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道德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护理职业道德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通过对在杭独立学院150名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总结出护生就业心理的总体情况和择业观中的一些误区,以期帮助独立学院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第一篇:护理职业道德论文

手术室安全护理与护士职业道德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和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越来越被重视。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处在特殊岗位的手术室护士,除了要具备一般临床护士的基本护理职业道德外,还必须具备手术室护士特有的自身职业修养和情操。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 职业道德

1 团结合作,和谐手术

一台手术的成功完成,除了要有完善的仪器设备条件外,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医护人员的周密安排,精心合作。要求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术者、助手、麻醉师、器械护士、巡台护士都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手术规程及时给予技术上的支持配合,遇到意外特殊情况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必须把每件工作同手术成功與否,病人能否得救联系起来,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2 坚持原则,无菌操作

手术室的无菌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无菌是手术条件的第一要求,对此不能有一丝一豪的轻视和疏忽。参加手术的 全体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室护士更要坚持原则,发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必须立即指出,被指出者应无条件接受,并迅速改正。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到慎独。即使自己单独操作,如发现可疑之处应立即检查清楚或撤换更正,不得存有侥幸心理,更不能隐瞒。所以护理人员能否自觉地坚持和维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3 技术娴熟,操作流畅

手术室护士在病人身上做技术操作的机会很多,但任何一次操作都必须以治疗为目的,力争一次成功不如允许在病人身上练技术,即使是全麻病人也不例外。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术中操作准确,术后认真回访。 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还必须了解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完备手术用物,检查仪器设备,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士无论多么忙多么紧张,都要随时密切观察病人,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立即报告术者及麻醉师。

4 理解病人,细心体贴

接受手术的病人,离开工作岗位住进医院,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从刚熟悉的病房又进入陌生的手术室,使他们的心情又发生一次波动,通常他们是以焦急和期待的目光注视周围的一切,注视医生和护士每一个动作,并对任何音响和言语表现得十分敏感,病人在此时对医护人员有一种生死所寄之感,医护人员要善于体察和理解病人的期望与信任的感情,手术时要尊重病人的要求和习惯,对能做到的要尽量给予满足和照顾,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手术时,病人四肢要用约束带事缚,这样才能防止病人不自觉的活动,因此一定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5 态度严肃,环境舒适

手术室是医院为病人解除疾病、挽救生命的神圣严肃场所,又是医生护士麻醉集中工作的地方,一切工作都要按手术室规章制度进行,保持安宁和整洁的环境。室内应该做到一尘不染,温度、湿度应符合要求,器械设备放置整齐,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当病人一进入手术车推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接待病人,每项操作都要全神贯注、礼貌亲切、温文尔雅。当病人被手术车推入手术室后,仍会产生新的精神负担,如果病人感受到环境安宁、轻松,医护人员对他高度负责就会得到莫大的安全感,增加接受手术的勇气。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用手术语与台上下配合工作,切忌大声谈笑,更不准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否则将会引起病人烦恼和不安,产生不信任感。我院严格执行手机一律不准带进手术室,所以创造一个宁静的手术环境也是护理人员必须履行的道德责任。在手术将要结束时,护理人员切忌放弃严守职责的要求,自始至终保持安静、严肃,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的道德责任。

6 理解家属、耐心解释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家属常在手术室外等候,心情焦急不安,有时见到护理人员进出手术室经常急于询问手术情况。护理人员虽然工作繁忙,但此时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应该态度和气亲切,耐心简捷的回答家属提的问题,必要时将手术进程告诉家属,以解除他们的忧虑,使他们得到宽慰。如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可劝导家属不要翘首相望,要耐心等待,也可以适当休息保存精神体力以利更好地照顾病人,这也是手术护理人员应有的道德责任。

作者:陈丽华

第二篇: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摘 要] 护理工作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因此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高素质的护士应该既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提高的医疗专业发展的需要。

