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电视栏目策划

2022-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百姓故事电视栏目策划

从《百姓视角》看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摘要】“电视新闻故事化”,就是运用电视语言以纪实、故事化的手法来做新闻报道。本文以花都广播电视台的《百姓视角》栏目为例,探讨了新闻故事化应具备的几点要素,并对新闻报道故事化的良性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百姓视角》 电视新闻 新闻故事化

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新闻故事化就是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而“电视新闻故事化”,就是运用电视语言以纪实、故事化的手法来做新闻报道。

新闻故事化借鉴了文学叙事的方法,但和文学作品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必须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让故事更具趣味性和传播性。

《百姓视角》是花都广播电视台在花都最早推出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开播5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受众和业界的关注和认可,正是得益于其故事化的新闻表达方式。下面,就以《百姓视角》为例,探讨新闻故事化应具备的几点要素。

一、细节

新闻作品要描摹人情事态和叙事状景,离不开对细节的运用。细节是新闻的血肉,好的细节描写,往往使一篇新闻报道更加鲜活、精彩。细节有助于增强故事的鲜活度、立体感、纵深感和厚重感。细节描写不在多,一个有冲击力的细节就足以让故事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如《百姓视角》中的《山区迟来的儿童节》的报道:

“山区里的孩子们最缺少的就是书籍,五年级黎美容的礼物是一本厚厚的书。当她拿到礼物后她小心翼翼地翻开黑白的书页,生怕把书中的纸张弄脏。”

二、连续性

新闻事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故事化报道中要用发展的眼光来采写新闻里的故事,注重报道的连续性。我们来看获得2010年度广州市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的连续报道《向大姐讨薪》。

《向大姐讨薪》讲述了一名湖南籍的中年妇女向大姐,钱挣到了,却拿不到,更花不成。如果富裕一点的家庭还可以勉强度日,可是向大姐却等着这笔血汗钱来给孩子交学费。但是她的老公去哪了?为什么不管妻子女儿的生活呢?原来在向大姐生下第二个女儿后,一直想要儿子的老公,终于狠下心来将她们母女三人抛弃了,临走之前告诉她们,那一笔工程欠款的三万块钱就作为她们的生活费。

讨薪五年没有结果,她们母女三人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其中的故事性、不可预知性吸引着受众。《百姓视角》先后以多篇稿件跟踪这一新闻事件,引起了广泛、强烈的社会反响,甚至区委政法委书记也批示一定要帮向大姐讨薪。

连续性报道也是向公众作一个交代,尤其是一些有社会影响的事件,比如交通事故、刑事案件等,在增加社会透明度的同时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点评

《百姓视角》播出5年来,基本上每一条新闻都配有评论。主持人在新闻后寥寥数语的点评,会让受众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它时而温和、时而犀利,时而沉思、时而幽默。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就把深刻的道理浅显易懂地表达出来。

例如,新闻《旅游旺了 路窄了》配以的评论如下:

“最偏远的小山村都开始塞车了,可见这里的经济发展得很快。如果这里的公路交通能再便利一些,说不定它将会是下一个像红山村、联丰村这样的旅游富裕村”

这短点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在使新闻的意义得到升华的同时更具完整性。它符合电视民生新闻受众的文化

层次、收视心理和社会需求。

四、人情味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说:“故事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人性化的东西,人性化的东西是最好听、最好看的故事。”

这里的人性化在《百姓视角》里可以理解为人情味。“百姓视角”通俗地说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百姓视角》开播的5年间,推出的《菜价几何》、《幸福来敲门》等报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中见大把一些抽象的、理性的话题软化成具体的、感性的故事。

很多媒体都在报道菜价大跌,但买菜的市民却不觉得菜便宜了多少。《百姓视角》推出《菜价几何》系列报道,探究一棵菜从田间地头到达市民的菜篮子,到底经过多少层关卡。我们的记者从花山红群村的一条丝瓜开始跟踪调查,看看市民买到手的蔬菜的价格是怎么形成。在情节设计上《菜价几何》运用情节冲突和悬念,一步步展开故事。通过悬念设置、字幕、特技,以及音乐、同期声、现场声等声音效果的运用,使本来无法沟通交流的“丝瓜”最终成为栩栩如生的新闻故事化报道作品。

