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变变变教学设计

2023-03-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蔬果变变变教学设计

蔬果变变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够按照学习要求收集所需的蔬果材料。

2.充分展开想象,将收集到的蔬果想象成动物身体的某个部分。

3.用拼接的方法将蔬果制作出各种立体的动物。

教学重点:利用蔬果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设计。

难点: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事物色彩的敏锐感觉。

教法:认识、探究、

学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课前准备:提前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下课本,看看需要收集哪些材料。让学生和妈妈一起逛菜市场,收集一些可用于这堂课的蔬果。布置学生带一把比较快但能合起来或有刀鞘的刀子,牙签。

课时:2课时

第一节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出示范作“蔬果娃娃”向学生打招呼,引起学生兴趣。

请学生拆一拆,研究一下这个小娃娃是用什么做的。

学生讨论、回答。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利用“蔬果变变变”做成各种东西。(板书课题)

活动二:

教师播放幻灯片,展示多种用蔬果做的作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形象?是以什么蔬果为主体制作的?这件蔬果与这个形象有什么相似之处?作者又利用了哪些蔬果做的装饰使作品更接近原型?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给予评价与指导。

活动三:

分小组,将收集到的物品展示出来,一起说一说,这些蔬果等物品分别像动物身上的哪一部分,然后进行交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每个学生挑一件自己喜欢的蔬果作为作品的主体,(建议学生选大一点的)根据这件蔬果的外形再一次展开想象,然后交流:你收集到的这一蔬果的外形有什么特征,你准备将它变成什么,怎么变?(正着看不出像什么时可以倒着看、侧着看或转动着调整角度看)

活动四:

小组合作试一试,运用手头的材料,以一个大件蔬果为主,将几个蔬果连接起来,做成一个小动物。

展示作品,每组派一名代表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并作介绍。

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布置学生回去了解食品雕刻以及食品工艺的有关知识。下节课带好相关材料。

第2篇:美术课《蔬果变变变》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二年级孩子的特点,以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学生更爱学。

首先,学习生活中的美术是新课标的重要精神,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联,更好的体验生活。

其次,“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东西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最后,我在这一设计中体现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学习美术,在过去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占用时间多,而现在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自己探究、合作学习、孩子们是多么快乐,而孩子们在尝试中会有所发现,在讨论中会明白道理,在合作中能享受成功,在质疑中发现自我。

第3篇:《蔬果变变变》教案

教学背景:

我们一年四季盛产品种多样的蔬菜瓜果,我们不仅能品尝到它们鲜美的滋味,而且还能观赏到它们鲜艳的色彩和各种形态。此外,我们还能在各种宴席上,看到厨师运用巧手将蔬菜瓜果雕刻成龙、凤、鱼、兔等各种美妙的形象。现在正值春季,为什么不将这有利的条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为此,我在这节课《蔬果变变变》中,进行了一次“开放式”、“研究式”大胆的教学尝试。本课《蔬果变变变》正是基于蔬菜瓜果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特征,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蔬果造型有关知识和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通过自主探究及与人合作中寻求创作的乐趣。

4、德育渗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活动,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更好的体验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蔬果造型的练习,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蔬果的制作方法,通过示范解决。利用材料的特性,实现构思、设计意图。 学具准备:蔬菜、水果、牙签、切刀、刻刀、彩纸教具准备:磁带,示范作品及蔬菜、水果、切刀、刻刀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看动画,渲染气氛 课前欣赏动画,使学生精神饱满,渲染气氛。

(二)小品展示,激发兴趣。 通过“电话”小品表演展示茄子手机、“金刚”、“双节棍”“麦克风”等作品,引发学生兴趣:这么好玩的作品是怎样产生的呢?

(三)分析作品,合理构思。 引导学生如何根据现有的材料合理构思

(四)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自由创作,展现个性。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注意安全。作业要求:利用各种蔬菜瓜果进行造型。并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六)展示作品,互相交流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

(七)小结 老师看出来了这节造型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动脑、多观察、多实践,记住,学习是快乐的。

(八)收拾与整理。 先将用剩下来的牙签,小树枝等物品收集在一起,再将其他物品归类收拾,将桌子擦洗干净,注意安全。

教学注意事项:

1.教学思想的创新

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本课通过一系列教学创新手段(动画片段趣味性导入法,实验操作、人性化的互评方式等等),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教学中不以灌输知识为重,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实验活动和创设情景,找寻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实践能力,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精神,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2.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是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重视;探究能力与想象能力经常被忽视。而小学生有着好动、好幻想的特点,其内心世界和情感都是极其丰富的,本案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形式:故事游戏导入→实验创作→自我找寻方法→进入故事想象创作;营造一个宽松,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中完成的,充分体现了教师灵活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启发。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是十分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也是相应和相互统一的。

3.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往往只看学生作品的优劣,而对于学生的作业过程并不很关心。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单一的美术作业的肯定与否来进行的。因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造空间和情感的发展,在作业展评中让学生互评的形式互相欣赏、交流、评价,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交流展示,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体现出人际间的交流与关怀。

