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让礼貌回应

2022-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明礼让礼貌回应

文明礼让礼貌回应

《文明礼让,礼貌回应》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素质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营造人车互礼互让的和谐交通环境,预防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家庭、学校、社会的协作,共创和谐文明校园、家园。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交通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班会进行之前,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是最宝贵的?生谈。

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重复: 岁月可以重复,年复一年; 季节可以重复,春夏秋冬;

财富可以重复,千金散去还复来。 唯独生命,一去不返。

生命是一种幸运

因为父母给了我生命, 我才能来到这个世界;

我能够拥抱春风的和煦,触摸夏雨的缠绵; 我能够与皎洁的明月相邀,与山间的清风共舞。 我能够感受母爱的轻柔,体会父爱的巍峨; 我能够与朋友畅谈理想,与师长交流谈心; 我能够实现我人生的价值,朝着梦的方向飞翔!

生命是一种责任

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 一个生命便降落人间,

伴随的总是世界对这个生命来临时的狂喜。

但你是否注意到了生命降临前母亲怀胎十月的艰辛。 生命如此难能可贵。有了生命,才有快乐与悲伤, 有了生命,才有希望与理想, 有了生命才有了对生命的真爱。

珍惜生命,因为生命不只是属于自己也属于爱你的每一个人。

师:是啊,生命是宝贵的,但它又是脆弱的。脆弱的生命禁不起最微不足道的“生命意外”。有些意外我们无能为力,但有些意外我们可以防祸未然,比如——交通事故。交通安全,一个关系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当一个个鲜活的生灵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时,当一个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车祸而支离破碎时,怎能不让我们警醒?

二、警钟长鸣

1、请看材料(显示课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连续5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10万鲜活的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如此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留给世人的该是多么沉重的警示和思索。

连续五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一年10万人是什么概念?

——一年消失一个小城镇,一个月被吃掉一个万人的军团;一天从天上掉下来一个载有300人的大型客机。

——如果仅以每一位死者直系亲属3人计,一年中有30万个家庭遭到家破人亡的灭顶之灾;如果以10位亲属计,死者牵连的亲属约100万人。10万个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碾下车轮的有多少撕心裂肺的人间惨剧。

2、请再看具体的血淋淋的交通事故场面。(课件显示)

3、鲜活的生命之花,转瞬之间凋谢了。一场交通事故,多少人生悲剧,撼人心魄的生命哀歌„„ 交通事故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也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讲一讲亲身经历过或亲人朋友遭遇过的交通事故。

4、谈起交通事故,大家无不感到形式严峻,谈起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无不感叹唏嘘。感叹、震撼之余,请同学们说一说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或想法。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5、师小结:这些血的教训向同学们敲响警钟!追根溯源,安全意识淡漠、麻痹大意、违章违纪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希望同学们心中都有交通安全这根舷,时时刻刻记着要遵守交通规则。

三、你言我语话交通

1、说说你看到哪些交通安全隐患?你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交流)

(1)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规则要记牢。从小习惯要养好,不在路上疯打闹。

(2)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天桥地道人行道,横穿马路离不了。

(3)一慢二看三通过,莫与车辆去抢道。骑车更要守规则,不能心急闯红灯。

(4)乘车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队。等车停稳后,先下后上,不争抢。

(5)乘车不把头、手、胳膊伸窗外,侧向站立双脚要分开,手握扶手,免摔倒.

2、“文明礼让,礼貌回应”具体做法:横过道路时,要先向左观察,发现有来车时,要挥手示意,对机动车驾驶人予以提示,待车辆停止后有序通过道路,并向驾驶人挥手示意或竖起大拇指给予礼貌回应。到达道路中心线时,须向右侧观察,发现有来车时,重复上述动作;通过有信号灯控制的斑马线时,严格按信号要求通行;骑自行车的学生横过4条以上机动车道时,须下车推行;通过没有信号灯控制的斑马线时,尽量与较多同学结伴通行,以增强机动车驾驶人的注意力。

并积极向家人传递横过道路时的安全常识和“文明礼让,礼貌回应”的方法,扩大宣传效应。(集体起立学习礼貌回应的手势)

四、教师寄语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文明礼让,礼貌回应”的好习惯。

第2篇:“文明礼让,礼貌回应”文明交通主题实践活动总结

按照学区的开展“文明礼让,礼貌回应”文明交通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文明礼让,礼貌回应”文明交通主题实践活动从现在起集中利用1个月时间对初二学生进行一次普遍宣传教育,并将文明交通行为习惯长期保持下去。现总结如下:

