂盆草等。那些可都是外公的宝贝,也是我眼里治病救人的百宝箱。家里人有些不适,外公就会去平台上采些新鲜的草药给他们煎水喝,总是药到病除。

外公还编了“十字歌”给我听,“一枝黄花,两面针,山海螺,四叶对,五加皮,六月雪,七叶一枝花,八角金盘,九头狮子草,十大功劳”,既有趣又让人印象深刻。从小跟着外公长大的我,可以说是躺在中草药堆上,闻着药香长大的。

在中医药大学的日子

高中毕业后,我考入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专业。虽然就读的是中医学专业,我们也会学习西医的课程,比如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影像学等,只是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不及西医学专业。除了理论课,我们会有很多技能操作课,如望闻问切、针灸、推拿等。

大三下学期,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一次针灸技能操作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近距离地接触了我们“吃饭”的工具——不同型号的针灸针,熟悉了一遍操作流程后,老师让我们右手持针,对着自己左手的合谷穴(接近虎口处)进行操作。我给自己的合谷穴消了毒,拿着针却久久下不了手。其间我又尝试了好几次,每次都是一碰到皮肤就感到刺痛,然后立马缩回了手。老师说:“进针越慢就会觉得越痛,如果进针速度快,快到痛觉神经都没反应过来,其实是不会有痛感的。”最后,我硬着头皮,拿着针向着自己的合谷穴扎去。随即,我便感到针下有沉紧之感,觉得有点酸胀,想来这就是书上说的“得气”(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吧。

接下来的课程,我们又选择了其他肌肉较丰厚的穴位进行练习。除了练习进针,我们还要练习各种操作手法,比如提、插、捻、转等。除了扎自己,同学之间还常两两一组,相互练习。最后,大家就像着了魔似的,但凡有个同学有点小毛病,比如感冒咳嗽、落枕、痛经等,大家就会先给同学扎上几针试试。开方用药也是如此,同学或者家里人有啥毛病,我们也会通过望闻问切,辨证开方,一探究竟。

紧张的新人医生

中毕业后,我考入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专业。虽然就读的是中医学专业,我们也会学习西医的课程,比如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影像学等,只是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不及西医学专业。除了理论课,我们会有很多技能操作课,如望闻问切、针灸、推拿等。

大三下学期,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一次针灸技能操作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近距离地接触了我们“吃饭”的工具——不同型号的针灸针,熟悉了一遍操作流程后,老师让我们右手持针,对着自己左手的合谷穴(接近虎口处)进行操作。我给自己的合谷穴消了毒,拿着针却久久下不了手。其间我又尝试了好几次,每次都是一碰到皮肤就感到刺痛,然后立马缩回了手。老师说:“进针越慢就会觉得越痛,如果进针速度快,快到痛觉神经都没反应过来,其实是不会有痛感的。”最后,我硬着头皮,拿着针向着自己的合谷穴扎去。随即,我便感到针下有沉紧之感,觉得有点酸胀,想来这就是书上说的“得气”(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吧。

接下来的课程,我们又选择了其他肌肉较丰厚的穴位进行练习。除了练习进针,我们还要练习各种操作手法,比如提、插、捻、转等。除了扎自己,同学之间还常两两一组,相互练习。最后,大家就像着了魔似的,但凡有个同学有点小毛病,比如感冒咳嗽、落枕、痛经等,大家就会先给同学扎上几针试试。开方用药也是如此,同学或者家里人有啥毛病,我们也会通过望闻问切,辨证开方,一探究竟。

2017年,我顺利地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拿到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我进入了医院的针灸科工作,开始独立坐门诊。刚上诊的第二个月,我就遇到了一个让我心跳加速、慌乱到不行的病例。

我还记得那天患者不是很多,诊室里只有我一个医生。上午11点左右,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做第三次针灸治疗。他是双侧膝关节痛,鉴于膝关节治疗体位的特殊要求,他坐着进行治疗。

像往常一样,我蹲下身,在他的膝盖处扎了几针。刚扎完,我还没站稳,患者就突然全身无力,闭着眼睛,身体瘫软地从凳子上滑了下去。事情发生的那一秒,我觉得自己心跳加速,大脑一片空白。大概过了3秒,我才突然反应过来,这大概就是上学时老师常向我们强调的晕针现象。虽然在上学期间老师曾把这个情况当作重点向我们说明,但在本科和碩士医院轮转及跟师学习期间,我都没有遇到过真实案例,这是我第一次在临床治疗时遇到患者晕针的情况!

他的妻子明显也是不知所措,乱了方寸。但我是医生,我不能比她还慌张呀,于是我边理清思路,告诉自己要冷静,边快速回忆书上说的操作流程——让患者躺平,用最快的速度取针,按人中;同时我还在心里盘算着Plan B,如果患者不能马上恢复意识,我得立即去隔壁诊室请资深的医生或打120。取针一两分钟后,患者逐渐恢复了意识,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一直观察了半小时,发现他没有其他不适后才让他们离开。而他们走后,我才发现,彼时的我,早已出了一身冷汗。

没错,中医门诊也常常会有突发情况发生,所以中医医师在学习掌握各种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的同时,也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临危不乱、沉稳冷静。

刚开始出诊的几个月,我非常紧张,心理负担也大,晚上睡前也总想着白天患者的病情,希望自己能通过一次针灸就把患者治好。但经过与身边前辈医生们的交流,我渐渐摆正心态,医生并不是神,世界上也没有灵丹妙药。我能做的就是对每一位患者负责,通过不断地学习,拓展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的医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向。

自信中医人

“哎,看了那么久都没好,针灸怕是也不行吧。”2017年深冬,一位中年男性患者风风火火“闯”进我的诊室,而这是他进门对我说的第一句话。

等他坐下和我沟通后,我才了解到他的病情——他有咳嗽的症状,CT结果符合当下的情况,未有其他异常表现。而他在此之前已经吃了两个月的药,却仍然不见好转。这次恰逢他来医院拿药,路过针灸科室,想顺便了解针灸对咳嗽到底有没有作用。