第4篇:图形变变变,《图形变变变》教学反思

《图形变变变》教学反思 今天终于完成了学校的第二次公开课,总的来说,这一次公开课觉得自己用心准备了,却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次公开课中,尽管还有很多不足,然而也正是这些不足让我反思,促我成长。 《图形变变变》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画图中对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操作。根据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本课中我将“跟孙悟空学七十二变”的故事情境与教学任务相结合,“孙悟空”这一卡通人物贯穿课堂,总任务分为三个子学习任务:帮助摔倒的小动物(翻转与旋转)、扶正大树(拉伸和扭曲)以及设置整洁的课室(拓展练习)等,表现优秀学生将获得“爱心小使者”“绿色小卫士”“教室小卫士”的奖章,引导学生乐于助人、爱护树木、保持教室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不少的“状况”:

一、教学内容量过大,直接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在教学内容第二部分,即“扶正大树(拉伸和扭曲)”中,学生因为操作的不熟练,以及对教学内容,尤其是扭曲图形中旋转度数的理解存在困难,这一环节用了大量时间。当学生基本掌握以后,第三部分“布置教室”拓展的练习无法展开,就匆匆结束了课堂。

二、课前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 在备课的时候,我抓住了教材的重难点设置了教学任务,自己也对图形练习了几遍,巧设机关,可是没有考虑到作为教师自己和学生的认知是有差距的。因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旋转与翻转这一知识点中,对水平以及垂直的概念还不理解,可以简单让学生理解为“左右”“上下”;在拉伸与扭曲这一知识点中,学生还没有学习度数的相关知识,对正负方向还很陌生,所以在这一环节的活动设置中,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第一次讲解后没有完成,在老师第二次讲解后还是有少部分的学生没有掌握。原因归根在于,我课前备课的“备学生”还不够充分,导致任务设计过难,应尽量结合学生的学情,选择合适的例子,如可以将扶正六棵大树的任务简化为两颗大树,简单让学生明白拉伸与扭曲的概念即可。

三、课堂时间把握得不够紧凑 在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有限时间内,没有将课堂有效完整地开展起来。因为内容量较大,课堂来不及进行作品欣赏交流评价这一环节,课堂总结也匆匆一笔带过, “急刹车”般结束了本课。

四、小组竞评的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我总结第一次公开课的经验,课前增加了“手指操”《Clap your hands》以及利用卡纸制作的“爱心小使者”“绿色小卫士”“教室小卫士”奖章来奖励每关先过关的学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金箍棒”贴纸的奖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学习。意愿是美好的,实践是不足的,学生练习遇到困难,我也陷入了被动的教学中,无暇顾及这一设计。

五、小老师的作用没有体现在“扶正大树(拉伸和扭曲)”这一关学习中,大多数学生的操作遇到困难,教师只能围着学生转,在平时的常规中应发现和培养一些电脑操作较强的学生作为“小老师”,充分发挥“让学生教学生”这一作用。

六、教师机智以及语言表达需多加强 当课堂无法顺利开展下去的时候,我的内心还不够强大,自己都陷入云里雾里的状况,紧张起来,语言表达也频频出错。这一点还是需要在常规课堂多多练习和提高。 总之,有不足就有进步,通过这一次的公开课,我也认识了自己在教学备课上课需要改进的地方,也非常感谢各位听课老师的批评指正,特别是我的指导老 师戴老师一直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谢谢!

第5篇:《纸杯变变变变》教学反思

《纸杯变变变变》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非常熟悉且感兴趣的动物世界为情境导入,学生的兴趣和目光能够迅速的被吸引到课堂中来,并以这位主线贯穿了整个课堂。然后我逐个出示的教具,能够让学生非常惊奇,又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抛出问题: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学生能一目了然,并成功引出课题——纸杯变变变变。 并用倒放着的杯子和横着放的杯子问学生:像什么,添加什么之后能变成小动物。然后由易到难,用拟人的方法出示苦恼的杯底让学生帮助它变成小动物,学生又觉得有趣又积极动脑。这是一个思维从易到难的训练,学生即不会觉得枯燥也不会觉得问题很难。 还有难点达成不够可以加强,学生的动物种类不够丰富,是因为没有给与学生足够的发展思维空间,制作不同的动物,这样就不至于出现作品单一的情况。 针对难点问题我运用课件图片展示步骤,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看懂,直观观察方法,达到更好地制作效果。作业中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基本上能自主学习解决难点,但在内容的创意上还有欠缺,我要在引导学生大胆创作上继续下功夫。使作品更富有设计美感.

第6篇:《纸杯变变变变》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非常熟悉且感兴趣的动物世界为情境导入,学生的兴趣和目光能够迅速的被吸引到课堂中来,并以这位主线贯穿了整个课堂。然后我逐个出示的教具,能够让学生非常惊奇,又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抛出问题: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学生能一目了然,并成功引出课题——纸杯变变变变。并用倒放着的杯子和横着放的杯子问学生:像什么,添加什么之后能变成小动物。然后由易到难,用拟人的方法出示苦恼的杯底让学生帮助它变成小动物,学生又觉得有趣又积极动脑。这是一个思维从易到难的训练,学生即不会觉得枯燥也不会觉得问题很难。

还有难点达成不够可以加强,学生的动物种类不够丰富,是因为没有给与学生足够的发展思维空间,制作不同的动物,这样就不至于出现作品单一的情况。

针对难点问题我运用课件图片展示步骤,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看懂,直观观察方法,达到更好地制作效果。作业中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基本上能自主学习解决难点,但在内容的创意上还有欠缺,我要在引导学生大胆创作上继续下功夫。使作品更富有设计美感.

上一篇:副井绞车运行措施下一篇:赞美母亲的诗歌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