另外,在报道成就性新闻时,《百姓视角》在《幸福来敲门》系列报道中以事件亲历者的讲述反映出个人与社会的变迁。通过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因素,让观众用心去感受,去发现出老两口手拉手逛公园是幸福、农民看到丰收的果实是幸福、孩子考试得了100分是幸福……

然而,在利用新闻故事化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过度强调刺激性将新闻引向庸俗和低俗的现象。以下就新闻报道故事化如何良性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适度运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故事化,是将新闻用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广大受众,可是新闻作品并不是简单地写些单纯追求可读性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而是要求深度、高度和可读性的高度统一。因此在具体的新闻故事化操作过程中,绝非照搬照抄政府文件、工作总结,而是对党的主张和群众意愿有全面、深刻地了解和透彻地把握,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出来。当中记者给读者讲一个故事,就起码应当有十个故事的储备。这就要求记者是24小时工作制,在日常生活中也就应当多个心眼,留心有没有新闻线索,深入挖掘隐含在新闻事件中的故事化元素,树立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始终将新闻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作为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寻求一种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2、寻求与新闻真实的契合点

新闻故事化如果过分强调情节就会使新闻失去其真实的本质。记者必须以社会中的真人真事为报道依据,不仅“新闻五要素”要准确无误,而且对所有构成新闻的细节、情节、人物、语言、场景、氛围、时空等均负有如实记录的责任,不得作任何夸张、想象、扭曲或改变。

在挑选事实的过程中,故事化新闻须坚持真实性这一生命原则,围绕主题挖掘鲜活生动的例子并用故事化的手法处理敏感、真实的新闻事实。

3、追求更高的新闻品位

在具体的新闻故事化操作过程当中,新闻工作者为了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就要不断地发现隐含在新闻信息中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地方,还要将这些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地方适当表现出来,在重现新闻事实的同时还要注意在情节上的尺度。通过艺术化的运用故事化叙事方式,可以尽量避免目前出现的电视新闻泛故事化的庸俗和低俗之风,使新闻的品位得到提升。

总之,新闻故事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拓宽新闻媒体的传播思路方面,它丰富了媒体的传播形态,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在利用新闻故事化手段的过程中我们一定把握好“度”,从而保证电视新闻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花都广播电视台新闻部)

责编:周蕾

作者:邱静

第2篇:百姓艺术人生 栏目策划 初稿版

《百姓艺术人生》栏目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

娱乐频道

2011年11月10日

百姓艺术人生 栏目策划方案

栏目名称

百姓艺术人生

前言

石家庄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它曾历经一番风雨,涌现大批才俊佳人。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洋溢着自己的才华,同这个美丽的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怀念过去是为了更好的面对现在,他们当中有的功成名就,有的默默无闻,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心声:“青春无悔,生命无憾。”针对这样一个群体,策划了《百姓艺术人生》这个栏目。策划方案在分析国内同类人物访谈电视节目的基础上,针对《百姓艺术人生》节目的定位,播出前的推广、合作及播出中的进一步广告投入、节目深化战略问题进行了阐述。

栏目形式

《百姓艺术人生》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娱乐频道于2012年春季推出的一档新栏目,节目形式为个人及群体现场交谈,通过主持人、嘉宾、观众的共同参与和直接对话,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展开社会生活或人生体验的某一话题。经过叙述、讨论或辩论,达到各抒己见、增进参与者之间交流和理解的目的。 栏目类别与风格

娱乐访谈类节目:轻松、幽默、诙谐、睿智、温馨、感动、民主、平等及尊重采访对象的态度为根本,努力营造放松的、愉快的、有人情味的谈话氛围,注重与场内外观众的互动、交流。