我先观察了他的神色,听了声息,发现患者咳嗽还是声响有力,说话也是中气十足;然后,我摸了摸他的脉象,查看了舌质和舌苔;结合他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舌脉,我认为应该为虚实错杂,归根结底是本虚标实。之前的医师都重在治标,用了大量祛邪利肺的中草药却收效甚微。我觉得这个病人是本虚为主,应重在扶正补虚。

“我……我再看看吧。”没想到在我说完我的诊断后,患者并没有立即决定接受治疗,反而将信将疑地离开了诊室。

但没过几天,这名患者又再次出现在我的诊室。这次,他的态度缓和了好多,但也显得更加急迫:“医生,你能再说说上次那个针灸治疗方案吗?”这次,我将详细的治疗方案以及需要他配合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告诉他。在听我解说的过程中,他很认真,也慢慢放下对中医针灸的疑心,最终决定接受治疗。

根据他的病情,我选取了肺经上的列缺、尺泽、中府,任脉上的膻中、天突进行针刺,再选取背部膀胱经的肺俞重灸。第二天,他第三次回到我的门诊,反馈说我的针灸治疗效果非常好,他咳嗽的症状真的缓解大半,而他更没想到针灸居然有这样好的效果。后来,我又继续给他做了几次针灸治疗,还叮嘱他在家时也可以配合着使用艾灸巩固治疗。几个疗程后,他基本无咳嗽的症状。

治療结束后,他夸赞我年纪轻轻就有好医术。但这个夸赞让我觉得受之有愧。因为我知道他能取得这么好的疗效,不全是我个人的功劳,如果没有前期的方药指路,没有西医的诊疗技术,我可能也会判断失误,导致效果不佳。所以看病有时候就像破案,医师根据收集的各种证据,作出准确判断,再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除此,我认为其中最大的功臣应该是中医和针灸,而我只是它们的践行者。中医是国粹,它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为中华儿女的生息繁衍保驾护航,它也经得起被临床不断的检验。我对中医有信心,也对新时代的中医人有信心,这种信心源于中医人对传统文化的高度感悟,对中医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先进的医学科学技术的掌握。

最后,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Q1: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孙洁:中医学专业学生既要学习中医课程,也要学习西医课程。其中,西医部分的核心课程和西医专业没有任何区别。中医的核心课程分为理论和临床两部分。理论部分传统上分为“理法方药”四部分。“理”是指中医基础理论;“法”分为诊法和治法;“方”是指方剂学;“药”就是指中药相关课程,包括临床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等。临床部分传统上也被称为“内外妇儿”,因为这四门课是最重要的中医临床课。除了这两大类课程,还有第三类课程,就是中医操作类课程,包括针灸学、推拿学等。

Q2:现在中医学专业学生还要学传统的“望闻问切”吗?

孙洁: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法的核心和几乎全部内容,是中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且牢牢掌握的课程。实际上,目前各个版本的“中医诊断学”教材之“诊法”部分,都是按“望闻问切”的体例来编写的。

Q1:中医学专业学生要学针灸、推拿等课程吗?这些课程要怎么开展?

朱阳蓬勃:中医学专业学生要学习针灸、推拿等课程。虽然每个院校课程设置会有差异,但基本上学生都会接触一门针灸腧穴学的课程。现在针灸推拿学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它和中医学专业课程在内容上会有交叉,但是各有侧重。至于课程怎么练习,我以针刺练习为例,我们一般会将报纸或卫生纸折叠好,用针反复在上面练习,锻炼指力;也可以购买针灸练习皮肤模型帮助开展。此外,我们还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两两搭档,相互练习。

作者:朱阳蓬勃

第2篇:阿曼苏丹国中医与针灸发展概况

摘要:中医与针灸在阿曼被归为替代医学范畴,已纳入公立医疗机构。设立中医科门诊的公立医院目前有2家,尚无病房。私人中医诊所并不少见,政府正在不断完善对其相应的管理政策。治疗病种以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常见,尤以女性肥胖者居多。阿曼相对于其他阿拉伯国家,对外来文化更包容,政府对针灸亦很重视,这些都使针灸在阿曼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阿曼苏丹国;针灸;中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3.004

阿曼苏丹国(以下简称“阿曼”)是海湾六国之一,君主制国家。虽与其他五国都是伊斯兰教国家,但其对外来文化包容性更强,20年前已与我国公立医疗单位进行了合作。中医药在阿曼的认知度较高,针灸治疗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口碑。笔者所在医疗队自2009年与阿曼公立医疗系统合作至今,5年来就诊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当地的气候环境、风俗文化等特点,因此疾病谱、治疗等也有其特别之处。兹介绍如下。

1 阿曼苏丹国概况

1.1 地理文化特点

阿曼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角,与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及也门等国毗邻,地形多样,与阿拉伯半岛内其他国家有大面积沙漠和山脉相隔,国土面积近30.95万平方公里,包括约82%谷地沙漠、15%山地和3%沿海平原地区[1]。根据2014年官方统计,阿曼国家人口总数达400万人,外籍人口占43.4%[2],绝大部分是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埃及、约旦及菲律宾的外籍务工人员。首都马斯喀特位于沿海平原地带,这里是全国政治、文化及经济中心,外籍人口占62%[3],远超阿曼本国居民人口。这里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但在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等,英语也可通用,此外还有巴基斯坦俾路支族语、乌尔都语和印度语。

1.2 医疗状况变迁

1970年前,阿曼医疗十分落后,在美国教会把现代医学带到这里之前,民众只依靠当地传统医疗,举国仅有位于首都马斯喀特的2家医院和10间诊所,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缺乏。现任国王卡布斯执政后,成立国家卫生部,大力发展国家卫生事业,完善国家医疗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兴建现代化医院,建立了全民免费医疗制度。1978年,阿曼加入世界卫生组织,1986年建立苏丹卡布斯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开展现代医学教育,加强医学学术的对外交流,促进现代医学的本土化。目前阿曼不仅有作为主流的现代医学,同时还有阿曼传统医学、印度传统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等。目前,阿曼的公立医院占全国医院总数的90%,床位占98%,除卫生部直接管辖的医院外,还有属于国家军队、警察署、Diwan(皇家宫廷)、阿曼石油公司、苏丹卡布斯大学等部门的医院;另有私立医院4间,私立诊所713间[4]。