[关 键 词] 中职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措施

[

中专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加强护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技能训练的同时,教学活动中更要加强护理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高品质的护理职业道德有助于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转换打下坚实基础。

一、护理职业道德的含义

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范。(1)护士根据护理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具体要求进行的反省、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剖析;(2)护士在护理岗位上形成的举止、风貌、仪表、情操以及应达到的境界。

二、护理职业道德的作用

护理职业道德的作用是由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决定的,常言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高度概括,护理职业从业者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对病患的治疗乃至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都是极大的保障。

(一)护理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

护士是医院技术中的重要力量,护理人员在医院技术人员中占比例最大,专业性强,工作量大,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一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所需要的各项处置大部分由护士执行和配合完成。因此,一个医院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特别是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作风。

(二)护理职业道德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础

护理工作范围大,经常要与医生、医技人员、后勤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打交道,较高的道德素养不但可以让护理工作者妥善地处理这些人际关系,而且能很好地促进医疗工作的进行。另外,护士在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护士是接触病患最多的人,要经常给病患做基础的护理工作,一言一行都被病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多医患关系问题都能通过护理从业者的有效沟通来解决。所以,新型医疗关系的建立有赖于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为基础。

三、护理职业道德的培养措施

现代护理学奠基人南丁格尔把护理工作称为最精细的艺术,他强调护理工作需要关注病人心理身体两方面的需求,护理工作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存亡,所以护理职业道德的好坏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们生老病死的处境,对社会影响极大。切实加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养成教育

一个人不可能天生就是高尚的人,品行是后天形成的,是环境与自我选择的结果。同样,良好的职业道德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作为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需要我们把想法变成行动,身体力行,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把规范变成我们的自觉行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具体体现。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过:“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所以注重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有助于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更好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二)树立仁爱之心

在社会生活中,“仁爱”是医疗卫生工作者应具备的情操。治病救人的工作只有在仁爱之心推动下,才能真正做好。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核心就是仁爱之心,在公众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急需提高仁爱素养水平,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视病人如亲人,做好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用全部的仁心、爱心、责任之心守护仁爱。

(三)培育慎独精神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提倡的修身立德之道,是加强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方法,是提升职业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慎独是道德自主性和主动性的体现。慎独是护士实施护理行为的灵魂,是以护士内心坚定的道德信念为前提,要求护士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环境下也能够严格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和原則行事,自觉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服务于患者。因此,在职业道德上要做到慎独,要求我们在“隐”和“微”上下工夫,职业生活中“隐”“微”之处时时存在,身处这些“隐”“微”之处,我们应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达到慎独的境界。

(四)抓小事成大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从小处着手,努力培育良好的道德习惯,克服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的错误想法,处处用心,处处尽职。

1.“小事情”是培养职业道德的基石

根据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目标,从基本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行为入手,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细节,制订活动计划,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习惯和素养。学校应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通过活动和制度来约束和倡导,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不喊口号,只做小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小事情”是培养职业道德的必由之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抓好小事情,才能真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抓小事情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系列“小事情 大作为”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建立学生德育考核办法、班主任考核办法,让每一件小事的实施效果与教师、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提高学生和教师对活动的重视和落实,抓小事成大事效果就會逐渐显现。

(五)探索分层分类模式培养

针对学生的年龄阶段、思想素质、行为习惯的差异性,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将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分解细化,开展分层教育,进行分类指导。从而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最优发展。

一年级“职业纪律养成年”内容包括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参观校园、专业实验室、实习医院等活动,对护理职业有初步认识,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在班主任引导下形成良好班集体。

二年级“职业道德培育年”。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白衣天使”职业生涯规划演讲、各种新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兴趣特长,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

三年级“职业素养提升年”。内容包括护理职业规范,职业礼仪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将职业发展规划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提升自己将来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四年级“医院体验实践年”。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这一阶段的学生将会到医院进行教学实习,体验职场人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职业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成功地从学生转化为护士,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搭建职业道德教育信息化平台