栏目优势

1、特点:本栏目主要在于寓情于事,节目内容须贴近观众,吸 引观众的的积极关注和参与,并且倡导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等健康乐 观的生活观念。

2、节目内容的来源:节目内容采取的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方式。 介于现场访谈和故事再现之间。素材可以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让他 们把感动、积极、健康、勇于挑战的自己和他人的故事寄到栏目组, 编导将对选出的素材进行加工,使之更动人,更典型。

3、节目预期:通过人物访谈,讲述人生经历,讨论当今主流话 题,倡导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理念。主题突出、内容积极;题材广 泛,通过参与节目的方法促进年轻一代和上一代人的沟通,做成一个 中青年、老年人都喜欢的精彩节目。

受众分析

《百姓艺术人生》栏目针对的范围是青少年以上的人群,因为节 目一方面对青年人能产生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又让中老年人产生怀旧感,引起共鸣。

栏目描述

1、《百姓艺术人生》栏目,播出时间为每周六晚上10点至10 点30分,栏目时长为30分钟。

2、播出形式为人物访谈形式,现场观众100人左右,同时穿插 情景再现等影象资料,录播。

3、主持人能充分调动嘉宾及观众的情感。

4、播出内容:嘉宾讲述自己经历的各种故事,尤其是能够打 动观众、引起共鸣的经历讲述。

节目要求

内容方面,积极向上,在娱乐的同时不乏深度,尽量利用嘉宾的 人气优势,满足观众对嘉宾故事的好奇,可适当八卦。

氛围方面,以轻松幽默为主,娱乐观众,但是在必要的场合需要 按具体的情况设定其他不同的氛围,例如感人、煽情、悲伤等,使节 目丰富化。

形式方面,主要以主持人采访嘉宾为主,同时需要现场或场外互 动,调动气氛。

节目结构及流程

1、广告、标版、冠名

2、本期内容预告

3、栏目宣传片

4、栏目片头

5、主持人入场,微笑着用简洁的话语介绍嘉宾,嘉宾在观众的掌声中入场

6、谈话过程分为三部分: (1)追忆童年:主要讲叙嘉宾的成长过程和经历、家人对其的影响、读书时代的思想变化,分享嘉宾的童年生活。

(2)感悟风华:讲述嘉宾的创业经历、所获荣誉、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的形成和确立。

(3)真情旋律:讲述嘉宾的情感历程,以真情感动观众。 (4)展望未来:纵观嘉宾的多部作品,展望嘉宾在以后的艺术 生涯中将给观众带来更多的精彩。

注:在访谈过程中,适时的插入事先准备的录像;适时播放音乐渲染氛围;主持人从小角度切入,问题简单清晰明了,让嘉宾有话 可说并愿意说。在访谈过程中,嘉宾与观众互动:观众和嘉宾交流、观众和嘉宾一起表演才艺、观众和嘉宾一起玩游戏等

8、主持人结束语

9、栏目片尾

节目素材

1、嘉宾的演播室现场访谈;

2、嘉宾居住地环境、基本情况及生活环境的记录性内容拍摄;

3、有关嘉宾及其作品的个人信息、经典语录、媒体报道、图像资料、影视素材收集整理。

话题方面 以嘉宾个人经历为主线,逐一展开深入,探讨生命真谛,品味人生百态。同时也可涵盖以下方面的话题:

1、具有新闻性、社会性的热点话题;如:高考、小悦悦

2、社会性话题; 如:环保、房子、

3、关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话题; 如:美容、收藏、结婚

4、婚姻家庭类话题; 如:夫妻关系、黄昏恋、早恋

5、教育类话题; 如:名牌大学、虐待学生

6、主旋律话题; 如:热爱生命、精神文明

注:作为谈话类节目编导和主持人,应该对生活有很强的参悟能力。对于老百姓所关心的话题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对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对人的心里有非常透彻的了解,才能迅速判断哪些是有价值的材料,从哪些材料中可以提炼出有价值的话题。

嘉宾人选

1、对生活持积极态度的有热情的人,心地善良的人;

2、有见解有个性,能够坚持自己观点,不随波逐流;