2 中医与针灸在阿曼苏丹国

2.1 针灸概况

针灸在阿曼被划为替代医学管理范畴。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公立医疗单位已开始向阿曼派遣针灸专业人员[5],其后伴随中医认知度的提高,私人中医诊所数量大增,但其中鱼龙混杂,经过当地政府加强管理,包括继续推行针灸医师执照考试、督查诊所医疗等措施,已逐步规范化。目前,阿曼有2家公立医院设立中医科,均在首都马斯喀特:一是卫生部直属综合性医院Khoula Hospital,二是笔者所在的Diwan替代医学健康中心(Diwan of Royal Court, Directorate General of Medical Services, Complementary Medicine Department)。私人中医诊所具体数量不确定,据2005年官方资料显示,私人替代医学诊所主要由中医和印度医组成,共53间[4]。

与现代医学医师相同,替代医学医师包括针灸医师开始行医之前必须在政府机构进行考核和备案。考试每月1次,分笔试和口试,但对针灸医师额外要求必须经过Khoula Hospital针灸医生的筛选推荐。

2.2 Diwan替代医学中医门诊

该中医诊所目前面积400余平方米,包括8间诊疗室、3个候诊区、独立的药房和挂号室。根据宗教教法,诊疗区和候诊区均按性别分成2个独立空间,男士无特殊情况不能进入女部,由同性别医生进行诊治。笔者所在医疗队有医师5名,其中女性医生3名,药师1名(要求为男性),护士1名。在这里更注重女性患者治疗的私密性,除诊室门必须关闭外,治疗床也被放置在室内小隔间,预约制就医。治疗手段有针灸、推拿、拔火罐、耳针、梅花针、中药汤剂、中成药、外用药等。

虽然有免费医疗制度,但Diwan部门的医院只对其工作人员及家属开放,其中约96%患者为阿曼裔,2%埃及裔,1%印度裔,其余有孟加拉及非洲裔等。该诊所是Diwan部门唯一中医诊所,也是公立中医诊所之一,约1/3的患者居住在首都以外地区,每次就诊需驱车2~4 h。中医在这里被认为具有神奇疗效,患者尊重医生,且对针灸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欧美国家,尤其是中年以上女性,对有创或有痛感的治法方法并不排斥。诊所为医疗队配有3名阿拉伯语-中文翻译,对多数男性可以用英语交流,而女性则多需阿拉伯语翻译帮助。

2.3 针灸病种

在阿曼,治疗的病种与当地气候、生活风俗、文化宗教等有密切关系。其中最常见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更高,如颈椎病、腰椎病、颈腰部的肌肉劳损、膝骨关节炎、膝关节半月板/韧带损伤、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肩周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等,且多与腹型肥胖相伴。阿曼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白天几乎不到室外,傍晚至凌晨甚至更晚才是生活的开始,饮食集中在夜晚,出门即有车代步,不喜步行,身体锻炼很少,且终年使用空调制冷,因此,腹型肥胖、骨关节疾病发病率高,二者紧密相伴,互为因果。肥胖除上述原因外,当地喜甜食,每日进餐次数4~5次,集中在傍晚之后;加之宗教礼节的严格要求,使运动受到限制;妇女生育次数多也是致腹型肥胖高发的原因。其次是中风后遗症、面瘫、失眠、头痛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临床也不少见。

由于当地允许第三代旁系亲属婚姻,再加上阿曼人传统观念以保持血统为荣,因此,遗传类疾病多发,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蚕豆病等,在治疗或用药时都需详细询问病史。

2.4 针灸发展优势

2.4.1 对外来文化较包容 虽然伊斯兰教为国教,但政府也准许其他教派进入,互不干涉且相互尊重。女性平等权利和社会参与性也较其他阿拉伯国家高。

2.4.2 优势病种 上述常见疾病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这些疾病在当地现代医学医院多予口服、注射止痛药,或康复物理疗法,疗效不佳;而且当地民众同中国人相似,不愿过多接受药物治疗,以避免长期使用易产生的不良反应。针灸不仅符合患者的要求,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患者就诊人数逐年增加。以笔者所在的中医诊所为例,现日均门诊量约80人次。

2.4.3 治疗方法易被接受 阿曼传统医学中有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类似于中医的刺络拔罐,但皮肤和肌肉的创面更大更深,却仍然能被许多当地人接受,因此用细而软的针灸针治病更有优势。

2.4.4 政府支持 笔者所在的健康中心隶属阿曼Diwan部门,接受治疗的患者群是在宫廷工作的人员及其家属,包括宫廷大臣。他们对针灸的接受和支持更有助于针灸在当地的推广。

2.5 目前存在的问题

2.5.1 私立诊所良莠不齐 早期在阿曼的私人中医诊所情况略显复杂,许多诊所实际上并非从事医疗行为,这种现象不仅限于中医诊所,还包括牙科诊所、美容诊所等,这使当地部分民众对中医诊所易产生误解,损害了中医的形象。2011-2012年,当地政府不断加强诊所管制,清除了一大批非法诊所;同时,由于媒体的正确引导及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已有明显改善。

2.5.2 语言文化存障碍,中医文化难推广 在实际工作中,患者经常会询问医生中医如何解释他们所患疾病的状况、针灸怎样取得疗效等。笔者在回答这些疑问时能深刻感受到,虽然针灸治疗方法能被大多数当地患者接受,但其中的理论作为医患交流的重要内容,却不易向患者解释。笔者所在诊所虽然配有翻译,但没有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即便是粗浅的中医理论他们也很难理解,遑论向患者翻译解释专业内容。

另外,由于对中医理论的不理解,导致不易制定适合针灸、中药等相对应的管理措施,中医在临床中也会遇到诸多困难。因此,如何推广中医文化,并尽可能与当地文化宗教信仰相结合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1] Ministry of Health Sultanate of Oman.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Oman[EB/OL].[2014-01-03].http://www.moh.gov.om/en/nv_menu.php? o=about_moh/geog_loc.php&SP=1,2012.

[2] National Centre for Statistics & Information Sultanate of Oman. Population in a week[EB/OL].[2014-08-15].http://www.ncsi.gov. com/NCSI_website/NCSI_EN.aspx.

[3] Times News Service. Oman’s population passes landmark figure. Times of Oman[EB/OL].[2014-08-15].http://www.timesofoman.com/ news/32830/Article-Oman’s-population-passes-landmark-figure.