随着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要努力开发数字化职业道德教育微视频、微课,搭建教学资源库平台,职业道德素养测试平台,推动传统职业道德教育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扎实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研究。除此之外,学校还要不断提升老师的职业素养,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所以道德素质的培养活动也要在老师队伍里施行,让老师在教专业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做好榜样,这样真正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同步提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职业道德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护士职业道德培养对护士人员来说是无止境的,护士职业道德修养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地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从细微处着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以无私的仁爱、忘我的奉献精神和天使般的善良,成就白衣天使梦想。

参考文献:

[1]张一红.新时期护士慎独修养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4):717-718,722.

[2]许晓君.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J].特别健康,2017(17):188.

[3]辜萍萍,燕来敏.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3(6):183.

[4]顾明远.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5]吴玉婷,刘璐.隐性德育课程下中职护理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214.

◎编辑 冯永霞

作者:赵双久

第三篇:新一代护士对护理职业的态度调查及护理专业职业前景分析研究

【摘要】通过对在杭独立学院150名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总结出护生就业心理的总体情况和择业观中的一些误区,以期帮助独立学院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关键词】护理专业;职业前景;调查

随着人们对健康标准、卫生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高职护理;专科护理;一本、二本、三本护理;硕士护理等多层次学历相继出现,致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表面看护理人才出现供过于求,但据资料显示,医疗卫生改革尤其乡村基层医疗体系仍亟需大量护理人才,这一市场并没有达到饱和。一方面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困难。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现就独立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展开调查,了解现阶段独立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独立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促进护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更好地实现各自目标。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抽样方法选取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医高专应届毕业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55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其中女147人,男3人;最大年龄者24岁,最小年龄者21岁,平均年龄为23岁;地域分布均为浙江省。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就业形势的评估、就业途径选择、就业意向单位及薪酬、就业时的自我心理状态、就业影响因素5个方面进行调查,共计25项,全部为选择题。共发出问卷155份,收回15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

2.结果

2.1 独立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评估

(1)对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看法(见表1)

(2)对于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情况(见表2)

2.2 对就业途径的选择

对就业途径的选择(多选题)见表4。

2.3 就业意向单位和薪酬

(1)目前形势下希望就业的单位(多选题)(见表5)

(2)希望得到的薪酬(见表6)

2.4 就业时的自我心理状态

(1)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单位,会不会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见表7)

(2)自己对现在的就业形势的了解程度(见表8)

2.5 就业的影响因素

(1)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见表9)

(2)求职时遇到的最大困难(见表10)

(3)应加强的职业指导(见表11)

3.分析及讨论

3.1 目前的就业形势加大心理压力

从表1看69.8%毕业生认为形势严峻,比较困难。而表2显示74.8%毕业生认为护理人才紧缺。可见毕业生对就业的供需认知存在矛盾。一方面,从护理专业的总需求来看,护理专业2004年被六部委确定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专业之一,预测到2015年我国护理人才将需232万人。另一方面,护理专业的扩招使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超过了目前的需求量,造成了护理人才供需失衡,导致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招聘时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而基层乡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保健岗位却招不到护理人才。表3显示这种就业现状造成多数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感到一般;感到乐观的人仅占19.7%,加重了毕业生的心理负担。

究其原因,一是扩招造成毕业生数量增多,竞争日趋激烈。二是毕业生对工作单位的地点、规模较关注,不愿意下基层,目光只盯在省市级大医院或城市。三是各级医疗机构对护理人才需求小,不平衡,目前我国省、地市级、县级大医院护士已日趋饱和,紧缺的是乡镇卫生院及家庭、老年护理等方向所需要的护理人才。四是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致使医院在用人方面出现护士配备严重不足。五是需求方面目的人才“高消费”观,许多医药卫生单位用人上相互攀比,形成重学历轻技能的不合理用人观,导致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上处于弱势。六是学校培养目标滞后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造成“产品”与“市场”脱节。