3、善于琢磨道理,思维清晰;

4、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反应比较灵活;

5、比较坦率诚恳,有真诚的交流愿望的人;

6、比较宽容,能倾听他人理解他人;

7、最好是个性比较外向,说话幽默风趣,能够激活他人的思维,同时又能充分尊重他人。

在《百姓艺术人生》中有一些嘉宾是不宜邀请的:

1、爱打官腔,言不由衷者;

2、表现欲极强,不能倾听者;

3、唯唯诺诺,追随大流者;

4、不解人意,难以沟通者。

嘉宾联系流程

1、与本人或经纪人取得联系

2、在时间、出场费、谈话内容等方面商谈达成一致

3、预约时间,对访问内容进行第一次沟通

4、出节目流程,得到嘉宾许可

5、录制节目

现场录制

为了保证节目录制时观众和嘉宾主持人之间现场交流的“第一次”,嘉宾的访问由编导操作,节目的录制不经过排练,使得谈话的新鲜感、真实感更加强烈,保证“原生态”。

场地设计

1、节目在演播室现场录制,装饰起来像客厅;

2、谈话场地分为主景区和观众区,主景区是主持人与嘉宾谈话的区域,是现场的中心;

3、观众区是次嘉宾和观众所处的区域;

4、观众坐在离嘉宾与主持人四五步远的地方,离主景区较近,营造一种观众与嘉宾亲密无间的氛围;

5、在技术上,场地设计考虑到观众的观看习惯,方便现场和机位调度。

主持人的要求

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始终保持一种平等对话的态度,谈话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做到民主与平等的统一。人格化传播的特定形式要求主持人在提供信息的同时,冲破大众媒介所造成的受众情感障碍,营造出一个充满亲近感和人情味的传播环境。 主持人的职能

1、前期策划,充分沟通

2、节目录制,全程掌控

3、后期制作,共同参与

推介渠道

此栏目的包装及推介,不能局限于某种方式的推介,而应制定一 个统

一、多渠道的推介。

推介渠道之一: 通过自身电视栏目的推介,面向对象为广大青年、中老年观众。通过电视栏目的征集故事素材向广大观众推介。 推介渠道之二:

通过电视、报纸及相关新闻媒体,向全社会进行宣传,主要塑造 栏目良好的社会形象,争取支持。应经常和各企业、政府等部门联系, 取得他们的支持

推介渠道之三:

通过新闻发布会、举办活动等方式向广告商家宣传此栏目,争取 广告商家的支持。

运作模式

制片人制度。围绕节目定位,经营该时段节目,制片人保持相对 独立性。

栏目形象宣传

1、栏目标志。栏目标志是理念和特点高度浓缩的表现符号,是 电视栏目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它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是电视品牌 的无形资产,也是电视台品牌形象的象征。包括图案及色彩、文字等。

2、栏目形象片花。这是突出频道形象的重要手段。5至10秒片 花,以栏目标志为主要画面,抽象的多层画面叠透出三维的图象,再 加上电视栏目字样,音乐要浓缩频道个性。

3、栏目形象宣传片。这是提升频道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长度 在20秒左右。栏目形象宣传片的立意要高,要能代表整个栏目的特 色和地位。画面音乐也应非常讲究,视觉冲击力要强。形象宣传片有 如栏目的广告,不仅要讲究创作手法,还要讲究创作主题。