[4] Ministry of Health Sultanate of Oman. Annual Health Reports[EB/OL]. [2014-01-05].http://www.moh.gov.om/en/stat/2012/index_eng.htm.

[5] 郭信.我对阿曼国病种的病机分析及针灸治疗的临床总结报告[J].中医药研究,1997,13(1):20-22.

(收稿日期:2014-02-12)

(修回日期:2014-03-25;编辑:梅智胜)

作者:牛博真

第3篇:美国中医针灸立法问题分析和对策

摘要 目的:梳理美国中医针灸立法的背景和过程,总结立法现存问题并探讨其背后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检索2009—2019年间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查阅美国政府和医疗机构的相关网络公告,收集美国中医针灸立法现状和问题的资料。结果:州针灸立法接近尾声,联邦针灸立法初显苗头。立法现存问题包括“重针轻药”“缺乏针灸联邦立法”和“针灸未被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结论:3大问题由内外二因共同作用所致。虽无法在短期内扭转外在颓势,但可先通过加强中医药教育、加大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临床科研水平、动员团结各方势力、积极传播中医文化等方法来改善内在不足之处,增强中医话语权,遏制“去中国化”趋势,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以促进中医在未来实现全面立法。

关键词 中医针灸立法;美国;中医立法;中药;美国医疗保险

中圖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2.035

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已有86个国家与我国签订有涉及中医药合作的协议[1]。目前海外对中医的立法一般分为3种形式:未立法、针灸单独立法及中医全面立法[2]。现以立法形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南非、匈牙利、瑞士、西班牙加泰洛尼亚自治区、加拿大的卑诗省和安大略省;以立法形式承认中医针灸合法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则包括:美国47个州和1个特区、墨西哥以及加拿大的魁北克省、阿尔伯塔省和纽芬兰省。其中,美国是世界范围内最早有中医针灸立法的国家,1973年美国内华达州率先立法承认中医针灸,成为世界上最早有中医针灸法律的地区[3]。随后的40余年间,美国各州的中医人士亦积极投身到中医针灸立法活动中,他们成立州级中医针灸协会,组建专门的立法团队,雇佣说客,游说政府官员,不断扫清中医针灸立法道路上的障碍。正是在这些不辞劳苦的中医人的努力下,美国目前有47个州及1个特区通过立法的形式承认中医针灸合法。

1 立法背景和过程

1971年美国记者詹姆士·莱斯顿(James Reston)在《纽约时报》上报道了其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阑尾切除术和通过针灸治疗缓解术后疼痛和胀气的经过,引发了美国民众对中医针灸的兴趣。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下,针灸正式进入美国并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针灸热”。20世纪70年代,美国境内通过了7部州针灸法律;80年代,立法之风渐成,陆续出台了12部州法律和1部特区法律。1991年,美国国会立法决定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内设立替代医学办公室(Office of Alternative Medicine,OAM)。此办公室后于1998年升级并易名为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NCCAM)[4]。1997年,美国公认的最高医学权威机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召开中医针灸评估会议,公开肯定了中医针灸的临床疗效[5],成为美国主流医学首次接受外来医学的里程碑,掀起了第2次“针灸热”。美国国会与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两大举动极大地加速了各州的立法进程,州针灸立法于90年代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共有16个州通过了针灸立法。进入2000年,先后又有12个州对针灸进行立法。截至2019年,美国已有47个州及1个特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通过针灸法,剩余南达科他州、阿拉巴马州和奥克拉荷马州3个州还没有针灸法[6]。

2 立法现存问题

2.1 立法重针轻药 在美国,中药从属于针灸师的行医范围[2],但针灸立法却存在“一边倒”现象,即侧重针灸,轻视中药。相对于针灸的快速扩张,中药却发展缓慢,举步维艰。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 of 1994,DSHEA),把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草药或其他植物药归为膳食补充剂[7]。中药既无专门法律管制,也不被称作“藥”,只能作为膳食补充剂,这意味着美国民众无需医生处方就可以在唐人街中药店、中国超市和中医诊所内随意获取中药。这种不合理的归类使中药误用、滥用问题层出不穷,出现问题后又不去探讨背后的法律问题,反而归咎于中药本身,直接禁用相关中药,造成恶性循坏[8]。根据美国国家针灸和东方医学证书委员会(National Certification Commission for Acupuncture and Oriental Medicine,NCCAOM)的数据,美国现有30个州将中药包含进针灸师的执业范围内,其中有11个州还要求针灸师必须通过NCCAOM所举办的中药考试,才能使用中药[9]。尽管如此,由于中药不是“药”,仅仅是膳食补充剂,中医师不能说自己“开药”,更不能宣传中药具有预防和治疗功效,只能提供膳食补充建议。

2.2 立法局限于州级层面 美国针灸立法停留于州级层面,尚无联邦立法。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均享有立法权,现已有47个州及1个特区通过针灸法,还剩3个州没有针灸法。州针灸立法已接近尾声,而联邦针灸立法才初显苗头。联邦针灸立法工作始于1993年,纽约州众议员Maurice Hinchey曾在1993年至2011年期间提案10次,欲将中医针灸治疗纳入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和联邦政府雇员健康福利计划(Federal Employees Health Benefits Program,FEHB Program)[10],但最终于2011年以失败告终。

虽然目前暂无联邦针灸法律,但是针灸在1996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列入正式医疗器械,这是联邦政府间接、策略地认可针灸疗法。从去年开始,联邦针灸立法形势有所好转。2018年10月24日,特朗普总统签署HR16法案(Support for Patients and Communities Act),将针灸治疗作为阿片药物替代疗法写入联邦法律;虽然这是针灸首次在联邦法律层面上得到认可,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联邦针灸法。目前联邦众议员赵美心正努力推进H.R.1182和H.R.1183这2项法案,旨在为美国长者、军人及退伍军人争取针灸治疗保险。

