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我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焦点小组访谈法的修订与认证,构建适合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的自我管理模式,并进行临床应用及干预效果评价,以期为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现状调查。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福建省某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的145例心肌桥患者,通过电话随访收集问卷资料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患者基本资料,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评价量表了解患者自我管理现状,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了解患者心脏康复现状,分析影响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2)构建适合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的自我管理模式。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现状调查研究结果,初步构建适合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的自我管理模式,制作《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日历本》;运用专家焦点小组访谈法对初步构建的自我管理模式进行修订和认证,完成《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处方本》定稿;通过预实验,确定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3)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福建省5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的40例心肌桥患者进行类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3个月的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患者基本资料,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Morisky服药依从性评价量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比较患者接受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心绞痛状态及焦虑抑郁状态等的变化情况。(4)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n)、构成比(%)、均数±标准差(x±S)、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M25,M75),描述心肌桥患者一般人口社会学信息及疾病资料、自我管理行为、日常生活管理情况、服药依从性、心绞痛状态与焦虑抑郁状态;采用单因素分析,分析患者一般人口社会学信息及疾病资料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自我管理行为和心绞痛状态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应用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前后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心绞痛状态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1)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现状调查。(1)心肌桥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均分为(82.55±12.35)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仅2.76%患者处于高水平;仅49%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3分,服药依从性不高。(2)心肌桥患者的整体心绞痛状态总得分中位数(M25,M75)为73.07(66.90,79.37)分,处于中等水平,心脏康复不理想。(3)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心肌桥患者的整体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与心绞痛的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识程度正相关(r=0.208,r=0.166,P<0.01);一般生活管理水平和情绪管理水平与整体心绞痛状态正相关(r=0.243,r=0.344,P<0.05);一般生活管理、不良嗜好管理和情绪管理水平与心绞痛发作情况正相关(r=0.223,P<0.05;r=0.179,r=0.185,P<0.01)。(4)心肌桥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年龄、婚姻状况、心肌桥确诊时间、居住地、文化程度、合并症、职业、目前服药数量。(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肌桥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合并症、目前服药数量、婚姻状况和心肌桥确诊时间。(2)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现状调查研究结果,初步构建适合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的自我管理模式,制作《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日历本》;运用专家焦点小组访谈法进行修订和认证,完成《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处方本》定稿;通过预实验,确定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包括干预目标、干预者、干预时间、干预形式、干预内容、观察指标等。(3)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1)干预3个月后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均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舒张压降低、BMI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依从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干预3个月后心肌桥患者总体心绞痛状态和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3)干预3个月后心肌桥患者总体焦虑抑郁状态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1)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的水平为中等偏低,服药依从性不高,患者整体心绞痛状态为中等水平,心脏康复不理想。(2)影响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因素包括合并症、目前服药数量、婚姻状况和心肌桥确诊时间。此外,心肌桥患者的整体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与心绞痛的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识程度正相关,一般生活管理水平和情绪管理水平与整体心绞痛状态正相关,一般生活管理和不良嗜好管理水平与心绞痛发作情况正相关。(3)本研究构建了全面系统规范化的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通过临床实践应用证实,该模式可有效改善心肌桥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并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状态和焦虑抑郁状态。

关键词:心肌桥;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构建

学科专业:护理学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2 研究理论框架

2.1 操作性定义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理论框架

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现状调查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场所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工具/观察指标

2.5 资料收集方法

2.6 资料分析方法

2.7 科研质量控制

2.8 科研伦理

3 结果

3.1 心肌桥患者基本情况

3.2 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3.3 心肌桥患者心绞痛状态现状

3.4 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心绞痛状态的相关性

3.5 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3.6 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中等偏低

4.2 心肌桥患者心绞痛状态为中等水平,心脏康复不理想

4.3 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心绞痛状态有关

4.4 影响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因素

5 小结

第二部分 构建适合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的自我管理模式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法

2.2 专家焦点小组访谈法

2.3 预实验

3 结果

3.1 初步构建适合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的自我管理模式

3.2 修订和认证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

3.3 确定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

4 讨论

4.1 构建适合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4.2 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4.3 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5 小结

第三部分 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场所

2.3 研究对象

2.4 干预措施

2.5 研究工具/观察指标

2.6 资料收集方法

2.7 资料分析方法

2.8 科研质量控制

2.9 科研伦理

3 结果

3.1 心肌桥患者基本情况

3.2 干预前、后心肌桥患者自我管理情况比较

3.3 干预前、后心肌桥患者心绞痛状态比较

3.4 干预前、后心肌桥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比较

4 讨论

4.1 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4.2 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状态

4.3 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5 小结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2.1 干预时间的有限性

2.2 干预样本的有限性

2.3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3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肌桥患者心脏康复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下一篇:大学生公德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