人员设置

制片人1名:统筹整体节目,协调人员分工,落实节目进度, 对栏目的生产进度、拍摄质量、制作环节和经费收支负责。敦促栏目创收和质量的双提高。

主持人1名:负责串词的撰写,把握节目节奏,起到桥梁作用。

导4名:负责每期节目的策划、撰稿、导演,把握整个播出节目及相关事宜。

像4名:外景拍摄(故事再现)、访谈现场拍摄

辑1名:负责剪辑、合成、节目包装 灯

光2名:负责节目录制期间的灯光的补给

化妆师1名: 负责节目录制期间主持人、嘉宾的化妆,补妆

广告经营策略

1、栏目经营运作树立新经营观念,掌握新方法,在核定人员、器材和播出时段的同时,全面推行栏目生产成本核算制,做到有效服务,适当控制。

2、 广告资源。

(1)冠名权,栏目播出过程中的屏幕右下角广告

(2)前后、中间插播广告

(3)字幕滚动播出的赞助单位广告 (4)植入式广告

第3篇:《财富故事会》栏目策划

《我的大学挺有钱》栏目策划书

第一部分:现实环境

一、背景浅析

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是大学生及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话题。随着就业局面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等待就业不如主动创业,在创业之路上取得成绩的大学生不断涌现。更多的同学在未走出校门前就努力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

二、企划动机

策划一个面向大学生创业的故事类栏目将会有很大的收视群体。讲述他们的故事,对于整个大学生群体都具有各方面积极的意义,将会对于他们具有很好的启发性。 第二部分:节目设定

一、节目名称:《我的大学挺有钱》

二、栏目类别:故事类脱口秀栏目

三、节目主旨:故事为主要表现形式,主打由财富而引发的各类校园中的传奇故事,关注主人公追逐财富梦想过程中的命运转折和心灵体验,传达健康的财富观,及积极的大学生创业情感。

四、节目定位:节目主要面向校园中的大学生,传达只要勤奋努力才是取得财富的基石。节目风格表现幽默风趣的主持人串联及跌宕起伏的创业历程为基本。

五、节目长度:15分钟

六、宣传语:我的大学挺有钱,讲述你身边的同学赚钱的故事。

第三部分:摄制策略

一、主持人:

男性,样貌端庄,语言风趣幽默,具有很强的故事概括及讲述能力。

二、创作思路:

这是一档大学生视角的栏目,讲故事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财富的梦想是每一个人生活中的盼望,财富智慧给大家以启迪,同时,命运的变幻,人生的转折以及在金钱面前的各种各样的表现,通过他们的亲生经历给予其他人一种启发,一种认识,一种思路。

校园每天都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对于校园创业挣钱的故事并不少见,去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讲述,巧设悬念的表现发生来吸引受众,将会有很大的收视空间。

三、工作人员设置:

(待定)

第4篇:伤疤百姓故事

教室黑板边的墙壁上破了一个洞,有巴掌那么大,学校让后勤人员给补上。市级文明学校评估小组马上要到我校检查验收,学校又叫师傅用白色涂料把所有的教室粉刷一次。在雪白墙壁的映衬下,原先墙上的破洞却有点显眼,像一个伤疤。让师傅再粉刷一次,还是那个效果,只好不了了之。就在大家紧张地准备迎检工作时,我们班墙壁破洞的位置上不知被谁用刀子给刮了,粉刷上去的涂料不见了,露出黑黑的一面。我很生气,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这种随意破坏公物的现象不马上制止,不正之风的势头就会上升。我不动声色,明察暗访了几天,却没有丝毫线索,就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让我揪出了“作恶”者。

那天,我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文中有一处让学生用“像”来说一句话。学生说了几句话后,我又指着墙上的破洞,让学生说在雪白的墙壁上这个破洞像什么,我想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

有的说像眼睛,有的说像一朵花,有的说像癞皮狗身上的伤疤,还有的说像一粒老鼠屎掉进锅里……

同学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回答也丰富多彩,多数人的意思是说雪白的墙壁上出现个破洞是不好看的,我要的目的已经达到,就在我想对大家表扬一下时,一位同学又抢着回答了一句。

“老师,它像李小鸣手上的伤疤。”

全班哄堂大笑,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抬头望了一眼李小鸣同学,发现他脸色苍白,看人的眼神有些躲闪。