2.3 针灸尚未被纳入社会医疗保险 美国医疗保险体系包含了政府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无过失汽车保险和工伤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包括:1)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针对65岁或以上的美国公民、晚期肾衰竭患者和部分残障青年[11];2)医疗补助保险(Medicaid),针对低收人士、怀孕妇女、儿童、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联合提供[12];3)联邦政府雇员健康福利计划(FEHB Program),针对联邦政府的在职员工和退休员工[13]。社会医疗保险在美国医疗保险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现仅有一个州将针灸治疗纳入医疗补助保险(Medicaid)中。

针灸治疗目前主要还是在商业医疗保险中得以纳入。美国保险体制是以商业保险为核心的市场化运作体系,随着美国民众对针灸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多,许多商业保险公司已将针灸治疗纳入其选择范围[14]。由Medicare认证的商业保险公司为投保人提供多种联邦医疗优惠计划(Medicare Advantage Plan),如健康维护组织(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HMO)提供的HMO计划。参加HMO计划的投保人可以在相应医疗保险网络(Network)内指定一位医生作为其基础保健医生(Primary Care Physician,PCP)。PCP医生是家庭医生、内科医生或儿科医生等。投保人每次看病,必须先去指定医生处就诊。保健医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保险公司的看门人(Gatekeeper),这是保险公司控制医疗费用的手段之一。在投保人需要特殊治疗的情况下,保健医生会为其推荐合适的专科医生(Specialist),针灸师就属于专科医生的一种。近年来,如Oxford Health Plans,Blue Cross Blue Shield,Health Net,PHCS,Gigna,United Healthcare等大型保险公司开始将针灸师接纳进其健康保险计划,但其付费标准较低(一般每次在50~70美元左右)[15]。相对HMO计划,优选医疗机构(Preferred Provider Organization,PPO)所提供的保险计划更加灵活,理赔范围更广,但费用更高。投保人无需保健医生的推介即可直接就诊于专科医生。同时,不受保险网络的限制,可自行选择保险网络内或外的医生,但一般建议选择网络内的医生,因为网络外诊治的报销费用相对较低。非网络内的医生可根据自己认为合理的收费标准向健康保险公司收取患者的治疗费(针灸师治疗患者按每15 min计费,如每次治疗患者达45 min,可向健康保险公司收费200美元左右)[15]。

除以上2类保险外,还有部分州的保险法规定,无过失汽车保险(No-Fault Auto Insurance)必须支付因车祸事故受伤者的针灸治疗费用[14]。而工伤保险(Work Compensation)方面,加利福尼亚州、马萨诸塞州、西弗吉尼亚州、俄勒冈州等州规定工伤保险必须理赔因工伤所致的针灸治疗费用[15]。

3 问题分析和建议

3.1 重针轻药的原因和对策 美国针灸立法重针轻药,这主要是由“针灸热、中医冷”的局面所造成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媒体不断对中医针灸做介绍和专题报道,使美国人逐渐了解、接受并喜爱这种疗效显著的自然疗法;在美国民众对针灸治疗需求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从中国到美国从业的五千名中医大夫逐渐转换成了针灸大夫,还有没经过系统中医针灸训练的其他执业医生,包括五千多名西医大夫、上万名整脊师和几万名理疗师也随大流做起针灸治疗,导致出现“针灸热、中医冷”的局面[16]。正是在此局面下,原本以中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中医师无奈之下逐渐变成了针灸师,无法名正言顺地用中药治病。中药被轻视,缺少立法,又与中药自身情况及美国药物使用情况有关。首先,中药理法方药处方所遵循的中医理论晦涩难懂,极大地限制了受西方文化熏陶的西医医生和政府官员们对中药的理解和接受。其次,见效缓慢、苦味浓烈、煎煮过程繁琐、自身所含毒性以及种植加工不规范所致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均是导致其被边缘化的因素。再次,中药由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3类组成。广义的植物药在美国的运用、研究和市场规模远远要比中药植物药的早得多、深得多、大得多,且欧洲、印度等非中国本土的植物药在美国民众中有着更高的知名度[8],这种情形不是中药植物药能在一时间内赶超或逆转的。中药的动物药涉及动物保护问题,而矿物药涉及重金属摄入标准,美国民众和医药界对动物药及矿物药的使用均有抵触心理。

尽管中药立法路上有很多障碍,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大环境,但中药可从自身开始改变,像针灸一样用有效性和安全性说话,即加强教育和科研,培养擅用中药的药剂师、中医师和科研人员,通过疗效和科研数据赢得患者和医学界的认可;促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规范中药采集和炮制过程,确保中药的质量与安全;另外,未来中药立法需要重视以下2点问题。首先,立法定义中药,强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所使用的药物,且名称是Chinese Materia Medica。把中药与药物(Medicine)和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区分开,归到另一新类别。因为在美国只有西医师才有资格使用Medicine,如果把中药归类为Medicine,中医师就会直接失去开中药的资格。因此,要把中药归为新类别[8]。其次,立法规定中药使用者,即明确规定只有通过了NCCAOM中药考试及相关培训的针灸执照持有者才能开中药处方,杜绝误用、滥用问题。

3.2 立法局限于州级层面的原因和对策 由于没有联邦针灸法做表率,各州的针灸法各不相同。在许多州,针灸师不被承认为“医生”,只能算是“技师”;而在一些州,针灸师的执业范围受到限制,从业者必须在西医医生的监管下才可行医。美国至今无联邦针灸法有以下几个原因:1)出于对主流医学的保护,无论是医学界还是政府都不会轻易让中医在联邦法上越雷池一步。美国为维护西医学的地位,将其他民族医学归为补充替代医学,且在联邦法上不予以与西医平起平坐的地位。2)中医人不熟悉美国民主政治的运作模式,放弃了争取行业利益的权力。很多从中国来的从业者难以转变思想,自觉融入美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平时对美国政治关注甚少,没有意识到立法是争取行业利益的手段,因此丧失了针灸立法的话语权。3)缺乏一级针灸学会组织。中医针灸行业急需一个能真正代表过半数从业者的一级学会,来制定出系统、完整的联邦针灸法,为整个行业保驾护航[17]。