3.2 就业途径趋向自主自立

表4显示,自己应聘者占36.2%,亲朋介绍者占35.2%,反映出毕业生的自主自立能力较强,对就业的公平、公正性有一定的认同,但对社会关系在就业中的作用认同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符合社会现状的。

3.3 就业意向单位定位不准,薪酬期望相对理性

从表5看选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者仅占17.5%、6.7%,显示出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时以医院地点、规模为主导因素,不愿意去农村基层工作,与实际的市场需求相违背,造成就业困难。

表6显示选择最多的月薪是1000-1499元占39.7%,1500-1999元者占25.7%,2000元者以上者占24.2%,说明毕业生对薪酬的期待还是比较理性,只有小部分毕业生期望值过高。

3.4 就业时的自我心理状态比较务实

表7显示56.6%的人选择在长时间找不到满意工作后会降低标准,29.4%的人选择不会,这反映出多数毕业生找工作较务实。

表8在就业形势的了解程度上,83.8%的人选择了解一些,5.5%的人选择非常了解,其他选择不了解。说明在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方面学校还做得不够。

3.5 外界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表9显示,在“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这一问题上,选择工作较稳定的毕业生最多,占49.6%,其次21.9%的人选择了父母的选择,而选择喜欢护理工作的人仅占6.2%。可见绝大部分毕业生是受外在因素影响而选择护理专业的,真正喜欢护理工作的比较少,缺少学好护理专业的内驱力,这对就业的内在需求和将来工作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表10显示,在求职时遇到的最大困难,53.9%选择个人能力不足,31.2%认为是对单位的用人标准了解太少,7.2%认为学校指导不够。说明毕业生自信心缺乏同时学校指导也有所欠缺。

表11显示55.1%的人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24.2%的人渴望求职面试技巧、简历制作和写求职信培训,19.7%的人要求开设职业指导课,8.5%喜欢各类讲座。说明大多数毕业生是在就业需要时才想到急需信息和技巧,忽略了对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平时积累,也暗指学校就业指导还不够到位。

4.建议及对策

4.1 调整学校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护理人才

学校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形式、实践技能、价值取向、道德素养等方面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衔接,多做调研,搞清楚用人单位最急需的是什么,按需培养出实用型护理人才。

4.2 科学统筹护理岗位编制,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当今护士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但因经费紧张,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的配备都不足。许多医院除正式在编护士外,还有合同制护士、临时工护士,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挫伤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长期下去势必对医疗卫生事业造成损害,不利于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

4.3 培养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

高校在校学生,年龄一般处在19-23岁,是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社会、家庭应共同承担起教育任务,从各方面正面引导,提倡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我价值,应摆正位置、脚踏实地,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

4.4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调查显示,许多毕业生对就业形势及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缺乏了解。学校应针对毕业生的需求深入开展工作,及时发布就业信息,邀请护理部主任开展医院录用标准等就业知识讲座。就业指导还要动员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及各职能科室等全员参与,从而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4.5 增强内驱力,提高综合素质

部分学生被动选择护理专业,缺少学习内驱力,应注重逐步培养对护理职业的兴趣,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护理事业的真、善、美,并为护理事业付出自己的智慧和真情。

4.6 克服自卑心理,加强自信心的培养

护理学专业是个相对女性化专业,学生性格较内敛,独立学院的文凭在就业竞争中更易滋生自卑心理。因此,要重视对独立学院护生心理压力的正确疏导,多表扬鼓励,多给机会,帮助树立信心。

参考文献

[1]王成.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5:35-36.

[2]郭保明,高艳琴,等.我校大学生就业观及态度的调查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6(6):668.

[3]付伟,刘婷婕.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3(8):56.