下课了,我把李小鸣请到办公室。他把手藏到背后,嘴里结结巴巴地说:“老、老师,墙壁上的破洞不是我刮的。”听了他的话,我心里更有底了。我轻轻的拉过他的手,然后卷起他的袖子,我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整条手臂伤痕累累,已经暗淡下去疤痕盖着新的伤疤,有的伤疤上还渗出血水,那些覆在上面的疤不知被谁揭掉。拉着他的手我心痛得掉下了眼泪,连忙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这是爸爸打的,爸爸要求我每次考试都要上90分,差一分就要打一下,上一次考试我只考了78分,爸爸就用鞭子打了我12下,说这样我才能长记性。我又问他墙上的破洞是怎么回事。他说,我讨厌伤疤,每次爸爸打我后,结了疤,我都会想办法把它揭掉,我不想让同学笑话我。我看到教室粉刷后的破洞像一个伤疤,就想用小刀把它刮掉,没想到却变成那个样子,其实我是想让我们的教室更好看一点。

我愤怒了,一边打电话给他的爸爸,让他马上来学校一趟,一边想办法安慰他,说老师知道他从来就是个好学生,老师不会怪他的。

他的爸爸诚惶诚恐地来到学校,我先劈头盖脸地把他训了一顿,然后才从教室的破洞说到孩子身上的伤疤,暗示孩子再这样下去心理可能要出问题,接着又向他讲了如何教育孩子。整个谈话足足用了两个钟头。最后,他的爸爸感激涕零地向我保证,今后再也不打孩子了。

星期六,我自己花钱请来了泥瓦工,把整面墙壁翻新了一遍,墙上再也见不到那个疤痕了。

第5篇:开会的百姓故事

起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早,老李他们的车早早地来到了会场。登记处的接待人员对老李说:“呵呵,你们是全区第一个来的,还没有吃饭吧?”

老李得意地说:“吃过了,我们怕误了会嘛。”

“请到三楼会议厅等候吧,会议大约在九点开始。”接待人员笑着指了指对面。

老李他们只好向会议厅走去。

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见到几个领导模样的人踱着方步走进了会议厅。

老李瞄了眼来的那几个人,只有陈秘书和他熟,就凑近对他说:“请问要开多长时间啊?”

陈秘书小声回答:“10分钟吧”。

啊,才10分钟?他没有敢再问。悄悄地坐在了指定的位子上。

会议开始了。老李打开了笔记本,扶了扶眼镜。还没有看清楚前面的领导面孔,就听到陈秘书大声宣布:“会议结束。”

人散了,老李看了看空荡荡的会场。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这时,陈秘书走了过来:“老李呀,还愣着做啥?宴会厅在四楼,一路辛苦啦,领导决定招待大家吃顿便饭。”

老李的心里不知是怎么了,有些憋屈,有些苦闷,还有些其他的说不出来的那种滋味。

他什么话也没有说,掉头向外就走。

身后听到陈秘书的声音:“哎,老李,别走啊,有十二个菜呢。”

第6篇:姑嫂情百姓故事

七八年秋季,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高校,爸爸妈妈为我忙碌开了,尽家里最好的东西为我准备,那时家里穷呀!可妈妈挺能干,破的旧的东西只要经过妈妈巧手一“变”,又成“新”的了,方圆好几里地的人们都佩服妈妈的能干。特别让我难忘的是妈妈特地为我织了一件橙色的毛衣,那时的毛线是要计划的,特别难买,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妈妈是从哪儿弄来的毛线。毛衣的花纹我还记忆犹新,每十针平针就间隔一根“阿尔巴尼亚”针的筋,立体感很强,妈妈在毛衣的前胸用黑毛线做了两个字——努力!妈妈的草书写得很好,龙飞凤舞刚劲有力。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都集中体现在“努力!”两字上。几年的学习,我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努力”两字已经刻在了我的心里。读几年书毛衣没有洗过一次,因为我不舍得穿,那时有件毛衣真是件稀罕事。毛衣跟着我读了几年书还是新新