长期以来,联邦针灸立法的空缺不仅阻碍着美国针灸事业的健康发展,还引发了瓜分危机,整脊师、理疗师等其他从业者都想通过各种州级立法形式把整个中医药针灸医学体系割裂成各种治疗手段与方法,加以另名而纳入他们的实践范围[17],这实际是一种“去中国化”趋势。针灸想要取得更长足的发展就需要中医人的不断奋斗和争取。首先,呼吁提高中医学地位。美国是多民族国家,华裔占美国人口很大一部分,中医作为中华民族创立的医学科学,也应像人权一样受到平等的对待。其次,中医人应自觉增强政治意识,时刻关注美国政治,积极争取应有权益;当行业权益受到侵犯时,应团结一致做出相应反击。另外,在努力筹建一级学会组织的同时,与国内中医高校在美国建立的中医中心联手,积极开展中医高层次临床教育培训和临床科研,扩大对主流医学的影响力,努力争取学术话语权,并联合法律人士、政府官员编写出合理、适用的联邦法律。

3.3 针灸尚未被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的原因和对策 目前,针灸尚未进入美国社会医疗保险中,除俄亥俄州州政府于2018年1月1日将针灸治疗腰痛和偏头痛纳入医疗补助保险外,中医针灸与其他医学领域在法律上的不平等,不仅体现在针灸师地位低人一等,还体现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不通过针灸医疗保险政策上。而在商业医疗保险方面,针灸虽在市场需求下进入了商业医疗保险计划中,但实际上大部分保险公司所提供的针灸理赔服务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霸王条款,例如,在美国几乎无医师施行针灸麻醉,而一些健康保险计划却只支付针灸麻醉的费用而不支付其他针灸疗法费用;又例如,有的健康保险计划规定在每90 d内只提供投保者2次的针灸费用[15]。因而,针灸并没有真正被商业医疗保险行业接受,反倒沦为了保险公司的营销、盈利的工具。

分析针灸未被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原因:1)针灸自身问题。虽然针灸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显示出有效性,但其机制仍不明确,疗效的可重復性不稳定,因而难以被崇尚精准医学的美国医学界、政府承认。2)中西医学的差异。西医注重实验,强调精确分析、逻辑推理和局部治疗,而中医针灸则注重整体观和辨证论治。西医与中医截然不同,西医医生难以转换思维去理解中医,或是了解过于片面,甚至认为其仅有镇痛作用,且属于安慰剂效应。

故而针灸要进入社会医疗保险,首先应从自身着手,提高临床科研水平,多发表有影响力的成果,用实力说话;其次,做好中医药文化宣传,让美国西医、民众和政府了解针灸的理论根源;最后,还需大力促进联邦立法。尽管已有州政府迈出第一步,将针灸治疗纳入医疗保险,但这样的情况还是极少数且不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险的提供以联邦政府为主,州政府为辅。因此,针灸治疗要想进入社会医疗保险,归根结底还是要走联邦立法道路。只有在联邦层面出台针灸法律,针灸才得以与其他医疗领域公平竞争,才不会出现各州针灸医保不平衡的情况。

4 小结

通过对美国中医针灸立法现状和现存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美国当前有仅针灸法,无单独的中药法,更无系统完整的中医法;且针灸法仅限于州级层面。州级法律的漏洞和联邦法律的缺失不仅导致中医医学体系四分五裂,还致使美国落后于世界中医立法队伍。但随着西医弊端与中医优势的逐渐显露、中医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美国民众对中医需求的日益增加,中医必将在未来进入世界主流医学,因而全面的中医立法势在必行,中医药服务全人类亦是大势所趋。

中药作为膳食补充剂,虽能让从业者们在短期内自由灵活地使用,但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只要中药一天没有合法化,随时都有被取缔的风险。因此,打下扎实中药教育基础是根本,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联邦针灸立法形势有所好转,但其阻力依然巨大,需要动员团结各方势力,主动出击,共同突破。针灸治疗不仅没被社会医疗保险所覆盖,还在商业保险行业中受到轻视和歧视,这需要通过提高临床科研水平,积极传播中医文化以转变美国社会各界对针灸的态度。

美国中医针灸立法的3大问题均有其外因和内因。尽管不良的外在环境在一时半刻难以好转,但是可先让中医自身强大起来,日后再通过自身影响力来扭转这种局面。总而言之,中医在美国仍有漫漫长路要走,问题仍有待逐个击破,必须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尤其是国内中医高校,要主动介入,利用好在美国建立的中医中心“医教研文”一体化平台,发挥积极作用,为将来完整的中医立法蓄力。

参考文献

[1]毛嘉陵,侯胜田,高新军,等.中医文化蓝皮书:中国中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报告(2017-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35.

[2]海外华人中医药群集体.国际中医药发展和立法情况概览[J].中医药导报,2016,22(9):1-5.

[3]魏辉,巩昌镇,田海河,等.美国针灸立法之路(二)[J].中医药导报,2019,25(11):1-9.

[4]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Integrative Health[EB/OL].(2019-04-10)[2019-09-11].https://www.nih.gov/about-nih/what-we-do/nih-almanac/national-center-complementary-integrative-health-nccih.

[5]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rogram[EB/OL].(1997-11-05)[2019-09-11].https://consensus.nih.gov/1997/1997Acupuncture107html.htm.

[6]魏辉,巩昌镇,田海河,等.美国针灸立法之路(三)[J].中医药导报,2019,25(12):9-14,22.

[7]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 of 1994[EB/OL].(1994-10-25)[2019-09-11].https://ods.od.nih.gov/About/DSHEA_Wording.aspx#sec3.

[8]魏辉,巩昌镇,田海河,等.中药在海外发展方向(一)[J].中医药导报,2019,25(1):1-7.

[9]NCCAOM.State Relations[EB/OL].[2019-09-11].https://www.nccaom.org/advocacy-regulatory/state-relations/.

[10]Govtrack.H.R.2588(103rd):Federal Acupuncture Coverage Act of 1993[EB/OL].[2019-09-11].https://www.govtrack.us/congress/bills/103/hr2588.

[11]Medicare.What′s Medicare?[EB/OL].[2019-09-11].https://www.medicare.gov/what-medicare-covers/your-medicare-coverage-choices/whats-medicare.

[12]Medicaid.Medicaid[EB/OL].[2019-09-11].https://www.medicaid.gov/medicaid/index.html.

[13]OPM.Healthcare[EB/OL].[2019-09-11].https://www.opm.gov/healthcare-insurance/healthcare/.