本文属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2009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09QJSZ06)。

作者簡介:周燕(1982-),女,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讲师。

作者:周 燕

第四篇:浅谈护士生护理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

摘 要 护理人员在从业时除了应该遵守社会的公共道德标准外,还应该在从事职业过程中遵守相应的护理职业道德,使护理人员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意识,进行正确的护理行为决策,引导护理人员及时地进行自我的行为调节,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 护士生;职业道德;护校

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品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护理实践活动中的特殊体现。根据护理职业的特点,用以协调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人际关系以及护理人员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行为准则和具体要求,是众多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也是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事护理工作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也是满足病人健康需求,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工作失误最基本的条件。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必须从护士学生入校时就开始培养。

1 护理道德原则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在1981年全国第一届医学伦理学术会议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这32个字精辟、科学地指出了护理实践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明确了护理人员服务宗旨和目的,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履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职责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医学的根本任务和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护理伦理价值观,增强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意识,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掌握与新时期相适应的科学技术,才能很好地履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职责。

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 实行社会主义的医学人道主义,是社会公德的要求,是护理道德原则中较基本的层次,要求护理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做到爱惜生命、尊重生命,对处于不幸、痛苦、灾难中的病人,给予同情、关心和爱护,并竭尽所能地去救治他们。还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树立新的医学模式观,在护理实践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和维护病人的权利和尊严,对病人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护理道德的全部实质和核心,也是其根本宗旨,是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护理人员要做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把国家的,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应视病人为亲人,树立病人至上,待患者如宾的意识,时刻关心患者的健康和痛苦,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 护士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帮助护士学生认识护理职业道德 大多护士学生入校时,对护理专业缺乏了解,对护理职业道德修养认识不深。因此,在学前教育时应让护士学生了解护理工作是促进和保护人们健康,使病人处于最佳身心状态的崇高职业,护士是为人类解除痛苦,提高健康水平的白衣天使。人们赋予了护理人员天使的美誉,是因为她们具有高尚的慎独精神和默默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她们的仁心仁术,抚慰了患者病痛的身躯和脆弱的心灵。从而使护士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树立愿为护理事业献身的人生观。只有无比热爱护理专业的护士学生,才能为之执着追求,学好每一门课程,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护士,做人们健康的守护天使。

激发护士学生的道德情感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是每一位护士学生的任课教师的责任(包括普通课、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光要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授予学生基本的护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可以举出一些实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导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寓“医德教育”于教学中。如讲授“营养不良”章节的护理诊断中,有“低血糖”并发症的可能,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特别在夜间或清晨巡视病房时,当护士发现患儿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头痛、神志不清,脉搏细弱,考虑患儿发生了低血糖,并立即将患儿平卧、输氧,报告医生,按医嘱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使血糖恢复正常,低血糖得到控制,教育学生在护理过程中,应有强烈的责任感,工作要细致,认真、负责、观察仔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赢得抢救时间,可挽救病人生命。从而体现了医务人员崇高的道德情感,通过榜样作用来激发学生的同情情感,责任情感,事业情感。

培养护士学生的护理道德行为习惯 现在在校学习的护士学生,入校时生源素质表现出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差,而且多为独生子女,也或多或少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要成为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白衣天使,这显然是不利的因素。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护理道德行为习惯,鼓励学生不断自我修炼,就成为护士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首先加强学生入学教育,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思想上应积极要求进步,要爱国、爱班、爱集体;学习上一丝不苟,刻苦钻研;体质上积极锻炼身体,磨练意志;生活上用低标准要求自己,同学间互相帮助,体贴。其次,任课教师,班主任应在教学活动中有意培养。如任课教师在授课时适时恰当地插入临床护理病例,进行角色扮演,使护士生体验到病人的痛楚和自己怎样当好护士。班主任在班会,及课外活动中应引导同学间互相关心体贴、凡事多站在对方角度上想,加强多种技能及体质的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护理实验课教师上实验课时提倡学生相互合作精神,训练与病人沟通时良好的语言表达,提高护理技能操作能力,学会对病人的体贴等,以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3 教师的表率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受到书本、家庭、社会的影响,但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刻的影响还来自教师。教师的良好的言行举止受到学生的关注,成为榜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爱、对护理职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培养了学生对病人的爱心、同情心,对社会的正义感;培养了学生对职业的荣誉感;教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是学生愿意把自己奉献给护理事业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和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因此,一个护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即热爱祖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护理事业;为人师表、教风廉洁;教书育人、管教管导;严谨治学。