1、各班级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内容为讲解“文明礼让,礼貌回应”文明交通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横过道路时走斑马线的重要性、必要性。如何做到“文明礼让,礼貌回应”以及注意事项:(1)横过道路时,要先向左观察,发现有来车时,要挥手示意,对机动车驾驶人予以提示,等车辆停止后有序通过道路,并向驾驶人挥手示意或竖起大拇指给予礼貌回应;(2)到达道路中心线时,须向右侧观察,发现有来车时,重复上述动作;(3)通过有信号灯控制的斑马线时,严格按信号要求通行;(4)骑自行车的学生横过4条以上机动车道时,须下车推行,通过没有信号灯控制的斑马线时,尽量与较多同学结伴通行,以增强机动车驾驶人的注意力。班会结束后每位同学写出“文明礼让,礼貌回应” 文明交通承诺书。

2、组织一次“文明礼让,礼貌回应”文明交通演讲比赛,向学生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强化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养成学生礼貌回应的习惯,增强学生热爱生命的责任感。

3、在课外实践中,老师认真引导学生按照课堂教育方式和方法横过道路,对学生和班级的实践情况进行考核评比,予以督促,并逐渐固化为学生良好的交通文明习惯。

第3篇:文明礼让主题班会

“文明礼让斑马线,告别不文明现象”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

沙县凤岗中心小学 六(4)班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文明礼让斑马线,告别不文明现象”班会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日常出行的交通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素质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2、通过学习,使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交通事故的残酷无情,要预防车祸,一定要提高自己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

3、通过小手拉大手,家庭、学校、社会的协作,共创和谐文明校园、家园。

二、活动准备:有关交通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一段有关交通乱闯红绿灯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生:太乱了或太危险啦! 师:为什么会这样危险? 生:路口没有指示灯。

师:道路上有不少路口都没有设立指示灯。 生:车辆和行人没有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师小结:同学们,在生活中这样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同学们的生命安全。如何才能安安全全的来上学,平平安安的回家去,真正确保我们同学们的生命安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的教育课——“文明礼让斑马线,告别不文明现象”。

2、通过交通事故数据,认识安全的重要性。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中国各类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75%以上。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去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6.7万多起,是5年前30万起的一倍多。死亡人数104372人,比5年前死亡近7万人幅度明显上升。平均每天有285人在车轮下丧生,在每10位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至少1人是

青少年。不注意交通安全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和麻烦,因此我们应该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礼让出行”,这样对我们出行的生命才有保障。

3、结合实际,指导分析行为。

演示图1:行人在街上走路应在哪儿走?没有人行道怎么办? 演示图2:行人横过马路应该怎么走? 演示图3;从事故图中你知道什么?

演示图4:这个小学生横穿马路做得对吗?为什么? 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与小学生有关的交通规则?

4、辨析练习,巩固提高。

演示投影,想一想这样走路为什么不安全?该怎么做?

演示图1,在车行道上行走妨碍车辆行驶,容易被车撞.行人应该走人行道. 演示图2,跳护拦易摔伤,或被车撞,很危险.

演示图3,过马路时要先看左再看右,注意来往车辆.

5、看情景,找问题,提高安全意识。 (1)(放学时间,在学校门口家长止步线之内,一名学生没有注意过往的车辆直接扑向自己的母亲,差点被车撞倒。)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后果?为什么会被撞伤呢?我们再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有人横道的 没有人行横道的——先向左看再向右看)

同学们你注意到一个小细节了吗?这场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

小执勤员的烦恼:总有一部分家长超过家长止步线,而我们劝他们他们总是不听。希望我们同学都来督促自己的家长,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家长止步线外停车,自己走进来。

(2)(过马路翻越护栏或绿化带。)设想一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在我们的城市中很多马上都设置了护栏或绿化带,当我们需要横过有护栏或绿化带的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不能翻越护栏或绿化带,要多走些路,要到路口走人行横道,如果有过街天桥要走天桥。) (3)(在马路上两个同学追逐打闹,有一人过来劝阻)他们谁做的对,为什么?

6、学习学生交通安全“十不为”儿歌

1)不闯红灯、不越线停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2)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3)不骑车带人,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车; 4)未戴头盔不坐摩托车;

5)骑车不突然猛拐、双手离把;

6)不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曲线竞驶; 7)不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

8)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9)不追车、抛物击车,不跨越、倚坐隔离设施; 10)不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

四、小节:

通过今天的学习,懂得了注意交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更需要自我保护,注意交通安全,做到“文明礼让斑马线,告别不文明现象”。

上一篇:师范生实习感想下一篇:活动课教学工作计划