[14]王守东,侯酉娟,孟凡红,等.美国针灸立法及标准化研究现状[J].针刺研究,2012,37(3):256-259.

[15]郑灵.美国健康保险系统对针灸的给付现状[J].环球中医药,2011,4(3):210-212.

[16]巩昌镇.美国针灸的发展趋势[A].山东中医药大学海外校友會.山东中医药大学海外校友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山东中医药大学海外校友会:山东针灸学会,2018:4.

[17]魏辉,巩昌镇,田海河,等.美国针灸立法之路(二)[J].中医药导报,2019,25(11):1-9.

(2019-11-06收稿 责任编辑:王明)

作者:卢钰鸿 张立平 张丹英

第4篇:中医院针灸科2012年工作计划

本科室2011年共诊治门诊病人6783人次,比上一年增长30.49%,治疗住院病人5067人次,比上一年增长26.61%,增设了三维牵引床一台,招聘了一名中医师和一名针灸医师。虽然本的业务量较上一年有所增长,但由于诊疗场地狭窄,大大地限制了我科的发展。现将2012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设立针灸科住院部,设置住院床位20张,门诊治疗床15张,配备中医类护理人员5﹣7名。

二、本科现已开展了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灸法、耳针、头皮针、拔火罐(包括留罐、闪罐、走罐),电针、火针、腧穴药物注射、穴位埋线、药物熏蒸及磁振热治疗等项目,现拟增加平衡针、腹针、热敏灸等诊疗项目。

三、本科现在已有5名中医类临床医师,本拟招聘2﹣3名临床康复医师。

四、在硬件方面,本拟增设负压拔罐器、温灸器、多功能艾灸仪、刮痧板及中药泡洗治疗仪等诊疗设备。

五、本拟培养本县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1名。

中医院针灸科 2012.01.02

六、全科人员每月集中业务学习二次。

第5篇:中医针灸科工作总结

在本的工作中,我们中医科在院领导班子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医院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始终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科内全体同志积极努力、密切配合,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各项诊疗工作和治疗任务,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信任并赞扬。

一年来,我们注重强化科室职工队伍思想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理念,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让病人得到满意,医生要把病看好,还要搞好医患关节,为更多的病人解决痛苦。注重加强科室内部管理学习,加强三基训练,打好基本功,继续壮大科室队伍,加强科室力量,我们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独特治疗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深入广泛宣传及配合应用大型医疗设备以及开展的新项目等辅助检查手段,提高治疗效果也为医院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积极学习卫生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把医疗安全意识贯彻始终,把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法规条例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全年就诊人次突破10000余人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配合针灸、理疗等手段,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骨病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科室的知名度,使中医科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我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里,我科在院领导正确的领导下,围绕我院的工作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在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创建平安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创新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以医院制定的“核心制度”为指引,锐意创新,奋发图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人才,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度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为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现将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在狠抓业务学习的同时,坚持不懈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党的民族政策,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职工都深知新疆的稳定是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本和保证。全体医护人员表示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旗帜鲜明的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的战线上,努力加强科室内的民族团结,进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思想政治意识,增强科室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医德医风方面:我科一直注重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医务人员道德修养,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我们认真组织科室医师,反复学习了医院的各种文件及规章制度。提升科室服务质量,树立起优质的服务特色和行为规范。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以及医务人员“十不准”,紧密围绕“服务”的基本理念,鼓励服务创新,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病人的生活和经济方面的困难,坚决杜绝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工作人员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科及医院在广大患者心中的形象,我们运用多种形式,强化正面教育,普及医德医风和岗位职业道德的修养,经常学习模范人物与先进典型的光辉事迹,发扬先进和模范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科内定期召开会议,强调安全和质量,每月进行自查自评,对安全以及质量检查不合格表现者给予两彻底:彻底整改、彻底查办。今年我科在医院组织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患者满意度均达98%以上,并且患者“零”投诉,我科将更加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贯彻和执行医疗保险和低保户的相关政策,向患者宣教医疗保险和低保户在我院的优惠政策,体现我院人性化服务和公立医院服务优势。认真结算患者的病历,做到不漏费,不多收费,及时结算患者的清单,减少患者因结算所造成的不便,使患者得到及时快捷的服务。

三、业务素质方面:继续沿着“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优势,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的业务发展思路,把我科的特色项目建设的更加具有优势。优良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是我院乃至我科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优良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能推动科室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严谨有序的医疗秩序能够确保医疗质量的安全。我科围绕着强化本科室的学科建设,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中心,在思想上转变新思路,在专业上拓展新项目,继续将小针刀治疗项目延展的更加宽广,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如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肩周炎及软组织损伤,共实施了300多人次,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四、业务理论学习及考试考核: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做好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三严”训练和考核,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落实环节指控程序,加强阶段质量检查,进行每月一次的业务考核,力求使每一名医生能够达到考核的目标。组织全科室人员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一步规范科室医护人员的执业行为,做到依法行医、因病施治,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疗和护理的核心制度,切实加以督导、检查、质控,不断的规范提高全科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进一步防范和遏制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科室每周二进行大查房,强化质量管理和业务学习。增强全科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的意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及管理工作,重点做好了物品、无菌包的消毒管理工作。

第6篇:针灸科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制度

感染办 2014年11月

针灸理疗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诊室每日开窗通风,地面、物表、各种仪器表面每日擦拭消毒,保持洁净,遇污染时随时时清洁消毒。

二、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掌握洗手指征(操作前后、接触无菌物品前、处理污物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等),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六步洗手正确率95%,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洗手肥皂保持干燥;快速手消毒剂应标明开启时间。

三、无菌物品存放柜保持洁净,物品摆放有序,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诊疗床单保持洁净,每周更换一次,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五、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到一针一穴一消毒,使用75%酒精消毒穿刺皮肤,面积应≥5cm×5cm,由内向外消毒2次。

六、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更换时容器必须同时灭菌;小包装皮肤黏膜消毒液开启有效期一周;无菌棉球缸应每天更换并灭菌;棉棒、棉球宜使用小包装,一经打开,应标明开启时间,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七、针具使用后初步清洗干净,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消毒灭菌。

