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排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过研究调查表明,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容易造成动脉硬化等疾病。根据统计分析表明, 在未来的20年里, 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会增加到6亿。通常, 糖尿病会引发一系列的慢性并发症, 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并发症, 在糖尿病发病后期, 患者会出现下肢肢体静息痛, 同时伴有一定的冠心病, 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残疾, 对患者的人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而对患者进行早期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对于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院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6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128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然后对检查的结果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在于对128排螺旋CT诊断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6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的成像检查。其中, 在这些患者中, 有43例男性患者, 21例女性患者, 他们的年龄在60~86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8岁, 并且在这些患者中没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肾脏功能不全、以及碘过敏等疾病[1]。

1.2 采用方法

检测工具为飞利浦的128排螺旋CT机, 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并在检查之前维持64例患者的心率, 使其稳定在70次/min以下左右, 如果患者心率>70次/min, 可以给患者口服美托洛尔, 同时让患者进行吸气和屏气的训练[2]。使用方法:将128排螺旋CT机从患者气管隆突水平到膈肌下缘进行扫描, 同时包括患者的心脏部位以及大血管根部。扫描参数:电流100 m As、球冠电压120 k V、螺距范围在0.19~0.24之间。而后对患者的肘静脉团部位注射35~45 m L的生理盐水以及50~60 m L、浓度为的360 mg/m 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对患者采用回顾性电门控制技术, 同时对患者的主动脉根部造影剂浓度进行相关检测, 如果检测CT值>100 hu, 就可自动触发CT机进行扫描, 使螺距范围维持在0.19~0.24之间, 扫描厚度大约为0.75 mm, 转速为0.34秒/转, 准直器宽度为128 mm×0.5 mm, 电压为120 k V, 卷积核为B28f。扫描完成后, 将扫描的数据送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处理, 同时采用相关的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扫描分析, 可以采用曲面重建、整体重建、以及面积再现等处理方法, 该研究对数据处理时采用的是整体重建处理方法。

1.3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该院采用的是影血管造影机以及18.5 g/50 m L浓度的碘普罗胺370注射液造影剂。在检查时首先让患者进行仰卧, 同时采用铺巾方法以及常规的消毒方法对患者刺穿部位进行铺巾并消毒, 然后用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麻醉, 在麻醉后对患者的股动脉或桡动脉进行穿刺, 并置入6F动脉鞘, 同时分别将JL4、Braehical、以及JR4导管一次性置入其中, 然后采用6~8个左侧冠状动脉造影以及2~4个右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选择性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4 观察指标

对采用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特征进行观察, 采用冠状造影为金标准进行相关诊断, 然后对采用128排CT诊断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性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进行分析。诊断标准:管腔面积<50%的为轻度狭窄, 管腔面积在50%~75%之间的为中度狭窄, 管腔面积在76%~99%的为重度狭窄, 管腔面积为100%的视为完全闭塞。该研究选择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中管腔面积在50%以下、50%~70%、以及≥70%的3种情况进行分析。

1.5 统计方法

参照冠脉造影结果, 并对采用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 同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进行计算[3]。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中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作为参考标准, 并对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符合冠状动脉狭窄准确率进行评估。

2 结果

通过采用128排螺旋CT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进行诊断, 其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70%、在50%~70%之间、以及<50%的特异性分为是96%、95%、93%;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70%、在50%~70%之间、以及<50%的敏感性分别是91%、95%、84%;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70%、在50%~70%之间、以及<50%的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7%、96%、95%;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70%、在50%~70%之间、以及<50%的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9%、93%、76%, 如表1。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糖尿病慢性血管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这种病症大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中, 主要是血管病变, 这种病症的发病率相比较非糖尿病高患者明显要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表现为患者患者血管壁内膜逐渐硬化、纤维化, 甚至导致肢体坏死。患者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后期往往出现冠心病以及下肢肢体静息痛等现象, 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了严重伤害。因此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6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对其采用128排CT诊断, 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情况, 并探究128排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往研究证明, 在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检查的准确、无创、快捷的检查方法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 也有研究认为, 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是对冠状动脉病变检测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参照冠脉造影结果, 对128排CT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了相关研究, 结果表明, 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128排螺旋CT诊断后, 其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70%、在50%~70%之间、以及<50%的特异性分为是96%、95%、93%;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70%、在50%~70%之间、以及<50%的敏感性分别是91%、95%、84%;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70%、在50%~70%之间、以及<50%的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7%、96%、95%;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70%、在50%~70%之间、以及<50%的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9%、93%、76%。因此, 经过该研究可以证明129排螺旋CT诊断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能够对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准确诊断。

综上所述, 采用128排螺旋CT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能够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便于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对128排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该院选取了2014年6月—2016年6月所接收的6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128排CT冠状动脉的成像检测, 并对其检查结果 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128排螺旋CT诊断后, 其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70%、在50%70%之间、以及<50%的特异性分为是96%、95%、93%;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70%、在50%70%之间、以及<50%的敏感性分别是91%、95%、84%;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70%、在50%70%之间、以及<50%的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7%、96%、95%;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70%、在50%70%之间、以及<50%的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9%、93%、76%。结论 通过采用128排螺旋CT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诊断, 其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具有很高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 因而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128排CT,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永红.研究64排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24) :133-134.

[2] 周菊.64排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4 (10) :48-49.

[3] 王树勇.128层螺旋CT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2) :138-139.

上一篇:二甲双胍联合CapeOx方案治疗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下一篇:荒漠垫状灌木小蓬的根系分布格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