临床带教老师的决定性作用 临床护理教学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过程,也是护理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带教人员是护士学生进入护理角色的指导者,也是护士学生开始从事临床实际工作的启蒙者,他们的思想素质、工作作风、技术和理论水平,乃至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护士学生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形成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经调查发现,一个热情、和蔼、作风严谨,专科知识丰富,技术操作熟练,敢放手让护士学生实践,操作前启发其复习程序和要点,操作中给予鼓励壮胆,操作后肯定优点,指出问题,能结合病例进行床边教学和以身作则的带教老师是护士学生理想的带教教师,对护士学生良好道德和职业素养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护理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有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护理专业的社会地位;协助建立并维护护理关系中各方面的利益,使医护及病人的利益都得到最大程度地维护;提供护理人员行为指南,引导护理人员及时地进行自我调节,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为了培养护理人员的护理职业道德,使之蔚然成风,需要不断地抓好教育、道德评价、个人修养三个环节,这贯穿于护士学生的护校学习,也将贯穿在今后的整个护理生涯中。

参考文献

[1]杨治河,樊帮林.浅谈卫校学生的医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3):105-109.

[2]张建清.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医德教育模式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5):10-11.

作者:曾滟

第五篇: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确保职业安全

医院护理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都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害因素之中,特别是一些高危科室的护士,其面临的职业危害程度更大,如手术室、供应室、内镜室、血透室、传染科、抽血室、急诊室等科室的护士。她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往往面临人们暂时不了解的经血传播疾病的威胁,给她们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构成对她们职业卫生安全隐患,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严重损害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已成为护理工作者迫切关注的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职业防护与感染管理,才能有效地确保职业安全。

1加强职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制定教育计划,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向全体护理人员宣传标准预防、医患双向防护与职业风险知识、艾滋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如何正确洗手和手消毒知识,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使护理人员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和危险因素,掌握有效的消毒预防措施,尤其要强化洗手意识,护理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降低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程度。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改变护士不安全行为,预防职业感染

医院对护理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工作人员。对临床护士的培训中特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如在护理操作中尽可能避免手与锐器的直接接触,配备锐器丢进后不可倒出的锐器盒;注射器用后不许复用或取下针头;器械清洗使用超声波自动清洗器,而不用手直接清洗;医疗废弃物用后分类放置或用钳子夹取锐器收集;接触操作时戴手套等。只要采取适当措施,针刺伤的发生率可以极大地降低。因此,除了配合必要的安全设施外,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预防锐器伤的安全操作规范同样重要,可以有效切断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3规范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切实抓好落实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可行性的管理制度,制定专科消毒管理制度,规范高危科室消毒管理程序,制定预防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管理规定,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实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使之各负其责、各尽所能、明确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要严格检查各项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加强防护措施应用的监督力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从事高危操作的护士,如手术室、供应室、内镜室、血透室、传染科、检验科、急诊室、ICU等科室的护士重点监测,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时预防纠正。对于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被抗原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等锐器械刺破皮肤或溅污眼部、口腔粘膜者,应立即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以防感染发生。

4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

对护理人员感染的监测即是职业性健康服务和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也是医院感染监控及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护理人员应定期全面体格检查,了解受感染的情况,查明有无感染,感染的性质,是否取得免疫力等,建立健康档案,并做好详细记录。对从事高危操作的护理人员均应进行免疫接种,如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及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指标阴性者进行疫苗接种。减轻医护人员对职业感染忧虑心理,降低职业感染的机会,使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中医院

作者:韦劼在

上一篇:护理伦理学论文下一篇:互联网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