八、火罐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做到一人一罐一消毒。

九、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管理规定,一次性物品禁止重复使用。

十、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熟悉掌握自我防护知识。

十一、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严格分类收集,密闭存放,利器置于锐器盒内,医疗废物周转桶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每日对桶表面进行擦拭,保持洁净;交接有登记、签名。

第7篇:中医科、针灸室工作制度

中医科工作制度

(1)加强中医科室的建设,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

(2)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书。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按照“中医或中西结合病历基本规划”要求认真及时书写门诊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针灸室工作制度

(1)严格无菌操作,针具必须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

(3)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

(4)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至零位。

(5)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如有不锐利及弯曲时应及时修理、更换。

(6)针灸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发生意外

第8篇:中医院针灸科关于成立

2010年中医院针灸科病历质量管理小组

为了加强病案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提高病案书写质量,经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商议,决定成立 科室病案质量评审小组,具体人员安排如下:

1. 人员组成

组长:罗明亮

组员:何汉才邓远秀邓怀洪 陈静

2. 病案评审小组职责

1、 执行有关病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 根据本科室的具体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3、 定期对科室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进行评审和整改意见。

4、 发生大问题应及时召开会议

第9篇: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

中医医院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

长期以来,针灸疗法被人们誉为“绿色疗法”,针灸以其优异的临床疗效、简便的操作方法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多年以来,很少见到与针灸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循证医学研究,国家一直未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未形成专门的中医特色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同时针灸科医务人员受传统针灸手法的影响,对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2],同时随着侵入性操作的日趋增多,存在一定的感染因素。因此加强针灸科管理,严格按消毒隔离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对于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尤为重要。 1 针灸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1.1 不重视医院感染工作,感染防控知识缺乏 医院领导对感染工作重视不够, 认为此项工作是投资大、效益低的事情, 医院感染管理科无专职人员, 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由于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的理念不同, 中医学生在校期间缺乏严格的无菌知识的学习和无菌技术操作训练[3],医务人员院感防范意识差, 相关知识欠缺。

1.2 诊疗环境布局不合理 诊疗室内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未区分或无明显标识;室内无水管或无流动水洗手设备, 无通风、隔离、消毒设备及无菌存放柜;艾条燃烧后的微粒较多,治疗人员多,空气和物体表面不能保持清洁;使用过的火罐、起针盘、理疗仪器和无菌物品放在同一柜内。 1.3 手卫生依从性低 少数医务人员常以忙为由不洗手或不消毒手, 对洗手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操作洗手, 尤以医师为甚[4]。认为手卫生用品投入是增加科室支出,手卫生用品配备、执行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对手消毒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认知程度较低,未完全正确掌握手卫生知识及时机。

1.4诊疗用品消毒灭菌不规范 非一次性针灸针使用后,擦拭即放入容器内进行灭菌;盛装针灸器具使用不当,用无孔饭盒盛装针灸针,且容器不消毒;针灸盒内用纱布铺垫,老化不更换;火罐不能做到一用一消毒;消毒剂不按时更换等。

1.5职业防护不到位 针刺、放血疗法等中医有创操作日趋增多,针灸针、火罐、三棱针、梅花针等在使用过程中会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而造成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时不戴口罩,标准预防意识淡漠,发生针刺伤后未及时进行局部处理,不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从而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干预。

1.6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 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消毒后的棉签或病人按压后的棉签混入生活垃圾中;感染性医疗废物和损伤性医疗废物分类不严格,针灸针、穴位注射后的注射器随意乱扔,注射器未分离针头就放入利器盒内;消毒后的棉签、棉球混入利器盒等。 2 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2.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三级管理组织,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者及针灸室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其它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完善和健全针灸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考评细则,并加大督查的频次、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切实保障制度的落实。同时力争制定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感染防控标准操作规程(SOP)等,做到有章可循。

2.2 加强培训, 提高认识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要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培训与考核。重点加强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手卫生、职业防护及医疗废弃管理制度等有关内容的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对工勤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分类等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同时要求针灸科多层次多形式利用业务学习、感染专题讲座、定期考评等途径进行科室内部学习,营造一种对医院感染控制高度重视的氛围。

2.3改善诊疗环境 按照《中医医院针灸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设置候诊区、针灸诊疗室。诊疗区内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明确,设置排烟设备,保证通风良好,各治疗床间应用1.5m 高的隔栏分隔;室内应设置无菌物品柜和消毒隔离设施;保持物体表面及诊疗床清洁,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2.4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为保障手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首先从手卫生设施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入手,各诊室均应配备流动水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一次性擦手纸巾以及便于医生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并定期考核培训效果;通过制度和规范要求医务人员,反复强化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和保护患者的意识。

2.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皮肤消毒方法,以针刺部位为中心,由里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不小于5cm×5cm[5];根据卫计委《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的要求,针灸针具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火罐“一人一用一消毒”;进行拔罐、刮痧等操作中必要时进行操作部位的皮肤消毒。相关器具和物品根据用途和性能进行消毒或灭菌,针灸针、三棱针等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梅花针采用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法或等温灭菌法,火罐、刮痧板等先清洁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当火罐等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定期对消毒液浓度进行监测;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针灸针、三棱针、梅花针,一次性器械严禁重复使用。

2.6 规范操作,实施标准预防 针灸过程中按规范操作,正确洗手和手卫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当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时);正确处置病人使用后的设备和污染物品;正确处理锐器;保持环境清洁,正确处置医疗废物;完善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

2.7严格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弃物不可混入生活垃圾中;医用棉签、棉球、毁形一次性注射器等放入黄色有标志的防渗漏塑料袋内密封;穴位注射针头和一次性针灸针放入专用锐器盒内;废物盛装量不应超过容器或包装袋的 3/4;严禁使用有破损或已经污染的收集容器;严格医疗废弃物交接制度,做好记录,存放于固定地点,由专职人员收集, 运送到医用垃圾暂存站;改善医疗废物暂存站的设施,加锁管理。 参考文献:

1 余海珠,吴剑,杨蓉.针灸科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3):289-290. 2 潘向荣,周凯.针灸操作过程的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21(10):2011.

3 方欢,刘莉,于红等.针灸科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9(14):1855-1856. 4 王春荣.针灸推拿科治疗室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431. 5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10.

上一篇:薏米仁的功效与作用下一篇:新农村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