那时我毛线针都不会拿,别说织毛衣了,真是逼鸭子上架。我只好临时去学,呵呵!砂粒不是夸自己,学得挺快的(这里顺便说一句,就是从这件毛衣开始,后来我成为了编织高手呢!可惜那时没有电脑,没有相机,没有把我的那些杰作留下来,要不可以出一本编织毛衣的书了)。因为白天要上班,所以只好用了几个通宵迅速将毛衣织好寄给了小姑子。小姑子收到毛衣后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她说会以此为动力,完成好五年的学业。小姑子真的说到做到了,她现在是广东某高校最年轻的正教授。

去年我们见面小姑子还一本正经地说:“嫂子,我的成功还得感谢那件绣有‘努力’二字的‘温暖牌’毛衣呢!”小姑子的话是发自内心的,我也有深刻体会,当一个人最关键最无助的时候,如果有人主动来帮助你,那将铭记在心,感恩一辈子。

第7篇:夜遇百姓故事

我下了夜班,用刚刚领到的夜班费在一家面包屋买了两个面包。奇怪,今天的路特别黑。一看,不知什么时候,三盏路灯只有一盏在亮着,路边的小店有好几家都关门了,所以感觉特别黑。

回家的路不长,就那么几百米,于是像往常那样哼着歌快步走着。但隐隐约约,觉得身后有脚步声。回头看看,没有人;再走,还是有脚步声。我又一次回头,这才看清楚,一个个头比我高一点的小男生跟在后面。我走得快一点,他也跟得快一点;我走得慢一点,他好像也会慢一点。再一个拐弯,就到家了,我有意放慢脚步,这时小男生紧走几步挨近了我。

小弟弟,你走夜路害怕是吗?我突然这样问。

小男生一下止了步,有点惊慌地点点头又摇摇头。

来,我送你回家。我伸出了没拎包的那只手。

小男生迅速后退一步,僵在那里。

要不先到我家坐坐。我和蔼地笑了。就在前面,我家没有别人。

小男生犹豫着,不置可否。

来吧,两个面包,刚好一人一个。我晃了晃面包,就在前面带起路来。

小男生落后几步跟着,进了我家。

一进屋,小男生眼睛就盯住了那台电脑。

我请小男生吃了面包和奶茶,还动作很笨地削了一个苹果递给他,并告诉小男生,我是报社的编辑,每周要上5天的夜班。我的丈夫出差没回来,我有一个儿子,3岁了,寄住在姥姥家,周末才回来。

小男生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半个小时后,我把小男生送出了家门。

从此,小男生成了我家的常客。

一年后,小男生考上了本市一所重点高中。

拿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那天,小男生很高兴,跑到报社来找我。

我也替他高兴,就请小男生吃炸鸡腿。

小男生吃了一个就停住了,吭吭哧哧了好一会儿,告诉了我一个窝在心里一年多的秘密。

其实那天晚上,我想抢你的钱包。小男生说,你买面包时我看见包里有好多钱。

我知道。我轻描淡写地回答。我早就注意到你们这些半大的小伙子了,天天泡在网吧里。因为没钱打游戏,有些孩子就去抢劫,我编过这类稿子。

那你……小男生呆住了。为什么不喊起来?

我怕你会吓着呀。我笑了,那天晚上如果抢了我的钱包,今天你会在哪里?可能会在少管所里是不是?那就考不上重点高中了,也吃不成炸鸡腿了。我语气很轻,很随意,但相信每个字都重重地撞击着他的耳膜。

小男生点点头,眼里有了泪花。

我妈妈都没你这么好。他说,她只会打麻将,把钱给我吃盒饭。

你还要考大学是不是?我对他眨眨眼道,等你长大了,成家了,不要打麻将,不要给钱让孩子吃盒饭就好了。

他腼腆地咧咧嘴。

其实那天晚上我也很害怕,我不知道你身上有没有刀。快拐弯时我就想喊了,突然我想起了一篇文章,那是好几年前看过的。我就告诉自己,你没有带刀,你还没那么坏,我就模仿文章上写的那样,用真心唤起你的良心。

泪珠从小男生的眼眶里滚落。

不要再跟别人讲这件事。我放下鸡腿,擦擦手,盯着他,就算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好不好?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上一篇:文明友善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师德建设活动实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